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第2课《俄国的改革》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 教材分析本课《俄国的改革》是九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了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严重的农奴制危机,为了维护沙皇的封建统治,沙皇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教材通过讲述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使学生了解俄国改革的历史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于改革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对于俄国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改革的背景,理解改革的过程,感受改革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改革的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教学难点: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改革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改革的基本内容。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分享学习心得。
3.案例分析:分析改革前后的社会变化,认识改革的影响。
4.教师讲解:穿插讲解改革过程中的历史背景、事件和影响,解答学生疑问。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九年级历史下册。
2.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图片:收集改革前后的社会图片,直观展示改革的影响。
4.视频:寻找相关改革过程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改革。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19世纪中期的俄国社会状况,引导学生了解改革的背景。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改革的过程。
教师穿插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改革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分享学习心得。
教师巡回指导,总结讨论成果。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俄国的改革》是九年级历史下册的第二课,主要介绍了俄国历史上重要的农奴制改革——1861年改革。
这次改革在俄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教材从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的历史背景、改革的过程以及改革对俄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但针对1861年改革这一历史事件,学生可能对其意义和影响认识不够深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分析这次改革,加深对改革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这次改革在俄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俄国1861年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2.难点:对1861年改革意义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制作课件,准备教学用具。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基本知识,准备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激发学生对改革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1861年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改革。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答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答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俄国的改革》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介绍了俄国历史上重要的农奴制改革——1861年的改革。
这次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俄国农业和经济的发展,对俄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材通过介绍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使学生了解俄国改革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能够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
但对于俄国1861年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学生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理解改革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改革对俄国历史的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培养学生的改革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俄国1861年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2.难点:改革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的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相关教学材料。
2.历史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料。
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改革的原因。
教师简要介绍改革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PPT展示改革的过程,引导学生关注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在此过程中,教师讲解改革的具体措施,如解放农奴、土地制度改革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呈现的内容,分析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改革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意义。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案
第 2 课俄国的改革知识与能力了解彼得一世改革与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内容;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观看《大国崛起》或《世界历史》等纪录片中关于俄国历史的片段,了解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搜集彼得一世的资料,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观察地图《15—18 世纪俄国疆域的扩张图》,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了解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原因和过程,理解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改革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你知道右边图片上的人物是谁吗?2.彼得一世被称为“俄国之父” ,他的历史功绩主要有哪些?3.马克思评价彼得一世“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什么意思呢?提示:第一个“野蛮”指彼得一世改革的强硬手段和坚决态度以及对反对者的残酷无情。
第二个野蛮” 指彼得一世改革前俄国在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方面的相对落后。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彼得一世改革的举措教学分析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措施和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教学难点: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导入新课2 教学过程,这里的两个“野蛮”分别代表1.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对俄国历史演变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提示:2.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提示: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彼得一世改革的举措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类归纳改革举措,并认识其作用。
提示:4.读教材说一说:P7“人物扫描”体现了彼得一世怎样的精神品质?提示:敢想敢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冒险精神;勇于实践的精神;虚心好学的态度等。
目标导学二: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和影响1.读史料:材料展示:“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240多个手工工场,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1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俄国的改革》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的第二课,主要介绍了俄国历史上重要的农奴制改革——1861年改革。
这次改革缓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重大的转折点。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1861年改革的背景、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俄国历史的了解相对较少。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了解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理解这次改革在俄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同时,学生应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改革的意义与局限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1861年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认识这次改革在俄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理解改革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861年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2.教学难点:改革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改革的意义与局限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解决问题。
4.案例分析法:分析改革过程中的典型事件,深入理解改革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改革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次改革。
提问:“你们认为这次改革对俄国历史有何影响?”2.呈现(10分钟)介绍1861年改革的背景,如俄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困境、社会矛盾的加剧等。
展示改革的内容,如农奴获得自由、土地制度改革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改革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
教师提问:“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哪些矛盾?如何解决?”4.巩固(10分钟)学生总结改革的影响,如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动等。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 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俄国的改革》是九年级下册的历史课程,主要讲述了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严重的农奴制危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沙皇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俄国农奴制危机的表现、亚历山大改革的主要内容、尼古拉一世时期的改革、改革的影响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俄国改革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认识改革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改革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对于俄国改革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分析史料,来深入了解俄国改革的相关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农奴制危机的表现,掌握亚历山大改革和尼古拉一世时期的改革内容,认识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史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理解改革过程中的复杂性。
