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一节学案(教师用)
第三单元第一课学案
导学案: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 第一课时Section A 1a-Grammar Focus【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单词及短语:pierce, license, silly, earring, instead of等2.学会使用should构成的被动语态,谈论应该被允许和不被允许做的事情。
3. 学会用I agree, I disagree, I don’t agree表达同意或不同意。
4. 通过自主学习,听力与口头练习,能运用所学谈论家规与校规;二、过程与方法:自学导入-新知呈现-练习巩固-知识迁移-总结反馈, 通过谈论自己允许做的事情,以及同一和不同意,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遵守家规与校规。
激情投入,做最好的自己。
【学习重、难点】1.听懂关于家规与校规的有关信息。
2.含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
【学习过程】Step1. 自主学习单词互译:执照,许可证愚蠢的,傻的 pierce earring短语互译:1.被允许做某事2.应该被允许做某事3.16岁的青少年4.兼职工作5.使他们的耳朵打耳洞6.和某人一起逛商店7.理发8.看起来…9.在周末 10.看起来酷/干净 11. 代替做某事12.需要时间做某事 13.和某人一起度过时光翻译句子:1.青少年应该被允许在晚上和朋友一起外出。
2.我认为16岁的青少年不应该被允许开车。
3.他应该停止带那个傻乎乎的耳环。
4.他看起来似乎没有太多的朋友。
5.他们谈话代替做作业。
Step2. 展示交流1、设置情景呈现新单词、短语和句型。
2.Listening exercises: (1)Listen to 1b and circle “T”or “F”(2) Listen to 2a and 2b ,finish the tasks.4、精讲点拨一、重点单词与短语1.should be allowed to do sth. (应该)允许做某事; We on weekends.应该允许我们在周末看电视allow “允许/准许”,常用短语, allow sb. to do …Parents study in groups.父母允许青少年小组一起学习. 被动句中为:sb. be allowed to do sth. Students in class. 学生上课不允许说话。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复习课》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复习课》第一课时备课时间 9月27日教材分析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重点是让孩子们学会阅读方法,进行有目的地阅读,并根据任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法。
共有三篇课文,语文园地,习作。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这样的单元学起来有一点的困难,需要耐心引导,并在学习过程中多引导,多练习。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将平时所学的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加以总结,整理出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系统化知识。
从中培养学生自我整理知识的能力以及用准确、简洁的语句进行个性化表述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进行条理化、系统化的加工,经过分析比较,综合概括,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系统化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并获得健康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进行条理化、系统化的加工,经过分析比较,综合概括,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进行条理化、系统化的加工,经过分析比较,综合概括,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课件前置作业内容预习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明确复习内容。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第三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什么?单元中有哪几篇课文?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什么?(指名说)下面我们就来结合单元的训练重点的“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来进行专项复习课文。
只要同学们认真复习,真诚的交流,积极的参与,相信你的知识之树将会结满丰收的果子。
(二)复习:从单元训练重点“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入手复习。
1、我们知道好的方法是开启成功的金钥匙,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所学到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有哪些?(指名说)(三)1段意连接法(四)2题目扩展法(五)3句段摘录法(六)4句子摘录法(七)5抓课后题概括法下面我们来看有两位同学在学完《竹节人》一课时所概括的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教案新部编本
6.学生分析综合算式50-18×2
讨论:算式应先算什么?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模。(预设3分钟)
1.学生小组比较发现5×3+20与50-18×2有什么共同点。
2.共同小结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完善课题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四、分层练习,巩固内化。(预设10分钟)
同学们看,来了一位小顾客小军,他买了什么呢?
2.看看预习作业,讲讲你现在的解答方法。
3. 第一种方法,大家都能理解,这第二种方法5×3+20表示什么意思?
