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纪年表(一)
中国历代纪年表
![中国历代纪年表](https://img.taocdn.com/s3/m/0e687ff29e3143323968931b.png)
1中国历史纪年表一原始社会(距今170万年到前2070年)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到公元前476)夏:前2070—前1600商:前1600—前1046西周:前1046—前771春秋:前770—前476三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到公元1840)战国:前475—前221秦:前221—前207西汉:前202—公元8东汉:25—220三国:220—280西晋:265—316东晋:317—420南北朝:420—589隋:581—618唐:618—907五代:907—960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6元:1271—1368明:1368—1644清:1616—1911中华民国:1912—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2中国史列举题古代:列举春秋战国的四次战争:城濮之战马陵之战桂陵之战长平之战列举春秋战国西汉四位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列举先秦(夏商周)的三种政治经济制度:井田制分封制王位世袭制列举先进农作物:棉花甘薯占城稻列举人民衣料出现顺序:丝绸麻布棉布列举古代先后出现的文字:商:甲骨文西周:金文战国:帛文秦:小篆隶书列举古代先后出现的科技著作:祖冲之缀术郦道元水经注贾思勰齐民要术徐光启农政全书沈括梦溪笔谈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列举古代领先的科技成就:半坡:粟河姆渡:水稻春秋:生铁冶炼制瓷丝织业四打发明授时历列举古代重要建筑成就:都江堰隋,元大运河秦,明长城长安城北京城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诗仙:李白列举古代文学的几种形式:战国:散文唐:诗歌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列举古代促进中外交往的人:张骞甘英马可波罗郑和列举与战争有关的成语:纸上谈兵围魏救赵合纵连横毛遂自荐老马识途霸王别姬四面楚歌破釜沉舟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列举建立完善巩固强化中央集权的朝代和皇帝:建立:秦秦始皇巩固:西汉汉武帝完善:隋唐唐太宗强化:明明太祖列举宋元时四位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元昊阿骨打阿保机铁木真社会经济:西周一p17 春秋战国一p54 隋唐二p9-13 宋二p54元二p65 清三p12社会文化:思想:春秋:百家争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雕塑:兵马俑莫高窟画家:阎立本,吴道子史学:司马迁:史记司马光:资治通鉴近现代:列举近代列强强迫中国签定的三大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列举19世纪末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方式:修铁路开矿办厂借款开银行列举南京北京马关条约中被迫开放的口岸:三p31 p35 p62列举19世纪边疆危机:俄英侵略新疆美日侵略台湾英侵略西藏列举四位资产阶级思想家:孙中山章炳麟邹容陈天华列举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列举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和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li历史大事年表
![li历史大事年表](https://img.taocdn.com/s3/m/20ddb6de6f1aff00bed51ed1.png)
公元263年钟会、邓艾攻蜀,蜀亡。
公元265年司马炎废魏帝,建立西晋,魏亡。
公元280年晋杜预、王浚等伐吴,吴亡。
公元291—306年八王之乱。
公元301年氏族人李特率流兵起义。
公元308年匈奴人刘渊称帝。
公元316年匈奴刘曜攻占长安,西晋亡。
公元前283年蔺相如完壁归赵。
公元前279年田单用火牛阵攻燕,恢复齐国。
公元前278年诗人屈原投汨罗江。
公元前270年范睢入秦,秦实行远交近攻计。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秦白起大破赵括。
公元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赵,大破秦军。
公元前256年秦灭周。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亲政。
元(1271年到1368年)
1271年 忽必烈定国号元
1276年 元灭南宋
明(1368年到1644年)
1368年 明朝建立,元朝结束
1405年-1433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
16世纪中期 戚继光抗日倭
1553年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28年 明末农民战争爆发
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即位,东晋开始。
公元319年羯族人石勒称赵王。
公元354年桓温北伐,到达灞上。
公元376年前秦苻坚统一北方。
公元383年淝水之战,苻坚大举进攻东晋失败。
公元399年孙恩起义。
公元420年刘裕建立宋朝(刘宋),东晋亡。南北朝开始。
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
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建立陈朝,梁亡。字文觉建立北周。西魏亡。
公元531年杨坚称帝,建立隋朝,北周亡。
中国历史纪年表(表图全彩)
![中国历史纪年表(表图全彩)](https://img.taocdn.com/s3/m/dac163c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70.png)
中国历史纪年表(表图全彩)中国历史纪年表(表图全彩)【图表1:中国历史纪年表】----------------------------------------------年代 ---- 事件----------------------------------------------公元前3000年 ---- 夏朝建立公元前1600年 ---- 商朝建立公元前1046年 ---- 周朝建立公元前221年 ---- 秦朝统一中国公元前202年 ---- 西汉建立公元9年 ---- 东汉建立公元220年 ---- 三国时期公元265年 ---- 西晋建立公元420年 ---- 南北朝时期公元581年 ---- 隋朝建立公元618年 ---- 唐朝建立公元907年 ---- 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60年 ---- 北宋建立公元1115年 ---- 金朝建立公元1271年 ---- 元朝建立公元1368年 ---- 明朝建立公元1644年 ---- 清朝建立1912年 ---- 中华民国成立1949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章节1:公元前历史】1.1 夏朝建立夏朝建立于公元前300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夏朝历时约五百年,以大禹为太庙开国君主,结束于他的曾孙太康。
