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实践中的探索与反思》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小衔接实践中的探索与反思》读后感
终身学习是教师发展的必由之路,教育是不断在进步的,为了学到最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师自己应该学会自主学习。教育局也推荐了相应的书籍帮助教师更好地成长,我选择了《幼小衔接实践中的探索与反思》这本书进行了研读。
“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之间的衔接,是儿童结束以游戏为主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但是由于幼儿园和小学在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很多幼儿到了小学就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不适应正规的学校教育,不适应相对紧张的学习环境;不适应跟老师、同学的相互配合、相互合作;不适应学校在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等方面的要求。对幼儿来说,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仅是一个地域的变换,学习环境、交往等方面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作息时间长短相异(幼儿园早上来园时间没有硬性规定,中午有较长时间的午睡;但到了小学学校规定学生必须要几点之前到学校,午睡的时间也随之缩短)、课程设置不同(幼儿园的课程是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五大领域相辅相成,每个活动都有多个领域目标的体现;但到了小学变成了各个科目,每个科目相对比较独立)、师生关系不同(幼儿园里面的老师像孩子的家长一样时刻关心着幼儿,一直在班级里陪伴着幼儿;但到了小学班主任成为每个班级的家长,其他任课老师一般上完课就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家长的期待心不同(在幼儿园家长对幼儿的学习要求并没有特别高,只希望孩子快快乐乐地度过童年;但到了小学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十分强烈,不断给孩子学习上的压力,课外还要进行各种补习班的辅导)。这都对幼儿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所以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幼儿园要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
但现在许多幼儿园教师在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进行幼小衔接的时候,常常会步入幼小衔接的误区。首当其冲的是许多教师认为幼小衔接就是大班的事,特别是第二学期才需要着手进行这项工作。所以出现了大班下学期“加班”“加码”现象,使此学期成了“集训期”“超负荷期”,导致孩子“消化不良”。教师对于幼小衔接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将决定孩子入学后在很多方面的表现。不正确引导和强化训练会导致孩子对小学生活的恐惧心理。幼小衔接,不是一个能够临时突
击的短暂过程,而是需要从幼儿园阶段开始,一直持续到小学一年级全学年的长期过程。虽然幼小衔接主要集中在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一年级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但是很多准备工作却始终贯穿于整个幼儿阶段,如习惯的养成、性格的形成、能力的提升等。可以说,整个学前期都应是为孩子入学打基础的时期。因此,真正做好幼小衔接,绝不能等到幼儿园大班下学期,我们需要从幼儿入园甚至更早的时候开始。
老师们还存在着这样的误区:认为幼小衔接就是多学小学的知识,将小学提前化。在一些教师眼中,“幼小衔接”这个词就代表着知识的承接和过渡,他们在幼儿园投放一些小学一年级各门学科的教材,过分重视片面知识的灌输和局部技能的训练,忽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衔接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孩子的成长是受生理心理成熟机制制约的,人为任意提前训练,会给孩子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负担,以致影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逆反心理。提前使用小学的教材,非但不能提高儿童入学的适应能力,而且还造成了种种弊端:儿童刚入学时,确实感到轻松,自以为老师教的知识自己都学过了,已经会了,就不认真听课,从而养成不专心的不良习惯。在幼儿园,大班的教学会为孩子上小学做一些知识方面的准备。但是,知识的准备并不是幼小衔接的重点或者全部。除了相应的入学知识准备以外,老师们更应该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1、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最为关键的就是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2、跟学习和生活相关的能力,最为关键的就是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3、孩子的性格和品行,最为关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事实上,幼小衔接工作的重心应是激发孩子对学习的浓厚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兴趣选择加以培养,保持孩子对知识探索的热情。
由于幼儿园和小学在学习课程、学习环境、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所以培养幼儿的良好的学习能力尤为重要。
就阅读能力而言:学会阅读对于幼儿来说是很重要的,小学课程中的语文这一科目就需要有良好的阅读基础,它还能帮助幼儿在数学这一科目中较好的读题。所以在幼儿园就要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
幼儿由于年龄小,知识经验差,对语言,文字,甚至图象等理性材料缺乏条件反射。要让幼儿能阅读,使其理解书上的知识,就必须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
丰富其感性认识。因此,教师可以在平时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熟悉身边的生活常识,尽可能丰富幼儿直接的感性经验,为幼儿阅读打好基础。此外,可以为幼儿订阅适合其年龄特点的阅读材料。小班幼儿可以阅读《阿立会穿裤子了》、《我不要去幼儿园》等书籍,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逐渐开始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的自理能力。到了中班可以阅读《是谁嗯嗯在我头上》、《100层房子》等书籍,帮助幼儿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惯、生活特性。到了大班幼儿的求知欲、探索欲极其强烈,可以选择相对偏科学数学方面的书籍满足幼儿的需要,如《奇趣谜》、《梦游妖怪城》等。如此花花绿绿的图书呈现在幼儿面前时,对他们无疑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大大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并且要求每天保证一定的时间自由选择阅读,每周进行读物更换。在语言区中还可以投放相关的文字卡片等,使幼儿一一对应,图文对照。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把阅读活动建立在他们感兴趣的基础上,这是指导阅读的关键。传统的语言教学活动,大多采用集体授课的形式。例如:出示一幅大图,集体观看,教师提问,幼儿回答。但幼儿的兴趣不浓,再由于发言的机会有限,难于让全体幼儿有充分的讲述机会,不利于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因此,激发幼儿的阅读的兴趣,把阅读活动建立在他们感兴趣的基础上,这是指导阅读的关键。在集体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常鼓励幼儿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内容,并学习评价别人的讲述。并在阅读延伸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图片、头饰、木偶、玩具等,让幼儿自己结伴讲述、表演。例如听了故事《小白兔过生日》后,我就让幼儿自己选择最喜欢的角色表演,引导幼儿学说角色间的对话。此外,语言游戏是教师为幼儿准备一定的语言材料,模拟和创设特定的语言情境,使幼儿在游戏情境中触景生情,边玩边说,从而达到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目的,也是幼儿很喜欢的一种形式。
教会幼儿阅读的技能和方法是幼儿阅读活动的前提。帮助幼儿学习按页码顺序看书。由于大班幼儿已认识了1—10的数字。因此,先教他们按页码顺序翻书,使他们掌握看书的方法并养成习惯。学习按从左往右,自上而下的顺序看书。在此过程中,幼儿亲身感受到图书是一页一页组成的,故事是要一幅一幅有序的接下去看,才能知道故事内容。帮助幼儿把相关的知识经验与当前的故事阅读联系起来。幼儿先前的知识经验,会影响带他们目前的阅读理解。事实上,幼儿在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