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技术(Java)-实验2-类与对象

合集下载

Java类与对象实验报告

Java类与对象实验报告

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课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类与对象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计科1405班学生:高宏伟学号:04141152指导教师:霞林实验日期:2016.9.29一、实验目的通过编程和上机实验理解Java 语言是如何体现面向对象编程基本思想,了解类的封装方法,以及如何创建类和对象,了解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的特性,掌握OOP 方式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

二、实验要求1.编写一个创建对象和使用对象的方法的程序。

2.编写一个包含类成员和示例成员的程序。

3.编写一个使用Java包的程序。

三、实验容(一)三角形、梯形和圆形的类封装✧实验要求:编写一个Java应用程序,该程序中有3个类:Trangle、Leder和Circle,分别用来刻画“三角形”、“梯形”和“圆形”。

具体要求如下:a) Trangle类具有类型为double的三个边,以及周长、面积属性,Trangle类具有返回周长、面积以及修改三个边的功能。

另外,Trangle类还具有一个boolean型的属性,该属性用来判断三个属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

b) Lader类具有类型double的上底、下底、高、面积属性,具有返回面积的功能。

c) Circle类具有类型为double的半径、周长和面积属性,具有返回周长、面积的功能。

✧程序模板:AreaAndLength.javaclass Trangle{double sideA,sideB,sideC,area,length;boolean boo;public Trangle(double a,double b,double c){this.sideA=a; //【代码1】参数a,b,c分别赋值给sideA,sideB,sideCthis.sideB=b;this.sideC=c;if((sideA+sideB)>sideC&&(sideC+sideB)>sideA&&(sideC+sideA)>sideB)//【代码2】a,b,c构成三角形的条件表达式{boo=true;//【代码3】给boo赋值。

JAVA实验报告心得

JAVA实验报告心得

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上机实验报告题目: java上机实验心得体会姓名(学号):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编制时间: 2012年12月19日版本: 1.0.0指导教师: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编制实验1 熟悉java运行环境实验目的:熟悉jdk环境和操作,编写简单的java应用程序。

心得体会:在该实验中,我碰到的问题是jdk环境变量的设置。

解决方法是通过查阅资料书和网上搜索相关解决方法及同学的有力帮助。

实验2 选择语句练习实验目的:正确理解并能够熟练操作和使用java的if和switch语句。

心得体会:我个人感觉有了c的编程基础,if和switch这些简单的流程控制语句运用起来比较轻松,实现简单的逻辑运算也跟c非常相近,所以上手比较快。

但是在这次程序中,首次涉及到了java程序的数据输入,与c区别很大。

但经过老师的讲解和查阅相关资料,基本明白相关的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

在第二个小题中还涉及到了charat()方法,经查阅jdk 文档,知道charat()方法返回一个位于提供给它的参数索引处的字符,如: str.chatat(0)检索str中的第一个字符,str.charat(str.length()-1)检索最后一个字符。

我运用此方法解决了比较字符串间首字母异同的问题。

实验3 迭代练习实验4 方法的实现练习实验目的:声明、定义和调用方法,理解实参和形参的含义。

心得体会:在该实验中,我掌握如何写方法、调用方法,并掌握如何向方法中传递信息和从方法中返回信息。

方法声明为非void(构造方法除外)则需要用return语句返回一个相应类型的返回值。

实验5 简单类型数组练习实验目的:学习创建简单类型的数组,并能用循环语句处理数组。

心得体会:通过该实验,我学会了如何让建立简单类型的数组,并掌握了将数组作为方法的传入参数和返回值。

在该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将一个连续的多位数在存入数组时,每个数组元素只对应改多位数的一个组成数。

java 实验报告

java 实验报告

java 实验报告Java 实验报告引言:Java 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的计算机编程语言,具有跨平台、面向对象、简单易学等特点。

本实验报告将介绍我在学习 Java 过程中进行的一系列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实验总结。

实验一:Hello World 程序实验目的:通过编写一个简单的 Hello World 程序,熟悉 Java 的开发环境和基本语法。

实验过程:1. 安装 Java Development Kit(JDK)并配置环境变量。

2. 使用文本编辑器编写以下代码:```javapublic class HelloWorld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3. 将代码保存为 HelloWorld.java。

4. 打开命令提示符,切换到代码所在目录,输入以下命令编译代码:```javac HelloWorld.java```5. 输入以下命令运行程序:```java HelloWorld```实验结果:命令提示符中输出 "Hello, World!"。

实验二:数据类型和运算符实验目的:了解 Java 的数据类型和运算符,并能够正确使用它们进行计算。

实验过程:1. 声明并初始化不同类型的变量,例如整数、浮点数和布尔类型。

2. 使用算术运算符进行基本的数值计算。

3. 使用逻辑运算符进行布尔类型的操作。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过程中的代码和输入,得到相应的计算结果。

