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装置工艺流程图和描述1

合集下载

聚丙烯装置工艺及产品简介ppt课件

聚丙烯装置工艺及产品简介ppt课件
IPP分子中每个含甲基〔—CH3〕的碳原子都有一样的 构型,即假设把主链
拉伸〔实践呈线团状〕,使主链的碳原子陈列在主平面 内,那么一切的甲基
〔—CH3〕都陈列在主平面的同一侧。
聚丙烯消费工艺简介
无规聚丙烯:英文缩写为APP。从立体化学来看,APP主链上所连甲基 〔—CH3〕在主平面上下两方呈无规那么陈列。
9.特殊规格,未含盖在前项类的都可归入此类,例如:高熔融强度原料 (HMS、High Melt Strength)可用在发泡材内改善外表气密性提高发泡效 果,也可减少板材成型的坠料景象。
聚丙烯消费工艺简介
聚丙烯的用途: 薄膜制品:PP薄膜占PP用量的10%左右,聚丙烯薄膜制品透 明而有光
泽,对水蒸汽和空气的浸透性小,它分为吹膜薄膜、流延薄膜 〔CPP〕、双
聚丙烯消费工艺简介
6.合金级,不同的塑料原料高比例的混合皆可谓合金级,例如PP添加 LDPE可改善柔软性及冲击强度,在加工上也可减少颈缩及添加平整性,在 成型也可减低坠料景象。PP加EPR加HDPE可维系刚性,减少高EPR含量呵斥 的白化景象,改善冲击强度。
7.复合资料,不同资料混合谓之复合资料,譬如添加玻璃纤维、各类 无机物矿粉、有机物木粉、纸屑或谷物微片,在PP资料内以改善各种物 性。矿粉又包括:滑石粉、碳酸钙、硫酸钡、云母、碳黑、碳纤维及溴化 物等。
8.橡胶,TPR(热可塑性橡胶)与TPE(热可塑性弹性体),有时很难界分, 而各种界定说法都有,大部份的橡胶都可与PP相混合,除EPR系列外,也很 难界定混合是定位在合金或复合资料项内。普通常与PP混合的橡胶有EPR及 EPDM,适宜与PP直接混料的产牌有CATALLOY、LASTOMER、ENGAGE、AFMER 、KRATON及SANTOPLENE等。

聚丙烯装置工艺讲义ppt课件

聚丙烯装置工艺讲义ppt课件
DF-7330-PPA-020-0001-R04 Model (1).pdf
• 来自排放仓D-73301的粉料通过排放仓的料位控制, 经排放仓的旋转阀XR-73301AB到净化仓D-73311。 在粉料净化仓内,用回收系统回收的氮气使粉料中 的丙烯浓度降到很低。
• 仓内有一个低速的搅拌器帮助脱除气体。来自净化 仓的废气回到膜回收单元使单体和氮气得到回收。
DF-7370-P A-020-0 01-R04 Model (1).pdf
• 开车阶段,当离心干燥器还没有在线操作时,来 自水下造粒机的粒料/水通过简单分离后直接回到 切粒水箱。
• 原始开车时水箱可以用低压蒸汽来加热。
• 离心干燥器来的水返回到切粒水箱TK-73701。从 这儿,水通过板式冷却器E-73701回到水下造粒 机Z-73601。通过加入软化水来补偿水的损失。
• 反应器中气相物料通过顶部不断撤走,带走反应热,经 过旋风分离器和过滤器后,过滤下来的粉料颗粒又回到 反应器,循环气通过冷却,压缩后,冷凝下来的液相由 丙烯循环泵循环回反应器,不凝气由循环气压缩机加压 送入反应器.粉料通过插底管间歇进入第二反应器.
• 第二反应器中仍然有丙烯,乙烯,和氢气进料,异丙醇 也从底部加入到循环气中来控制乙烯的转化率和产生的 橡胶量。此台反应器不加入催化剂、助催化剂和立体规 整剂。
• 作为串联的聚合反应器B R-320 的操作压力大约比第一台 聚合反应器 A R-310要低1.0MPa,温度控制在65°C~ 85°C之间。反应器的冷却气从反应器顶部离开,被循环 气过滤器F-320A/B过滤后送到冷却回路首先,循环气在 循环气冷却器E-73211中预冷,通过循环气压缩机吸入罐 D-321到循环气体压缩单元PU-320。在循环气冷凝器E73221部分冷凝后,混合相物流被减压到2.5 MPa (表压)。 因此液相和气相在循环气分离器D-320分离后都送到反应 器中。如果需要保持循环气中的乙烯含量,可将一部分液 相驰放至液体排放缓冲罐D-611中。循环气分离器D-320 的液位控制在一定液位,也使随后到反应器的循环气体成 分保持稳定。反应器的温度通过冷凝的循环气速率来控制。

