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两种电荷知识点梳理

合集下载

初三物理两种电荷知识讲解

初三物理两种电荷知识讲解

两种电荷【要点梳理】要点一、自然界的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1、电荷: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说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3、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4、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5、电荷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要点诠释:1、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这个吸引是相互的,轻小物体也会吸引带电体。

轻小物体是指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物体如:通草球,轻质小球、碎纸屑、泡沫、毛发、细小水流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A、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两种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后,各自带上等量异种电荷的现象。

B、接触带电:用接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即:一个不带电的物体与另一个带电的物体接触时,不带电的物体也带了同种电荷。

接触带电实际上是电荷的转移。

要点二、验电器:1、验电器的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看是否可以吸引轻小物体;通过验电器;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要点三、原子结构元电荷1、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单位:库仑,符号是C。

2、原子结构:物体由分子、原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质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且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原子带的正电荷与负电荷等量,原子不显电性,呈电中性,物体也呈电中性,但不能说物体没有电荷。

3、元电荷:精确的实验表明,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总是等于某一个最小电荷量的整数倍,即电子所带电荷量的整数倍。

因此人们把一个电子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叫“基本电荷”,也叫“元电荷”(带电量最小的电荷),用符号“e”表示,则e=1.6×10-19C。

要点诠释:摩擦起电的实质,由于不同物体的原子核对于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在相互摩擦中,束缚能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束缚能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物理两种电荷的知识点

物理两种电荷的知识点

物理两种电荷的知识点第1节两种电荷1.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不同种类的电荷相互吸引。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电荷:电荷量称为电荷量,简称电荷,符号为Q。

电荷单位为库仑C。

2、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① 使用验电器。

验电器的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验电器原理:同一电荷相互排斥。

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

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② 利用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③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摩擦带电: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摩擦带电的原因: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结合电子的能力不同。

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结合电子能力较弱的物体将失去电子,并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荷。

原子核结合电子能力强的物体会得到电子,并因电子过多而带负电。

注意:①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只能转移带负电荷的电子;② 摩擦带电的两个物体将携带等量的不均匀电荷;③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两物体摩擦不会起电;④ 摩擦带电不会产生电荷,但电荷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分离正负电荷,但电荷总量是守恒的。

能量转化:机械能-→电能4.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导体;不易导电的物体称为绝缘体。

常见的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湿润的物体、含杂质的水、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油、陶瓷、纯水、空气等。

导体易于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

它们可以在导体内部自由移动,而不受原子核的束缚。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在绝缘体中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

绝缘体中有电荷,只是电荷不能自由移动金属导体容易通过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水溶液容易被正负离子导电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电学 知识点总结

电学 知识点总结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知识点总结第1节 两种电荷知识点一、原子及其结构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有的分子由多个原子构成,有的分子只有一个原子构成。

但原子也不是最小微粒。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发现了电子,揭开了原子具有进一步结构的秘密。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比原子小得多。

原子核由带正点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绕核运动。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知识点二、摩擦起电及原理(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2)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

记忆口诀:玻正橡负。

(3)摩擦起电原因: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4)摩擦起电本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知识点三、两种电荷(1)带电体的基本性质: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的物体的现象。

(梳子上面粘有头发)。

(2)大量的事实及实验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正电荷、负电荷)。

(3)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正电,橡胶棒带负电)。

记忆口诀:玻正橡负。

(4)电荷之间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如果两个轻质小球相互吸引带负电 核外电子带正电原子核中子 电中性原子不带带正质子有可能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也有可能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

但是两个轻质小球相互排斥,那么一定带异种电荷。

(5)电量:物体带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用符号Q 表示,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

初中物理两种电荷知识点

初中物理两种电荷知识点

初中物理两种电荷知识点电荷是物质中的一种基本特性,它体现了物质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能力。

根据电荷的性质,我们可以将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下面将介绍初中物理中与电荷相关的两个重要知识点:电荷的性质和电荷守恒定律。

一、电荷的性质1.电荷的量电荷的量用来描述物体带有的电荷的多少,通常用符号Q表示,单位是库仑(C)。

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它们的量可以是整数倍。

2.电荷的性质(1)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性质:同性电荷相互排斥,异性电荷相互吸引。

这是库仑定律的基本规律,它说明了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电荷量的大小成正比,与电荷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电荷的守恒性:孤立系统中,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即在没有外部电荷的影响下,系统中总的正电荷量和总的负电荷量之和保持不变。

3.电荷的传递(1)电荷的导体和绝缘体:导体是指电荷能够自由流动的物质,如金属;而绝缘体则是电荷不能自由流动的物质,如塑料、木材等。

(2)静电感应:当一个带电体靠近未带电的导体时,导体上会感应出相同类型的电荷,导体两边会分别带上相同数量的异种电荷。

(3)摩擦电荷:当两种材料表面摩擦时,电子从一个材料转移到另一个材料上,产生了带电现象。

二、电荷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是描述物质中电荷转移规律的重要定律。

1.电荷守恒定律的内容电荷守恒定律指出,一个孤立系统中的总电荷量是不变的。

当一个物体失去电荷时,另一个物体将获得相同数量的电荷,即正电荷的代数和等于负电荷的代数和。

这是由于电荷无法随意产生或消失,只能通过转移来保存。

2.电荷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电荷守恒定律适用于孤立系统,即系统中没有外界对电荷进行添加或移除的情况下。

在实际情况中,也可以通过控制外部的电荷转移来满足电荷守恒定律。

3.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举例(1)对于电路中的电荷守恒定律的应用:在一个闭合电路中,电荷的量是不变的。

例如,当电源接通时,正极输送正电荷到电路中,而负极则吸收相同数量的负电荷,使得电路保持电中性。

《电荷 库仑定律》 知识清单

《电荷 库仑定律》 知识清单

《电荷库仑定律》知识清单一、电荷1、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

2、电荷的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起电方式(1)摩擦起电: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的方式。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2)感应起电:当一个带电体靠近导体时,导体中的自由电子会在带电体的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种电荷。

