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编元代文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明清诗坛概况
第一节元代诗歌创作概况
公元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元朝。
元朝的统一,一方面结束了五代以来长达三百余年的几个政权分立的割据状态,减轻了由于长期战乱造成的灾难和负担,另一方面来自漠北的比较落后的生产方式的渗入和融合,使得这个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呈现出一种特殊的形态。
元代是叙事性文学样式—杂剧的发展变迁、繁荣兴盛的历史时期,诗文创作相对衰落。
一些作家,在其诗歌创作中,体现出社会历史时代特征:
前期:刘因、赵孟頫
中期延祐年间: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号称元诗“四大家”,
后期的王冕、杨维桢等。
值得注意的是,元代涌现了少数民族诗人,体现出民族文化历史性交流的特征,其中以萨都剌成就最高。
(一)诗歌的新变:散曲的兴盛与发展。
散曲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音乐的发展兴盛起来的诗歌样式,其特点在于:用韵加密、添加衬字、平仄通押,尤为显著的是:叙事因素增强。
散曲有两种体式:小令和套数。
元代散曲
一、散曲的兴起和特点
散曲是金元时期在我国北方兴起的一种新诗体。散曲的名称,是相对于剧曲(即杂剧)而言的。
散曲在当时称为乐府,如杨朝英所著《大平乐府》、无名氏所著《乐府新声》、《乐府群玉》等,都是散曲集。到明初朱有燉《诚斋乐府》,方有散曲之称,但单指小令,跟我们今天用来兼指小今和套数又不尽相同。
散曲和词一样,都是来自民间的合乐歌唱的长短句。
宋金对立时期,北方契丹、女真和蒙古等少数民族的乐曲与汉族北方地区慷
慨粗犷的民间歌曲相结合,产生了散曲这种新的诗歌形式。开始在民间流传,以后又传到知识分子中间,特别受到为瓦肆勾栏艺人写作的书会才人的重视和热爱。可以说,散曲是我国多民族文化的产物,也是文学形式推陈出新的结果。
散曲的主要形式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小令也叫“叶儿”,是单支的曲子,很象一首单调的词。
小令包括“带过曲”:小令的一种特殊形式,或者算作小令的变体。它是由同一宫调中音律恰能衔接便于连唱的两三支曲调组成,如[中吕][十二月]带[尧民歌],[双调][雁儿落]带[得胜令],[南吕][骂玉郎]带[感皇恩]、[采茶歌]。
套数又称套曲或散套,是由同一宫调中的若干支曲联缀而成的组曲。曲调的联缀要按一定的顺序和格式,一般都有“尾声”,并要求一韵到底。套数可长可短,短套可以短到只有两支曲子。
和词比较,散曲在艺术形式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词必须严格按照词谱格式填写,散曲则可以在正格之外增加衬字。如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套曲中[黄钟尾]的开头两句:“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从正格的十四字拓展到了五十三字,衬字多达三十九个。衬字的增加,大大加强了思想表达的灵活性和语言的生动性,提高了曲词的表现力。
第二、的押韵要分平仄声,不能通押,但有时可以换韵。散曲则是按照当时北方实际的语音押韵,平、上、去三声通押,如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中,“鸦”、“家”、“涯”三字是平声韵,“马”是上声韵,“下”是去声韵,平、上、去和谐地通押在一起。
第三、用韵较密,几乎每句都押韵,而且要求一韵到底。
艺术风格:质朴自然、明快泼辣、尖新酣畅。
据今人隋树森辑录的《全元散曲》所载,元代有姓名可考的散曲作家二百多人,小令三千八百五十三首,套数四百五十七套。散曲的内容,大多是些有关山林隐逸、叹世写景和男女风情之作,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特定情感,也有一些反映元代特定社会现实的作品。
二、元散曲的主要作家和作品
前期的代表作家是关汉卿、马致远和白朴,此外重要作家还有杨果、卢挚、姚燧等。他们的散曲多表现出对功名利禄的鄙薄,对封建礼教的藐视,对山林隐逸生活的赞颂,对男女爱情的歌唱,对自然风光的神往,与此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流露出逃避现实情绪。在艺术上,富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饱含着北方民歌中犷放爽朗、质朴自然的情致,有“蛤蜊”风味。
关汉卿:存小令57首,套数14套。
内容以写男女恋情为多,风格本色自然,如[南吕·四块玉]《别情》。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是关汉卿散曲的代表作品。这篇散曲生动概括了他一生所走过的艺术道路,真实表现了他的思想性格和生活情趣,具有很强的典型意义。
[黄钟尾]一曲: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吟诗,会篆籀,会弹丝,会品竹;我也会唱鹧鸪,舞垂手,会打围,会蹴鞠,会围棋,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艺术特色:曲中一系列短促有力的排句,节奏铿锵,具有精神抖擞、斩钉截铁的意味。全曲把衬字运用的技巧,发挥到了极致。如首两句,作者在本格七、七句式之外,增加了39个衬字,使之成为散曲中少见的长句。而这些长句,实际上又以排列有序的一连串三字短句组成,从而给人以长短结合舒卷自如的感觉。这种浪漫不羁的表现形式,恰能表达浪漫不羁的内容,以及风流浪子无所顾忌的品性。《太和正音谱》说:“关汉卿词,如琼筵醉客。”
马致远:近人辑《乐篱乐府》一卷,收小令104首,套数17套。
内容:多写隐居乐道的生活和恬适的情趣,其中有怀才不遇的心情,也有消极厌世的思想。其艺术风格不是单一的,既有元前期散曲常见的本色洒脱,又有一批作品是“典雅清丽”(《太和正音谱》)的。他的两首《秋思》最有名。《中原音韵》认为他的套曲[双调·夜行船]《秋思》是“万中无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