聚丙烯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 精品

聚丙烯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 精品

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1概述丙烯液相本体聚合工艺是我国七十年代开发的一项新技术,具有流程短、投资少、成本低、基本上无三废等特点,目前我国炼厂气为原料的千吨级的本体法生产聚丙烯几乎全采用此聚合工艺。

本装置生产聚丙烯是以炼厂气分离出来的丙烯为原料,采用工艺为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合工艺,聚合散热采用聚合釜夹套及内冷指形管并用的方式,以保证聚合热的迅速撤出,使反应顺利进行。

聚合采用高效催化剂,在活化剂三乙基铝(AlEt3)及第三组分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C6H5)2Si(OCH3)2]的配合下,使用H2调节分子量,使丙烯单体聚合成聚丙烯粉状树脂。

反应剩余的丙烯,除大部分通过气化后冷凝回收外,其余的丙烯在闪蒸釜内通过闪蒸收集于丙烯气体罐内,再经压缩冷凝后送回V-212罐中,退回油品车间。

生产规模:3.5万吨/年年操作天数:330天生产制度:间断生产,四班二运转本工段主要有催化剂分装、原料、闪蒸、聚合、压缩及粉料包装等岗位组成。

1.1工艺流程简述(见附录A图A1)1.1.1原料岗位工艺流程来自华北石化二联合车间预精制的精丙烯,通过质量流量计计量后进入丙烯原料罐(V-201、V-202),经过液位计或投料质量流量计计量,用投料泵(P-201/1,2)送入聚合釜(R-201/1,7),进行反应。

1.1.2聚合岗位工艺流程来自华北石化PSA 或二联合电解水制氢装置的氢气经氢气质量流量计计量后,加入到聚合釜(R-201/1,7)中。

将2吨丙烯加入聚合釜(R-201/1,7)中作底料,然后分别用1吨丙烯,通过活化剂缓冲罐(V-204/1,7)冲入三乙基铝,分别用0.5吨丙烯经催化剂加料斗(V-205/1,7)冲入催化剂、硅烷。

热水自热水罐(V-208)由热水泵(P202/1,2)经汽水混合器升温后送至聚合釜夹套内升温,平稳地将釜内物料加热至55-60°C。

此时聚合反应开始,即可关掉热水,完成升温过程。

反应开始后,在夹套内通入冷却水取热,在压力3.2~3.6MPa,温度75~80℃条件下进行恒温恒压的聚合反应。

PPR管件生产工艺流程图及简述

PPR管件生产工艺流程图及简述

双玖?给水用聚丙烯(PP-R)管件生产工艺简述及简图
一、生产工艺流程简图:
1.设置加料器烘干温度为60~90℃,倒入PP-R树脂原材料,接入加
料器电源使其自动上料作业;由加料器从材料桶中自动吸料并对原料进行干燥。

2.对PP-R给水管件注塑机进行大约2.5小时预加热,主机、铺机及
模具逐渐升温,使原料达到200±20°C,处于融化状态。

3.按工艺卡片设定工艺参数,通过注塑机螺杆、料筒加压将熔融物料
注入模具时间中,保压冷却一段时间后,开模取出产品。

4.操作人员修理产品上的飞边毛刺,自检产品。

5.操作人员将自检合格的PP-R给水管件按一定数量装入PP-R包装袋
中,袋中附装箱单,注明品名、规格、数量等内容。

6.对成品PP-R管件进行检验,检验方法参见GB/T18742.3-2002.
7.合格的管件按不同规格装入包装箱中,附上合格证。

8.分别按不同规格的包装进行有序入库存放。

PP工艺流程

PP工艺流程

2.2 工艺说明2.2.1 聚合反应机理由于丙烯分子中存在一个不饱和碳碳双键,因此和所有烯烃一样,化学性质较为活泼,能发生催化加氢、亲电加成、自由基加成、氧化、聚合反应。

