《第1节 感觉世界》教案1

合集下载

第一节 感觉世界

第一节 感觉世界

第一节:感觉世界
1、人的感受器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冷觉和热觉,其中冷觉和热觉又可统称
为冷热觉。

2、人们感受周围世界的感官有:眼、耳、鼻、舌、皮肤
3、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①感受器有:皮肤中的冷觉、热觉、触觉、痛觉等感受器。

②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其中对触觉最敏感的是指尖,对热觉最敏感
的是手背,因为这些部位的相应神经末梢比较丰富。

③在皮肤的冷、热、触、痛四种感觉中,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痛觉。

4、嗅觉的形成:气味(化学物质)→鼻腔→嗅觉神经末梢(嗅觉感受器接收刺激)→嗅觉神经(将
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嗅觉)
5、嗅觉的特点:①嗅觉中枢适应性(疲劳)。

②不同动物嗅觉的敏感程度不同。

③嗅觉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

④动物对不同的气味敏感程度不同。

6、嗅觉帮助人们避开危险
7、舌的表面不满许多小突起,内藏味蕾,味蕾内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
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最敏感。

8、味觉的形成:食物→口腔(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味觉神经(将
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味觉)。

9、主要味觉:酸、甜、咸、苦、鲜;综合味觉有:麻、辣、涩
10、人的嗅觉与味觉相互联系,同时工作的,嗅觉受到损伤,会直接影响到味觉。

如:人感冒时,嗅觉灵敏度降低,吃东西没有味道了。

在嗅柠檬时吃苹果,将吃到苹果与柠檬的混合味道
11、随着年龄增长,舌上功能正常的味蕾逐渐减少,味觉敏感性也下降(老人口味浓)
注:感觉都形成在大脑中。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同步测试 04第二章第1节感觉世界(包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同步测试 04第二章第1节感觉世界(包含答案)

第二章第1节感觉世界一、味觉1.生活经验表明,当人处于极度疲劳或生病时,对食物的味觉没有健康状态时敏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食之无味”。

这主要是由于()A.人产生了味觉疲劳B.人的味觉器官暂时失去了感觉功能C.生病或疲劳影响了味觉细胞对食物的敏感性D.人的味觉细胞收集到的信息无法传递到大脑2.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

下图是利用味觉感受外界刺激的是()A.接听电话B.闻花香C.用放大镜观察蜗牛D.吃甜甜的糖葫芦3.味觉感受器(味蕾)能辨别的四种基本的味觉是()A.酸、甜、苦、咸B.酸、甜、苦、辣C.甜、咸、苦、辣D.麻、酸、甜、咸4.舌头味蕾对什么状态的物质刺激最敏感()A.固态B.液态C.气态D.相同5.在确定舌的哪些部位对甜、酸、苦、咸最为敏感的实验中,清水的用途是()A.因为口干舌燥要润喉B.漱口,去除牙齿中残留的食物渣C.一点用处都没有D.漱口,防止味道残留、混合而“串味”,影响实验结果6.味蕾分辨的味觉基本上有四种,其中不包括()A.辣B.甜C.苦D.酸7.你在进餐时,能看到饭菜的形状和颜色,闻到饭菜的气味,尝到饭荣的味道,手能感受到饭菜的温热,同时还可以与家人谈话。

请你说在这一过程中有几种感觉产生?它们分别与哪些感觉器官有关?二、皮肤与触觉8.盲人在“读”盲文时,主要依靠皮肤中的()A.冷觉感受器B.视觉感受器C.痛觉感受器D.触觉感受器9.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要住在严格消毒的特护病房里进行治疗,这是因为被烧伤的皮肤()A.得不到营养B.失去了相应的保护功能C.不能调节体温D.失去了接受刺激的感知功能10.手指不小心被刀片划破后感到疼痛,感受器和痛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A.均在手指受伤处B.分别在手指受伤处和受伤处附近C.在手指受伤处和大脑D.在手指受伤处和此处的神经末梢11.如图是我国第五版人民币,票面的右下角有盲文面额标记,盲文能用皮肤的哪一感觉迅速准确地辨别人民币的面额大小()A.触觉B.冷觉C.热觉D.痛觉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的皮肤只有冷觉和热觉功能B.人的皮肤除冷觉和热觉外,还有触觉功能C.人的皮肤有冷觉、热觉、触觉、痛觉等感觉功能D.皮肤的感觉功能中,触觉和痛觉是相同的13.小科做了一个小实验,他准备了三盆水,甲盆装10℃的水,乙盆装60℃的水,丙盆装30℃的水。

《感觉世界导学案》

《感觉世界导学案》

《感觉世界》导学案
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能够了解感官的作用与重要性,掌握感官的种类和功能,理解感觉世界的多样性。

一、导入:通过一段视频展示,引导学生思考感官在平时生活中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对感官世界的好奇心。

二、观点诠释:讲解感官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感官与生活的干系,帮助学生理解感官在认知世界中的重要性。

三、感官的种类和功能:通过图片展示和实物展示,介绍五种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的功能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感官在感知世界中的奇特作用。

四、感官的多样性: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了解不同人群的感官特点和多样性,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奇特的感官体验。

五、感官的珍爱:通过视频展示和讨论,教育学生珍爱好自己的感官,避免感官受到损害,提高学生对感官健康的重视。

六、小结:通过教室小结和问题回顾,稳固学生对感官的理解和掌握,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七、作业安置:安置作业,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感官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感官世界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八、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亮点和不足的地方,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深入了解感官的作用和重要性,掌握感官的种类和功能,理解感觉世界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对感官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奠定基础。