1.2 商朝建立商朝建立于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
商朝的首都在河南的殷墟,商朝末年发生了纣王暴虐的故事,最终被周朝推翻。
1.3 周朝建立周朝建立于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西周时期是封建制度的鼎盛时期,东周时期逐渐衰落。
【章节2:秦朝至清朝】2.1 秦朝统一中国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修筑长城和统一度量衡等。
中国历史纪年表(最详细版)
![中国历史纪年表(最详细版)](https://img.taocdn.com/s3/m/53e4a8669b6648d7c1c74632.png)
中国历史年表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夏世系1、禹——2、启——3、太康——4、仲康——5、相——6、少康——7、杼——8、槐(芬)——9、芒(荒)—— 10、泄(世)—— 11、不降—— 12、扃(局、禺)—— 13、廑—— 14、孔甲—— 15、皋(吴、皋苟)—— 16、发(发惠)——17、桀( 履癸)[夏代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
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四百七十二年(一说四百三十二年),是为后人所推算]商世系1、天乙(汤、武汤、唐、大乙)——2、外丙——3、仲壬——4、太甲(祖甲、太宗)——5、沃丁——6、太庚——7、小甲——8、雍己——9、太戊—— 10、仲丁—— 11、外壬——12、河单甲—— 13、祖乙—— 14、祖辛—— 15、沃甲——16、祖丁—— 17、南庚—— 18、阳甲—— 19、盘庚—— 20、小辛——21、小乙—— 22、武丁—— 23、祖庚—— 24、祖甲—— 25、廪辛—— 26、康丁—— 27、武乙—— 28、太丁(文丁) —— 29、帝乙——30、帝辛(纣、受)[商(殷)代君主在古籍和甲骨人中被称为王。
自汤(天乙)至纣凡十七代,三十传,历六百二十九年。
一说商凡二十九王,历四百九十六年。
传承制度前期以“兄终弟及”为主,后期以“父死子继”为主。
国都屡迁,至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始定都]西周世系1、武王(姬姓、名发)——2、成王(诵)——3、康王(钊)——4、昭王(瑕)——5、穆王(满)——6、共王——7、懿王—— 8、孝王—— 9、夷王—— 10、厉王(胡)——[共和]( 庚申前841年)—— 11、宣王( 甲戌前827年)—— 12、幽王(庚申前781年)[周人原为古老部落,耕牧于渭水流域。
始祖弃,被尊为农神,号称后稷。
周人几经迁徙,至古公耽父,迁居于周原(今陕蚊椽山县),始以周为国名,臣属于商。
古公耽父之子季历为商王太丁所杀;季历子姬昌继立,是为文王。
中 国 历 史 纪 年 表(夏到清)
![中 国 历 史 纪 年 表(夏到清)](https://img.taocdn.com/s3/m/45d3ed1fa300a6c30c229fba.png)
刘 双 龙
中 国 历 史 纪 年 表(夏到清)
约前2070年
约前21C
约前1600年
约前17C
约1046年
约前11C
前771年
夏
商
西周
前770
前221 前206
东周
春秋
(前475年)
前256
秦
战国
楚 汉 之 争
西汉
8年
新
25年
东汉
220年
前202
577年
220年 265年 304年 386年 534年 581年 北 齐 北 周
魏
221
西 晋
十六国 东晋
439年
北魏 齐
479年
东 魏 西 魏
蜀
隋
吴
宋
420年
梁
502年
陈
557年 589年 618年
222年 280年 317年 221年 916年 907年 契丹
1038年 1206年
1368年 1616年 后金
唐
618年
西夏 蒙古 五 辽1125 1115年 代 金 1234年 960年 十 北宋 南宋 元 国 979年 1127年 1276年
明
清
1644年 1840年 1911年
中国历代政权更替示意图
夏
约前2070
商
西周
东汉
25年
东周(春秋、战国) 秦前221
前770年 前770—前476年—前221年
约前1600 约前1046
西汉
前202年
三国(魏蜀吴)
220年、221年、222年
西晋265年 东晋
317年
中国历史纪年表(最详细版)
![中国历史纪年表(最详细版)](https://img.taocdn.com/s3/m/9543b56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3.png)
中国历史纪年表(最详细版)中国历史年表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夏世系1、禹——2、启——3、太康——4、仲康——5、相——6、少康——7、杼——8、槐(芬)——9、芒(荒)—— 10、泄(世)—— 11、不降—— 12、扃(局、禺)—— 13、廑—— 14、孔甲—— 15、皋(吴、皋苟)—— 16、发(发惠)——17、桀( 履癸)[夏代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
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四百七十二年(一说四百三十二年),是为后人所推算]商世系1、天乙(汤、武汤、唐、大乙)——2、外丙——3、仲壬——4、太甲(祖甲、太宗)——5、沃丁——6、太庚——7、小甲——8、雍己——9、太戊—— 10、仲丁—— 11、外壬——12、河单甲—— 13、祖乙—— 14、祖辛—— 15、沃甲——16、祖丁—— 17、南庚——18、阳甲—— 19、盘庚—— 20、小辛——21、小乙—— 22、武丁—— 23、祖庚—— 24、祖甲—— 25、廪辛—— 26、康丁—— 27、武乙—— 28、太丁(文丁) —— 29、帝乙——30、帝辛(纣、受)[商(殷)代君主在古籍和甲骨人中被称为王。
自汤(天乙)至纣凡十七代,三十传,历六百二十九年。
一说商凡二十九王,历四百九十六年。
传承制度前期以“兄终弟及”为主,后期以“父死子继”为主。
国都屡迁,至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始定都] 西周世系1、武王(姬姓、名发)——2、成王(诵)——3、康王(钊)——4、昭王(瑕)——5、穆王(满)——6、共王——7、懿王——8、孝王——9、夷王——10、厉王(胡)——[共和]( 庚申前841年)—— 11、宣王( 甲戌前827年)—— 12、幽王(庚申前781年)[周人原为古老部落,耕牧于渭水流域。
始祖弃,被尊为农神,号称后稷。
周人几经迁徙,至古公耽父,迁居于周原(今陕蚊椽山县),始以周为国名,臣属于商。
中国历史纪年表(最详细版)
![中国历史纪年表(最详细版)](https://img.taocdn.com/s3/m/02825e6a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ae.png)
中国历史纪年表(最详细版)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1600年商代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周代公元前770年-公元221年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西汉公元220年-公元280年三国公元265年-公元589年隋朝公元618年-907年唐代公元960年-1279年宋代公元1368年-1644年明朝公元1644年-1911年清朝1911年-1949年中华民国和国共内战1949年-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的商代时期。
