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合集下载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导学案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导学案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学习目标】1.知道老子和孔子,了解他们的历史地位和主要思想;2.知道“百家争鸣”,初步理解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活动方案】活动一:自读教材,感知基本史实浏览教材P46~49,课本上标出下表中的相关知识点并完成表格。

活动二:阅读教材,了解老子孔子1.阅读教材P46~47,请你归纳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

2.阅读教材P47~48,思考:老子主张以柔克刚,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活动三:阅读教材,理解百家争鸣阅读教材P48~49,回答下列问题。

1.看书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是怎样形成的?2. 看书归纳,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家、道家、法家三家的思想主张有什么不同?在对待战争问题上,墨家、儒家、兵家三家的思想主张又有什么不同?3. 结合所学,思考: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对后世有什么深远影响?【检测反馈】()1.孔子的思想在中国和世界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创立的学派是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2.春秋晚期,有一位思想家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相互转化”,主张以柔克刚。

他是A.老子 B. 孔子C.孙武D.韩非()3.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CA.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诸侯争霸局面C.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商业繁荣局面()4.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围绕如何治理国家,四位学者发表了下面四点看法。

其中代表法家观点的是A.用“仁政”治理天下B.进行改革,依法治国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D.虔诚信佛,行善积德()5.世界上最早的兵书是A.《论语》B.《孙膑兵法》C.《道德经》D.《孙子兵法》〖巩固提升〗()1.牛牛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爷爷劝他说:“一次考试失败了不要紧,只要你找出失利的原因,做出改进,下次一定会考好的。

因为在一定的条件下,坏事可以变成好事。

七上 9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七上  9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对
后世影响巨大,被誉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与孔子同一时
期还出现了另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是谁呢?(学生回答出:老子)
2、思想家老子::(板书)
(指导学生阅读老子插图及说明文字,了解老子生平)
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它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
情感态度
价值观
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创新
支点
将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列成表格,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教学方法

媒体教具
由学生自己阅读课文而后质疑,教师给与点拨。
多媒体课件、有关春秋、战国主要思想家简介、人物图
教学过程
学法指导
一、导入新课:
山东被誉为“一山一水一圣人”。“一山”是指泰山。“一水”指黄河。
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相互转化。
3、百家争鸣:(板书)
(列表让学生看书来回答表内内容,也可先问学生各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是什么,最后拿出事先准备的表格来总结。)
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墨家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
儒家
孟子
反对一切战争,主张“无为而治”
法家
韩非子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B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C教育学生学习态度老实,要谦虚好学。
D时常复习所学知识,“温故而知新”。
3)、文化: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回答由孔子主持编定了哪几部著作?孔子的言行被弟子编成了什么书?(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鲁教版六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中华文化勃兴一》教案五四学制

鲁教版六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中华文化勃兴一》教案五四学制

鲁教版六年级上册历史第 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课设计(五四学制)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课目的: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认识夏代和商代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知道扁鹊的成就;认识屈原和编钟。

经过剖析史料和采集资料,培育学生采集、办理、运用资料的能力,培育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经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劳感人民在古代就创建了绚烂的文明,培育学生民族骄傲感和民族自信心。

要点与难点本课要点是甲骨文、商代历法和诗人屈原。

本课难点是甲骨文的字型构造、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

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时势法)师:在刚才结束的奥运会上,除了奥运健儿们坚强拼搏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震惊,在开幕式上,我国绚烂文化也给世界带来了崭新的感觉。

接下来我们再一同回首一下此中我以为最出色的一段。

(播松开幕式《文字》部分)方才我们简单的领会了祖国文字的发展演变。

那么你知道我国的文字经历了哪些变迁吗?书写工具又有什么样的变化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观光一下我们历史博物馆的第一个展厅,看看陈设在这里和文字相关的历史文物。

看看能学到什么。

二、教课过程展厅一:文字的演变1.发问:想想,在没有文字从前,人们靠什么来记事呢?学生可能会回答:结绳记事,特别符号等.教师展现陶器上的符号若干图片,(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此外回首:半坡彩陶上的刻画符号是我国初期文字的雏形这一知识点。

2.甲骨文小组合作一同认识甲骨文①你知道什么是甲骨文吗?②刻写些什么内容呢?(自由阅读卡)③甲骨文是如何发现的?-1-/3鲁教版六年级上册历史第 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教课设计(五四学制)小组一同着手、动脑①认读几个简单的甲骨文②造字:学生自己造几个简单的甲骨文,展现和介绍造字的企图,比比哪个组造的字合理,并和真实的甲骨文比较师:在已考据的甲骨文中,37%的字属象形文字。

