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PPT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实验诊断学精品PPT课件

实验诊断学精品PPT课件

血沉机理:
1、血浆因素: 红细胞表面带负电荷,当纤维
蛋白原,球蛋白等(带正电荷物质)增加时, RBC易于粘连成缗钱状而下沉。
2、红细胞因素:贫血。 3、其他因素:红细胞的形状等。
红细胞聚集
缗钱状聚集
三.临床意义:
1、生理性增快: ①妇女月经期血沉略快; ②妊娠3个月以上,直到分娩3周内, 血沉增快; ③60岁以上的高龄者血沉增快。
1.碱性点彩红细胞:见于铅等重金属中毒 2.有核红细胞:见于各种溶贫及珠蛋白
生成障碍性贫血 3.染色质小体: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
溶血性贫血及脾切除后。 4.卡波氏环: 见于溶血性贫血、
巨幼性贫血和铅中毒等。
染色质小体、卡波氏环、嗜碱点彩红细胞
有核红细胞(NRBC):
第二节 血液的其他检查
一、网织红细胞(RET)计数 二、红细胞沉降率(ESR)测定 三、红细胞比积(PCV)测定 四、三种红细胞平均值的计算 五、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六、血细胞直方图 七、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2.贫血疗效观察: 治疗有效——网织红细胞增多; 治疗无效——网织红细胞无增长。
3.结合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形 态,可初步作出贫血的形态学诊断。
二、红细胞沉降率检查
血沉(ESR)检查——
指在一定条件下红细胞沉降的速度。
参考范围: 成年男性:0~15 mm/h; 成年女性:0~20 mm/h。
2、病理性增快:
①各种炎症:细菌性急性炎症、风湿病活动期 ②组织损伤及坏死:手术创伤、心肌梗死 ③恶性肿瘤,某些疾病的鉴别诊断 ④贫血:轻度贫血:110g/L>Hb≥90 g/L;
中度贫血:90 g/L>Hb≥60 g/L; 重度贫血:Hb<60 g/L。

实验诊断学概论PPT课件

实验诊断学概论PPT课件

精选ppt
6
临床检验: 通过试剂、仪器、技术等进行检测,并对检
测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最终得到可靠的 检测结果或数据。以方法的研究和改进为目的。
精选ppt
7
实验诊断: 根据临床检验所得结果或数据,结合临床相
关资料和其他辅助检查,进行逻辑的分析和科学 的思维,最后为诊断疾病、科学研究和人群保健 提供客观依据。以检验的临床应用为目的。
游离血红蛋白测定等。
精选ppt
27
4 血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毛细血管:主要用于床边项目和急诊项目,成人
常在指端、婴幼儿可用拇指或足跟、烧伤患者可选择 皮肤完整处采血。
(2) 采血部位
静脉:需血量较多时采用。通常多在肘部静脉、
腕部静脉或手背静脉,婴幼儿在颈部外静脉采血。 进行血小板功能检查时,注射器和容器需先进行 硅化处理。严禁从静脉输液管中抽取血标本。
微生物检验的血标本:尽可能在使用抗生素前采样,应避免标本污染。
精选ppt
30


EDTA抗凝液


某女,30岁。2月前因妇科病查血发现血
致 假
小板计数仅2 ×109/L,多次复查血小板 计数为0-10×109/L,但无任何出血表现, 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与丙种球蛋白治

疗无效。骨髓检查正常。PAIg正常, MAIPA示抗GPⅡb 弱阳性,抗GPⅠb与
精选ppt
29
4 血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
(4)标本采集后的处理
选择合适的抗凝剂
枸橼酸钠: 临床血液学检验、凝血、ESR以及输血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Na2):适用于多项血液学检验 肝素 : 除有些凝血机制的检验项目外,适用于大多数实验诊断的检查 草酸盐: 不适合生化