商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朝代之一,是中原地区最早的国家之一。
商朝的文明得以保留和发扬,同时也是中国青铜文化的黄金时代。
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256年,是中国的周代时期。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是周代的发展时期。
在这个时期,诸侯推崇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221年,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处于分裂的局面,不同的国家之间互相征服和战争。
这个时期是中国哲学、文化和艺术的黄金时期。
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是中国的秦朝时期。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政权,不仅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也开始了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变法。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是中国的西汉时期。
西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辉煌的朝代,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中国文化的辉煌时期。
公元220年至公元280年,是中国的三国时期。
这个时期是中国的一段非常动荡的时期,因为中国被三个不同的政权所统治,互相征服和战争。
公元265年至公元589年,是中国的隋朝时期。
这个时期推行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政策,比如全国统一货币、单位标准化、改良水利等。
公元618年-907年,是中国的唐朝时期。
这个时期被认为是文化和科学的黄金时期,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之一。
公元960年-1279年,是中国的宋朝时期。
中国历史纪年表简表
![中国历史纪年表简表](https://img.taocdn.com/s3/m/5f0a873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30.png)
中国历史纪年表简表1、夏-------------约公元前2070—约公元前1600年2、商-------------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3、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4、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5、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6、秦-------------公元前221—前207年7、汉-------------公元前202—公元220年7.1西汉-------------公元前202—公元25年包括王莽(公元9—23年)和更始帝(公元23—25年)7.2东汉-------------公元25—220年8、三国-------------公元220—280年8.1魏-------------公元220—265年8.2蜀-------------公元221—263年8.3吴-------------公元222—280年9.晋-------------公元265—420年9.1西晋-------------公元265—317年9.2东晋-------------公元317—420年10.十六国-------------公元304—439年11.南北朝-------------公元420—589年11.1南朝-------------公元420—589年11.2北朝-------------公元439—581年12.隋-------------公元581—618年13.唐-------------公元618—907年14.五代十国-------------公元907—979年15.宋-------------公元960—1279年15.1北宋-------------公元960—1127年15.2南宋-------------公元1127—1279年16.辽-------------公元907—1125年17.西夏-------------公元1038—1227年18.金-------------公元1115—1234年19.元-------------公元1271—1368年20.明-------------公元1368—1644年21.清-------------公元1644—1911年22.中华民国-------------公元1912—1949年23.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
中国历史纪年表pdf
![中国历史纪年表pdf](https://img.taocdn.com/s3/m/ea21e30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d0.png)
中国历史纪年表pdf摘要:一、夏商周时期1.夏朝:约前2070年至前1600年2.商朝:前1600年至前1046年3.西周:前1046年至前771年4.东周(春秋时期):前770年至前476年5.东周(战国时期):前475年至前221年二、秦汉时期1.秦朝:前221年至前206年2.西汉:前206年至公元9年3.新朝:公元9年至23年4.东汉:公元25年至220年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曹魏:220年至265年2.蜀汉:221年至263年3.东吴:222年至280年4.西晋:265年至317年5.东晋:317年至420年6.南北朝:420年至589年四、隋唐时期1.隋朝:581年至618年2.唐朝:618年至907年五、五代十国时期1.后梁:907年至923年2.后唐:923年至936年3.后晋:936年至947年4.后汉:947年至951年5.后周:951年至960年六、宋元明清时期1.北宋:960年至1127年2.南宋:1127年至1279年3.辽朝:907年至1125年4.西夏:1038年至1227年5.金朝:1115年至1234年6.元朝:1271年至1368年7.明朝:1368年至1644年8.清朝:1636年至1911年正文:中国历史纪年表概述了从夏朝到清朝的历史时期。
以下是各时期的简要概述:一、夏商周时期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朝代,始于约公元前2070年,止于公元前1600年。
商朝继夏朝之后,始于公元前1600年,终于公元前1046年。
商朝后期,国都迁至殷。
西周时期(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始于周武王建立周朝,止于周幽王。
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两个时期。
二、秦汉时期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始皇嬴政完成了国家统一。
秦朝之后,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9年)和东汉(公元25年至公元220年)相继成立。
中国朝代纪年表