(3)接触起电:一个不带电的物体与一个带电的物体接触,电荷会从带电体转移到不带电的物体上,使两个物体带上同种电荷。

4、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5、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是最小的电荷量,这个最小电荷量叫做元电荷,用 e 表示,e = 160×10⁻¹⁹ C。

任何带电体所带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二、库仑定律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表达式库仑力的大小 F = kq₁q₂/r²,其中 k 是静电力常量,k = 90×10⁹N·m²/C²,q₁、q₂分别是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r 是它们之间的距离。

3、适用条件(1)真空中;(2)点电荷。

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当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时,可以把带电体看作点电荷。

4、库仑定律的理解(1)库仑定律揭示了静电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规律。

(2)库仑力是一种“性质力”,与重力、弹力、摩擦力等一样,遵循牛顿第三定律。

两种电荷的知识点总结

两种电荷的知识点总结

两种电荷的知识点总结
一、两种电荷的知识点
1、正电荷和负电荷
正电荷是由绝对有限多个正电子组成,在电场中的相对电位比其他物质电位高。

负电荷是由绝对有限多个负电子组成,在电场中的相对电位比其他物质电位低。

2、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相互作用
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存在电场力,这种力使他们之间相互作用。

正电荷之间互相排斥,负电荷之间互相吸引。

3、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性质
正电荷和负电荷都可以互相排斥和吸引,两者都有相同的充电方式。

正电荷可以使另外一个质点的电荷数量减少,而负电荷可以使另外一个质点的电荷数量增加。

4、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用途
正电荷可以用于电子元件中,如电池,电容和电感,使这些电子元件正确地运行。

负电荷可以用于连接电子元件,使其能够彼此交换信息。

5、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特殊性质
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力,叫做电场力。

电场力可以用来影响其他物体,而且受电荷的大小和距离有很大的影响。

还有其他特殊的属性,如电田,双极性以及吡咯碱效应。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章节知识点解析:2021.1 两种电荷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章节知识点解析:2021.1 两种电荷