实验诊断学实验pptPPT课件

实验诊断学实验pptPPT课件
实验诊断学实验1
1
实验室规章制度
1.遵守纪律,穿白大褂,不准吃东西 2.做好预习,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如实记录并分析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以及问题 4.认真分析实验结果 5.保持室内安静/清洁,结束后搞好卫生 6.认真做好实验报告,作为实验成绩 7.认真做好个人防护,注意实验安全
15
血红蛋白测定(手工比色法)
[试剂]血红蛋白稀释液(文-齐氏液) [原理]血红蛋白被高铁氰化钾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
再与氰结合成稳定的棕红色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在 540nm波长和液层厚度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吸光系数, 根据吸光度,即可求得血红蛋白浓度。 [操作] 取一试管,加血红蛋白稀释液5.0ml。 用微量吸管采血20ul加入试管,用上清液吸洗2-3 次,摇匀后静置5-10分钟待比色。 [计算] 血红蛋白g/L=吸光度/44 ×64458×251=吸光度 ×367.7
检测:细胞大小和数量
小孔电流
内电极
•细胞悬液在负压的 驱使下恒定流经小
外电极
孔; •不良导体血细胞通 过小孔时引发瞬间
样品杯
血细胞 小孔近观 悬液
电阻变化; •将电阻变化转化为 脉冲记录。
小孔
小孔管
•脉冲的数量表示细 胞数量,脉冲的大 小表示细胞大小。
23
库尔特原理
白细胞
白细胞通过小孔
检测区域
示波镜
17
嗜酸细胞
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嗜碱细胞
血小板
淋巴细胞
18
Coulter系列血细胞分析仪
19
Sysmex 系列血细胞分析仪
20
Abbott系列血细胞分析仪
21
检测项目(二十多个参数)

实验诊断学绪论-PPT课件

实验诊断学绪论-PPT课件

随着实验方法的标准化,检测技术 的自动化,质量控制制度化,科室管理 微机化,使实验误差越来越小,结果越 来越准确。但由于标本采集,保存, 运 输等问题,机体状态和个体差异问题, 技术人员操作水平等问题,往往会使实 验结果出现差异。因此当实验室检查结 果与临床不符时,必须结合病史和体格 检查作系统全面的分析,必要时进行动 态化验检查,以便作出正确的诊断。
㈢ 临床生化检查: 是指对人体固有的生理成分,代谢排 泄产物和病理性化学成分的检查。 1. 肝、肾功能 2. 血脂、血糖 3. 酶 4. 电介质(离子) 5. 内分泌激素 6. 血气(酸碱平衡) 7. 心肌损伤的实验室检查 8. 毒品、药物浓度分析
㈣ 临床免疫学检查:
⒈ 细胞免疫。 ⒉ 体液免疫。 ⒊ 感染免疫。 ⒋ 肿瘤免疫。 ⒌ 自身免疫性疾病。 ⒍ 移植免疫。
四、保证化验质量的要素: ㈠ 标本收集和保存: ⒈ 标本采集的时间: ⑴ 空腹采血标本: 是进食后8-12小时所 采取的血标本,一般晨起以后,早餐前采血。 ⑵ 指定时间采血标本: 肾上腺皮质功能试验 糖耐量试验 肾小管排泌试验 药物浓度监测 ⑶ 急诊采血标本
⒉ 抗凝剂的使用:
⑴ 肝素抗凝: 肝素抑制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 是一种生理性抗凝剂,适用于绝大多数生化检 查。
㈡ 影响化验结果的因素: ⒈ 生理影响因素(个体差异) ⑴ 遗传因素:人种,民族,家族 ⑵ 生活习惯:居住条件,嗜好,饮食,激烈 运动,精神状态 ⑶ 环境因素:地区,海拔 ⑷ 时间:年龄因素 日内差异 季节差异 ⑸ 性别:男女差别 月经周期变化
年龄对生化指标的影响
2.检验标本采集和处理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⑴ 体位 从站位 卧位 血液中化学成分测定值有下降趋势 钙 下降 4% ( 2-7 %) TP 下降 9% ( 7-10 %) Alb 下降 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2-14 %) Chol 下降 9% ( 5-15 %) TG 下降 10% ( 2-20 %) ALP 下降 9% ( 5-11 %) ALT 下降 7% ( 4-14 %) 采血时应保持体位的一致性 (2)止血带的使用:系止血带三分钟后 Alb,ALP,钙,AST,Chol,铁等浓度升高 5-10 %。