![中国朝代纪年表](https://img.taocdn.com/s3/m/c1a9d24c336c1eb91a375ded.png)
隋 581~618
唐 618~907
五代 后梁 907~923
后唐 923~936
后晋 936~946
后汉 947~950
后周 ~960
十国 吴 902~937
前蜀 907~925
吴越 907~978
楚 907~951
颛顼高阳氏 前2514~前2437
帝喾高辛氏 前2436~前2367
帝挚高辛氏 前2366~前2358
唐尧 前2357~前2258
虞舜 前2257~前2208
夏 前2207~前1766
商 前1765~前1122
周 前1121~前249 西周 前1121~前771 东周 前770~前249
秦 前248~前207
汉 前206~220 西汉 前206~8
新莽 9~23
更始帝 23~25
东汉 25~220 公元25年,光武帝建年号
三国
魏 220~265
蜀 221~263
吴 222~280
晋 265~420
西晋 265~316
东晋 317~420
南汉 907~971
闽 909~945
南平/荆南 924~960
后蜀 934~965
南唐 937~975
北汉 951~979
宋 960~1279
北宋 960~1127
南宋 1127~1279
辽 907~1125
辽建国于公元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37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
蜀:221-263
吴:222-280
晋:西晋:265-316
中国历史纪年表最详细版
![中国历史纪年表最详细版](https://img.taocdn.com/s3/m/bafce2278e9951e79b8927e4.png)
中国历史年表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夏世系1、禹——2、启——3、太康——4、仲康——5、相——6、少康——7、杼——8、槐(芬)——9、芒(荒)—— 10、泄(世)—— 11、不降—— 12、扃(局、禺)—— 13、廑—— 14、孔甲——15、皋(吴、皋苟)—— 16、发(发惠)—— 17、桀( 履癸) [夏代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
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四百七十二年(一说四百三十二年),是为后人所推算]商世系1、天乙(汤、武汤、唐、大乙)——2、外丙——3、仲壬——4、太甲(祖甲、太宗)——5、沃丁——6、太庚——7、小甲——8、雍己——9、太戊——10、仲丁——11、外壬——12、河单甲—— 13、祖乙—— 14、祖辛—— 15、沃甲—— 16、祖丁—— 17、南庚—— 18、阳甲—— 19、盘庚—— 20、小辛——21、小乙——22、武丁—— 23、祖庚—— 24、祖甲—— 25、廪辛—— 26、康丁—— 27、武乙—— 28、太丁(文丁) —— 29、帝乙——30、帝辛(纣、受)[商(殷)代君主在古籍和甲骨人中被称为王。
自汤(天乙)至纣凡十七代,三十传,历六百二十九年。
一说商凡二十九王,历四百九十六年。
传承制度前期以“兄终弟及”为主,后期以“父死子继”为主。
国都屡迁,至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始定都]西周世系1、武王(姬姓、名发)——2、成王(诵)——3、康王(钊)—— 4、昭王(瑕)—— 5、穆王(满)—— 6、共王—— 7、懿王—— 8、孝王—— 9、夷王—— 10、厉王(胡)——[共和]( 庚申前841年)—— 11、宣王( 甲戌前827年)—— 12、幽王(庚申前781年)[周人原为古老部落,耕牧于渭水流域。
始祖弃,被尊为农神,号称后稷。
周人几经迁徙,至古公耽父,迁居于周原(今陕蚊椽山县),始以周为国名,臣属于商。
古公耽父之子季历为商王太丁所杀;季历子姬昌继立,是为文王。
中国历史纪年表
![中国历史纪年表](https://img.taocdn.com/s3/m/6a3c2a7b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80.png)
中国历史纪年表从远古时期到现代,中国的历史悠久而辉煌,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下面是中国历史的纪年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中国古代的辉煌历史。
1. 夏商西周时期(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夏朝(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朝代,传说中的尧、舜、禹等传说人物出现。
- 商朝(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商汤建立商朝,商朝先后有商汤、商武丁等重要君主。
- 西周时期(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开始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2.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春秋五霸时期,各诸侯国相互争霸。
-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诸侯国纷争不断,秦国逐渐强大,最终推翻各诸侯国建立秦朝。
3.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统一全国,开创了中国的统一格局。
-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开创了汉武帝时期的盛世。
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1年)- 三国时期(公元220年-公元280年):魏、蜀、吴三国相互争霸,刘备、曹操、孙权等英杰辈出。
- 晋朝(公元265年-公元420年):晋武帝晋文帝时期,出现司马炎,统一了中国,开创了江南的统治局面。
-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等相继建立。
5. 隋唐时期(公元581年-公元907年)- 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朝,开创了隋朝盛世。
-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安史之乱等重要事件发生。
6. 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年-公元960年)- 五代(公元907年-公元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代王朝陆续上台。
中国历史纪年表
![中国历史纪年表](https://img.taocdn.com/s3/m/e0b1e3b2a8114431b80dd863.png)
中国历史纪年表史前—公元前2070
夏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
商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
周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周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56
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汉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
