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济结构和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试对策】
复习过程中要重视对经济知识进行归纳整理,理清基本线索,概 括其发展特点和规律,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重视典型的经济政 策及其影响;重视商品经济等特殊经济现象;重视经济与政治、 经济与文化现象等其他社会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关注以下几大 要点: 1、古代经济发展的原因。从政治、经济、民族、对外等方面考虑, 包括:农民起义后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统治阶级改革、政治 稳定国家统一、民族间、南北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前代基础、 科学技术发展等。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根源,其中生产工 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安定的环境是生产力发展的前提。 2、古代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战国秦汉时期封建经济初步发展; 魏晋时期北方经济恢复、发展,南方经济开发并开始赶上北方; 隋唐时期封建经济繁荣,城市商业发展;宋元时期南方经济开始 超过北方;明清时期引进新作物品种,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 萌芽,封建经济开始走向衰落。
【知识结构】
2、共同原因(在分析古代某一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时,要注意 从这些方面去思考) ①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 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 ②前代农民战争推动后继王朝调整统治政策,即部分调整生产关 系,而且政策具有连续性,从而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③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重视水利的兴修,历法 的进步,科技著作的颁布,外国先进技术的引入等,成为社会经 济恢复发展的科技条件。 ④国内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中外交往的加强,有 利于经济的发展。 ⑤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⑥每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以前期经济的发展为基础,并且为 后世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中国古代经济结构和特点
【高考趋势】
2001——2005年高考知识点一览表
朝代
选择题
主观题
先秦 秦汉 魏晋 隋唐
冶铁;铁器牛耕;孙叔敖修建的水利工 程;吴王夫差开凿的古代运河
冶铁;犁耕;赋税;灵渠;豪强地主
江南经济的发展
郑国渠与秦国的发展
祁连山地区经济的演变和自然环 境的变化
六朝经济发展的特点;江南经济 发展的特点
外贸港口;大运河;海上“丝绸之路”; 租庸调制;筒车
广州
宋元
经济中心南移;王安石变法
百度文库明清
资本主义萌芽;地丁银;摊丁入亩
玉米、甘薯的引进和推广;明代 的拜金、重商等现象;闭关锁国
【高考趋势】
考点扫描
年份 2001 2001 2001 2002 2003 2003 2005 2005 2005 2005
统一全国后,社会秩序安定,开凿大运河,便利了南江经济交流、调整 政策,迁都洛阳,促进商业繁荣。
农民战争推动,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改进生产工具,大面积兴修水利 加强对边疆各族的管理和联系,对外交通发达,对外贸易往来频繁。

鼓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引进品种、推广植棉。

奖励垦荒,更名田、摊丁人亩。
【知识结构】
二、经济发展的概况(分时期从农业、手工业、商贸三方面) (一)农业的发展
1.工具的改进和耕作技术的进步
2.水利工程的兴修 3.土地利用方式
4.著名农书 5、农作物
【知识结构】
二、经济发展的概况(分时期从农业、手工业、商贸三方面)
(二)江南农业的发展 (1)魏晋——开发 表现:开发范围扩大从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及岭南和闽江 流域;土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农田水利兴修增多;单 位面积产量提高;三吴地区最发达,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 原是重要的产粮区 原因:南方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南迁,充实江南劳力,带来先 进技术,南方民族融合,统治者重视农业,南方自然条件适宜 发展农业生产 (2)隋唐——开始南移 江南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圩田普遍,放火烧山现象很多; 江南成为粮食重要产地,安史之乱之后经济中心开始南移; (3)宋元——南宋:经济重心移到南方,江浙地区长期成为 全国经济重心 (4)明清: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知识结构】
二、经济发展的概况(分时期从农业、手工业、商贸三方面) (三)手工业的发展 1、冶铸业 2.陶瓷业 3.纺织业 4.制漆业 5.造船业 6、造纸业与印刷
【应试对策】
3、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表现。属于自然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经济 结构的核心是农业。因此,强调生产工具和技术以及技术的外传、农作物的 种植、封建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等。手工业强调冶铁技术的发展和冶铁中心 的演变,纺织业、制瓷业等。在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是自然经济的补充,关注 资本主义萌芽。 4、封建经济制度。封建土地所有制基本上分为三种类型:国家土地所有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是封 建生产关系的基石。赋税制度变化趋势是:征税标准由人头为主到土地、财 产为主,征收实物地租变为征收货币地租,人身依附关系松弛。重农抑商政 策在封建社会前期对当时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 用;到了明清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活跃、资本主义萌芽的 出现,这时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违背了经济发展的规律。 5、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方向是由北向南、自西向东;内容包括经济中心 转移,生产技术和工具的传播。考虑经济中心南移的原因、表现以及从中应 该得到的启示。关注其中的生态环境的变化,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试卷类型 上海卷 全国卷 全国卷 上海卷 江苏卷 上海卷 江苏卷 江苏卷 上海卷 上海卷
题型 简释题 选择题 问答题 问答题 材料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考点 古代赋税制度 清“摊丁入亩” 古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古代水利工程 明商品经济发展
犁耕法 六朝经济 江南经济 唐饮茶之风 清赋税制度
【知识结构】
一、经济发展的原因 1、历代经济发展原因一览表:
时间 战国
原因
各诸侯国的变法运动,确立了新的封建制度,使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用;兴修水利,以预防水旱灾害。
秦 魏晋
隋 唐
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统一度量衡、货币;修灵渠,中原铁器传 到珠江流域。
统治者重视农业,在淮河流域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马钧发明了灌 溉工具翻东。 大批北方农民南迁,为南方增加了劳动力,带来了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相对稳 定。北朝民族融合的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