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3章在线测试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3章在线测试及答案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A、演员在舞台上表演B、警察在街上巡逻C、农民在田里插秧D、科学家在实验室做实验2、“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
”这段话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从()。
A、主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B、客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人的活动C、生物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的4、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和存在方式是()。
A、认识B、实践C、感性D、理性5、实践就其本质来说,它是()。
B、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A、人的实行或行动动C、人的存在方式D、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下列活动属于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有( )。
A、公安人员办案B、渔民出海捕鱼C、农民培育新品种D、运动员比赛E、教师教书2、科学实验是( )。
A、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尝试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B、运用实践手段,把认识对象放在理想的环境中进行探索的活动C、暂时撇开认识对象的复杂联系,排除各种偶然因素的干扰,从而发现其本质和规律的活动D、为成功地改造世界提供必要的知识的活动E、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性活动3、实践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
A、实践是物质性的客观活动B、实践是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C、实践是自觉的能动的活动D、实践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活动E、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4、下列属于实践的集团主体的是()。
A、企业B、政府C、科学家个人D、科学共同体E、全人类5、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包括的基本要素有()。
A、体力B、知识和经验C、情感D、意志E、智力正确错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多项选择题及答案
3.1.唯物辩证法认为(ABDE)。
3.4.唯物辩证法认为,条件是(ABCD)。
A.客观存在的B.复杂多样的C.可以改变的D.可以创造的E.可以随意选择的3.5.系统论和唯物辩证法的关系是(ADE)。
A.系统论不能取代唯物辩证法B.唯物辩证法可以取代系统论C.系统论高于唯物辩证法D.系统论证实和丰富了唯物辩证法E.系统论和唯物辩证法相互补充,相互促进3.6.下列观点正确的有(ABCE)。
A.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B.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C.发展是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D.发展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位移E.新陈代谢就是发展3.7.新事物之所以能够战胜旧事物是因为(ABE)。
A.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旧事物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B.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C.新事物出现时力量大于旧事物D.新事物产生时比旧事物更完善E.社会领域中的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3.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在于主张(ABCE)。
B.事物是发展变化的.,还是静止不变的C.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其内部矛盾,还是外力推动的D.事物是可知的,还是不可知的E.事物是过程的集合体,还是僵死不变的堆积3.9.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这是因为(ABCDE)。
A.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C.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D.它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E.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3.10.可以把发展理解为(ACDE)。
A.事物自己的前进运动B.事物数量的增减C.事物运动过程的飞跃D.事物渐进过程的中断E.旧事物的消灭和新事物的产生3.11.辩证矛盾是指(AB)。
A.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C.思维中的前后不一致D.主观上发生的错误E.矛盾双方相互斗争的性质3.12.矛盾同一性的含义包括矛盾双方(ABCD)。
B.相互依存C.相互贯通D.相互渗透E.相互排斥3.13.下列属于矛盾斗争性的表现形式的是(ABCDE)。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网上测试答案
B、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之间具有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在自身的发展中具有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E、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9、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认为()。(2分)
A、阶级在生产力有一定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情况下产生和存在
B、机械唯物论的观点
C、不可知论思想的表现
D、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10、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1分)
A、唯物主义的观点
B、联系的观点
C、发展变化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11、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需要通过()。(1分)
A、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B、社会意识自身的作用
C、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生作用
(20分)
窗体底端
D、私有制社会
E、公有制社会
三、辨析题(3道小题,共45分)
1、规律是变化、发展的。
(15分)
2、真理是有用的,因此有用就是真理。
(15分)
3、世界对人既是本原性的存在,又是对象性的存在。
(15分)
四、论述题(1道小题,共20分)
试论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对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稳定发展的关系的指导意义。
D、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有巨大作用的原理
14、人民群众的主体()。(1分)
A、是体力劳动者
B、是进步的知识分子
C、是各个时代的进步阶级
D、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15、人的价值的最显著特点在于( )。(1分)
A、人在价值关系中既可以是客体,又可以是主体的二重性
郑大远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网上考试
本卷共有4大题。
一、单项选择题(15道小题,共15分)1、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
(1分)A、唯心主义B、相对主义C、不可知论D、反映论2、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观辩证法是( )。
(1分)A、头脑中自生的B、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C、“绝对观念”固有的D、从书本上学来的3、下列哲学家中,二元论的代表人物是()。
(1分)A、康德B、贝克莱C、费尔巴哈D、笛卡儿4、由猿进化到人的根本标志是( )。
(1分)A、工具的生产和使用B、文字的产生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出现5、实践就其本质来说,它是()。
(1分)A、人的实行或行动B、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C、人的存在方式D、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6、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所具有的共同属性是()。
(1分)A、客观实在性B、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C、实践活动的对象化D、运动变化的自发性7、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 )。
(1分)A、事物双方之间的相互斗争B、事物双方之间的相互转化C、矛盾双方互相调和的结果D、矛盾双方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起作用的结果8、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在于( )。
(1分)A、出现时间的先后B、是否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C、形式上是否新奇D、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9、实践之所以是驳斥不可知论的最有力的论据,是因为()。
(1分)A、实践本身是社会物质活动B、坚持实践的观点就是坚持唯物论C、实践的成功证明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正确的D、世界不存在永远不能认识的事物10、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1分)A、唯物主义的观点B、联系的观点C、发展变化的观点D、实践的观点11、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1分)A、是否有效地为经济基础服务B、是否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C、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D、被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12、上层建筑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这两大部分是()。
