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简达题
经济学简答题

1、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为了区别商品本身价格和其他因素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微观经济学提出了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两个不同的概念。
1、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含义.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点向左上方移动表明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点向右下方移动表明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需求的变动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以其的需求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
它表明在同一价格水平上,当除商品价格外的其他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发生变化时商品需求量的变动.需求曲线右移表示为需求增加,它表明在同一个价格水平上需求量的增加;需求曲线左移表示为需求减少。
它表明同一价格水平上需求量的减少。
2、二者的区别:引起变动的原因不同.需求量变化是指在其他因素变动的情况下商品本身价格变化引起的。
需求的变化是指当商品本身价格不变时,影响需求的因素中一个或多个发生变化时引起的对需求变动量的影响.图形上的表示不同,需求量变动在几何图形中表现为在原有的一条曲线上点的移动,需求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上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2、供求定律有哪些内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为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一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3、需求价格弹性与需求曲线斜率有什么区别假设需求函数为Q=a+bP,则函数的斜率为—1/b,而需求价格弹性Ep=—dQ/dP。
P/Q,其中dQ/dP表示的是需求在每一个价格的倾斜程度,即斜率。
但是这个斜率与需求曲线的斜率互为倒数,因为需求曲线的斜率是dP/dQ,即价格在么个需求上的倾斜程度。
4、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的关系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
经济学基础简答题

1、在一种可变投入生产函数条件下,厂商应如何确定可变要素的合理投入区域?根据短期生产的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可将一种可变投入要素的生产函数的生产划分为三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生产者只要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就可以增加总产量。
因此,任何理性的生产者都不会在这一阶段停止生产。
在第三阶段,边际产量降为负值,要素的总产量也呈现下降趋势。
由此可见,任何理性的生产者既不会将生产停留在第一阶段,也不会将生产扩张到第三阶段。
所以,第二阶段是可变生产要素合理的投入区域2、为什么边际技术替代率具有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两种生产要素相互替代的过程中,普遍地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这一现象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原因:之所以存在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主要是因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起作用。
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都要求各要素投入之间有适当的比例,这表明要素之间的替代是有限制的。
简单地说,以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投入为例,在劳动投入量很少和资本投入量很多的情况下,减少一些资本投入量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增加劳动投入量来弥补,以维持原有的产量水平,即劳动对资本的替代是很容易的,但是,在劳动投入增加到相当多的数量和资本投入量减少到相当少的数量情况下,再用劳动去替代资本就将是很困难的了。
3、请分析为什么平均成本的最低点一定在平均可变成本的最低点的右边。
答:平均成本是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之和。
当平均可变成本达到最低点开始上升的时候,平均固定成本仍在下降,只要平均固定成本下降的幅度大于平均可变成本上升的幅度,平均成本就会继续下降,只有当平均可变成本上升的幅度和平均固定成本下降的幅度相等的时候,平均成本才达到最低点。
因此,平均总成本总是比平均可变成本晚达到最低点。
也就是说,平均总成本的最低点总是在平均可变成本的最低点的右边。
2023版经济学原理简答题

经济学原理简答题L什么是财富?财富的五种斐本形态是什么?答:财富,在狭义上就是等于金钱,而在广义上,财富等于丰富(人生幸福的一切要素)是超越金钱至上的富足的生活。
财富有五种形态,分别是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自然资本、人造资本以及金融资本,其中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这三者又构成生命资本幸福是拥有富足的生活,是心理得到满足的一个过程。
2.个人幸福的途径是什么?国民幸福指数的四层含义是什么?答:个人欲望最小化。
感恩的心,以自己拥有为足,是幸福的一个途径。
美国心理学家卡尼曼与普林斯顿大学的艾伦•克鲁格从2006年起编制国民幸福指数。
由四级指标体系构成:社会健康指数、社会福利指数、社会文明指数、生态环境指数。
每一级指标体系中都由若干个指标构成,指数的计算采用加权平均法。
国民幸福措数的提出对于转变发展的观念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它不能完全表征和度量经济发展状况。
3.什么是机会成本什么是沉没成本?答:机会成本是指企业为从事某项经营活动而放弃另一项经营活动的机会,或利用一定资源获得某种收入时所放弃的另一种收入。
另一项经营活动应取得的收益或另一种收入即为正在从事的经营活动的机会成本。
通过对机会成本的分析,要求企业在经营中正确选择经营项目,其依据是实际收益必须大于机会成本,从而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佳配置。
沉没成本,是指以往发生的,但与当前决策无关的费用。
从决策的角度看,以往发生的费用只是造成当前状态的某个因素,当前决策所要考虑的是未来可能发生的费用及所带来的收益,而不考虑以往发生的费用。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
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
在经济学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会用到〃沉没成本〃的概念,代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沉没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被改变,而沉没成本则不能被改变。
经济学简答题集合