除此以外,指事、会心、形声等今日主要构字法,甲骨文中都已齐全。

这些构字法同后代文字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我们说甲骨文是我们今日汉字的基础。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学派 代表人 时期
孔子 儒 家
孟子 荀子 春秋 战国 战国 春秋 战国 战国 战国 战国
思想主张
著作
备注
至圣先 1、提出“仁”,主张爱人;2、注 《论语》 师 意“因材施教”,主张“温故而知新” 1、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战争; 《孟子》 亚圣 2、要求统治者“仁政”治国,轻徭 薄赋;3、主张可持续利用资源; 提出“制天命而用之”,认为人能 《荀子》 认识自然规律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 互相转化; 治国要“无为而治” 主张“兼爱”、“非攻” 1、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 法治;2、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 权的封建国家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道 德经》 《庄子》 《墨子》 《韩非 子》 《孙子 兵法》 武圣 道圣
著作
备注
《春秋》 “至圣 先师” 《孟子》 “亚圣” 《荀子》 《道德 经》 “道圣”
道 家
老子 庄子
墨家 墨子 法家 韩非 兵家 孙武
战国 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 《庄子》 治” 《墨子》 战国 主张“兼爱”、“非 攻”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 《韩非 战国 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子》 春秋 《孙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武圣” 兵法》 晚期
思想主张:反对战争,
要求统治者用“仁政”。 《孟子》 著作: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生平:荀子(约公元前
313年~公元前238年) 名况,号卿。战国时赵 国人。 战国末期儒家学派的代 表人物之一。
思想主张: “制天命而用
之”,按自然规律办事。 《荀子》 著作:
道家学派创始人
生平:老子(约公元前
571年~公元前471年)姓 李,名耳,字伯阳。 春秋时期楚国人 。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案 新人教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案 新人教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课程标准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在掌握孔子思想与教育方面的影响和贡献、诸子百家(以儒、道、法三家为主)的思想特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三者辩论关系的能力;利用表演、质疑、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述历史的能力;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的联系,初步形成历史的整体观。

通过阅读教材编制表格,增强阅读能力,学习制表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对儒、道、法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和勇于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

学情分析1.知识掌握状况: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已学过有关孔子办学的内容,对孔子已有初步的了解。

语文课刚刚讲完《论语十则》,对孔子思想内涵的了解又有了进一步加深。

历史课又学习了“大变革的时代”一课,对春秋战国时代背景(特征)已有相当的认识。

2.学生心理特征:初一学生正处于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阶段,从心理上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他们喜欢表现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好争辩。

教材处理教材较好地落实了《课程标准》对本课内容“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的规定。

标准要求虽然简单,但所涵盖的教材内容思想理论性强,社会运用性强,知识结构呈开放性,这为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和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

为了便于该堂师生合作活动课的开展,在尊重“内容标准”的基础上对教材作如下处理:1.将课文“百家争鸣”子目中关于“百家争鸣”背景的阐述前置于课文开篇。

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的背景阐述同样适应于孔子、老子等思想家产生的时代。

第9课__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第9课__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复习巩固 一、选择题
• 1.下列作品中,主要阐述道家学派思想的是( ) • A《道德经》 B.《论语》 C.《韩非子》 D.《孙 子兵法》 • 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下列哪位思想家的 观点( )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 • 3.提出“温故而知新”主张的思想家是( )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荀子 • 4.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 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②他在教育方面还有许多名言,试举两例。