四. 教学重难点1.俄国农奴制危机的表现及其原因。
2.亚历山大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3.尼古拉一世时期的改革特点及其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俄国改革的背景、过程及其影响。
2.史料分析法:分析反映俄国改革的史料,深入了解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改革的意义和不足,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
2.教具: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史料图片等。
3.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书籍、论文、网络资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述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农奴制危机,社会矛盾尖锐,引出本课的课题《俄国的改革》。
2.呈现(10分钟)展示史料图片,引导学生分析俄国农奴制危机的表现,如农民生活困苦、起义频发等。
3.操练(15分钟)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亚历山大改革的主要内容,如解放农奴、推行地方自治等。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秀教案
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意义,了解16—19世纪俄国在欧洲、亚洲扩张的概况。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方法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对复杂的史事进行简化、概括的能力,用辩证的方法全面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俄国的改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俄国两次改革的性质,认识两次改革在本国历史上产生的重大影响,从而理解改革对社会进步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认清俄国的改革的局限性,即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8世纪初彼得一世改革,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感知这两次改革使俄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成为本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探究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学会全面、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提问:以上图片中的历史人物是谁?学生回答:彼得一世(彼得大帝),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教师引导:照片上的两位沙皇为俄国的强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彼得一世改革为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奠定了基础。
他们试图通过改革使俄国成为欧洲强国。
接下来我们将一起学习第2课《俄国的改革》。
二、新课讲授(一)彼得一世改革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6页,然后谈谈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学生回答:16世纪初,莫斯科公国统一了俄国,进入沙皇专制时代;17世纪,俄国沙皇专制在政治、经济及教育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方一些国家。
2.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找出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性质及内容。
学生回答:(1)目的:为了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2)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3)内容:①政治上,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②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③军事上,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④教育上,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⑤社会生活上,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第一单元 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历史《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主要介绍了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认识改革对俄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俄国农奴制改革这一课题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改革对俄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及其必然性。
2.改革的过程及特点。
3.改革对俄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课前预习,课上分享学习心得。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通过典型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改革的影响。
4.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比较俄国改革与其他国家改革的异同。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
2.相关历史资料、图片、视频等。
3.网络资源:查找有关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关资料。
4.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19世纪中期俄国的社会景象,引导学生关注农民的生活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如农民起义、战争损失等,让学生了解改革的必然性。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改革的过程及特点,如解放农奴、土地分配等,共同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改革对俄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影响,让学生深入理解改革的意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设计: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 教材分析本课《俄国的改革》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讲述了俄国历史上重要的改革——农奴制改革的过程和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改革的过程以及改革对俄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教材内容较为丰富,需要学生对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可能了解不多。
学生对于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可能存在一些疑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看视频等方式,了解改革的原因和过程,并深入思考改革对俄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改革的相关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理解改革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培养学生的改革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教学难点:改革的原因和过程的深入理解,改革对俄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的分析。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看视频等方式,自主学习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2.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史料,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改革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改革的过程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2.视频资料: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纪录片或视频片段。
3.史料资料: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文字资料和图片。
4.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用于呈现教材内容和史料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呈现俄国农奴制改革前的社会景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改革的发生。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俄国的改革》这一课主要讲述了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为了摆脱危机,沙皇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本课将引导学生了解和分析这些改革措施的内容、特点及其影响,使他们认识到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世界历史中的一些重要改革,如中国的戊戌变法、日本的明治维新等。
他们具备一定的历史分析能力,但对于俄国的改革及其影响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新的历史现象,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19世纪中期的社会危机,掌握农奴制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改革的认同感,使他们认识到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 教学重难点1.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及其影响。
2.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3.改革与历史发展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历史图片、播放历史视频等方式,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他们的历史分析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历史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分组名单。
3.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历史图片和视频,为学生展示19世纪中期俄国的社会危机,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农奴制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改革的具体措施。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改革措施的作用及其对俄国社会的影响。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代表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改革的作用及其影响。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2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俄国的改革》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的第二课,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俄国历史上两次重要的改革: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和1905年的资产阶级革命。