希望学生在感官世界中发现更多的美好,感知更辽阔的世界。

幼儿感觉教案

幼儿感觉教案

幼儿感觉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幼儿感觉世界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五种基本感官: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

2. 通过各种感官刺激活动,提升幼儿感知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感官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4. 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和感官发展。

教学准备:1. 图片、卡片或实物,代表不同感官的事物,如花朵、音乐、绒毛、香蕉等。

2. 多媒体设备和音乐播放器。

3. 幼儿园教室或户外环境。

4. 活动材料:颜料、纸张、玩具等。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展示一些图片或实物,引起幼儿对感官的兴趣。

例如,展示一朵花朵,引导幼儿观察花朵的颜色和形状。

2. 引导幼儿讨论他们对花朵的感受和感觉,如花朵的香味、触摸花瓣的感觉等。

活动一:感官探索游戏1. 制作一个感官探索盒子,里面放置不同的材料,如面粉、沙子、水果等。

让幼儿用手触摸、闻味道、尝试辨别不同材料。

2. 引导幼儿描述他们对不同材料的感受和感觉,如沙子的粗糙感、水果的味道等。

活动二:感官绘画1. 准备颜料和纸张,让幼儿用手指或画笔在纸上画画。

2. 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他们对颜料的感受和感觉,如颜料的颜色、触感等。

活动三:感官音乐会1. 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如欢快的、悲伤的、轻柔的等。

2. 引导幼儿用手指或身体动作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感觉,如跳舞、拍手等。

活动四:感官故事时间1. 选择一本与感官相关的绘本,如《看见、闻到、尝到、摸到、听到》。

2. 读故事给幼儿听,并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感官体验。

结尾活动:1. 回顾幼儿在本节课中的感官体验和学习内容。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探索感官世界。

教学延伸:1. 提供多样化的感官刺激活动,如触摸盲人点字、品尝不同食物等。

2.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描述感官体验,如绘画、写作、表演等。

评估方式: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对感官刺激的反应,以及他们对感官世界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案撰写者:教案专家。

感觉世界

感觉世界

感觉世界一、教材依据浙江教育出版社八年级科学(上)第1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节《感觉世界》二、设计思想1.教学指导思想本节内容属生命科学部分的第3个主题,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的一部分内容。

通过人体对外界的感觉,使人的生命活动在多个层次上进行协调和通信,要使学生能够列举人体的主要感官和感受器的结构及功能。

老师应注意通过知识的讲授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理解生物体是一个内部和外部不断进行信息交流和反馈的开放系统,而多层次的调节能使其成为一个协调的整体,并引导学生关注脑科学的科学前沿发展。

2.教材分析课文先从总体上描述了人类怎样用其自身的感觉器官来感觉周围不断运动和变化的环境,为学习其他各种感觉奠定基础。

学生已了解生物的主要形态、结构和分类,而本课则是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体验科学的奥妙。

使学生知道生物体能通过各种感官接受环境的信息并作出处理,树立了生物体结构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理念。

本节的重点是感觉的形成及功能特点,难点是皮肤感觉、嗅觉、味觉的相同性,互补性。

3.学情认识学生已知道生物的分类及各类生物的主要特征,知道人体的各器官系统及生物的结构层次等知识为本节学习提供知识基础。

对于感觉,学生由于平时生活经验,已初步了解一些基本感觉,但尚存在一些模糊的概念。

4.学法点拨本节课通过学生体验、参与、师生、生生共同合作等途径,并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在体验中得以发展、提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体的主要感觉器官和感受器的功能,人体皮肤中的四种感受器,及嗅觉、味觉感受器。

2、科学思考:学会用实验和归纳方法探究各种感觉的特点。

3、解决问题:通过失去某种感觉的体验,学会积极关心他人,并能体谅别人的高尚的品质。

4、情感与态度价值观:通过活动、游戏、实验,使学生对人体对环境的各种感觉的事实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了解人体的主要感觉器官和感受器的功能、体验感觉。

五、教学难点各种感觉的特点、感觉的体验六、教学准备1.课前准备:玩具、白洒、白醋、冷水、热水、温水、香水、糖、醋、咖啡、苹果、清水、盐水、橙汁各一瓶、小木球、小钢球。

七年级科学第一章知识要点

七年级科学第一章知识要点

七年级科学第一章知识要点第一节:感觉世界1、人的感受器有:视觉(大脑中约有90%的信息来源于眼睛)、听觉、嗅觉、味觉、痛觉(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触觉、冷觉和热觉,其中冷觉和热觉又可统称为冷热觉。

2、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肤等。

3、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要测试病人额上的温度,一般用手背,因为手背上神经末梢对热比较敏感),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

手术麻醉时有触觉而无痛觉,说明触觉感受器与痛觉感受器是分开。

4、嗅觉的形成:气味→嗅觉神经末梢(接收刺激)→嗅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嗅觉)嗅觉的特点:①长时间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疲劳)而闻不出这种味道;②嗅觉敏感的程度因年龄,动物种类和气味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

5、舌头表面的每个味蕾上都有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

(舌头表面大约有1万个微小的味蕾)味觉的形成:食物→口腔(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味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味觉)。

6、舌的不同部位对味道的敏感性不同。

四种基本的味觉是:酸、甜、苦、咸。

(麻,辣,涩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

)7、进行P5的活动时,在每吸入一种溶液前都用清水漱口,以。

8、说明:人的嗅觉与味觉相互联系,同时工作的,嗅觉受到损伤,会直接影响到味觉。

如:人感冒时,嗅觉灵敏度降低,吃东西没有味道了。

小孩在嗅柠檬时吃苹果。

(苹果与柠檬的混合味道)9、不论是嗅觉、味觉、视觉、听觉,它们形成的部位都在大脑。

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宇航员在太空要靠无线电波交流。

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即将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人的说话声吓跑,说明液体能传声。