1、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乘数原理考察投资变动对收入水平的影响程度。
投资乘数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引起的连锁反应越大。
其作用是两方面的。
加速原理考察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变动反过来又怎样影响投资的变动。
其内容是:收入的增加引起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而消费品要靠资本品生产出来,因而消费增加又引起对资本品需求的增加,从而必将引起投资的增加。
生产一定数量产品需要的资本越多,即资本-产出比率越高,则收入变动对投资变动影响越大,因此,一定条件下的资本-产出比率被称为加速系数。
同样加速作用也是双向的。
可见,两个原理是从不同的角度说明投资与收入、消费之间的相互作用。
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认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从中找到经济自身的因素发生周期性波动的原因。
不同的是:乘数原理是投资的变动导致收入变动的倍数;加速原理是收入或消费的变动导致投资变动的倍数。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何区别?2、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应如何运用经济政策?(1)萧条时期,总需求不足,失业增加,采用扩张性政策,一方面是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另一方面是货币政策,在公开市场业务中买入大腹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及放宽贴条件,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其目的是增加总需求,达到总供求的均衡。
(2)繁荣时期,与上述政策的运用相反。
结合图形分析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
书P1248、简述完全垄断市场中的厂商长期均衡。
见期末复习指导P4510、垄断为什么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垄断尽管往往会带来规模经济,降低产品成本,促进科学研究和采用新技术从而有助于生产力发展,但同时垄断必然存在低效率,不能实现帕累托,因为垄断的存在必然造成价格高、效率低下、社会缺乏公平、厂商的产量低于社会最优产量、其市场价格又高于成本等。
同时,垄断行业中的技术停滞、寻租等现象,又会造成更大的社会成本。
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社会福利要受损失。
参见教材P193-19511、简述解决外部性的对策。
微观经济学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1、恩格尔定律:对于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来说,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2、弹性:弹性表示作为因变量的经济量的相对变化对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或灵敏程度,它等于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的比值。
3、收入弹性:一般指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消费者的收入量的变动率的比值。
4、交叉弹性:指需求或供给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或供给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它是该商品的需求量或供给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
5、替代品:指在效用上可以相互代替,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欲望的商品。
6、互补品:指在效用上互相补充配合,从而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欲望的商品。
7、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8、价格-消费曲线:指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9、无差异曲线:指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的一簇曲线。
10、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其实际所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11、经济利润:指属于企业所有者的、超过生产过程中所运用的所有要素的机会成本的一种收益。
12、可变成本:指在短期内可以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
13、成本递增行业:是这样的一个行业,其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会导致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
14、完全垄断市场:指整个行业中只有惟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15、价格歧视:价格歧视指由于垄断者凭借其拥有的某种垄断力量,对自己所出售同类产品采取不同的价格,以使自己所获利润达到最大值。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经济学中,稀缺性是指:A. 资源的绝对数量不足B. 人们的需求总是超过资源的可用性C. 资源的分布不均D. 资源的可再生性答案:B2.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表明:A.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的额外满足感逐渐减少B.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个单位的额外满足感逐渐增加C. 随着消费量的减少,每减少一个单位的额外满足感逐渐减少D. 随着消费量的减少,每减少一个单位的额外满足感逐渐增加答案:A3.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价格是由以下哪个因素决定的?A. 单个企业的生产成本B. 市场供求关系C. 政府定价D. 企业规模答案:B二、简答题1. 简述什么是机会成本,并给出一个实际例子。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获取某种资源或进行某项活动而放弃的其他选择的最高价值。
例如,如果你选择用你的积蓄去度假而不是投资股票,那么度假的机会成本就是你放弃的股票投资可能带来的收益。
2. 解释什么是市场失灵,并给出一个市场失灵的例子。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分配资源,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的情况。
例如,当存在外部性时,如工厂排放的污染对周围居民造成健康问题,但工厂并没有为此支付成本,这就导致了市场失灵,因为污染的社会成本没有被计入产品价格中。
三、论述题1. 论述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及其可能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通常包括纠正市场失灵、提供公共商品、实现收入再分配等。
正面影响包括提高社会福利、减少不平等、保护环境等。
然而,政府干预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如过度干预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效率降低、抑制创新和经济增长等。
2. 讨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货币政策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如降低利率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但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财政政策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调节经济,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长期赤字可能导致债务问题。
两者的局限性包括政策效果的滞后性、政策工具的有效性限制以及政策制定者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及答案