(1分)A、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B、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C、国体和政体D、政治法律制度和政治法律设施13、社会基本矛盾是( )。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三章(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一、单项选择属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 ) 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D.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6.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 )A.生产力 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7.上层建筑是指( )A、社会的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社会生产关系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8.社会形态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9,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 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10.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 )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 C.社会形态的更替 D .科技的进步1l、社会革命根源于( ) A.人口太多 D.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1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实现社会公平13.“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完整版)郑州大学《马哲》网上测试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1章在线测试D它认为世界是运动、发展、变化的E3正确◎错误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所以它是“科学之科学”。
◎正确冷错误5、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冷正确错误交卷《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2章在线测试C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tJ 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出现“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二I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㈡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EJ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①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5、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因而就意识本身而言它具有Q. A、主观性DJ B、能动性C随意性D、物质性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劳动的重大意义()。
它 A、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2J B、劳动产生了语言1—C劳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回D劳动是意识的物质器官形成和完善的基础臣E、劳动是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环节2、下列各项属于世界统一性问题的有()。
’ A、唯物主义一元论B、相对主义诡辩论’ C二元论L D运动观上的绝对论“ E、唯心主义一元论3、不可知论()。
’ A、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或不可完全认识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3章在线测试E、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5、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包括的基本要素有()。
叵A、体力回B、知识和经验叼C情感臣D意志匝E、智力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主体是人,客体是物。
©正确冷错误2、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厂正确v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4章在线测试®l C 促使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 2分,5道题共10分)1、掌握可能性与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在于 ()回A 、明确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 "B 、坚持一切从现实出发,而不是从可能性出发 习 C 做到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 辺D 努力创造有利的条件,争取使好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E 、从主观愿望岀发,凭想当然、凭感觉地去办事2、下列各项正确反映唯物辩证法关于因果联系与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的有()A 、事物中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就是因果联系B 、事物中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决的1、 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
《马克思主义哲学》-1至8章在线测试正确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1章在线测试《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8:40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B、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C、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2、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是()。
A、唯心主义B、相对主义C、不可知论D、反映论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A、劳动人民的世界观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C、为全社会服务的世界观D、新兴阶级的世界观4、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突出特点是()。
A、辩证法B、直观性C、形而上学性D、机械性5、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 )。
A、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人在神的启示下可以认识世界C、世界万物不过是“感觉的复合”D、认识归根结底来源于精神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分别是( )。
A、《新民主主义论》B、毛泽东思想C、《论持久战》D、邓小平理论E、“一国两制”理论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我国有许多有利条件( )。
A、共产党的领导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B、中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现实需要C、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性质与中国哲学优良传统存在某些相通之处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意识形态的核心E、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C、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在实践基础上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E、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4、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明显的局限性是( )。
A、机械性B、形而上学性C、直观性D、思辨性E、不彻底性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这是因为( )。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1-08章在线测试答案
C、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A、共产党的领导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
B、中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现实需要
C、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性质与中国哲学优良传统存在某些相通之处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意识形态的核心
E、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史上所产生的伟大变革主要表现在()。
A、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改变了实践观念在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4章在线测试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4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5
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1.22[多选][对]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包括的基本要素有()。
2.13[判断][对]主体是人,客体是物。
2.14[判断][对]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2.15[判断][对]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16[判断][对]世界对人既是本原性的存在,又是对象性的存在。
2.17[判断][对]自然是人类世界的前提和现实基础。
D、意志
