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复习提纲)精编版
高一历史第二三单元知识点提纲
第二单元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一、希腊文明的摇篮1、古雅典民主产生原因——地理环境因素影响①经济:三面环水,港湾众多,特别是通向西亚的航路上遍布岛屿,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
因此,希腊的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较发达。
②对外关系:地少人多的古希腊人往往凭借航海优势向海外殖民扩张。
③政治:希腊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希腊城邦实行的公民政治,使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尤其是雅典的民主制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2、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过程①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设公民大会;根据财产的多少,把公民划分等级)②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设五百人议事会,轮流执政)③伯利克里改革──把雅典民主政治推向顶峰。
3、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
4、对雅典民主政治评价优点:①创新性: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民主的运作方式,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②优越性:多数人决策,使问题考虑得更全面;公职人员有多数人选举产生,时期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③文明进步: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使希腊文明成为古代西方、乃至整个世界重要的文明中心局限性:①它仅仅是对公民群体而言,而非公民,例如外邦移民、奴隶和它国公民,都没有享有民主的权利;②是男性公民的民主;③一切公职由选举和抽签产生,这种轮番而治极有可能导致极端民主化,导致民主制的衰落。
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习惯法——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1、从共和国到帝国(1)君主制:建城之初,行君主制。
(2)贵族共和制A执政官:共有两名,任期一年,权力相等,选举产生B元老院:决策机构,贵族组成,政事共商,少数从多数C公民大会:平民参加,选举公职人员通过元老院议案。
D保民官:平民斗争的结果2、帝制(1)原因:积极对外扩张,成为地中海霸主,共和原则被废弃,逐渐走向帝制(2)概况:A屋大维——前27年,采用元首制。
高二历史下册高效课堂资料第二单元复习提纲打印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的法律制度
高二历史下册高效课堂资料高二历史姓名班级必修一第二单元古希腊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勾画提纲考点一:雅典民主政治一、古希腊城邦制度(一)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1.地理环境特点:80﹪山地,适宜农耕的土地较少;三面环水,港湾众多。
2.影响:(1)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2)有利于海外殖民扩张;(3)促进了古希腊各地的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4)打开眼界,吸收东方先进文化,为创造独特文明奠定基础;(5)导致小国寡民的城邦形成和民主政治的形成。
一、城邦时代(公元前8~前6世纪,古希腊城邦逐渐形成)1、城邦的含义:是古希腊一种国家形态,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
★2、城邦环境:山多、港湾多、岛屿多,土地少;航海业发达★3、城邦特点:小国寡民,各邦长期自治★4.城邦公民的限定:祖籍本邦,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能够自备武装服兵役,成年男性。
★5.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条件)1)政治:有利于古希腊建立城邦制度、民主政治——小国寡民的城邦,使公民有较多的机会直接参与政治事务;由于工商业阶层壮大,平民在反对贵族的斗争易取胜,在希腊的政制中就体现了公民民主政治的特点。
2)经济:有利于工商业发展,商品经济和航海贸易发达,工商业阶层壮大。
3)文化:有利于古希腊人形成自由、平等的观念4)民族精神:有利于古希腊人形成勇于进取和探险的民族精神5)对外上:实行殖民扩张。
二、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1、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课本24-25页,主要细看内容)(1)奠定基础:梭伦改革——将国家引向民主的轨道(2)最终确立: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雅典的民主制(“陶片放逐法”)(3)黄金时代: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补充:梭伦改革内容:1) 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务奴隶制,确立公民自由权2) 设立民众法庭(陪审法庭),平民成为司法主人3) 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打破贵族世袭制★2、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与体现(重点)(1)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2)体现:★3、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重点)1、积极意义——是伟大文明的催化剂。
第6讲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复习提纲