1.举例说明在经济学中流量和存量的区别和联系,财富和收入是流量还是存量?答:存量指某一点上存在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而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有时间维度;但二者也有联系,流量来自存量,又归于存量,存量由流量累积而成。
拿财富与收入来说,财富是存量,收入是流量。
2.简述乘数效应及其发挥作用的条件答: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
所需条件:1,经济中存在生产力的闲置(失业、开工不足)2,价格水平不变(工资不变、物价不变)3,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上,总供给无限4,由于总供给无限,均衡水平由总需求决定——总需求分析法3.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0而小于1答:错.a)边际消费倾向=总消费变动/总可支配收入变动.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0<MPC<1是对的.b)APC是消费占收入的比例,平均消费倾向=总消费/总可支配收入.APC>MPC当消费大于收入时APC>1当消费和收入相等时APC=14.简述影响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因素。
答: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支出乘数的大小、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以及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
其中,支出乘数、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及投资需求时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与挤出效应成正比,而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则与挤出效应成反比。
在这四因素中,支出乘数主要决定于边际消费倾向,而边际消费倾向一般较稳定,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主要取决于支付习惯,也较稳定,因而,影响挤出效应的决定性因素是货币需求及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5.为什么总供给曲线可以被区分为古典,凯恩斯和常规这三种类型?答:总供给曲线的理论主要由总量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理论来反映。
在劳动力市场理论中,经济学家对工资和价格的变化及调整速度的看法是有分歧的。
经济学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经济学考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学中最基本的问题是什么?A. 如何分配资源B. 如何生产商品C. 如何消费商品D. 如何衡量经济的增长答案:A2.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指的是什么?A.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商品的总效用增加B.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增C.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D. 随着消费量的减少,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增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 价格由市场决定B. 资源配置由政府决定C. 存在竞争D. 存在私有制答案:B4.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项?A. 市场上有众多买家和卖家B. 产品是同质的C. 市场信息完全透明D. 存在市场壁垒答案:D5. 以下哪项不是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A. 国民收入B. 通货膨胀C. 个人消费行为D. 失业率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6. 简述需求法则及其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答案:需求法则指的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关系。
在经济分析中,需求法则用于预测价格变化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帮助企业制定价格策略,政府制定税收政策等。
7. 解释什么是机会成本,并举例说明。
答案:机会成本是指为了获得某种资源或进行某项活动而放弃的其他选择的最高价值。
例如,如果一个农民选择种植小麦而不是玉米,那么种植小麦的机会成本就是放弃种植玉米所能带来的收益。
三、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8. 假设某商品的供给函数为Qs = 2P - 4,需求函数为Qd = 12 - P。
求该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
答案:市场均衡时,供给等于需求,即Qs = Qd。
将供给函数和需求函数相等,得到2P - 4 = 12 - P,解得P = 4。
将P = 4代入任一函数,得到Q = 8。
因此,市场均衡价格为4,均衡数量为8。
9. 某公司生产两种产品A和B,生产A的边际成本为10元,生产B的边际成本为15元。
经济学简答题

1)一个巴西的普通工人可以用20分钟生产1盎司大豆,用60分钟生产1盎司咖啡;而一个秘鲁的普通工人可以用50分钟生产呢1盎司大豆,用75分钟生产1盎司咖啡。
A.谁在生产咖啡上有绝对优势?解释之。
B.谁在生产咖啡上有比较优势?解释之。
C.如果两国进行专业化分工并相互贸易,谁将进口咖啡?解释之。
D.假设两国进行贸易,而且,进口咖啡的国家用2盎司大豆交换1盎司咖啡。
解释为什么两国都将从这种贸易中获益。
2)加利福尼亚早来的寒流使柠檬减产。
柠檬市场上的消费者剩余会有什么变化?柠檬水市场上的消费者剩余会有什么变化?用图形说明你的答案。
3)你准备出售一款2006年的福田野马,并且已经在这辆车的维修上面花了$1000。
然而,车的变速器坏了,你能够选择再花$600将车修好,或者就此售出在下面的情形中,你应该把变速器修好吗?并解释A.如果变速器正常,汽车价值是$6500 。
如果不正常,则是$5700B.如果变速器正常,汽车价值是$6000 。
如果不正常,则是$55004)古典音乐的爱好者说服了国会实行每张门票40美元的价格上限。
这种政策使古典音乐的人多了还是少了?5)以下是Bert对一瓶水的评价:对第一瓶水的评价7美元;对第二瓶水的评价5美元;对第三瓶水的评价3美元;对第四瓶水的评价1美元A、根据以上信息推导出Bert的需求表。
画出他对瓶装水的需求曲线。
B、如果一瓶水的价格是4美元,Bert会买多少瓶水?Bert从他的购买中得到了多少消费者剩余?在你的图形中标出Bert的消费者剩余。
C、如果价格下降到2美元,需求量会有何变化?Bert的消费者剩余会有何变化?用你的图形说明这些变化。
6) 竞争市场的特征是什么?你认为下列哪一种饮料市场是可以最好地用这些特征描述?其他饮料市场为什么不行?a 、自来水 b 、瓶装水 c 、快乐 d 、啤酒7) 在下面的各种情形下,计算GDP 及它受影响的组成部分的变化量A 、 Debbie 在波士顿最好的饭店花了$200请他丈夫吃晚饭B 、 Sarah 为了出版业务的需要,花了$1800买了一台新笔记本。
经济学必做简答题,赶快收藏!

