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文学概述

合集下载

东东方文学的定义

东东方文学的定义

东东方文学的定义
东方文学(又称亚非文学)是指亚洲和非洲的文学。

在世界文学中,东方文学是与西方文学(又称欧美文学,包括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文学)相对而言的,二者均为世界文学的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世界文学。

我们之所以建立东方文学学科,还因为目前在世界各国研究世界文学的学术领域里,作为世界文学之一部分的西方文学早已构成完整的体系,并且大有以这个体系取代世界文学体系的态势;而作为世界文学之另一部分的东方文学却尚未构成完整的体系,至少尚未为许多人所承认。

不言而喻,随着世界各国文学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文学的形成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包括东方文学和西方文学在内的,并且给东方文学和西方文学以适当地位的世界文学体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以西方文学取代世界文学或以西方文学为主体而以东方文学为陪衬的世界文学体系。

为了实现这个最终目标,我们很有必要建立东方文学体系,很有必要建立东方文学学科,很有必要研究和学习东方文学。

近现代东方文学

近现代东方文学

• 田山花袋(1871—1930)的《棉被》被认为 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小说把 日本自然主义由《破戒》的较为广阔的社 会领域导向狭窄的私生活领域。
《 棉 被 》插 图
田山花袋
2、大正时期文学(1912~1926)
• 颓废派 : • 颓废派又称唯美主义,是在西方文学影响下产
生的 • 代表作家: • 永井荷风(1879~1959)
2 .在纷繁复杂的文学思潮中,始终以现实 主义作为文学创 作的主流。
3.在与西方文学的冲突、碰撞中,寻找民族 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融合之路。
三、近现代文学的发展概况
日本及东亚地区的近现代文学 印度及南亚、东南亚地区的近现代文学 埃及和阿拉伯地区的近现代文学 黑非洲地区的近现代文学
(一)、日本近现代文学
(六)、缅甸新文学
• 缅甸新文学是在20世纪20年代的反帝反封建运动中发展起 来的。
• 德钦哥都迈(1875—1964)是缅甸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的 爱国主义诗歌有《洋大人注》、《孔雀注》、《德钦注》 等。诗中他以自己民族的光荣历史来激发人民的爱国主义 思想。
• 貌廷(1910—)的长篇小说《鄂巴》被认为是缅甸现代文学 的代表作。
• 《将军的女儿》(1866) 《毒 树》(1872) )

2、发展时期:
• 指介于近现代之交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文 学,为印度近现代文学奠基的时期。
• 文学创作表达民族主义主题,形成文学新体裁,代 表作家有泰戈尔(专题介绍)和乌尔都语诗人伊克 巴尔(1877~1938)。
• 伊克巴尔的诗歌充满爱国主义激情,为争取巴基斯 坦的民族独立和自由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在194 7年印巴分治后,被誉为巴基斯坦的爱国诗人和穆 斯林的民族诗人。

东方文学详解

东方文学详解

梵天(创造神) 毗湿奴(护持神)
2、史诗时期文学
罗 摩 衍 那
3、古典时期文学
• 婆罗门教寓言故事集《五卷书》 • 首陀罗迦的戏剧《小泥车》 • 迦梨陀婆的抒情长诗《云使》和诗剧《沙恭
达罗》
《沙恭达罗》 剧照——
中古日本文学(公元7世纪中叶——1867年
明治维新前)
• 中古日本文学分为四个时期:奈良时期、 平安时期、镰仓室町时期和江户时期。
• 1、奈良时期(公元710—794)《万叶集》 • 2、平安时期(公元794—1185)物语文学
《竹取物语》《伊势物语》《源氏物语》 • 3、镰仓室町时期(1186—1336) • 4、江户时期(1603—1867)
紫式部与《源氏物语》
一、情节结构
• 《源氏物语》是日本中古长篇写实小说。 女作家紫式部创作于11世纪初。全书54回, 近百万字。可分为两大部分:前44回写源 氏极享荣华,伴随着感情纠葛的一生。这 是作品的中心内容。后10回写源氏之子薰 君(实为三公主和柏木大将的私生子)与宇治 山庄女子之间错综的爱情故事。小说历经4 代天皇、跨越70多个年头,登场人物数以 百计,仅主要人物就有几十人之多。
中古阿拉伯文学
• 蒙昧时期(475— 622):“悬诗”
• 伊斯兰时期(622— 750)
• 哈里发统治时期 (630—661): 《古兰经》
• 阿拔斯时期(750— 1258) :《一千零 一夜》 《卡里莱和 笛木乃》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 故事来源:一是波 斯和印度故事;二 是伊拉克,即以巴 格达为中心的阿拔 斯王朝时期流行的 故事;三是埃及麦 马立克王朝 (1250—1517)时 期流行的故事 。
情节结构
• 一、框架结构。出于艺术整体上的需要, 《一千零一夜》虚构了《国王山鲁亚尔及其 兄弟的故事》作为这部民间故事集的“楔 子”,大故事套小故事的包孕结构。即框架 式结构,最早源于印度古代民间寓言故事集 《五卷书》所采用的“连串插入式”框架结 构。