第15章电流和电路15.1 两种电荷1.正电荷与负电荷【知识点回忆】〔1〕两种电荷: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发现,但凡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的,必定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挤,由此人们得出自然界中有且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2〕正电荷和负电荷:正电荷丝绸与玻璃棒摩擦时玻璃棒所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负电荷毛皮与橡胶棒摩擦时橡胶棒所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挤,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命题方向】电荷的流动方向及物体带什么样的电荷都是命题的方向,主要以选择题为主例1:关于电荷的认识,下面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B.同种电荷互相排挤C.电流都是由负电荷定向挪动形成的D.正电荷定向挪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分析:要求知道:〔1〕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以及它们之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排挤,异种电荷相吸引;〔2〕电流是电荷定向挪动形成的,规定:正电荷定向挪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解: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排挤,故AB正确;电流是电荷定向挪动形成的,无论正电荷还是负电荷,还是正负电荷同时发生定向挪动都会形成电流,故C错误;物理上规定:正电荷定向挪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故D正确.应选C.点评:此题考察了电荷及其作用规律,电流的形成和方向,是一道根底题,应熟记相关的根底知识.例2:自然界中存在种电荷,它们间的作用力的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异种电荷互相.分析: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根据电荷间的互相作用来进展解答.解:因自然界中有正、负电荷之分,即存在两种电荷,电荷间的作用力的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挤,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故答案为:两,同种电荷互相排挤,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点评:此题考察学生对根本定义的掌握,这个内容只要多背诵、多理解,就可以纯熟掌握.【解题方法点拨】〔1〕电荷的定向挪动形成电流,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负电荷;也可以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挪动形成;〔2〕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挪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2.摩擦起电【知识点回忆】摩擦起电〔electrification by friction〕是电子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的结果.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因此原来不带电的两个物体摩擦起电时,它们所带的电量在数值上必然相等.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两种电荷: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规定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电荷间的互相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挤,异种电荷互相吸引.任何两个物体摩擦,都可以起电.18世纪中期,美国科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经过分析和研究,认为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电,叫做正电和负电.物体因摩擦而带的电,不是正电就是负电.【命题方向】生活中摩擦起电现象的判断,已经摩擦起电在生活中的应用都是中考的命题方式,主要以选择题为主.例1:以下现象中,由于摩擦起电造成的是〔〕A.演奏二胡时,琴弓的弓毛与琴弦摩擦产生声音B.冬天感到手冷时,双手摩擦会使手变暖和C.在枯燥的天气里脱毛衣,会听到细微的噼啪声D.把钢针沿磁体摩擦几下,钢针就能吸引铁屑分析:两种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互相摩擦后,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是摩擦起电.解:A、演奏二胡时,琴弓的弓毛与琴弦摩擦产生声音,属于振动产生声音,不属于摩擦起电;B、冬天感到手冷时,双手摩擦会使手变暖和,是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成内能,不属于摩擦起电;C、在枯燥的天气里脱毛衣,会听到细微的噼啪声,是因为毛衣和衬衣摩擦带电,放电产生的噼啪声,符合题意;D、把钢针沿磁体摩擦几下,钢针就能吸引铁屑,是磁化现象,不是摩擦起电.应选C.点评:摩擦现象生活中很常见,晚上衣服上有闪电,衣服上易沾有灰尘,梳子梳头发,头发随梳子飘起来等.例2:在晴朗的冬日,用塑料梳子梳枯燥的头发,头发会越梳越蓬松,主要原因是〔〕A.梳头时,空气进入头发B.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因带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挤C.梳子对头发有吸引作用D.头发和梳子摩擦后,头发因带异种电荷而互相吸引分析:根据题中的现象结合电荷间的互相作用规律即可作出选择.解:梳子梳头发,属于摩擦起电现象.被梳子摩擦过的头发会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互相排挤,所以头发越梳越蓬松.应选B.点评:此题是根底题,考察了电荷间的互相作用规律.【解题方法点拨】〔1〕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而是两个物体在摩擦过程中,电于发生了转移,它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使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2〕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互相摩擦时,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强的夺得电子,原子核束缚核外电子本领弱的失去电子.3.电荷间的互相作用规律【知识点回忆】〔1〕电荷间互相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挤,异种电荷互相吸引.〔2〕两个物体〔不涉及磁体〕互相排挤,有两种可能:a.都带正电;b.都带负电.〔3〕两个物体互相吸引,有三种可能:a.一物体带正电,另一物体带负电;b.一物体带正电,另一物体不带电;c.一物体带负电,另一物体不带电.【命题方向】判断物体带电情况是主要的命题方式,主要以选择填空为主例1:现有A、B、C三个轻质小球,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和A互相排挤,那么〔〕A.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B.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C.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D.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分析:①电荷间的互相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挤,异种电荷互相吸引;②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③解题时,根据小球间的作用关系并结合A球带负电这个条件判断.解:A带负电,C和A互相排挤,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挤,所以C带负电;又因为A和B互相吸引,根据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所以B可能带正电,根据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B也可能不带电.所以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应选:D.点评:异种电荷相吸引和带电体吸引轻小的物体这两个知识点要考虑周全,考虑不全是此题选错答案的原因.例2:如下图,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许多细丝,用枯燥的手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细丝张开的原因是〔〕A.大气压的作用B.静摩擦的作用C.分子间有斥力D.同种电荷互相排挤分析:用手摩擦塑料绳时,由于摩擦生电而使塑料绳带上同种电荷,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挤,异种电荷互相吸引.解:用枯燥的手从上向下在塑料绳上捋几下,手与塑料绳反复摩擦,使塑料绳带上了同种电荷,因为同种电荷互相排挤,故细丝会张开;应选D.点评:此题是一道根底题,考察了摩擦起电、电荷间的互相作用等问题,纯熟掌握根底知识即可正确答题.【解题方法点拨】在根据物体间的作用规律断定物体带电情况时,要注意两者互相吸引有两种可能: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因此考虑问题要全面.4.原子构造、元电荷与带电情况【知识点回忆】〔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又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2〕把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电荷〕用e表示;×10-19C;〔4〕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原子构造模型开展:从1803年道尔顿提出的第一个原子构造模型开场,经过一代代科学家不断地发现和提出新的原子构造模型的过程.道尔顿实心球模型:英国自然科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汤姆生枣糕模型:1904年约瑟夫•约翰•汤姆逊模型,原子是一个带正电荷的球,电子镶嵌在里面,原子好似一块“葡萄干布丁〞.卢瑟福行星模型:1911年卢瑟福提出行星模型:原子的大局部体积是空的,电子按照一定轨道围绕着一个带正电荷的很小的原子核运转.玻尔量子化轨道:1913年为理解释氢原子线状光谱这一事实,玻尔在行星模型的根底上提出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构造模型.现代电子云模型:20世纪20年代以来现代模型〔电子云模型〕电子绕核运动形成一个带负电荷的云团,这是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在1927年提出的著名的测不准原理.【命题方向】此类问题多以考察原子组成和判断质子、中子、电子和原子核心的带电情况为主,主要以填空或者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例1:2011年11月9日,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在地球近地轨道上因主发动机启动失败而无法变轨.经查,是太空中的带电粒子对机载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导致程序出错.以下粒子中,因不带电首先可以排除的是〔〕A.电子B.原子核C.中子D.质子分析:根据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在原子中,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中子不带电.进展分析解答此题.解:在原子中,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是由于质子带正电,而中子不带电.应选C.点评:此题考察了原子内各种微粒的电性,要记住.例2:一个物体没有带电是因为〔〕A.物体内部没有电荷B.物体内部没有自由电子C.物体内部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的总数相等D.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一个电子所带负电相等分析:解答此题应掌握: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而中子不带电,而核外电子带负电,故假如质子数与电子数相等时,物体呈电中性,即不带电.解:平常物体不带电并非没有电荷,而是原子内部的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数相等,而带正电的质子与带负电的电子所带电量相等,故对外不显电性,即我们所说的不带电.应选C.点评:原子及原子核的构造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也是物理考察中的热点,应熟记并理解.【解题方法点拨】〔1〕热传递是指能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局部传给低温局部〕.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一种方式.〔2〕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温度差,或物体的不同局部间存在温度差.〔3〕热传递的方向是从高温物体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局部到低温局部.5.导体和绝缘体【知识点回忆】〔1〕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绝缘体中包括:玻璃、陶瓷、塑料、各种油等;〔2〕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常见的导体:各种金属、石墨、以及酸碱盐的溶液等.【命题方向】此考点较为根底,在中考中主要考察导体和绝缘的分类,一般以选择题和填空题出现.例1:在通常情况下,均属于导体的是〔〕A.人体、海水、干木柴B.橡胶、铁钉、陶瓷C.硬币、石墨、铜块D.水银、塑料、盐酸分析:根据导电性的不同,材料可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三大类,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叫半导体.解:人体、海水、铁钉、硬币、石墨、铜块、水银、盐酸是导体,干木柴、橡胶、陶瓷、塑料是绝缘体.应选C.点评:此题考察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对于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可以联络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消费中的应用来记忆,不要死记硬背.如塑料,橡胶,陶瓷等常用来制作用电器的外壳,以防止触电,它们都是绝缘体;而电线芯用金属来做,因为金属容易导电,是导体,酸碱盐的水溶液是导体.例2:小青把以下物品分成两类:①铅笔芯、铜线、盐水;②塑料尺、橡皮擦、油.他分成两类后的物品分别属于〔〕A.固体和液体B.导体和绝缘体C.金属和非金属D.晶体和非晶体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有陶瓷、玻璃、橡胶、油等.解:第一类物体:①铅笔芯、铜线、盐水中,其共同特点是都能导电,属于导体;而第二类物体②塑料尺、橡皮擦、油中,其共同特点是都不易导电,属于绝缘体.故B正确;ACD错误;应选B.点评:物体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此题明显看出物体在导电性上的差异,生活中哪些物体为导体,哪些物体为绝缘体,要有明晰的认识.例3:以下学惯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A.铅笔芯B.塑料尺C.铁质铅笔盒D.金属小刀片分析:不容易导电物体是绝缘体,例如:橡胶、玻璃、陶瓷等.容易导电的叫导体,例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解:铅笔芯、铁、刀片是导体;塑料是绝缘体.应选B.点评:此题考察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识别,属于识记内容,注意区分.例4:小东在安装如下图的电路装置时,发现导线不够长.他用以下哪个物体将A、B两点连接后,按下开关,灯泡却始终无法发亮〔〕A.塑料直尺B.石墨圆棒C.钢制刀叉D.银制筷子分析:〔1〕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绝缘体中包括:玻璃、陶瓷、塑料、各种油等;〔2〕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常见的导体:各种金属、石墨、以及酸碱盐的溶液等.解:由于石墨、钢、银是导体,塑料是绝缘体,所以他用石墨圆棒、钢制刀叉、银质筷子将A、B两点连接后,按下开关,灯泡发亮;而接入塑料直尺,灯不亮.应选A.点评:记住绝缘体包括哪些物质、导体包括哪些物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因此可知记住课本中的根底知识对于解决此类识记性的根底题非常重要.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当条件改变时,也有可能导电,变为导体.例如:常温下玻璃是绝缘体,而在高温到达红炽状态时,也就变成导体了.【解题方法点拨】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当条件改变时,也有可能导电,变为导体.例如:常温下玻璃是绝缘体,而在高温到达红炽状态时,也就变成导体了.。