其中聚合反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反应。

丙烯聚合的反应机理相当复杂,一般来说可以划分为四个基本反应步骤:活化反应;形成活化中心;链引发;链增长及链终止。

对于活化中心,普遍接受的是单金属活性中心理论。

该理论认为活性中心是呈八面体配位并存在一个空位的过渡金属原子。

首先单体与过渡金属配位,形成Ti配合物,减弱了Ti-C键,然后单体插入过渡金属和碳原子之间。

随后空位与增长链交换位置,下一个单体又在空位上继续插入。

如此反复进行,丙烯分子上的甲基就依次照一定方向在主链上有规则地排列,即发生阴离子配位定向聚合,形成等规或间规PP,工业上就是以此反应原理来合成聚丙烯树脂的。

聚丙烯均聚物反应式如式2―1聚丙烯聚合物中还有共聚物,如以丙烯为主要单体,以少量乙烯为第二单体或称共聚单体)进行共聚而成的聚合物,这种聚合反应叫共聚反应。

如式2―2聚丙烯的聚合反应为放热反应。

2.2.2 生产方法、技术路线及特点2.2.2.1 生产方法及技术路线装置采用DOW CHEMICAL COMPANY(陶氏化学公司)的UNIPOLTM PP工艺。

该工艺是陶氏化学公司下属联碳公司(UCCP)和壳牌公司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发的一种气相流化床聚丙烯工艺,采用高效催化剂体系,主催化剂为高效载体催化剂,助催化剂为三乙基铝、给电子体。

该工艺的核心设备为立式气相流化床反应器、循环气压缩机、循环气冷却器和挤压造粒机组。

流化床反应器是空心式容器,其顶部带有扩大段,底部带有分布器,第一反应器操作压力为3.4MPaG,温度67℃,第二反应器操作压力为2.1MPaG,温度70℃;循环气压缩机为单级、离心式压缩机。

2.2.2.2 工艺特点(1)应用一台反应器能生产均聚和无规共聚产品,串连第二台反应器即可生产抗冲共聚产品。

PP工艺流程

PP工艺流程

2.2 工艺说明2.2.1 聚合反应机理由于丙烯分子中存在一个不饱和碳碳双键,因此和所有烯烃一样,化学性质较为活泼,能发生催化加氢、亲电加成、自由基加成、氧化、聚合反应。

其中聚合反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反应。

丙烯聚合的反应机理相当复杂,一般来说可以划分为四个基本反应步骤:活化反应;形成活化中心;链引发;链增长及链终止。

对于活化中心,普遍接受的是单金属活性中心理论。

该理论认为活性中心是呈八面体配位并存在一个空位的过渡金属原子。

首先单体与过渡金属配位,形成Ti配合物,减弱了Ti-C键,然后单体插入过渡金属和碳原子之间。

随后空位与增长链交换位置,下一个单体又在空位上继续插入。

如此反复进行,丙烯分子上的甲基就依次照一定方向在主链上有规则地排列,即发生阴离子配位定向聚合,形成等规或间规PP,工业上就是以此反应原理来合成聚丙烯树脂的。

聚丙烯均聚物反应式如式2―1聚丙烯聚合物中还有共聚物,如以丙烯为主要单体,以少量乙烯为第二单体或称共聚单体)进行共聚而成的聚合物,这种聚合反应叫共聚反应。

如式2―2聚丙烯的聚合反应为放热反应。

2.2.2 生产方法、技术路线及特点2.2.2.1 生产方法及技术路线装置采用DOW CHEMICAL COMPANY(陶氏化学公司)的UNIPOLTM PP工艺。

该工艺是陶氏化学公司下属联碳公司(UCCP)和壳牌公司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发的一种气相流化床聚丙烯工艺,采用高效催化剂体系,主催化剂为高效载体催化剂,助催化剂为三乙基铝、给电子体。

该工艺的核心设备为立式气相流化床反应器、循环气压缩机、循环气冷却器和挤压造粒机组。

流化床反应器是空心式容器,其顶部带有扩大段,底部带有分布器,第一反应器操作压力为3.4MPaG,温度67℃,第二反应器操作压力为2.1MPaG,温度70℃;循环气压缩机为单级、离心式压缩机。

2.2.2.2 工艺特点(1)应用一台反应器能生产均聚和无规共聚产品,串连第二台反应器即可生产抗冲共聚产品。

聚丙烯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 精品

聚丙烯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 精品

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1概述丙烯液相本体聚合工艺是我国七十年代开发的一项新技术,具有流程短、投资少、成本低、基本上无三废等特点,目前我国炼厂气为原料的千吨级的本体法生产聚丙烯几乎全采用此聚合工艺。

本装置生产聚丙烯是以炼厂气分离出来的丙烯为原料,采用工艺为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合工艺,聚合散热采用聚合釜夹套及内冷指形管并用的方式,以保证聚合热的迅速撤出,使反应顺利进行。

