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高鸿业第六版 课后习题答案
显然,TRB<TR′B,即 B 厂商降价增加了他的销售收入,所以,对于 B 厂商的销售收入最大化的目标而 言,他的降价行为是正确的。
即商品价格下降 2%使得需求数量增加 2.6%.
Q (2)由于 eM =- Q
M M
,于是有
5
ΔQ
ΔM
Q =eM· M =2.2×5%=11%
即消费者收入提高 5%使得需求数量增加 11%。
10. 解答:(1)关于 A 厂商: 由于 PA=200-QA=200-50=150,且 A 厂商的需求函数可以写成 QA=200-PA 弹性为 edA=-ddQPAA·PQAA=-(-1)×15500=3
图 2—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dQ P
dQ
解答:(1)因为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定义公式为 ed=-dP·Q,此公式的-dP项是需求曲线某一点斜率的
绝对值的倒数,又因为在图(a)中,线性需求曲线 D1 的斜率的绝对值小于线性需求曲线 D2 的斜率的绝对值,
dQ
dQ
即需求曲线 D1 的-dP值大于需求曲线 D2 的-dP值,所以,在两条线性需求曲线 D1 和 D2 的交点 a,在 P 和 Q
60 40
ed=-ddPQ·PQ=-di=Q1id+P j=Q1j·PQ
=-
60
i1
dQi dP
40 j 1
dQj dP
.
P Q
将式(1)、式(3)代入上式,得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 完全竞争市场)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第6章完全竞争市场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假定某完全竞争市场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224=-,42D P=+。
求:S P (1)该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单个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函数。
解:(1)根据市场均衡条件D S=,有:22442-=+P P解得:均衡价格*3P=,均衡数量*10Q=。
即该市场的均衡价格为3,均衡数量为10。
(2)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是由市场的均衡价格决定的,故单个厂商的需求函数是3P=。
2.请区分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以及市场的需求曲线。
答:(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厂商是既定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所以,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市场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
水平的需求曲线意味着: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给定的市场价格,且厂商既不会也没有必要去改变这一价格水平。
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价格水平线,也是平均收益线和边际收益线。
(2)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一般总是向右下方倾斜的,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需求曲线上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商品需求量都是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最大效用的均衡数量。
(3)市场的需求曲线是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所以,如同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一样,市场需求曲线一般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市场需求曲线上的每个点都表示在相应的价格水平下可以给全体消费者带来最大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市场需求量。
3.请分析在短期生产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一般会面临哪几种情况?答:在短期,厂商是在给定的生产规模下,通过对产量的调整来实现MR=SMC的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第六版)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10+5P得P e=6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Q e=50-5×6=20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Q e=-10+5×6=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
如图2—1所示。
图2—1(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d=60-5P和原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60-5P=-10+5P得P e=7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d=60-5P,得Q e=60-5×7=2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s=-10+5P,得Q e=-10+5×7=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7,Q e=25。
如图2—2所示。
图2—2(3)将原需求函数Q d=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5+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5+5P得P e=5。
5将均衡价格P e=5。
5代入Q d=50-5P,得Q e=50-5×5。
5=22。
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s=-5+5P,得Q e=-5+5×5。
5=2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5。
5,Q e=22.5。
如图2—3所示。
图2—3(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
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给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以(1)为例,在图2—1中,均衡点E 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
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达到的一个均衡点。
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Q s =-10+5P 和需求函数Q d =50-5P 表示,均衡点E 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P e =6,且当P e =6时,有Q d =Q s =Q e =20;同时,均衡数量Q e =20,且当Q e =20时,有P d =P s =P e =6。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第六版)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 =-10+5P得P e=6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Q e=50-5×6=20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Q e=-10+5×6=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
如图2—1所示。
图2—1(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d=60-5P和原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60-5P=-10+5P得P e=7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d=60-5P,得Q e=60-5×7=2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s=-10+5P,得Q e=-10+5×7=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7,Q e=25。
如图2—2所示。
图2—2(3)将原需求函数Q d=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5+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5+5P得P e=5.5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d=50-5P,得Q e=50-5×5.5=22.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s=-5+5P,得Q e=-5+5×5.5=2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5.5,Q e=22.5。
如图2—3所示。
图2—3(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
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给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以(1)为例,在图2—1中,均衡点E 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
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达到的一个均衡点。
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Q s =-10+5P 和需求函数Q d=50-5P 表示,均衡点E 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P e =6,且当P e =6时,有Q d =Q s=Q e =20;同时,均衡数量Q e =20,且当Q e =20时,有P d =P s =P e =6。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完整版)
(1)在竞争性市场中,A的产出应是多少?