通过学习这两次改革,学生可以了解到俄国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改革对俄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等方面,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改革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俄国的改革及相关历史事件可能了解不深。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俄国历史的认识,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历史事件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以及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分析俄国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了解改革必然会遇到困难和曲折,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
2.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
3.改革过程中各阶层的态度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历史感知。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问题。
4.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两次改革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相关历史图片、视频等素材。
3.课堂讨论分组安排。
4.教学辅助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俄国历史的认识,然后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的第二课,主题为《俄国的改革》。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改革的过程以及改革的影响。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改革对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改革有一定的了解。
但俄国农奴制改革作为一个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涉及到当时的社会背景、环境以及改革的过程和影响,对于学生来说还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分析这个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理解改革必然会遇到困难和曲折,培养学生的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教学难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和作用的深入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史料、图片等教学资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相关图片和史料,引导学生思考改革的原因和背景。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改革的过程,回答相关问题。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改革的影响和作用,分享学习心得和观点。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和解答。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改革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改革的意义和作用。
6.总结提升: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改革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初中历史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教案
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了解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的影响,提高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读、讲、议结合,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提高阅读、分析、比较的能力。
通过对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积极作用与局限性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全面分析历史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俄国1861年改革是沙皇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它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次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也保存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顺应历史潮流,适时做出变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使国家变得更为和谐有力,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形式下,改革开放是各国富强的必经之路。
【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主要内容和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认识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的影响。
一、新课导入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唯一的画像是彼得大帝,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为什么普京说他此生最佩服的人是彼得大帝?他作出了什么重大的历史贡献?二、课堂活动目标导学一:彼得一世改革1.师介绍背景:16世纪中期,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但它盛行农奴制。
农奴制下的农奴和封建制下的农民是有区别的。
2.师引导学生读第6页的“相关史事”,让学生了解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盛行农奴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农业和手工业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3.师介绍彼得一世,让学生读第7页的“人物扫描”,了解相关人物——18世纪初,沙皇彼得一世决心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他发出向西方学习的号召,颁布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
4.师提问: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与影响有哪些?生归纳。
师总结: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教学九年级电子教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俄国的改革设计说明本课的两大主要内容“彼得一世改革”和“废除农奴制”之间具有较强的因果关系。
17世纪以后,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俄国仍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为了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沙皇彼得一世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全面推行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使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强化了农奴制和专制统治。
19世纪以后,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经济的发展,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这一改革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通过对这两次改革的学习,学生可以感知改革使俄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在探究这两次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的过程中,学会全面、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
学习目标1.了解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影响等基本史实。
2.对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作出客观的评价。
3.认识到彼得一世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理解落后的制度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改革是清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的重要手段,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1861年农奴制改革。
教学难点:彼得一世改革。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等。
资源与工具(一)资源影视作品:《大国崛起》(纪录片)。
(二)工具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先让学生依据他们看过的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如《大国崛起》,说一说他们眼中的俄国,然后引导学生从史料实物中认识历史,并提醒学生本节课将从一些更为真实的史料着手进行学习。
二、预习检查1.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2.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三、学习任务一俄国的兴起教师讲述:同学们都知道,现在的俄罗斯联邦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但是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吗?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探寻它的成长之路吧。
教师活动:展示脉络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页第1自然段的内容,使学生对俄国的历史演变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案(含反思)
第二课《俄国的改革》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彼得一世改革的时间、目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历史意义;通过对彼得一世改革和农奴制改革的比较分析,使学生初步认识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变革之间的辩证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教材图文材料的阅读、理解和分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利用材料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帮助学生构建历史学科素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改革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教学难点: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三百年前,三十一岁的彼得大帝在波罗的海之滨建起一个全新的城市,命名为圣彼得堡。
从此,俄国获得了一个连接西方的出海口,也4.读教材说一说:P7“人物扫描”体现了彼得一世怎样的精神品质?提示:敢想敢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冒险精神;勇于实践的践行精神;虚心好学的态度等。
目标导学二: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和影响1.材料展示“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240多个手工工场,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
不过,工场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
设问:材料反映了彼得一世在经济上改革有何影响?改革是否触及农奴制的基础?讨论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
提示:彼得一世改革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彼得一世的改革不仅没有触动农奴制的基础,反而使农奴制进一步加强。
总结:彼得一世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质改革。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5—18世纪俄罗斯疆域的扩张图》和《兴建新都圣彼得堡》,说说改革的影响。
提示: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3.展示图文材料材料展示:1698年某天,彼得一世从国外归来,领主们纷纷前来祝贺。
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1)
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
本课主要内容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农奴制改革,以及这次改革对俄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教材通过介绍改革前俄国农奴的生活状况、改革的过程以及改革后的变化,使学生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俄国的历史背景,如封建社会的特点、资本主义的发展等。