1.什么是吉芬品?什么是劣等品?为什么吉芬品必然是劣等品?2.什么是正常商品?什么是普通商品?为什么正常商品一定是普通商品?3.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4.试用寡头垄断模型分析、评价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限产价政策。
5.简要说明为什么交换的最优条件加生产的最优条件不等于交换加生产的最优条件?6.运用科斯定理与庇古税解决外部问题的差别。
7.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8.假设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在长期的固定成本为零。
完全竞争市场中单个企业在短期和长期的供给曲线分别是怎么决定的?说明理由9.最低工资立法是各国管制劳动力市场的通行做法。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这种做法会提高失业率,而另一些经济学家则指出,这种做法不仅不会提高失业率,反而能够带来工资水平和就业水平双重上升。
请根据你所学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和模型,讨论一下几个主题:(1)最低工资立法的经济学含义是什么?政府是如何通过最低工资立法干预劳动力市场的?(2)假如市场上存在非成熟工(比如刚毕业的年轻学生)和熟练工两类劳动力,请问最低工资立法是如何影响着两类劳动力的就业水平和工资水平的?(3)假定劳动市场上劳动者面对的是垄断厂商,最低工资立法又是如何影响劳动者的就业水平和工资水平的?(4)最低工资立法对促进社会稳定有利吗?为什么?10.简要说明为什么交换的最优条件加生产的最优条件不等于交换加生产的最优条件?11.运用科斯定理与庇古税解决外部问题的差别。
12.结合财政制度自动稳定器、财政政策的乘数效应和挤出效应三个概念,简要分析和评价财政政策的有效性。
13.通常认为,国民收入核算存在着一些缺陷。
请具体指出这些缺陷是什么?你怎么看待这些缺陷?为什么经济学家没有设法纠正这些缺陷呢?14.已知消费函数为 C a byd ,假设政府大力提倡储蓄,那么个人自主消费会降低,请分析这种现象对国民收入和储蓄的影响并就得出的结论给出成立的条件。
15.平衡预算的财政政策与功能财政政策有何区别?16.为什么政策制订者会违背自己以前作出的宣言?在这种情况下,政策规则的优点是什么?17.为什么政策制订者会违背自己以前作出的宣言?在这种情况下,政策规则的优点是什么?18.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与新古典增长模型有何不同?19.论述简单的凯恩斯支出模型、 IS LM 模型、 AS AD 模型的内在联系。
经济学简答题

1、机会成本概念与一般理解的成本概念有何联系和区别?生产一种有用物品的“机会成本”与经济效率(或称“效益”)的关系如何?答:在西方经济学中,成本一般指厂商在组织生产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即为获取一定经济成果而支出的一切费用,它不仅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辅助材料、固定资产折旧、员工工资等费用,还包括资本的保持——利息、土地租金——地租、——企业家才能的报酬——利润(企业家才能的报酬——利润,是指生产成本中的“正常利润”)。
这样的成本也称为生产费用。
而机会成本则是指一定的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用于生产另一种产品时可能获得的最大收益。
例如,企业主用自己的资金办企业的机会成本就等于他把这笔资金借给别人可能得到的利息。
企业主自己当企业经理的机会成本时他到别处就业可能得到的报酬。
生产A产品的机器转向生产B产品,B产品的机会成本时生产A产品时得到的利润收入。
显然,生产费用所体现的成本与机会成本是有区别的,因为机会成本并不是生产中直接支出的生产费用。
但二者也是有联系的,考虑生产成本和机会成本都是为了考察利润或者说经济活动的效益,如果B产品的生产成本(生产费用)不变,生产A产品的成本上升从而获得的利润下降,则B产品的机会成本下降;生产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越高,说明这种生产的效率或者说效益就越低。
相反,生产一种有用物品的机会成本越低,表明这种物品生产上的效率就越高。
2、怎样理解某种商品的消费者的负斜率需求曲线和某种商品的生产者的正斜率供给曲线都是表明了他们愿望的最大限度?答:某种商品(正常商品)的消费者的负斜率需求曲线表示的是,在某一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最多只愿意购买多少。
如果他要购买更多,价格必须更低些;或者反过来说,要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价格至多只能是多少。
因此,负斜率需求曲线表明的是消费者购买行为中愿望的最大限度。
同样,正斜率供给曲线表示的是,在某一价格水平下,生产者只愿生产多少。
如果要他生产更多,价格必须更高些。
微观经济学简答题

1.简述无差异曲线的特点?它们有什么经济学含义?答:a.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相同满意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组合。
b.特点及含义:1).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
这表明,要增加商品X 的消费就必需削减消费Y;反之亦然。
两种商品之间的这种替代,此消彼长。
2)在坐标平面上存在一组无差异曲线群,距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越高的满意程度。
3)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其斜率等于边际替代率。
这说明,在同样的效用水平下,要替代一单位的商品Y所需要的商品X不断增加,这是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的反应。
2.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什么?为什么?答:a.原则就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
b.由于:假如MR>MC,还有潜在的利润没有赚到,这时企业扩大生产是有利的;假如MR<MC,则边际利润为负值,总利润将要削减,这时企业扩大生产是不利的;只有MR=MC,边际利润等于零,总利润达到最大。
3.简述完全竞争市场的含义和条件?答:(1)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
(2)该种市场应具有以下4个条件①市场有很多的买者和买者,而每个买者和卖者所占市场份额都很小,都是价格的接受者;②厂商供应的产品是同质的,厂商无法以自己的产品特点来形成垄断;③要素是完全自由流淌的,厂商可以依据自己的意愿自由进入和退出这个市场;④厂商和消费者都拥有充分的信息,不存在供求以外的因素对价格打算和市场竞争的影响。
4.分析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均衡答;完全竞争市场,单个厂商即使市场价格的接受者。
短期内内厂商不能依据市场需求来调整全部的声场要素,只能依据既定的市场价格和成本打算一个使利润最大或亏损最小的产量,而厂商必定选择MC=MR的点进行生产;并且在完全竞争市场上,P=AR=MR=MC 时,厂商达到短期均衡此时乂有三种状况(l)p>AC厂商能够获得超额利润(2)P=AC厂商盈亏平衡(3)P<AC 厂商亏损,当P=AVC时,厂商不再进行生产,此点位停止营业点。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大全及答案