聚合采用高效催化剂,在活化剂三乙基铝(AlEt3)及第三组分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C6H5)2Si(OCH3)2]的配合下,使用H2调节分子量,使丙烯单体聚合成聚丙烯粉状树脂。

反应剩余的丙烯,除大部分通过气化后冷凝回收外,其余的丙烯在闪蒸釜内通过闪蒸收集于丙烯气体罐内,再经压缩冷凝后送回V-212罐中,退回油品车间。

生产规模:3.5万吨/年年操作天数:330天生产制度:间断生产,四班二运转本工段主要有催化剂分装、原料、闪蒸、聚合、压缩及粉料包装等岗位组成。

1.1工艺流程简述(见附录A图A1)1.1.1原料岗位工艺流程来自华北石化二联合车间预精制的精丙烯,通过质量流量计计量后进入丙烯原料罐(V-201、V-202),经过液位计或投料质量流量计计量,用投料泵(P-201/1,2)送入聚合釜(R-201/1,7),进行反应。

1.1.2聚合岗位工艺流程来自华北石化PSA 或二联合电解水制氢装置的氢气经氢气质量流量计计量后,加入到聚合釜(R-201/1,7)中。

将2吨丙烯加入聚合釜(R-201/1,7)中作底料,然后分别用1吨丙烯,通过活化剂缓冲罐(V-204/1,7)冲入三乙基铝,分别用0.5吨丙烯经催化剂加料斗(V-205/1,7)冲入催化剂、硅烷。

热水自热水罐(V-208)由热水泵(P202/1,2)经汽水混合器升温后送至聚合釜夹套内升温,平稳地将釜内物料加热至55-60°C。

此时聚合反应开始,即可关掉热水,完成升温过程。

反应开始后,在夹套内通入冷却水取热,在压力3.2~3.6MPa,温度75~80℃条件下进行恒温恒压的聚合反应。

PP-R管件生产工艺流程图及简述

PP-R管件生产工艺流程图及简述

双玖®
给水用聚丙烯(PP-R )管件生产工艺简述及简图 一、生产工艺流程简图:
二、 生产工艺简要说明
1. 设置加料器烘干温度为60~90℃,倒入PP-R 树脂原材料,接入加料器电源使其自动上料作业;由加料器从材料桶中自动吸料并对原料进行干燥。

2. 对PP-R 给水管件注塑机进行大约2.5小时预加热,主机、铺机及模具逐渐升温,使原料达到200±20°C ,处于融化状态。

3. 按工艺卡片设定工艺参数,通过注塑机螺杆、料筒加压将熔融物料注入模具时间中,保压冷却一段时间后,开模取出产品。

4. 操作人员修理产品上的飞边毛刺,自检产品。

5. 操作人员将自检合格的PP-R 给水管件按一定数量装入PP-R 包装袋中,袋中附装箱单,注明品名、规格、数量等内容。

6.对成品PP-R管件进行检验,检验方法参见GB/T18742.3-2002.
7.合格的管件按不同规格装入包装箱中,附上合格证。

8.分别按不同规格的包装进行有序入库存放。

大唐多伦聚丙烯(PP)生产工艺

大唐多伦聚丙烯(PP)生产工艺

第一章.聚丙烯生产工艺目前,聚丙烯的生产工艺按聚合类型可分为溶液法、淤浆法、本体法、气相法和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5大类。

具体工艺主要有BP公司的气相Innovene工艺、Chisso公司的气相法工艺、Dow公司的Unipol工艺、Novolene 气相工艺、Sumitomo气相工艺、Basell公司的本体法工艺、三井公司开发的Hypol 工艺以及Borealis公司的Borstar工艺等。

1. 淤浆法工艺淤浆法工艺〔Slurry Process〕又称浆液法或溶剂法工艺,是世界上最早用于生产聚丙烯的工艺技术。

从1957年第一套工业化装置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淤浆法工艺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一直是最主要的聚丙烯生产工艺。

典型工艺主要包括意大利的Montedison工艺、美国Hercules工艺、日本三井东压化学工艺、美国Amoco工艺、日本三井油化工艺以及索维尔工艺等。

这些工艺的开发都基于当时的第一代催化剂,采用立式搅拌釜反响器,需要脱灰和脱无规物,因采用的溶剂不同,工艺流程和操作条件有所不同。

近年来,传统的淤浆法工艺在生产中的比例明显减少,保存的淤浆产品主要用于一些高价值领域,如特种BOPP薄膜、高相对分子质量吹塑膜以及高强度管材等。

近年来,人们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淤浆法生产工艺使用高活性的第二代催化剂,可删除催化剂脱灰步骤,能减少无规聚合物的产生,可用于生产均聚物、无规共聚物和抗冲共聚物产品等。