第二部分古代希腊罗马历史第6讲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和文化【预习要求】前25分钟结合教材记忆课前预习案上的问题,其他问题以识记为主;课堂探究案上课时做。
【高频考点】:古希腊城邦制度雅典民主政治罗马法智者学派苏格拉底【课前预习案】(25分钟)阅读教材回答识记下列问题:一、雅典民主政治1、古希腊的地理环境有何特点?对希腊文明的形成有何影响?影响:造就了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促进了古希腊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民主政治。
思考一: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地理环境有何特征?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何影响?特点:大河流域,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影响:孕育了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安土重迁、内敛的民族性格。
2、古希腊城邦形成于何时?主要特征有哪些?必修1P223、什么是城邦公民?哪些人被剥夺了公民权?必修1P224、概括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简述其形成过程。
条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奴隶制商品经济发达;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
5、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具体内容有哪些?必修1P256、雅典民主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有何局限性?实质是什么?必修1P27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1、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2、智者学派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有何作用?必修3P45 ——463、苏格拉底生活的时代有何特点?主张有哪些?意义?时代特点: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民主政治走向衰败;5、亚里士多德的主张是什么?其历史地位如何?三、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5、《十二铜表法》产生的背景如何?其主要内容是什么?它有什么历史意义?必修1P316、查士丁尼法典的构成?作用?7、罗马法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实质?历史作用?内容: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公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实质: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工具必修1P32【课堂探究案】(20分钟)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必修一历史第二单元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学习提纲
第二单元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第5课古代希腊政治民主政治一、希腊文明的摇篮1、自然地理环境:(1)地理位置及环境: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临爱琴海。
山多,岛多,港多,平原少,土地贫瘠。
由山岭、海域、水域隔开的小块陆地。
(2)地理特征:①限制粮食生产②适合经济作物生长③适合开展海外贸易和殖民2、古希腊城邦(1)城邦形成的主要因素: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城邦形成的主要因素(2)城邦的兴起:公元前8世纪—6世纪,希腊出现的200多个小国,史称“城邦”“城市国家”。
(3)最大的城邦:雅典斯巴达(4)特征:①小国寡民②独立自治③民主政治④商品经济发达⑤思想文化繁荣3、古希腊公民(古希腊社会主体、城邦政治核心)(1)公民资格(条件):①凡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②拥有一定财产③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2)特征:①具有参政素质②追求自由,充满个性③具有集体荣誉感※雅典民主政治产生发展的条件(1、自然条件---多山多岛环海2、经济条件:商品经济3、文化因素:吸收亚非文明4、政治前提:城邦体制)具体:1、古希腊山多,岛屿多,良港多,平原少,土地贫瘠。
由山岭、海域、水域隔开的小块陆地,形成小国寡民为特征的城邦体制(主要因素)容易实行民主体制。
同时小国寡民的城邦要保证其独立和发展,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也需要通过民主增强凝聚力。
也导致商品经济发达,易于形成平等、互利、诚信,平等、民主、开放等共同的价值观,同时使新兴的工商业阶层兴起,迫切追求民主权利2、政治家不懈的努力和平民,特别是新兴工商业阶层的抗争3、奴隶制经济发展,为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证4、受原始社会的民主习惯影响和亚非文明的影响二、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过程:1、梭伦改革--- 奠定了基础(1)背景:旧氏族贵族的专横统治;新兴工商业阶层的强烈不满;实行债务奴隶制,社会矛盾尖锐。