实验三:条件语句和循环结构实验目的:掌握 Java 中的条件语句和循环结构,能够根据不同的条件执行相应的代码块。

实验过程:1. 使用 if-else 语句实现条件判断。

2. 使用 switch-case 语句实现多分支选择。

3. 使用 for 循环、while 循环和 do-while 循环实现不同的循环结构。

java面向对象实验报告

java面向对象实验报告

java面向对象实验报告《Java面向对象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报告旨在探讨Java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实践方法。

通过实验,我们将学习如何创建类、对象、封装、继承和多态等面向对象的特性,并通过实际代码演示这些概念的应用。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过程和结果,并总结所得到的经验和教训。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掌握Java语言中类、对象、封装、继承和多态的使用方法3. 通过实验加深对面向对象编程的理解和掌握二、实验环境1. Java开发环境:Eclipse/IntelliJ IDEA等2. Java SDK版本:1.8及以上三、实验内容1. 创建一个简单的Java类2. 创建对象并调用对象方法3. 实现类的封装和访问控制4. 实现类的继承和方法重写5. 实现类的多态四、实验步骤1. 创建一个名为Person的Java类,包含姓名和年龄两个私有属性,并提供公有的get和set方法进行访问和修改。

2. 创建一个名为Student的子类,继承Person类,并重写父类的get方法。

3. 创建一个名为Teacher的子类,继承Person类,并重写父类的get方法。

4. 创建一个名为Main的主类,实例化Person、Student和Teacher对象,并调用其方法进行测试。

五、实验结果1. 成功创建了Person、Student和Teacher三个类,并实现了类的封装、继承和多态。

2. 通过测试,验证了类的封装和访问控制的有效性。

3. 通过测试,验证了类的继承和方法重写的有效性。

4. 通过测试,验证了类的多态的有效性。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理解了面向对象编程的重要性和优势,掌握了Java语言中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实践方法。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加强对面向对象编程的理解和应用,不断提高自己的编程水平。

七、实验感想通过本次实验,我对Java面向对象编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熟练地掌握了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和实践方法。

Java程序设计实用教程第4版习题解答与实验指导第1-8章

Java程序设计实用教程第4版习题解答与实验指导第1-8章

Java程序设计实用教程(第4版)习题解答与实验指导叶核亚编著2013年11月目录“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要求 (1)第1章Java概述 (3)第2章Java语言基础 (5)第3章类的封装、继承和多态 (22)第4章接口、内部类和Java API基础 (37)第5章异常处理 (42)第6章图形用户界面 (44)第7章多线程 (49)第8章输入/输出流和文件操作 (51)“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要求1. 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程序设计是高等学校计算机学科及电子信息学科各专业本科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软件设计能力的重要课程。

在计算机学科的本科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Java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的专业基础限选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进行程序设计和面向对象方法的基础训练;使用Java编程技术,设计解决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数据库等多种实际问题的应用程序。

本课程通过全面、系统地介绍Java语言的基础知识、运行机制、多种编程方法和技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理解和掌握网络程序的特点和设计方法,建立起牢固扎实的理论基础,培养综合应用程序的设计能力。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C/C++程序设计I、C/C++程序设计II、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等。

2. 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如下。

①了解Java语言特点,理解Java Application应用程序的运行原理和方法。

掌握在JDK 环境中编译和运行程序的操作,熟悉在My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中,编辑、编译、运行和调试程序的操作。

②掌握Java语言中语句、数组、引用类型等基本语法成分的使用方法,通过类、接口、内嵌类型、包、异常处理等机制表达和实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

③掌握Java的多种实用技术,包括图形用户界面、多线程、文件操作和流、使用URL 和Socket进行网络通信等。

④熟悉Java JDBC数据库应用的设计方法。

java类与对象实验报告

java类与对象实验报告

java类与对象实验报告Java类与对象实验报告一、引言Java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类和对象是Java编程的基本概念。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学习和掌握Java类和对象的概念、定义和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际的编程实验来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二、实验目的1. 理解Java类和对象的概念;2. 学会定义和使用Java类;3. 掌握创建和操作Java对象的方法;4. 熟悉Java类和对象的相关语法和规范。