(2)社会最优的产出应是多少?
解:(1)在竞争性市场中,厂商A将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P=M C来安排生产,即A的产出应满足:
(1)如果农场主相信下雨的概率是50%,他会灌溉吗?
(2)假如天气预报的准确率是100%,农场主愿意为获得这种准确的天气信息支付多少费用?
解:(1)如果农场主相信下雨的概率是50%,不进行灌溉的话,他的预期利润为:
E(叶=0.5x1000+0.5x500=750(元)
如果进行灌溉,则肯定得到的利润为1000-200 = 800。因此,他会进行灌溉。
汀1+巧)=900—X
令E(x)=900—x=800(不购买预报信息时的利润),解出x=lOO。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完整版)
(100-q)+(200-q)=1:
解得:社会最优产出水平矿=90
这就是该公共物品的社会奻优产出水平。
(2)他不买天气预报信息时,如上所述,他会进行灌溉,得到利润800。如果买天气预报信息并假定支付x 元费用,他若确知天下雨,就不泄溉,于是可获利涧:
冗I=1()()()—X
若确知天不下雨,就灌溉,于是可获利润:
冗2=800-x
由于他得到的信息无非是下雨和不下雨,因此,在购买信息情况下的预期利涧为:
E(冗)=0.5(
(2)如该公共物品甘I私人生产,其产出水平为80。公共物品的最优数星通常没有考虑搭便车的问题。如果考虑搭便车,可以看出,一旦B提供了80单位的公共物品,则A可搭便车(不付钱即可享受)。需要注意的是,经济学中一般的结论是公共物品由私人提供的数量<公共物品的呆优提供数量<公共物品若为私人物品时的提供数嚣。如果这个结论严格成立,那么答案可能就是0,即B可能不提供公共物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圣才出品】
图 6-1 停止营业点
3.生产者剩余(江西财经大学 2004、2005 研;中央财经大学 2007、2013 研;上海 财经大学 2007 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研;云南大学 2008 研;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 部 2011 研)
答:生产者剩余指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 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它通常用市场价格线以下、 SMC 曲线以上的面积来表示,如图 6-2 中的阴影部分面积所示。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六章 完全竞争市场
一、名词解释
1.完全竞争市场(中央财经大学 2004 研;山东大学 2007 研)
答:从厂商数目、产品差别程度、厂商对价格控制的程度以,按照竞争激烈程度,市场和市场中的厂商可分为四类:完全竞争、垄断竞争、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第六版)---精品管理资料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 =-10+5P得P e=6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Q e=50-5×6=20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Q e=-10+5×6=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
如图2—1所示。
图2—1(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d=60-5P和原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60-5P=-10+5P得P e=7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d=60-5P,得Q e=60-5×7=2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s=-10+5P,得Q e=-10+5×7=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7,Q e=25。
如图2-2所示.图2—2(3)将原需求函数Q d=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5+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5+5P得P e=5.5将均衡价格P e=5。
5代入Q d=50-5P,得Q e=50-5×5。
5=22.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s=-5+5P,得Q e=-5+5×5。
5=2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5.5,Q e=22。
5。
如图2-3所示.图2—3(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给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以(1)为例,在图2—1中,均衡点E 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达到的一个均衡点.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Q s =-10+5P 和需求函数Q d =50-5P 表示,均衡点E 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P e =6,且当P e =6时,有Q d =Q s =Q e =20;同时,均衡数量Q e =20,且当Q e=20时,有P d =P s =P e =6。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附带答案详解(完整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附带答案详解(完整版)引言《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是高鸿业教授编写的一本经济学教材,该教材旨在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微观经济学的相关内容。
本文档为该教材的课后习题的答案详解,共计1200字。
第一章供需和市场机制1.1 供给和需求1.1.1 习题1.解答: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
供给表示所有卖方愿意在一定价格下出售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表示在一定价格下,所有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关系紧密,是市场价格形成的基础。
备注:在这道习题中,要求解答供给和需求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可以简单明了地解释供给和需求的含义,以及它们在市场价格形成中的作用。
2.解答:需求曲线表示在一定价格下,市场上所有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曲线通常呈现负斜率,即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
这是因为随着价格的上升,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成本增加,一部分买方愿意放弃购买;价格下降时,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成本减少,买方的购买欲望增加。
备注:这道习题要求解答需求曲线的含义以及变化规律。
在解答中,可以提到需求曲线的负斜率,以及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