汉东汉公元25—公元220
三国魏公元220—公元265
三国蜀汉公元221—公元263
三国吴公元222—公元280
晋西晋公元265—公元316
晋东晋公元317—公元420
南北朝南朝宋公元420—公元479
南北朝南朝齐公元479—公元502
南北朝南朝梁公元502—公元557
南北朝南朝陈公元557—公元589
南北朝北朝北魏公元386—公元534
南北朝北朝东魏公元534—公元550
南北朝北朝北齐公元550—公元577
南北朝北朝西魏公元535—公元556
南北朝北朝北周公元557—公元581
隋公元581—公元618
唐公元618—公元907
五代后梁公元907—公元923 五代后唐公元923—公元936 五代后晋公元936—公元947 五代后汉公元947—公元950 五代后周公元951—公元960 宋北宋公元960—公元1127 宋南宋公元1127—公元1279 辽公元916—公元1125
金公元1115—公元1234
元公元1206—公元1368
明公元1368—公元1644
清公元1616—公元1911
中华民国公元1912—公元1949 中国人民共和国公元1949—。
中外古今历史大事纪年表(黄金整合版)
![中外古今历史大事纪年表(黄金整合版)](https://img.taocdn.com/s3/m/cb1e2f3e58f5f61fb63666eb.png)
高中历史复习资料一、中国古代史六大古都指: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二、近代代史通史介绍一,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1、距今约5000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开始迈入早期国家的历史阶段2、中国奴隶社会:夏、商、周3、夏朝开始“家天下"制度开始4、周武王率兵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朝5、周朝实行分封制(对象、权利和义务、意义、代表性诸侯国:燕、鲁、宋、齐)6、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宗法制(特点)7、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国先后灭六国结束长年战乱8、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牛耕技术9、水利:大禹治水、战国时期李冰修都江堰、郑国修郑国渠10、纺织:新石器时代,发现了陶纺轮、骨针等,纺织原料是麻和葛、丝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周礼》记载,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从事这种劳动的人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及农夫并列称作“国有六职”11、冶金: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铜器,商周青铜器发达,春秋时期出现人工冶铁,战国推广,出现锻铁、铸铁、炼钢、淬火技术12、陶瓷:原始时代有彩陶,龙山文化有蛋壳黑陶,早期瓷器是一种釉陶,又称原始青瓷13、经济政策:战国时期商鞅变法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14、春秋时期文化:孔子(思想、教育、文化)、老子(辩证法)15、战国时期文化: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制天命而用之)、庄子、韩非子、墨子16、战国时期出现指南针(司南)17、商周时期,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是用木炭,春秋战国已经具有有关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和硝石的知识.18、《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西周——春秋)19、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创楚辞(《离骚》)20秦代李斯是著名篆书家秦汉时期1、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秦始皇创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推广郡县制(概况、特点)2、前220年派屠睢征岭南(开凿灵渠、设置郡县)3、前215年派蒙恬北击匈奴(夺河套、攻阴山、修直道、筑长城)4、在西南夷开辟五尺道,任命官吏5、前213-前212年,焚书坑儒6、汉武帝削落相权措施:频繁换相、提拔身份低微人士形成中朝(内朝)7、前106年汉武帝设十三州部刺史,监察地方政治8、西汉时期选官实行察举制9、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出现便于中耕的曲柄锄和便于收获的大镰,东汉时出现耦犁(二牛抬杠)10、水利:汉代关中的水利取得显著成效,东汉王景治理黄河11、西汉崔寔《四民月令》反映了汉代田庄的生产,四民是指士、农、工、商12、汉武帝时代开始,实行“工官”制度13、汉代时期,中国被称为“丝国"(马王堆汉墓的素纱禅衣)14、冶金:汉武帝时代推行铁业官营制度,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鼓风15、东汉末期墓葬中出土有青瓷器16、秦代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汉代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中央设置亭楼。
中国历史纪年表
![中国历史纪年表](https://img.taocdn.com/s3/m/04a47ec9aa00b52acfc7ca7f.png)
中国历史纪年表五帝(约前26世纪初—约前21世纪初)夏(前2070—前1600)商前期(前1600—前1300)商后期(前1300—前1046)*盘庚迁都于殷后,商也称殷周(前1046—前256) 西周(前1046—前771)东周(前770—前256)秦(前221—前206)周赧王59年乙巳(前256),秦灭周。
自次年(秦昭襄王52年丙午,前255)起至秦王政25年己卯(前222),史家以秦王纪年。
秦王政26年庚辰(前221)完成统一,称始皇帝。
汉(前206—公元220)西汉(前206—公元25) 包括王莽(公元9—23)和更始帝(23—25)。
东汉(25—220)三国(220—280) 魏(220—265)蜀汉(221—263)吴(222—280)晋(265—420) 西晋(265—317)东晋(317—420)南北朝(420—589)南朝宋(420—479)齐(479—502)梁(502—557)* 有的地区用至6年。
** 有的地区用至3年。
陈(557—589)北朝北魏[拓跋氏,后改元氏](386—534)北魏建国于丙戌(386年)正月,初称代国,至同年四月始改国号为魏,439年灭北凉,统一北方。
东魏(534—550)北齐(550—577)西魏(535—556)北周(557—581)隋(581—618) 隋建国于581年,589年灭陈,完成统一。
唐(618—907)* 辛酉三月丙申朔改元,一作辛酉二月乙未晦改元。
** 始用周正,改永昌元年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以十二月为腊月,夏正月为一月。
久视元年十月复用夏正,以正月为十一月,腊月为十二月,一月为正月。
本表在这段期间内干支后面所注的改元月份都是周历,各年号的使用年数也是按照周历的计算方法。
*** 此年九月以后去年号,但称元年。
**** 哀帝即位未改元。
五代(907—960) 后梁(907—923)后唐(923—936)*出帝即位未改元。