介绍:同学们列的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在数学上叫分步解答。把两个一步算式合成一个算式,在数学上叫综合算式。
4.由于综合算式不只是乘法,也不单纯是加法,它进行的是混合运算,混合运算有自己的书写格式。教师讲解书写格式:对齐算式的左端画“=”,需要算几步就画几个“=”。同时板书示范。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教案
第一课时 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两步式题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两步式题
第30页~第31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共几课时
3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
三维目标
1.让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列综合算式,掌握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脱式计算。
2.让学生经历由分步列式到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3.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第3单元第1课教案
2.通过学习懂得尊重和感谢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3.能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1)课件(2)有关劳动的格言或谚语(3)相应的材料
2.学生准备:(1)课前调查:了解一天的生活离不开哪些劳动者的劳动。(2)收集有关劳动的名言(3)相应的材料
学情分析:虽然我们所面临的学习对象已是六年级的学生,但是由于当今家庭经济条件的优越,很多孩子都很少参与劳动,劳动的观念也比较淡薄,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思想上存在着轻视劳动,尤其是轻视体力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生活上也不太懂得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因此,要通过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先进事迹来教育学生热爱劳动。
教学目标:
小组长进行总结报告,教师进行即时点评。
预设:
生:我们这组的采访对象主要是农民……(板书:农民)
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尊敬农民最好的行动就是让我们做一个爱惜粮食的好孩子。
生:我们组采访的主要是建筑人员……(板书:建筑工人)
师:他们用自己辛苦的工作,为祖国的建设作贡献。就像我们学校1号教学楼建设工地上的工人,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建设着我们美丽的校园,真是让人敬佩!
三、拓展
1. 全班齐读诗歌“假如”。
2.师:人的一生并不一定要向花儿一样光彩,做一片默默付出的绿叶同样也很有意义。课后请制作一张或几张“绿叶卡片”,写下对身边普通劳动者感谢的话,赠送给他们。
第三单元
单元主题
第三单元 劳动最光荣
课 题
单元准备课
教材分析(包括学情):
《劳动最光荣》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育主题,由《谁是最值得尊敬的人》、《劳动需要知识》和《劳动成果要珍惜》三个部分组成。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在小学品德课中多次涉及劳动教育,一上《让我自己来吧》,一下《今天我当家》,二下《我们生活的地方(社区)》,三上《生活中的你我他》,三下有《可爱的社区人》、《了不起家乡人》等课,都渗透了劳动光荣、劳动者受尊重的情感教育。本单元是小学品德课最后一次进行劳动主题教育。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鼻子都气歪了 气急败坏
前怕狼后怕虎 畏首畏尾
一个巴掌拍不响 孤掌难鸣
打开天窗说亮话 直言不讳
吃水不忘挖井人 饮水思源
读一读,体会这两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左边的词语都是俗语。俗语,是群众所创造的,并在群众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反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字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小结:俗语的主要特点是口语化,语言通俗易懂,字数有多有少;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具有概括性。有不少的俗语和成语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
1.可以把自己设想成故事中的人物,以他的口吻讲。如,讲《猎人海力布》,用海力布的口吻讲述,会更加亲切,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也可以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如,讲《牛郎织女》,可以说说老牛是怎么知道织女下凡时间的。
3.还可以变换情节的顺序,先讲结局,设置一些悬念吸引听众。如,先说有一块石头是一位猎人变的,再讲猎
个人备课栏
旁注
人海力布的故事。
交流示例:续编《猎人海力布》:
海力布变成石头后,人们世世代代都纪念海力布。很多年过去了,曾经的小白蛇已经长大了。这一天,小白蛇又来到了村子,想找自己的救命恩人——海力布。
可是找了好久,也没有找到。只看到远处的高山上,有一块很像海力布的大石头。她向乡亲们一打听,才知道海力布为了救乡亲们才变成了石头。小白蛇难过地把这件事告诉了龙王,大家都被海力布舍己救——
1.学习创造性复述故事、续编故事,让故事情节更加生动。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教案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教案篇一:藻类苔藓蕨类植物教案第三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 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关注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
能力目标:通过对三种植物的观察学会观察合和研究生物的一般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各样绿色植物的情感,进而发自内心的热爱生物二、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1.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板书: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一、藻类植物二、苔藓植物三、蕨类植物篇二:《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张明伟《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青岛第四十九中学张明伟[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三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教材简介]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生物之一,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包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极为密切。