(2)时间:前6世纪初(3)内容:①按财产多寡划分四等级来分享权利;②公民大会的最高权力机关,四等级的公民均可参加;③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④颁布废除债务奴隶制的《解负令》(4)作用:动摇了贵族的政治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2、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1)时间:前6世纪末(2)内容:①用10地域部落取代4血缘部落,以部落为单位选举;②设立了五百人会议,各部落轮流执政;③成立十将军委员会;④扩大公民大会权力,实行陶片放逐法(3)作用:基本上铲除了贵族的政治特权,确立起雅典民主政治三、伯利克里改革----- 顶峰(黄金时代)1、时间:公前5世纪2、内容:①扩大公民参政范围,可担任几乎一切官职;②进一步提高公民大会的权力;③扩大五百人会议的职能;④提高陪审法庭的地位,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⑤扩大十将军委员会的权力;⑥为参政公民发放工资;⑦发放观剧津贴3、作用:充分扩大了公民的权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黄金时代)4、雅典民主的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 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5、特征:主权在民、轮番而治、公民平等、法律至上原则:少数服从多;私有财产不可侵犯6、作用(影响):积极影响:促进希腊民族性格形成;推动古希腊文化事业发展;开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消极影响:男性公民民主;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抽签选举,轮番坐庄的弊端;7、公元前4世纪后期,希腊被马其顿王国所灭----雅典民主衰落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罗马法的概念:指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7世纪中叶古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广义的罗马法:指通行于罗马统治的地区的法律制度;狭义的罗马法:指罗马公民法习惯法起源《十二铜表法》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公民法发展万民法完备:《民法大全》一、从习惯法到成文法------起源阶段1、习惯法(1)背景: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在意大利半岛建立起来(2)特点:法律和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3)影响(缺陷):贵族垄断立法和司法权,随心所欲的解释法律,保护自己、损害平民利益。
历史高考第一轮复习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复习提纲(上课)PPT课件
宏观综合
1.雅典民主政治与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的区别
项目
雅典民主政治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
政治基础
城邦政体
大一统帝国
人民主权和轮番 基本特点 而治
君主独裁和家 族世袭
决策机构或人 公民大会
君主
突出作用
极大地发挥了人 的主观能动性和 权力集中,对广大国 创造力,促成政 土实施了强有力的管 治、经济、文化 理 的繁荣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民主政治
历程
古古
代 希 腊
希 腊
民主政治
罗
内容
马
的
政
治
政体演变
制 度
古 罗
马 法律制定
梭伦改革 克利斯提尼改革 伯利克里改革
奠基 确立 顶峰
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 陪审法庭运行:轮流坐庄,抽签 制、津贴制、陶片放逐法
共和制 ———— 帝制 (前509年) (前27年)
是近代自然法学说的思想渊源
对资本主义民法领域产生很大 影响,如法国《民法典》中有 关物权和债权的内容,就是以 罗马法为基础而制定的
罗马法名言“没有告 资产阶级对此继承和发展,以
诉人就没有法官”, 立法的形式确立“非经起诉,
即所谓的“不告不理” 审判原则
法官不得审判”的原则
8
4.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的比较
《十二铜表法》 —— 民法大全
(罗马成文法诞生) (罗马法体系
完成)
1
一、希腊民主政治产生条件和特征 1、历史条件 ①多山、多港、多岛的地理环境 ②希腊城邦小国寡民(民主政治的前提); ③希腊商品经济发达和海外活动频繁,使希腊人较早接受 平等、民主观念。 2、主要特征:小国寡民和独立自治 3、流行政体:贵族制、民主制 二、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1、民主政治演变过程: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 贵族制:是集体领导;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 治原则;实行任期制和选举制。 民主制的确立:梭伦改革——引上民主的轨道;克里斯提 尼改革——最终确立;伯利克里改革——民主黄金时期2 。
第二单元古希腊罗马政治制度总结
高考总复习:(必修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一、考点提示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雅典民主政治(2)罗马法二、知识清单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一)产生条件1.希腊良港多,海岛多,山地多,耕地少,这样的环境既利于又迫使人们发展商品经济。
2.城邦小国寡民,使公民能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更积极追求民主权利。
3.雅典新兴工商业阶层和广大平民对氏族贵族的统治不满,社会矛盾尖锐。
补充:(1)希腊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①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临爱琴海,扼欧亚非三洲的要冲。
山地多,耕地少,良港多,海岛多。
促使希腊人开展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文化交往活动,形成相对发达的工商业。
②没有大河流域,多山、多岛,陆地被分成小块。
促使古希腊形成彼此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城邦。
③与古代埃及、两河流域文明相邻。
有利于吸收其优秀文明成果。
补充:(2)希腊城邦制度①城邦制度是指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它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的若干村落。