3.解答:供给曲线表示在一定价格下,市场上所有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供给曲线通常呈现正斜率,即价格上升时,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时,供给量减少。
这是因为随着价格的上升,出售商品或劳务的利润增加,卖方愿意增加供给;价格下降时,利润减少,卖方愿意减少供给。
备注:这道习题要求解答供给曲线的含义以及变化规律。
在解答中,可以提到供给曲线的正斜率,以及价格对供给量的影响。
1.1.2 答案1.答案: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
供给表示所有卖方愿意在一定价格下出售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需求表示在一定价格下,所有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关系紧密,是市场价格形成的基础。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高鸿业版考研笔记讲义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考研高鸿业版考研笔记讲义第一部分开篇导读及本书点评一、教材及教辅、课程、题库简介►教材: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教辅(两本,圣才考研网主编,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版)课程和题库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配套课程和题库二、本教材与其他经典教材的比较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平狄克《微观经济学》、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和尼科尔森《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扩展》等经典微观经济学教材被各高校列为考研考博参考书目。
为了便于学员复习,下面特将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与其他经典微观经济学教材作简单对比。
1.从难易程度看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属于初级偏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难度适中,可供第一轮复习用;平狄克《微观经济学》和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属于中级微观经济学教材,可供后期提升专业水平用;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和尼科尔森《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与扩展》属于中级偏高级微观经济学教材,难度偏高,供考名校经济类专业课参考使用。
2.从数理深度来看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较少用到数理分析,即使有数理分析,也是添加在脚注部分(但是,强烈建议考生熟练掌握,很容易出考题)。
相对而言,其他几本微观经济学教材对数理要求较高,偏向于数理分析。
如果考名校经济类专业,建议多看看,对理解知识点和提高解题能力很有帮助。
3.从知识内容来看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框架结构设计合理,学员容易理解。
美中不足的是,第十章“博弈论初步”放在第七章“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之后,效果更好。
另外,限于难度,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未就知识内容过多展开,建议考生适当看看其他几本微观经济学教材,特别是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消费者行为理论讲得特别透彻。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第六版)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 =-10+5P得P e=6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Q e=50-5×6=20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Q e=-10+5×6=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
如图2—1所示。
图2—1(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d=60-5P和原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60-5P=-10+5P得P e=7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d=60-5P,得Q e=60-5×7=2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s=-10+5P,得Q e=-10+5×7=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7,Q e=25.如图2—2所示。
图2—2(3)将原需求函数Q d=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5+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5+5P得P e=5。
5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d=50-5P,得Q e=50-5×5.5=22.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s=-5+5P,得Q e=-5+5×5.5=22。
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5.5,Q e=22。
5.如图2-3所示。
图2—3(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给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以(1)为例,在图2—1中,均衡点E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达到的一个均衡点。
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Q s=-10+5P和需求函数Q d=50-5P表示,均衡点E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P e=6,且当P e=6时,有Q d=Q s=Q e=20;同时,均衡数量Q e=20,且当Q e =20时,有P d=P s=P e=6。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第六版)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10+5P得P e=6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Q e=50-5×6=20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Q e=-10+5×6=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如图2—1所示。
