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docx
上海高考语文默写复习集(内部最全) 九
![上海高考语文默写复习集(内部最全) 九](https://img.taocdn.com/s3/m/bb4721b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ff.png)
一、默写填空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赤壁赋》)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韩愈《师说》)3.贾谊的《过秦论》中“秦无亡失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两句运用夸张手法表述秦国没有任何耗费就让来犯的九国之师陷入困境。
4.杜牧《阿房宫赋》的“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两句,运用对比、反问的手法,批判秦人大肆搜刮,挥霍无度。
5.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6.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7.《赤壁赋》中客人触景伤怀,用比喻手法写人生短暂渺小的两句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8.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贾谊《过秦论》)9.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曹操《短歌行》)10.杜甫的《登高》中,诗人用“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直接抒发了自己的多重愁苦,被宋代学者罗大经认为“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准”。
二、加点字解释(1)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可惜)(2)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感到惋惜)(3)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到来)(4)郦元以为下临.深潭(靠近)(5)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对着)(6)临.行密密缝,游子身上衣(将要,快要)(7)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考虑,想到)(8)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用绳结缀)(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考虑,打算)(10)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心思,意念)一、默写填空1.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2.杜甫《登高》中击中表现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中的“句中化境”。
3.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4.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杜牧《阿房宫赋》)5.时空对举是指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描写景物来营造意境,让读者在时空交错中获得审美体验。
(便于教师直接打印)最新沪版高中名句默写以及答案
![(便于教师直接打印)最新沪版高中名句默写以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c2f678b52acfc789ebc97b.png)
默写一忧劳可以兴国,,杨柳依依。
座中泣下谁最多?。
,留取丹心照汗青今年欢笑复明年,。
,俯察品类之盛满招损,,鸟倦飞而知还。
何当共剪西窗烛,。
,白鸟悠悠下聊乘化以归尽,!,清辉玉臂寒。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相逢何必曾相识。
无求生以害仁,。
,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
,月有阴晴圆缺。
轻拢慢捻抹复挑,。
,天上人间木欣欣以向荣,。
,,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不知南方不肯休默写二君子固穷,。
,雨雪霏霏。
群贤毕至,,老大嫁作商人妇。
嘈嘈切切错杂弹,。
,琵琶声停欲语迟。
今年欢笑复明年,。
,谦受益衣带渐宽终不悔,,双照泪痕干。
何时倚虚幌,。
,泉涓涓而始流。
银瓶乍破水浆迸,。
,微风燕子斜醉不成欢惨将别,。
,审容膝之易安。
忧心烈烈,。
,唯见江心秋月白。
一死生为虚诞,,为君翻作琵琶行。
落日照大旗,,犹抱琵琶半遮面。
云无心以出岫,。
,知来者之可追。
默写三多情自古伤离别,,徘徊于斗牛之间今宵酒醒何处?。
,凌万顷之茫然此去经年,。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山河表里潼关路。
诵明月之诗,,到黄昏、点点滴滴。
水之行避高而趋下,,。
两三航未曾着岸。
舞幽壑之潜蛟,,,凄凄惨惨戚戚。
寒蝉凄切,,。
,最难将息。
由俭入奢易,,,如今有谁堪摘!青,;,怎一个愁字了得!故不积跬步,,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兴,百姓苦。
,。
,不舍昼夜。
默写四守着窗儿,!,水为之而寒于水。
燎沉香消溽暑,。
,朽木不折;挟飞仙以遨游,,,却是旧时相识。
都门帐饮无绪,,。
,羽化而登仙水因地而制流,,渺沧海之一粟白露横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闻道有先后,,用之不竭故乡遥何日去?。
,金石可镂多情自古伤离别,,徘徊于斗牛之间知者乐水,,竟无语凝噎。
不积小流,,,暮霭沉沉楚天阔。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凌万顷之茫然默写五结庐在人境,。
,白首不见招。
问君何能尔,。
,,只识弯弓射大雕。
此中有真意,。
,连山到海隅。
休说鲈鱼堪脍,,?,由来非一朝。
廊腰缦回,,荫此百尺条。
上海教材高一背诵段篇默写练习1
![上海教材高一背诵段篇默写练习1](https://img.taocdn.com/s3/m/608cf5ce5fbfc77da269b16e.png)
高一语文背诵默写练习(2011.4)不忍登高临远,_______,归思难收。
(北宋·柳永《八声甘州》)痴儿了却公家事,_______。
(北宋·黄庭坚《登快阁》)楚天千里清秋,_______。
(南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对潇潇暮雨洒江天,_______。
(北宋·柳永《八声甘州》)可惜流年,_______,_______。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_。
(北宋·黄庭坚《登快阁》)倩何人,_______,_______?(《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处红衰翠减,_______。
(北宋·柳永《八声甘州》)叹年来踪迹,_______?(北宋·柳永《八声甘州》)吴宫花草埋幽径,_______。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_______,长安不见使人愁。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_______,此心吾与白鸥盟。
(北宋·黄庭坚《登快阁》)_______,凤去台空江自流。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_______,关河冷落,_______。
(北宋·柳永《八声甘州》)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南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_______,栏杆拍遍,_______。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_______,怕应羞见,_______。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_______,青眼聊因美酒横。