一根装水的铁管敲击后,可能有3次声音。

(铁水空)2、声音发生的条件: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感觉世界 练习(无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感觉世界 练习(无答案)

2·1感觉世界1.人有各种不同的感觉器官,它们是人类了解和认识世界的“窗口”。

例如,人们用来感受光,用来感受声音,用来感受气味……人的感觉器官和感受器感受到环境的刺激时会发出信息,信息沿着传到大脑,大脑作出分析,产生、、和皮肤感受等相应的感觉。

2.人们的感觉会受到酒精、药物等的影响。

酒精会影响人们的反应时间,有些药物会影响人们的系统,尤其是。

在生活中一定要做到“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3.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肤内的不同感受器能分别感受触觉、痛觉和冷热觉等。

各个部位的皮肤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如指尖的神经末梢比较集中,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比较敏感。

皮肤还具有防止身体水分散失、排汗散热、保护身体免受细菌入侵等功能。

4.嗅觉的形成:物体中的化学物质扩散到空气中→化学物质进入鼻腔→溶于鼻腔内的黏液中→刺激嗅觉产生信息→信息传入,形成嗅觉。

5.味觉主要可以分为酸味、甜味、咸味、苦味、鲜味等。

麻、辣、涩等味觉是人对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

舌表面不同部位的小凸点中有许多细胞,它对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舌的不同部位对味觉的敏感性有区别,舌尖两侧对敏感,舌体两侧对敏感,舌根对敏感,舌尖对敏感。

题型一人的感觉与感受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感受器是接受刺激并传递刺激的结构B.感受器是一种信息转换装置C.皮肤中存在各种感受器,能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D.感受器是接受刺激并产生感觉的结构2.下列有关感受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感受器能将特定的刺激转变为神经冲动B.感受器可产生适应现象C.感受器直接将感受到的刺激传人大脑D.各种感受器都有各自的适宜刺激题型二人的嗅觉1.早春二月,我们会常吃大蒜以预防流感。

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

这是因为()A.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B.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C.嗅觉细胞接受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D.不同的人嗅觉灵敏程度差异很大2.人的嗅觉灵敏程度很高,可以觉察到仅含有5×10-6毫克人造麝香的1升空气气味。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1《感觉世界》教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1《感觉世界》教案
课题:
2.1感觉世界(一)
学生姓名
主备人
谢俊红
集体备课时间
3月10日主要感觉器官及其功能,知道酒精与药物对感觉的不良影响
2、通过活动和举例了解皮肤有多种感觉功能
3、能举例说明这些感觉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学习重点、学习难点
能说出人体的主要感觉器官及其功能,知道酒精与药物对感觉的不良影响
能举例说明这些感觉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学习过程
学教记录
【自主预学】
1、人有各种不同的感觉器官,人们用感受光,用来感受声音,用来感受气味等,感觉器官和感受到环境的刺激时会发出的信息,沿着神经传到作出分析,产生、、、和皮肤感觉等相应的感觉
2、人的感觉会受到、的影响。会影响人们的反应时间,有些会影响人们的神经系统,尤其是。
4、施行局部麻醉后,病人在手术过程中将不会感到疼痛,但能感受到手术刀与身体的接触。这一现象说明。
【反思促学】
【课后作业】
1、完成作业本A:p15- p16的习题;2、熟记本节课要点;3、预学下一课时内容。
3、是人体最大的器官,能分别感受、、等。
4、皮肤除了作为感觉器官感受外界的刺激外,还有很多重要功能,如、、等。
【课堂导学】
1、完成书43页“活动”。
2、讲述感觉产生的过程。(图2-2)
3、完成书44页“活动”。讲述皮肤感觉产生的过程。
小结:皮肤上的各种感受器接受刺激发出信息,信息沿着神经传到大脑作出分析,在大脑产生相应的感觉。
各部位的皮肤对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指尖对触觉较敏感,手背对冷热觉较敏感。
【分层助学】
1、晚上入睡的人被蚊子咬醒,这是人的什么感觉在起作用?()
A.视觉B.触觉C.嗅觉D.听觉
2、痛觉的形成部位是()

2.1感觉世界(原卷版+解析)

2.1感觉世界(原卷版+解析)

2.1感觉世界【思维导图】【知识点全掌握】一、感觉的产生人有各种不同的感觉器官,当人的感觉器官和感受器感受到环境的刺激时会发出信息,信息沿着神经传到大脑,大脑作出分析,产生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皮肤感觉等相应的感觉二、皮肤和皮肤的感觉1.皮肤感觉的类型: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具有触觉、痛觉和冷热觉等感觉功能2.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如触摸一般用指尖,因为这个部位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要测试病人额上的温度,一般用手背,因为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热比较敏感3.皮肤的其他功能:皮肤除了作为感觉器官感受外界的刺激外,还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如防止身体水分散失、排汗散热、保护身体免受细菌入侵等三、鼻和嗅觉1. 嗅觉:嗅觉是由气体物质刺激嗅觉感受器所引起的感觉2.蛋糕香味形成嗅觉的过程 四、舌和味觉 1. 味觉:味觉是由溶解性物质刺激味觉感受器所引起的感觉2. 形成味觉的过程:舌上有味觉感受器,能感受各种食物的刺激。

