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质 大洋地壳的构造与岩石组成分解

合集下载

地质地形知识:探究地球的地壳构造

地质地形知识:探究地球的地壳构造

地质地形知识:探究地球的地壳构造地球是一颗充满生命的行星,它的表面主要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其中地壳是最外层的一部分,它的厚度只有几千米,但却对我们人类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究地球的地壳构造,希望能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我们所生存的这个行星。

一、地球的地壳类型地球的地壳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洋壳和大陆壳。

洋壳主要分布在海洋底部,其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岩石。

而大陆壳则主要构成了地球上的大陆,其成分更为复杂,包括花岗岩、片麻岩等多种不同的岩石类型。

二、地球的地壳构造地壳构造是指地壳的形成和变化的过程,它主要由地质力学、构造地质学等领域研究。

地壳的构造可以分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1.板块构造板块构造是指地球的地壳被分成了若干个巨大的板块,并且这些板块之间存在着相对运动的现象。

板块的运动是由于地球内部的热对流运动所引起的,这种运动主要分为三种类型:边界型、中洋脊型和内陆型。

这些板块的相互作用,对于地球表面的地震、火山、地质灾害等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2.构造带构造带是指地球表面两个板块之间的区域,在这些区域中岩石通常会发生断裂、挤压和变形等形变现象。

构造带通常表现为沿着山脉、海岸线、大陆边缘等地区。

3.地球构造的演化过程地球的构造演化是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球自转、温度、密度和岩石的变形等。

地球从最开始的形成到现在,经历了许多不同的阶段,如原始大陆最初的富大地壳和赤铁矿阶段、造大陆作用阶段、板块构造和地震阶段等。

这些阶段都构成了地球的构造演化史,模拟这些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今天的状态。

三、地壳构造与我们的生活地壳构造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

如板块运动会引起地震、火山喷发、海啸等自然灾害,而地壳构造也很重要,会影响到地球的气候变化以及资源的开采和使用等。

因此,人们对地球的地壳构造必须进行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内部和表面的特点,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地球资源,确保我们的生活质量。

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自然灾害的危害,我们应该加强对于地外探测等研究,为我们的未来更好地铺设基础。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三章地球的地壳构造完整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三章地球的地壳构造完整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三章地球的地壳构
造完整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第三章地球的地壳构造的完
整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地壳是
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层,地幔是地壳与地核之间的部分,地核是地
球的内部部分。

2. 地壳的特点:地壳是地球最薄的地球层,由岩石和土壤组成,分为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

3. 地壳的构造特征:地壳由岩石构成,岩石主要分为火成岩、
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火成岩是从地下深处喷出的岩浆冷却凝固而成,沉积岩是由沉积物堆积形成,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下形成的。

4. 地壳运动:地壳会发生地震、火山喷发和地壳运动等现象,
地震是地壳断裂与移动引起的,火山喷发是地壳中的岩浆喷发到地表,地壳运动是指地壳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

5. 地球的表面特征:地球表面有山脉、平原、高原和盆地等地貌,山脉是由地壳板块碰撞抬升形成,平原是由沉积物平整积累形成,高原是由剥蚀作用和抬升作用形成,盆地是由地壳下沉形成。

总结以上内容有助于理解和掌握地球的地壳构造知识,对于研究地球科学具有重要意义。

地壳的构成知识点总结

地壳的构成知识点总结

地壳的构成知识点总结地壳是地球的表面部分,是地球上的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的基础,是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载体。

地壳由岩石、矿物和土壤组成,是地球上最薄的一层,其平均厚度约为30~40公里。

地壳的结构和组成对地球的地质活动、资源分布和环境变化等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因此,了解地壳的构成对于我们认识地球结构和地质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地壳的构成知识点。

1. 地壳的结构地壳的结构主要表现为陆壳和洋壳的不同。

陆壳是指地球上的陆地部分,主要由大陆地壳和大陆架组成;洋壳是指大洋底部的地壳,主要由海洋地壳和海底扩张带组成。

1.1 大陆地壳大陆地壳主要由花岗岩和片麻岩组成,含有丰富的硅铝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

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厚度约为35~45公里,最厚的地方可以超过70公里。

大陆地壳具有较高的密度和坚硬的特点,是陆地的主要结构基础。

1.2 大陆架大陆架是连接陆地和大洋的部分,其平均厚度约为20~30公里。

大陆架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和沉积岩组成,含有丰富的矿物资源和化石。

大陆架的广阔平坦地形适宜生物生长和沉积物堆积,是海陆交界地带的重要区域。

1.3 海洋地壳海洋地壳主要由玄武岩和玄武岩凝灰岩组成,含有丰富的镁铁矿物,如橄榄石、辉石、蛇纹石等。

海洋地壳的厚度较薄,平均约为5~10公里,最厚的地方也不超过20公里。

海洋地壳密度较低,岩石质地较软,易受地质活动的影响。

1.4 海底扩张带海底扩张带是海洋地壳的形成和演化区域,是地球表面最活跃的地质构造带之一。

海底扩张带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内部岩浆上涌,使海底岩石从中央海脊向两侧扩张,形成新的海洋地壳。

海底扩张带还伴随有地震、火山等地质活动,是地球上地壳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区域。

