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注释翻译及赏析逐句
《水调歌头》原文、注释及赏析
《水调歌头》原文、注释及赏析水调歌头原文及赏析篇一水调歌头诗人: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词牌名。
本文选自《东坡乐府笺》(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熙宁九年(1076)早晨;白天苏轼弟弟苏辙字。
端起酒杯。
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宫殿前左右竖立楼观。
回到天上去。
美玉砌成楼宇,指想象中仙宫。
经受不住。
弄:赏玩。
意思是月光下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哪里比得上。
朱阁:朱红华丽楼阁。
绮户:雕饰华丽门窗。
月儿转过朱红色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人(指诗人自己)。
但:只。
共:一起欣赏。
婵娟指月亮。
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月光。
译文丙辰年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从何时才有?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美玉砌成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寒冷。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人(指诗人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变迁,月有阴晴圆缺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月光。
主题这首词所表现思想情感,本来甚为明显,苏轼因为政治处境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
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热爱。
赏析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无限怀念。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意绪和往昔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感喟作品。
《水调歌头》原文及翻译赏析
《水调歌头》原文及翻译赏析《水调歌头》原文及翻译赏析1水调歌头·呈汉阳使君大别我知友,突兀起西州。
十年重见,依旧秀色照清眸。
常记鲒碕狂客,邀我登楼雪霁,杖策拥羊裘。
山吐月千仞,残夜水明楼。
黄粱梦,未觉枕,几经秋。
与君邂逅,相逐飞步碧山头。
举酒一觞今古,叹息英雄骨冷,清泪不能收。
鹦鹉更谁赋,遗恨满芳州。
翻译大别山是我的知心朋友,它山势峭拔,高耸入云。
阔别十年今又与其重逢,景色清丽如故。
想起汉阳使君,他身穿羊裘,拄着拐杖,在大雪停后邀我登高。
千仞群山,一轮弯月,湖水清澈,楼阁倒映。
十年的岁月,仿佛一枕黄粱梦,还未察觉,岁月已匆匆而过。
今天你我重逢,在碧山头相互追逐,健步如飞。
畅饮美酒,评谈千古,感叹英雄豪杰都已逝去,不由得泪雨难收。
现在谁作鹦鹉赋?壮志未酬,只有满腔遗恨。
注释水调歌头:词牌名,长调。
又名《元会曲》《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
此体上片九句,下片十句,共九十五字,平韵。
鲒碕狂客:代指汉阳使君。
古代有以籍贯称人的习惯。
杖策拥羊裘:《后汉书·逸民传·严光》隐士严光“披羊裘钓泽中”。
觞:古代盛酒器,作为动词时有敬酒,饮酒的意思。
鹦鹉:东汉末年祢衡不为曹操所容,后来终为黄祖杀害。
赏析这是作者送给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汉阳使君的一篇词章,汉阳使君姓名无法知晓,从词中知道他二人阔别十年,重会于大别山,感触颇深,因而赋词相赠。
上片起首二句,一语双关,既写人又写山,把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大别山,我的朋友,高高地耸立在西州,十年后重新相会,山色依旧秀丽,映照着友人那清亮的眼睛,多么令人欢愉!下面转入对往事的回忆,“常记”三句,“鲒狂客”,指汉阳使君是一个豪爽狂放之人,拄着杖披着羊裘,在大雪初停时邀请自己登楼赏景,那时的大别山一派迷人的夜景,使人心醉,在千仞群山中,月亮从山头腾然升起,如被山吐出一样,明月照水,水光又映照楼台,使楼台通明,景色是那样清秀明澈,挚友们在一起畅游,逸兴豪情,何等尽兴!下片从回忆到现实。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一作:何时;又恐一作:惟/唯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长向一作:偏向)标签宋词精选、宋词三百首、月亮、初中古诗、高中古诗、怀人、豪放、中秋节、祝福译文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注释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
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达旦:到天亮。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把酒:端起酒杯。
把,执、持。
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
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不胜:经受不住。
胜:承担、承受。
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弄:赏玩。
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
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
水调歌头》原文解释及鉴赏
水调歌头》原文解释及鉴赏水调歌头》原文解释及鉴赏引导语;《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之一,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水调歌》。
下面小编整理该作品相关内容解释及鉴赏,欢迎大家阅读!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水浒·施恩三人死囚牢武松大闹飞云浦》(上海古籍出版社《水浒传》266页)中曾出现过词曲,下片首句为“高卷珠帘”,其余相同。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
是著名的北宋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
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
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注释】(1) 把酒:端起酒杯。
(2) 宫阙:宫殿。
(3) 今夕是何年:古代神话传说,天上只三日,世间已千年。
古人认为天上神仙世界年月的编排与人间是不相同的。
所以作者有此一问。
(4) 乘风归去:驾著风,回到天上去。
作者在这里浪漫地认为自己是下凡的神仙。