(北宋·黄庭坚《登快阁》)_______,无语东流。
(北宋·柳永《八声甘州》)_______,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北宋·柳永《八声甘州》)_______,献愁供恨,_______。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_______,湘江北去,_______。
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
![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2c2f470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5.png)
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引言理解性默写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是一套专门针对高一学生的复习题目,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其学习成绩。
本篇文档将详细介绍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的特点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这些题目进行复习。
一、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的特点1. 全面覆盖知识点: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涵盖了高一各个学科的重点知识点,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等。
这个套题的设计目的是帮助学生从多个学科的角度全面理解和掌握知识。
2. 知识点深度剖析:每个复习题都会深度剖析知识点,引导学生回顾和思考相关概念和原理。
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 灵活的题型设计: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的题型设计灵活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这些题型不仅可以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如何正确使用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进行复习1. 制定学习计划:在使用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之前,学生应该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
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知识掌握情况,合理安排每天的复习内容和时间。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复习的效果。
2. 阅读题目:在进行复习之前,学生应该认真阅读每个复习题目,并理解题目要求。
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可以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补充学习。
这样可以确保对题目的正确理解,从而提高复习的准确性。
3. 默写答案:接下来,学生可以开始默写答案。
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默写,以提高默写速度和准确性。
在默写时,要注意整洁和规范,尽量避免错误和涂改。
沪教版高考理解性默写(高中)分析学习资料
![沪教版高考理解性默写(高中)分析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66928c084868762caaed55c.png)
高三理解性默写之高中篇目一、《师说》(韩愈)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
2.《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从师的标准: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柳宗元曾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
有,辄哗笑之。
”这与韩愈师说中“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所描述的现象一样。
4.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一文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5.《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6.求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懂的就要去探求,或是向别人请教,正如《师说》中所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否则,就会像韩愈在《师说》中批判的对象一样:本末倒置,聪明人做出糊涂事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7.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8.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两句慨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9.《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的错误态度。
10.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择师而教之”;对自身“则耻师焉”。
11.《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2.韩愈在《师说》中慨叹,因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不同,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结果:“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3.韩愈眼中的师生关系是怎样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高考语文 理解性默写测试题(高中部分)及答案
![高考语文 理解性默写测试题(高中部分)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9b1905551810a6f4248681.png)
高考理解性默写-——-—高中部分(14篇)(一)《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观点相同.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 , ,,。
(二)《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 。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 。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 ,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三)《师说》1.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 。
2.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 , ,。
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
![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9ea537e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e1.png)