②特点: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③历史影响: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城邦之间摩擦不断,战事频繁;有利于实行公民政治,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城邦政体类型多样,主要有民主制、贵族制和君主制,成为人类政体的实验园地。
(二)希腊民主政治发展过程1.梭伦改革(1)背景:贵族和平民的斗争政治上:雅典平民与贵族矛盾尖锐,贵族掌握政治大权。
经济上:雅典工商业发展,形成工商业奴隶主阶层。
同时,贵族掌握大量财富,盘剥平民,许多平民沦为债务奴隶。
外部环境:由于雅典的社会动荡,经济发展迟缓,雅典的海上贸易衰落。
(2)措施: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执政官,开始改革。
①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他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权利越大。
虽未实现真正的平等,但打破了贵族依据血缘垄断政权的局面,使下层平民获得一定公民权利。
②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恢复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成立四百人议事会,作为公民大会常设机构,实际上掌握最高统治权;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打破贵族对司法审判的垄断。
必修1专题二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复习提纲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专题二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考纲要求】1、雅典的民主政治(自然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意义与局限性);2、罗马法律(从罗马共和国到罗马帝国、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知识框架】◇【知识点时间轴】◇【知识整合】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一)、希腊地理环境与城帮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1、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多山多岛多良港)造成其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经济基础;2、殖民活动、海外贸易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形成古希腊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和平等互利的观念,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社会条件;3、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使公民有较多的直接参与政治事务的权利,君主专制始终发展不起来;4、城邦公民积极参与城邦政治事务,普遍具有较高的素质,是民主政治产生的人文因素。
(二)、雅典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内容:1、奠定基础——梭伦改革(BC6C初)①、目的:缓和社会矛盾。
a、经济上:颁布“解负令”——废除债奴制;实行一系列促进工商业发展的措施。
b、政治上: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分为四个等级;由4个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议事会”,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设立最高法院——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
作用: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公民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2、正式确立——克利斯提尼改革(BC6C末):0(1)内容:a、十部落选举单位;b、由10个部落各选50人,组成五百人议事会;c、十将军委员会;d、扩大公民大会权利。
0(2)作用:基本铲除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3、“黄金时代”的公民民主(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表现(BC5C):(1)、各级官职,除十将军外,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2)、“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
①、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②、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
高二历史古代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1(201911整理)
与范世子嗣入援台城 初为云麾晋安王行参军 "佗日见君之面 至德初 自春至冬 而勋重于当代 暮春三月 改封乐安县侯 愿深自爱 但叫曰 委忌总知中外城防诸军事 居处其中 庆之麾下悉著白袍 钦及爱妾俱死 遥光败 及城陷 除豫州刺史 再迁西戎校尉 "伯之大惧 矢贯大眼右臂 县司鞫问 因以充敛 终怀鸿鹄之志 入为大匠卿 粲即送粮仗给之 天康元年卒 "昔阮咸 子谅 宪力屈遂降 总知军事 御史中丞沈瓘 冀以讽谏 能得士心 河南大定 字务直 谥曰宜侯 《南史》 汝欲夭吾所志邪?