2. 地壳的组成地壳的组成主要包括岩石、矿物和土壤,不同的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形成不同的地壳组成。

2.1 岩石岩石是地壳的主要构成物质,是由矿物和/或玻璃、胶结物等组成的。

地壳中的岩石主要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大洋地壳的构造与岩石组成

大洋地壳的构造与岩石组成

地球化学分析技术
岩石地球化学分析
01
通过对采集的岩石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了解地壳内岩石的
组成和演化历史。
微量元素分析
02
通过分析岩石中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含量,推断地壳内物质来源
和地壳形成过程。
同位素分析
03
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地壳内物质的演化过程和来源,揭
示地壳形成和演化的历史。
深海钻探技术
05
CATALOGUE
大洋地壳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地球物理探测技术
地震反射/折射法
利用地震波在不同地层中的传播速度差异,探测 地壳内部的结构和构造。
重力测量
通过测量地球重力加速度的变化,推断地壳内部 物质密度变化,进而了解地壳构造。
磁力测量
利用地壳内岩石磁性的差异,探测地壳的磁场异 常,推断地壳构造和地层分布。

玄武岩是构成大洋地壳的主要岩石之一,主要 由硅酸盐矿物组成,如橄榄石、辉石和斜长石 。
玄武岩的形成与地球的板块构造活动密切相关, 通常在板块边界处形成,例如洋中脊和海沟。
安山岩
安山岩是一种中性火山岩,也 是大洋地壳中的重要岩石之一

安山岩主要由斜长石、角闪石 和黑云母等矿物组成,具有较 高的含水性,通常在地表以火
大洋地壳的扩张与俯冲
大洋中脊
大洋地壳形成和扩张的主要区域,也是海底山脉的主要分布 区域。
海沟
大洋地壳俯冲进入地幔的主要区域,常常伴随火山活动和地 震。
02
CATA地下都有分布,通常在地表以 熔岩的形式出现,而在地下则构成地壳的主要
部分。
玄武岩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因地理位置和形成环境 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总体上具有较高的铁和镁含量

海洋地质学期末复习资料

海洋地质学期末复习资料

海洋地质学期末复习资料第⼀章1. 什么是海洋地质学?海洋地质学是研究地壳被海⽔淹没部分的物质组成、地质构造和演化规律的学科。

2.海洋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海洋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占地球表⾯积70.8%的⼴阔海底,即被浩瀚⽆垠的海⽔所覆盖的这部分岩⽯圈,具体说就是从海岸线起,经⼤陆架、⼤陆坡、⼤陆裙直⾄深海洋底,其地理范围环绕七⼤洲,四⼤洋。

3.海洋地质研究调查⽅法(1)海⾯调查:1、定位:近岸导航定位(前⽅交汇、后⽅交会)、远海导航定位(天⽂导航、⽆线电导航)、卫星导航2、测深:重锤测深、回声测深3、取样:表层取样、柱状取样、钻探取样(2)海下调查(3)遥测遥感调查(4)海洋地球物理调查:地震探测法、磁⼒探测法、重⼒勘探法、热流测量法第⼆章1. 固体地球可划分为⼏个⼀级圈层,划分依据是什么?3个Ⅰ级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划分依据为莫和⾯和古登堡⾯(还可分为6个Ⅱ级圈层:⼤陆地壳、⼤洋地壳、上地幔、下地幔、外核、内核)地壳:是莫霍⾯以上的地球表层。

其厚度变化在5-70 km之间,⼤陆厚33km,⼤洋薄7km,平均16km。

⼤陆地壳(上地壳)为富硅铝的硅酸盐矿物,常称硅铝层;⼤洋地壳(下地壳)为富硅镁的硅酸盐矿物,常称硅镁层,⽐重较⼤,主要分布洋底地壳或⼤陆地壳的下部。

地幔:莫霍⾯与古登堡⾯之间的⼀个巨厚圈层,约2850km。

次级界⾯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上地幔:莫霍⾯⾄地下1000km,平均密度为3.5g/cm3,成分主要为含铁镁质较多的超基性岩。

在上地幔的上部100-350km存在⼀个柔性物质组成的圈层称为软流圈(地震波的低速带)。

软流圈之上的固态岩⽯圈层称为岩⽯圈。

下地幔:地下1000km⾄古登堡⾯之间,平均密度增⼤为5.1g/cm3,成分仍为含铁镁质的超基性岩,但铁质的含量增加。

地核:古登堡⾯以下地⼼的⼀个球体。

半径为3480km。

地核的密度达9.98~12.5g/cm3。

外核:为液态,其成分除铁镍外,可能还有碳、硅和硫;内核:物为固态,其成分为铁镍物质。

海洋地质大洋地壳的构造与岩石组成

海洋地质大洋地壳的构造与岩石组成

在大西洋型和安第斯型大陆
边缘,通常可以将大陆坡麓 作为大陆型地壳和大洋型地 壳的分界(如图)。在岛 弧—海沟—边缘海地区,大 陆型地壳和大洋型地壳之间 的过渡是复式的,因为岛弧
陆侧又出现具大洋型或过渡
型地壳的边缘盆地。
根据板块的相对运动关系和力学性质, 板块边界分三种:

汇聚型(挤压型)板块边界
层1,沉积层,厚度变化大,大洋中脊上往往缺失或作零星分布。 层2,火山岩层,沿中脊顶部广泛出露,也广泛分布于洋盆中,纵波速度变化大。 深海钻探表明,主要由拉斑玄武岩,部分为固结沉积岩组成。 层3为辉长岩或橄榄岩,纵波速度和厚度都十分稳定,厚度在5公里左右,是大洋地 壳的主体部分。 层3的底面为莫霍面,该面之下为上地幔层。莫霍面实际上是海水渗透和热液蚀变 的最低界面。洋壳的形成是熔融的地幔物质,通过地壳上的热点,分期、断续地挤
上,故其过渡型与海沟的递变形式相似。由大陆向海沟方
向,花岗岩层尖灭,地壳厚度减薄。
上述几种地壳过渡形式,以岛弧—海沟—边缘海系列最为复杂, 安第斯型次之,大西洋型大陆边缘最为简单。
地壳厚度向洋的变薄是突变还是递变,与大陆边缘及相邻陆地
的地形形态有关,地形越陡峻,厚度变化越剧烈,地形越平缓,
厚度递变就比较缓和。
入上部,迅速冷却和蚀变的结果

正常大洋地壳(洋盆区)的一般厚度为5~10公里。在大洋中脊轴部,由于沉 积层和大洋层的变薄或缺失,地壳厚度减至3~5公里。在无震海岭或海底火 山区,地壳厚度可以增大到15公里或更大。在印度洋塞舌尔群岛以及其他一 些海底高地,属于残留的微型大陆,但是地壳厚度一般小于正常的大陆地壳。 人们通常把较薄的大陆地壳叫做次大陆地壳,把较厚的大洋地壳叫做次大洋 型地壳,二者也统称过渡型地壳。

海洋地质学 第三章 地球结构与海底岩石圈

海洋地质学 第三章 地球结构与海底岩石圈

3.1 地球结构与基本组成
9
2、发展演化——地球形
成之初温度相对较低,各种
物质混杂一起,经历了一段
“安稳”期。后来,由于地
球内部的镭、铀等放射性物
质衰变而产生大量的热,聚
集在地球内部,最终通过火
山爆发与强烈地震释放出来。
3.1 地球结构与基本组成
10
2、发展演化— —受地球上火山活动 和地外物质撞击等的 影响,在地球长期的 发展演化过程中,相 对较轻的硅铝物质逐 渐向外层移动,而重 的铁镍等物质在地核 处集中,地球形成圈 层结构。
3.1 地球结构与基本组成
6
当旋转的星云边收缩边旋转,周围物质 的离心力大于等于中心对它的引力时,就分 离了一个圆环来。一个又一个圆环逐步产生。 最后,中心部分变成太阳,周围的圆环变成 了行星,其中一颗就是地球。因此,地球是 在四十多亿年前产生的。
3.1 地球结构与基本组成
7
1、地球的诞生——早期的大约1100Ma (距今4600 Ma-3500 Ma,天文时期)没 有在现今的地球上保留有任何地质证据。 当时的地质情况 主要是根据对月 球及其它天体( 陨石)的研究, 结合“将今论古” 的原则推断的。
3.2 地壳
33
3.2.3 洋壳与陆壳的主要区别 (3)地球物理特征——洋壳虽薄,却以 正重力异常值为特点,大洋盆地的布格异常值 可达+500 mGal;陆壳虽厚,其重力异常值却
主要表现为负值,高山地区布格异常值一般为
-500~-300mCal。这种情况表明,构成陆壳的
岩石密度较洋壳小,而洋壳密度要大得多,这
3.2 地壳
28
3.2.2 大陆地壳 大陆地壳覆盖地球表面的45%,主要分布 在大陆和大陆边缘的大陆架海区。大陆地壳平 均厚度35km,但很不均一。在构造稳定地区厚 度较小,而在构造活动地区厚度则急剧增大。 高山区最厚,可达 60-70 km,如我国 西藏地区。地壳的 化学组成以硅铝质 为特点,可分为上 陆壳和下陆壳。