(5) 琼楼玉宇:白玉砌成的楼阁,相传月亮上有这样美丽建筑。
指月宫。
(6) 不胜:忍受不住。
(7) 弄清影,在月光下起舞,自己的影子也翻动不已,仿佛自己和影子一起嬉戏。
(8) 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9) 绮户:刻有纹饰门窗。
(10)照无眠:照著有心事的睡不着的人。
(11)婵娟:美丽的月光,代指月亮。
另注:(12)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
苏轼水调歌头翻译及赏析
苏轼水调歌头翻译及赏析你还在为如何理解古诗词发愁吗?不懂古诗的意境不要紧,小编整理了苏轼《水调歌头》翻译及赏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古诗词。
古诗《春日偶成》的诗意及其赏析关于端午的诗句古诗如何鉴赏古诗词的人物形象语文古诗中蕴含的地理知识1《水调歌头》原诗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水调歌头》注释 1.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
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2.达旦:到天亮。
3.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4.把酒:端起酒杯。
把,执、持。
5.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
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6.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7.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8.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经受不住。
胜:承担、承受。
9.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弄:赏玩。
10.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11.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
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12. 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幺怨恨吧,为什幺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幺。
13.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原文、翻译及赏析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原文、翻译及赏析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原文、翻译及赏析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宋朝叶梦得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
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
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
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
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
谁似东山老,谈笑静胡沙。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译文秋色日渐变浓,金黄的菊花传报霜降的信息。
小窗低户深深掩映在菊花丛中,小路盘山而上,曲折倾斜。
询问山公到底有什么心事,(原来是不忍心)坐看时光轻易流逝而双鬓花白。
在太湖边上徘徊凝望,天空澄澈,湖水映照着明丽的彩霞。
追忆往日,漂泊不定,走遍天涯海角,却毫无建树。
归来后重新打扫庭院中的小路,松竹才是我的家。
却恨悲凉的秋风不时吹起,南归的大雁缓缓地飞行在云间,哀怨的胡笳声和边马的悲鸣声交织在一起。
谁能像东晋谢安那样,谈笑间就扑灭了胡人军马扬起的尘沙。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注释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暮秋景物渐呈苍老深暗之色,菊花开时报来了将要降霜的信息。
黄花,指菊花。
小窗低户:指简陋的房屋。
微路,小路。
敧(qī)斜:倾斜,歪斜。
山翁:《晋书·山简传》载山简好酒易醉。
作者借以自称。
何事:为什么。
坐看:空看、徒欢。
流年:指流逝的岁月。
拚(pàn判)却:甘愿。
华:同花,指在闲居中空白了鬓发。
徙(xǐ)倚:徘徊,流连不去。
沧海:此指临近湖州的太湖。
作者时居汴山,在太湖南岸。
平昔:往日。
遍:这里是“走遍”的意思。
天涯,天边,喻平生飘荡之远。
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写辞官归隐家园。
化用晋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三径,庭院间的小路。
据晋代赵岐《三辅决录-逃名》记载,西汉末,王莽专权,兖州刺史蒋诩辞官归里,院中辟有三径,只与求仲、羊仲往来。
后来遂以“三径”作为隐士居所之称。
水调歌头苏轼译文及注释
《水调歌头》苏轼译文及注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者介绍: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又字“和仲”,又称“大苏”,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译文:对着明亮的月亮,我问它从何时开始升起?不知道那遥远的天宫今晚是哪一年。
我想要乘着清风回到那里,却又害怕那华丽的玉宇宫殿,高处太过寒冷。
我独自起舞,与清冷的月影相伴,这情景比起在人间,似乎更胜一筹。
月亮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照进雕花的窗户,照亮了那些无法入睡的人。
月亮啊,你不该有这么多遗憾,为什么总是在人们分离的时候显得那么圆满?人生有悲欢离合,就像月有阴晴圆缺,这是自古以来就难以完全改变的事情。
我只希望人们都能长久相伴,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同一轮明月。
注释:水调歌头:词牌名,源于唐代大曲《水调》。
明月几时有:询问月亮何时升起。
宫阙:古代宫殿,此处指天宫。
琼楼玉宇:美玉建造的宫殿,形容仙境。
高处不胜寒:高处经不住寒冷,暗指天上。
清影:清冷的月影,也指舞动的影子。
朱阁:红色的楼阁。
绮户:雕花的窗户。
无眠:失眠的人,此处指因月光而不能入睡的人。
应:应该。
恨:遗憾,此处指对离别的感伤。
别时:分离的时候。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宋词注释翻译赏析词的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