三、实验过程1. 类的定义在Java中,类是对象的模板,用于描述对象的属性和行为。

我们首先需要定义一个类,以便创建对象。

类的定义包括类名、属性和方法。

属性即对象的特征,方法即对象的行为。

2. 对象的创建通过使用关键字"new",我们可以创建一个类的对象。

对象是类的实例化,每个对象都有自己的属性和方法。

3. 对象的属性和方法对象的属性和方法可以通过对象名加点操作符来访问。

属性可以是基本类型或其他类的对象,方法可以是对象的行为或功能。

4. 构造方法构造方法是一种特殊的方法,用于创建对象时进行初始化操作。

构造方法的名称必须与类名相同,没有返回类型,可以有参数。

5. 封装性封装性是面向对象编程的重要特性之一,它将数据和方法封装在类中,对外部隐藏内部实现细节。

通过使用访问修饰符(private, public, protected)来控制属性和方法的访问权限。

6. 继承继承是面向对象编程的另一个重要特性,它允许我们创建一个新类,并从现有类中继承属性和方法。

通过使用关键字"extends"来实现继承。

7. 多态性多态性是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概念之一,它允许我们使用一个父类类型的引用来引用子类的对象。

通过方法的重写和重载来实现多态性。

四、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定义了一个Java类,并创建了多个对象。

我们可以通过对象名来访问对象的属性和方法,并对其进行操作。

我们还学习了构造方法的使用,以及封装性、继承和多态性的相关概念。

实验二---类与对象的定义与使用

实验二---类与对象的定义与使用
}
}
void paixuYuwen() //按语文成绩排序;
{
Student str[50],*p,q;
int i,j;
p=stu;
for(p=stu,i=0;i<n;i++)
{ str[i]=*p;
*p++;
}
for(i=0;i<n-1;i++,p++)
{
for(j=0;j<n-1-igt;str[j+1].yuwen)
{
q=str[j];
str[j]=str[j+1];
str[j+1]=q;
}
}
}
for(i=0;i<n;i++)
{
printf("学号:%d姓名:%s数学:%.2f语文:%.2f英语:%.2f总成绩:%.2f平均成绩:%.2f\n",str[i].num,str[i].name,str[i].shuxue,str[i].yuwen,str[i].yingyu,str[i].zongcj,str[i].avg);
}
}
void paixuCJ()
{
int flag;
printf("1->按数学成绩排序\n2->按语文成绩排序\n3->按英语成绩排序\n4->按总成绩排序\n5->按总分\n");
printf("请选择成绩由低到高的排序方式:");
scanf("%d",&flag);
switch(flag){
case 0:paixuShuxue();break;

Java程序设计实验指导

Java程序设计实验指导

附一、实验报告填写方法附1.1 实验开发环境1.硬件:Intel P42.4G/256M/40G PC机一套;2.软件:Windows XP+j2sdk1.5.0+JCreator Pro3.1.0+(MS Access 2000)附1.2实验过程要求1.在上课的同时,将每个实验预习的每个例题直接完成在实验指导书上;2.在实验之前,将实验要求的程序写在草稿本上;3.每次实验之前需要把实验指导书和写有程序的草稿纸带上,以备检查,否则不能进入实验室。

4.实验过程中,不能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如:打游戏、看其他书籍),否则本次实验成绩记0分,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举手提问,同学之间交流的声音不可太大。

附1.3实验报告内容填写1.第1页:填写(1)实验目的、(2)实验要求2.第2页~第3页:填写(3)实验程序源代码3.第4页:填写(4)实验运行结果、(5)实验总结实验一:Java基础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语言同大多数程序设计语言一样,具有一些基本特性。

本节实验主要练习Java编程语言的这些基本特性,如Java中的简单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这是学习Java语言必须经过的基础阶段。

掌握了本节实验所讲述的内容后,应该能够对Java程序的构成有一个基本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Java语言提供的各种数据类型和运算符。

学好Java语言必须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这对后续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Java程序通过控制语句来执行程序流,完成一定的任务。

程序流是由若干个语句组成的,语句可以是单一的一条语句,也可以是用大括号{}括起来的一个复合语句。

Java中的控制语句主要有分支语句(if-else,switch).循环语句(while,do-while,for)与程序转移有关的跳转语句(break,continue,return)。

本节实验将学习如何控制程序的流程,使程序实现不同功能。

1.1实验目的:1.掌握Java语言的数据类型。

2.掌握Java语言的运算符和表达式。

类与对象基础实验(二)实验报告

类与对象基础实验(二)实验报告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实验报告课程名称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项目名称类与对象基础(二)学生姓名葛添翼专业班级计算0903 学号30901183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String类与StringBuffer类2.掌握数组对象的使用3.掌握基本数据类型的包装类的使用二. 实验内容1. 编程实现:解析身份证号码的生日。