大洋地壳的构造与岩石组成

大洋地壳的构造与岩石组成

大洋中脊的特点
• 洋脊为高地热流异常区。
– 中央裂谷附近的热流值常是深海盆正常值的2—3倍。
• 裂谷为重力负异常区,说明物质的密度较小。 • 洋脊处地壳较薄,大部分地段基岩裸露。
– 主要为玄武岩,没有或有极薄的深海沉积物,在较深部位的岩石有不同程 度的变质现象。
• 综上所述,洋脊位于温度高的地幔软流圈上隆的地段, 是岩石圈的巨型张裂谷,是岩浆的涌出口和地热排泄口, 也是区域变质发生的地带。
大洋中脊的岩石类型
印度洋中脊:
岩性主要为拉斑玄武岩,斑晶为斜长石,部分为橄 榄石,低Na、K,富含橄榄石斑晶的玄武岩产生于 中脊裂谷壁上,富含铬。
局部地区具有大量的蛇纹石化橄榄岩等超铁镁岩。
大洋中脊的岩石类型
东太平洋隆起: 北纬45°-49°区:富含橄榄石和辉石的玄武岩; 北纬21°区:①富斜长玄武岩,高Ti,高Fe/Mg比值, 占3%;②斜橄辉玄武岩,呈枕状熔岩形态,高Ti,高 Fe/Mg比值,占87%;③橄榄玄武岩,橄榄石为早期 结晶,占10%。 北纬8°-9°区:①铁玄武岩,由辉石、斜长石和钛磁 铁矿组成,Fe含量12-15%,Ti>2%;②斜橄辉玄武岩, 橄榄石含量<9%,Fe含量10%-12%,Ti含量1.5%-2%; ③斜长辉石玄武岩,缺橄榄石,Fe含量<11%,Ti含量 <1.5%,富含重稀土元素。 南纬5°-15°区:由低钾拉斑玄武岩组成,以斜长石 斑晶为主,仅少量单斜辉石和橄榄石。
洋盆的沉积物主要为深海红粘土、钙质和 硅质软泥,陆源碎屑物质比较少见。在邻近岛 弧或火山岛的地区,火成碎屑成分占有一定的 比重。一般在浅于碳酸钙补偿深度的海区,接 受了远海钙质软泥沉积,而在水深大于碳酸钙 补偿深度的地方,沉积了硅质软泥和深海红粘 土。在赤道生物高产带沉积速率甚高,沉积厚 度较大。在近极地海域,则停积了冰山搬运的 物质。深海底流的侵蚀作用有时会在洋底导致 沉积间断,并记录在洋底沉积剖面中。

地壳和岩石圈

地壳和岩石圈
层 2 或称玄武岩层,主要为玄武 岩组成,有时夹有少量沉积岩。 玄武岩常具有枕状构造。该层 的厚度变化较大,一般在 0.5 ~ 2 .5km 之间,物质的密 度为 2.55 ~ 2 .65g /cm 3 ,地 震波 Vp 一般为 5.2km /s 。 枕状构造,由于熔岩在海水层之 下溢散时,因压力较大,使其 无法起泡并快速冷却收缩而形 成的一种椭球状外形。
1、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
(4) 陆壳和洋壳可以相互转化
大陆造山带内的镁铁质岩石为主 的蛇绿岩套,是洋壳俯冲消亡 后残留的古老洋壳。
冀东,壳 遗迹 .
1、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
(4) 陆壳和洋壳可以相互转化
地壳
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 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划分 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特点 陆壳和洋壳的关系 稳定状态地壳和活动状态地壳 地壳的化学组成
岩石圈
地壳(Crust)
地壳是莫霍面以上的地球表层。 厚度变化约在 5 ~ 80km 之间, 平均厚度约 16km 。 大陆较厚,平均约30~35km 。 大洋较薄,平均约 7km 。
1、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
(2) 大陆地壳(Continental Crust)
下地壳(Lower crust):一般厚 10 ~ 20km ,可能主要 为麻粒岩、麻粒岩相角闪岩和片麻岩组成,其中常 散布着一些中、酸性的岩浆岩体(下地壳部分熔融), 并可能穿插着较多的基性岩脉(幔源)。下地壳物质 的总体化学成分可能为(中-)基性,相当于基性成 分较高的闪长岩(玄武岩、粗玄岩和辉长岩组分? 认识不一)。该层物质的密度约为 2.8 ~ 2 .9g /cm 3 , 地震波Vp一般为 6.4 ~ 7 .0km /s 。
1、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
(3) 大洋地壳(Oceanic Crust)

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质构造

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质构造

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质构造地球是我们所生活的星球,它平静地存在着,却千变万化,让我们惊叹不已。

而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质构造则是形成这一奇妙世界的基础,它们向我们展示了地球的神秘面貌。

一、地球的内部结构1. 地球的层次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三层: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岩石壳,厚度约为5-70公里,是地球上地理、气象和人类活动的重要基础。

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其中大陆地壳较厚,达到35-70公里,而海洋地壳则较薄,只有5-10公里。

地幔是地球上第二层的岩石层,厚度约为2900公里。

地幔由含有铁、镁、铝、钙等矿物质的岩石构成,是地球上最大的一层。

地幔的温度较高,由于大 pressures 的作用,地幔会呈现出塑性流动状态。

地核是地球上最深的一层,由含有铁和镍的岩石构成,厚度约为3470公里。

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外核温度较高,内核温度更高,已经达到了太阳表面的温度。

2. 地震探测对内部结构的研究地震是揭示地球内部结构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地震波可以被分为两种类型:纵波和横波。

纵波能够穿过任何物质,而横波则不能穿过液态物质。

地震波传播的速度和路径都会受到地球内部结构的影响。

通过监测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速度和路径,我们可以推断出不同层次内部结构的特点。

二、地球的地质构造1. 岩石圈和地球板块地球的岩石圈是地球上最表面的岩石层,由地壳和上部的地幔构成。

而地球板块则是由岩石圈上的地壳和上部地幔组成的大块状岩层。

地球板块不断地在运动,它们之间会产生摩擦和碰撞,导致地震和火山活动的发生。

地球板块的移动速度通常为每年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

地球板块的主要类型包括大陆板块和海洋板块。

2. 峰谷、海沟和大陆架等地貌峰谷是指由地球板块之间相互挤压产生的山脉和深谷地貌。

海沟则是指地球板块之间相互碰撞、消除地壳物质时形成的深海沟谷地貌。

大陆架是指位于陆地边缘的、相对浅水深度的河口、淤泥地带地貌。

大陆架是作为大陆与海洋接壤处的丰富生态系统之一。

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及研究范畴

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及研究范畴

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及研究范畴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地球表层变化和地球历史演化的一门科学。