开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看似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体现了词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写出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然后“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写出了词人想要乘风归去的想法,但又担心琼楼玉宇太高,自己会受不了那里的寒冷,体现了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
最后“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出了词人在月光下起舞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现了词人豁达的胸怀。
词的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写出了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照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那些因不能与亲人团圆而难以入眠的人,表达了词人对那些离人的同情。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写出了词人埋怨明月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表达了词人对离人的思念之情。
接着,词人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来安慰自己和那些离人,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的达观态度。
词人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表达自己对亲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希望,表现了词人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
这首词的艺术成就很高,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
词的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
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
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
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
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
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水调歌头》原文、注释及赏析
《水调歌头》原文、注释及赏析《水调歌头》原文、注释及赏析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水调歌头》原文、注释及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水调歌头》原文、注释及赏析篇1原文:铁瓮古形势,相对立金焦。
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
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
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
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
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皋。
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
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
诗词赏析:“铁瓮古形势,相对立金焦。
”“铁瓮”,指镇江古城,是三国孙权所建,十分坚固,当时号称铁瓮城。
“金焦”,金山、焦山,二山均屹立大江中(金山现已淤连南岸),西东相对,十分雄伟。
宋孝宗游金山寺曾题诗道:“崒然天立镇中流,雄跨东南二百州。
”“铁瓮”、“金焦”为镇江古来形势最突出之处,写得概括、有力。
“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
”江流东注,风卷涛惊,又加强了砥柱中流的金焦形象。
“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
”天连水,水连天,“孤云”、“孤帆”更衬出了江天的浩渺,而“来去”、“上下”又见出了词人在游目骋怀,频频俯仰,可以想见其神思的飞越。
此句不禁让人想起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想是从李白诗句变化而来。
“远岫忽明晦”,“忽”写出了朝光明灭给人刹那间的刺激,又引起了多少兴奋,真是“好景画难描”啊。
下片写景从形势写起,江,天,远山,由近而远,层次分明。
览景时,人们往往可以超越时空的局限。
如果说上片是“视通万里”,那么下片就是“思接千载”了。
“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
”此由近到远写镇江的攻守征战。
隋灭陈时,隋大将贺若弼最先在这里突破陈的江防,继克金陵。
南朝宋曾凭借长江天堑在这里抗击北魏军队,“缘江六七百里,舳舻相接”,从而保全了半壁河山。
孙权曾以京口(吴时称京城,东晋南朝称京口城)为首都建康(今南京)之门户,对抗曹魏。
《水调歌头》原文及翻译赏析
《水调歌头》原文及翻译赏析《水调歌头》原文及翻译赏析1水调歌头·呈汉阳使君大别我知友,突兀起西州。
十年重见,依旧秀色照清眸。
常记鲒碕狂客,邀我登楼雪霁,杖策拥羊裘。
山吐月千仞,残夜水明楼。
黄粱梦,未觉枕,几经秋。
与君邂逅,相逐飞步碧山头。
举酒一觞今古,叹息英雄骨冷,清泪不能收。
鹦鹉更谁赋,遗恨满芳州。
翻译大别山是我的知心朋友,它山势峭拔,高耸入云。
阔别十年今又与其重逢,景色清丽如故。
想起汉阳使君,他身穿羊裘,拄着拐杖,在大雪停后邀我登高。
千仞群山,一轮弯月,湖水清澈,楼阁倒映。
十年的岁月,仿佛一枕黄粱梦,还未察觉,岁月已匆匆而过。
今天你我重逢,在碧山头相互追逐,健步如飞。
畅饮美酒,评谈千古,感叹英雄豪杰都已逝去,不由得泪雨难收。
现在谁作鹦鹉赋?壮志未酬,只有满腔遗恨。
注释水调歌头:词牌名,长调。
又名《元会曲》《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
此体上片九句,下片十句,共九十五字,平韵。
鲒碕狂客:代指汉阳使君。
古代有以籍贯称人的习惯。
杖策拥羊裘:《后汉书·逸民传·严光》隐士严光“披羊裘钓泽中”。
觞:古代盛酒器,作为动词时有敬酒,饮酒的意思。
鹦鹉:东汉末年祢衡不为曹操所容,后来终为黄祖杀害。
赏析这是作者送给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汉阳使君的一篇词章,汉阳使君姓名无法知晓,从词中知道他二人阔别十年,重会于大别山,感触颇深,因而赋词相赠。
上片起首二句,一语双关,既写人又写山,把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大别山,我的朋友,高高地耸立在西州,十年后重新相会,山色依旧秀丽,映照着友人那清亮的眼睛,多么令人欢愉!下面转入对往事的回忆,“常记”三句,“鲒狂客”,指汉阳使君是一个豪爽狂放之人,拄着杖披着羊裘,在大雪初停时邀请自己登楼赏景,那时的大别山一派迷人的夜景,使人心醉,在千仞群山中,月亮从山头腾然升起,如被山吐出一样,明月照水,水光又映照楼台,使楼台通明,景色是那样清秀明澈,挚友们在一起畅游,逸兴豪情,何等尽兴!下片从回忆到现实。