* 后汉高祖即位。
中国古代历史纪年表
![中国古代历史纪年表](https://img.taocdn.com/s3/m/b8fbb02e7375a417866f8fd5.png)
成帝
司马衍
太宁
乙酉
闰八月
325年
咸和
9
丙戌
二月
326年
咸康
8
乙未
正月
335年
康帝
司马岳
建元
2
癸卯
正月
343年
穆帝
司马聃
永和
12
乙巳
正月
345年
升平
5
丁巳
正月
357年
哀帝
司马丕
隆和
2
壬戌
正月
362年
兴宁
3
癸亥
二月
363年
海西公
司马奕
太和
6
丙寅
正月
366年
简文帝
司马昱
咸安
2
辛未
十一月
371年
孝武帝
景明
4
庚辰
正月
500年
正始
5
甲申
正月
504年
永平
5
戊子
八月
508年
延昌
4
壬辰
四月
512年
孝明帝
元诩
熙平
3
丙申
正月
516年
神龟
3
戊戌
二月
518年
正光
6
庚子
七月
520年
孝昌
3
乙巳
六月
525年
武泰
1
戊申
正月
528年
孝庄帝
元子攸
建义
1
戊申
四月
528年
永安
3
戊申
九月
528年
长广王
元晔
中国历史纪年表
![中国历史纪年表](https://img.taocdn.com/s3/m/43a7ef721ed9ad51f01df2a3.png)
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约70-2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约1.8万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约0.5-0.7万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约0.4-0.5万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夏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070年禹传予启,夏朝建立商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西周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三、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东汉(25年到220年)25年东汉建立73年班超出使西域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200年官渡之战208年赤避之战三国(220年到280年)220年魏国建立221年蜀国建立222年吴国建立230年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263年魏灭蜀265年西晋建立,魏亡西晋(265年到316年)280年东晋灭吴316年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东晋(317年到420年)317年东晋建立383年淝水之战南北朝(420年到589年)420年南朝宋建立494年年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隋(581年到618)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统一南北方605年开始开通大运河611年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爆发唐(618年到907年)618年唐朝建立,隋朝灭亡627年-649年贞观之治713年-741年开元盛世755年-763年安史之乱875年-884年唐末农民战争五代(907年到960年)907年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916年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北宋(960年到1127年)960年北宋建立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11世纪中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1125年金灭辽南宋(1127年到1276年)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开始1140年宋、金郾城大战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元(1271年到1368年)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元1276年元灭南宋明(1368年到1644年)1368年明朝建立,元朝结束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16世纪中期戚继光抗日倭1553年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28年明末农民战争爆发清(1636年到1911年)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73年三藩叛乱开始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771年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爱珲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订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运动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83年-1885年中法战争1894年-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1898年戊戌变法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1911年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四、近代史民国(1912年到1949年)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新文化运动、护国运动开始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1925年五卅惨案、五卅反帝运动爆发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南昌起义1928年井冈山会师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4年红军长征开始1936年西安事变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军南京大屠杀1940年百团大战1941年皖南事变1947年发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运动五、现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2年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1976年四五运动,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改革开放1992年邓小平讲话,加快改革开放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
(完整版)中外古今历史大事纪年表(黄金整合版)