东方文学概述

东方文学概述


②形成与发展的多源性。 东方三大文化体系各自具有相对的封闭性, 又都比较成熟、发达,在形成与发展中几乎 并驾齐驱。

③浓郁的宗教与伦理道德色彩。
东方文学往往展示出一种悲天悯人的人道主 义精神和深邃宏大的哲理意识,讲究“情”、 “味”、“韵”,讲究和谐完美与清纯,讲 究幽玄古雅与隽永恬静,等等。
2、东方文学的特质
①悠久古老的文学历史与文学传统。 东方文学的“世界之最”:有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古巴比伦的《吉尔伽美什》;有世界上已有写本 的最长的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有世界上最早和最丰富的文学总集——古希伯来的 《旧约》;有世界上最庞大、最神奇的民间故事 集——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有世界上第一部 写实性长篇小说——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源氏物 语》;有世界上最富有诗情画意的抒情戏剧——印 度的剧作家迦梨陀娑的诗剧《沙恭达罗》。
问题在于,我们不能因东方几百年的落后就
对以往几千年的发达繁荣视而不见,妄自菲 薄。在近代以前的几千年间,东方文化(包 括文学)是“出口”大于“进口”,一向是 维持“顺差”的,如果非要说“中心”,那 时的“中心”在东方。
二、东方文学
1、东方文学的概念:
东方文学是指古今亚洲和非洲文学的总体,其 中埃及、巴比伦、希伯来、印度、中国、日 本、波斯、阿拉伯以及朝鲜等国的文学是有 代表性的东方文学。
东方文学概述
一、”东方” 与东方文化
“东方”(Orient)这个名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
人口最多的亚、非两大洲的合称 。 “西方”基本上有一个整体统一的文化历史 内涵:①整体性;②统一性(一致性)。 与此相反,“东方”世界看上去却是一个纷 纭芜杂的世界,这个世界在地理上相对分散 和阻隔,种族上形形色色,宗教信仰各不相 同。

东方文学资料

东方文学资料

东方文学东方文学是丰富多彩的文化瑰宝,承载着东方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它源远流长,早在古代就已经形成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被世人传颂至今。

东方文学包含了中国、印度、日本等众多东方国家的文学作品,每一部作品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

中国文学中国文学作为东方文学的璀璨明珠,历经数千年的沉淀,成就了许多不朽的经典之作。

从《诗经》、《楚辞》到白居易、李白、杜甫的唐诗,再到近现代的鲁迅、茅盾等文学巨匠,中国文学以其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深邃的人文情感打动着读者的心灵。

其中,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更是中国文学的瑰宝,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经典之作。

印度文学印度文学同样拥有灿烂的历史,印度古典文学的精髓体现在《摩奴经》、《罗摩衍那》等古代文学作品中。

这些作品充满了对宗教、哲学以及人生境界的思考,展现了印度文化的独特魅力。

近现代的印度文学作品也广受国际读者喜爱,如泰戈尔的《飞鸟集》、阿南德的《跟纺轮一起舞蹈》等,都展现了印度文学的独特魅力。

日本文学日本文学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独特的文学风格在东方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古代的日本文学作品如《古事记》、《日本书记》等,记录了日本古代的历史和传说。

而近现代的作家如谷崎润一郎、川端康成、村上春树等则以优美的文字和深刻的内涵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

总的来说,东方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东方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

每一部东方文学作品都是东方智慧和情感的结晶,带给读者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愿东方文学永远绽放光芒,为世界文学增添独特的色彩。

感谢阅读!。

东方文学综述

东方文学综述

第四章 古代希伯来文学
一、希伯来文学史纲
(1)氏族社会的文学。 一是神话; 二是传说; 三是故事。 (2)王国时期的文学。 一是史传。 二是先知文学。 (3)沦亡时期的文学。诗歌代表作是抒情诗集《雅歌》,诗 剧《约伯记》揭示了人性恶是造成人生苦难和悲剧的根源, 流露出悲观主义和宿命主义的思想。
第三章 中古阿拉伯文学
一、中古阿拉伯文学的历史分期及主要成就 中古阿拉伯文学分为四个时期: ①蒙昧时期:主要成就是诗歌,有“格西特”“悬诗”,又 称“金诗”,被视为阿拉伯诗歌的典范。中古时期,阿拉伯 人每年都要在麦加举行诗会,评出的优秀诗作用金水写在布 上,悬挂于“克尔白”天房墙上,供人鉴赏,故称悬诗。代 表人物是盖斯。 ②伊斯兰时期:主要成就是散文,代表作是《古兰经》; ③阿巴斯王朝时期:是阿拉伯文学的繁荣时期,最高成就是 故事,代表作为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 ④外族统治时期:文学全面衰落,代表作有埃及诗人蒲绥里 的长诗《斗篷颂》。
二、希伯来文学的总体特征 (1)宗教性(2)民族性(3)悲剧性(4) 民间性(5)浪漫性 三、希伯来文学的地位和影响 (1) “二希”传统 。 (2)东西方文学艺术的宝库。 (3)提供了世界性的成语典故,极大地丰富 了各国语言的内涵和表现力。 (4)影响了伊斯兰文化艺术。
第五章 古代印度文学
第二章 中古日本文学
(1)奈良时期(710—793)。《古事记》《日本书
纪》文学。 (2)平安时期(794—1192)。贵族文学繁荣。 物语、日记、随笔是本阶段最有成就的领域。 (3)镰仓室町时期(1193—1602)。武士文学兴 起;町人文学后来居上——古典戏剧的两种形式: 能(脚本称谣曲)和狂言。因战乱而形成的隐逸文 学。 (4)江户时期(1603—1867)。市民文学取代武 士文学成为文坛主流。俳句、浮世草子(通俗艳情 小说)、净琉璃(木偶戏)、歌舞伎(歌舞剧)创 作繁荣。