甚见亲赏 舍观之 逐北至涡阳 不为时辈所平 暇日犹课诸儿以学 之高竟无言 齐东昏践阼 执竹如意以麾进止 "乃板昕为云骑将军代质 粲请为诸君解释之 宁不哀哉 "大心然之 魏遣常山王元昭等东援 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 普通二年 不知非昔非 宾友故人莫不倾意 除南北司二州刺史 翻成可怪 多与假板县令 夫以慕容超之强 州人李升等八百人表求树碑颂德 诣鸿胪卿朱异 引为 主簿 鼎于都会时谓之曰 问所由那不见办长梯 罢义阳镇兵 令粲顿青塘 今者一行 兵尽矢穷 俄为安西长史 令收集部曲将用之 柳仲礼至横江 常同一室卧起 所中皆毙 睿即遣之 加督 安丰王延明率百僚备法驾迎颢入洛阳宫 遣昕夜缒而入 非以为饰 帝疑其复怀翻覆 部落携离 望粲营未立 所向披靡 容观甚伟 筑垒相守 俱以学尚自立;字君章 见而异之 故破产尔 全军而还 右卫朱异尝于酒席厉色谓粲曰 功靡坚城 帝怒 颢于涣水即魏帝号 武帝设无遮会 以俳优自居 景已度江 黯 承业奔走 载所属县 武帝嘉焉 睿每坐使棱说书 何陈留之风不嗣 进赴虎牢 "由是左迁始安太守 陈武帝引载恒置左右 皆散之亲故 侯景至历阳 "汝文章或小减 学不师受 谥曰严 之高第十二弟之横 以功授轻车将军 更生 子凤宝嗣 不暇答 时为直阁将军 载有田十余顷 诏许焉 "与卿不为久别 齐遣上党王高涣 命庄就坐 阮籍同游竹林 诏睿督众军援焉 先攻拔狄丘 邃志立功边陲 因筑 垒于堤以自固 每战不尝骑马 主家知客与妾通 仓廪充实 "必如此 及闻钦至岭 钦百日之中再破魏军 自应帅先士卒 邃十岁能属文 与裴邃俱为梁世名将 肥水堰立 封鱼复县伯 仕梁 参掌大选 将致患祸 以功封夷陵县子 帝及其犹豫逼之 其所发擿 甚为邃所器重 移镇盆城 "以功进爵为侯 甚得人和 鼓譟攻之 殆兴吾州矣 遂见害 于是迁豫州于合肥 截洲为城 文才俊逸 乃以众降 卒于城内 陷池武陵之第 随都督王僧辩东讨侯景 遍布朝野 遂于阵没 岂避南征之不复 使伯之典签吕孝通 第三子棱 与胡龙牙 字元直 并勒诸州有南人没此者 因指为昏姻 幼随从梁武帝 何暇有报 ;闭门坚守 率江北义勇十万已次六合 恣行奸险 晋安王承制 中大通二年 骑将鲁安等援杨昱 君其详之 垂泣求哀 "诏赠护军将军 骁果有勇力 二年之后 庆之初同燕雀之游 使梁郡太守冯道根 红丝布裹头 征为大理 必作百幅被 先遣其骠骑将军尔朱兆 进击 天监四年 举兵据吴郡 然后归 附 度支尚书袁权 寻为寻阳太守 先死行阵 陈武帝在南徐州 "贼已至城下 懦而不武 魏相安定公遣致马二千疋 始安王萧遥光为扬州刺史 陈武帝遣黄他攻之 唯在韦公 谓曰 与邓琬起兵 暄援笔即成 以通东道转输 钦子夏礼 豫州刺史尧雄 睿结车为阵 省息边运 光禄大夫 入为东宫领直 武 帝即日临哭甚恸 并早知名 魏人欲用之 自率出荡 水陆阻断 鼎恒预焉 老夫当委质 崛强沙塞之间 十四旬平三十二城 其城自拔 冀得即真 卒于家 仍以功除右卫将军 粲怒以杯抵地曰 普通中 长驱伊 以军功封安怀县男 魏骁将尧雄子宝乐特为敢勇 "壮士东阳宋景休 "命官给酒肴 而无贵妻 之相;景略一怒 "武帝阴有图僧辩意 斩首万余级 庆之入据其城 闻而要之 遂围县瓠 终不肯舍 见使以江州见力运粮速下 遭父忧 旦日将战 还除吴兴太守 督前驱诸军事 梁 洪骐驎等赍敕入城 正独澹然 位竟陵太守 便简阅部下 又为太中大夫 第九弟警为前军 士卒皆殊死战 异访北间事 粲建议推仲礼为大都督 迁侍中 护军将军崔慧景频逼建邺 居朝廷恂恂 "名军大将莫自牢 待上流诸军 放胄又三贯矢 豫州刺史 送丧还合肥 郑康成一饮三百杯 从弟昂皆战死 仍限以晷刻 朝廷是能用才不?沉迷猖厥 咸称其神 产不异于颜原 以为谯州刺史 先为侯景所惮 其学非臣辈也 少 弟暄 三仓无米 ’师克在和’ 则时事去矣 以太尉掾征 车骑将军 马头 魏人震恐 众惧不敌 乃新棺也 不能效命 昔朱鲔涉血于友于 居家无事 武帝以庆之为假节 位司徒记室 非臣敢预知也 景邀得之 秦郡太守李文钊等为水军 执粲手曰 "卿是好人 年七十九 僧智疑大军至 此万世一时 沙 陵等戍 先是 命使作赋 乃遣周文育袭载 "景宗见睿甚谨 要睿俱行 侯景之乱 前刺史新渝侯映之薨 并奉梁敬帝敕 "将军死绥 于听事前为坛 睿事继母以孝闻 临淮王元彧率众十万来拒 昕因说桃棒 黯屯六门 永兴人戴承忠并有旧 以之横为徐州刺史 经数日 睿子黯请下城以避箭 必无不败 之理 汝以饮酒为非 大同二年 转东宫直阁 贼众四十余万 酋豪猜贰 其醉不可及也 唐·李延寿韦睿裴邃 乡里宗事之 天纵神武 辄矫赦之 之礼 何减作河南郡 得人死力 谓为魁梧之杰 所得俸禄百余万 矫捷过人 "缮于是日夜说伯之云 "韦粲已落骅骝前 领历阳太守 顷之 未拜 古人之义也 乃为狭被蔬食 粲悉留家累于江州 树鹿角 城内亦应之 睿先攻二城 请曹景宗与睿会 自啮其齿 睿以强弩二千一时俱发 先是 潜行水底 非代来臣 以仁义教导 初 当石头中路 有得有失 况伪孽昏狡 徙北徐州刺史 时大寒雪 "奉齐建安王教 求为上庸太守 后袭爵永昌县侯 故投募之士争归之 为吏人所称 "城中甚忿卿 元冲因其解弛 魏上党王元天穆又攻拔大梁 并陈武旧兵 士卒营幕未立 大心以州降侯景 仲宗等恐腹背受敌 力战死之 使进无所虏 且士马精锐 以邃为信武将军 若不日饮醇酒 所居必有政绩 无所往来 事平 明年 以书史为业 理至焦烂 吾口不离瓢杓 但中流任重 既而魏援将杨灵胤帅军五万奄至 后随乡人车骑将军王广之 被服必于儒者 元天穆 裴为更生 及还江州 累迁散骑常侍 常忧之 并降 以为精诚所感 唯庆之不寝 为宋武帝前军长史 因设钱二十万官赌之 何其壮也 惧为所蹑 "观公容貌 吾常譬酒之犹水 命众军守备 自钱唐直趣吴郡 "君此获 复与熊耳山等矣 树栅数百步 睿子放 学识当过之 群莺乱飞 范薨 今无故出人于外 尝遇隋文帝 咸为营理 "美哉江公 睿曰 文章谐谬 "采石急须重镇 宁远长史 加持节 其子犹有在魏者 每降人出 涡阳城主王伟以城降 又隶僧辩南讨 棱弟黯 十四年 "台家府库空竭 官至太子右卫率 "初 " 遂与僮属数百人于芍陂大营田墅 井灶未成 坚拒之 屏绝人事 示无动志 加于其首 字长倩 韦粲今日何情饮酒 护军将军 江湘诸州并得休息 道无拾遗 成景俊率诸军应接 居身方正 "柳节下已是州将 每屋盈满 昕跃马直趣宝乐 灌之以膏 "后主素重庄 纂仕齐 范副梅思立 征邵阳洲 "诸将有 不用命者斩之 松柏郁茂 "更生 陈武帝闻文育军不利 尽命众军出讨 闭垒经年 宜启天子 袭杀王伟 走逃庐山 诏睿会焉 所获军实 "吾不失信于故友 时景于城外起东西二土山 睿求出为义成郡 粲驰往见大心曰 以军功封费县侯 历位琅邪 因破俚帅陈文彻兄弟 面缚西都 相持数旬 遣世康请 鼎还杜陵 韦睿 遣之镇 据胡床处分 至是 不好丝竹 然干国家 将军松柏不翦 字深明 征南中五郡诸洞反者 散财聚士 未及成长而率亡 与明彻俱进吕梁 戎政咸以委焉 景宗时与群帅争先启之捷 闻侯景作逆 大通元年 良可悲夫 "因战 仓廪盈实 削瓜进之 谓为狎客 于是邃复整兵 殆将灭性 成厮养之志 岂得自安?緭说伯之 执刺史桓和 狱成 庆之斩伯宠 当与之 封东兴县侯 天下真人 等辈皆寐 帝又遣代江州别驾邓缮 将军勇冠三军 又屠安成 以为邃不死 幸甚 贼传粲首阙下 封丰城县公 弃燕雀之毛羽 世称其洽闻 起家湘东王法曹参军 吾以不饮酒为过 左卫将军 帝后闻之 乃致书于吕僧珍曰 将如之何 郢城平 迁廷尉 "青塘立营 忽见江中有物流至鼎所 祖玄 睿率郡人伐竹为筏 使固城守 为魏人所蹑 侯景围历阳 义兴国山人也 况将军无昔人之罪 倍道来赴 不知是今是 颇以为惮 谓御史中丞萧恺曰 及卒 "恨陛下不与此人同时 一日暴剧 迁东徐州刺史
【岳麓版】高一历史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复习提纲.doc
高一历史复习资料
知识点只为辅助,I关键还是课本I,复习时千万I不要摒弃;课本上每一个字眼。
必修一政治文明历程
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知识点1古希腊的政治制度
1 ?爱琴文明——古希腊文明的开端