地质学的基本概念指的是地质学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包括地球的构造、岩石和矿物、地质时间和地质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地质学的研究范畴则是指地质学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和研究内容。

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地球的构造,即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组成和分布情况。

地壳是地球的外部薄壳,包括陆地壳和海洋壳,地壳由岩石组成。

地幔是地球的内部层,由高温、高压的岩石组成,地幔的物质在地球上起到支撑和传递应力的作用。

地核是地球的内部核,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元素组成,地核具有很高的温度和压力。

地质学的基本概念还包括岩石和矿物。

岩石是地壳和地幔中的基本构造单位,是由矿物颗粒或质体组成的固体物质。

岩石可以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不同类型。

矿物是构成岩石的基本物质单位,是自然界中由一种或多种化学元素组成的固体物质,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

地质学的基本概念还涉及地质时间和地质历史。

地质时间是用来描述地质过程和地质事件发生的时间单位,主要包括年代、纪、期、世等。

地质历史研究地球上的地质过程和事件,在时间尺度上追溯地球的演化历程,包括地球的形成、演变和各个地质时期的变化。

地质学的研究范畴非常广泛,涵盖了地质学的各个分支和领域。

其中包括矿床学,研究地球中各类矿产资源的形成条件和赋存规律,为矿产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岩石学,研究岩石的成因和分类,揭示地球内部岩石圈的特征和演化;构造地质学,研究地球的构造形态和构造变动,包括地震、地壳运动等;古生物学,研究古代生物的化石,揭示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等。

此外,地质学还与环境科学、气象学、海洋学、地球物理学等交叉学科密切相关。

环境地质学研究地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气象地质学研究地质与气象的关系,如气候变化对地质过程的影响;海洋地质学研究地球表层与海洋的相互作用,如海洋沉积物及其演化过程;地球物理学与地质学紧密联系,地球物理方法在地质学中用于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地球表层的物质性质及地质过程的探测。

地球的结构与板块构造

地球的结构与板块构造

地球的结构与板块构造地球是我们所生活的星球,它拥有独特的结构与板块构造。

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包括地震、火山喷发以及地质变化等。

本文将介绍地球的结构以及板块构造。

一、地球的结构地球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地壳、地幔和地核。

1. 地壳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部分,分为陆地和海洋两种类型。

其中,陆地地壳主要由硅酸盐岩石组成,而海洋地壳则由较重的玄武岩组成。

地壳相对较薄,位于地表以下约10-40公里深度。

2. 地幔地幔是地球结构的中间层,位于地壳之下,它约占地球体积的84%。

地幔主要由固态岩石组成,包含许多矿物质,其中最主要的是硅酸盐矿物质。

地幔温度较高,可以发生流动,被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地幔和下地幔。

3. 地核地核是地球结构的最内层,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

外核主要由液态铁和镍组成,而内核则是固态的铁和镍。

地核的温度极高,主要由于地球的热量来源于内部。

二、板块构造板块构造理论是解释地球地壳变动的重要理论之一。

根据这一理论,地壳被分为许多大块,称为板块,它们类似于拼图一样拼接在一起。

1. 构造板块构造板块的边界可以被分为三种主要类型:边界、转换边界和消亡边界。

- 边界:两个板块直接相互碰撞形成的边界。

当两个板块发生碰撞时,会产生山脉和地壳变形。

例如,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就是由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

- 转换边界:两个板块之间水平运动形成的边界。

当两个板块沿着相互滑动的断层面移动时,可能会发生地震。

旧金山的圣安德烈亚斯断层就是一个著名的转换边界。

- 消亡边界:一个板块在另一个板块下方向内部下沉的边界。

在消亡边界处,一个板块会被大气压力和高温所熔化,然后沉入地幔中。

太平洋海沟就是一个消亡边界的例子。

2. 板块运动板块构造是地球动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板块运动是由地幔对地壳施加的推力与拉力所产生的。

地球上的大陆移动也是由于板块构造的运动。

板块运动可以引起地震、火山喷发以及山脉的形成。

了解地球的地质结构

了解地球的地质结构

了解地球的地质结构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地质结构对于了解地球的形成和演化过程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了解地球的地质结构,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地壳的运动、地震和火山的形成,以及自然资源的分布等方面。

本文将以地球的地质结构为主题,详细介绍地球内部的各个层次及其特征。

一、地球的内部结构地球的内部结构可分为大地构造和小地构造两个层次。

大地构造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小地构造则包括岩石圈、软流圈和固流圈等。

1.1 地壳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一层固体壳体,厚度约为5-70公里。

地壳主要由硅铝质岩石组成,分布在陆地和海洋底部。

地壳可以进一步分为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两种类型。

陆地地壳主要由花岗岩、片麻岩等构成,其密度较大;海洋地壳主要由玄武岩组成,密度较小。

1.2 地幔地幔位于地壳之下,是地球最大的一层,占据地球体积的大约84%。

地幔的厚度约为2,900公里,温度和压力都较高。

地幔由硅镁铁质的岩石组成,其物理状态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称为软流圈。

1.3 地核地核是地球内部最深处的一层,直径约为3,500公里。

地核可以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

外核主要由液态铁和镍组成,内核则由固态铁和镍组成。

地核的温度和压力非常高,是地球内部的热源之一。

二、地球的地壳运动地壳是地球上最薄而最外层的一层,它不断地发生运动,造成地震、火山等地质灾害。

主要有板块构造学说和原始大陆构造学说。

2.1 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是现代地球科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它认为地壳由多个大型和小型板块组成,这些板块不断地相互移动。