③我们应怎样评价他?
三、问答题
• 19.试简述孔子在思想、文化及教育上 的贡献。
孔子学说的影响:
• 后来,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 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 位,对后世影响极大。
二、思想家老子(姓李名耳,楚国人)
老 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主要思想: 主要思想: 事物有对立面, 事物有对立面,对立面双方 可以互相转化。以柔克刚。 可以互相转化。以柔克刚。 主要著作: 道德经》 《 主要著作: 道德经》
分析:
子路问: 听到别人提一个极好的意见, 子路问:“听到别人提一个极好的意见,我是 否应该马上去办? 孔子说: 你父兄都在, 否应该马上去办?”孔子说:“你父兄都在, 需要你照顾,怎能不加考虑就去? 需要你照顾,怎能不加考虑就去?”冉有问同 一个问题时,孔子说: 那应该马上行动。 一个问题时,孔子说:“那应该马上行动。” 公西华觉得奇怪,便问: 为什么相同的问题, 公西华觉得奇怪,便问:“为什么相同的问题, 你的回答却完全不同?”孔子说:“子路争强 你的回答却完全不同? 孔子说: 好胜,所以我要他办事多加考虑; 好胜,所以我要他办事多加考虑;冉有为人谨 所以鼓励他办事大胆果决” 慎,所以鼓励他办事大胆果决” —因 材 施 教 因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孔子居住的房屋
曲阜孔庙
孔氏家族的墓地
曲阜孔林
孔子后代居住的房屋
曲阜孔府
二、思想家老子
1、老子:姓李名耳、字伯 阳,一名重耳,又号老聃, 春秋末年楚国贵族,生活 在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 会兴起的大动荡时代。是 道家学派创始人,其学说 被记录在《道德经》里。
2、老子的思想:
老子具有朴素辩证的思想,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 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政治上:主张“无为”, 反对任意刑杀。
3、著作:《道德经》, 记录了他的学说和思想。
三、百家争鸣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 题亟待解决。
• 2、著名的学派和思想家:
、墨家
• 创始人:墨子 (名 翟,战国时期鲁国 人,手工业者出 身。)
• 主张:“兼 爱”“非攻”(互 相友爱。反对以大 欺小,倚强凌弱的 侵略,支持正义战 争。)
5、兵家:
• 代表人物:孙武 春秋晚 期的军事家,兵家鼻祖。 军事家孙膑继承并发展 了孙武的军事思想。 • 主张: • 孙武:提出“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 著有《孙子兵法》。 • 孙膑:反对空谈仁义, 提出“战胜而强立,故 天下服矣”,适应了战 国争秋战国时期的各种思想流 派。 • 注意掌握各派代表人物,尤其是主张。 • 特别注意掌握儒家、法家的任务及主张。
、儒家
•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 国人,儒家代表。 • 主张: • 提出“春秋无义战”,笼 统的反对一切战争。 • 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 国,轻徭薄赋。 • 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 时令进山伐木,这样自然 资源才能持续利用。
孟子被称为“亚圣”,与孔子合称“孔孟”
• 荀子:战国时期又一儒家代表。
第九课、中华文明的勃兴 (二)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正式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正式

思考:关于治理国家的方法,儒、道、法三家的观点 有何不同?哪一家最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关 于战争,墨子和孟子的观点又有何不同?
1、孟子(儒):倡导“仁政” 庄子(道):“无为而治” 韩非子(法)“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 权。
2、墨子:反对非正义战争
孟子:不加区别的反对一切战争
他是谁? 其代表作和生活的时 代是?
孟子
思 想 “春秋无义 战”,反对战争, “仁政”治国, 轻徭薄赋,爱护 自然资源
百家争鸣--- 儒家
代表人 荀子 思 想 人能认 识自然规律,按 自然规律办事
百家争鸣--- 道家
代表人 思 想 庄子
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庄子主张 • “无为而治” •荀子主张 • “制天命而用之”
• (小调查):你读过《庄子这 本书么,你能给大家讲述其中的 寓言故事么? •
主张学说:
教育成就:
文化成就:
《论语》
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温故而知新(学习方法)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 3、“三 人 行, 必有我师焉 。” —谦 虚 好 学
论 语 残 页
儒家经典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老子---
思想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
《道德经》 著作:
思想: 事物有对 立面,对立的双 方可以互相转化。
《道德经》书影
百家争鸣--- 墨家
创始人 墨子 思 想 “兼爱” “非攻”
《墨子》书影 清光绪湖北崇文书刻本。 总计53篇,大多为墨翟弟子及其后世门 人对墨翟言行的记述。
百家争鸣--- 儒家
代表人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学设计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学设计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学设计宁夏中卫市第六中学刘凤琴一、教材分析1、本节课的作用和地位:因为本课所涉及的内容是影响中国几千年的诸子百家思想,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大变革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思想家们探讨治国治民的理论,研究国家的产生与形成…,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影响较大的有儒、道、墨、法等学派,这一时期的意识形态是这一时期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孔子等诸子百家的思想可以启迪我们的工作、生活与学习,使我们终生受益。

2、本节主要内容:①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②思想家老子;③百家争鸣时代背景的理解:④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

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的发展,促进了这一时期思想文化。

3、课型:常规课二、学情分析1.知识掌握状况:学生通过影视剧《孔子》、在小学《社会》课中已学过有关孔子办学的内容,对孔子已有初步的了解。

语文课刚刚讲完《论语十则》,对孔子思想内涵的了解又有了进一步加深。

历史课又学习了“大变革的时代”一课,对春秋战国时代背景(特征)已有相当的认识。

2.学生心理特征:七年级学生正处于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阶段,从心理上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他们喜欢表现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好争辩,对直观、形象的现象感兴趣。