分布于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 古希腊城邦一古希腊文明的繁荣
(1) 时间:公元前8?前6世纪,古希腊城邦逐渐形成。
(2) 含义:是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村社。
(3) 条件
"①希腊半岛地少人多,三面环水,港湾众多,有利于航海与文化交流。
(地理环境){②促进了古希腊各地的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也使希腊人从东方吸收先
、进文化成果。
”①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②依据: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
(4)城邦政体^③形式:贵族制和民主制为主,还有君主制、寡头制和僭主制。
④影响:实行公民政治,使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
雅典民主制、为后世
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3. 雅典民主政治
1. 产生条件****
(1) 地理条件:多山靠海、港湾岛屿众多、平原狭小。
(2) 经济条件: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
(3) 政治条件: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使公民有较多的直接参与政治事务的机会。
(4) 思想条件: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平等互利的观念,较高的公民素质。
(5) 杰岀人物:梭伦、克里斯提尼、伯里克利的推动
(注:地理环境只是重要因素,不起决定作用,不是唯一因素)。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高中历史知识点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高中历史知识点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奴隶制度古希腊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世界文明,其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都是极为特殊的。
在古希腊社会中,包括奴隶、小贵族、富商等不同的社会群体,其中以奴隶地位最为低下。
奴隶在古希腊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事实上,许多古希腊城邦的发展都要依赖奴隶们的劳动力。
古希腊的奴隶经济主要依赖于农业和手工业。
同时,奴隶制度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例如社会不稳定、广泛的贫富差距和阶级冲突等。
城邦制度古希腊的城邦制度是一种全面而复杂的政治制度。
城邦是指小型的独立政治实体,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自治和独立性。
城邦制度形成的原因是古希腊地形复杂、人口分散,因此城邦成为了政治组织的最小单位。
城邦制度包括政治制度、行政制度、军事制度、司法制度和教育制度等多个方面。
在古希腊的城邦制度中,是由各自的城邦市民集体决策来确定行政和法律事项。
民主政治古希腊的国家政治生活中,民主制度崭露头角。
在这种制度下,政治权力掌握在公民手中,公民有平等的权利来参与国家事务。
此外,古希腊的民主制度还原来完整的法律法规,用于维护公民的权利和参政议政的权利。
古希腊民主制度的流行,使得导致希腊城邦覆灭的那场震撼人心的战争中,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
同时,这种制度也影响了后来的世界历史。
在当时的历史上,单个城邦的民主制度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希腊的整体发展。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奴隶制度古罗马社会的奴隶制度也非常普遍和重要。
奴隶们的地位低下,他们只是主人财产的一部分,被视为可以随意支配和买卖的物品。
在古罗马的繁荣时期,奴隶的人数达到了希腊人口的数倍以上。
共和制度古罗马采用了共和制度来组织政治。
共和制度是一种民主和集权相结合的政治体制。
在古罗马共和制度下,政治权利的掌握被分散到各种官方机构中。
共和制主要有两种政体,即执政官制和独裁官制。
在执政官制中,执政官之间互相平衡,任期较短。
而独裁制则是在某些紧急情况下,由一人来掌控所有的官方权力。
历史第二单元学习提纲
高 一 对人类的刺激和砥砺作用。他说:“土地贫瘠,使人勤奋、俭朴、耐劳、勇敢和 学 习 适宜于战争;土地所不给与的东西,他们不得不以人力去获得。土地膏腴使人因 提 纲 生活宽裕而柔弱、怠惰、贪生怕死。”
而寒带地区的人则更偏爱自由。此外,孟德斯鸠还从反面辩证地论述了地理环境
政治史必修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
政治史必修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
高 一 学 习 提 纲
伯利克里
政治史必修第二单元 古希腊过公民大会、
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等机构的设 置来体现其特点) 3、评价:创造了一系列民主运作的方式 有利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才智
高 一 学 习 提 纲
政治史必修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高 一 学 习 提 纲
政治史必修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 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2、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高 一 学 习 提 纲
政治史必修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
看一看,想一想
泰米斯托克利(前528—前462年),古 希腊民主派政治家与统帅。然而公元前470 年,他遭到民主派政治家无端诬陷,并以 “陶片放逐法”驱逐出境,亡命国外,凄惨 死于小亚细亚。
思考:
雅典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为人类树立了 自由与平等的法治楷模,为什么会制造上述冤假 错案呢?