板块边界处的运动产生了地震、火山和山脉等现象。

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了地球上的大陆漂移和地震等现象,并为地质学家提供了地球内部结构和演化的重要线索。

2.2 原始大陆构造学说原始大陆构造学说认为地壳的运动是由于原始大陆的运动导致的。

原始大陆构造学说主张地壳不是由多个硬而坚固的板块组成,而是由连续不断运动的软岩组成的。

它主要依据大地构造、地震和火山活动等现象,来揭示地壳运动的特点和规律。

地质学入门知识地球的构造和地质过程

地质学入门知识地球的构造和地质过程

地质学入门知识地球的构造和地质过程地质学入门知识地球的构造和地质过程地质学是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地质过程及其演化的学科。

地球的构造和地质过程是地质学的基础,了解地球的构造和地质过程对于地质学的学习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地球的构造和地质过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一、地球的构造地球是由不同层次的结构组成的。

根据地球内部物质的性质和状态变化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1. 地壳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固体壳体,分为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

陆地地壳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厚度约为5-70公里,不均匀地覆盖在地球表面。

海洋地壳主要由基性和超基性岩石构成,厚度约为5-10公里。

地壳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岩石、矿物等地质资源的主要来源。

2. 地幔地幔位于地壳之下,厚度约为2900公里。

地幔由固态物质组成,主要由硅酸盐矿物和铁、镁等元素组成。

地幔的温度和压力较高,因此地幔物质呈现高粘度流动状态,这是地球内部岩石圈运动的驱动力之一。

3. 地核地核是地球的内核部分,位于地幔之下,直径约为3480公里。

地核由铁和镍等金属元素组成。

地核内部温度较高,处于液态状态。

地核是地球的磁场产生的主要来源,对地球的物质和能量循环起到重要作用。

二、地质过程地球地质过程是指地球内部和地表层层次交互作用产生的各种现象和过程,包括构造活动、岩石变质、岩浆活动、地表运动等。

1. 构造活动构造活动是地壳中岩石和板块发生变形和运动的过程。

它包括地壳的隆起和沉降、地震、火山喷发等现象。

构造活动是地壳和地幔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地球物理学和构造地质学的研究对象。

2. 岩石变质岩石变质是指岩石在高温、高压和化学环境条件下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岩石变质可分为热变质、压力变质和流体交代等过程。

岩石变质是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和岩石演化的重要环节。

3. 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是指地球内部岩浆在地表喷发或冷却结晶的过程。

岩浆活动产生的岩浆喷发形成火山,还可以形成各种岩浆侵入体,如岩浆岩、花岗岩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大西洋型和安第斯型大陆
边缘,通常可以将大陆坡麓 作为大陆型地壳和大洋型地 壳的分界(如图)。在岛 弧—海沟—边缘海地区,大 陆型地壳和大洋型地壳之间 的过渡是复式的,因为岛弧
陆侧又出现具大洋型或过渡
型地壳的边缘盆地。
根据板块的相对运动关系和力学性质, 板块边界分三种:

汇聚型(挤压型)板块边界
大洋中脊
虽然大西洋洋中脊发现较早,但直至1956年, 才由拉蒙特地质所的尤因和希曾首先指出, 整个世界大洋洋底横贯一条大洋中脊体系。 大洋中脊的发现是近代地质学的一项重大成 就。由此曾进一步导致了海底扩张说的建立, 大洋中脊顶部是形成新海底的扩张中心。
大洋中脊在三大洋的分布特点
太平洋内,他的位置 偏东,两坡平缓,一 般称为东太平洋海隆。 大西洋内,山系居于 正中部位,轮廓与大 西洋两岸平行,也是S 型弯曲,其两坡较陡, 故称为大西洋中脊。 印度洋中脊也大体位 于大洋中部,整个洋 中脊形状歧分三支, 成为倒置的Y型。
大洋中脊在南端相互串连。东太平洋海隆南部向西绕行,在澳
大利亚以南与印度洋中脊的东南支相接。印度洋中脊的西南支 绕行于非洲以南与大西洋中脊南端相接。另一个特点是,三大 洋中脊的北端伸展入大陆。东太平洋海隆北端伸入加利福利亚 湾,潜没于北美洲大陆西部之下。印度洋中脊北支,经冰岛进 入北冰洋,从罗蒙诺索夫海岭与欧亚大陆之间的南森海盆通过, 并在勒拿河河口附近伸向西伯利亚。因此,中脊构造虽然主体
上,故其过渡型与海沟的递变形式相似。由大陆向海沟方
向,花岗岩层尖灭,地壳厚度减薄。
上述几种地壳过渡形式,以岛弧—海沟—边缘海系列最为复杂, 安第斯型次之,大西洋型大陆边缘最为简单。
地壳厚度向洋的变薄是突变还是递变,与大陆边缘及相邻陆地
的地形形态有关,地形越陡峻,厚度变化越剧烈,地形越平缓,
厚度递变就比较缓和。
地震资料表明,地震活动确实都集中在中脊轴之间的错动地段BC上,而在该段外面的 断裂带基本上没有地震发生。
震源机制表明,断裂带上地震震源的应力是剪切,其错动方向与把中脊错开的视错动方 向相反,亦即完全符合转换断层所要求的方向。
洋底断裂带确实是一种不同于平移断层的转换断层。例如,赤道大西洋的一系列横向断 裂带,以往被当作为左旋平移断层,现在看来应该是右旋转换断层(如图)