![(完整版)中外古今历史大事纪年表(黄金整合版)](https://img.taocdn.com/s3/m/0bf8f1e558fafab068dc0274.png)
高中历史复习资料通史介绍一,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1、距今约5000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开始迈入早期国家的历史阶段2、中国奴隶社会:夏、商、周3、夏朝开始“家天下”制度开始4、周武王率兵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朝5、周朝实行分封制(对象、权利和义务、意义、代表性诸侯国:燕、鲁、宋、齐)6、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宗法制(特点)7、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国先后灭六国结束长年战乱8、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牛耕技术9、水利:大禹治水、战国时期李冰修都江堰、郑国修郑国渠10、纺织:新石器时代,发现了陶纺轮、骨针等,纺织原料是麻和葛、丝商代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周礼》记载,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从事这种劳动的人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及农夫并列称作“国有六职”11、冶金: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铜器,商周青铜器发达,春秋时期出现人工冶铁,战国推广,出现锻铁、铸铁、炼钢、淬火技术12、陶瓷:原始时代有彩陶,龙山文化有蛋壳黑陶,早期瓷器是一种釉陶,又称原始青瓷13、经济政策:战国时期商鞅变法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14、春秋时期文化:孔子(思想、教育、文化)、老子(辩证法)15、战国时期文化: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制天命而用之)、庄子、韩非子、墨子16、战国时期出现指南针(司南)17、商周时期,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是用木炭,春秋战国已经具有有关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和硝石的知识。
18、《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西周——春秋)19、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创楚辞(《离骚》)20秦代李斯是著名篆书家秦汉时期1、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秦始皇创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推广郡县制(概况、特点)2、前220年派屠睢征岭南(开凿灵渠、设置郡县)3、前215年派蒙恬北击匈奴(夺河套、攻阴山、修直道、筑长城)4、在西南夷开辟五尺道,任命官吏5、前213-前212年,焚书坑儒6、汉武帝削落相权措施:频繁换相、提拔身份低微人士形成中朝(内朝)7、前106年汉武帝设十三州部刺史,监察地方政治8、西汉时期选官实行察举制9、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出现便于中耕的曲柄锄和便于收获的大镰,东汉时出现耦犁(二牛抬杠)10、水利:汉代关中的水利取得显著成效,东汉王景治理黄河11、西汉崔寔《四民月令》反映了汉代田庄的生产,四民是指士、农、工、商12、汉武帝时代开始,实行“工官”制度13、汉代时期,中国被称为“丝国”(马王堆汉墓的素纱禅衣)14、冶金:汉武帝时代推行铁业官营制度,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鼓风15、东汉末期墓葬中出土有青瓷器16、秦代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汉代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中央设置亭楼。
历史年号纪年年表
![历史年号纪年年表](https://img.taocdn.com/s3/m/836302ae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1.png)
历史年号纪年年表中国历史悠久,丰富多彩。
历史年号记录了中国各个朝代的兴衰更替,是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下面将按照历史年号纪年的顺序,为大家介绍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1. 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夏、商、西周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其年号始于公元前2070年。
商朝继承了夏朝的文化传统,年号纪年始于公元前1600年。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年号纪年始于公元前1046年。
2.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东周、春秋、战国东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四个朝代,年号纪年始于公元前770年。
春秋时期是东周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年号纪年始于公元前770年。
战国时期是春秋时期的后期,年号纪年始于公元前475年。
3. 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秦、西汉、新朝、东汉、三国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朝代,年号纪年始于公元前221年。
西汉是秦朝的继任者,年号纪年始于公元前202年。
新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短暂朝代,年号纪年始于公元8年。
东汉是新朝的继任者,年号纪年始于公元25年。
三国时期是东汉末年的混乱时期,年号纪年始于公元220年。
4. 公元220年至公元589年:西晋、东晋、南北朝西晋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五个朝代,年号纪年始于公元265年。
东晋是西晋的继任者,年号纪年始于公元317年。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南北分裂的时期,年号纪年始于公元420年。
5. 公元589年至公元618年:隋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六个朝代,年号纪年始于公元581年。
6. 公元618年至公元907年:唐、五代十国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七个朝代,年号纪年始于公元618年。
五代十国时期是唐朝灭亡后的混乱时期,年号纪年始于公元907年。
7. 公元907年至公元1279年:北宋、南宋、辽、金、元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第八个朝代,年号纪年始于公元960年。