当食物进入口腔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溶于唾液中,味觉细胞接受刺激,通过神经将信息传到大脑,大脑分析后就知道食物的味道了,这就是形成味觉的过程【例题精析】例1.盲人在行走时总是需要借助手中的盲杖,通过盲杖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与下列哪幅图体现的方式相同( )A. 吃西瓜B. 闻花香蛋糕香味人呼吸 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 信息 嗅觉神经 信息 大脑皮层嗅觉中枢 嗅觉C.摸东西D.听声音例2.为测试不同部位的皮肤对触觉的敏感程度,小金用一支绘图笔在小徐皮肤的某些部位画上测试区。

小徐蒙上眼睛后,小金用针轻轻接触测试区上不同的点,当小徐感觉到针触时,就说“是”,将小徐能感觉到针触的百分率记录下来。

在不同部位的皮肤上重复此实验,其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判断实验时针触指尖的力度大于针触手臂的力度B.本实验说明敏感部位为大脑皮层提供信息的机会远远多于非敏感部位。

七下科学感觉世界教学设计

七下科学感觉世界教学设计

七下科学感觉世界教学设计序言:科学是一门致力于探索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学科,通过科学,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世界。

在中学阶段,科学课程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

本文以七年级下册科学课程为背景,设计了一节关于感觉世界的教学课程,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引入:在教学开始前,可以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你有没有在黑暗中感觉到了东西?”或者“你知道我们的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吗?”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对感觉世界的好奇心,并引导他们思考感觉和感觉器官的作用。

探究:接下来,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场关于感觉器官的探究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探究一个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

学生可以利用教室里的物品,设计简单的实验,观察每个感觉器官是如何运作的。

例如,对于眼睛这个感觉器官,学生可以使用纸张和铅笔,分别比较人眼和相机的原理,通过画图和文字记录实验结果。

对于耳朵,学生可以尝试用不同的频率声音刺激耳朵,然后记录自己的感受和反应。

对于鼻子,学生可以为每个组员准备一些食物和香水,通过闻味道来判断各种物质的不同。

这个探究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感觉器官的作用,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概念的引入:在探究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科学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感觉世界的原理。

例如,教师可以简要介绍光的传播和折射,帮助学生理解眼睛是如何接收和处理光信号的。

教师还可以介绍声波的传播和频率,帮助学生了解耳朵是如何感知声音的。

通过引入这些概念,学生可以从更深层次理解感觉世界的运作。

巩固和拓展:在引入概念后,可以进行一些巩固和拓展的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一种活动是“感觉世界问题解决”。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从生活中选择一个与感觉世界相关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例如,如果一个学生发现自己的眼睛不舒服,该怎么办?学生可以调查并提出解决方案,例如去眼科就医或使用眼药水。

理解感知产生的原因《科学》七年级下1.1感觉世界(教案

理解感知产生的原因《科学》七年级下1.1感觉世界(教案

感知是人类与外界接触的重要方式,包括感觉的获取和处理,从而形成对世界的认知。

感知的发生不仅是神经元的电学和化学反应,更是对外界刺激的高度整合和加工。

那么,理解感知产生的原因,就必须了解人类感知的组成和运作。

感知的产生与感官器官息息相关。

人类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感官器官,使人类能够感知与世界相关的信息。

例如,眼睛中的视网膜含有感光细胞,当光线落在感光细胞上时,感光细胞就会传递信号到大脑的视觉处理区,从而形成视觉感知。

其他的感官器官也有类似的运作方式,相互协同工作,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感知系统。

感知的产生与神经元的运动也密不可分。

人类的神经元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神经网络系统,使得人类可以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连接,当神经元兴奋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向突触释放化学物质,从而触发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

在感知过程中,神经元通过传递信号,形成了一个向上、向下、前后互相连接的神经元网络,从而完成对外界刺激的感知。

除此之外,感知的产生还需要开发人类大脑中的认知能力。

人类大脑是感知和认知的中枢,它需要对感知的信息进行解读和加工。

在神经网络中,人类大脑中的神经元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可以通过学习和记忆,改变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和运动方式。

当人类接收到新的信息时,经过认知加工,可以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更新和扩充,从而逐渐提高感知的质量和精度。

感知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感官器官、神经元、大脑认知等组成了一个复杂的感知系统,其感知的质量和深度取决于各个因素之间的协同和调节。

对于现代人来说,了解感知的产生和原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世界,提高自身的感知水平与质量。

(完整版)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练习:第2章第1节感觉世界

(完整版)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练习:第2章第1节感觉世界

第2章对环境的察觉第1节感觉世界人的感觉1.人体主要的五种感觉和对应的感觉器官如下:________——眼;听觉——耳;________——鼻;味觉——舌;冷、热等触觉——皮肤。

2.感觉的产生过程刺激―→感觉器官感受环境中的刺激,并发出信息――→信息经神经传送到大脑大脑形成感觉3.酒精、药物等会影响人的感觉,特别是大脑。

酒精会使人的反应变得迟钝,因此酒后不能驾车。

例1关于人的感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感觉器官的作用是感受环境中的刺激,并发出信息B.感觉是在感觉器官中形成的C.刺激信息是由神经传送到大脑的D.感觉是在大脑中形成的皮肤和皮肤的感觉1.皮肤感觉的类型皮肤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它分布着多种感受器,构成一个广大的感受面,是人体最大的器官。

当受到外界各种刺激时,会引起多种感觉。

一般按皮肤的感觉性质将其分为触觉、痛觉和冷热觉等感觉。

2.皮肤感觉的实例及功能(1)当你的皮肤受到针扎等损伤性刺激时,会产生痛觉。

这种感觉功能对人的健康生活是有利的。

(2)盲人用触觉“阅读”盲文。

3.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各个部位的皮肤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如触摸一般用指尖,因为这个部位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要测试病人额上的温度,一般用手背,因为手背上神经末梢对热比较敏感。