诊断学-实验诊断ppt课件

诊断学-实验诊断ppt课件
第四篇 实验诊断
第一章 血液的检查
血液的检查包括血细胞和血清的检查二大类
一、血细胞的检查
〔一〕红细胞的检查〔重点〕
正常值
临床意义
〔二〕白细胞的检查〔重点〕
1、白细胞计数
1〕白细胞计数正常值
2〕白细胞分类计数正常值
2、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临床意义
〔三〕血小板的检查正常值
临床意义
红细胞值生理性变化的临床意义
红细胞值病理性增多的临床意义
红细胞值病理性减少的临床意义
红细胞值病理性减少的临床
白细胞计数正常值
白细胞分类计数(重点)
中性粒细胞生理性变化的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重点)
重度感染血象的表现
中性粒细胞异常性增多的临床意义
凝血因子测定(了解)
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减少的临床意义
嗜酸细胞(重点)
嗜酸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
嗜碱细胞(了解)
淋巴细胞的检查
淋巴细胞病理性增多(重点)
淋巴细胞减少临床意义(了解)
单核细胞(了解)
中性粒细胞核象改动(重点)
中性粒细胞的形状改动
血小板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网织红细胞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实验诊断学》课件

《实验诊断学》课件

02
加大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提高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建立多学科协作机制
03
加强临床医学、实验室医学、基础医学等多学科的协作,共同提高实验诊断学的水平。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补体检测
辅助诊断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因子检测
诊断类风湿关节炎。
肿瘤标志物检测
辅助诊断恶性肿瘤。
01
02
04
03
04
CHAPTER
实验诊断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感染性疾病
通过检测病原体、抗体或抗原,对感染性疾病进行确诊。例如,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以诊断乙肝。
肿瘤性疾病
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细胞学和组织病理学等方法,对肿瘤性疾病进行诊断和分期。例如,检测癌胚抗原(CEA)以诊断结直肠癌。
流行病学调查
05
CHAPTER
实验诊断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
1
2
3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研究的深入,实验诊断学将更加精准,能够提供个体化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精准医疗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在实验诊断学中的应用将逐渐普及,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智能化诊断
随着传感器和生物芯片技术的发展,实验诊断学将实现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预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代谢性疾病
通过对血液、尿液等标本进行生化检测,对代谢性疾病进行诊断和监测。例如,检测血糖和胰岛素以诊断糖尿病。
通过常规的生化、免疫和影像学检查,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定期健康体检
对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进行针对性筛查,如对家族遗传史的人群进行相关基因检测。
高危人群筛查
通过大规模的筛查和监测,了解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和传播情况,为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诊断学(实验)问诊PPT课件

诊断学(实验)问诊PPT课件
病变部位
病变部位不同,需要选择的辅助检查项目也不同,如肺部病变可能需要进行X线胸片、CT 等检查,而脑部病变可能需要进行MRI、脑电图等检查。
检查目的
辅助检查项目的选择还需考虑检查目的,如为了明确诊断、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监测治疗 效果等。
辅助检查项目选择依据
疑似诊断
根据患者的疑似诊断,选择相应的辅助检查项目,如疑似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 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
01
02
03
04
胸部
检查胸廓形状、呼吸运动、心 尖搏动及心音等。
腹部
检查腹部外形、压痛、反跳痛 及肝脾大小等。
脊柱与四肢
检查脊柱弯曲度、四肢关节活 动度及肌张力等。
神经系统
检查意识状态、语言功能、感 觉及运动功能等。
重点查体内容
01
02
03
04
胸部
检查胸廓形状、呼吸运动、心 尖搏动及心音等。
腹部
检查腹部外形、压痛、反跳痛 及肝脾大小等。
断信息。
记录技巧
准确记录患者的陈述, 包括症状、病史、家族 史等,便于后续分析和
诊断。
问诊中注意事项
避免主观臆断
医生在问诊过程中应保持客观 态度,避免根据主观印象做出
诊断。
注意患者隐私保护
在问诊过程中,医生应尊重患 者隐私权,不泄露患者个人信 息和病情。
避免误导性提问
医生在提问时应避免使用具有 误导性的问题,以免影响患者 的回答和诊断结果。
01
02
03
疼痛性质
胀痛、刺痛、灼痛、绞痛 等,不同性质疼痛对应的 可能疾病。
疼痛部位
头痛、胸痛、腹痛、关节 痛等,各部位疼痛的常见 原因。
问诊要点