古诗水调歌头苏轼翻译赏析
古诗水调歌头苏轼翻译赏析苏轼写的水调歌头诗词较为有名的共有三首,分别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三首诗词赏析如下:第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是宋朝文学家苏轼。
其古诗全文如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前言】《水调歌头》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
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词作上片反映执着人生,下片表现善处人生。
落笔潇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
【翻译】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赏析】《水调歌头》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译文赏析及注释鉴赏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译文赏析及注释鉴赏《水调歌头·金山观月》是由张孝祥所创作的,词的上片描写秋夜壮丽的长江,星空倒映,随波摇动,呈现出一种奇幻的自然景象。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水调歌头·金山观月》的译文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水调歌头·金山观月》宋朝:张孝祥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
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
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
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
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
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
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
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古诗简介《水调歌头·金山观月》是宋代词人张孝祥的作品。
此词上片描写雄丽的长江夜景,表现了月下江面的奇幻景色,结拍转写山景;下片接前结山上意脉,写词人在山头观月的遐想,由自然景象的描写转而抒发富有浪漫气息的感情,表现一种游仙的意趣。
全词构思独特,想象丰富,虚实结合,相辅相成,创造出一种浪漫的艺术境界,显示出作者的奇特才气和旷达心胸。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翻译/译文山河是如此雄伟壮丽,微风轻拂,露珠点点,月亮高挂天上。
寄声月亮,能否借我镜子让我看清这月下美景。
那深谷中的鱼龙凄戚长鸣久久不绝,倒映在水面上的星辰也随着微波摇动,海面上水雾弥漫黑夜漫长。
远远望去,月光下那紫金山上的建筑犹如银阙晶宫。
以飞霞为玉佩,头戴高冠,遗世独立地俯视这人间大地。
月光如冰雪般洁白,把大地照耀得明亮透澈,那万里之外的景物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回首遥望那海上三神山,仿佛群仙都在对我笑,邀我与他们同游。
乘着那鸾鸟驾驶、以凤羽为车盖的马车,挥挥手扬长而去。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注释⑴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台城游”等。
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韵,下片十句四平韵。
⑵金山:指金山寺,是江苏镇江的一座古刹。
⑶高寒:指月光,月亮。
⑷月姊(zǐ):原指传说中的月中仙子、月宫、嫦娥,借指月亮。
苏轼水调歌头翻译解析
苏轼《水调歌头》翻译赏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丙辰①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②。
明月几时有?把酒③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④,今夕是何年⑤。
我欲乘风归去⑥,又恐琼楼玉宇⑦,高处不胜⑧寒。
起舞弄清影⑨,何似在人间!转朱阁⑩,低绮户⑿,照无眠⑾。
不应有恨⒀,何事长向别时圆⒁?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⒂。
注释:①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②子由:苏轼弟弟苏辙,字子由③把酒:端起酒杯④宫阙:宫殿。
阙,古代宫殿前左右竖立的楼观⑤今夕是何年:古人认为天上神仙世界年月与人间是不同的,所以作者有此一问⑥乘风归去:驾着风,回到天上去。
作者浪漫地认为自己是下凡的神仙⑦琼楼玉宇:美玉建筑的楼宇,指月中宫殿。
⑧不胜:不堪承受⑨起舞弄清影:在月下起舞,身影摇曳⑩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⑾照无眠:照着有心事的睡不着的人⑿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⒀恨:遗憾⒁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不应对人间有什么遗憾,为什么总是在人离别之时圆呢⒂婵娟:美丽的月光译文:明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今夜是哪一年哪一日?我想乘御着清风回到天上(好像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我又害怕去到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自己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阁楼,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
明月不该对人有什么怨恨,却为何偏偏要在亲人离别之时又圆又亮?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也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长寿,虽然远隔千里共享月色明媚皎然。
赏析:这首词堪称是宋词中经典中的经典,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经典篇章。
全词无论文采,思想和哲理等都堪称完美。
中心思想:本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水调歌头》译文及赏析
《水调歌头》译文及赏析《水调歌头》译文及赏析引导语:对于苏轼的《水调歌头》这首词,想必很多人都学过,那么有关《水调歌头》的译文及赏析哪里有呢?接下来是店铺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水调歌头】:词牌名。