图2-1(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d=60-5P和原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60-5P=-10+5P得P e=7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d=60-5P,得Q e=60-5×7=2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s=-10+5P,得Q e=-10+5×7=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7,Q e=25。
如图2—2所示。
图2-2(3)将原需求函数Q d=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5+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5+5P得P e=5.5将均衡价格P e=5。
5代入Q d=50-5P,得Q e=50-5×5.5=22。
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s=-5+5P,得Q e=-5+5×5.5=22。
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5。
5,Q e=22.5。
如图2—3所示。
图2—3(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
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给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以(1)为例,在图2—1中,均衡点E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
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达到的一个均衡点.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Q s=-10+5P和需求函数Q d=50-5P表示,均衡点E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P e=6,且当P e=6时,有Q d=Q s=Q e=20;同时,均衡数量Q e=20,且当Q e=20时,有P d=P s=P e=6.也可以这样来理解静态分析:在外生变量包括需求函数中的参数(50,-5)以及供给函数中的参数(-10,5)给定的条件下,求出的内生变量分别为P e=6和Q e=20.依此类推,以上所描述的关于静态分析的基本要点,在(2)及图2—2和(3)及图2—3中的每一个单独的均衡点E i (i=1,2)上都得到了体现.而所谓的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第六版)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 =-10+5P得P e=6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Q e=50-5×6=20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Q e=-10+5×6=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
如图2-1所示。
图2—1(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d=60-5P和原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60-5P=-10+5P得P e=7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d=60-5P,得Q e=60-5×7=2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s=-10+5P,得Q e=-10+5×7=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7,Q e=25。
如图2—2所示。
图2—2(3)将原需求函数Q d=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5+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5+5P得P e=5。
5将均衡价格P e=5。
5代入Q d=50-5P,得Q e=50-5×5。
5=22。
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s=-5+5P,得Q e=-5+5×5。
5=22。
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5.5,Q e=22。
5。
如图2—3所示。
图2-3(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
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给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以(1)为例,在图2-1中,均衡点E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
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达到的一个均衡点。
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Q s=-10+5P和需求函数Q d=50-5P表示,均衡点E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P e=6,且当P e=6时,有Q d=Q s=Q e=20;同时,均衡数量Q e=20,且当Q e =20时,有P d=P s=P e=6。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课后习题问题详解及解析汇报[高鸿业第六版]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 解答:(1)将需求函数Q d=50-5P和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50-5P=-10+5P得P e=6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需求函数Q d=50-5P,得Q e=50-5×6=20或者,将均衡价格P e=6代入供给函数Q s=-10+5P,得Q e=-10+5×6=20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6,Q e=20。
如图2—1所示。
图2—1(2)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 d=60-5P和原供给函数Q s=-10+5P代入均衡条件Q d=Q s,有60-5P=-10+5P得P e=7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d=60-5P,得Q e=60-5×7=2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7代入Q s=-10+5P,得Q e=-10+5×7=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7,Q e=25。
如图2—2所示。
图2—2(3)将原需求函数Q d=50-5P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 s=-5+5P代入均衡条件Q d =Q s,有50-5P=-5+5P得P e=5.5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d=50-5P,得Q e=50-5×5.5=22.5或者,将均衡价格P e=5.5代入Q s=-5+5P,得Q e=-5+5×5.5=22.5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 e=5.5,Q e=22.5。