1,何为GDP?如何理解GDP?GDP定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一国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正确指标。
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理解:第一,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第二,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的价值不计入,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第三,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第四,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第五,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
第六,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2,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当处于均衡产出水平时,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
这是因为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而均衡产出就是等于消费加计划投资的产出,因此计划存货不一定是零。
计划存货增加时,存货投资就大于零;计划存货减少时,存货投资就小于零。
需要指出的是,存货是存量,存货投资是流量,存货投资是指存货的变动。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它不一定是零,但是非计划存货投资一定是零,如果非计划存货投资不是零,那就不是均衡产出了。
比方说,企业错误估计了形势,超出市场需要而多生产了产品,就造成了非计划存货投资。
3,4,ISLM模型是说明总需求的好模型吗?课本452根据IS LM模型推导,如图6—22(a)和图6—20(b)所示。
图6—22(a)为IS LM;图6—22(b)表示价格水平和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
当价格为1P时,此时的LM曲线(1P)与IS相交于1E,1E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顺次为1Y和1r。
将1P 和1Y标在图6-22(b)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1D点。
现假设P由1P下降为2P。
由于P的下降,LM曲线右移到〔2P〕位置,它与IS的相交点为2E点,又可在图6—22〔b〕中找到2D点。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问题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它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整体经济活动的学科,关注的是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和变化。
它与微观经济学相对,后者关注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和决策。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增长:研究经济总产出的增长和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因素,例如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和投资。
2. 通货膨胀和物价稳定:关注总物价水平的变化和影响因素,以及如何维持稳定的价格水平。
3. 失业和就业:研究劳动力市场的情况,包括失业率、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等因素。
4. 货币和货币政策:分析货币供应和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它们与其他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
5. 国际经济关系:研究跨国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汇率等因素对各国经济的影响。
6. 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研究经济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包括经济扩张和衰退。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旨在了解经济的整体表现,并提供政策建议以促进经济稳定和增长。
问题2:为什么宏观经济学对我们重要?宏观经济学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的几个方面:1. 政策制定: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依据。
通过了解经济的整体状况和变化趋势,政府可以制定合适的货币政策、税收政策和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稳定和增长。
2. 企业决策:企业需要了解宏观经济环境以做出决策。
宏观经济学可以提供对宏观经济变化的预测和解释,帮助企业调整生产和投资策略以适应变化的经济环境。
3. 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的整体运行和分配,帮助我们了解资源的利用和分配效率。
这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水平。
4. 个人理财:宏观经济变化对个人和家庭的购买力、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
了解宏观经济的变化趋势,可以帮助个人做出理性的理财决策,更好地应对经济环境的变化。
总之,宏观经济学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它帮助我们理解并应对整体经济的运行和变化,为政策制定、企业决策、资源配置和个人理财提供指导。
经济学基础简答题

经济学基础简答题1、解释并比较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2、简述需求规律的含义及其特例3、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4、简述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的作用5、运用弹性知识说明禁毒的结果是使犯罪的上升。
合适的政府政策是什么?6、决定税收无谓损失的因素有哪些?7、试述外部性对经济的影响及矫正外部性的政策。
8、试述GDP的构成。
9、简述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所遵循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10、CPI和GDP平减指数的区别是什么?11、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哪些?12、公开市场业务是怎样对货币供给量产生影响的?13、简述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作用。
14、简述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15、阐述经济波动的两个原因。
16、一般而言,市场供给曲线在短期中更富有弹性还是在长期中更富有弹性,并说明原因。
17、政府对自然垄断行业采取何种反垄断政策18、价格控制如何影响市场结果?19、简述名义利率和真实利率的关系。
20、说明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区别。
21、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哪些?22、价格机制是如何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的?23、简述费雪效应。
24、用流动性偏好理论说明货币供给减少如何影响总需求曲线。
25、为什么长期供给曲线是垂直的?26、什么是法定准备金,提高法定准备金货币供给会发生什么变动。
27、为什么摩擦性失业是没法避免的,政府如何降低摩擦性失业?28、什么是预算赤字,它如何影响利率、投资以及经济增长?29、简述金融体系的作用。
30、简述决定生产率的四个因素。
31、比较股票与债权哪种风险更大?说明原因。
32、企业暂时停业的条件是什么?说明原因。
33、什么是边际产量?边际产量为什么递减?34、私人市场为什么不能提供公共物品?35、简述关税的经济影响。
36、举出两种市场失灵的名称并说明他们为什么可能使市场结果无效率37、价格升降如何影响消费者的福利?38、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39、如果某厂商雇佣目前正处于失业的工人,试问在使用中劳动的机会成本是否为零?40、一个企业主在考虑再雇佣一个工人时,在劳动的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中他更关注哪一个?。
经济学简答题