初三物理的知识点梳理归纳

初三物理的知识点梳理归纳

初三物理的知识点梳理归纳九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归纳电现象一、电荷:物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二、两种电荷:(1)正电荷:绸子摩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正电荷;(2)负电荷:毛皮摩察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3)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4)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注:两个物体靠近时有吸引现象:①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②可能一个物体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带负电;三、电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能。

“Q”四、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正、负异种电荷数完全抵消的现象,对外不显电性叫做中和。

五、①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②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③失去电子而带正电(缺少电子,正电荷占优势);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有多余的电子,负电荷占优势)④检验一个物体是否带电的一种电器叫验电器,它的原理: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六、电场:像磁体一样,带电体周围也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物质,叫电场。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来实现的。

七、电流:①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其实:正电荷移动;负电荷移动;正、负电荷分别向相反方向移动都可以形成电流)②电流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③电源的外部:正极出发,流回负极④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相反⑤电路中要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1)电路中有电源;(2)电路必须闭合。

电与磁一、奥斯特的发现1、给导线通电,能使导线附近的小磁针发生偏转,表明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2、揭示了电与磁的关系,电可以产生磁。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1、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与条形磁铁产生的磁场相似。

2、通电螺线管的磁极可以用右手螺线定则来判定: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曲方向与螺线管中电流方向一致,那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一、兴趣和坚持物理是很有趣的,伴随着有趣的演示实验和动手实验,一个个意想不到的现象吸引你走入深奥的物理世界,但更多时候,老师为了讲清某一物理规律或物理情景,考虑到知识的整体性和逻辑性,经常会进行大段讲解。

物理第一节两种电荷的笔记

物理第一节两种电荷的笔记

物理第一节两种电荷的笔记一、电荷。

1. 摩擦起电。

-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例如,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

- 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2. 两种电荷。

-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

- 负电荷:规定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为负电荷。

-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例如,两个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时会相互排斥,而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时会相互吸引。

二、验电器。

1. 构造。

- 验电器主要由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等部分组成。

2. 工作原理。

-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有一部分电荷会转移到验电器的金属箔上,使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金属箔就会张开一定的角度。

金属箔张开角度的大小反映了带电体所带电荷的多少。

三、原子及其结构。

1. 原子结构。

- 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 原子核带正电,它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 电子带负电,电子在原子核的周围绕核高速运动。

- 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四、导体和绝缘体。

1. 导体。

- 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

例如,金属(如铜、铝、铁等)、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都是导体。

-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在金属中,这些自由电荷是电子;在酸、碱、盐的水溶液中,自由电荷是正、负离子。

2. 绝缘体。

- 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例如,橡胶、玻璃、塑料、陶瓷等都是绝缘体。

- 绝缘原因:绝缘体中的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或分子的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容易导电。

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知识

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知识

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知识一、正电荷和负电荷在物理学中,电荷是描述物体电性质的基本概念之一。

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

正电荷具有相同的电荷性质,而负电荷也具有相同的电荷性质,但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互相吸引。

二、正电荷正电荷是指具有正电性的电荷。

正电荷的存在使物体具有正电性,可以通过一系列实验和观察来证明。

例如,当两个带有正电荷的物体靠近时,它们会相互排斥,这是由于它们之间存在着相同的电荷性质。

正电荷通常来自于物体失去了一些电子,这些电子带有负电荷。

当物体失去电子时,它的原子变成了正离子。

正离子具有正电荷,使得物体带有正电性。

三、负电荷负电荷是指具有负电性的电荷。

负电荷的存在使物体具有负电性,同样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来证明。

例如,当一个带有负电荷的物体靠近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时,它们会相互吸引,这是由于它们之间存在着相反的电荷性质。