实验诊断学绪论 ppt课件

实验诊断学绪论 ppt课件

用检验系统进行检测。
• 分析后:临床医师将检验结果与患者其它的临床
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对疾病的诊断或解释。
5
实验诊断学与检验医学的区别
1、是一门主干课程;检验医学是一个专业; 2、在培养目标上,实验诊断学是培养医学各 专业人才,检验医学是培养从事检验专业 的专门人才; 3、在教学内容上,实验诊断学是培养学生运 用实验检查的临床思维方法,而检验医学 是培养学生对实验检查的技术、原理、方 法等进行改进和应用。
19
特异性高、阳性预示值高的试验,得到阳性
试验结果可以肯定有病,但阴性结果不能排 除有病的可能。
灵敏度高、阴性预示值高的试验,得到阳性
试验结果不能肯定有病的诊断,但阴性结果
可以排除有病态动态 个体差异不同结果 不同疾病相似结果
21
(五)避免误选、误读实验诊断项目和结果
教学内容 一、实验诊断学的基本概念
二、学习实验诊断学的目的
三、实验诊断学的内容
1
教学目的 1. 掌握实验诊断学的概念、主要内容、
学习方法和要求。
2. 熟悉实验诊断学与检验医学的区别。
3. 了解实验诊断学的起源、进展和现状,
循证实验诊断学的概念和方法。
2
(一)实验诊断学的定义
医生的医嘱通过物理学、化学和生物 学等的实验技术和方法,通过感官、试 剂反应、仪器分析和动物试验等手段, 对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以及组织细胞等标本进行检验,以获得 反映机体功能状态、病理变化或病因等 的客观资料。---临床实验室分析信息
9
(二)明确实验诊断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作 用


• 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桥梁 诊断学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 是医学生建立临床思维方法的启蒙课程 • 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 • 是临床治疗的重要前提 • 为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资料

实验诊断学PPT实验室诊断(3.12)课件

实验诊断学PPT实验室诊断(3.12)课件

单核细胞
3~8%
嗜酸性粒细胞
0.5~5%
嗜碱性粒细胞
0~1%
绝对值 (0.04~0.5)×109/L (2~7)×109/L (0.8~4)×109/L (0.12~0.8)×109/L (0.05~0.5)×109/L (0~1)×109/L
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N):具有趋化,变形, 粘附,吞噬及杀菌等功能,在机体防御和抵抗 病原菌侵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数量最多, 对白细胞总数影响最大
生理性中 性粒细胞 增多
中 性 粒 细 胞 病理性中 增 性粒细胞 多 增多
下午较早展为高。饱餐、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高温或严寒 等均能使白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暂时性升高。新生儿、 月经期、妊娠5个月以上,以及分娩时也均可一过性增高
反 应 ①急性感染或炎性(最常见)②广泛的组织损伤或 性 坏死③急性溶血④急性失血⑤急性中毒⑥恶性肿瘤 增 ⑦其他: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多 痛风、严重缺氧、应用皮质激素、肾上腺素
1. 血膜要干透后才能染色,否则染色时易脱落
2. 染液不能过少,以防蒸发沉淀
3. 冲洗时不能先倒掉染液,应以流水冲,防染料沉着。 冲洗时间也不能长
4. 染色过淡,可复染
• 采用“城墙”式移动涂 片进行分类, 有助于弥 补WBC在涂片中自然分 布的差异;
• 被计数细胞的比例越大, 误差越小,应增高细胞 的计数量;
高嗜酸性粒细胞 肺浸润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过敏性肉芽肿、嗜酸
综合征
性粒细胞心内膜炎
单核细胞增多
M >8%或>0.8×109/L
单核细胞由骨髓多能干细胞分化而来,参与单核—吞噬细 胞系统。 • 发挥吞噬和杀灭作用; • 清除损伤或已死亡的细胞; • 处理抗原