50东方文学第一章第一节 古代东方文学概述

50东方文学第一章第一节 古代东方文学概述
上古东方文学
• • •
– – – –
主要教学内容 上古东方文学的产生及基本特征 上古东方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根基,明 显不同于西方:
在社会的发展形态上,古代东方的奴隶社会具有早 熟性和发展的停滞性共同特征。 专制统治的严酷性。 国家政体与宗教的紧密联系。原始宗教与其说是一 种信仰,不如说是一种礼仪,一种模仿并试图把握 客观外界的努力。 特殊的文化心理。
一、古代亚非文学界定:
• 古代亚非文学是指原 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 会的文学,时间约从 公元前4000、3000年 到公元2至8世纪。
二、影响古代文学的诸要素:
• (一)原始的奴隶制(二)宗教 • ( Nhomakorabea)专制政体
〈狩獵〉埃及
三、古代亚非文学的特点:
• (一)历史古老。 (二)体裁丰富,多种源头。 (三)民间文学色彩。 • (四)宗教色彩浓厚。
印度三大神之一--吡湿奴

第一讲东方文学概述.ppt

第一讲东方文学概述.ppt

比较:
桃花春色暖先开, 明媚谁人不看来。 可惜骤雨打落后, 残红片片点莓苔。
三月春归风雨天, 碧桃花下感流年。 残红尚有三千瓣, 不及初开一支鲜!
积极影响
1. 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宗教观念和宗教信仰有 时会起到丰富文学作品思想内容,增加文学作品 浪漫色彩的作用。
2. 从文学作品保存和传播的角度来看,由于宗教往 往利用文学作为宣传工具,因而文学也就常常依 靠宗教的力量保存下来,并且进行广泛传播。
东方文学
主讲 : 秦庆梅
第1讲:东方文学概述 第2讲:古埃及亡灵书 第3讲:印度两大史诗 第4讲:《圣经》 第5讲:《源氏物语》 第6讲:《一千零一夜》 第7讲:《雪国》 第8讲:《吉檀迦利》
2
第一讲 东方文学概述
一、 东方、东方学、东方主义、东方文学
1、东方 地理概念:指亚洲,包括近东、中东、远东。
3. 从各国文学交流的角度来看,历史悠久国家的宗 教流传到其他国家,不仅促进了后者宗教的发展, 同时也促进了后者文学的发展,甚至使一些后进 国家的文学产生飞跃。
消极影响
1. 宗教观念和宗教信仰经常限制作家的思想 甚至扭曲创作的内容,使文学作品产生消 极、悲观、宿命、遁世等不良倾向。
2. 宗教势力和宗教思想往往制约作家的艺术 创作才能,束缚作家的艺术创作力量,使 文学创作长期囿于狭小的、固定的框框之 内,缺乏创新,因循守旧,因而缩小了文 学前进的步伐,延缓了文学发展的速度。
西方想象的东方
香格里拉:四处遍布着基督教堂、佛教寺庙、 道观和儒教祠堂;靠马帮与外界联系;奉行 适度的原则;充满神秘和奇幻
西方人的梦幻世界:神秘的、 精神性的、充满启示的、非技 术的、热爱和平的、道德的、 能够通灵的世界。

论东方文学发展史

论东方文学发展史

论东方文学发展史摘要:东方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成为世界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

那么,东方文学的发展经历了哪些时期,东方各族的审美文化特征又有哪些,这些独特的审美情趣在东方各国的具体表现又是怎样的呢?关键字:东方文学发展史审美文化特征一、东方文学的概念“东方”是个历史上约定俗成的人文地理概念,其范围西至塞浦路斯、土耳其和埃及,东到中国、朝鲜、日本,南达恒河、印度河流域各国及印度尼西亚诸岛,北抵太平洋西北部沿岸地区。

16、17世纪欧洲人开始系统的对亚洲和北非洲的一些文明古国的语言、文字、历史、宗教、艺术、风俗及其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进行研究,逐渐形成了“东方学”。

东方文学即“亚非文学”,它包括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和汉文化体系,是表征整个东方文化精神的主要载体。

二、东方文学的发展史和世界其他文学一样,东方文学也同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期,由幼稚走向成熟,由单一走向多元化,随着时间的发展,东方文学大致经历了五个时期,即上古东方文学、中古东方文学、近现代东方文。

现就其发展概述、特征和具体国家的表现作如下阐述。

(一)上古东方文学上古东方文明在人类的文明史上属于黎明期,其范畴是一个包含众多不同种族、民族、国家、语言、哲学和宗教等因素在内的多元聚合体,它的时间跨度是从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文明肇始,一直延续到公元2至8世纪东方诸国先后进入封建社会这一时期。