负电荷通常来自于物体获得了一些电子,这些电子带有负电荷。

当物体获得电子时,它的原子变成了负离子。

负离子具有负电荷,使得物体带有负电性。

四、正电荷和负电荷的作用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根据库仑定律,正电荷之间以及正电荷与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吸引的。

这意味着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会产生引力,使它们相互吸引。

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应用于许多实际问题。

例如,电荷的相互作用是电力工程的基础。

在电路中,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电流得以传输,从而实现了电能的转化和利用。

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可以解释一些现象。

例如,当我们梳头发时,梳子会带有静电,这是由于梳子上的摩擦产生了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分离。

当我们将带有静电的梳子靠近细小的纸屑时,纸屑会被梳子吸引,这是由于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五、总结正电荷和负电荷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

正电荷具有正电性,负电荷具有负电性。

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物体具有电性质,并且可以解释许多现象和应用。

了解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电的本质和电学的应用。

两种电荷的知识点

两种电荷的知识点

两种电荷的知识点电荷是物质的一个基本属性,我们常常通过学习电荷的性质和行为来理解和解释电学现象。

在电学中,有两种重要的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它们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相互作用。

本文将介绍关于这两种电荷的几个知识点。

1. 电荷的基本概念电荷是物质所具有的一种基本属性,具有正电荷的物体称为带正电荷,具有负电荷的物体称为带负电荷。

电荷是守恒的,即它不能被创建或销毁,只能通过传递或转移来改变物体的电荷状态。

2. 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性质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性质有着明显的区别。

正电荷通常由原子核中带正电的质子所带来,负电荷通常由原子外层的带负电的电子所带来。

正电荷和负电荷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作用力,而相同的电荷之间则会发生相互排斥的作用。

3. 电荷的分布和电场带电物体可以通过将电荷数量增加或减少而改变其电荷状态。

当电荷集中在一个物体上时,形成了局部电荷分布。

而当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物体上时,形成了均匀电荷分布。

电荷分布会引起周围空间中的电势差,并且产生电场。

4. 电荷的相互作用不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电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根据库仑定律,两个电荷之间的电力大小与它们的电荷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当两个电荷的电荷量相同时,它们之间的排斥或吸引力将更加显著。

这种相互作用使得电荷可以产生各种现象,如静电吸附、电闪雷鸣等。

5. 电荷的载体电荷的载体是指可以携带电荷的物质或粒子。

在导体中,电子是主要的电荷载体,它们能够自由地在导体内部移动,形成电流。

而在绝缘体中,电荷载体很少,电荷不能自由流动,因此绝缘体不导电。

总结:正电荷和负电荷是电学中重要的概念,我们通过电荷的性质和相互作用来理解和解释电学现象。

了解电荷的基本概念、性质、分布和相互作用对于理解电学领域的理论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研究电荷的载体也对电学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电荷是电学理论的基础,通过深入学习和研究电荷的知识,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电学的原理和应用。

两种电荷---详细知识点、经典例题、习题

两种电荷---详细知识点、经典例题、习题

两种电荷---详细知识点、经典例题、习题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课题两种电荷教学目标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的相互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重点、难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荷的概念及单位;教学内容一、知识点梳理复习1.摩擦起电进行实验:用塑料直尺或圆珠笔杆与头发摩擦后,再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

原理: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的物体,则说明该物体带了“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现象有:(1)冬天脱衣服冒火花;(2)梳头时头发跟梳子一起;(3)毛衣容易脏;(4)电视电脑屏幕容易吸灰;(5)薄塑料袋容易沾在手上甩不掉等2.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许多科学家做了无数的实验研究发现,自然界中,所有带电的物体,凡是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的,一定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凡是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吸引的,一定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排斥。

从没发现第三种现象——既和玻璃棒相排斥,也和橡胶棒相排斥;也找不到一种带电体既和玻璃棒相吸引,也和橡胶棒相吸引。

由此可以推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一种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相同,另一种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相同。

人们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练习:有三个带电体,若A排斥B,B吸引C,如果A带负电,则B带什么电,C带什么电?3.电荷量(1)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用符号 Q表示.(2)电荷的单位为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4. 验电器作用:a.检验物体是否带电b.根据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角度的大小,可以粗略判断带电体所带电荷的多少。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5.原子及其结构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五章第一节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五章第一节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五章第1节两种电荷第一部分: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两种方法:a用摩擦的方法是物体带电(能吸引轻小物体)叫摩擦起电,这时物体带静电;b物体不通过摩擦也能带上电,例如用接触的办法,让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接触带电物体,则原来不带电的物体也带上了电。

3、两种电荷:①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正电荷用“+”表示。

实质上是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②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负电荷用“-”表示。

实质上是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①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②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③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①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②单位:库仑(C)1e=1.6×10-19C③元电荷 e6、导体①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②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③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④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7、绝缘体①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②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③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8、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原因是: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

二、重、难点重点:两种电荷积淀和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难点:1、验电器的工作;2、原子及其结构。

三、知识点归纳及解题技巧1、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有的分子由多个原子构成,有的分子只由一个原子构成。

但原子也不是最小微粒。

第1节 两种电荷

第1节 两种电荷

第1节两种电荷知识点1 电荷及电荷的作用规律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2、电荷: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电荷)。

3、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4、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

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

5、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6、实验室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练习一1、电视机的荧光屏上经常沾有灰尘,这是因为电视机在工作时,屏幕带有,而具有的性质。