经济学简答题(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二章供求理论及其弹性2.解释均衡价格及其形成定义:是指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形成:(表现为商品市场上的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
)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会出现需求量和供给量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这种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会逐步消失。
4.均衡价格是如何实现的它对于制定价格政策有何意义供大于求,商品过剩或超额供给,一方面使需求者压低价格来得到他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使供给者减少商品的供给量。
这样,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下降,一直下降到均衡价格的水平。
相反地,供小于求,则商品短缺或超额需求,一方面,迫使需求者提高价格来得到其所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又使供给者增加商品的供给量。
如此一来,该商品的价格必然上升,一直上升到均衡价格的水平。
可见,当实际价格偏离时,市场上总存在着变化的力量,最终达到市场的均衡。
假设社会上每一件商品和劳务都能实现供求均衡,按需要配置稀缺经济资源这一基本的社会经济问题就会自动地解决,而无须计划和政府干预。
但是现实中却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所以在制定价格政策时要尽可能贴近均衡价格,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5.下列事件对产品X的需求分别会产生什么影响(1)产品X变得更为时行;(2)产品X的替代品Y的价格上升;(3)预计居民收入将上升;(4)预计人口将有一个较大的增长。
(1)对产品X的需求会增加。
因为产品X变得更加受欢迎,就会有更多的人转向产品X的消费,导致产品X的需求曲线右移,从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大大增加对X的需求量。
(2)对产品x的需求会增加。
作为产品x的替代品,当产品y的价格上涨后,人们会减少对产品y的需求量,并通过多消费产品X来实现替代。
此时,产品X 的需求曲线右移,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增加了对产品X的需求量。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大全及答案

第一81、国内生产总值中就是否包括了中间产品价值?29答:GDP包括了中间产品价值,GDP就是最终产品价值得总与,但最终产品价值中包括中间产品价值与新增价值两部分,从这个意义讲,中间产品得生产也纳入到GDP得核算体系中,统计实践虽然不直接统计中间产品价值,就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
2、购买一辆旧车得费用就是否计入当年得GDP,为什么?29答:购买一辆旧车得费用不计入当年得GDP。
GDP就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所生产得最终产品与服务得市场价值总与。
这里要指出就是一定时期内生产得,而不就是新售卖得价值.旧车一般认为不就是新生产得,它得(即二手车)得价值在它就是新车被售出时已经计入过GDP了。
购买一辆旧车得费用不计入当年得GDP。
3、能否说某公司生产得汽车多卖掉一些时比少卖掉一些时GDP增加要多一些?29答:不能。
GDP就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所生产得最终产品与服务得市场价值总与.这里要指出就是一定时期内生产得,而不就是新售卖得价值。
该公司对GDP创造得作用表现就是瞧它在某年生产了多少汽车,而不就是卖掉了多少汽车。
多卖掉一些还就是少卖掉一些,只会使存货投资多一些还就是少一些,而不会使CDP生产发生变化。
4、简述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得区别46答:国内生产总值(又称GDP)就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领土范围所有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得最终产品与劳务价值总与。
国民生产总值(又称GNP)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得国民生产最终产品与劳务得价值总与。
两者得统计范围不同。
GDP就是按国土原则计算得,只要其经济活动就是领土范围内,不管就是本地居民还就是外地居民都要计算在内;GNP就是按国民原则计算得,只要就是本地居民,不管生活在本地还就是外地,其经济活动都要计算在内。
5、政府转移支付与购买普通股票得价值就是否可以计入GDP,为什么?43答:两者都不能计入GDP。
政府转移支付只就是简单地通过税收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组织中,并没有相应得货物或劳务得交换发生,因此不能计入GDP.购买股票只就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对个人而言就是一种投资,但不就是经济学意义上得投资活动,因此不能计入GDP.6、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得利息应计入GDP?53答: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就是借钱给公司,公司从人们手中借到了钱作生产用,比如购买机器设备,就就是提共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而已公司债券得利益可以瞧做资本这一要素提高生产性服务得报酬或收入,当然要计入GDP。
经济学原理简答题及其参考答案

经济学原理简答题及其参考答案1.什么是需求?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答:需求,是指某一时期内和一定市场上,消费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它是欲望与支付能力的统一。
在一种商品市场上,影响该商品的需求的因素,一般有:(1) 该商品本身的价格;(2) 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3)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以及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4) 消费者嗜好或称偏好;(5) 消费者对自己未来收入以及商品价格走势的预期;(6) 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7) 政府的消费政策。
2.什么是均衡价格?它是如何形成的?画图说明。
答:所谓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也即是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这时生产者愿意出卖的价格和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以及生产者愿意供给的数量和消费者愿意买进的数量恰好相等,市场达到均衡状态。
这种在需求状况和供给状况为已知和确定不变条件下,市场供求达到平衡状态时的价格,就称为均衡价格,与均衡价格相对应的供(需)量,称为均衡数量。
均衡价格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由供求双方的竞争过程中自发地形成的。
通常,销售者总想提高价格,购买者总想降低价格。
但在价格高于均衡点时,就会出现超额供给,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将迫使销售者降低要价,从而迫使价格下落。
反之,在价格低于均衡点时,就会出现超额需求,这种情况导致一部分准备买该商品的人提高其出价,从而迫使价格上升。
买卖双方的竞争,最终趋于均衡状态。
均衡价格的形成完全是自发的,如果市场不是完全竞争或者有外力的干预,那么,这种价格就不是均衡价格。
(画图略)3.什么是供求定理?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市场均衡起什么影响?答:均衡价格由需求和供给决定,所以,需求的变动(不是需求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不是供给量的变动),就会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发生变动。
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影响就是供求定理,其内容包括:(1) 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经济学基础简答题及答案