本节课的设计,依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认知能力、心理特点来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重点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

(2)了解老子及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主张。

2、过程与方法:(1)本课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表演、辩论、知识竞赛、讲故事等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2)老师创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阅读、课外搜集资料、自制图表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辨证看待事物的能力;(3)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七年级历史上册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七年级历史上册 中华文化的勃兴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学案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课标要求】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

能力目标:学会归纳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的能力。

情感目标: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1.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

2.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

【学习难点】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熟悉课本,完成下列问题)1.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

2.自学课文,讨论后填写以下表格。

学派姓名历史地位时期著作主要思想儒家孔子孟子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兵家孙武二、交流展示,合作探究1.学以致用材料“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孔子的上述言论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句?针对此句,请谈一下你的见解或者感想。

(2)结合语文课文《论语》,你能用论语中心语句来反映孔子的主要思想吗?教育对象:教学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方法:2.走近历史老子主张以柔克刚。

相传老子张开嘴让弟子们看,然后对弟子们说:“我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还在。

”(1)老子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2)他的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中是否有用?(3)请你举例说明上面几种现象。

(最好能联系自身经历过的事情来说明)三、拓展延伸,感悟历史请你分别用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的观点为班集体的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四、知识整合五、巩固练习1.春秋时期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的思想家是()A.孔子 B.老子C.孟子 D.墨子2.根据孔子言论整理成的书是()A.《春秋》 B.《尚书》C.《论语》 D.《诗经》3.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A.老子 B.孟子C.荀子 D.墨子4.孔子生活在()A.春秋晚期 B.战国初期C.春秋早期 D.战国晚期5.“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出自()A.《道德经》 B.《孙子兵法》C.《韩非子》 D.《论语》6.推动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因素是()A.新兴地主的产生 B.频繁的争霸战争C.社会大变革D.井田制瓦解六、中考连接1.(2010•浙江义乌)在美国西点军校,一个2000多年前的中国人提出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思想受到了学员的追捧。

第9课中华文明的勃兴(一)教案

第9课中华文明的勃兴(一)教案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课标精解】1.课标要求:知道甲骨文是最早的文字2.课标分析:文字是人类文明又一象征性的标志,中国的甲骨文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的又一条件。

【教材分析】学生前面已经了解了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他们对“文明”的内涵已有基本理解,第8、第9两课是独立介绍文化方面的成就,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陌生,因此教材重点介绍具有代表性的甲骨文,又扼要介绍了天文、历法、医学、文学等方面的成就,使学生对“文化”内涵有初步认识。

历来文化课因为内容多、杂而让教师感觉线索乱,不易组织教学,本节课教材在编写上注重趣味性,突出重点,教师可在此基础上适当调整,从而符合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学情分析】1.前面主要介绍远古居民或朝代生产生活情况,学生还没有构建历史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通过文化课的学习,他们将形成完整的朝代史概念。

2.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新事物、新知识充满好奇,喜欢有激情并且他们能参与的教学活动,本课的教学内容完全可以满足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强烈愿望。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探究中华文字的起源,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运用生活中的经验学习历史,从而理解中华文化的一脉相传,归纳本课主要知识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历史资料,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比较学习历史的能力。