本单元从生物圈的角度扼要介绍绿色植物的类群、形态、生理和分布。
特别重视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人类的关系。
对于本章知识,学生应通过观察与思考、实验、讨论等活动获得。
增加学生对这些植物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圈中各种各样绿色植物的情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和人类的作用。
3.通过自主探究、动手观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观察、独立思考、资料分析,合作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生物圈中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增强保护环境意识。
[教学重点]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教案(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教案(人教版)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联系和区别。
2、进一步认识角,知道角的表示方法和角各部分的名称,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数学思考1、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2、培养学生关于射线、直线、线段和角的空间观念,初步接触极限的思想,发展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3、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表象的形成过程,渗透运动的观点,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比较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问题解决1、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2、学会和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1、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和变化的观点,让学生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建立射线的概念和认识角的定义。
2、掌握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1、使学生理解角的边是两条射线,知道角的形成。
2、弄清射线与直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
学具准备:笔盒、课本、导学案、练习本、三角板。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设计:环节内容设计意图师生活动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约1分钟)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有趣的数学知识,线段、直线、射线和角。
诶,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西游记吗?西游记里面有个聪明的主人公,你们还记得是谁吗?(孙悟空)他有一根变化多端的宝贝,那是什么?(金箍棒)利用学生熟知的事物引入,贴近学生生活,容易让学生产生亲切的感觉,并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老师讲,学生听。
老师问,学生答。
二、探究新知,体验过程(约20分钟)(一)引出线段,回忆特点那如果孙悟空的金箍棒变得跟图片差不多的大小,请大家用数学的眼光来看,金箍棒像我们数学中的什么线啊?(线段)那你们会画线段吗?还记得它有什么特点吗?现在在研学案上画出线段。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教案(优秀6篇)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教案(优秀6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优秀教案篇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自然之道》。
讲述了“我”和同伴看到嘲鸫啄一只正在出龟巢探路的小乌龟,因同情的缘故,要求导游救小龟,结果违反了自然之道,导致了成群的小龟获得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是安全的,倾巢而出,遇到了无数食肉鸟的惨烈袭击。
鱼贯而出的小龟因我们对自然之道的违反,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文章的故事发人深省,所谓“自然之道”,即大自然存在的规律,人类不可以人为地介入进行干预,会破坏这个规律,引起严重的后果。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丰富学生的见识,使学生认识到要按自然规律办事,同时培养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7个生字,会写14个词语。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情感,从中受到启示。
3、能与大家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培养复述能力。
过程与方法:1、能联系上下文,助工具书、活积累理解关键句的意思。
2、运用以读代讲、以演促读、讨论交流等方法理解体会文章的、情感从中受到启示,。
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自然规律的意识,激发学生认识和探索自然规律的情感。
教学重点:1、字词掌握。
2、抓住事情的经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章、体会文章的情感,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个真实而令人难忘的故事,初步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
(板示课题)3、解题。
之:的道:规律自然之道:自学汇报,检查学习成果。
1、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认读与理解情况:(1)字:一类字认读————难记的字分析。
(2)词:A:两字词语:指名读,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