目前世界淤浆法PP的生产能力约占全球PP总生产能力的13%。

溶液法生产工艺是早期用于生产结晶聚丙烯的工艺路线,由Eastman公司所独有。

该工艺采用一种特殊改进的催化剂体系-锂化合物〔如氢化锂铝〕来适应高的溶液聚合温度。

催化剂组分、单体和溶剂连续参加聚合反响器,未反响的单体通过对溶剂减压而别离循环。

额外补充溶剂来降低溶液的粘度,并过滤除去残留催化剂。

溶剂通过多个蒸发器而浓缩,再通过一台能够除去挥发物的挤压机而形成固体聚合物。

聚丙烯工艺流程

聚丙烯工艺流程

3、闪蒸系统
原理:闪蒸就是在突然减压的情况下除 去聚丙烯粉料中的挥发性物质,并降低 粉料的温度。聚合后得到的聚丙烯粉料, 在压力下喷入闪蒸釜,这时粉料中含有 较多的丙烯单体、少量的丙烷等挥发性 物质,这些物质的存在严重影响产品的 质量,同时粉料温度也较高,不利于包 装及存放。
3、闪蒸系统
操作:聚合釜(R101)内气相丙烯回收到其压力与高 压丙烯回收罐(V202)压力平衡后,釜内聚丙烯粉料喷 入闪蒸釜(R102)。夹带出来的气体经旋风分离器 (M102)和袋式过滤器(M103)除去大部分的聚丙烯粉 尘后进入气柜(V302),分离下来的聚丙烯粉尘定期回 收。闪蒸釜排气柜后的余气由真空压缩机抽真空后送 入气柜。压缩机抽真空至-0.05~-0.07Mpa时,向闪蒸 釜内充氮气至微正压,然后在由真空泵(P102)抽走排 至大气,反复操作至釜内可燃物含量合格。闪蒸置换 合格后的聚丙烯粉料达到安全包装条件后,在氮气保 护下出料包装。
3CuO+2AsH3 Cu3As+As+3H2O
3CuO+2AsH3 3Cu+2As+3H2O
2、聚合系统
聚合系统流程简述:
精丙烯罐中的精丙烯由丙烯投料泵 (P201)升压后经质 量流量计计量后分为两路:一路经活化剂加料罐(V107) 入聚合釜,一路经催化剂加料罐(V103)入釜。釜内丙 烯在主催化剂、助催化剂和第三组分的作用下,维持 在3.2─3.8MPa、70─78℃条件下反应1.5~2.5小时, 接近“干锅”时,将未反应完的丙烯回收,回收丙烯 经冷凝器(E101)冷凝为液体回收至V201、V202重复利 用。
聚合反应过程中以氢气为分子量调节剂来调节 聚丙烯分子量。若不加分子量调节剂将会使聚 丙烯分子量太大而无法加工应用,随着加入氢 气的比例增大,聚丙烯分子量相应地减小,熔 融指数(MI)相应增大。常温下氢气为易燃易爆 的气体。

生产管理--大唐多伦聚丙烯(PP)生产工艺 精品

生产管理--大唐多伦聚丙烯(PP)生产工艺 精品

第一章.聚丙烯生产工艺目前,聚丙烯的生产工艺按聚合类型可分为溶液法、淤浆法、本体法、气相法和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5大类。

具体工艺主要有BP公司的气相Innovene工艺、Chisso公司的气相法工艺、Dow公司的Unipol工艺、Novolene 气相工艺、Sumitomo气相工艺、Basell公司的本体法工艺、三井公司开发的Hypol 工艺以及Borealis公司的Borstar工艺等。

1. 淤浆法工艺淤浆法工艺(Slurry Process)又称浆液法或溶剂法工艺,是世界上最早用于生产聚丙烯的工艺技术。

从1957年第一套工业化装置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淤浆法工艺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一直是最主要的聚丙烯生产工艺。

典型工艺主要包括意大利的Montedison工艺、美国Hercules工艺、日本三井东压化学工艺、美国Amoco工艺、日本三井油化工艺以及索维尔工艺等。

这些工艺的开发都基于当时的第一代催化剂,采用立式搅拌釜反应器,需要脱灰和脱无规物,因采用的溶剂不同,工艺流程和操作条件有所不同。

近年来,传统的淤浆法工艺在生产中的比例明显减少,保留的淤浆产品主要用于一些高价值领域,如特种BOPP薄膜、高相对分子质量吹塑膜以及高强度管材等。

近年来,人们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淤浆法生产工艺使用高活性的第二代催化剂,可删除催化剂脱灰步骤,能减少无规聚合物的产生,可用于生产均聚物、无规共聚物和抗冲共聚物产品等。