如图2—3所示。
图2—3(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
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给定的外生变量来求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以(1)为例,在图2—1中,均衡点E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
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达到的一个均衡点。
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Q s=-10+5P和需求函数Q d=50-5P表示,均衡点E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P e=6,且当P e=6时,有Q d=Q s=Q e=20;同时,均衡数量Q e=20,且当Q e=20时,有P d=P s=P e=6。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0~11章)【圣才出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0章博弈论初步10.1复习笔记博弈论在20世纪50年代由数学家约翰·冯·诺依曼和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坦引入经济学,目前已经成为主流经济分析的主要工具,对寡头理论、信息经济学等经济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博弈论的几个基本概念博弈论是研究在策略性环境中如何进行策略性决策和采取策略性行动的科学。
在策略性环境中,每一个人进行的决策和采取的行动都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
因此,每个人在进行策略性决策和采取策略性行动时,要根据其他人的可能反应来决定自己的决策和行动。
1.博弈参与人参与人或称局中人,是指博弈中的决策主体,即在博弈中进行决策的个体。
参与人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企业或国家)。
2.策略策略是指参与人选择行为的规则,也就是指参与人应该在什么条件下选择什么样的行动,以保证自身利益最大化。
3.支付函数支付函数也称为效用函数,表明了博弈的参与人采取的每种策略组合的结果或收益,它是所有参与人策略或行动的函数,是每个参与人真正关心的东西。
4.支付矩阵参与博弈的多个参与人的收益可以用一个矩阵或框图表示,这样的矩阵或框图称之为支付矩阵,也称之为博弈矩阵或收益矩阵。
其中,博弈参与人、参与人的策略和参与人的支付构成了博弈须具有的三个基本要素。
二、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纯策略均衡1.条件策略和条件策略组合在同时博弈中,在给定其他参与人的策略时,某个参与人的最优策略称之为该参与人的条件优势策略(简称条件策略),而包括该参与人的条件策略以及这些条件在内的所有参与人的策略组合称之为该参与人的条件优势策略组合(简称条件策略组合)。
2.纳什均衡如表10-1所示,(不合作,不合作)既是甲厂商的条件策略组合,也是乙厂商的条件策略组合,在该策略组合上,甲厂商和乙厂商都没有单独改变策略的倾向。
表10-1寡头博弈:合作与不合作所谓纳什均衡,指的是参与人的这样一种策略组合,在该策略组合上,任何参与人单独改变策略都不会得到好处。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消费者选择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3章消费者选择课后习题详解1.已知一件衬衫的价格为80元,一份肯德基快餐的价格为20元,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是多少?解:按照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的定义公式,可以将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写成:Y某其中,某表示肯德基快餐的份数;Y表示衬衫的件数;MRS某Y 表示在维持效用水平不MRS某Y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份肯德基快餐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衬衫的消费数量。
在该消费者实现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时,在均衡点上有:MRS某YP某PY即有:MRS某Y200.2580它表明,在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上,对于该消费者来说,一份肯德基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为0.25。
2.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3-8所示。
其中,横轴O某1和纵轴O某2分别表示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AB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U 为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E点为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
已知商品1的价格P12元。
图3-8消费者效用最大化(1)求消费者的收入;(2)求商品2的价格P2;(3)写出预算线方程;(4)求预算线的斜率;(5)求E点的MRS12的值。
解:(1)图3-8中的横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30单位,且已知P12元,所以消费者的收入I23060元。
(2)图3-8中的纵截距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全部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20单位,且由(1)已知收入I60元,所以商品2的价格P2I603元。
2022(3)由于预算线方程的一般形式为:P1某1P2某2I所以,由(1)、(2)可将预算线方程具体写为:2某13某260。
22(4)将(3)中的预算线方程进一步整理为某2某120,显然,预算线的斜率为k33(5)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E上,有MRS12值即MRS等于预算线斜率的绝对值P1,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P2PP21。
因此,在E点,MRS1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1 章 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11.1 复习笔记
一、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下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不能达到帕 累托最优状态的情形。不完全竞争、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以及不完全信息都是导致市场失灵 的重要原因。 经济学家认为,在现实社会中,种种原因将导致市场失灵,即市场机制的运转无法使社 会资源达到最优配置,无法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等社会目标。因此,市场机制的作用 并不是万能的,必须通过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来加以克服。