旅游筑巢幼龟沙滩侦察企图。
情愿蠢事返回海鸥补救。
B:四字词语:想读哪些就读哪些,想说哪个词义就说哪个、有的词语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也可以选择你的好朋友来配合你表演。
语文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学案详解
语文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学案详解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是“记叙文的写作”,这是一项非常基础但至关重要的教学内容。
本文将为大家详解教案和学案的内容,从而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一单元的知识。
一、教学目标1、了解记叙文的特点及其基本结构。
2、明确写好记叙文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3、掌握写好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
4、基本能够写出简单的记叙文。
二、教学重点1、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方法。
2、作文的主题、结构的布局和点明中心思想等。
三、教学难点1、如何掌握好主题的选择及其写作。
2、如何运用生动的描写和适当的插叙,使文章更加有趣和生动。
四、教学流程第一课时:记叙文的特点及其基本结构1、查阅教材、参考书及其他资料,梳理出记叙文的特点及基本结构。
2、让学生自主阅读一些简单的记叙文,提高其语感及表达能力,同时锻炼其阅读理解能力。
3、给学生讲解记叙文的台阶式、情节渐进性,人物描写生动的作品特点,标出其基本结构。
第二课时:写好记叙文的要求和注意事项1、明确写好记叙文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包括如何选择好主题和结构的布局等。
2、让学生自行寻找主题,并评价其好坏,帮助其选择好的主题。
第三课时:写好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1、让学生了解好的记叙文是如何写出来的,让他们模仿一些优秀的文章,学习如何写好记叙文。
2、让学生掌握写好记叙文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如何运用生动的描写和适当的插叙等。
第四课时:写出简单的记叙文1、让学生动笔写出一篇简单的记叙文,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2、对于学生的作品进行评分,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让他们不断进步。
五、学案设计第一节:必修主题在这一主题中,学生需要理解什么是必修主题,并掌握其中的必修内容。
他们将会学习如何判断好的主题和如何运用各种必修主题写出好的记叙文。
第二节:构思文章在这一主题中,学生需要学会如何构思好一个文章,选择好的主题、选好好的结构和思路,以及如何运用描写和插叙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第三节:文章写作在这一主题中,学生将学会如何开始进行文章的创作。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第1课时教案(集体备课)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三》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一个组成部分。
本单元以“园地”为线索,通过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语文素养。
本课时主要通过阅读一篇描写大自然的文章,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的美,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描绘大自然的美景的文章,他们能够产生共鸣,对于一些表达技巧也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在朗读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关注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文章,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教学难点:一些生僻字的认读和理解,对于文章表达技巧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大自然的美景为背景,引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来感受语言的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的发音和语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3.操练(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生僻字,让学生认读,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掌握这些字词。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以检验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自己心中的大自然美景。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课《》学案 语文版
黄晕(yùn)酝酿(yùn niàng) 宛转(zhuǎn)
应和(hè)烘托(hōng) 抖擞(sǒu)
讨论、探究。
(3)春风图:触:抚摸;味:泥土的气息,草味,花香;声:鸟声清脆宛转,笛声嘹亮。作者从多方面落笔,描写出春风和暖与清新的特点。
(4)春雨_图:形: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状:密密地斜织,屋顶上笼着层薄烟。景:树叶绿得发亮。先写春雨特征,后写春雨中特有的景象。
二、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整体感知课文:
1、作者围绕一个“春”字,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其中哪一个内容写得最详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春》由___盼_春、绘春、__颂___春三部分构成,其中“绘春”又是由_春草_图、__春花_图、_春风__图、春雨__图、__迎春图五幅画面构成。
2、细读赏析“绘春”部分,体会作者眼中的春天美在哪里?
(1)写嗅觉的:___2____ (2)写听觉的:__34___ (3)写触觉的:___1__
4、课文所写的景物中,春风是最难描写的,作者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去感受,并展开想像,因而把它写得形象可感。下边的散文诗也有这样的特点,
沿着开花的土地,春天吹着口哨;/从柳树上摘一片嫩叶,/从杏树上掐一朵小花,/在河里浸一浸,在风中摇一摇;/于是,欢快的旋律就流荡起来了。/哨音在青色的树枝上旋转,它鼓动着小叶子快快成长。/风筝在天上飘,哨音顺着孩子的手,顺着风筝线,升到云中去了。/新翻的泥土闪开了路,滴着黑色的油,哨音顺着铧犁的镜面滑过去了。/啊,那里可有蜜蜂的嗡嗡?可有百灵鸟的啼啭?可有牛的哞叫?