2、用一个带电体接触已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出现下列情况,是判断带电体的带电性质:(1)金属箔张开的角度为零,则带电体带电荷(2)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变大,则带电体带电荷(3)金属箔先闭合后又张开,则带电体带电荷3、小明同学把与毛皮摩擦过得橡胶棒靠近一个轻质小球时,发现它们相互吸引,正对这个现象,小明分析正确的是()A、轻质小球一定不带电B、轻质小球一定带负电C、轻质小球一定带正电D、轻质小球可能不带电4、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因为带电荷而张开,则这两个金属薄片一定()A、带正电B、点负电C、带异种电荷D、带同种电荷知识点2 原子的结构元电荷1、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

2、原子可分为原子和核外电子,电子带负电。

3、电子是带有最小负电荷的粒子,电荷两为1.6×10-19C。

4、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元电荷,它是电子所带的电量,用符号e表示,e=1.6×10-19C。

5、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而不是产生电荷。

练习1、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和核外构成的,原子核带电,核外电子带电,电子带的电荷量最小,人们把最小的电荷叫做。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中子构成B、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C、原子核带负电,电子带正电D、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知识点3 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有的物质容易导电,叫做导体。

两种电荷提纲

两种电荷提纲

第一节两种电荷知识点一、两种电荷1、摩擦起电定义:两种不同的物体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2、带电体性质: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轻小物体可以不带电)3、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带等量的异种电荷(2)接触起电:带等量的同种电荷。

4、两种电荷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

(1)两物体相互吸引,一定带有异种电荷吗?(2)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规定为正电荷。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规定为负电荷。

问:任何物质与玻璃棒摩擦都带正电荷吗?任何物质与橡胶棒摩擦都带负电吗?5、摩擦起电的探究:(1)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

(2)摩擦起电的结果:带等量的异种电荷(3)实质:电子的转移(向缺少电子的物体转移)(4)条件:不同的物质而且两个物体与外界绝缘。

知识点二、验电器1、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4、工作过程:5、电荷量:电荷的多少。

符号Q.单位:库伦(C)知识点三、原子及其结构1、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由夸克组成。

(原子结构和太阳系类似)2、元电荷: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所带的电量是最小的。

一个电子带的电量叫元电荷(e) e=1.9x10-19C3、中性:原子的原子核带的正电荷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对外不显电性。

知识点四、绝缘体和导体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

原因:有大量的自由电荷。

(金属中的自由电荷是自由电子)例子:金属、人体、大地、石磨、酸碱盐的水溶液(酸碱盐水溶液中的自由电子是自由离子)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电荷。

例子:陶瓷、塑料、橡胶、玻璃、油等3、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带电和导电的辨析:带电的物体一定导电?导电的物体一定带电?5、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1)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2)验电器检验(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静电现象1、秋季脱衣时的劈啪声2、闪电3、电风扇有灰尘4、电视机屏幕有灰尘。

两种电荷知识点

两种电荷知识点

两种电荷知识点标题1: 电荷的性质和作用电荷是物质所具有的一种基本性质,它是电磁相互作用的基础。

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

正电荷是指物体失去了电子而带有的电荷,负电荷是指物体获得了额外的电子而带有的电荷。

根据库伦定律,同种电荷相互之间会发生排斥,不同种电荷相互之间会发生吸引。

电荷的性质决定了它在物质中的作用。

首先,电荷可以通过导体传导。

导体是指那些电子自由度较高的物体,当一个带电体接触到导体时,导体中的电子会重新分布,使导体的表面也带有相应的电荷。

其次,电荷还可以通过绝缘体的极化传导。

绝缘体是指那些电子自由度较低的物体,当一个带电体接触到绝缘体时,绝缘体中的正负电荷会分别被吸引到带电体的附近,从而在绝缘体上产生局部的电荷。

最后,电荷还可以通过空气中的离子传导。

当电荷足够强时,会使空气中的分子离子化,产生正负电离子,形成电荷传导的通路。

电荷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中,还在电磁场的形成和电流的产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电荷在运动时,会产生磁场。

根据安培定律,电流所产生的磁场的大小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

而电流是电荷的流动,因此可以说电荷的运动是产生磁场的基础。

此外,电荷还能够受到磁场的力的作用,这就是洛伦兹力。

洛伦兹力的大小与电荷的大小、电流的大小以及磁场的强度和方向都有关系。

电荷是物质所具有的一种基本性质,它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两种。

电荷的性质决定了它在物质中的作用,包括传导、极化和离子传导等。

电荷还在电磁场的形成和电流的产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电荷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电磁现象,还为电子学和电磁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标题2: 电荷守恒定律和电荷量的量子化电荷守恒定律是指在任何闭合系统中,电荷的总量是不变的。

这意味着电荷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只能通过物质间的相互转移来改变分布。

电荷守恒定律是电磁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之一,它对于电荷的传导和储存具有重要意义。

电荷守恒定律的实质是电荷量的守恒。

电荷量是指物体所带电荷的多少,它可以用电子的数量来衡量。

第一节 两种电荷

第一节  两种电荷

第一节 两种电荷知识点一:两种电荷1、摩擦起电(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2)摩擦过的一些物体 ,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两种电荷自然界中电荷分为正电荷、负电荷。

正电荷(+): 负电荷(-): 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注意:相互排斥的带电体带的是同种电荷,相互吸引的物体有两种情况(1)带异种电荷(2)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随堂练习四个小球甲、乙、丙、丁,已知甲带负电,乙排斥甲,丙吸引乙,丁吸引丙,则丁球( )A.一定不带电B.一定带负电C.一定带正电D.带电或不带电均有可能验电器的作用是: 3、验电器:思考:根据验电器的工作原理,验电器能否能够检验物体带何种电荷? (“能”或“不能”)随堂练习验证“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4、电荷量:表示电荷的多少,符号: ,单位: ,符号:知识点二:原子及其结构。

导体和绝缘体1、原子的结构(原子整体不显电性,物体对外也不显电性)2、物体带正电和负电的原因3、摩擦起电的实质: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电子的转移)4、元电荷:在各种微粒中,带电量最小的。