实验诊断学PPT课件

实验诊断学PPT课件
(2)心肺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脏疾患及慢性一氧化 碳中毒等。因缺氧必须借助大量红细胞来维持供氧需要。
(3)干细胞疾患: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4
红细胞减少见于:
(1)缺乏造血原料、造血障碍和造血组织损伤。 (2)红细胞遭受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破坏。 (3)各种原因的血管内或血管外溶血。
(4) 急性或慢性失血。
(2)采集标本最好采用封闭式真空采血管; (3)所选采血部位的皮肤应完整; (4)采血时应定位准确,严禁针尖在静脉中反复穿刺 (5)采血完成将血从注射器中推入试管时应拔掉针头; (6)采血时体位不同对血常规检验结果也有影响,直
立位与卧位相比易导致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 血细胞压积等项目测定值偏高; ;
25
血红蛋白增多: 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 肿等。
血红蛋白减少: 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 性贫血等。
26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贫血分类
一、红细胞生成不足 (一)骨髓造血障碍 造血干细胞复制和分化异常 异常细胞或组织骨髓浸润 原因不明或多种机制

发的贫血 (二)细胞分化和成熟障碍 DNA合成障碍
参考值:26-32 pg
31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每升红 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浓度。
MCHC (g/L) =
Hb (g/L) Hct (L/L)
参考值:310-350 g/L
32
临床意义
33
所测红细胞容积大小的变异系数,是反应外周 血红细胞异质性的参数。
参考值:<14.5% 用于各种贫血的诊断和鉴别
5
一、试验前影响因素 二、试验中影响因素 三、试验后影响因素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
“Amorphous” crystals, 非晶形结晶
2 3
Fungi, 真菌
2 4
Fungi , 真菌
2 5
Candida , 真菌
2 6
Candida , 真菌
2 7
Bacteria, 细菌
2 8
Bacteria , 细菌
2 9
Bacteria , 细菌
3 0
Hyaline Casts, 透明管型
1 5
Drug Crystals, 药物结晶
1 6
Drug Crystals , 药物结晶
1 7
Tyrosine, 氨酸结晶
1 8
Calcium Oxalate Monohydrate, 草酸钙结晶
1 9
草酸钙结晶
2 0
Calcium Carbonate, 炭酸钙
2 1
Calcium Oxalate Dihydrate , 草酸钙结晶
3 1
Hyaline Casts, 透明管型
3 2
Cellular Casts,细胞管型
3 3
Fatty Casts, 脂肪管形
3 4
Granular Casts,颗粒管型
3 6
细颗粒管型
3 7
3 8
Waxy Casts, 腊样管型
3 9
Waxy Casts, 腊样管型
尿沉渣镜检图 谱
1
Red Blood Cells, 红细胞(LPF)
2
Red Blood Cells , 红细胞
3
Red Blood Cells , 红细胞
4
Red Blood Cells ,异常红细胞
5
White Blood Cells , 白细胞(LPF)
6
White Blood Cells , 白细胞
4 0
Waxy Casts, 腊样管型
4 1
Struvite, 尿粪石
4 2
Struvite , 尿粪石
4 3
Bilirubin, 胆红素结晶
4 4
Bilirubin , 胆红素结晶
4 5
实验六 浆膜腔穿刺液
4 6
4 7
4 8
7
White Blood Cells , 白细胞
8
Squames, 上皮细胞
9
上皮细胞
1 0
Squames, 上皮细胞
1 1
Transitional Cells, 变异(异形)上皮细胞
1 2
Transitional Cells , 变异上皮细胞
1 3
Cystine, 胱氨酸结晶
1 4
Biurates, 白氨酸结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