一课一得:春天的景色是美好的,美丽的春天人人喜欢,作者的这篇文章,语言生动、形象,手法多样,值得学习。
当堂达标促学
八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教案学案人教版
1. 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课文中父亲形象描绘的基本方法。通过对父亲的外貌、动作、语言等细节的描写,作者展现了一个立体而深刻的父亲形象。这种描写手法在文学创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物情感和故事主题。
2. 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的一段具体描写。通过分析“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这句话,我们可以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对父亲的情感。
- 举例:仿写《背影》中对人物形象的描绘,要求学生写一段关于亲人的描述。
2. 教学难点
(1)情感体验:学生可能难以体会到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对父亲的感情,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情境创设来帮助学生理解。
- 突破方法:通过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作者的情感。
(2)成语的深层含义:学生对成语的表面意思可能容易理解,但对其深层含义和引申义可能难以掌握,需要通过具体语境的讲解和例句分析来帮助学生理解。
-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寻找与课文相关的历史文物或展品,让学生在实物中感受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
- 开展课内外的阅读分享活动,鼓励学生阅读拓展资源中的文学作品,并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分享,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和表达能力。
- 利用课后时间,让学生尝试创作以亲情为主题的短篇故事或诗歌,通过创作实践,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 辅助材料:
- 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如《背影》中父亲的形象、《荷塘月色》中的荷塘景象,以直观的方式呈现课文描述的场景,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
- 制作课文结构图表,展示文章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以及重要情节和细节,帮助学生把握文章整体结构。
- 搜集与成语、词汇相关的视频资料,通过动画、故事等形式,生动展示成语的来源和用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新北师大版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共有多少(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P24,P25“练一练”第1、2小题。
教学目标:1.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
2.在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与同伴合作交流活动中,探索得数是5以内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
4.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重难点:初步体验加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5根小棒教学实施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今天我们就来猜一种学习用品:“细长身体黑心肠,穿着木头花衣裳。
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
”二、探究学习,体验意义1.有几支铅笔(1)(出示图一)小朋友,你在图上找到了什么数学信息?(2)(出示图二)现在笑笑怎么做了?(突出“合起来”)让我们跟着笑笑做一遍这个动作。
(3)做完动作,你有最想问的数学问题吗?(4)现在笑笑手里一共有几支铅笔?揭示课题:《一共有多少》你用什么方法得出是5支的?(数数)(5)用一句话来说说图上表达的意思:笑笑的一只手上有3支铅笔,另一只手上有2支铅笔,笑笑手里一共有5支铅笔。
或两个手上合起来有5支铅笔。
2.有几只熊猫(1)小朋友,还想猜谜语吗?这次要猜一种动物:“是猫不捕鼠,墨镜不离眼,要问最爱啥,最爱鲜竹叶。
”下面老师就带领大家去看看大熊猫(出示情境图)。
(2)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3)你能用数学图形来表示这3只吃竹子的熊猫吗?生:用3个圆形表示3只在吃竹子的大熊猫。
(板书“○○○”)师:能不能也用数学图形表示这2只大熊猫呢?生:用2个圆形表示2只在玩皮球的大熊猫。
(板书“○○”)(4)出示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大熊猫?说说你的想法。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把○用红色的圈圈起来。
)根据图意,请你也用一句话来说一说。
(吃竹子的熊猫有3只,玩皮球的熊猫有2只,一共有5只熊猫。
或合起来有5只熊猫)3.加法的认识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像3枝铅笔、3只熊猫、3个圆,可以用哪个数表示呢?(3)(板书:2)那2枝铅笔、2只熊猫、2个圆,可以用哪个数表示呢?(2)(板书:2)3和2合起来是(5),这句话我们就可以用加法算式3+2=5来表示。
教科版语文三年级第三单元导学案[1](1)
教科版语文三年级第三单元导学案[1](1)第三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一“仁爱之心”为主题,编排了主题课文《真情的回报》、《那只松鼠》,快乐读书屋三《美丽的桥》、《爱心项链》。
“能说会写”配合单元主题安排了口语交际“回毛亲人”和写作“关心爱护他人”。
语文七色光:编排了四项语文学习活动。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理解沟通,互相帮助,和谐相处。
2、懂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应该爱护动物。
教学重点:1、使用学生懂得,付出了城市的劳动,必会得到真情的回报。
2、懂的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应该爱护动物。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间:8课时5、真情的回报总课时(21)学习目标:1.会写14个字,认识8生字。
2.通过读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真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付出了诚实的劳动,必会得到真情的回报。
教学难点:理解、朗读课文。
准备:图片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总课时(21)日期:3.28学习流程:一、课前预习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读拼音,填同音字组词。
会{()尘{()篷()复()单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近义词。
反义词:破旧------()陌生-------()近义词:仍旧------()关心---------( )4默读课文,我知道课文写了一个9岁的孩子,用自己的劳动,用自己的真情去工作,得到回报的动人故事。
二、学习研讨:1、指名读课文。
(1)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问题切入,直奔中心内容。
“我的订户为什么要送我一辆崭新的自行车?(3)小组合作、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原因一)抓住第一、三自然段中两的双重否定据,把它变成肯定句。
从中看出“我”家境的贫寒,必须用自行车。
原因二:“我”诚实努力的劳动,得到了订户的认可。
2、指名读第4自然段。
(1)体会文中省略好于破折号的作用。
(2)指名读第六自然段。
第三单元第一节(教案)
链轮和链条:将动力传递到后轮,驱动自行车行走;
前后车轮:车轮的滚动带动自行车整体行进;
车闸:控制自行车的速度;
分析出现下列情况时,会导致的后果
1.车闸与车圈结合部位的橡皮松了
——容易导致刹车不灵。
2.车把固定螺钉松了
——可能使自行车的方向不准。
3.链条断了
——使自行车无法行进。
提问:巴尔扎克雕像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系统思路】做任何事情都要重视整体效应,必要的时候要舍得抛弃部分而保留整体。
上面的成语就表达了这个意思:“弃卒保车”。
(2)系统具有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组成系统的要素之间或系统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
1.为了保护草原植被,当地政府颁布了禁止大量捕杀野狼的法令,这是什么道理?