参考答案
政治史必修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小国寡民直接民主,还 比较原始。国家管理者应当是德才兼备有民众威 望者方能胜任,而雅典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 政方式,意味着素养不同的各种人都享有同等参 政权。同时,权力交给一切公民,如陪审团“ 陶 片放逐法 ”,这种过度的自由导致无政府主义的 放纵。这一切极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有些 野心家打着“民主”旗号蛊惑群众左右政局,使得 高 民主权力抛弃正义原则,沦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 一 学 具。 习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复习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doc
第2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一、古希腊的民主政治1.希腊自然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①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化。
(主要指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经济基础。
)②广泛的海外贸易,殖民及其他经济和文化交往活动,使希腊形成了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地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
这一切都有利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
③希腊城邦是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
(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使公民有较多的直接参与政治事务的权利,君主制始终发展不起来。
)希腊城邦实行的公民政治,使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
2.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1)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在雅典推行改革,主要内容①按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②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③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个等级均可参加。
④建立公民陪审法庭;⑤废除债奴制。
意义: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克里斯提尼改革:①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②内容:a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b设立设立五百人会议,由各部落轮流执政;c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d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③意义: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3.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公元前5世纪主要内容:①除十将军外的所有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并以抽签方式产生。
②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管理内政、外交、军事防务、官员选举任免等事项。
公民大会每十天左右召开一次,凡上的男性公民都可参加。
每个人在大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③五百人会议,是通过抽签从10个部落中各选50人组成的,轮流执政,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
④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⑤为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参加国家的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⑥为吸引公民观赏戏剧,还特意为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必修1专题二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复习提纲
1、历史进步性(得)
(1)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最初的基础(开西方民主政治先河)
。
(2)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 2、历史局限性(失) (1)民主范围:雅典民主局限于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奴隶被排除在外。 (2)民主性质:只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3)历史事实证明,雅典的衰落正是这种民主政治所导致的混乱和内耗造成的。 (4)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 【知识框架】
◇ 【知识点时间轴】
◇ 【知识整合】
一、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一)、希腊地理环境与城帮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1、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多山多岛多良港)造成其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是民主政治产生的
经济基础; 2、殖民活动、海外贸易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形成古希腊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和平等互利的观念,
吏的办事效率和规范了他们的从政行为;裁决了大量的商业纠纷,保护了正当的商业利益;调 节了人际关系,缓和了社会矛盾。
4、《民法大全》 : ①、内容: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将罗马法系统化和法典化。 ②、作用: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三)罗马法的意义:
1、对当时的罗马而言: (1)、稳定社会秩序,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2)、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2、对后世而言: (1)、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2)、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重要影响。
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 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
的有效工具。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城邦政体所形成的民主制度,有利地推动着古希腊经济文化的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复习提纲
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复习提纲古希腊、古罗马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条件,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被称为“海洋文明”。
曾经在地中海世界各领风骚,交相辉映的两大文明,被视为现代西方文明的发祥地。
希腊雅典城邦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和罗马的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两大文明的杰出成就。
雅典城邦经历了由君主统治到贵族共和的过程,梭伦改革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了全体公民参加的民主政治。
雅典的民主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继希腊文明之后,罗马成为影响最大的文明中心。
而罗马的法律体系又是构成这一文明的核心。
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对后世影响最为广泛的古代法律,这对帝国的统治起到了有力的维系作用,它证明了法律在人类社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课程标准一】:了解古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古代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爱琴文明——指分布于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1、克里特文明(1)时间:产生于前2000——前1700年间,前1400年销声匿迹(2)特点:①克里特岛上产生了君主制国家;②出现王宫建筑群和象形文字;2、迈锡尼文明(1)时间:前1400年——前1100年(2)特点:新君主国兴起,伴之出现的是王宫、卫城、宏大的王室陵墓及众多刻有文字的泥版文书。
(3)前12世纪,古希腊人入侵,迈锡尼文明彻底毁灭。
此后300多年,被称为“黑暗时代”。
二、古希腊城邦1、兴起时间:前8世纪——前6世纪2、概念: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若干村落。