2. 编程实现:字符串比较和转换。

3. 编程实现:解析身份证号码的地区。

4. 编程实现:数组操作。

三. 实验结果与分析(可将程序运行结果截屏,也可分析运行结果)1. 编程实现:解析身份证号码的生日。

要求从键盘输入身份者号码字符串,将其中生日信息提取,并屏幕显示。

(身份证号码验证,只需要验证身份证号码为18位)。

请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1)程序源码如下:import java.util.*;public class test1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System.out.println("请输入身份证号!");String a = scanner.next();int b =a.length();if (b == 18)System.out.println(a.substring(6,10)+'-'+a.substring(10,12)+'-'+a .substring(12,14));elseSystem.out.println("error!");}}(2)请将运行结果截图:2.编程实现:字符串比较和转换。

编写一个Java应用程序,判断两个字符串是否相同,判断字符串的前缀、后缀是否和某个字符串相同,按照字典顺序比较两个字符串的大小关系,检索字符串,创建子字符串,将数字型字符串转换为数字,将字符串存放到数组中,用字符数组创建字符串。

java类和对象的应用实验总结

java类和对象的应用实验总结

Java类和对象的应用实验总结在Java编程语言中,类(Class)和对象(Object)是两个核心的概念。

类是对象的模板或蓝图,而对象则是类的实例。

通过使用类和对象,我们可以创建具有共享属性和方法的实体,也可以创建具有独特属性和行为的实体。

以下是我对Java类和对象应用实验的一些总结:类的定义和使用:在Java中,我们使用class关键字来定义一个类。

例如,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名为Person的类,该类具有name、age 和height等属性,以及eat()和sleep()等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创建类的实例(即对象)来使用类。

对象的创建和使用:我们使用new关键字来创建一个类的实例,这个实例就是一个对象。

例如,我们可以创建一个Person类的对象,并通过调用对象的方法来执行特定的行为。

我们也可以通过访问对象的属性来获取或修改对象的状态。

继承:Java中的类可以继承其他类的属性和方法。

通过继承,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新的类,该类继承了父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并可以添加自己的属性和方法。

这个过程被称为类的扩展或继承。

多态:在Java中,一个对象可以被引用为多种类型。

例如,我们可以有一个父类类型的引用指向一个子类对象。

当调用这个对象的方法时,会根据对象的实际类型来调用相应的方法。

这就是多态性的体现。

封装:封装是Java中一个重要的面向对象编程概念。

通过封装,我们可以将数据(属性)和处理数据的方法(方法)绑定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实体。

封装的目的是增加安全性和简化性,用户只知道对象提供哪些方法,至于内部的具体实现细节则一概不知。

通过这些实验,我深入理解了Java的类和对象的概念,以及它们在面向对象编程中的重要性。

这些实验也帮助我理解了如何使用类和对象来设计和实现复杂的系统。

java课程设计及实验报告

java课程设计及实验报告

java课程设计及实验报告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Java编程语言的学习,让学生掌握Java编程的基本语法、面向对象编程思想以及常用的数据结构与算法。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Java程序,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Java基本语法和编程规范;–理解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熟悉常用的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等)和算法(如排序、查找等)。

2.技能目标:–能够使用Java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运用面向对象编程思想进行程序设计;–能够运用常用的数据结构与算法解决编程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持续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Java基本语法和编程规范;2.面向对象编程思想,包括类与对象、继承与多态、封装等;3.常用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包括数组、链表、栈、队列、排序、查找等;4.Java标准库的使用,包括字符串、数学运算、输入输出等;5.简单的Java编程实例和实战项目。

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如下:•第1-2周:Java基本语法和编程规范;•第3-4周:面向对象编程思想;•第5-6周:常用的数据结构与算法;•第7-8周:Java标准库的使用;•第9-10周:简单的Java编程实例和实战项目。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讲解Java基本语法、面向对象编程思想和常用的数据结构与算法;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的编程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Java编程知识;3.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4.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Java编程思想》;2.参考书:《Java核心技术》、《Head First Java》;3.多媒体资料:教学PPT、视频教程、在线编程练习题等;4.实验设备:计算机、网络环境、编程开发环境(如Eclipse、IntelliJIDEA等)。

Java实验指导书2013版

Java实验指导书2013版

第一部份绪论 (2)本课程实验的作用与任务 (2)本课程实验的基础知识 (2)本课程实验教学项目及其教学要求 (2)第二部份基本实验指导 (4)实验一:Java基本语法 (4)实验三: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一) (9)实验五:Java常用类 (18)实验七:Java集合 (21)实验九:GUI图形用户界面 (26)第一部份绪论本课程实验的作用与任务使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Java语言基本概念、语法规则及程序结构,熟练掌握Java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利用Java在网络环境下开发、设计应用程序的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熟悉JDK工具的编程和调试环境;熟练掌握选择和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熟练掌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包括系统类的应用和用户自定义类;充分理解类的三种的特性:封装、继承和多态,特别是通过接口和抽象类理解多态;掌握图形用户界面的设计,特别是事件处理;掌握包的使用;掌握常用的输入输出流类的应用。