E、智力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主体是人,客体是物。
正确错误
2、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正确错误
3、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正确错误
4、世界对人既是本原性的存在,又是对象性的存在。
郑大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事物的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是(C )。
A、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也决定内容B、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消极服从于内容C、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D、形式决定内容,内容反作用于形式2、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并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C )。
A、普遍矛盾B、内部矛盾C、主要矛盾D、次要矛盾3、我们把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称之为(D)。
A、偶然性B、必然性C、现实性D、可能性4、相对静止是( B)。
A、不做任何运动的事物B、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C、绝对不变的事物D、绝对运动的状态5、时间和空间是(B )。
A、物质的两种属性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C、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D、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是指(AB )。
A、事物的根本属性没变,比较次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使事物呈现出阶段性B、事物全局性质未变,某些局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C、新质要素在量上的迅速扩张D、旧质要素在量上迅速减少E、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2、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 ADE)。
A、相互区别的事物、现象或要素之间的联系B、只看到事物、现象或要素之间的区别C、一切事物、现象浑沌一片的联系D、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的E、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3、判断一个事物是否是新事物的错误观点是( ABC)。
A、根据它时间上出现的先后B、根据它的形式是否新奇C、根据它的力量是否强大D、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E、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4、时间与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是( ABCE)。
A、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B、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是由无数有限时空构成D、时空的有限性是由无数无限时空构成E、时空无限性存在于有限性之中,并通过时空有限性表现出来5、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在本质上是( BE)。
郑大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线练习参考答案解析
郑大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线练习参考答案满分第一章内容已经打出来了楼主• 1.1 [单选] [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D)。
• 1.2 [单选] [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 )。
• 1.3 [单选] [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B )。
• 1.4 [单选] [对]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突出特点是(B )。
• 1.5 [单选] [对] 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D )。
• 2.1 [多选] [对]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和正确对待现代西方哲学的态度是(ABCDE)。
• 2.2 [多选] [对] 德国古典哲学中对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影响最大的有(CE)。
• 2.3 [多选] [对]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我国有许多有利条件(ABC )。
• 2.4 [多选] [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史上所产生的伟大变革主要表现在(ABCE)。
• 2.5 [多选] [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ABCDE)。
• 3.1 [判断] [对]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X• 3.2 [判断] [对] 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X• 3.3 [判断] [对] 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
X• 3.4 [判断] [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所以它是“科学之科学”。
X• 3.5 [判断] [对]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满分第02章在线测试楼主1.1 [单选] [对] 意识能动性的实现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这个途径就是(C )。
• 1.2 [单选] [对] 人类所特有的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B )。
• 1.3 [单选] [对] 人的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C )。
• 1.4 [单选] [对] “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C )。
• 1.5 [单选] [对] 在人工智能与人的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有着种种不同观点,其中正确的观点是(D)。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四、判断说明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唯心史观长期占有统治地位是因为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斗争不力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没有完整意义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的历史观。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历史观方面有些进步的思想家有唯物史观的思想萌芽,但没有形成系统的唯物史观的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之所以唯心史观占统治地位,有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阶级根源和认识论根源。
2.人类社会的历史归根到底就是劳动发展的历史正确因为劳动不仅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而且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劳动不仅是人类和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且人类通过劳动实践与物质自然界相联系,劳动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3.一切社会意识形式都是社会意识形态错误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形式从其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来看,可以区分为两种类型,一类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另一类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
只有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才是社会意识形态,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则是社会意识形式中的非意识形态部分,最明显的特征是非意识形态部分是阶级性的,如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等等。
4.社会意识依赖社会存在,社会生产力越发达,社会意识就越先进错误社会意识依赖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观点,说明了社会意识产生和变化的根源。
但唯物史观同时告诉我们,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社会意识一旦产生,就属于上层建筑,它并不直接反映生产力的变化,要通过经济基础这个中介才能同生产力发生联系,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的政治条件的关系更为密切。
因此,生产力发展迅速的国家,社会意识不一定先进,而生产力落后的国家,社会意识不一定就是落后的。