4.皮肤的功能:①感受刺激;②防止身体水分散失;③排汗散热;④保护身体(防止细菌入侵,痛觉可起到警示作用)。

说明①手术麻醉时有触觉而无痛觉,说明触觉感受器与痛觉感受器是分开的。

②人体的各种感觉都在大脑中形成,如皮肤上只有感受器,并没有形成感觉的功能。

例2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我们的皮肤()A.能够分泌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对人体起到重要保护作用B.如果表皮受到损伤,会导致出血C.在真皮内分布着感觉神经末梢D.真皮内的生发层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鼻和嗅觉1.嗅觉嗅觉是由________物质刺激嗅觉感受器所引起的感觉。

2.形成嗅觉的过程气味→鼻腔→嗅觉神经末梢→大脑嗅觉神经中枢(形成嗅觉)3.嗅觉的特点(1)大脑的嗅觉中枢有适应的过程。

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第1节感觉世界

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第1节感觉世界

课堂练习
1. 当手被麦田里的麦芒刺到时,手会立即缩回,在此过程 中人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D( )
A. 视觉 B. 听觉 C. 嗅觉 D. 触觉
课堂练习
2.在冷、热、触、痛四种感觉中,对人体保护 意义最大的是B( )
A. 冷觉 B. 痛觉 C. 触觉 D.热觉
课堂练习
3.下列不能称为感觉器官的是( D ) A.眼 B.鼻 C.耳 D.感觉神经末梢
皮肤具有接受热觉、冷觉、触觉、痛觉刺激
C.无味 D.橘子和草莓混合的味道
冷觉、热觉、痛觉、触觉
A.热觉、味觉、痛觉
B.听觉、触觉、冷觉
分别用人的哪一部分结构或器官来感觉?
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更优美?
4.妈妈常用手背来感觉孩子是否发烧,这说明手背皮肤中有敏感的 ( )
热觉是感受器感受高于皮肤温度的刺激
用______感觉,产生的感觉是______
想一想
味道
的感觉是_味___觉__
新知讲解
声音
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更优美?
用___耳___感觉,产生的感觉 是__听__觉__
哪瓶是米醋?哪瓶是酱油? 用__鼻____感觉,产生的感觉 是_嗅__觉___
气味
新知讲解
冷热刺激
哪杯是热的?哪杯是冷的? 用_皮__肤___感觉,产生的感 觉是_皮__肤_感__觉
拓展提高
2、医生为病人动手术而实行局部麻醉,在动手术过程中,病人感 觉不到疼痛,但能感觉到手术刀与身体的接触,这说明触觉和痛觉 的感受器不同。
答案:局部麻醉的人不会感到痛,是因为麻醉药对痛觉感受 器起作用,但仍能感觉到手术刀与身体的接触,由此说明触 觉和痛觉有各自的感受器。
课堂总结
1、感觉器官:皮肤、 眼睛、 耳、 鼻 、 舌 2、基本感觉:触觉、痛觉、冷热觉、视觉、、听觉、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1-4节)复习提纲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1-4节)复习提纲

教师一对一个性化教案、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相距很近,也听不到对方讲话的声音,这是由于c=3×105km/s,空气中的声速v=340m/s)。

15、一把米尺竖直立在操场上,晴天的某一时刻测得它的影子长35厘米,则此时操场上竖立的30米长的旗杆的影子多长呢?16、如图所示,S为光源,AB为遮光板,请在图上画出光线射不到的区域,并在该区域内打上斜线。

17、请通过门上的小孔看门外的景物,改变你的眼睛与小孔的距离,你所观察到的门外的范围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并通过作图说明你观察到的结果。

2、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在地面上留下的光斑是____________形的,实际上它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所成的缩小了的像,它是______像(填“实”或“虚”)。

3、小孔的形状__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像的形状。

4、某天文爱好者,用照相机拍摄的一张太阳照片如图所示。

这是一种____________现象,它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情况下,在树下留下的光斑是______形的(圆形、月芽形),它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一支削得很尖的铅笔,在一张硬纸片的中心部分扎一个小孔,孔的直径约为3mm左右。

设法让其直立在桌上,点亮一支蜡烛放在靠近小孔的一端,在小孔的另一面放置一张白纸。

(1)观察在白纸上得到的像是_____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2)轻轻地往前吹动烛焰,观察到它的像往____________移动;(3)改变白纸与小孔的距离,能得到放大的、等大的和缩小的像。

要得到放大的像有什么条件?6、太阳光经三棱镜分解后的彩色光透过红玻璃,你在光屏上将看到的颜色是()A.白色B.红色C.黑色D.绿色7、舞台上有一身着黄色上衣和绿色裙子的姑娘在跳舞,当用黄光照射时,她的上衣的颜色是(),裙子的颜色将会是()A.黄色B.黑色C.绿色D.白色8、用蓝色光照在白纸上,你将观察到的颜色是()A.白色B.蓝色C.绿色D.黄色9、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可在光屏上看到一条彩色光带,彩色光带的颜色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排列,这就是白光的____________现象。