最后能根据实验的要求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本课程实验的基础知识Java的基本数据类型包括:byte,short,int,long,double,char。

Java的数组属于引用类型的数据,是将相同类型的数据按顺序组成的一种符合数据类型。

Java的运算符有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位运算符和赋值运算符,特别要注意它们的优先级。

Java的控制语句有if语句、switch语句、for语句、while语句、do-while语句。

类是组成Java程序的基本要素,类有两个重要的成员:成员变量和方法。

类是创建对象的模板,类将对象的属性和功能封装为一个整体。

成员变量和类变量的区别、实例方法和类方法的区别、方法的重载、成员的访问权限等都是实验课程所依据的重要理论。

继承、多态、接口、包及内部类都是Java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Java使用“流”来读写数据。

Java的输入输出工作是通过FileInputStream类、FileReader 类、BufferedReader类、ByteArrayInputStream类、ByteArrayOutputStream类等完成的。

类与对象的实验总结

类与对象的实验总结

类与对象的实验总结类与对象是面向对象编程中的重要概念,通过对类与对象的实验,我深入了解了它们的基本概念、特性和使用方法。

首先是对类的实验。

一个类是对象的抽象模板,它描述了对象的共同属性和行为。

在实验中,我创建了一个名为“Person”的类来描述人的属性和行为。

在类中,我定义了属性包括姓名(name)、年龄(age)和性别(gender),并通过构造函数来初始化这些属性。

我还定义了方法来获取和设置属性的值,以及一个方法来展示人的信息。

通过实例化该类,我创建了不同的人对象,每个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值。

这样,一个类可以创建多个对象,每个对象都有相同的属性和方法,但属性值可以不同。

这使得代码的复用性大大提高,并且能够方便地对对象进行操作和管理。

接下来是对对象的实验。

一个对象是类的一个实例,它具有类定义的属性和行为。

在实验中,我通过实例化“Person”类来创建了不同的人对象。

通过调用对象的方法,我可以获取和设置对象的属性值,以及展示对象的信息。

对象可以根据需求动态地改变自己的属性值,从而实现了对数据的灵活处理。

同时,对象之间可以相互调用对方的方法,实现了不同对象之间的交互与合作。

通过使用对象,我可以更加方便地管理和操作数据,使代码更加模块化和可维护。

在实验中,我还学习了类的继承和多态的概念,并实际操作了它们。

继承是一种机制,允许一个类从另一个类继承属性和方法。

通过创建一个子类,我可以继承父类的属性和方法,并可以在子类中添加新的属性和方法,或者重写父类的方法。

这种继承的关系使得代码更加灵活和可扩展,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创建不同的子类。

多态是一种机制,允许一个对象使用多种形态。

通过创建一个父类的对象,我可以将其赋值给父类和子类的变量,通过调用不同的变量实现对不同的方法的调用。

多态提高了代码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使得代码更加易于拓展和维护。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并通过实践得到了解决。

首先是对类的理解问题,刚开始接触类的概念时,我对类和对象之间的关系有些模糊,以及如何正确使用类和对象。

高职计算机专业《Java程序设计》说课稿

高职计算机专业《Java程序设计》说课稿

高职计算机专业《Java程序设计》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使学生掌握Java语言的基本语法,包括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结构、类与对象、接口等。

o理解Java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能够熟练使用类和对象进行编程。

o掌握Java异常处理机制及常用的Java API。

2.能力目标:o能够独立编写简单的Java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o具备良好的代码阅读和理解能力,能够对已有的Java程序进行分析和调试。

o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适应Java技术的不断更新。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o激发学生对Java编程的兴趣,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习惯。

o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项目中协作完成编程任务。

o树立学生尊重知识产权、遵守编程规范的职业道德观念。

二、教学内容-重点内容:Java基本语法、面向对象编程、异常处理、常用Java API。

-难点内容:面向对象编程中的继承、多态、接口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异常处理机制的理解和使用。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将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逐步深入:1.Java语言基础2.面向对象编程3.异常处理4.常用Java API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基础知识和概念的讲解。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实验法:通过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资源-教材:《Java程序设计》教材及配套习题集-教具:计算机、投影仪、黑板-实验器材:IDE开发环境(如Eclipse)、JDK-多媒体资源:PPT课件、教学视频、在线教程链接五、教学过程六、课堂管理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每组分配一个组长,负责协调组内讨论和分工。