但他们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具体内容及其影响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的事例和直观的图片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改革对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改革需要有勇气和智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过程和内容。
2.难点:改革对俄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
3.对比分析法:将改革前后的俄国社会和经济进行对比,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改革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的历史资料,制作PPT和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本课的内容和目标。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和教学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过程和内容。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改革对俄国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案一、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课本第二课是“俄国的改革”,主要讲述的是沙皇在19世纪中期开始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包括农村改革、司法改革、文化改革等方面的内容。
人教版课本在教材末尾提出了几个问题,希望学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并给出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19世纪中期俄国全面进行的改革措施;②理解改革措施所带来的社会变革和影响;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习如何从文本中抓住重点,研究如何提高文本的阅读质量。
2、能力目标①学会总结、比较和分析历史事件,发现历史变革的规律;②能够独立思考,分析历史问题,提出个人观点,并据此进行合理的思考和判断;③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习如何从文本中抓住重点,研究如何提高文本的阅读质量。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培养学生对历史变革的敏感性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等方面。
三、教学过程1、预习导学(10分钟)点击阅读主要章节,并思考下列问题:1.1 为什么俄国需要进行改革?1.2 改革方向有哪些?在社会发展方面会带来哪些变化?1.3 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哪些?1.4 本节课需要注意哪些关键词汇?2、新课讲授(35分钟)2.1 课堂讲授在讲述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互动问答、讨论,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①开篇导入导入俄国老爷爷的故事,使学生能够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氛围中。
②主体分析1、农村改革:解放农奴,取消赋税,分配土地等改革措施;2、司法改革:着力改进法律制度,提高司法公正性,打击贪污腐败;3、文化改革:开办新学校,印刷新教材,传播新思想等方式来推广普及教育;③重点事件分析推荐精选一些精彩的历史事件,如《不列颠战役》,并通过对其中涉及的人物、事件进行详细解读,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的重点内容。
2.2 学生讨论(15分钟)通过对学生的提问和讨论,发现情节性的内容,并让学生发表个人观点。
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俄国的改革(教案)
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案一、新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等史事,初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二、内容分析本课主要学习两部分内容:彼得一世改革、废除农奴制。
两部分内容的关系比较密切。
17世纪以后,西欧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但俄国仍然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为了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俄国沙皇彼得一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但是,这次改革并不彻底,它进一步强化了农奴制。
19世纪以后,西欧国家的发展速度加快,但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经济的发展。
克里木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军事和经济的落后。
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俄国废农奴制。
三、教学目标1.了解俄国发展历程,知道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认识到彼得一世的改革是俄国近代化历程的开端;(时空观念、史料实证)2.了解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时间、人物、内容等基本史事,并能够从正反两方面正确看待改革;(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认识到落后的制度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唯物史观)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图片导入: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中唯一的画像是彼得大帝,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教师引导:彼得大帝是谁?他对俄国有着怎样重大的贡献?(二)新课讲授1.彼得一世改革(1)俄国发展历程:【自主学习】结合视频与教材,梳理俄国的发展历程。
(2)改革背景:【问题探究】结合材料,思考彼得一世进行改革的原因。
材料:17世纪的荷兰人几乎控制了全世界的海洋贸易,相对宽容自由的环境使国家充满活力。
……英国在17世纪里完成了政治变革,君主立宪制初步建立……法国在“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带领下,在17世纪中叶成为欧陆首强。
……而当时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农业和手工工厂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商业几乎全部把持在外国人手中。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精品教案
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行政体制;军事方面:创建新式常备军,贵族必须要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才能提拔;经济方面:鼓励兴办手工工场;社会文化方面:推行文化教育,提倡西方的生活方式5、作用师:通过彼得一世自上而下的改革之后,俄国的社会得到了怎样的发展?过渡:彼得一世改革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
这是否意味着俄国可以像西欧国家那样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呢?二、农奴制改革1、原因通过四段材料结合图片、数据表、史料来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有哪些?(农奴制的危机)提示: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政治上——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农奴暴动频繁。
对外——与英法在争夺巴儿干半岛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腐朽性。
2、时间、目的、内容师:阅读课本,找找这次农奴制改革的时间、改革者和主要内容有哪些?提示:通过材料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推行改革的目的是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主要内容:解放农奴(自由劳动力);“赎买”份地(对农奴的又一次掠夺)3、评价师:思考这场改革的性质,它对俄国历史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提示:积极: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改学生: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学生阅读课本学生阅读课本: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农奴制的法令。
学生阅读课本拓展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之间的串连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层面,让学第2课俄国的改革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教学难点: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三百年前,三十一岁的彼得大帝在波罗的海之滨建起一个全新的城市,命名为圣彼得堡。
从此,俄国获得了一个连接西方的出海口,也打开了一扇通往当时先进文明的窗户。
之后,圣彼得堡作为沙皇俄国的首都历时二百余年。
因其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的卓然战绩,还被授予了“英雄城”的称号。
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 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3)
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俄国的改革》主要讲述了俄国历史上两次重要的改革: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和1905年的俄国革命。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俄国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从而理解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改革是一个复杂而曲折的过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俄国的历史背景,对改革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具体的改革过程和影响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改革的影响评价存在一定的疑问,需要通过讨论和思考来深化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1905年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理解改革是一个复杂而曲折的过程,树立积极向上的改革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和1905年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2.教学难点:改革过程中的矛盾和冲突,改革的影响评价。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体验;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合作讨论法: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改革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改革的过程和影响。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历史图片、地图、资料等,直观生动地呈现教学内容;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教材、论文、报道等,为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3.教学设备:准备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农奴制的残酷现实,激发学生对改革的热情。
2.呈现(10分钟)介绍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俄国的改革
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
能力
了解彼得一世改革与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内容;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
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观看《大国崛起》或《世界历史》等纪录片中关于俄国历史的片段,了解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搜集彼得一世的资料,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观察地图《15—18世纪俄国疆域的扩张图》,了解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了解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原因和过程,理解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改革是强国之路,只有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措施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教学难点: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知道右边图片上的人物是谁吗?