(一个电子的电荷量),用e 来表示,e=19106.1-⨯C随堂练习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上会带电,经检验梳子带的是负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梳子得到了一些电子B、梳子失去了一些电子C、梳子失去了一些原子核D、摩擦创造了负电荷5、导体和绝缘体导体:导电的物体。

绝缘体:导电的物体。

常见的导体:。

常见的绝缘体:。

导体导电的实质:。

随堂练习1、在小雨的书桌上放有(1)橡皮(2)金属刀片(3)铅笔芯(4)塑料尺(5)塑料铅笔盒(6)一袋盐,请你帮他找出是导体的有()A、(2)(3)B、(2)(3)(5)C、(1)(2)(3)D、(2)(3)(4)2、(不定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够导电的物体是导体B、绝缘体不导电是由于绝缘体里面没有电荷C、金属、石墨、酸碱盐都是导体D、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两种电荷---详细知识点、经典例题、习题、答案

两种电荷---详细知识点、经典例题、习题、答案

课题两种电荷教学目标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的相互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重点、难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电荷的概念及单位;教学内容一、知识点梳理复习1.摩擦起电进行实验:用塑料直尺或圆珠笔杆与头发摩擦后,再靠近碎纸屑,观察现象。

原理:摩擦过的物体能吸引轻小的物体,则说明该物体带了“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起电现象有:(1)冬天脱衣服冒火花;(2)梳头时头发跟梳子一起;(3)毛衣容易脏;(4)电视电脑屏幕容易吸灰;(5)薄塑料袋容易沾在手上甩不掉等2.两种电荷及相互作用许多科学家做了无数的实验研究发现,自然界中,所有带电的物体,凡是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的,一定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凡是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吸引的,一定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排斥。

从没发现第三种现象——既和玻璃棒相排斥,也和橡胶棒相排斥;也找不到一种带电体既和玻璃棒相吸引,也和橡胶棒相吸引。

由此可以推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一种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相同,另一种电荷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相同。

人们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练习:有三个带电体,若A排斥B,B吸引C,如果A带负电,则B带什么电,C带什么电?3.电荷量(1)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用符号 Q表示.(2)电荷的单位为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4. 验电器作用:a.检验物体是否带电b.根据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角度的大小,可以粗略判断带电体所带电荷的多少。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5.原子及其结构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带正电,位于原子的中心。

电子带负电,绕原子核运动.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原子整体不显电性,整个原子呈中性,物体对外不显电性。

高二物理电场知识点总结1.电荷 一两种电荷 (1)是指带电体的一种

高二物理电场知识点总结1.电荷 一两种电荷 (1)是指带电体的一种

高二物理电场知识点总结1.电荷一、两种电荷(1)是指带电体的一种属性例如,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带的电荷叫正电荷,质子带正电荷;负电荷:规定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电荷,电子带负电荷。

(3)正、负电荷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反的性质,称之为异种电荷。

2.电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量(物体带电多少的量度),用Q或q表示,单位是库仑(C)。

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完全相互抵消的现象叫作中和。

任何不带电的物体,其中都有等量的正负电荷,因而处于中性状态。

元电荷(基本电荷):e=1.60×10-19C,常用作电量单位3.三种起电方式起电:使物体带电叫起电,起电的过程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的过程。

(1)摩擦起电条件:两物体相互摩擦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有了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电子在物体间发生迁移。

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即Q1=-Q2(2)接触起电条件:带电体与不带电体相互接触原因:电子发生迁移或部分电荷被中和结果:两接触物体带上同种电荷(不一定等量)例:两个半径相同的金属球,一带正电Q1,一带负电-Q2,二者充分接触后,发生了部分中和,带点情况为:带电量均为(Q1-Q2)/2。

(3)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条件:将导体靠近带电体,即置于静电场中原因: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导体中的自由电子逆电场方向运动,使电荷在导体表面重新分布结果:导体接近场源一端带上与场源电性相反的电荷;而远离场源一端带上与场源电性相同的电荷获得感应净电荷的两种方法:感应分离——将发生静电感应的导体两端分开,结果两端分别带上异种电荷。

感应接地——将被感应的物体接地(如用手摸一下),结果导体带上跟场源电性相反的电荷(与接地位置无关)。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两种电荷(知识点梳理)★考点概览一、知识点与考点什么是物体带电二、考点解析1.考点剖析:电磁学是物理的重点内容,在整个物理学科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所以,如何做好电磁学的复习,在中考物理中显得非常重要。

电磁学涵盖的知识面宽,具有考点多、问题方式多样、分值高、题目种类多等特点。

纵观历年中考试卷,涉及到电磁学考题,少则4、5道题,有时会更多。

试题类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一般情况下,使用探究题和压轴题(计算题)必有一道,并且分值很高。

从整张试卷看,电磁学内容所占分值在25分到40分之间,所占比例高的可达第 1 页共3 页45%,平均比例为38%左右;由此可见其重要性。

两种电荷是电磁学内容的开篇,虽然考题出现的频率不高,但作为最基本的知识,也是需要掌握和理解的内容。

本节主要知识点有:电荷的概念、如何理解两种电荷、如何验证电荷、导体和绝缘体概念以及常见材料的分类等。

2.常考题型:纵观各地中考考纲和近三年考卷来看,对本节知识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对电荷概念的理解、验电器的使用、对导体和绝缘体理解的考查三个方面。

考试题型多为选择题,填空题也有出现。

3.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一、电荷1.物体带电:摩擦过的物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电。

带电物体(带电体)的基本性质:吸引轻小物体(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2)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后带了电。

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3)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1)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第 1 页共3 页(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1)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如图所示。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和物体带电多少(带电多,金属箔张开角度大)。

(3)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6.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电荷量,简称电量;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量单位是库仑,简称为库,符号是C。