本文选自《东坡乐府笺》(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丙辰】熙宁九年(1076)【达旦】早晨;白天【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把酒】端起酒杯。
【天上宫阙】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宫殿前左右竖立的楼观。
【归去】回到天上去。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中的仙宫。
【不胜】经受不住。
【弄清影】弄:赏玩。
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何似】哪里比得上。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
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但愿】但:只。
【千里共婵娟】共:一起欣赏。
婵娟指。
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译文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从何时才有?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
不知道天上宫殿,今天晚上是哪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起舞翩翩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怨恨吧,为何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但愿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杨炎正《水调歌头》原文、注释、译文、鉴赏
杨炎正《水调歌头》原文、注释、译文、鉴赏杨炎正杨炎正(1145~?),杨万里的族弟,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宁宗庆元二年(1196)中进士,被任以宁远主簿之职。
历任大理司直,知滕州、琼州。
其早年曾跟随辛弃疾,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常有唱和之词,人品、气节、词风也与辛弃疾类似。
著有《西樵语业》词集。
水调歌头【原文】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
胭脂何事① ,都做颜色染芙蓉。
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
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
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
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② ,去作钓鱼翁。
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释】①何事:为什么。
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译文】我手持酒杯面对欲坠的夕阳,在西风中沉默。
问西风,为什么所有胭脂都做了颜料,将荷花染得红艳艳?放眼望去,江水在暮色中苍苍茫茫。
离愁满江,已容不下远处飞来的大雁。
阑干的一角还可见一线天光;倚着阑干,在半醉半醒间,我愁怀难遣。
平生走过千万里坎坷的道路,行尽了大江南北,踏遍了浙西浙东。
人生如寄,我想像陶渊明那样归隐起来。
请问谁是收复中原的豪杰?谁能借给我浪迹江湖的小舟,让我做个钓鱼隐士?还是回头看看中原故土吧,归隐的决定不要下得太匆忙。
【鉴赏】此词是一首秋日感怀之作。
词人通过诉说自家身世,抒发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上片表达了秋日里词人的愁绪。
开篇两句写日落时分词人把酒临风,不觉心生愁思,忽发奇问。
“胭脂何事”一问,因发问无理反倒更为绝妙,暗指忧愁难以平复。
“放眼”三句,词人将心中之愁比作江水,极言离愁的深广,想象丰富,比喻形象贴切。
最后两句则与篇首“把酒”呼应,写词人想借酒消愁,却在似醉犹醒之间。
下片上承醉醒难分之意,抒写了报效国家与归隐田园的矛盾心理。
前三句词人自诉其人生道路。
“吾生”至“去作”几句,反映出词人因屡屡遭受挫折,未能施展抱负,以致黯然失意、憔悴不堪而又百般无奈的苦衷。
《水调歌头》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水调歌头》原文翻译以及赏析水调歌头是我国最著名的中秋词之一,是古代大诗人苏轼的经典著作。
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的《水调歌头》原文翻译以及赏析,参考一下。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⑴,欢饮达旦⑵,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⑶。
(序)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⑷。
不知天上宫阙⑸,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⑹,又恐琼楼玉宇⑺,高处不胜寒⑻。
起舞弄清影⑼,何似在人间⑽?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⑾。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⑿?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⒀。
但愿人长久⒁,千里共婵娟⒂。
【白话译文】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里比得上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
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
作此篇,兼怀子由。
”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
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
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
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
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
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月,诗人从各个方面进行描写。
第一大段,诗人望着天上的明月,浮想联翩。
他当时可能略带醉意,竟不知道月亮是何时出现的,居然端着酒杯,反而去问青天。
水调歌头全文、注释、赏析
水调歌头全文、注释、赏析水调歌头全文、注释、赏析水调歌头全文、注释、赏析1[元]元好问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
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
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