3、环境:多山,少耕地,三面环水,多港湾。
4、代表:雅典和斯巴达5、特征:A、小国寡民;B、各邦长期独立自治;C、实行公民政治。
6、政体:贵族、民主、君主、寡头、僭主制,其中贵族制和民主制最流行。
总结1、古希腊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海外殖民的影响:(1)原因:①希腊为多山地形,不宜农耕,粮食不能自给,必须殖民扩张;②希腊海岸线很长,海岛密布,港口众多,交通便利,利于殖民扩张。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必修一 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麓版知识精讲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麓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一轮复习历史必修一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二. 学习目标:了解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理解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价值。
三. 重难点讲解:知识点一、从共和国到帝国(1)罗马建城之初,实行君主制。
公元前6世纪末,建立共和国,实行贵族共和制。
公元前27年,军阀屋大维正式确立个人独裁统治,因其采用“元首”称号,这种制度被称为元首制。
(2)公元前6世纪末,建立共和国:机构和官制:罗马共和制主要由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三层机构组成。
执政官是共和国的最高官职,共两名,两人权力相等,由选举产生,任期一年。
为避免独断专行,一切政令必须经两人同意方可执行。
元老院是国家决策机构,全体成员皆由贵族组成,实行政事共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公民大会是平民可参加的会议,负责选举公职人员和通过元老院拟定的提案。
在共和国早期,贵族垄断一切国家权力。
平民为维护自身利益,与贵族进行了长期的政治斗争,迫使他们不断让步,最终允许他们选举自己的官员,以监督政府行为,平民保民官由此设立。
共和国时的扩张:为扩大领土,罗马积极对外扩张,经过几百年的鲸吞蚕食,最终成为地中海霸主。
到共和国末期,共和政体的基本原则已被废弃,罗马从贵族共和制走向帝制。
(3)帝国的建立及发展:实行元首制:元首制的建立: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这一年元老院授予他“奥古斯都”的尊号,这一年通常被认为是元首制的正式开始之年。
元首制的实质: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
元首制的特点:在元首制下,元老院受元首控制。
奥古斯都集军政、司法、宗教等大权于一身,确立了较完整的统治秩序,罗马帝国进入了近200年的相对稳定时期,历史上称为“罗马和平”。
实行公开的君主统治:自公元3世纪始,罗马帝国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
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彻底抛弃共和外衣,实行公开的君主统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麓版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复习提纲)
一、爱琴文明与古希腊的城邦制度
1、爱琴文明:(存在时间——前2000年~前12世纪;地理位置——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
区;历史地位——古希腊文明的开端;概况——包括克里特和迈锡尼文明)
①克里特文明(时间——前2000年~前1400年,前1600年进入繁荣阶段;地点、出现标志——君主制国家产生,王宫建筑群,线形文字A)
②迈锡尼文明(时间——前16世纪~前12世纪,前14世纪~前12世纪进入繁荣阶段;地点、出现标志——新的君主国家兴起和王宫、王室陵墓、线形文字B出现)
③两个文明的不同特点
分布于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文明。
它包括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①克里特文明又称“米诺斯文明”。
②迈锡尼文明最大的特点是:充满好战尚武气息
试分析造成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不同特点的原因。
——迈锡尼文明地处
战略要地,是兵家必争之地;克里特文明地处孤岛,在当时航海技术不发达
的情况下,可能能够免受外来冲击
2、古希腊城邦:出现时间、古希腊城邦的特点:①政治(自治、权利归属、公民政治②经
济(商品生产、海外贸易)③对外关系(殖民扩张)④文化(广泛吸收东方文化成果)
①含义: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
②兴起时间:公元前8—前6世纪
③斯巴达和雅典是最大的城邦
④多山、多港、多岛的地理环境促成了希腊向海外殖民扩张
3、古希腊城邦政体:(①主要形式——贵族制和民主制;②划分依据——各邦国公民大会
中参政权利的大小来划分;③实质——公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压迫奴隶与外邦人的一种国家组织形式;④评价)
①主要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
②最流行的政体:贵族制和民主制
结合教材第33页的“知识链接”,试分析造成东西方不同政体的原因。
——地理环境的影响、生活方式的差异、血缘纽带的强弱、价值观念的不同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1、民主政治演变过程:
①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
②贵族制与君主制的不同:是集体领导;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治
原则;实行任期制和选举制
③民主制的确立:
⑴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A、废除债务奴隶制,确立公民自由权利;
B、设立民从法庭,平民成为司法主人;
C、新选举法抽签选举任何公职;
D、废除贵族世袭官职,
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与权利义务。
⑵克里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陶片放逐法)
颁布“陶片放逐法”,将民主政治的敌人驱逐出境。
它成为民主政治的保障,民主
政治由此进入成熟阶段。
④贵族制与民主制的不同:贵族制:贵族元老共同制定国家方针;贵族垄断国家行政司
法。
民主制:平民在公民大会上充分享受民主,一切平民
都可以参加国家行政、司法。
2、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人民主权(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和轮番而治(就是轮
流统治与被统治,基本原则是平等的原则,每个公民可是
统治者也可以是被统治者)
公民大会:①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
②最重要的程序—就某项事务展开辩论
五百人议事会:①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
②两次公民大会闭会期间,议事会是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
官员落实大会决议
民众法庭:①日常司法机关
②最大限度保持公正,避免行贿舞弊现象的发生
3、雅典民主制的得失:
①得:实践民主,推动雅典社会进步,为人类提供民主模式
②失:限制、窒息另一部分成员得自身发展能力,是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如何理解雅典民主制的确立是个长期的过程?这反映了什么历史发展趋势?
——由专制向民主
雅典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证民主制的正常运作?这些措施是否有效?
——集体领导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选举公职人员和定期审查制度、陶片放逐法反对民主的敌人、制定辩论的章法和发言人条件
雅典民主政治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
——健全的监督机制、突出的道德建设要求、规范的管理、对个体价值的重视
古希腊人留给后世的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
——集体领导和民主管理的诸多形式和以“个人导向”为倾向的价值观
三、古罗马得政制与法律
1、政治体制得演变:君主制——贵族共和制——帝制
①罗马共和国:⑴由执政官、元老院、公民大会组成
⑵元老院是国家决策机构
⑶平民维护自身利益的机构—保民官
②帝制的确立: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披着共和制外衣的君主专制)
⑵戴克里先实行公开君主制
2、罗马法的形成:
①《十二铜表法》
⑴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
⑵内容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
⑶是罗马法的渊源
②《查士丁尼法典》⑴查士丁尼鉴于西罗马灭亡而编⑵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阶段
③《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
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
3、罗马法的影响:
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
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古罗马共和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贵族民主、平民监督、法律维护
古罗马贵族共和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防止个人专权、协调贵族与平民的关系?
——决策原则、执政官设置、同僚制和任期制、公民大会和保民官的设置、《十二铜表法》雅典民主政治与古罗马贵族共和制有哪些显著的不同点?
——决策机构、民主范围、权力分配依据、维护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