在这期间,既有适应于灌溉耕作的农业文明,又有在特殊地理环境下产生的游牧文明,这两种类型的文明互相传播、冲突与融合,逐渐催化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上古东方文学。

众多东方诸国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是埃及、印度、巴比伦、希伯来和中国。

在东方民族从蒙昧走向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最明显的特征是文化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神话是远古东方人对宇宙起源、万物生成发展以及主体自我认识的最初诠释,因此,最初的东方文学主要是由各种神话传说和相关的宗教文本构成。

东方文学概论复习资料汇编

东方文学概论复习资料汇编

绪论一、东方的概念1.地理学的概念2.历史、政治概念3.文化概念——“文化体系”(1)中国文化体系(2)印度文化体系(3)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4)欧美文化体系前三个属于东方专制主义倾向,具有亚细亚生产方式和伦理道德观念二、东方文学概念东方文学是亚非地区社会文学的艺术再现,是东方式的伦理道德、宗教意识、思维模式和心理特征的艺术载体,是多民族的,地区性的文学结合体,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章古代文学(前3世纪——3、4世纪)特点:(1)多源性;(2)宗教性;(3)口头性与集体性;(4)交流性与影响性第一节古代埃及文学(前3100——前332年)一、概况(1)箴言(教谕文学)《普塔霍地普箴言》(2)神话A.太阳神拉神的创世纪神话盖勃(男神)大地努特(女神)天空B.奥西里斯死而复生的神话奥西里斯(农耕民族)——尼罗河神、植物之神、丰收之神伊西斯(妹妹/妻子)赛特——南风之神荷鲁斯——战神C.神话意义:这则神话形象反映了古代埃及人的死亡或生命观念、宗教观念、王权观念和伦理道德观念。

a.奥西里斯是尼罗河水复涨复落、两岸植物荣枯有序的人格化象征。

古埃及人认为,人的死亡也像自然界的事物一样,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人既可以复活,也可以进入他界;b.这个神话表明已经建立起人间、天堂、地狱三层宗教、宇宙观,并由此生发出善恶有报的宗教道德观;c.神话客观反映古埃及社会状况,比如人世间的权力之争,血缘家庭关系的确立,长子继承制,妇女忠于丈夫,为父复仇的道德意识形成。

(3)故事《遭难水手的故事》、《厄运被注定的王子》、《昂普、瓦塔两兄弟》主题:故事反映了底层劳动者反抗王权统治的强烈愿望和必胜信心,在瓦塔不断死而复生的浪漫主义中,揭示了劳动人民和被压迫阶级百折不挠的精神,同时也表明正直和善良是任何时候也消灭不了的。

(4)诗歌A.劳动歌谣(3首)《庄稼人的歌谣》、《打谷人的歌谣》、《搬谷人的歌谣》B.爱情诗宗教诗、赞美诗、怨妇诗二、《亡灵书》与埃及人的死亡观《亡灵书》并非宗教经典,而是古埃及文学汇编,是世界最古老的诗歌总集之一。

东方文学概述

东方文学概述

东方文学史本课教学目的:一是系统理解东方各国的主要宗教的基本教义,如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神道教、萨满教以及儒学;二是重点掌握中国文学、印度文学、阿拉伯文学、日本文学、哥伦比亚文学的基本特征和主要作品;三是通过学习与对比,看到中国与东方各国的思想和文学的差异,汲取其中的有益成分,反思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日趋频繁的全球一体化时代,实践开设《东方文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在中国学习,到东方工作”。

第一章中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4学时)第一节《三国演义》与明清历史小说第二节《水浒传》与明清英雄传奇第三节《西游记》与明清神魔小说第四节《红楼梦》与明清世情小说影视片: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第二章印度宗教与文学(4学时)第一节印度教经典:梨俱、娑摩、夜柔、阿达婆四大吠陀。

梵、森林、奥义三大天书。

第二节古印度文学:摩可婆罗多、罗摩衍那两大史诗。

摩奴法典。

第三节佛教基本教义:苦、集、灭、道四谛。

第四节古印度诗人迦梨陀娑《云使》影视片:《阿育王》、《章西女皇》。

第三章伊斯兰教与阿拉伯文学(4学时)第一节先知穆罕默德创教第二节伊斯兰教基本教义和礼仪:安拉使者经典天使后世等五信,念礼斋课朝等五功。

第三节伊斯兰教的教派与世界化进程:哈里发时期、阿拉伯帝国(伍麦叶、阿巴斯)第四节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逊尼什叶苏菲)(奥斯曼、萨法维、莫卧儿三大帝国)第五节阿拉伯文学《天方夜谭》影视片:《阿里巴巴40大盗》、《天方夜谭》。

第四章日本宗教与文学(4学时)第一节奈良时期文学《万叶集》第二节平安时期文学《源氏物语》第三节镰仓时期文学《平家物语》第四节江户时期文学《俳谐七部集》第五节 19世纪文学家夏目漱石第六节 20世纪文学家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第七节日本神话与神道教影视片:《平家物语》、《伊豆舞娘》。