南宋是北宋的继任者,年号纪年始于公元1127年。
辽、金、元是北宋和南宋的对立势力,分别建立了辽朝、金朝和元朝。
中国历史纪年表
![中国历史纪年表](https://img.taocdn.com/s3/m/cc2cc169f111f18583d05af1.png)
中国历史纪年表
朝代时间
旧石器约170万年前——2万年
新石器约2万年前——4千年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乙未)西周公元前1040年——公元前771年(庚午)春秋公元前770年(辛未)——前476年(乙丑)战国公元前475年(丙寅)——前221年(庚辰)秦公元前221年(庚辰)——前206年(乙未)西汉公元前206年(乙未)—公元25年(乙酉)东汉公元25年(乙酉)——220年(庚子)
三国公元220年(庚子)——280年(庚子)
西晋公元265年(乙酉)——316年(丙子)
朝代时间
东晋公元317年(丁丑)——420年(庚申)南北朝公元420年(庚申)——589年(乙酉)隋公元581年(辛丑)——618年(戊寅)唐公元618年(戊寅)——907年(丁卯)五代公元907年(丁卯)——960年(庚申)北宋公元960年(庚申)——1127年(丁未)南宋公元1127年(丁未)——1276年(丙子)元公元1271年(辛未)——1368年(戊申)明公元1368年(戊申)——1644年(甲申)清公元1644年(甲申)——1912年(壬子)民国公元1912年(壬子)——1949年(己丑)共和公元1949年(己丑)——万年待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15
25
16
26
17
27
18
28
19
29
20
30
21
31
22
32
23
33
24
34
25
35
26
姬奚齐
36 晋惠公 1 /卓子 1
37
2
38
3
39
4
40
5
41
6
42
7
43
8
1
9
2
10
3
11
4
12
5
13
6
14
7 晋文公 1 晋怀公 1
8
2
9
3
10
4
1
5
2
6
3
7
4
8
5
9
6 晋襄公 1
7
2
8
3
9
4
10
5
11
6
23
7
24
8
25
9
26
10
27
11 晋殇叔 1
12
2
13
3
14
4
15 晋文侯 1
16
2
17
3
18
4
19
5
20
6
21
7
22
8
23
9
24
10
25
11
26
12
27
13
28
14
29
15
30
16
31
17
32
18
33
19
34
20
35
21
36
22
37
23
38
24
39
25
40
26
41
27
42
28
43
29
751 庚 寅
3
568 癸 巳
4
567 甲 午
5
566 乙 未
6
565 丙 申
7
564 丁 酉
8
563 戊 戌
9
562 己 亥
10
561 庚 子
11
560 辛 丑
12
559 壬 寅
13
558 癸 卯
14
557 甲 辰
15
556 乙 巳
16
555 丙 午
17
554 丁 未
18
553 戊 申
19
552 己 酉
20
551 庚 戌
8 9 10 11 鲁桓公 1 2
3
44 45 46 47 48 49 50 晋昭侯
51 52 53 54 55 56 晋孝侯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1 2 3 4 5 6 7 8 晋鄂侯 9 10 11 12 13 14 晋哀侯 15
16 17 18 19 20 21
晋小子 22 侯
10 晋靖侯 18
11 晋釐侯 1
12
2
13
3
14
4
15
5
16
6
17
7
18
8
19
9
20
10
21
11
22
12
23
13
24
14
25
15
26
16
1
17
2
18
3 晋献侯 1
4
2
5
3
6
4
7
5
8
6
9
7
1
8
2
9
3
10
4
11
5 晋穆侯 1
6
2
7
3
8
4
9
5
10
6
11
7
12
8
1
9
2
10
3
11
4
12
5
13
(一)十二诸
798 癸 卯 797 甲 辰 796 乙 巳 795 丙 午 794 丁 未 793 戊 申 792 己 酉 791 庚 戌 790 辛 亥 789 壬 子 788 癸 丑 787 甲 寅 786 乙 卯 785 丙 辰 784 丁 巳 783 戊 午 782 己 未 781 庚 申 周幽王 780 辛 酉 姬宫涅 779 壬 戌 778 癸 亥 777 甲 子 776 乙 丑 775 丙 寅 774 丁 卯 773 戊 辰 772 己 巳 771 庚 午 770 辛 未 周平王 769 壬 申 姬宜臼 768 癸 酉 767 甲 戌 766 乙 亥 765 丙 子 764 丁 丑 763 戊 寅 762 己 卯 761 庚 辰 760 辛 巳 759 壬 午 758 癸 未 757 甲 申 756 乙 酉 755 丙 戌 754 丁 亥 753 戊 子 752 己 丑
20
656 乙 丑
21
655 丙 寅
22
654 丁 卯
23
653 戊 辰
24
652 己 巳
25
651 庚 午 周襄王 1
650 辛 未 姬郑
2
649 壬 申
3
648 癸 酉
4
647 甲 戌
5
646 乙 亥
6
645 丙 子
7
644 丁 丑
8
643 戊 寅
9
642 己 卯
10
641 庚 辰
11
640 辛 巳
30
31
32
33
34
35
1
曲沃桓
2叔
1
3
6
5
1
6
2
7
3
8
4
9
5
10
6
11
7
12
8
13
9
14
曲沃庄
10 伯
1
11 姬鳝
2
12
3
13
4
14
5
15
6
16
7
1
8
2
9
3
10
4
11
5
12
6
13
1
14
2
15
曲沃武
3公
1
4 姬称
2
5
3
6
4
7
5
8
6
1
7
708 癸 酉
12
707 甲 戌
13
706 乙 亥
公元 天 地 (前) 干 支
周
841 庚 申 共和
1
840 辛 酉
2
839 壬 戌
3
838 癸 亥
4
837 甲 子
5
836 乙 丑
6
835 丙 寅
7
834 丁 卯
8
833 戊 辰
9
832 己 巳
10
831 庚 午
11
830 辛 未
12
829 壬 申
13
828 癸 酉
14
827 甲 戌 周宣王 1
826 乙 亥 姬静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周携王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鲁孝公
1 2 3 鲁惠公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602 己 未
5
601 庚 申
6
600 辛 酉
7
599 壬 戌
8
598 癸 亥
9
597 甲 子
10
596 乙 丑
11
595 丙 寅
12
594 丁 卯
13
593 戊 辰
14
592 己 巳
15
591 庚 午
16
590 辛 未
17
589 壬 申
18
588 癸 酉
19
587 甲 戌
20
586 乙 亥
21
585 丙 子 周简王 1
20
750 辛 卯
21
749 壬 辰
22
748 癸 巳
23
747 甲 午
24
746 乙 未
25
745 丙 申
26
744 丁 酉
27
743 戊 戌
28
742 己 亥
29
741 庚 子
30
740 辛 丑
31
739 壬 寅
32
738 癸 卯
33
737 甲 辰
34
736 乙 巳
35
735 丙 午
36
734 丁 未
4
25
34
13
5
26
35
14
6
27
36
15
7
28
37
16
8 晋武公 38
17
9 姬称 39
676 乙 巳 周惠王 1
675 丙 午 姬阆
2 姬颓
1
674 丁 未
3
2
673 戊 申
4
3
672 己 酉
5
671 庚 戌
6
670 辛 亥
7
669 壬 子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