目前世界淤浆法PP的生产能力约占全球PP总生产能力的13%。

2.溶液法工艺溶液法生产工艺是早期用于生产结晶聚丙烯的工艺路线,由Eastman公司所独有。

该工艺采用一种特殊改进的催化剂体系-锂化合物(如氢化锂铝)来适应高的溶液聚合温度。

催化剂组分、单体和溶剂连续加入聚合反应器,未反应的单体通过对溶剂减压而分离循环。

额外补充溶剂来降低溶液的粘度,并过滤除去残留催化剂。

溶剂通过多个蒸发器而浓缩,再通过一台能够除去挥发物的挤压机而形成固体聚合物。

燕山石化聚丙烯两套装置工艺及产品简介

燕山石化聚丙烯两套装置工艺及产品简介
﹡陶氏化学公司工艺:该气相法Unipol工艺采用气相流化床反应器,将乙 烯或丁烯加入反应器,可生产无规共聚物。乙烯加入串联的第二反应器, 可生产抗冲共聚物。均聚物的熔体流动速率(10分钟)为0.1-3000g, 等规聚合物含量为99%。无规共聚物中乙烯的质量分数可高达12%或含有 21%的丁烯。该工艺采用丁烯-1共聚的无规共聚产品CEFOR具有更好的光 学性能和热封性;抗冲产品的分子量分不宽,乙烯含量高达21%;可以 生产MFR=100g/10min的产品。
聚丙烯生产工艺简介
二、聚丙烯产品分类及用途简介
聚丙烯采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使丙烯催化聚合而得,它是分子链节排 列得很规整的结晶形等规聚合物。聚丙烯的英文名称为Polypropylene,简 称PP,俗称百折胶。 按聚丙烯分子中甲基(—CH3)的空间位置不同分为:
等规聚丙烯(全同立构聚丙烯):英文缩写为IPP。 从立体化学来看, IPP分子中每个含甲基(—CH3)的碳原子都有相同的构型,即如果把主链 拉伸(实际呈线团状),使主链的碳原子排列在主平面内,则所有的甲基 (—CH3)都排列在主平面的同一侧。
聚丙烯生产工艺简介
以基材不同可分为:
1.一般级单聚合物(均聚),系纯丙烯聚合而成的原料。 2.耐冲击级,系单聚合物添加乙烯丙烯橡胶,冲击强度高低主要看橡 胶含量高低,耐寒程度好坏主要看乙烯含量高低。 3.透明级随机共聚合物,系丙烯添加乙烯共聚合,乙烯不规则散布在 聚合物中,主要减少聚合物的结晶度进而改善透明性。 4.高结晶级,减少PP聚合物中错位结构的含量,相对就提高规则性结 构含量,也就提高结晶度。主要改善原料的刚性、热变性温度、表面硬 度、抗刮性及光泽性。 5.热封级,是随机共聚合物的延伸,一般丙烯含乙烯(非EPR)含量最 高在3.5%,但也有制程可添加至5%,乙烯含量越高产品越柔软,热变型 温度、软化点、热封温度越低,有时为了要增加乙烯含量要藉助丁二烯或 其它第三成份成为三共聚合物以达上述物性要求。

UNIPOL--PP工艺流程说明

UNIPOL--PP工艺流程说明

PP工艺流程说明本装置采用Dow 化学公司的Unipol气相法聚合工艺技术,设计生产能力为20万吨/年,年操作时间8000小时,可生产均聚物(77个牌号)、无规共聚物(33个牌号)和抗冲共聚物(52个牌号)共162个牌号。

UNIPOL PP 装置由多个工区组成,包括:2.2.2.1 原料供给和精制(Part 1)乙烯和氮气由管道自界区外送入。

氢气由装置水电解制氢生产,T2 由装置界区外直接采购。

1)氮气进料和精制来自界区的氮气分为三股,第一股为普通氮气,用于公用工程站和氮气再生系统;第二股经氮气过滤器Y-1101 过滤后作为过滤氮气使用;最后一股经氮气预加热器E-1108 加热到20℃,进入氮气脱氧塔C-1109 除掉氧气,脱氧后的氮气通过氮干燥塔C-1112 除去水分,然后通过精制氮气过滤器Y-1115 除去一定粒径的杂质,利用氮气压缩机K-1102 /K-1103(一开一备)将一部分精制氮气的压力升至4.24MPaG 后送入第一、第二反应系统,未经压缩的低压精制氮气用于部分公用工程和精制塔再生后系统的置换。