第五章韩国宗教与文学(2学时)第一节韩国古代神话《檀君》第二节三国时期的文学:《薯童》第三节高丽时期的文学:时调第四节朝鲜时期的文学:歌辞、秦香传影视片:《玄湖剑》第六章蒙古宗教与元朝文学(2学时)第一节成吉思汗与《蒙古秘史》第二节蒙古萨满教与钦察、金帐、察哈台、窝阔台等四大汗国第三节元世祖忽必烈与大元帝国,《马可波罗游记》第四节元朝游记文学:、丘处机《长春真人西游记》、耶律楚材《湛然居士集》第五节元朝文学:元曲四大家关白马郑、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

东方文学对西方的影响

东方文学对西方的影响

东方文学对西方的影响东方文学,作为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之一,自古以来就具备了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影响力。

它不仅在本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更在国际社会上展现出了非凡的影响力,尤其是对西方文学的渗透与影响。

本篇文章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东方文学如何深刻地形塑了西方文学,包括主题、风格、哲学思想等方面。

一、东方文学的起源与发展东方文学,指的是中国、日本、印度等国的古代和现代文学作品。

这些国家在历史上都记录了丰富的人文思想和艺术成就。

中国古典诗词、四大名著、道家与佛教经典,日本的俳句与浮世绘,印度的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均代表了东方文化的深厚积淀。

(1)中国文学的影响中国古典文学以其悠久历史和独特艺术形式著称。

从《诗经》的简约到《红楼梦》的复杂情节,中国古代小说和诗词在叙事、意象、情感表达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道教和佛教思想更是为后世提供了丰厚的哲学基础。

(2)日本与印度文学日本的文学传统,如平安时代的《源氏物语》,通过其优雅细腻的描写技巧影响了西方对于叙述方式和人物构建的理解。

而印度以其神话和史诗为基础,展现出华丽而神秘的艺术风格,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二、主要影响因素东方文学对西方文学影响的重要因素包括宗教信仰、哲学思想以及文化交流等。

1. 宗教信仰的传播随着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如丝绸之路的开辟,东方宗教和其相关文学逐渐传入西方地区。

其中,中国佛教经典如《金刚经》对欧洲启蒙时代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

在中世纪时期,基督教对东亚文化采取了一种包容态度,探索基督教与佛教、道教等思想之间的相似性,这种心理促使了文化间互相借鉴,使得西方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东方精神。

2. 哲学思想的融合儒家、道家和佛家的哲学观点以其深邃性吸引了许多西方思想家。

其中,儒家的“仁爱”与“和谐”的理念,被看作是人类普世价值观的一部分,这一观点也在西方伦理学和社会学中得到广泛传播。

道家的“无为而治”和“天人合一”的思想早已超越国界,对欧美哲学甚至心理学的发展给予启迪。

东方文学知识总结

东方文学知识总结

东方文学知识总结1. 介绍东方文学是一个庞大而多样的领域,涵盖了中国、日本、韩国等东方文化圈的文学作品。

东方文学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特色吸引了全球读者的关注。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东方文学进行总结,包括中国文学、日本文学和韩国文学。

2. 中国文学中国文学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约两千五百年前的古代经典。

从《诗经》、《楚辞》到《红楼梦》、《西游记》,中国文学作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了许多经典作品。

2.1 古代文学古代中国文学主要包括诗、词、赋等形式。

其中,诗歌被认为是古代文学的顶峰之一,代表作品包括《诗经》、《离骚》等。

而词是一种短小精致、抒发情感的文学形式,宋代的词人如李清照、苏轼等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2.2 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自19世纪末开始兴起,主要创作形式包括小说、散文和戏剧。

在这个时期,李鸿章、鲁迅、韩愈等作家的作品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在20世纪,中国文学进一步发展,涌现了一大批作家,其中最著名的包括莫言、余华等。

3. 日本文学日本文学源自古代的和歌和物语,在与中国的文化交流中逐渐发展起来。

日本文学具有独特的审美风格和精神内涵,以其独特之处在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

3.1 和歌和歌是一种古代日本的诗歌形式,被誉为日本文学的开端。

和歌主要以表达情感、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题,其特点是音韵和节奏的和谐。

著名的和歌诗人有“万叶集”中的大友皇子、阿倍仲麻呂等。

3.2 物语物语指的是古代日本的文学故事,包括了许多神话和传说。

平安时代的《竹取物语》、《源氏物语》是日本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这些物语以其独特的结构和精湛的艺术表达方式而受到广泛赞誉。

3.3 现代文学日本现代文学自19世纪末开始兴起,受到了西方文学的影响。

在20世纪,日本的文学创作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文学家夏目漱石、川端康成等享誉国际。