高、七下科学1.1__感觉世界__强化_教师版

高、七下科学1.1__感觉世界__强化_教师版

精品文档核心出品第一节、感觉世界(一)、课本知识点的复习及练习知识网络结构: 人的部分感觉⎪⎪⎪⎪⎩⎪⎪⎪⎪⎨⎧→→→道的敏感性差异。

舌的不同部位对不同味味觉:舌的感觉功能嗅觉的特点嗅觉:鼻的感觉功能痛觉冷觉皮肤的结构皮肤的感觉功能热觉触觉一、概念规律精讲:1.人的感觉器官和感受器(1)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传入神经中枢,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

(2)感受器一般是神经组织末梢的特殊结构,它是一种信息转换装置,但感受器只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不能形成感受,感觉是在大脑中形成的。

(3)有些感受器带有附属结构,通常叫它们为感觉器官。

人的主要感觉器官有听觉、嗅觉、视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等。

2.皮肤的感觉功能(1)皮肤内分布着多种感受器,可以感知外部环境的多种刺激,如触觉、热觉、冷觉、痛觉等(2)当皮肤受到针扎等损伤性刺激时,会产生痛觉。

痛觉对人体非常要,在皮肤的诸多感受器中对人体的保护作用最大。

(3)人的指尖的触觉最敏感,人的手背对冷热感觉最敏感,3.鼻和嗅觉(1)嗅觉的形成:物体的香味进入鼻腔,嗅觉神经末梢接受香味的刺激后,通过嗅觉神经将此信息传到大脑,经过大脑分析从而形成嗅觉。

(2)嗅觉的特点:①易疲劳;②易适应;③差异大;④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

4.舌和味觉(1)味觉的形成:当食物进入口腔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便溶于唾液中,刺激味觉细胞,使其产生信息,通过神经传到大脑,大脑分析后就知道食物的味道了。

(2)舌具有味觉的功能,舌的表面有许多味蕾,其内有味觉感受器——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二、习题精炼(1)、知识题练知识点1 知道人的感觉器官的组成例1下列关于感受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感受器是接受刺激并传递刺激的结构B.感受器是一种信息转换装置C.皮肤中存在各种感受器,能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D.感受器是接受刺激并产生感觉的结构思路导引:人体通过感受器获得外界(或内部)环境的信息,并作出适当的反应,感受器是接收刺激,并将产生兴奋的结构。

探索世界五感体验教案

探索世界五感体验教案

探索世界五感体验教案教案目标:通过实践和体验,培养儿童对世界五感的认知能力,提升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教学材料:1. 图片和文字描述世界五感相关的场景或事物,如美丽的自然风景、美味的食物、柔软的织物等。

2. 触摸盒:盒子中放入不同的材质,如棉花、沙子、天然海藻、金属等,供学生握手感受。

3. 香料示范:准备不同的香水或香料,用于启发学生的嗅觉感官。

4. 听觉播放器:准备一些音频文件,包括自然声音、动物叫声、乐器声等。

5. 尝味实验:准备一些有特殊味道的食物,如酸味、苦味、甜味、咸味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五感在开始实践之前,向学生简要介绍五感的概念,并要求他们提供每个感官的例子。

与学生讨论五感的作用以及它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二步:视觉体验展示一些精心挑选的图片,并请学生描述图片中的细节和感受。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语和想象力来描绘他们所看到的。

第三步:触觉体验给学生分发触摸盒,让他们轮流尝试握手里面的材料,并描述自己的触觉感受。

引导他们用形容词来描述不同材质的感觉,如柔软、粗糙、温暖等。

第四步:嗅觉体验通过向学生展示不同的香水瓶或香料来引发他们的嗅觉感官。

请学生轮流嗅闻不同的气味,并用词语描述自己的感受和联想。

第五步:听觉体验使用播放器播放不同的音频文件,让学生仔细倾听,并描述他们所听到的声音。

鼓励学生用形容词来描述声音的特点,如柔和、尖锐、悦耳等。

第六步:味觉体验给学生提供一些有特殊味道的食物,让他们品尝并描述味道的感受。

引导学生用形容词描述不同味道的特点,如酸、苦、甜、咸等。

第七步:总结和交流让学生共享他们在每个感官体验中的观察和感受。

鼓励他们用具体的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通过交流,总结学生对世界五感的认知并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五感对我们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延伸:1. 带领学生外出实地考察,通过观察和体验真实环境中的五感刺激来拓展他们的感官认知。

2. 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五感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并鼓励他们用绘画、写作或口头表达的方式来呈现。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第1节感觉世界(知识要点+练习)有答案解析版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第1节感觉世界(知识要点+练习)有答案解析版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第1节感觉世界(知识要点+练习)有答案解析版一、知识点简要1.第一节感觉世界1、人的感受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其中_____和_____又可统称为冷热觉。

2、人的感觉器官有:、、、、等。

3、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_____,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_____。

4、嗅觉的形成:_____→__________(接收刺激)→__________(将信息传递到大脑)→_____(形成嗅觉)嗅觉的特点:①_____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__________(疲劳)而闻不出这种味道;②嗅觉敏感的程度因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的不同而不同。

5、舌头表面的每个_____上都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味觉的形成:_____→_____(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__________(接受刺激)→__________(将信息传递到大脑)→__________(形成味觉)。

6味道酸甜苦咸敏感区域舌侧(中)舌尖舌根舌侧(前)【答案】一、选择题2.“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心情。

”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诗中“花气袭人”和“鹊声穿树”描述了诗人的感觉正确的是()A.听觉和视觉B.嗅觉和视觉C.触觉和味觉D.嗅觉和听觉【答案】D3.早春二月,我们会常吃大蒜以预防流感。

一个正常人吃大蒜时,旁人会闻到一股蒜味,但是他自己却闻不到。

这是因为()A.嗅觉细胞暂时失去感觉功能B.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C.嗅觉细胞接受的信息无法传到大脑D.不同的人嗅觉灵敏程度差异很大【答案】B4.小明感觉不舒服,为初步判断小明是否发烧,妈妈总会触摸他的额头。

