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对策与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对策与建议
作者:李飞
来源:《财讯》2017年第06期
现代化一直是党中央领导在农业发展方面的工作重心。要想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依据中国国情,制定适当的现代化系统,加大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持,以保障农业现代化进程。我们应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对策,为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提供理论支持。
农业现代化障碍对策
统筹城乡发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就得着手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这就要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中国所处的时代背景,我们要想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就需要用中小城市的发展带动农村的发展,让农民享受与城市同样的公共资源,实现资源分配,真正让他们“进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首先,城镇建设是新的城乡一体化的重点,改变农村其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改变其原有的经营理念,跟上市场经济的大潮,尽可能实现农村城镇化。二,保护农民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让他们与城市居民受到平等的待遇,减轻农民的经济压力,让农村孩子享受到地方先进的教育资源,以缓解城市学校的学生压力。
开发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
第一,要有效利用耕地资源。国家对于农业资源的问题方面,一再的强调要保护和合理利用。在耕地资源上国家更是大力倡导,耕地资源被占用来发展工业,这种减少农业耕地面积来发展工业的视角对农业的发展显然是不利的,工业和农业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各级政府要采取措施有效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的同时,还要减少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对于那些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提出整改措施,或转化为合理规划,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采取“保护,节约和合理利用”的方针,响应“谁并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政策,依靠科技进步挖掘农业资源潜力,提高它的使用效率,从而降低占用农业资源的消耗”的号召。
第二,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中国总耗水量的65%用于农业灌溉,而灌溉水利用率仅为30%。农业节水应通过渗水管道引导,减少失水;有效利用处理后的废水、污水,可以用来农业灌概;同时深耕松土、耕地除草等相结合都是有效节水的方法。
第三,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教育,普及对环境保护的科学知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第四,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首先就表现在食品的安全问题,农民在尽量少使用农药,提倡使用农家肥,或者是改变农药的品种结构,改善使用农药的方法,在不浪费不污染的前提下,运用科学技术,研究并推广生物农药,走绿色现代化道路。并且,同时我们还要减少农药在食品上的残余,加大生物防治措施。由此看来农业现代化道路与环境也是息息相关的。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只有提高农业生产率,才能缩小收入差距、加快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毛泽东曾指出:“提高劳动生产率,一靠科学技术,二靠文化教育,三靠政治思想工作”。
(1)继续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截至 2012 年底,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有 25773 万人,转移到城乡非农部门就业的有 26261 万人,但是乡村人口数依旧很庞大,还有 64222 万人,如果不能落实农民工的城镇落户问题,他们将仍然参与农村的土地分配,人均耕地也只有 2.85 亩/人,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还远达不到适度经营的规模,需继续扩大劳均耕地,继续转移农业人口。
(2)新型农民工城镇化问题。在保障基本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同时,提高从农村到城市务工人员的服务力度等。这样不仅保障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稳步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而且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指日可待。
(3)促进农业发展的转变。农业发展的转变需要引导,这就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以点带面,扇形传播辐射。不断扩大的模式将会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而高素质高技能的农业人才培养也要加大力度,真正让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农业的主人。
农村土地股份制,农业发展产业化
目前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导致大量土地闲置,可以通过一种创新模式让农民工回归田野。建立一批企业,把闲置土地集中承包,集中生产,每家可以得到相应股份,并且农民工可以回到家乡在这些企业里边工作。企业要配备相应的农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服务人员,对农民进行集中式的培训种植,研发人员可以培育良种,增加产出,这样的模式不但可以解决城市人口压力大,就业不能长期保障的问题,而且土地重新利用,这无疑是一次新的土地革命,如果这种模式未来几年成功实行,新型城镇化的问题将会不攻而破皆大欢喜。
改革科技体制,加强农村教育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
首先,要提高农业创新能力,进一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现代生命科学与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领域不断的突破,引发新的工业革命。结合生物科技与传统技术,在此基础上,培养一批懂农业,热爱农业的专家,带动农民一起发展壮大农村经济。
其次,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进步。积极开拓农业技术市场,疏通科技成果流向农业生产的渠道,改变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全部无偿转让科技成果的作法。鼓励各类农业科研机构与企业或农民建立多种形式的联合,或与外贸和生产供销部门结合,建立产、供、销的经济实体,发挥科技的先导功能和后劲作用,通过经营促进生产,推动科研,增加收入。推广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技术道路,建立开放,竞争,流动,协作的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的管理体制。
三,普及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的演员,即是现代化农业的前提。定期定点进行农业知识培训,学习和建立一套生态农业的知识体系,通过提高农民素质才能逐渐引导农民走向生态农业。
[1]卢良恕.论新时期的中国现代农业建设[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3).
[2]黄佩民.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历程和发展创新[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3,(2):130.
[3]牛若峰.中国农业现代化走什么道路[J].农业现代化,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