5.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力正确生产力是不依赖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力量。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1.“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D.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3.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4.杰出人物的产生是A.纯粹是必然的B.纯粹是偶然的C.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D.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5.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A.客观的物质世界B.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C.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D.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6.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7.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科学技术 B.劳动对象 C.劳动者 D.管理方式8.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社会意识形态B.政治法律思想C.国家政权D.政体9.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D. 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1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12.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13. “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A、宿命论观点B、机械论观点C、历史循环论观点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参考答案:1-5 DCBCD 6-10 CACAA 11-13 ABD二、多项选择题1.社会存在包括A.社会生产的各种物质条件B. 社会生产的物质生产活动C.经济关系D. 全部社会关系2.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A.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B.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C.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D.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3.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C.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D.历史是人思想发展史4.“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B.这两种观点是相互补充的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5.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A. 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B. 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C. 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D. 社会中的每个人是“合力”的一部分6. “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安排它的葬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A. 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B. 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C. 否认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原则D. 否认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7.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A.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B.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C.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D.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参考答案:1.ABC2.ABCD3.AB4.ACD5.CD6.AB7.ABD三、简答题1.怎样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2.怎样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3.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4.如何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这两个概念?5.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有哪些?6.什么是经济基础,如何理解经济基础这一概念的内涵?简答题1、2、3、4、6参见教科书。
郑州大学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B、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C、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2、人生观是人们对( )。
A、自然界和社会的总的看法B、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C、社会某一具体问题的看法D、人的思维才式和方法的看法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A、劳动人民的世界观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C、为全社会服务的世界观D、新兴阶级的世界观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D、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5、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突出特点是()。
A、辩证法B、直观性C、形而上学性D、机械性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在于()。
A、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B、世界观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C、人生观是世界观在个人、自我生存意义上的特殊表现D、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也必然不同E、世界观也就包含着人生观2、哲学( )。
A、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B、是文化的活的灵魂C、具有时代性D、具有民族性E、具有阶级性3、“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这里指的“真正哲学”( )。
A、可能是唯物主义哲学B、可能是唯心主义哲学C、专指各种唯物主义哲学D、取决于是否以思想的形式表现了时代的精神E、马克思主义哲学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C、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在实践基础上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E、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5、现代西方哲学可分为两股思潮,它们分别是( )。
A、人本主义思潮B、存在主义思潮C、科学主义思潮D、实证主义思潮E、唯心主义思潮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正确错误2、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正确错误3、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考核答案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程考核要求说明:本课程考核形式为提交作业,完成后请保存为WORD格式的文档,登陆学习平台提交,并检查和确认提交成功。
一.作业要求必须由自己独立完成,不得抄袭或请人代写,雷同作业按照零分处理。
二.作业内容一、辨析题(每题8分,共40分)1.“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
”答:必然性与偶然性范畴揭示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趋势。
认为“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但是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
必然性由事物的根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所决定,因而它在事物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并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偶然性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所决定,因此一般处于从属地位,能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使发展具有这样或那样的特点和偏差。
事物的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认为“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往往忽视偶然性的作用,导致机械决定论。
另一方面,世界上没有不引起结果的现象,也没有无原因的现象,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普遍性。
认为“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否认了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在此意义上,又会导致非决定论的观点。
2.“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即从抽象的规定达到思维中的具体。
此时的具体不是现实中的感性具体,不是“混沌的表现”,而是思维中的理性具体,是对事物内在联系和本质的反映。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一个以抽象为逻辑起点,通过各种形式的逻辑中介,达到以思维具体为逻辑终点的运行过程。
它是理性认识的深化、发展过程,是形成概念体系、构建理论框架及体系的过程和基本原则、基本方法。
它属于总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即“具体——抽象——具体”的否定之否定过程,是对事物本质的完整的认识过程。
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则是理性认识形成以后,回到实践,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修正、补充和发展认识的过程。
(完整版)郑州大学《马哲》网上测试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1章在线测试《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2:24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世界观就是( )。
A、观察世界形势的根本方法B、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观点C、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D、对社会某些领域具体问题的看法2、人生观是人们对( )。
A、自然界和社会的总的看法B、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C、社会某一具体问题的看法D、人的思维才式和方法的看法3、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观辩证法是( )。