经济学基础简答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从经济科学的角度说,人们进行的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包括的四个环节,依次为( )a:生产分配互换消费 b:分配生产互换消费 c:互换消费分配生产 d:消费分配生产互换2、对社会主义经济起主导作用的是:( )a:个体经济 b集体经济 c:国有经济 d:外资经济3、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 b金银等 c:当好中介 d:通常等价物4、假如一家德国企业来江西租赁土地,独立投资,独自管理,自负盈亏,属于哪种资本形式:( )a:中外合资 b:外商独资 c:中外合作 d:国有独资5、经济学理论中,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之间的关系:( )a:成正比 b:没关系 c:成反比 d:很难确认6、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什么时间决定的:( )a:个别劳动时间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剩余时间 d:实际花费时间7、以自己为尺度来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大小,指的是货币的哪项职能:(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缴付手段 d:世界货币8、把布匹各自摆在自己的柜台,形成大型布匹市场,一般是指:( )a:有形市场 b:无形市场 c:技术市场 d:信息市场9、非国有改造的股份公司制企业,法律规定的股东人数最低限额为:( )a:严禁大于五人 b:二至五人 c:二人以上五十人以下 d:二人以上10、企业中把人员增多,增设机器设备,原材料投入,来增加企业效益,属于哪种扩大再生产类型:( )a:集约式 b:内涵式 c:外延式 d:现代式11、把剩余价值资本化一般称之为:( )a:资本蓄积 b:资本集中 c:分拆资本 d:资本运用12、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市场机制的核心是:( )a:风险机制 b:供需机制 c:竞争机制 d:价格机制13、税收的基本特征叙述有误的是:( )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固定性 d:有偿性14、适度的消费水平,要求人们的消费既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又要与什么相适应:( )a:家庭个人收入 b:平均值社会待遇 c:同行业收入水平 d:总体开支状况15、食物支出金额与总收入金额之比,称为恩格尔系数,其系数越低生活水平就:( )a:越高 b:越差 c:越高 d:贫困16、什么是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a:科技水平 b:国际分工 c:劳动生产率 d:各国政府17、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多少年:( )a:年 b:年 c:年 d:年1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二战后建立的全球性的重要经济组织,我国于哪一年恢复了在这两个国际金融组织的合法席位:( )a:年 b:年 c:年 d:年19、以下属于生产要素市场的是:( )a:鞋子市场 b:玩具市场 c:信息市场 d:钢铁市场20、以下叙述我国国有独资的商业银行,有误的是:( )a:中国工商银行 b: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c:中国银行 d:中国建设银行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计20分,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多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1、关于市场体系特点描述恰当的就是: ( )a:多维立体结构的集合体 b:统一的有机整体 c:充满竞争的 d:有序的2、竞争总是充斥着风险,风险的大小主要依赖于:( )a:市场竞争的规模 b: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c:市场竞争的方式 d:市场经济发育状况3、同意国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因素主要存有:( )a:提高劳动生产率 b:增加投入劳动量 c:政府制定相应法规 d:节约生产资料4、以下属社会保障的特征存有:( )a:保障性 b:救济性 c:储蓄性 d:无偿性5、我国储蓄存有的基本形式就是: ( )a:活期储蓄 b:低利息率 c:高利息率 d:定期储蓄6、债券和股票较之,除了所优劣,主要整体表现在:( )a:性质相同 b:受益权不同 c:偿还方式不同 d:性质不同7、按满足用户人们须要的相同层次分类,可以把消费资料分成:( )a:享受资料 b:医护资料 c:发展资料 d:生存资料8、当今世界市场,区域集团化发展中、很大的三个就是指:( )a:俄罗斯联邦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欧洲联盟 d:亚大经济合作组织9、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构成和发展中,首先对外开放的四个城市以下恰当的就是:( )a:青岛 b:深圳 c:广州 d:厦门10、企业资本运动的三个阶段适当的实行着三种职能形式:( )a:生产资本 b:货币资本 c:经营资本 d:商品资本三、判断题(共20题,每题1分后,计20分后,恰当标“√”,错标“ ×”)1、财政政策手段主要有国家预算,国家税收,国家信用,财政补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资为什么对国民收入具有乘数作用?乘数在经济中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答案:宏观经济学中所运用的乘数是指国民收入函数中某个自变量的变化而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化。
投资乘数是指投资量变化数与国民收入变化数的比率。
它表明投资的变动将会引起国民收入若干倍的变动。
投资之所以具有乘数作用,是因为各经济部门是相互关联的。
某一部门的一笔投资不仅会增加本部门的收入,而且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引起连锁反应,从而增加其他部门的投资与收入,最终使国民收入成倍增长。
根据凯恩斯的论述,收入可以分解为消费和投资,又可以分解为消费和储蓄。
由于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关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稳定的,从而作为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差额的储蓄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储蓄函数)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也是稳定的。
发挥投资乘数作用有如下三个前提条件:
(1)在消费函数或储蓄函数为既定的条件下,一定的投资可以引起收入在某种程度的增加,即投资的乘数作用可以相当顺利地发挥出来。
(2)要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可以被利用。
如果没有可以利用的劳动力,那么投资增加后,并不能使产量和收入增加。
(3)要有一定数量的存货可以被利用。
下面根据希克斯的解释,从封闭经济条件和开放经济条件两种不同的情况来分析这一问题。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区别和联系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比较:
共同点:
都是调节国民收入以达到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的目标,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都有扩张性、紧缩性政策之分
不同点:
财政政策直接影响总需求的规模,这种直接作用没有任何中间变量的;
货币政策还要通过利率的变动来对总需求发生影响因而是间接地发挥作用。
区别:
(1)含义不同。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
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
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
(2)内容不同。
凡是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的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则属于货币政策。
(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
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
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
理性预期与适应性预期的区别
根据适应性预期假设,经济当事人把他们对某一变量未来值的预期(例如通货膨胀)仅仅建立在该变量过去值的基础之上。
除非所预期的变量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不变,否则对它形成的预期必然存在系统性的错误。
与此相对,在理性预期或“前瞻式”预期方法下,经济当事人将利用所有可公开获得的信息进行预期,并能快速地调整可能存在的预期误差,不会在整个时期内形成有系统性误差的预期;也就是说,理性预期是无偏的。
理性预期和适应性预期有何区别?
预期是指从事经济活动的私人经济在对当前的行动作出决定之前,对将来的经济形势或经济变量(主要指价格波动)所作出的预测。
预期分为适应性预期和合理预期。
适应性预期是指根据以前的预期误差来修正以后预期的方式。
适应性预期模型中的预期变量
依赖于该变量的历史信息。
所谓理性预期是在有效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的在长期中平均来说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
实际上,这一假设包含三个含义:第一,作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有理性的。
为了追求最大利益,它总是力求对未来作出正确的预期。
第二,为了作出正确的预期,经济主体在作出预期时会力图得到有关的一切信息,其中包括对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系统了解和有关的资料与数据。
第三,经济主体在预期时不会犯系统错误。
由于这一原因,即从整体上看,在长期中,对某一经济变量的未来预期值与未来的实际值仍然会是一致的。
因此,简单而概括地说,理性预期的意思就是:在长期中,人们会准确地或趋向于预期到经济变量所应有数值。
加速原理的适用情况
加速原理只适用于设备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如果设备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则加速原理无法发挥作用。
加速原理适用于现代化大机器生产中,有机构成较高,资本产出之间有较为固定的比例关系,要增加产量就必须追加更大比例的投资。
乘数加速数模型的定义,举例说明
乘数-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论:是把投资水平和国民收入变化率联系起来解释国民收入周期波动的一种理论,是最具影响的内生经济周期理论。
乘数—加速模型的完整含义
(1)在经济中投资、国民收入、消费相互影响,相互调节。
如果政府支出为既定(即政府不干预经济),只靠经济本身的力量自发调节,那么就会形成经济周期。
周期中各阶段的出现,正是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的结果。
而在这种自发调节中,投资是关键的,经济周期主要是投资引起的。
(2)乘数与加速原理相互作用引起经济周期的具体过程是:投资增加引起产量的更大增加,产量的更大增加又引起投资的更大增加,这样,经济就会出现繁荣。
然而,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由于社会需求与资源的限制无法再增加,这时就会由于加速原理的作用使投资减少,投资的减少又会由于乘数的作用使产量继续减少,这两者的共同作用又会使经济进入萧条。
萧条持续一定时期后由于产量回升又使投资增加、产量再增加,从而经济进入另一次繁荣。
正是由于乘数与加速原理的共同作用,经济中就形成了由繁荣到萧条,又由萧条到繁荣的周期性运动过程。
(3)政府可以通过干预经济的政策来影响经济周期的波动。
即利用政府的干预(比如政府投资变动)就可以影响减轻经济周期的破坏性,甚至消除周期,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
自然失业率的含义,降低自然失业率的方法
自然失业率指在没有货币干扰情况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作用时,总需求和总供给处于均衡状态下的失业率
降低自然失业率
(2)建立多种就业服务机构,完善劳动市场,全方位提供就业服务;
(3)改革失业制度,由消极救济变为积极就业。
1、增加总需求,减少周期性失业
1 加强职业培训
2 建立完善的就业机构
3 降低最低工资和失业救济金
每个国家的自然失业率高低不同,主要取决于:
劳动市场的组织状况,如劳动力供求信息的完整与迅速性,职业指导完善程度,劳动力流动性大小等;劳动人口组成,社会保障状况,产业结构变动快慢等。
1、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
由于工资是产品成本主要构成,因而对产品价格有决定性影响,所以西方经济学家把菲利普斯曲线延伸为表现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替代关系: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就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就高,并将这种替代关系作为政府进行总需求管理操作依据:当通货膨胀率太高时,采用提高失业率的紧缩政策;当失业率太高时,采用提高通货膨胀率的扩张政策,以达到避免经济过分波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