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
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
人间此险何用,万古秘神奸。
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
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注释:【1】三门津:即三门峡,原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北黄河中,因峡中有三门山而得名。
据《陕州志》记载:“三门,中神门,南鬼门,北人门,惟人门修广可行舟。
鬼门尤险,舟筏入者罕得脱。
三门之广,约三十丈。
”【2】人鬼:指三峡中的南鬼门,北人门。
【3】吕梁:《列子·黄帝》:“孔子观于吕梁,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鼋鼍(yuán tuó)鱼鳖之所不能游也。
”其地不名一处。
【4】钱塘八月:指钱塘江八月十八日最盛大的潮水。
【5】尘寰(huán):尘世。
【6】溃:洪水旁决日溃。
【7】一峰:似指中神门,因前皆言“人鬼”重关。
或言指砥柱山,即中流砥柱。
【8】危巢:悬崖高处的鸟巢。
语出苏轼《后赤壁赋》:“攀栖鹘之危巢”。
【9】鹄(hú):水鸟名,俗称天鹅。
【10】杳(yǎo):此指高远。
【11】秘神奸:《左传·宣公三年》载夏禹将百物形象铸于鼎上“使民知神、奸”。
词中神奸指种种善恶神奇之物。
【12】燃犀:《晋书·温峤(jiào)传》载峤至牛渚矶,人言其下多怪物,“峤遂燃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
”【13】佽(cì)飞:汉武官名,掌弋射鸟兽。
一云即做非,周代楚国勇士,曾渡江,两蛟夹舟,非拔剑斩蛟而得脱。
苏轼《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
”【14】障狂澜: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15】骑鲸客:指豪勇之士。
【16】挝(zhuā):敲击。
【17】银山:代指涛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全诗翻译赏析
精心整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全诗翻译赏析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我又恐怕来到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自己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
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阁楼,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
明月不该对人有什么怨恨,却为何偏偏要在亲人离别之时又圆又亮?苏轼简介: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
苏洵子。
嘉佑进士。
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
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
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
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南宋时追谥文忠。
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
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
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
用笔丰腴跌、《祭等。
也是中秋词中最着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历代选苏轼词的也总选到这一首。
【赏析二】这首脍炙人口的中秋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即丙辰年的中秋节,为作者醉后抒情,怀念弟弟苏辙之作。
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双重矛盾心理。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词人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
下片融写实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侧重写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
苏轼《水调歌头》原文赏析
苏轼《水调歌头》原文赏析苏轼《水调歌头》原文赏析《水调歌头》原文应该怎么去品味赏析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苏轼《水调歌头》原文赏析,欢迎参考阅读!原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1)把酒:端起酒杯。
(2)宫阙:宫殿。
(3)今夕是何年:古代神话传说,天上只三日,世间已千年。
古人认为天上神仙世界年月的编排与人间是不相同的。
所以作者有此一问。
(4)乘风归去:驾著风,回到天上去。
作者在这里浪漫地认为自己是下凡的神仙。
(5)琼楼玉宇:白玉砌成的楼阁,相传月亮上有这样美丽建筑。
指月宫。
(6)不胜:忍受不住。
(7)弄清影,在月光下起舞,自己的影子也翻动不已,仿佛自己和影子一起嬉戏。
(8)朱阁:朱红色的楼阁。
(9)绮户:刻有纹饰门窗。
(10)照无眠:照著有心事的睡不着的人。
(11)婵娟:美丽的月光,代指月亮。
(12)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
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13)丙辰:熙宁九年(1076)。
苏辙字子由。
(14)李白《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15)牛僧孺《周秦行纪》:“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
”(16)司马光《温公诗话》记石曼卿诗:“月如无恨月长圆。
”(1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句"青天明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
把,握着(18)起舞弄清影:在月下起舞,身影摇曳。
(19)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照进雕花的窗户,照到不眠的人。
绮户,装饰着花纹或图案的窗户。
(20)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不应对人间有什么遗憾,为什么总是在人离别之时圆呢?(2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希望人们都能身体康健,即使相隔千里,也可共同沐浴在同样的月光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调歌头
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⒃。