实体系统:生物系统。
概念系统:哲学系统。
(五)系统的基本特性
(1)系统具有整体性
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的特性,也是观察和分系统最基本的思想和方法,非各个要素的简单相加。
1.美国“阿波罗”计划中的飞船和运载火箭是由700多万个零件组成。这些零件都很普通,甚至没有一个是新研制的,为什么能实现把人送上太空的功能?
4.车轮的辐条断了
——容易使车圈受力不均而变形。
(二)系统的涵义
通过对自行车系统的分析提出:什么是系统?
1.系统的涵义: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元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有三大特征:
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元素组成;(以人体系统为例,分析子系统、元素的涵义)
②这些元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系统思路】系统的具体目标之间有矛盾时,要从系统的目的出发,进行协调。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 Unit1 精品学案(教师版)
必修三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 单元要点一、根据句子的意思翻译或按要求填词。
1. take place / happen / occur / come about / break outtake place表示“发生、举行、举办”,一般指非偶然性事件“发生”,有某种原因或事先安排。
happen作“发生、碰巧”解,一般用于偶然或突发性事件。
occur作“发生、想到、突然想起”解,其意义相当于happen。
come about表示“发生、产生”,多指事情已经发生了,但还不知道为什么,常用于疑、否break out意思为“发生、爆发”,常指战争、灾难、疾病、火灾或者争吵等事件的发生1). Great changes have __taken place__ (发生) in our hometown during the past ten years.2). It occurred to me that (我突然想起) I saw him on my way home yesterday.3). I happened to see (碰巧看见) your sister crying on my way to school yesterday. I was in such ahurry that I had no time to ask what had happened to (介词) her?4). When the Second World War broke out (爆发), Tom was only a newborn infant.5). I’ ll never understand how it came about (发生) that you were late three times a week.2. celebrate / congratulatecelebrate“庆祝”,后面跟某个节日或物。
六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可以听、说、认读以下词组:take a trip; go tothe cinema, read a magazine.2.可以听、说、读、写时间短语:next week, this morning/afternoon/evening;并能听、说、认读时间短语:tomorrow, tonight.3.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灵巧运用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evening? I’ m going to the cinema.并能对此中的动词短语和时间短语进行替代演练,做到语音正确,语调自然。
4.可以在 Pair work 中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时间并与别人进行沟通。
5.可以和小构成员合作表演对话和chant 。
【教课要点】1.熟练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组next week, this morning/afternoon/evening, take a trip;go to the cinema, read a magazine2.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灵巧运用句型What are yougoing to do this evening? I’ m going to the cinema.并能对此中的动词短语和时间短语对未来的活动进行表述,力争做到语音正确,语调自然。
【教课准备】1.与本课时有关的教课挂图。
2.录音机和本单元的教课录音带。
3.准备本课动词短语和时间短语的卡片。
4.教师准备中国旅行图一张,小红旗十面。
5.教师准备作为奖赏的小奖品。
【教课过程】Step 1:warm-up1.教师让学生一同拍手说唱上册所学的英语chant,全班学生疏两大组读问句和答句。
2.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和学生做简单的Free Talk。
如:T: 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S:I ’ m going to read books/go shopping/do homework/watch TV/play the piano/play the violin/visitthe grandparents/经过唱歌谣复习再现旧知,创造学习英语的讲堂氛围,并经过讲话复习动词短语,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
第一节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课标要求:
1.掌握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差异特点——带状分布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学会从自然地理背景和人文地理背景两方面去分析造成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原因,理解这种地域差异产生的自然地理背景和人文地理背景。
重点难点:
学会分析由于地理背景的地域差异形成的自然灾害发生和危害的地域差异
知识网络:
一、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差异
1、各种灾害的发生率在地理分布上有很大的差异
(1)各种自然灾害地域差异的表现:
(2)在世界上,亚洲是自然灾害最频繁的大洲,而且该大洲遭受的自然灾害的次数占全球次数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2.带状分布
(1)概念:自然灾害的发生地点往往具有带状或面状分布的特点,灾害集中分布的带状地域被称为灾害带,灾害集中分布的面状地域称为灾害区。
(2)四大地震带:世界上经常发生地震的地点实际上都集中在一些带状区域,被称为地震带。
地震带往往与活动性很强的_地质构造_带一致。
读课本47页图,找出全球范围内的四个地震带:
A、_环太平洋_地震带
B、_地中海—喜马拉雅_地震带
C、_大洋中脊_地震带
D、_大陆裂谷_地震带
(3)两大巨型灾害带
二、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
1.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的表现
(1)从自然灾害的个例来看:强度相当的同一种灾害发生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_时间_,其损害程度可能大不相同。
(2)从自然灾害危害的总体状况看:灾害损失的区域分布也呈现极大的差异。
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的灾害损失最为严重。
2.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的成因
自然灾害危害的地域差异取决于地理背景的差异,包括自然地理背景_和_人文地理背景两方面。
(1)自然地理背景
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地貌特点、气象和水文条件等,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2)人文地理背景
主要包括人口密度、经济密集度、防灾减灾能力等,它们决定了社会对于灾害的易损性(脆弱度),是影响灾害损失的重要因素。
总的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灾害易损性就越低,而欠发达地区的人们往往是自然灾害的首要受害者。
【知识拓展】
自然灾害种类的地域差异
从世界范围看,自然灾害危害存在巨大的地域差异,主要表现在:
欧洲的重大自然灾害中,以洪水和地震影响的人数最多,造成的人员伤亡也最多。
在北美洲,热浪、风暴、热带气旋、洪水和地震等灾害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
在南美洲,洪水是社会和经济破坏最严重的灾害,其次是干旱、地震和流行病。
东亚地区的重大自然灾害种类较多,而以洪水、热带气旋、地震、滑坡等造成的损失较大。
南亚地区经常发生人员伤亡惨重的重大灾害,洪水、热带气旋和流行病是主要灾害种类。
在东南亚和大洋洲,洪水、地震、滑坡和干旱是造成人员伤亡较严重的灾害,其次是火山喷发和流行病、海啸等。
在西亚和北非地区,洪水和地震对社会和经济的破坏最严重。
在西非和东非,干旱和流行病的危害最严重。
在南部非洲,热带气旋、洪水和干旱是破坏巨大的灾害种类,而流行病、洪水、干旱和热带气旋造成的人员伤亡最为惨重。
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
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基本指标包括受灾人口、受灾面积、各种受灾体破坏数量与损毁程度、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等方面。
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各种指标可以有两种表示形式:一是绝对数量,即受灾人口、受灾面积、经济损失的合计数,它反映灾害危害的绝对程度;二是相对数量,即受灾人口与总人口之比、受灾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经济损失与国内生产总值或社会财产价值之比等,它反映自然灾害危害的相对程度。
【智能训练】
1.非洲最突出的自然灾害是( )
A.火山、地震 B.干旱
C.龙卷风 D.风暴潮
2.环太平洋沿岸自然灾害带和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重叠的国家或地区有()
A.美国佛罗里达半岛 B.日本九州、四国岛
C.印度半岛 D.伊比利亚半岛
3.环太平洋灾害集中的原因是()
①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②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多山地地质灾害③沿海地带多水文灾害④暴雨集中,滑坡时有发生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4.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内山地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是()
A.多高山积雪冰川 B.植被稀疏,地面以荒漠为主C.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 D.水旱灾害频繁
5.珠江三角洲近年城市化速度加快,成为我国重点建设的三大城市群之一,但也发现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在加大,原因是()
A.寒潮经常南下 B.台风登陆次数增多C.人口增长迅速,经济发展快
D.人们消费水平提高,排污量增加
6、东亚水旱灾害频繁的根本原因
A、冬季风势力强大
B、特殊的地理位置
C、夏季风强弱和进退早晚不同造成的