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导语:理解性默写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默写,能够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和记忆。
本篇文档为您提供了一组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希望能够帮助您巩固学习成果,提升语文水平。
一、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完成后面的小题。
过去的两个星期田老师开始给我们布置家庭作业了。
这次作业是点评《阮先生火了》这篇课文中的一个人物。
角色扮演是一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活动。
在点评的时候,需注意语文学科社会属性。
角色扮演活动可按语文学科的多个重点进行点评。
例如(点一种即可):作为沪教版选修2教材中的《阮先生火了》,作为读写能力培养之一的课文,可从读的角度:鉴赏故事情节的趣味性,了解生活中的冲突。
可从写的角度:掌握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提高书写能力。
有写个人简笔,有写谈感受,有写角色扮演经历的。
任务一:“阮先生火了”的故事开头呈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情节,请用自己的话来叙述一下。
任务二:在阅读《阮先生火了》这篇课文之前,你是否觉得你是一个有耐心、善于倾听别人观点的人?请用一两句话描述一下你的想法。
提示词:自信、谦虚、有耐心、善于倾听。
任务三:阅读《阮先生火了》这篇课文后,你对文中的角色和故事有了详细的了解,请简要描述一下阮先生的性格特点。
提示词:聪明、自信、乐观、活泼。
任务四:请描述一下你最喜欢的角色,并简要说明你喜欢这个角色的原因。
提示词:善良、乐观、努力。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要求写出词汇或短语的解释。
1. 默写解释:“社会属性”是指某一学科的某一内容和其他学科相关的特点或属性。
2. 默写解释:“角色扮演”是指用自己扮演特定角色的方式来理解和解读文本。
3. 默写解释:“鉴赏”是指对文本进行评价和赏析。
4. 默写解释:“感受”是指对文本内容产生的情感和体验。
5. 默写解释:“分析”是指对事物进行细致思考,深入剖析。
三、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短文。
她是班上的“花痴”,总是脑子里装满了美丽的幻想。
她的幻想中,有无数漂亮的衣服和闪亮的首饰。
上海高考语文默写复习集(内部最全) 八
![上海高考语文默写复习集(内部最全) 八](https://img.taocdn.com/s3/m/287626b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0b.png)
一、默写填空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王羲之《兰亭集序》)2.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杜牧《阿房宫赋》)3.《老子》第三十三章中“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两句表明人的肉体生命是短暂的,但人的精神可以永垂千古,那才是真正的长寿。
4.《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司马迁《屈原列传》)5.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6.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重道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7.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杜牧《阿房宫赋》)8.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杜甫《蜀相》)9.《陈情表》中,作者以乌鸟反哺作比来表达孝道的句子是:“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10.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李密《陈情表》)二、加点字解释(1)举.以予人,如弃草芥(拿)(2)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施行,实行)(3)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推举)(4)举.贤以自佐(选拔)(5)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举.!(成功)(6)戍卒叫,函谷举.((被)攻占)(7)举.类迩而见义远(列举)(8)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尽,完)(9)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器具)(10)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详细,详尽)(11)良乃入,具.告沛公(同“俱”,全,都)(12)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全,都)(13)欲呼张良与俱.去(一起,共同)一、默写填空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论语>十二章》)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老子》第三十三章中,指出能战胜别人和能克制自己的弱点的重要性的两句是: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岁无丝竹管弦之乐,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王羲之《兰亭集序》)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杜牧《阿房宫赋》)6.《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两句描写梦中的声音,震动林泉,使人心惊胆战。
(上海)高一第二册(含理解运用性)背诵默写 参考答案
![(上海)高一第二册(含理解运用性)背诵默写 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1fbb39af45b307e8719795.png)
上海高一第二册(含理解运用型)背诵默写填空1、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中“,。
”一句,和汉陆贾《新语·慎微篇》:“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一句表意类似。
2、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中作者凭吊历史兴衰最典型的句子是:,。
3、,无语东流。
(《八声甘州》柳永)4、柳永的《八声甘州》中“不忍登高临远,,。
”一句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5、楚天千里清秋,。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6、,澄江一道月分明。
(《登快阁》黄庭坚)7、千岩万转路不定,。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8、,日月照耀金银台。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9、白云回望合,。
(《终南山》王维)11、,燕尾绣蝥弧。
(《塞下曲》卢纶)12、黄沙百战穿金甲,。
(《从军行》王昌龄)参考答案:1、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中“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一句,和汉陆贾《新语·慎微篇》:“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句类似。
2、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中作者凭吊历史兴衰最典型的句子是: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3、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八声甘州》柳永)4、柳永的《八声甘州》中“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