2.彼得一世被称为“俄国之父”,他的历史功绩主要有哪些?
3.马克思评价彼得一世“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这里的两个“野蛮”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呢?
提示:第一个“野蛮”指彼得一世改革的强硬手段和坚决态度以及对反对者的残酷无情。
第二个“野蛮”指彼得一世改革前俄国在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方面的相对落后。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彼得一世改革的举措
1.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对俄国历史演变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提示:
2.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
提示: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彼得一世改革的举措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类归纳改革举措,并认识其作用。
提示:
类别措施
作用
(由学生归纳)军事
上
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有利于建立新式军队,增强军事实力类别措施
作用
(由学生归纳)
政治上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
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
力。
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
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政府效率,巩
固了沙皇统治
经济上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
整个村庄的农奴
促进了经济发展,扩大了农奴制的基础
文教上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
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促进了文化教育发展,提高了科教素质
社会习俗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
式
改变落后习俗和文明开化
4.读教材
说一说:P7“人物扫描”体现了彼得一世怎样的精神品质?
提示:敢想敢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与冒险精神;勇于实践的精神;虚心好学的态度等。
目标导学二: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和影响
1.读史料:
材料展示:“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240多个手工工场,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
不过,工场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
设问:材料反映了彼得一世在经济上的改革有何影响?改革是否触及农奴制的基础?讨论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
提示:彼得一世改革促进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彼得一世的改革不仅没有触动农奴制的基础,反而使农奴制进一步加强。
总结:彼得一世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质改革。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5—18世纪俄国疆域的扩张图》和《营建新首都圣彼得堡》,说说改革的影响。
提示: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3.展示图文材料
图一彼得一世倡
导的某一习俗改革图二中国军人强
行给行人剪辫子
材料展示:1698年某天,彼得一世从国外归来,领主们纷纷前来祝贺。
不料沙皇接过侍从递给他的一把剪刀,立即亲自剪除领主们的大胡子。
不久以后,彼得一世发布敕令:剪胡子是俄国人应尽的义务,除神职人员外,禁止任何人蓄须。
设问:图一情景反映了彼得一世的什么改革措施?图二情景是近代中国哪一次革命的产物?它们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以此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提示:剪胡须。
辛亥革命。
它们都受西方先进文明的影响,改革社会陋习,对改变社会风俗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结:学习西方先进文明(先进技术、社会风俗、生活方式),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4.教师补充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目标导学三:废除农奴制的原因和影响
1.读教材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P8“相关史事”,分析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原因。
提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读史料
材料展示: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
”
引导学生分析亚历山大二世实行改革的目的。
提示:它说明了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目的是维护地主贵族的利益。
3.读教材和下面漫画图,引导学生说出改革内容和农奴“解放”的实质。
提示:实际上是对农奴的一次更大的掠夺。
4.讨论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性质和影响。
提示:性质: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因为这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国内市场、资金以及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它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影响: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但是,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5.拓展延伸:试从背景、时间、领导人、目的、内容、性质和影响等方面来比较彼得一世改革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三、课堂总结
学史是为了鉴今,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彼得一世改革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俄国的改革对俄国不同阶段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史料是研究和认识历史的依据,是“重现”历史的基础,故本节课主要采用史料教学法,同时贯穿讲授法、问题教学法、阅读感悟法。
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学生情况等选择多样化的史料来丰富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研读史料,在观点的碰撞中锻炼学生思维、培养能力。
由于受时间、教材等原因影响,讲授的知识很难深化,缺乏前后联系、比较及知识的迁移,以致学生对俄国历史的了解较为片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