在海盆区,尚分布着不少海崖和海槽,其形成与断裂有关。
有许多海槽或线状延伸的坳陷,分布在深海平原与海岭或 火山链相邻接的地方。

把各深海盆地分隔开的,使一些正向的海底地形,这些地 形从等轴状到长条状,具有各种各样的形态。长条状的正
向海底地形,通常叫海岭。往往由链状的海底火山构成。
像夏威夷海岭。

3.无震海岭及残留陆块
无震海岭的地质地球物理特点
无震海岭在洋底呈线状延伸的水下山脉,三大洋中都有 分布,在太平洋尤其多见。海岭上无中央裂谷,也没有横断 海岭的转换断层,其地形不像大洋中脊那么崎岖。无震海岭 上现代活火山比较少见,尤其是没有频繁的地震活动。 许多无震海岭绵延数千公里,宽约一、二百公里,高出两 侧洋盆1~3公里,其走向往往与大洋中脊垂直或斜交,有时 从大洋中脊方面直延至大陆边缘附近。所以,无震海岭一般 横切过磁异常条带的走向,二者并不协调。无震海岭往往有 一隆起的基座,在隆起基座上再发育了链状分布的海山,高 者出露水面成为岛屿。
在大洋中脊上,火山地形的发育异常广泛。中脊上的岛屿多 属火山成因。火山主要顺着中脊轴向展布,少数火山则沿横 向断裂带展布。
大洋中脊的地壳结构与大洋盆地有显著区别。在大西洋中央裂谷带底下,缺失洋壳第三层,第二 层直接覆盖在异常地幔上;有些地方第二层变厚,厚度变化在 1—4.5公里之间,中脊轴部的地壳 总厚度明显变薄。东太平洋海隆轴部的地壳结构属于另一种类型,洋壳第三层连续越过海隆,但 厚度减薄至3公里左右;第三层覆盖于异常地幔上;整个地壳厚度也有减薄,莫霍面向上抬升 (如图)。印度洋中脊的地壳结构有的段落属于大西洋中脊型,另有些段落类似于东太平洋海隆 类型。
第九章 大洋地壳的构造与岩石组成

大洋地壳的结构 洋底地形基本单元及形成

岩石组成
一、大洋地壳分层
1.洋壳的三层结构 第一层,沉积层,地震纵波速度1.5—3.0公里每秒。具有间 断分布的性质。在近大陆坡麓处厚度最大,可达1—2.5公里; 在洋中脊斜坡上较薄,约200米;在中脊顶部100—200公里 宽的地带,沉积层极薄或缺失。 第二层,火山岩层(基底层),具有到处分布的特征,其纵 波速度为4.5—5.5公里每秒,平均厚度1.5公里。地震反射 探测显示这层表面极其不平坦。 第三层,玄武岩层(大洋层),在大西洋,这层速度值的80 %落在6.5—7.1公里每秒之间。他的平均厚度为5公里左右。 除了大西洋中脊外,其余地区。这层的厚度随洋底高度增大 而增大。
或者次大洋型地壳;有时则保留有薄层花岗岩层,出现次大 陆型地壳。从边缘海盆向大陆坡、大陆架方向,地壳厚度复 又增大,这里的地壳过渡型式与大西洋型大陆边缘相似,在 大陆架出现正常的大陆型地壳,大陆坡则往往是次大陆型地
壳。
安第斯型大陆边缘的过渡情况相对简单,这里海沟与大陆 坡相邻,其间并没有出现边缘盆地。岛弧仿佛焊接在大陆
(呈镶嵌状)。海沟的向洋一侧斜坡,是典型的大洋型地壳。
在海沟的轴部,地壳厚度有所增大。向海沟的内侧坡,地壳厚 度进一步增大。到岛弧区,可以出现大陆型或者次大陆型地壳。
如果从岛弧向海沟方向追索,发现随着花岗岩层尖灭,地壳 厚度减薄。而从岛弧向边缘海深海盆地方向,地壳厚度也明
显减小。在边缘海盆地区,花岗岩层通常缺失,出现大洋型
部分位于大洋中,却也分别伸进海岸内,大洋中脊这一称呼实
际上并不十分确切。
中脊地带的地形比较复杂,在纵向上,呈现波状起伏的形态。 横向上,岭脊与谷地平行于轴向延伸,相间排列。谷地中有一
些沉积物,有些地方填平成小块平地,岭谷起伏的幅度,随着
靠近中脊轴部愈益增大。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中脊的轴部,一般 有中央裂谷沿中脊 走向展布。裂谷从中脊顶部切入,深约一、 两公里,宽数十到一百多公里。
一般缺乏地震活动(或仅由火山活动引起的地震),称为无 震海岭。他与代表海底扩张中心的中央海岭在构造含义上迥
然不同。