”一句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5、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6、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登快阁》黄庭坚)7、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8、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9、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终南山》王维)11、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塞下曲》卢纶)1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王昌龄)。
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题及答案(复习-完整版)
![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题及答案(复习-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7185c1869eae009581bec71.png)
高中语文必修一默写练习2.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
远看:“,”;近观:“,”。
仰视:“”;俯瞰:“”。
总5.概括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是:,;,。
,《雨巷》(戴望舒)1.写雨巷特点的诗句是:,,。
《再别康桥》(徐志摩)《烛之武退秦师》《左传》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
2.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满的话是:,,,。
3.大敌当前,内忧外患,郑伯贵为一国之君却能礼贤下士,诚恳自责:, ,。
4. 郑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烛之武,也略略还有点威胁是:,。
5. 烛之武见秦伯时,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
6. 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
7.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
当时秦在西,郑在东,晋置于两国之间,秦郑并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绝无可能:,,,,。
8.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欲吞并天下的心理,联系实际,指点迷津,循循善诱,娓娓说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
“亡郑”、“舍郑”的利害关系一目了然,明智的秦穆公自当怦然心动,坐收渔利。
9.烛之武用雄辩的事实指出晋乃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徒的话是:,,,。
(如果只写三句,就写前面三句。
)10.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
11.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
12. 烛之武说退秦军后,晋文公非常气愤。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然而晋文公认为“不可”,他说“”。
他又说“”,这是不仁道的;“”,这是不明智的;“”,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于是晋文公对子犯说“”,晋国军队就离开了郑国。
13. 做人不仅要有智谋而且还要有仁义,就如同《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晋文公所说:“,;,;,。
沪教版高一语文积累运用——理解性默写
![沪教版高一语文积累运用——理解性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236c74b6482fb4daa58d4bc9.png)
沪教版高一语文积累运用——理解性默写【高一上】沁园春·长沙作者: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沁园春·长沙》点明时间地点环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沁园春·长沙》概括湘江秋景的一句:___________。
3. 《沁园春·长沙》描写远望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沁园春·长沙》描写仰望与俯瞰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沁园春·长沙》引起诗人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过渡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沁园春·长沙》蔑视权贵的句子:___________。
8. 《沁园春·长沙》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沁园春·长沙》表现革命者青春风采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沁园春·长沙》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场面描写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2.万类霜天竞自由。
3.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上海高考语文默写复习集(内部最全) 二十
![上海高考语文默写复习集(内部最全) 二十](https://img.taocdn.com/s3/m/a1e53b7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a9.png)
一、默写填空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2.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十二章》)3.荀子《劝学》中“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两句以好马为喻,从反面论证了坚持下去才能够获得成功的道理。
4. 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礼记·大学之道》)5.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
(司马迁《屈原列传》)6.猿猴以其独特性常出现在古代诗歌中,如李白《蜀道难》中的“猿猱欲度愁攀援”和杜甫《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
7.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贾谊《过秦论》)8.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李白《蜀道难》)9.苏轼《赤壁赋》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两句写江上水汽弥漫,无边无际的江水和远方天际相接。