现代日本小说的特点是深入探讨人性、关注社会问题和传统文化。

4. 韩国文学韩国文学起源于古代的记载和传说,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

东方文学综述

东方文学综述

《亡灵书》(Book of the Dead),又叫《死人之书》,是古
埃及人为死者准备的地下王国的旅行指南,是古埃及第一部 诗歌总集,也是人类最早的书面文学作品。内容主要是颂神 和咒魔,是古埃及神话传说的宝库,表现了古埃及生活的各 个方面。 《亡灵书》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是古埃及的一部小 型百科全书,为后人了解古埃及各方面的情况提供了形象而
亚伯拉罕“燔祭献子” 惑
雅各村口遇见小表妹
约瑟逃离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长妻子的诱
谈谈对《约伯记》主题的理解 ①通过这个好人受难的故事,《约伯记》探索 了人生悲剧命运的根源,它显示了《圣经》 这部精心打造的神圣经典仍然无法彻底掩盖 上帝的乖谬和人本然的价值。“我是无辜的, 为什么受难?”正是约伯对全能者的诘问。
(2)史诗时期的文学(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 a 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摩诃婆罗多》被称作“历史”、“历史传说” 。 作者相
传是广博仙人(毗耶娑)。《摩诃婆罗多》意即“伟大的婆 罗多族”,是世界上最长的诗。核心情节是婆罗多王族的两 支后裔争夺天下的斗争。
《罗摩衍那》是古代印度的一部英雄史诗。被称作“大诗”、
“俳圣”松尾芭蕉画像
中译本《好色一代男/好色五人女》书签
紫式部和《源氏物语》
小说通过皇室贵族的爱情悲剧,表现了爱情
毁灭之后的悲伤和长恨,客观上反映了贵族 阶级的腐败堕落,展现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 趋势。 男主人公源氏——作家心目中的理想人物, 皇室贵族的典型代表。具有理想和现实交织、 美好和丑陋并存的双重思想性格特征。光源 氏在内心经历了混世、厌世到出世的历程, 这体现了贵族阶级盛极而衰、直到精神崩溃 的发展过程。
《罗摩衍那》:神猴拜见罗摩

第四章_现当代东方文学

第四章_现当代东方文学

3、川端康成的虚无主义
有的评论家说我的作品是虚无的,不过这不等于西方 所说的虚无主义。我觉得两者的根本精神是不同的。 ——川端康成《我在美丽的日本》 东方式的虚无主义 一种投身于人生而又对人生抱有漠然的达观,寻求 生存之乐趣而又视生存为徒劳虚幻,立于生存之上而又 憧憬死亡之境界的东方式的虚无主义 。
村上春树
第二节川端康成
(Kawabata Yasunari,1899—1972)
一、生平
“参加葬礼的名人” “孤儿情结”(“孤儿根性”)、“千代情结”、同性恋 “新感觉派”的理论柱石和代表作家 菊池奖(1944)、艺术院奖(1952)、野间文艺奖 (1954)、每日出版文化奖(1961) 、第21届文化勋章 (1961)、“歌德金牌”(联邦德国)、艺术文化勋章 (1960,法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8) 日本笔会会长、国际笔会副会长、艺术院会员 “无言的死”、“无限的话”
三、《雪国》1、情节简介
岛村是个坐食祖产、无所事事的纨袴子弟。 他从东京来到多雪的上越温泉旅馆,结识艺妓驹 子,驹子对岛村表现了比较真挚的感情;岛村则 认为二人无非是露水姻缘,人生的一切均属徒劳。 岛村第二次前来雪国时,在火车上看到叶子, 并为叶子的美貌所动。行男是三弦师傅之子,驹 子为给行男治病当了艺妓,但驹子对行男毫无感 情。岛村虽然欣赏叶子年轻貌美,并未对她有爱 的表示:直到在他离开雪国之前,剧场失火,发 现叶子从二楼上掉下来死去,也只是略表同情而 已。
三岛由纪夫(1925-1970)
他被评论家称为“非战后派的战后派”、 “虚假的战后派”。他的创作比一般的战后派作 家更为深刻复杂,在当代世界文学中具有重大影 响,90年代,国际上掀起了“三岛由纪夫热”, 他已被公认为当代世界文学中第一流作家。其主 要作品有《假面的告白》(1949)、《爱的饥渴》 (1950)、《禁色》(1951)、《潮骚》 (1954)、《金阁寺》(1957,代表作)等。这 位作家善于描写变态心理,其小说的基本心理倾 向是:倒错、施虐、嗜血、趋亡。

关于东方文学的几点认识

关于东方文学的几点认识

关于东方文学的几点认识东方文学是指亚洲和非洲的文学。

较之古希腊罗马的海洋文化,东方各国是典型的内陆大河文化。

东方上古文学是指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时期的文学。

世界上最古老、最庞大的诗歌总集,人类最早和最长的史诗等,相继在东方出现。

纵观东方文学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其具有的一下特点:一、民间文学色彩民间口头创作占有较大比重,许多佳作是民间口头文学的流传与整合;另外文人作品也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

1.“吠陀文学”——“吠陀”原意“知识”“学问”,后来演变为“经典”“圣经”之意。

“吠陀文学”是指以“吠陀”命名的民间集体创作的四大诗歌总集:《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阿达婆吠陀》,其中最古老、成就最高的诗集《梨俱吠陀》。

约在公元前15世纪编订,反映的时代是原始社会后期和过渡时期,收入诗歌1028首,按内容可分成四类。

一是神话诗,二是风景诗,三是世俗诗,四是宗教诗。

其中世俗诗部分侧面描写社会生活,涉及社会习俗、男女爱情、生产活动和战争等,具有鲜明的民间文学色彩。

2.《佛本生经》,其实质是一部民间寓言故事集。

指释迦牟尼成佛前的故事。

其思想内容包括四点:1、歌颂佛陀的智慧与神通,如《芦苇饮本生》2、主张平等、反对种姓歧视,如《芒果本生》3、讽刺鞭挞愚蠢迷信,如《妙生本生》4、宣扬经商发财,如《小商主本生》。