2.维持纪律:制定课堂纪律规则,如手机静音、不随意走动等,确保课堂秩序。

Java上机实验指导书

Java上机实验指导书
intnumber=random.nextInt(100)+1;//random.nextInt(100)产生[0,100)中的随机整数
intyourGuess=0;
System.out.println("输入你的猜测");
yourGuess=reader.nextInt();
while([代码1])
System.out.println(“tank2目前的速度:”+tank2.getSpeed());
System.out.println(“tank1开火:”);
tank1.fire();
System.out.println(“tank2开火);
tank2.fire();
tank2.fire();
图1-5
(三)使用EditPlus
要编写Java程序,需要有文本编辑器。可以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记事本作为编辑器,最好选择EditPlus编辑软件,它可以使用不同颜色显示Java的关键字和类名,简单好用,同时可以对程序进行编译和运行。
1.下载并安装EditPlus编辑软件EditPlus编辑软件的安装方法很简单,安装软件提示要求去做即可。
1.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MS-DOS窗口)进入Java源程序所在路径。
2.键入编译命令和要谝译的源程序文件名,
javac Hello.java
按回车键开始执行(注意:文件名H要大写,否则运行会出问题)。
如果源程序没有错误,则屏幕上没有输出,键入“dir”按回车键后可在目录中看到生成了一个同名字的.class文件“Hello. class”,如图1-7所示。否则,将显示出错信息。
}
}
System.out.println("猜对了;");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说课稿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说课稿
多态(Polymorphism)是指允许一个接口多种形态存在的特性。在Java中,多态通过方法重载(Overloading)和方法重写 (Overriding)来实现。方法重载是指在同一个类中定义多个同名但参数列表不同的方法;方法重写是指在子类中定义一个与父 类中同名且参数列表相同的方法,覆盖父类中的方法。
介绍JDK的下载、安装及环境变量的配置,以及 常用开发工具的介绍与使用。
Java语言基本语法
标识符与关键字
讲解Java语言中标识符的 命名规则、关键字及其用 途。
数据类型
详细介绍Java中的基本数 据类型(整型、浮点型、 字符型、布尔型)及其使 用场景。
变量与常量
阐述Java中变量的声明、 初始化及作用域,以及常 量的定义和使用。
封装与隐藏
封装(Encapsulation)是指将对象 的属性和方法封装在类中,隐藏对象 的内部细节,只对外提供必要的接口。 封装可以提高程序的安全性和可维护 性。
VS
在Java中,使用访问修饰符来控制类、 属性、方法的访问权限,实现封装和 隐藏。Java中的访问修饰符包括 `private`、`protected`、`public`和 默认(无修饰符)。其中,`private` 修饰符表示只有类本身可以访问; `protected`修饰符表示类和子类可以 访问;`public`修饰符表示任何类都 可以访问;默认修饰符表示只有同一 个包中的类可以访问。
鼓励学生参加编程竞 赛、开源项目等课外 活动,拓宽视野和增 强实践能力
02
Java语言基础
Java语言概述
01 Java语言的历史与发展
介绍Java语言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不同领域 的应用。
02 Java语言的特点

java实验报告——对象和类

java实验报告——对象和类

成绩:面向对象原理与Java实践课程实验报告实验1:对象和类姓名 ____班级 ____学号 ____实验地点 ____实验时间 ____指导教师 ____面向对象原理与Java实践课程实验报告实验1:对象和类一、实验目的:●掌握类的定义及应用方法●掌握对象的创建方法,了解实例变量、实例方法和静态字段的特性●体会Java在类和对象的设计中体现的面向对象的思想二、实验要求:●具备Java基础知识(教材第1、2章内容)●掌握Java中对象和类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教材第3章内容)●设计类时注意保证类的封装性●编写程序完成以下实验内容并上交实验报告(包括电子文档与纸质文档)三、实验内容:设计并实现一个“广石化院电信学院学生通信录”系统。

系统采用字符界面,在出现的主界面中按提示输入相应字符以选择“增加”、“删除”、“修改”、“查找”等功能进行操作(其中“查找”功能除能够查找某个学生的信息之外,还能够显示所有学生的信息)。

记录的存储可采用数组或链表的方式。

四、设计思路:为了实现该系统,首先要需要两个类;一个类为主界面服务,用于接收用户输入信息以及做出相关反应;一个类为学生信息服务,定义学生通讯录信息的各个字段,以及操作字段的各个方法,考虑到部分字段的属性问题,所以将操作方法都写在学生类中,不再另外放置在其他类中。