10.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王羲之《兰亭集序》)二、加点字解释(1)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整顿,训练)(2)治.居第于封丘门内(修筑,建造)(3)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对抗,对付)(4)国治.而后天下平(治理好,太平)(5)一篇之中三致.志焉(表达,传达)(6)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到达,达到)(7)今陛下致.昆山之玉(取得,得到)(8)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招致,招来)(9)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揽)(10)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意态)(11)专心致.志(同“至”,尽,极)一、默写填空1.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十二章》)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杜甫《登高》)3.《荀子·劝学》中,“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两句表明取得成就不一定要天赋异禀,而要善于利用外部条件。
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5.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6.《阿房宫赋》中秦王朝对人民极尽剥削和掠夺之后挥霍无度的两个句子是:“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题及答案(复习,完整版)
![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默写题及答案(复习,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3ee89dc941ea76e58fa043e.png)
高中语文必修一默写练习2.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
远看:“,”;近观:“,”。
仰视:“”;俯瞰:“”。
总5.概括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的句子是:,;,。
,《雨巷》(戴望舒)1.写雨巷特点的诗句是:,,。
《再别康桥》(徐志摩)《烛之武退秦师》《左传》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
2.烛之武被求着出山时,说了一句隐含着不能早被任用的酸辛和不满的话是:,,,。
3.大敌当前,内忧外患,郑伯贵为一国之君却能礼贤下士,诚恳自责:, ,。
4. 郑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劝说烛之武,也略略还有点威胁是:,。
5. 烛之武见秦伯时,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
6. 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
7.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
当时秦在西,郑在东,晋置于两国之间,秦郑并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绝无可能:,,,,。
8.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欲吞并天下的心理,联系实际,指点迷津,循循善诱,娓娓说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
“亡郑”、“舍郑”的利害关系一目了然,明智的秦穆公自当怦然心动,坐收渔利。
9.烛之武用雄辩的事实指出晋乃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徒的话是:,,,。
(如果只写三句,就写前面三句。
)10.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
11.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
12. 烛之武说退秦军后,晋文公非常气愤。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然而晋文公认为“不可”,他说“”。
他又说“”,这是不仁道的;“”,这是不明智的;“”,这是不符合武德的。
于是晋文公对子犯说“”,晋国军队就离开了郑国。
13. 做人不仅要有智谋而且还要有仁义,就如同《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晋文公所说:“,;,;,。
沪教版语文高一第一学期默写
![沪教版语文高一第一学期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559ffd3310661ed9ad51f3b2.png)
高中语文第一册文学常识及古诗文背诵默写一.古诗文默写1、携来百侣曾游。
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
指点江山,,。
曾记否,,?(《沁园春·长沙》)2、,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采菊东篱下,。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饮酒》)3、蒹葭采采,。
所谓伊人,。
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蒹葭》)4、,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
,,万类霜天竞自由。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5、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
世胄蹑高位,。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
冯公岂不伟,。
(《咏史》)6、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
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蒹葭》)7、,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蒹葭》)8、精华欲掩料应难,。
,。
绿蓑江上闻秋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博得嫦娥应借问,!(《红楼梦》)12、,不知转入此中来。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13、大音希声,。
(《老子》)14、我劝天公重抖擞,。
(龚自珍《己亥杂诗》)15、单车欲问边,。
征蓬出汉塞,。
大漠孤烟直,。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16、铙吹喧京口,。
赭圻将赤岸,。
日落江湖白,。
明珠归合浦,。
(王维《送邢桂州》)17、寒山转苍翠,。
倚杖柴门外,。
渡头余落日,。
复值接舆醉,。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18、少无适俗韵,。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
开荒南野际,。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
暧暧远人村,。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
久在樊笼里,。
(陶渊明《归园田居》)二、文学常识《》(沈从文)《合欢树》()《》(欧·亨利)《沁园春·长沙》()《种树郭橐驼传》()《病梅馆记》()《》(徐志摩)《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双桅船》()《蒹葭》()《促织》()《咏史》()《饮酒》()《香菱学诗》()。
上海高考课内默写练习
![上海高考课内默写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179611d9240c844769eaeefb.png)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________________。
看万山红遍,________________,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___。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__。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________________。