通过探究文字的演变、组织体验天文、历法、医学、文学成就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探究与相互合作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我国古代的文化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出发,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认识历史其实就存在在生活中;借助不同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理解他人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解读】1.教学重点:甲骨文、商朝的历法、诗人屈原重点解读:文字是人类文明又一象征性的标志,中国的甲骨文是世界最早的文字之一;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依据自然规律制定历法,为农业生产服务;文学则是社会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形成与之相关的风俗习惯和传统节日。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5、、下列不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是 ( ) 、、下列不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是 、、 A.兴办“私学” B.“仁政”的学说 .兴办“私学” . 仁政”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6、下列哪一项是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 、 A、私学的兴盛 B、诸侯国的兼并战争 、 、 C、社会大变革 D、士人的解放 、 、 7、“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 、 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 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 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 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 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 他们克服不足。 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A、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类 、 、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 、 、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庄子》书影 庄子》
主张顺其自然, 主张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
法家学派创始人
《韩非子》书影 韩非子》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兵家学派创始人 兵家学派创始人
清版《孙子兵法》书影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墨家 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主张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法家 韩非子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 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兵家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孙武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1、你最喜欢的是哪家的学说? 、你最喜欢的是哪家的学说? 为什么? 为什么? • 2、哪家的学说更适合当时社会 、 的需要? 的需要? • 3、如果你是一国之君,一校之 、如果你是一国之君, 一班之长, 长,一班之长,你认为应该如何 治理国家、学校、班级。 治理国家、学校、班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始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哲
学家、思想家、散文家。
思想主张:主张改革,
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
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
权的封建国家
返回 目录
编辑pp著t 作:《韩非子》
15
兵家学派创始人
生平:孙子(生卒年不详)
名武,字长卿,春秋末期 齐国人。春秋末期著名军 事家,中国古代军事学的 奠基人 。
思想主张: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返回 目录
编辑pp著t 作:《孙子兵法》 16
学派
儒 家
家道
墨家 法家 兵家
返回 目录
代表 孔子 孟子 荀子 老子 庄子 墨子 韩非
孙武
时期 春秋 晚期
战国
思想主张 “仁“的学说 反对战争,主张“仁政”
著作 备注
《春秋》 “至圣 先师”
《孟子》 “亚圣”
战国 主张按自然规律办事 春秋 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 晚期 对立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 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返回
目录
编辑ppt
19
论语十则
•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 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 (《泰伯》)
•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 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卫灵公》
10
墨家学派创始人
生平:墨子(公元前
468~公元前376年)名 翟,战国时鲁国人。墨 家学派创始人。战国时 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 军事家。
思想主张:提出“兼爱”
“非攻”等观点。
返回 目录
编辑ppt著作:《墨子》
11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生平:孟子(约公元前
372年~公元前289年)名 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 国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 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 一。
返回
目录
编辑ppt
3
面政 治 方
“仁”的学说 礼 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返回
目录
编辑ppt
4
教学对象: 有教无类
张教 育 主
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
学习态度: 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返回
目录
编辑ppt
6
就文 化 成
整理古籍
编定《春秋 》、
五经
《诗经》、《尚书》、 《礼记》、《周易》
思想主张:反对战争,
要求统治者用“仁政”。
返回 目录
编辑ppt著作:《孟子》
12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生平:荀子(约公元前
313年~公元前238年) 名况,号卿。战国时赵 国人。战国末期儒家学 派中的大师,战国时期 的思想家、教育家。
思想主张:“制天命而用
之”,按自然规律办事。
返回 目录
编辑ppt著作:《荀子》
《荀子》 《道德 “道圣” 经》
战国 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 《庄子》
治” 战国 主张“兼爱”、“非
《墨子》
战国 主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 《韩非 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子》
春秋 晚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编辑ppt
《孙子 兵法》
“武圣”
17
论语十则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学而》
•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 兄弟无故,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 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返回
目录
编辑ppt
23
孟子经典
•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 人毁之;国必自伐, 而后人伐之。
•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返回
目录
编辑ppt
20
老子经典
•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 善。
• •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 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 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 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返回
目录
编辑ppt
21
老子经典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编辑ppt
1
目录
• 儒家
– 孔子 – 孟子 – 荀子
• 墨家
– 墨子
• 法家
– 韩非子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返回 目录
• 兵家
– 孙子
• 百家争鸣
• 练习 编辑ppt
2
儒家学派创始人
生平: 孔子(公元前551~
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 春秋晚期鲁国人。儒家学派 的创始人。是我国伟大的思 想家和教育家。
•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 知足者富。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 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返回
目录
编辑ppt
22
孟子经典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 之谓大丈夫。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 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 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百家争鸣
含义: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 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 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背景:
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竞相称霸,各国都需要人才, 这就促成了人才辈出的局面。
2、是对社会问题进行理论学术研究与交流。
返回 目录
3、是施教授徒,传播编文辑化ppt的结果。
言论记录
《论语》
返回 目录
四书:《孟子》、《中庸》、
编《辑ppt大学》
8
道家学派创始人
生平:老子(约公元前
571年~公元前47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姓
李,名耳,字伯阳,春秋
时期的楚国人 。道家学
派的创始人,春秋末期的
思想家、哲学家。
思想主张:认为事物都
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
够互相转化
返回 目录
著作: 编辑ppt
《道德经》(《老子9》)
13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生平:庄子(约公元前
369年~公元前286年) 名周,字子休,战国时 期的宋国人。战国时期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著名思想家、哲学家。
思想主张:要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返回 目录
编辑ppt著作:《庄子》
14
法家学派创始人
生平:韩非(约公元前
280~公元前233),战国
时期韩国人,法家学说的创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 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返回
目录
编辑ppt
18
论语十则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为政》
•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 也。” 《里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