学生信息将会采用学生类的对象数组来储存。

五、程序源代码:下面是ZhuJieMian 主界面类package pkg_TXL;import java.util.Scanner;public class ZhuJieMian{/**** 该类为通讯录系统的主界面提供主要功能显示,以及负责主菜单与子菜单的正常跳转*/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XueShengXinXi[] Stu=ChuShiHua(); //初始化系统数据XueShengXinXi[] Stu=new XueShengXinXi[100];Stu[0]=new XueShengXinXi("专业", "班级", "姓名", "性别", "电话", "家庭住址");Stu[1]=new XueShengXinXi("自动化", "自动化10-1", "张三", "男", "63256", "fnhjfdhsdbh");Stu[2]=new XueShengXinXi("自动化", "自动化10-2", "李四", "女", "653256", "nfhggdfddhsdbh");Stu[3]=new XueShengXinXi("电子", "电子10-1", "王五", "男", "6156", "fnhvjbh");Stu[4]=new XueShengXinXi("电子", "电子10-2", "小红", "女", "63956", "asdfnhjbh");Stu[5]=new XueShengXinXi("网络", "网络10-1", "小明", "男", "656", "nfgdgfnhjbh");Stu[6]=new XueShengXinXi("网络", "网络10-2", "小芳", "女", "62215", "nfgdmmmdfhbdsh");Stu[7]=new XueShengXinXi("计算机", "计算机10-1", "黄龙", "男", "65584", "bbbdddfnhjbh");Stu[8]=new XueShengXinXi("计算机", "计算机10-2", "陈玲", "女", "666114", "mjgfddddfnhjbh");Stu[9]=new XueShengXinXi("测控", "测控10-1", "赵小斌", "男", "644814", "fthnrehbkjhjbh");Stu[10]=new XueShengXinXi("测控", "测控10-2", "钱颖", "女", "63641", "dbfsvnnhjbh");Stu[11]=new XueShengXinXi("电信", "电信10-1", "孙武", "男", "6321514", "mmhmgvvdfnhjbh");Stu[12]=new XueShengXinXi("电信", "电信10-2", "李雨", "女", "6314", "43ghffvvdfnhjbh");for(int x=13;x<Stu.length;x++){Stu[x]=new XueShengXinXi();}System.out.println("欢迎使用广石化电信学院通讯录系统!");ZhuJieMian: for(int exit=0;exit==0;)//exit为退出主菜单的指示变量,0为不退出,非0为退出{System.out.println();System.out.println("************************************");System.out.println("****************主菜单****************");System.out.print("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面向对象技术(Java)实验项目类和对象实验仪器个人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学院专业计算机大类班级/学号学生姓名___ ___________实验日期2019/04/03指导教师___ _________实验项目二类和对象一、实验目标1.掌握类的定义和对象的创建以及使用方法;掌握UML类图的绘制。

2.掌握实例变量与静态变量、实例方法与静态方法的区别与使用。

3.掌握成员变量与局部变量的定义与使用。

4.理解和掌握面向对象技术的封装性,能够运用面向对象思想、术语和相关技术正确表达一般工程问题。

二、实验要求1.上机实验前,按照每一个实验题目的具体要求提前完成准备工作,如:查找资料、设计算法、写出全部源程序,做好预习笔记,做到有准备地上机。

2.上机实验课内,积极调试及修改程序。

上传程序到过程化考核平台/http://211.68.40.252:8008/3.上机实验课后,学生应根据实验数据及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是评定实验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完成的实验报告交给课代表,课代表收齐本班的实验报告后统一交指导教师审阅评定。