蒹葭《诗经·秦风》________________,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________________。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________________。
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___。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______________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咏史【西晋】左思________________,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英俊沉下僚。
________________,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________________。
冯公岂不伟,________________。
饮酒【东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________________。
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___。
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
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________________。
吴宫花草埋幽径,________________。
三山半落青天外,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长安不见使人愁。
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
![沪教版高一理解性默写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779240fc8d376eeafaa313a.png)
理解性默写复习题《登金陵凤凰台》1.《登金陵凤凰台》从体裁上看属于。
2.诗人借诗句“,”,发出了繁华易逝,盛时难在,唯有山川长存的无穷感想。
3 诗人经过“,”寄寓了六朝兴废的感想。
4.诗人从对历史凭吊的眼光投向永久的大自然诗句是“,”5. 诗句“,”化用”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的说法,用来寄寓自己忧时伤国、怀才不遇的感想。
《八声甘州》(柳永)1.“,一番洗清秋”选自柳永的《》2.词中借暮秋萧瑟寥廓的情形来表现游子的客中情怀的诗句是“,,。
“3.词人由仰观转向俯察,运用借代手法描摹秋季光景逐渐衰落的诗句是”,”。
4.词人运用拟人手法同时借用长江水表达事过境迁感想的诗句是“,。
”5.作者登高望远,直接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6.词人惋惜自己四周奔走,无原由在异乡久留的诗句是“,?”7.词人运用化实为虚的手法,抒发思乡之苦和怀人之情的诗句是“,,。
“《水龙吟 . 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1 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描述眺望光景,并倒装的的诗句是:“,,。
“2. 《登建康赏心亭》中“,,”运用传统意象“夕阳”和“鸿雁”抒发了游子之愁。
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作者运用拥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忿的句子是:”,,,。
”4.词人表示不肯学为家乡美食而归隐的张季鹰,而要壮心许国的句子是“,,?“5 用典表现自己对朝中小人的不满的句子:“,,。
”6用典表现自己对时势、国势关注并惋惜岁月流逝的句子 :,,。
7.“,,”是写辛弃疾自伤志向不可以实现,世无知音,得不到怜悯与安慰感触。
8.辛弃疾,(朝代)有名(风格),字,号。
《登快阁》黄庭坚1.黄庭坚,(朝代)有名诗人,字,号,晚号涪翁,与、晁补之、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 ""。
生前与齐名,世称 "苏黄"。
2. 诗句“,”以谐趣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对政界生活的厌烦,以及如释重任的快乐心情。
3.《登快阁》中化用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诗句是“,”。
(完整word版)上海高考理解性默写练习及答案
![(完整word版)上海高考理解性默写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24126e0722192e4536f678.png)
上海高考理解性默写1.《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感慨秦汉历史变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
(2分)2.王先生买了一套房子,朋友向他祝贺,他却引用了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名句来表达自己的惭愧心情。
他引用的名句应该是:,,。
3.《登金陵凤凰台》中,李白感伤皇帝被奸臣蒙蔽的两句诗是:“____ ______,_____ ____。
”4.杜甫的《月夜》诗中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种从对面入笔,曲折地表达情感的手法相似的一句是,。
5.“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用的最突出的手法是。
在柳永《八声甘州》中运用相同手法的句子是“,、?”6. 《月夜》中,杜甫在描写妻子独自看月的情景后,写出了希望结束两地看月的诗句:, 。
7.老子和荀子均以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道德经》);而荀子则说:“,。
”(《劝学》)8.在柳永的《八声甘州》中描摹秋天景物渐渐衰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评周邦彦词句“,”曰:“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觉白石《念奴娇》《惜红衣》二词,犹有隔雾看花之恨。
”10.柳永《雨霖铃》中“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两句,直抒胸臆,感情深厚;陆游《书愤》中也有直抒胸臆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秋)11.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联,由空间开拓视野,由时间驰骋想象,营造了开阔悠远、囊括宇宙的境界:杜甫《登楼》中相似手法写出相似境界的一联是“,。
”12.苏轼《•密州出猎》一词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两句用典抒情,杜甫《登楼》一诗中运用相似手法的一联是“,”13.陆游《书愤》中运用意象叠加手法的诗句是“,。
上海高考语文默写复习集(内部最全) 十四
![上海高考语文默写复习集(内部最全) 十四](https://img.taocdn.com/s3/m/325d3776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fe.png)
一、默写填空1.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礼记•大学之道》)3.中国是一个有尊师重道传统的国家,《师说》对教师的职责和作用是这样表述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论语>十二章》)5. 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杜牧《阿房宫赋》)6.《阿房宫赋》用“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的事实。
7.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苏洵《六国论》)8.荀子《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两句强调了一味空想远不如脚踏实地地学习。