元电荷(e):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电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元电荷也是物理学的基本常数之一,常用符号e表示。

基本电荷e=1.6021892×10-19库仑,是一个电子或一个质子所带的电荷量,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扩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

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二、导体和绝缘体1.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铅笔芯)、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含杂质的水。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

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

第 1 页共3 页2.绝缘体:不能(不善于)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善于导电的原因: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电”与“带电”的区别:导电过程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过程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

4.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

原因是: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

5.半导体: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半导体之间的物体。

常见材料:锗、硅等。

★典例呈现★考点一:两种电荷◆典例一:(2020·山东泰安)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B和A互相吸引,C和A互相排斥。

则B、C两个轻质小球,一定带电的是______小球。

【答案】C。

【解析】A带负电,B和A互相吸引,根据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所以B可能带正电,根据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B也可能不带电;C和A互相排斥,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所以C带负电,一定带电的是C小球。

◆典例二:(2020·山东滨州)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后,验电器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第 1 页共3 页第 1 页 共 3 页B.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C. 通常情况下橡胶棒是导体;D. 金属箔张开瞬间电流的方向是由金属球到金属箔【答案】B 。

【解析】A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故A 错误;B .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故B 正确;C .通常情况下橡胶棒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故C 错误;D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当橡胶棒和金属球接触后,橡胶棒上的自由电子就会转移到金属球,由金属球转移到金属箔,瞬间电流的方向是由金属箔到金属球,故D 错误。

故选B 。

★考点二:导体和绝缘体◆典例一:(2019·乐山)如图所示,先后将不同材料接在电路的A 、B 两点间,闭合开关,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是( )。

A .干木条B .铜丝C .塑料棒D .陶瓷棒【答案】B 。

【解析】A 、干木条不易导电,属于绝缘体,不能使小灯泡发光,故A 错误;B 、铜丝容易导电,属于导体,能使小灯泡发光,故B 正确;C 、塑料袋不易导电,属于绝缘体,不能使小灯泡发光,故C 错误;D 、陶瓷棒不易导电,属于绝缘体,不能使小灯泡发光,故D 错误。

故选:B 。

◆典例二:(2020·河南)如果家中有人触电,在不能立即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千万不能用手直接去拉触电者,可以用一些物品使触电者脱离带电体。

下列物品中不能使用的是()。

A.木擀面杖B.橡胶手套C.铝拖把杆D.塑料凳子【答案】C。

【解析】铝拖把杆是导体,故不能使用;故答案选 C。

1.(2019·泰州)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摩擦起电的实质就是创造了电荷;B.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其中恒星是绝对不动的;C. 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 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挤压后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答案】D。

【解析】A.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发生了电荷的转移,并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B.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在不断地运动,故B错误;C. 海绵里有气孔,压缩时海绵里的空气跑出来,海绵体积减小,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C错误;D. 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它们会黏在一起,说明了分子间有引力.所以D正确2.(2019·内江)下列有关电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B.摩擦起电是利用摩擦的方式创造电荷;C.电荷的移动形成电流;D.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荷第 1 页共3 页第 1 页 共 3 页【答案】A 。

【解析】A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A 正确;B 、摩擦起电实质是电子在物体间发生了转移,不是创造了电荷,故B 错误;C 、电荷的定向移动才会形成电流,故C 错误;D 、据课本可知,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故D 错误。

故选:A 。

3.(2018·十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B.制作保险丝的材料熔点高、电阻大;C.超导体是很好的输电线和发热材料;D.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消耗电功率的仪表【答案】A 。

【解析】A 、人们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故A 正确。

B 、制作保险丝的材料熔点较低、电阻较大,这样才能在电流过大时及时熔断,故B 错误。

C 、超导材料电阻为零,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不发热,电饭锅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超导体不能用来制作电饭锅的发热体,故C 错误。

D 、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故D 错误。

故选A 。

4.(2018·广州)如图所示金属球使小芳( )。

A.得到电子B.失去电子C.得到原子核D.相互排斥的头发带上同种电荷【答案】D 。

【解析】物体显现电性,本质上就是得到电子或失去电子,所以选项 C错误。

同时题目并未告知金属球凸显何种电性,所以无法判断小芳是得到电子和失去电子。

而从图中可以看出小芳的头发是相互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选项D是正确。

5.(2018·滨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中几乎没有电荷;B.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串联,靠近电源正极的灯泡较亮;C.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D.把导线A剪为相等的两段,其中一段拉长到原来的长度,其阻值大于导线A的原阻值【答案】D。

【解析】A.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是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而不是几乎没有电荷,故A错误。

B.两个完全相同灯泡的电阻相等,它们串联时通过的电流相等,由P=I2R可知两灯泡的实际功率相等,两灯泡的亮暗相同,故B错误。

C.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电压一定的情况下,通过电阻的电流不变,故C错误。

D.把导线A剪为相等的两段,其中一段拉长到原来的长度后,材料和温度、长度不变,横截面积变小,电阻变大,其阻值大于导线A的原阻值,故D正确。

故选D。

6.(2018·绵阳)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已知甲带正电,甲与乙相互排斥,甲与丙相互吸引,则()。

A.乙带正电,丙一定带正电;B.乙带正电,丙可能不带电;C.乙带负电,丙一定带负电;D.乙带负电,丙可能带负电【答案】B。

【解析】由于甲带正电,甲与乙相互排斥,说明甲乙都带正电;甲与丙相互吸引,因为吸引的情况有第 1 页共3 页两种可能,即两球可能都带电且是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故丙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综上所述,只有B说法正确。

故选B。

7.(2018·临沂)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所示),发现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张开。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子;B.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橡胶棒得到电子;C.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带了异种电荷;D.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子向橡胶棒转移【答案】B。

【解析】A、摩擦起电现象是通过摩擦的方式使电荷发生了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子;故A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