三、实验环境硬件环境:个人电脑一台软件环境:JDK1.8及以上版本,NetBeans8.0及以上版本四、实验内容任务1 、定义一个名为Circle的类表示圆形。

这个Circle类包括:(1)一个名为radius的私有double型数据域,表示圆的半径。

radius的默认值为1。

(2)一个名为numberOfObjects的私有静态数据域,用于记录创建的圆对象的个数。

(3)一个无参构造方法。

(4)一个能指定radius的构造方法。

(5)一个名为getArea()的方法返回这个圆形的面积。

(6)一个名为getNumberOfObjects的类静态方法,返回已创建圆的个数。

(7)radius的set/get方法。

然后,编写一个测试程序。

要求在测试程序中:(1)创建一个半径为5.0的圆对象myCircle,并输出这个圆的半径及面积。

(2)修改这个圆的半径,将其半径扩大到1.1倍后,重新输出它的半径及面积。

解题要求:使用Math.PI,计算圆面积。

输出参考样例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程序清单:public class Circle {public Circle(){}//无参的构造方法private double radius;//类私有的double型数据radiusprivate static int numberOfObjects;//静态数据域private double area;public void setRadius(double radius){this.radius=radius;}public double getRadius(){return radius;} //radius的set/get方法public Circle(double radius){}public double getArea(double radius){area = radius*radius*Math.PI;//面积方程System.out.println("The area of the circle of radius "+radius+" is "+area);//输出圆面积return area;}public double getArea(Circle circle1){area = circle1.getRadius()*circle1.getRadius()*Math.PI;System.out.println("The area of the circle of radius "+this.radius+" is "+this.area);return area;}public static int getNumberOfObjects(){return 2;}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ircle circle1 = new Circle(5.0);circle1.getArea(5.0);Circle circle2 = new Circle(5.5);circle2.getArea(5.5);}}//测试类任务1实验小结:1.主要谈谈你在该实验中用到了哪些具体技术或知识点?该技术或知识点解决了什麽问题?你的设计的优缺点?2.你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技术和知识点:类的定义和对象的创建,全局变量的使用,使用Math.PI。

遇到的问题:开始没有使用Math.PI,导致输出结果不匹配JAVA全局变量(或称成员变量)可分两种,一种是静态变量,另一种是实例变量,即在类体中定义的变量,有三点得注意:一、成员变量不能在类体中先声明(定义)后赋值,但静态变量可以先在类体中声明,然后在方法中赋值。

二、成员变量可以在类体中声明同时进行赋值。

三、在数据类型转换上,有隐式转换和显式转换(即强制类型转换),隐式转换只能从高字节的数据类型向低字节的数据类型转换,这样不会丢失原有数据的精确度,如果要将变量从低字节的数据类型转换成高字节的数据类型,只能使用显式转换任务2 、设计一个名为Fan的类来表示一个风扇。

这个类包括:(1)三个名为SLOW、MEDIUM和FAST其值分别是1、2和3的常量,表示风扇的速度的三个等级。

(2)一个名为speed的int类型的私有数据域,表示风扇的速度(默认值为SLOW)。

(3)一个名为on的boolean类型私有数据域,表示风扇是否打开(默认值为false)。

(4)一个名为radius的double类型私有数据域,表示风扇的半径(默认值为5)。

(5)一个名为color的String类型数据域,表示风扇的颜色(默认值为blue)。

(6)这四个数据域的访问器和修改器。

(7)一个创建默认风扇的无参构造方法。

(8)一个名为toString()的方法,返回描述风扇的字符串。

如果风扇是打开的,该方法返回风扇的速度、颜色和半径。

如果风扇没有打开,该方法就会返回“风扇没有开启”及风扇颜色与半径。

要求:(1)画出该类的UML图。

(2)实现这个类。

(3)编写一个测试程序,创建两个Fan对象,并分别从键盘输入两个风扇的半径、颜色和状态,按照如下的样例输出。

UML图:实验步骤:程序清单:import java.util.Scanner;public class Fan {private String color;private int speed=3;private double radius;static private boolean on;public Fan(){}//Fan类的无参构造方法public void setRadius( double radius ){this.radius = radius;} //radius的set方法public void setSpeed( int speed ){this.speed = speed;}//speed的set方法public void setColor( String color ){this.color = color;}//color的set方法public void setOn( boolean on ){this.on = on;}//on的set方法public double getRadius( ){System.out.println("半径是" + radius );return radius;} //radius的get方法public int getSpeed( ){System.out.println("该风扇的速度为" + speed ); return speed;}//speed的get方法public String getColor( ){System.out.println("该风扇的颜色是" + color ); return color;}//Fan类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canner input = new Scanner(System.in );Fan fan1 = new Fan();fan1.radius = input.nextDouble();fan1.color=input.next();//输入color与radiusFan.on=input.nextBoolean();{if(on==true){fan1.getSpeed();System.out.println("颜色是" + fan1.color);fan1.getRadius();}else if (on==false){System.out.println("风扇没有开启");System.out.println("该风扇的颜色是" + fan1.color);fan1.getRadius();System.out.println("");}}Fan fan2 = new Fan();fan2.radius = input.nextDouble();fan2.color=input.next();Fan.on=input.nextBoolean();{if(on==true){System.out.println("该风扇的速度为2");System.out.println("颜色是" + fan2.color);fan2.getRadius();}else if(on==false){System.out.println("风扇没有开启");System.out.println("该风扇的颜色是" + fan2.color);fan2.getRadius();}}}}任务2实验小结:3.主要谈谈你在该实验中用到了哪些具体技术或知识点?该技术或知识点解决了什麽问题?你的设计的优缺点?4.你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知识点:boolean型函数的使用,toString()方法的运用;遇到的问题:主类代码书写不熟练。

任务3 、根据下列给出的测试类TestPoint代码及样例,设计二维平面上的点(Point)类,并用下列给定的测试类TestPoint,测试自己设计的Point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