1 / 3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图 11-1 垄断和低效率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在 q 的产量水平上达到。在 q 的产出水平上,需求曲线与边际成本 曲线相交,即消费者为额外一单位产量的愿意支付等于生产该额外产量的成本。此时,不再 存在任何帕累托改进的余地。 q 产量水平是垄断厂商与消费者协商的结果。事实上,垄断厂商与消费者之间以及消费 者本身之间难以达成相互满意的一致意见,因而均衡产量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q 。 上述关于垄断情况的分析,也适用于垄断竞争或寡头垄断等其他非完全竞争的情况。实 际上,只要市场不是完全竞争的,只要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不是一条水平线,而是向右下方 倾斜,则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就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而不是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当 价格大于边际成本时,就出现了低效率的资源配置状态。而由于协议的各种困难,潜在的帕 累托改进难以得到实现,于是整个经济便偏离了帕累托最优状态,均衡于低效率之中。 2.寻租理论 从理论上分析,相对于完全竞争厂商,垄断厂商总经济福利减少图 11-1 中△ abc 的面 积。但是,事实上,垄断的经济损失远远超过传统垄断理论中的“纯损”三角形,因为为了 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享受垄断的好处,垄断厂商常常需要进行“寻租”活动。寻租是指 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即垄断租金)的非生产性活动。 3.对于垄断的管制 针对垄断造成的市场失灵,政府可采取经济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限制垄断行为,其
二、不完全竞争 1.垄断与低效率 垄断造成的低效率如图 11-1 所示,在代表性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的点上,并没有达到 帕累托最优状态。在利润最大化产量 qm 上,价格 pm 高于边际成本 MC ,这表明,消费者愿 意为增加额外一单位产量所支付的价格超过了生产该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成本。因此,存在有 帕累托改进的余地。如果让垄断厂商再多生产一单位产量,让消费者以低于垄断价格但大于 边际成本的某种价格购买该单位产量,则垄断厂商和消费者都从中得到了好处:垄断厂商的 利润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福利进一步提高。
4 / 3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使用企业合并的方法 企业合并可以使外部影响“内部化”,合并后企业的成本与收益等于社会成本与收益。 (3)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 在许多情况下,外部影响之所以导致资源配置失当,是由于财产权不明确。如果财产权 是完全确定的并得到充分保障,则有些外部影响就可能不会发生。 5.科斯定理 (1)科斯定理的内容 科斯最早在 1960 年提出了采用产权纠正外部影响的办法,即所谓的科斯定理。其内容 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零或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将财产权赋予谁, 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 说明:财产权无论是自有的,还是购买的,都构成机会成本的一部分。如果出售财产权, 就可以获得收益;否则,就意味着遭受本可以出售获益的机会成本。 (2)结论 在存在外部影响的情况下,并不一定需要政府干预,只要明确外部影响的所有权,同样 可以解决外部影响问题,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
2 / 3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中包括行业的重新组合、经济和行政处罚以及实施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业进行管制(其中包 括价格管制、价格和数量同时管制以及直接经营),也是解决垄断问题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政 策。
三、外部影响 1.外部性的含义 外部性或外部影响是指生产者或消费者在自己的活动中产生了一种有利影响或有害影 响,这种有利影响带来的利益(或者说收益)或有害影响带来的损失(或者说成本)都不是 消费者或生产者本人所获得或承担的。外部性的实质在于:一个当事人对其他当事人的福利 产生影响且这种影响并没有从市场交易中反映出来。 2.外部性分类 某个人(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一项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但他自己却 不能由此得到补偿。此时,这个人从活动中得到的私人利益就小于该活动所带来的社会利益。 这种性质的外部影响被称为所谓“外部经济”。根据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 外部经济可以分类为“生产的外部经济”和“消费的外部经济”。 某个人(生产者或消费者)的一项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危害,但他自己却 并不为此而支付足够抵偿这种危害的成本。此时,这个人为其活动所付出的私人成本就小于 该活动所造成的社会成本。这种性质的外部影响被称为所谓“外部不经济”。外部不经济也 可以视经济活动主体的不同而分为“生产的外部不经济”和“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表 11-1 外部性分台
3.外部性和资源配置失当 外部性的存在造成了一个严重后果: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缺乏效率。换句话说,即使假定 整个经济仍然是完全竞争的,但由于存在着外部性,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也不可能达到帕累 托最优状态。在存在外部性的条件下,潜在的帕累托改进机会并不能得到实现,原因主要有 以下这几种: (1)存在巨大的交易费用。 (2)很难避免“免费乘车者”的现象。 (3)势力的不对称性。 一般而言,在存在外部经济的条件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 平;而在存在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高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 4.解决外部性的办法 (1)使用税收和津贴 ①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进行征税 目的: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社会成本 税额=社会成本-私人成本 ②对造成外部经济的企业,政府予以补贴 目的:使该企业的私人利益=社会利益 补贴额=社会利益-私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