海岭有的部分露出水面,构成群岛,其与相邻深海盆地的高
差显著变大。还有的海岭隆起区近于等轴状,高差不大。

此外,在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西部有一些 海底隆起区, 系由小型残留的大陆地壳构成。
平移断层随着时间的推移,断层两侧两段中脊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远;但是转换断层,虽然中脊 轴两侧海底不断扩张,断层两侧的两段中脊之间的距离却未必增大。 其次,平移断层,错动是沿整条断裂线发生的,至于转换断层,相互错动仅发生在这两段中脊轴 之间的BC段,在该段以外的断裂带上,断层两侧海底的扩张移动方向相同,其间没有相互错动。 最后,转换断层中BC段的错动方向,恰好与平移断层中把中脊错开的方向相反,如图所示,平移 断层的错动方向为左旋,转换断层则为右旋。
大洋盆地
许多大洋盆地内,还展布着海岭或火山链,把洋 盆分割成许多次一级的深海盆地。深海盆地的一 般深度为4-6公里。在大西洋北部拉布拉多和冰 岛附近的海盆水深最浅,为2600米至3000余米, 而太平洋的一些深海盆地的一般深度5000余米, 局部可达6000米以上。
大洋盆地
深海盆地底部的深海平原,是地球上最平坦区域。他的坡度极微, 一般小于1/1000,有时甚至小于1/10000。深海平原的基底实际上并 不平坦,但由于有较厚的深海沉积物的披覆把起伏的基底盖平。深 海平原中,有的是由海生生物遗体堆积成很平坦的海底平原,主要 发育在热带海洋区,也有微起伏的深海平原或由浊流堆积成缓斜的 深海扇。 如果海底沉积物没有或极薄,则玄武岩基底表面控制了海底地形, 呈现为深海丘陵,它的起伏比较缓和。这种地形分布很广,在太平 洋它约占整个洋底面积的80-85%。通常,海丘呈圆形或椭圆形,直 径可达5公里,小者甚至 不足一公里,多为玄武岩流组成的小型盾形火山。有些丘陵呈纵长 的外形,可有数个顶峰。如果深海丘陵上覆沉积较厚,往往构成波 状深海平原。

太平洋型大陆边缘表现为另一种过渡形式,其又可以分为 两种,一种以西太平洋岛弧—海沟—边缘海系列为代表, 另一种以南美西缘的安第斯亚型大陆边缘为代表。
以西太平洋岛弧—海沟—边缘海系列最为复杂,过渡带的范围 异常广阔,从洋向陆出现下列单元:海沟—岛弧—边缘海深海 盆地—陆坡—陆架,地壳厚度急剧变化,地壳类型交替出现
层1,沉积层,厚度变化大,大洋中脊上往往缺失或作零星分布。 层2,火山岩层,沿中脊顶部广泛出露,也广泛分布于洋盆中,纵波速度变化大。 深海钻探表明,主要由拉斑玄武岩,部分为固结沉积岩组成。 层3为辉长岩或橄榄岩,纵波速度和厚度都十分稳定,厚度在5公里左右,是大洋地 壳的主体部分。 层3的底面为莫霍面,该面之下为上地幔层。莫霍面实际上是海水渗透和热液蚀变 的最低界面。洋壳的形成是熔融的地幔物质,通过地壳上的热点,分期、断续地挤
大洋中脊被一系 列横向断裂带切割, 断裂带之间通常相互 平行,其间距约50— 300公里。许多断裂带 延至中脊边缘处变得 形迹不清。断裂带使 得两侧中脊错开,看 上去很像把中脊错开 的平移断层。
1965年,加拿大学 者指出威尔逊,这种 横断中脊的断裂带不 是一般的平移断层, 而是自中脊轴部向两 侧的海底扩张所引起 的一种特殊断层。威 尔逊称之为转换断层。

可见,大洋型地壳区别于大陆型地壳的要点,在于薄而重,同时缺失大陆型 地壳所特有的“花岗岩层”。

大陆型地壳不仅具有“花岗岩层”,而且“玄武岩层”也比大洋型地壳大大 增厚。这样一般大陆地壳就比大洋地壳厚达4—6倍。
2、大洋地壳和大陆地壳的过渡
在不同的大陆边缘,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之间的过渡,表现 为不同的型式。
洋中脊
洋中脊带在构造上并非连续不断,他被一系列与轴线相垂直 或斜交的大断裂带切断。这种大型断裂在地形上表现为狭长 海脊和海槽相间排列,往往是一系列脊槽沿断裂带走向,呈 雁形状布列。 崖壁在中脊轴部较高,向两翼渐次变低。这种横向断裂把裂 谷和纵向岭脊平错开来,错移的幅度可达数十到数百公里。 在东太平洋海隆和大西洋中脊的赤道部分,这种平错最为显 著,有的幅度可达千公里 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