2)电解制氢及氢气进料本装置的氢气采用水电解方式制得,装置采用两套80Nm3/h 水电解制氢装置。

电解制氢得到的氢气经纯化后进入氢气贮罐C-1201,C-1201 为水电解制氢的出口缓冲罐,操作压力为3 MPaG,之后由压缩机K-1208 或K-1209 压缩至4.55 MPaG 经氢气过滤器Y-1211 过滤后送入反应系统及再生系统。

同时供DMTO 装置使用 1 kg/h。

3)乙烯进料来自界区的乙烯在经过乙烯预加热器E-1008 加热到100℃,进入乙烯CO 脱除塔C-1006,之后经乙烯后冷却器E-1009 冷却到40℃,冷却后的乙烯进入乙烯干燥塔C-1012 进行干燥,后经乙烯过滤器Y-1002 过滤.过滤后的乙烯分成两股:一股经乙烯压缩机K-1003 增压至4.21 MPaG,经乙烯过滤器Y-1004 进入第一聚合反应系统;另外一股直接进入第二聚合反应器系统。

生产管理--大唐多伦聚丙烯(PP)生产工艺 精品

生产管理--大唐多伦聚丙烯(PP)生产工艺 精品

第一章.聚丙烯生产工艺目前,聚丙烯的生产工艺按聚合类型可分为溶液法、淤浆法、本体法、气相法和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5大类。

具体工艺主要有BP公司的气相Innovene工艺、Chisso公司的气相法工艺、Dow公司的Unipol工艺、Novolene 气相工艺、Sumitomo气相工艺、Basell公司的本体法工艺、三井公司开发的Hypol 工艺以及Borealis公司的Borstar工艺等。

1. 淤浆法工艺淤浆法工艺(Slurry Process)又称浆液法或溶剂法工艺,是世界上最早用于生产聚丙烯的工艺技术。

从1957年第一套工业化装置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淤浆法工艺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一直是最主要的聚丙烯生产工艺。

典型工艺主要包括意大利的Montedison工艺、美国Hercules工艺、日本三井东压化学工艺、美国Amoco工艺、日本三井油化工艺以及索维尔工艺等。

这些工艺的开发都基于当时的第一代催化剂,采用立式搅拌釜反应器,需要脱灰和脱无规物,因采用的溶剂不同,工艺流程和操作条件有所不同。

近年来,传统的淤浆法工艺在生产中的比例明显减少,保留的淤浆产品主要用于一些高价值领域,如特种BOPP薄膜、高相对分子质量吹塑膜以及高强度管材等。

近年来,人们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淤浆法生产工艺使用高活性的第二代催化剂,可删除催化剂脱灰步骤,能减少无规聚合物的产生,可用于生产均聚物、无规共聚物和抗冲共聚物产品等。

目前世界淤浆法PP的生产能力约占全球PP总生产能力的13%。

2.溶液法工艺溶液法生产工艺是早期用于生产结晶聚丙烯的工艺路线,由Eastman公司所独有。

该工艺采用一种特殊改进的催化剂体系-锂化合物(如氢化锂铝)来适应高的溶液聚合温度。

催化剂组分、单体和溶剂连续加入聚合反应器,未反应的单体通过对溶剂减压而分离循环。

额外补充溶剂来降低溶液的粘度,并过滤除去残留催化剂。

溶剂通过多个蒸发器而浓缩,再通过一台能够除去挥发物的挤压机而形成固体聚合物。

聚丙烯装置工艺讲解

聚丙烯装置工艺讲解

安全使用要求(MSDS):
(1)乙烯具有火灾爆炸的危害性,乙烯极易燃烧,其 爆炸极限为3.05%~28.6% 。如发生泄漏可能产生火灾爆 炸。
(2)毒性:毒性属低毒类。麻醉作用较强,但对呼吸影 响较小。