9.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10.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赤壁赋》)二、加点字解释(1)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同“脱”,摆脱)(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同“悦”,高兴,愉快)(3)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归顺)(4)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迁就)(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6)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贿赂,买通)(7)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私下,暗中)(8)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私交,交情)(9)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向来,一向)(10)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朴素)(11)字而幼孩,遂.而鸡豚(喂养)(12)天遂.人愿(顺从)(13)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竟然)一、默写填空1.李白《蜀道难》中,“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统治者能够重视蜀道,避免蜀地将领据险叛乱。
2.在《蜀道难》一诗中,李白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为文章增添浪漫主义色彩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new高一语文理解性默写试卷及答案(精品文档)
![new高一语文理解性默写试卷及答案(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b981ea18482fb4daa48d4b13.png)
高一语文理解性默写1.《沁园春长沙》上阕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沁园春长沙》中起到过渡作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沁园春长沙》中体现“书生意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对祖国命运担忧的两个名句是:“ , ?”5.《沁园春·长沙》概括湘江秋景的一句是:__________。
6.《沁园春·长沙》中引起诗人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过渡句:__________,__________。
7.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革命者劈波斩浪的气魄。
8.戴望舒在《雨巷》中反复咏叹“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 ”。
9.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开篇“ , ”两句直击诗题,恰到好处,结尾“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次抒发不舍之情。
10.“易水诀别”是《荆柯刺秦王》中悲壮的一幕,荆轲临行前在易水边慷慨歌曰:“ 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11.“易水诀别”一幕中。
通过写众宾客的神态,表现出送行悲壮气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2.易水诀别”一幕中,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柯义无反顾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描写荆轲和着高渐离击筑而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4.《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所唱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慷慨悲壮。
15.《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描写送行人员愤怒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6.《荆轲刺秦王》中表现了荆轲刺杀秦王时的悲壮情怀和不完成任务誓不回还的坚定意志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解性默写复习题
《登金陵凤凰台》
1.《登金陵凤凰台》从体裁上看属于。
2.诗人借诗句“,”,发出了繁华易逝,盛时难在,惟有山水长存的无限感慨。
3 诗人通过“,”寄寓了六朝兴废的感慨。
4.诗人从对历史凭吊的眼光投向永恒的大自然诗句是
“,”
5. 诗句“,”化用”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的说法,用来寄寓自己忧时伤国、怀才不遇的感慨。
《八声甘州》(柳永)
1.“,一番洗清秋”选自柳永的《》
2.词中借深秋萧瑟寥廓的景象来表现游子的客中情怀的诗句是
“,,。
“
3.词人由仰观转向俯察,运用借代手法描摹秋天景物渐渐衰败的诗句
是”,”。
4.词人运用拟人手法同时借用长江水表达物是人非感慨的诗句是
“,。
”
5.作者登高望远,直接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6.词人感叹自己四处奔波,无理由在他乡久留的诗句是
“,?”
7.词人运用化实为虚的手法,抒发思乡之苦和怀人之情的诗句是
“,,。
“
《水龙吟 . 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1 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描写远望景物,并倒装的的诗句是:
“,,。
“
2. 《登建康赏心亭》中“,,”运用传统意象
“落日”和“鸿雁”抒发了游子之愁。
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作者运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抒发自己报国无
路,壮志难酬的悲愤的句子
是:”,,,。
”
4.词人表示不愿学为家乡美食而归隐的张季鹰,而要壮心许国的句子是
“,,?“
5 用典表现自己对朝中小人的不满的句子:“,,。
”6用典表现自己对时局、国势关注并感叹时光流逝的句
子 :
7.“,,
,
,。
”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
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感伤。
8.辛弃疾,(朝代)著名(风格),字,号。
《登快阁》黄庭坚
1.黄庭坚,
与、晁补之、(朝代)著名诗人,字,号
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
,晚号涪翁,。
生前与
齐名,世称 " 苏黄 " 。
2. 诗句“,”以谐趣的笔调表达了诗人对官
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
3.《登快阁》中化用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诗句是
“,”。
4.诗句“,”抒发了用伯牙、子期,阮籍嵇康
的典故抒发了诗人因世无知音、怀才不遇而借酒浇愁的苦闷和感慨。
5.“,”直接抒发了诗人渴望归隐、追求自在洒脱
精神境界。
《塞下曲》《从军行》和《过华清宫》
1、这三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从题材上看,《从军行》《塞下曲》属于,而《过华清宫》属于。
2. 卢纶,字。
3.《塞下曲》运用衬托手法刻画出威猛而矫健的将军形象的诗句是
“,”
4.“,”这两句诗以悬殊的数字对比,充分体现出将军平时对军队的严格训练,也使这位将军的形象更为丰满突出。
《从军行》
1. 王昌龄,字。
后人誉为。
2.诗中描写边地风光、借以渲染战争气氛的诗句是
“,”。
3.“,”这两句诗集中概括了戍边将士长期酷烈的战争生活以及决心破敌的豪情。
《过华清宫》
1. 杜牧,字,号,和并称”小李杜“
2. 诗中用”“与”“构成鲜明的对比,蕴含着对骄奢淫逸生活的无言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