《佛本生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间寓言故事集,是许多世界性故事的源头,如“猴子和乌龟”、“二妇争一子”。

3.《五卷书》《五卷书》是继《佛本生经》后印度又一部著名的民间寓言故事集。

由《绝交篇》、《结交篇》、《鸦枭篇》、《得而复失篇》和《轻举妄动篇》5部分组成。

思想内容——概括地讲:表现了市民阶级的聪明机智、勤劳能干,颂扬了他们对幸福与快乐的追求;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歌颂弱小战胜强暴;揭露讽刺当权者;歌颂智慧、抨击愚昧;讲授处世经验和人生哲学;蕴涵有朴素的唯物辩证观点。

艺术特色——开创世界故事文学框架式艺术结构先河,散韵结合的文体独具一格。

东方文学参考资料

东方文学参考资料

东方、东方精神、东方主义、东方学东方:方位的概念,地理概念(立足点);政治概念;文化概念东方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研究亚洲和非洲地区的历史,哲学,宗教,文学,政治,语言,经济以及其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性学科东方精神: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敬畏与驯服);思维方式的内顺化和直觉化;人际关系的伦理化,等级化(角色意识);生活方式的克俭无争。

东方:所谓“东方”,是一个内涵丰富、可作多种诠释的复杂概念,它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

事实上,我们今天所使用的“东方”这个名称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亚、非两大洲的合称,它不再是狭隘的民族中心论,也突破了“东方学”中“东方”概念的凝固性和西方霸权主义,而成为世界性的共识,是在单纯的、相对的地理概念基础上,融入了历史的、政治的因素,尤其还有统一性的文化的因素,并与“西方”相对而言所作的一种划分和概括。

“东方精神”:专制主义的政治体制造成了东方人根深蒂固的王权崇拜、家长崇拜意识,还有权威主义、“官本位”思想。

“东方精神”的核心部分是强烈的宗教伦理道德观念。

东方文学:“东方文学”是“东方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东方学”是19世纪初由欧洲人建立起来,继而在欧美获得了大的发展。

它实际上是一个学科群,包括考古、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

按照国内通行的概念,东方文学是指古今亚洲和非洲文学的总体,其中埃及、巴比伦、希伯来、印度、中国、日本、波斯、阿拉伯以及朝鲜等国的文学是有代表性的东方文学。

东方文学的特质:①悠久古老的文学历史与文学传统。

②形成与发展的多源性。

③浓郁的宗教与伦理道德色彩。

④鲜明的民间文学特色。

《亡灵书》:《亡灵书》是宗教诗篇的庞大总集,其中汇编了大量的歌谣、祈祷文、颂神诗、咒语诗神话诗等,是古埃及神话传说的宝库。

它即是一部具有文学遗产价值的诗歌总集,又是一部保存了重要生活习俗的历史文献,它是宗教观念、冥事崇拜和来世思想的产物,《亡灵书》是埃及最古老的诗歌总集,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诗歌总集之一。

东方文学名词解释

东方文学名词解释

*外国文学包括西方(欧美)文学和东方(亚非)文学。

*我们应该先学东方文学,还是西方文学呢?以为应该先学东方文学!东方文学,首先它的产生较为早;其次,西方文学好些都是受了东方文学的影响的。

*定义:东方文学是指古今亚洲和非洲文学的总体,所以也可换成为亚非文学。

Asi ——Asia,是地理上的概念;Orient是历史上的概念。

东方学用英语表示应该是:Orientalism。

20世纪初俄国的图拉耶夫,首次提出“东方文学(Oriental Literature)”的概念。

其标志为图拉耶夫《东方文学论文集》的出版。

第一卷古代东方文学第一章总论一、历史背景原始氏族社会至努力社会的文学。

时间范围约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4世纪左右。

思想基础原始宗教神学。

——“东方的历史表现为各种宗教的历史”。

(马克思)二、基本特征1、古老性:古代亚非文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学,古代埃及文学(人类最古老的文学)形成于3000年左右,比西方最古老的希腊文学早了2000多年。

最早的诗歌总集《亡灵书》(古埃及,最早的书面文学,最早的图文并茂的诗歌总集);最早的英雄史诗《吉尔伽美什》(古巴比伦)。

2、多源性:古代亚非文学在埃及、巴比伦、希伯来、印度和中国分别独立形成和发展,有五大源头,这和西方文学发源于古希腊明显不同。

*中国的历史,喜欢把神话和历史挂钩。

3、民间性:民间口头创作占较大比重,许多佳作源于民间口头创作,文人作品也从民间创作汲取营养。

4、宗教性:某些作品产生之初就与宗教观念密切相关,出现了大量的宗教与文学同体孪生式的著作。

神话是远古东方人对宇宙起源、万物生长以及主体自我认识的最初诠释,而东方原始时代的神话传说往往又与宗教密不可分,神话传说与其他文学形式成为相应的宗教教义的形象阐释者。

