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输血在急性心包填塞中的应用与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体输血在急性心包填塞中的应用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心包积血自体回输在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的应用与护理。方
法采用心包穿刺置管解除心包填塞,并将心包积血自体回输救治4例急性心包
填塞患者。结果采用心包穿刺置管自体输血对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的抢救是安全的、有效的。结论急性大量心包填塞患者需输血,补充血容量,心包积血自体
回输,操作简单,迅速,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不需检查血型,交叉配血,避免
和减少疾病的传播,提高安全性及抢救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自体输血急性心包填塞应用护理
自体血回输无需检验血型和交叉配血实验,对出血量多的患者,可迅速、有
效地补充血容量,提高抢救成功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我科应用自体血回输,
成功救治4例急性心包填塞患者,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心脏介入手术发生急性心包填塞患
者10例,应用自体血回输的方法救治4例急性心包填塞患者,均为女性,年龄
25-55岁,其中2例为射频消融术中,1例为室缺封堵术中,1例为室缺封堵术后。
1.2 方法急查B超确诊为急性心包填塞,立即行心包穿刺置管抽出心包积血,另行静脉置管(可行股静脉,锁骨下静脉或外周静脉穿刺),并保持通畅,用注
射器将所抽出的心包积血由静脉置管处回输给患者。
1.3 结果见表1。
表1 引流血量、自体输血量、异体输血量、总输血量的比较
4例患者应用自体血回输,快速有效地扩充血容量。改善了血液循环,抢救
成功,病情稳定后出院,均无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及并发症。
2 护理
2.1 遵守无菌操作,严防引流血被污染自体输血前备齐各项急救药物及器械,合理选择血管,严格无菌操作,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准确记录收集引流血的时间,先输最近采集的血液,可疑被污染的血液不可回输,避免引流血被污染造成菌血症,注意配伍禁忌,回输血内不可加入其他药物或与其他溶液混合,防止血被破坏。应用肝素钠稀释液冲洗心包引流管和静脉通路,防止导管凝固堵塞,保持引
流管的通畅。
2.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控制回输速度心包填塞时,患者出血量多,为了减
少血液的浪费和异体输血,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将抽出的心包积血由静脉回输给患者。根据心超结果及病情,决定停止是否抽吸及回输心包积血。回输过程中应根
据病情调节回输血液速度,先慢后快,保证血液回输顺利进行。建立两条静脉通
路并保持通畅,快速补充血容量,30分钟内输入液体500-1000ml[1]。应注意控
制输液速度,维持正常血压的低水平,可避免血压过高而引起心腔内压增高及已
凝血的心脏破口再次出血,预防心包填塞的加重[2]。予行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
者病情变化,注意心包填塞渗血情况,观察尿量,尿色变化,记录生命体征,及
时发现输血的各种不良反应,如发热反应,过敏反应,出凝血异常等,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2.3 观察和防止并发症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预防各项并发症,记录回输血后
各种不良反应。因为细胞组织,微血栓,脂肪颗粒等都可能随引流血被回输,造
成肺栓塞,脂肪栓塞,血栓形成等。
2.4 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基础护理急性心包填塞患者情绪紧张,焦虑,烦躁
不安,而输血不良反应发热时患者亦会出现寒战,烦躁,应对两者注意观察,加
以识别。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工作,稳定患者情绪,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积极
配合抢救。防止坠床,及时更换汗湿衣被,保持整洁,减少患者不适,减轻其痛苦。
2.5 做好防护措施,避免传染性疾病的交叉感染对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采
用自体血回输带来的危害不是患者,而是自体血收集和回输的操作者感染和所用
仪器的污染。对此类患者进行自体血回输时更应谨慎,采用一次性耗材,采取积
极的预防措施,避免交叉感染和污染。
3 讨论
急性心包填塞是心脏介入手术中严重的并发症,多呈急性发作,紧急心包穿
刺抽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大量的心包积血填塞者,往往需要输血,以补充血容量。心包积血的自体回输,为抢救患者赢得时间,避免异体输血的不良反应和并
发症。术中回输自体血,RBC新鲜,存活时间与正常接近,携氧功能较库存血好,能更好的发挥生理作用。所输血液不用加抗凝剂,在操作中,应遵守操作过程,
严格无菌操作,以免血液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破坏,引起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潘立群,王蓉.5例心脏介入治疗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的抢救与护理.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3(6):68.
[2] 陈卓婷,莫雪珠.心脏介入治疗并发急性心包填塞的抢救配合与护理.齐齐哈尔
医学院报,2007,28(10):1261-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