妈妈用的是()A.手心B.手背C.自己的额头D.自己的脸颊【答案】B5.在医生对已经实施局部麻醉的病人进行手术的过程中,病人的感觉状况应是()A.痛觉和触觉完全消失B.痛觉存在,触觉消失C.痛觉和触觉都存在D.痛觉消失,触觉存在【答案】D6.右图为盲人在“阅读”盲文。

七年级科学下册 讲义1 第1节:感觉世界(无答案)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 讲义1 第1节:感觉世界(无答案) 浙教版

答:铃声,耳、是一种感觉器官(简称:感官)☆☆☆ 讨论:除了声音,我们还可以从周围的环境中感觉到什么?2.让我们一起来感觉:1.图中的人感觉到了什么?2.他们是靠什么感觉到的?相片 场景描述 通过什么器官感觉到的?美丽的风光 眼耳 鼻香气 声音 眼皮肤 冷 舌味道冷觉感受器: 感觉低于皮肤温度的刺激; 热觉感受器: 感觉高于皮肤温度的刺激;触觉感受器: 感觉接触和挤压等机械刺激。

痛觉感受器: 不仅在皮肤,而且在全身各处都有分布。

思考:当你的皮肤受到针扎等损伤性刺激时,会有什么感觉?对人的健康生活有利还是有害?答: 痛觉:;有利;因为没有痛觉,人体就不能感知对身体的损伤性刺激,也就无法对损伤部位及时采取有效反应痛感的神经末反应冷感的冷敏小冷觉感受器 反应热感的热敏小热觉感受器感受触摸的触觉小体的应对措施,人就不能健康地生活下去。

【实验1】以同桌为实验小组,其中一个闭上双眼,将双手往后放,另一同学放各种各样的物品让他摸。

①通过手的触摸,能说出物体的形状、大小、软硬、表面的粗糙程度等:得出皮肤具有②通过手的触摸能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

得出皮肤具有思考: 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剌激的敏感程度是相同的吗?】分别用一支铅笔,用同样大小的力触试对手背、手指的指尖、手臂,身体背部等处。

手指的指尖(因为指尖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手指指尖触觉较敏感【想与动】你能用最简单的方法,测试你同桌同学体温是否正常吗?你认为用手背而不用手心测试体温的原因是什么?答:手背上神经末梢对热比较敏感小结:皮肤的感觉功能触觉——指尖;冷觉、热觉——手背;讨论:如果某人丧失了对冷热的感觉能力,这将对他(她)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大脑嗅觉神经末鼻腔思考:为什么人在伤风感冒鼻腔堵塞时,对气味很不敏感? 答: 因为鼻腔内的嗅细胞被覆盖,使气味很难刺激嗅觉细胞。

影响了嗅觉细胞对气味的感觉讨论:我们可以把气味收集和保存起吗?请你说说你的理由。

答:能将气味收集并保存起来;可用排水法收集,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再在有气味的环境中 将集气瓶中的水倒掉,并用玻片及时盖上观察:仔细观察同桌同学的舌头的表面形态有什么特征?答:舌的表面布满许多小凸点味觉的形成: 溶解在唾液中的化学物质 味蕾中的味觉细胞 味觉食物进入口腔,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溶于唾液中形成液态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刺激味蕾中的味觉细胞,产生兴奋,传递兴奋到大脑皮层的味觉神经,形成味觉。

1.1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一章第一节感觉世界

1.1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一章第一节感觉世界
请您举起双手,说出自己皮肤 具有哪些感觉的功能?而您能说 出分别是由皮肤中的什么结构来 感受这些刺激吗? 你知道人的五种基本感觉吗?
五种基本感觉:视觉——眼 听觉——耳
嗅觉——鼻 味觉——舌 触觉——皮肤
二、嗅觉的形成
嗅觉
大脑的嗅觉中枢
嗅觉神经末梢
刺激
嗅觉神经
香味
读图
你知 道嗅 觉有 什么 特点 吗?
味的 敏感部位 是 .
味觉测试记录
部位 舌尖 舌侧 舌根 √ √ 酸 甜味 苦味 咸味 味 √ √
测定味觉感觉区


咸 甜
为什么人在伤风感冒鼻腔堵塞时,对气味
很不敏感? 因鼻腔内的嗅细胞被覆盖,使带气味 的物质很难刺激嗅细胞
四川的麻辣火锅闻名全国,麻、辣等味道
是如何形成的? 麻、辣、涩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 觉
1.大脑嗅觉会产生疲劳现象,由于大脑的嗅觉中枢 会疲劳。
2.人的嗅觉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 3.不同的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4.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
我们可以把气 味收集和保存起 来吗?请你说说 你的做法。
如何仔细辨别某一物质的气味? ——做频繁而短促的呼吸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这是什么缘故?
四种 基本 味觉
酸味 甜味 苦味 咸味
探究:舌的不同部位对不同味觉的敏感 性不同,设计一实验检测酸、甜、苦、 咸的敏感区
实验方案(以甜味为例):分别用筷子蘸取 固体白糖粉末同时放于舌根、舌的两侧、舌 尖等部位。
味觉测试表
酸 甜 苦 咸 统 部位 味 味 味 味 计 舌尖
小组结论
舌侧
舌根 注:每组测一种味,敏感的请打√
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感受世界》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人体的主要感觉器官和感受器的功能。