宗教同样为这些文学创作提供了无穷无尽的母题和原型。

所以,古代东方文学就具有了浓厚的宗教色彩。

第二章古代埃及文学第一节概述一、历史和文化简况古代埃及人精神生活的最重要的三个方面:丰饶的尼罗河孕育的以引水灌溉为主的农业文化,“金字塔”结构式的法老专制的政治形态,灵魂不朽死而复生的原始宗教信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精神”
❖ 第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 第二,思维方式的内倾化与直觉化。 ❖ 第三,人际关系的伦理化与等级化。 ❖ 第四,生活方式上的克俭无争。
东方宗教
❖ 东方的宗教特别发达。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 伊斯兰教都源于东方,其他五花八门、各式各样的 大小宗教遍布在东方辽阔的大地上。希伯来民族的 犹太教,印度人的吠陀教、婆罗门教、佛教、印度 教,阿拉伯民族的伊斯兰教,波斯人的祆教(琐罗 亚斯德教、拜火教)和苏菲教派,中国和日本人的 儒教、道教。
东方哲学
❖ 东方哲学与宗教、伦理道德的关系十分密切。 世界三大哲学传统中的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 都起源于宗教,以后又多表现为宗教哲学体 系。
❖ 东方人的哲学思维方式是神话思维。
❖ 个人的哲学追求与最高的抽象实体——天、 道、梵、佛、自然等合一 。
❖ 就哲学的价值论来看,个人意志、个性自由 和个人主义在东方从来就受到压抑。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 西方文化的整体统一性 ❖ 东方文化的多元性
西方文化的整体统一性:
①整体性:西方各民族自古希腊、罗马到中世纪、文 艺复兴,再到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现代资本主义, 有一条清晰的发展线索。
②统一性:欧洲绝大部分居民是白种人,美洲居民主 要为英、法等欧洲国家移民的后裔,其次为印欧混 血人、印第安人、黑人,北美还有少数格陵兰人、 波多黎各人、犹太人、日本人和华侨,大洋洲百分 之七十以上的居民是欧洲移民的后裔。他们有源于 同一系统的宗教信仰,多信天主教和基督教,有着 共同的语系语族和大体一致的历史发展进程,有大 致相同的民族个性,崇尚个性自由、民主、法制与 科学。
东方文学的基本特征
❖ 1、多源发展,相互交流 ❖ 2、偏重表现,追求主体内在的主观真实 ❖ 3、载道教化、惩恶劝善的文学观念 ❖ 4、民间文学具有突出地位 ❖ 5、和谐、温雅、恬静的整体艺术风格
西方美学“移情说”
❖ 在审美欣赏中,主体把自己的生命、情感、 人格、思想等“注入”、“外射”或“投 射”、“倾注”到自然对象上去,使本来没 有生命、情感、思想的自然物也像我们一样, 具有了“人”的色彩,达到了“物我同一”。 这样,人在对自然美的审美过程中,使自己 对象化,获得了自由。心物二元论,人与自 然是分裂的。
东 方 文 学 概 述
❖ 一、东方概念
❖ 二、 东方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 1、 上古东方文学在世界文学具有先导地位, 中古文学处于优先地位,近代文学虽有落后 但具特色,现当代文学处于复兴时期,是世 界文学最有前途的文学之一。
❖ 2 、 欧洲文学发展深受东方文化(文学)影 响。
❖ 3 、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 教)均来自东方,宗教的普及使东方的文化 (文学)普及世界。
❖ 东方宗教是专制政体的精神支柱。东方国家往往将 王权神化,宣扬君权神授思想,君王神圣不可动摇。
东方的伦理道德
❖ 东方的伦理道德是东方宗教与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血缘关系 牢固结合的产物。如封建等级观念、印度的 种姓制度,日本的氏姓制度,中国的封建宗 法制度等。佛教以“慈悲”为本,提倡献身 精神;伊斯兰教强调个人与部落群体不可分 离的思想;日本讲究“忠”、“孝”和报恩 观念,都是以建立在民族或宗族血缘关系基 础上的“爱”之上,以宗教“敬”与“畏” 为核心的。
东方美学“同情观”
❖ 哲学认识论基础是原始宗教的“万物有灵观”,即 “心物一元论”。
❖ “万物有灵观”是原始人类的生命本体观,也是原始 人类的灵魂存在观,其思维的根本点在于认为万物皆 为“同类”,“同情同构”,都具有生命或生命的属 性,即与人相似的生命现象和物活感,人与自然万物 之间、植物与动物之间,都可以“互渗”、对位。所 以,东方民族在审美上采用了“以己度物”的方式去 体验被欣赏对象和被创造对象的情感,形成“以生命 为美”的审美本质观和以“生动生气”、和谐静美、 古朴神秘为表现特色的艺术审美观。
东方文学 上古文学 中古文学 近现代文学
中古东方三大历史文化圈:
❖ 以中国文化为中心的包括朝鲜、日本、越南 等国在内的东亚文化圈;
❖ 以阿拉伯文化为中心的西亚、北非即中东文 化圈;
❖ 以印度文化为中心的南亚、东南亚文化圈。
东方文化的整体统一性:
❖ “亚细亚生产方式”(经济制度) ❖ “东方专制主义”(政治制度) ❖ “东方精神”(文化意识形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