乙烯主要经呼吸道吸入,经肺泡扩散,小部分溶解于
血液中。吸收后乙烯的绝大部分以原形通过肺迅速随呼
若发生人员丙烯冻伤事故,应马上用15~200C的冷水冲洗 伤处,并用手按摩揉搓伤处,直至皮肤恢复到正常颜色为 止,然后迅速送到医院由医生检查处理。
2.乙烯
化学性质:乙烯分子式为CH2=CH2,分子量28.05,乙烯 易燃其爆炸极限为3.05%~28.6%。乙烯化学性质活泼, 可以发生加成合聚合反应,乙烯单体可以自身聚合为聚 乙烯,也可以和丙烯等聚合成共聚产品。
二、其它危险化学品
1.主催化剂 主要成份为四氯化钛和油脂混合物,为褐色淤浆状固 体,遇空气会反应生产氯气。 2.选择性控制剂(给电子体) 主要有N-DONOR、D-DONOR和ADT几种,有刺激性气味, 与水、酸、碱反应生成甲醇,必须在惰性气体保护下 运输 3. 白油(液态石蜡) 无色透明液体属烃类混合物。闪点210℃。燃点415℃ 安全使用要求:吸入白油蒸汽后能引起呼吸道黏膜发 炎,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眼睛接触时能引起发炎。 若不慎溅入眼睛应立即用水冲洗,皮肤溅上可用肥皂 水洗去。着火时,应用干粉泡沫灭火器灭火。
4.三乙基铝 化学性质:三乙基铝的分子式为AL(C2H5)3,分子量 为114.16,三乙基铝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与水、氧、 醇、卤素等发生剧烈化学反应而引起爆炸,在空气中 自燃。与人体接触能引起严重烧伤。
安全使用要求(MSDS): 三乙基铝与皮肤接触会严重烧伤皮肤。与空气接触时 自燃并剧烈燃烧,遇H2O发生爆炸。三乙基铝毒性较大, 与水及空气中的水份剧烈反应生成乙烷和氧化铝烟雾, 当吸入氧化铝烟雾后,会引起流行性感冒病症那样的 金属烟雾病症。 三乙基铝泄漏后立即切断泄漏源。着火情况下,用干 砂、蛭石、干粉灭火剂灭火,绝对禁用水、泡沫、 CCL4灭火剂。操作者应穿戴防护用具。若与TEAL接触 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条件具备时要用冰水冲洗, 并及时请医护人员处理。贮运时要用氮气封闭在密闭 容器中保存。

UNIPOLPP工艺流程说明

UNIPOLPP工艺流程说明

PP工艺流程说明本装置采用Dow 化学公司的Unipol气相法聚合工艺技术,设计生产能力为20万吨/年,年操作时间8000小时,可生产均聚物(77个牌号)、无规共聚物(33个牌号)和抗冲共聚物(52个牌号)共162个牌号。

UNIPOL PP 装置由多个工区组成,包括:2.2.2.1 原料供给和精制(Part 1)乙烯和氮气由管道自界区外送入。

氢气由装置内水电解制氢生产,T2 由装置界区外直接采购。

1)氮气进料和精制来自界区的氮气分为三股,第一股为普通氮气,用于公用工程站和氮气再生系统;第二股经氮气过滤器Y-1101 过滤后作为过滤氮气使用;最后一股经氮气预加热器E-1108 加热到20℃,进入氮气脱氧塔C-1109内除掉氧气,脱氧后的氮气通过氮干燥塔C-1112除去水分,然后通过精制氮气过滤器Y-1115除去一定粒径的杂质,利用氮气压缩机K-1102 /K-1103(一开一备)将一部分精制氮气的压力升至4.24MPaG 后送入第一、第二反应系统,未经压缩的低压精制氮气用于部分公用工程和精制塔再生后系统的置换。

2)电解制氢及氢气进料本装置的氢气采用水电解方式制得,装置内采用两套80Nm3/h 水电解制氢装置。

电解制氢得到的氢气经纯化后进入氢气贮罐C-1201,C-1201 为水电解制氢的出口缓冲罐,操作压力为3 MPaG,之后由压缩机K-1208 或K-1209 压缩至4.55 MPaG经氢气过滤器Y-1211过滤后送入反应系统及再生系统。

同时供DMTO 装置使用1 kg/h。

3)乙烯进料来自界区的乙烯在经过乙烯预加热器E-1008 加热到100℃,进入乙烯CO 脱除塔C-1006,之后经乙烯后冷却器E-1009 冷却到40℃,冷却后的乙烯进入乙烯干燥塔C-1012 进行干燥,后经乙烯过滤器Y-1002 过滤.过滤后的乙烯分成两股:一股经乙烯压缩机K-1003 增压至4.21 MPaG,经乙烯过滤器Y-1004 进入第一聚合反应系统;另外一股直接进入第二聚合反应器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