【词句注释】
⑴水调歌头:词牌名,又名“元会曲”“台城游”“凯歌”“江南好”“花犯念奴”等。
双调九十五字,平韵(宋代也有用仄声韵和平仄混用的)。
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歌头”就是大曲中的开头部分。
⑵丙辰:指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⑶达旦:到天亮。
⑷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并称“三苏”。
⑸把酒:端起酒杯。
把,执、持。
⑹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
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⑺乘风:驾着风;凭借风力。
归去:回到天上去
⑻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⑼不胜(旧读shēng):经不住,承受不了。
胜:承担、承受。
⑽弄清影:意思是诗人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着舞动弄:玩弄,欣赏。
⑾何似:一说何时;何如,哪里比得上。
⑿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
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⒀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⒁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
⒂但:只。
⒃千里共婵(chán )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
共:一起欣赏。
婵娟:本意指妇女姿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1] [2]
【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
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中心思想】
本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
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逐句赏析】
上阀写月下饮酒。
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官阙,今夕是何年。
皎洁的明月何时出现?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
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
几时:什么时候。
把酒:端起酒杯。
这里是化用李白《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
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两句诗意。
开头四句借幻想中的月宫境界,发出"明月几时有" “今夕是何年”的疑问。
这问月问年连发的疑问,反映了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
为什么向往月宫呢?他写这首词时正处在政治失意的时候,这首词正反映了他内心的激烈矛盾:冷漠的现实使他得不到安慰和满足,因此萌生了乘风归去、飘然高举的奇想。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字,高处不胜寒。
我想驾着长风回到天上,又恐怕经不起那月中官殿的高寒。
乘:驾。
归去:这里是回到天上去。
琼楼玉字:美玉造成的楼宇,这是想像中的仙宫。
不胜:经不住,承担不了。
胜,能承担,经得起。
"我欲乘风归去" ,明白地说出了他的这种意念。
他幻想忘掉一切,使精神有所寄托,可是他又顾虑"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未能忘情于现实。
这里,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与入世两方面都吸引看他,使他处主矛盾之中。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官怎比得上人间。
弄:玩弄,欣赏。
何似:哪像是,怎比得上。
月下起舞,清影随人,直令词人陶醉。
这境遇没有天上的高寒,却有人间的温暖。
“何似在人间”,这是词人"起舞弄清影”的感受。
这时作者的思想从天上的幻境回到了地上的现实,表现了作者对人间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下阔写对月怀人。
由感伤离别转而为对离人的祝福。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光转过朱红色的楼阁,贴近雕花的窗户,照着离人不能成眠。
朱:朱红,正红色。
阁:我国旧时一种楼房,可供游人休息、远眺、供佛、藏书之用。
绮户:雕花的窗户。
绮,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
这三句写月光的转移。
“转"照"低"表示夜深。
"无眠"表示离情正浓。
"朱阁" "绮户"与上阙"琼楼玉字"对照,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
这就自然过渡到怀念了由的手足深情,引出下面“何事"一问。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园?
它跟人不应该有什么怨恨,为什么总是在别离时又亮又圆?
不应:这里是不应该的意思。
何事:为什么。
这是词人怅恨久别,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的发问。
"不应有恨" ,而恨在其中。
但词人很快领悟到离别是人生无法解决的永恒的遗憾,因而自解自叹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欣,月亮也会阴藏晴出,团圆残缺。
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圆全。
人月无常,自古皆然。
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
既然如此,惟望各自珍重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我们岁岁平安,远隔千里,共对这明月互相祝福
词人终于以理遣情,希望从共赏明月中互致慰藉,离别之憾可以从兄弟友爱中获得补偿,这样也就能做到“不应有恨”了。
全词以美好的境界结束。
结句与上阙"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样,是积极乐观的。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旷r达的胸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
《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认为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
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
它的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