A、头脑中自生的B、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C、“绝对观念”固有的D、从书本上学来的4、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特征是()。
A、历史性B、真理性C、科学性D、实践性5、唯物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
A、运动的、发展的B、批判的、革命的C、科学的、真理的D、实践的、客观的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和正确对待现代西方哲学的态度是( )。
A、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B、现代西方哲学属于现代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立C、不能无视现代西方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D、现代西方哲学提出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参考价值E、我们要认真研究、批判、吸取其中的合理因素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在我国有许多有利条件( )。
A、共产党的领导保证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B、中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现实需要C、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的性质与中国哲学优良传统存在某些相通之处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意识形态的核心E、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要的自然科学前提是( )。
A、康德星云假说B、达尔文进化论C、细胞学说D、牛顿力学E、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4、现代西方哲学可分为两股思潮,它们分别是( )。
(精选)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第三章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第3章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分,共分)。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C )ch3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2.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B )ch3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3.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C )ch3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4.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C )ch3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5.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 C )ch3A.生产对象;B.生产工具;C.生产者;D.生产资料6.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这句话是说( C )ch3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B.生产力直接决定生产关系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相适应7.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 D )ch3A.客观的物质世界B.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C.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D.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8.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D )ch3A.对立统一规律B.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C.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D.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分,共分)1.构成社会发展动力系统因素的有(ABCD )ch3A.阶级斗争B.人民群众C.社会革命和改革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2.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表现有( CD )ch3A.生产方式直接决定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B.生产方式是全部社会生活方式的总和C.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三、辨析题(请辨别下列各小题给出的观点的正确或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孟冬十月,北风徘徊
10.把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的依据是(本题难度系数为 08)()
A.事物的度 B.事物的属性和量
C.事物的规定性 D.事物的特殊矛盾
12345678910 ... 下一页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 3 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一、选择题Ⅰ,即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意的。
1.在国家社会发展问题上,有一种观点是“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邦”。这 种说法是(本题难度系数为 065)()
A.强调必然性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包含的事物发展的哲学道 理是(本题难度系数为 075)()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曲折发展的
C.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9.下列各项古代汉语表述,属于因果关系的有(本题难度系数为 07)()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
D.对立统一规律
7.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是(本题难度系数为 08)()
A.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B.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
C.理性认识发展的过程
D.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
D.否定之否定的观点
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本题难度系数为 08)()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和状态
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势或趋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03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在人类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是()。
A、日常消费生活实践
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C、科学实验
D、生产实践
2、“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
”这段话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人类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和人类活动尚未触及到的自然界属于()。
A、人工自然
B、人化自然
C、人类世界
D、自在世界
4、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所具有的共同属性是()。
A、客观实在性
B、独立于人的活动之外
C、实践活动的对象化
D、运动变化的自发性
5、下列属于社会形式的客体的是()。
A、人体
B、天体
C、政治制度
D、原材料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科学实践观的确立揭示和有力地证明了( )。
A、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B、劳动为社会的产生和存在奠定了基础
C、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实践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D、人类社会是物质活动的结果,又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状态
E、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下列各项属于实践的基本形式的有( )。
A、生产实践
B、教育实践
C、医疗实践
D、科学实验
E、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3、科学实验是( )。
A、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尝试性、探索性的实践活动
B、运用实践手段,把认识对象放在理想的环境中进行探索的活动
C、暂时撇开认识对象的复杂联系,排除各种偶然因素的干扰,从而发现其本质和规律的活动
D、为成功地改造世界提供必要的知识的活动
E、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性活动
4、实践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
A、实践是物质性的客观活动
B、实践是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
C、实践是自觉的能动的活动
D、实践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活动
E、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5、实践主体能力结构中包括的基本要素有()。
A、体力
B、知识和经验
C、情感
D、意志
E、智力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主体是人,客体是物。
正确错误
2、主观和客观的关系就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正确错误
3、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正确错误
4、世界对人既是本原性的存在,又是对象性的存在。
正确错误、自然是人类世界的前提和现实基础。
正确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