D、西高东低的地形
7、日本建筑业所需石材多依赖进口的原因可能是
A、日本多为平原,石材缺乏
B、别国的石材质量更好
C、日本处在地震带上,采石可能导致地震
D、为保护生态,且能防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8、世界上最大的灾害带是:
①环太平洋沿岸几百千米宽的自然灾害带②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③北纬20度—北纬50度的环球自然灾害带④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环太平洋自然灾害带内易发的自然灾害有
①火山、地震②台风、海啸③风暴潮、洪涝④病害、鼠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20世纪后期,受灾然灾害影响而死亡人数最多的大洲是()
A.非洲 B.欧洲
C.亚洲 D.北美洲
读课本P49页“全球自然灾害灾情的区域分布”回答:11.从世界各大洲看,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最为严重的是
()
A.亚洲 B.北美洲 C.南美洲 D.非洲12.从灾害种类看,造成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最多的是()A.地震 B.风暴 C.洪水 D.泥石流13.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死亡人数最少的大洲和经济损失最少的大洲分别是()
A.非洲、非洲B.大洋洲、非洲
C.欧洲、非洲 D.大洋洲、南美洲
14.形成13题这种结论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B.地质地貌特点的差异
C.社会制度的差异 D.减灾能力的差异
15.能有效地减弱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因素是()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灾害强度
C.抗灾减灾能力 D.人口密度
16、在亚欧大陆上,发生低温、水灾、旱灾等最为频繁的地区是()
A.青藏高原地区 B.中亚内陆地区
C.西亚沙漠地区 D.东亚季风区
17、同一强度的自然灾害是经济发达地区的损失
A、绝对损失大,相对损失少
B、绝对损失小,相对损失大
C、绝对损失大、相对损失大
D、绝对损失小,相对损失小
18、产生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②灾害强度的差异③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表层环境中④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19、能够有效地减弱自然灾害程度的因素是
A、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灾害强度
C、抗灾减灾能力
D、人口密度
1781年冰岛拉基火山喷发,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饥荒使冰岛人口减少了1/5;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导致9万2千人死亡;1985年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一次中等规模的喷发也造成了2万3千人死亡。
据此回答20---22题:
20、材料中三次火山喷发位于板块生长边界的是
A、冰岛拉基火山喷发
B、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
C、哥伦比亚路易斯火山喷发
D、以上三次都是
21、三次火山喷发位于两大自然灾害带的是
①冰岛拉基火山喷发②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③哥伦比亚路易斯火山喷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2、三次火山喷发造成的人员伤亡数不同,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A、灾害强度不同
B、人口密度不同
C、抗灾减灾能力不同
D、太阳高度不同
不同地域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同一种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
据此回答23—24题:
23、关于灾情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灾害强度越大,灾情越大
B、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灾情越小
C、灾害强度越小,灾情越小
D、抗灾水平越高,灾情越大
24、下列情况中,灾害最严重的是
A、经济发展水平高,防抗灾能力强
B、经济发展水平高,防抗灾能力弱
C、经济发展水平低,防抗灾能力弱
D、经济发展水平低,防抗灾能力强
25、读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导致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是
①地壳活动频繁,岩层破碎;
②地形起伏,相对高差大;
③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
(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
B地地处内陆,气候干燥,降水稀水。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也可直接或间接地
诱发泥石流,主要的人类活动有:_砍伐森林;大规模的工程活动;_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减轻其危害的针对性措施有:
①加强植树造林;
②人类的大型工程建设,要注意保护当地植被,保持生态平衡;
③可建设一些护坡工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