2、知道人体皮肤中的四种感受器,及嗅觉、味觉感受器。

3、知道嗅觉的特点,以及失去人多种感觉中的一种会有哪些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会用实验和归纳方法探究各种感觉的特点。

2、学会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将我们学的知识联系到生活中的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活动、游戏、实验,使学生对人体对环境的各种感觉的事实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了解人体的主要感觉器官和感受器的功能,人体皮肤中的四种感受器,及嗅觉、味觉感受器。

2、知道嗅觉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
1、了解人体的主要感觉器官和感受器的功能,人体皮肤中的四种感受器,及嗅觉、味觉感受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1、收集有关人的感觉方面的资料。

2、教学器材:不同形状的物体、铅笔、小镜、酒精、四只小玻璃杯、水、少量盐、糖、咖啡、食醋、有关投影片。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桂花飘香时节,在教室上课的我们会不自觉被这香气吸引,下课跑去看盛开的桂花。

当你写着作业,妈妈在房间外呼唤你,隔着墙你也能够知道是妈妈叫你。

当妈妈烧饭时忘了哪
个是糖,哪个是盐,简单尝一下就知道了……无论我们身处何地,都不无时无刻感受这大千世界。

我们是如何感受世界的呢?
新课讲解:
一、人的感觉
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断的使用着我们的眼睛,耳朵,嘴巴,舌头,在下面的情境中,大家是怎样分辨的呢?
引导学生完成P43页活动,然后归纳:人通过耳听、鼻嗅(闻)、眼看、手摸、口尝感觉到了周围的环境和物质世界。

结论: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不同的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

引导同学思考:为什么要禁止酒驾。

结论:人们的感觉会受到酒精、药物等的影响。

酒精会影响人们的反应时间,有些药物会影响人们的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

二、皮肤的感觉功能
设问:皮肤内有许多感受器,你知道皮肤能感受外部环境中的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完成p44页活动中的实验:①同桌一组,其中一人闭上双眼,另一人拿出一个物体让他触摸,并叫他说出所触摸物体的形状、大小、冷热,软硬及粗糙还是光滑。

②请一位同学闭上双眼,另一位同学用两只铅笔分别轻轻地点在他的背、手臂、手指等处,观察哪一部分皮肤的感觉特别敏感。

结论:实验说明皮肤有触觉、冷觉、热觉等感觉功能。

皮肤的不同部位对各中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

图片欣赏:出示教材图2-4“盲人用触觉阅读盲文”。

思考:你现在观察这幅图靠的是哪一个感觉器官?根据你观察到的现象你认为此图告诉了你人的皮肤具有什么功能?你知道他为什么用手指去触摸盲文吗?
提问:让学生说出自己平时出现过哪些痛觉?
讨论:皮肤的触觉、冷觉、热觉、痛觉中,你认为哪一种感觉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提问:你能想象一个人如果没有痛觉会怎样吗?
据文献记载,至今世界上已发现62例先天无痛觉患者,他们由于先天无痛觉,幼年时往往在进食时自己将舌头咬破,行走时将关节扭伤而不知晓。

因此,他们必须学会如何防止烫伤、碰撞。

提问:当皮肤中的这些感觉器接受刺激后,神经将兴奋传到哪儿?在哪儿形成这些感觉的呢?
说明:所有的感觉都在大脑形成。

三、鼻和嗅觉
提问:是什么使我们感到花园的阵阵花香?我们又是如何闻到阵阵花香的?
引导学生归纳出嗅觉的形成过程:气味——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觉感受器)——大脑。

讨论:我们如何仔细辨别某一物质的气味?(作频繁而短促呼吸)
实验:辨别四个棕色小瓶中分别装的什么物质:酱油、食醋、酒精、自来水。

嗅觉的特点:学生自己读图归纳。

(与接受刺激的实际时间长短有关,不同动物的嗅觉差异很大,孩子的嗅觉比大人敏感,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

)思考:我们可以把气味收集和保存起来吗?警犬为什么可以帮助破案?生活中还有哪些与嗅觉有关的例子?
四、舌和味觉
提问:我们常说酸、甜、苦、辣是靠什么器官感受出来的?舌头又有什么功能?
观察:用小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舌头的表面形态有什么特征?再观察挂图、模型,并将舌头的特征描述出来。

(舌头表面布满许多小凸点,内藏味蕾,味蕾内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味觉的感觉过程:食物中化学物质溶于唾液(信息)——刺激味觉细胞——神经——大脑——食物味道。

提问:舌头不同部位对甜、酸、苦、咸的敏感性相同吗?
实验:探究舌头的不同部位对甜、酸、苦、咸刺激的敏感程度(学生自己设计)
器材:四只干净的小玻璃杯杯子,四根吸管,清水和少量的盐、糖、咖啡、食醋。

步骤:将酸、甜、咸、苦用吸管滴入舌头的不同部位:舌尖、舌侧、舌根。

(注意:每次实验必须充分漱口、实验药品和器材的卫生)。

结论:味觉的感觉区,苦味——舌根,甜味——舌尖,酸味——舌两侧,咸——舌两侧的前部。

麻、辣、涩等是综合刺激后产生的感觉。

讨论:人感冒时,鼻子不通气,吃什么东西都没味,这是为什么?年龄大的人一般都喜欢吃味道较浓的食物,这是为什么?
结论:因鼻腔内的嗅细胞被覆盖,使带气味的物质很难刺激嗅细胞.
人在感冒时,味觉虽不受影响,但嗅觉的灵敏度却下降了,而食物的美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嗅觉。

随着年龄的增长,舌上功能正常的味蕾数目逐渐减少,味觉的敏感性也随之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