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步标运动生理学 第七章 内分泌与激素 PPT
内分泌总论-PPT文档
![内分泌总论-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138b1cc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5.png)
内分泌系统除其固有的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和胰岛)外,尚有分布在心、肺、肝、胃肠、肾、脑的内分泌组织和细胞。它们所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传递(内分泌),也可通过细胞外液局部或邻近传递(旁分泌〉,乃至所分泌的物质直接作用于自身细胞(自分泌),更有细胞内的化学物直接作用在自身细胞称为胞内分泌。
分子内分泌学研究 分子水平研究,激素基因、受体克隆、基因表达、转录和翻译的调控、基因点突变、基因缺失和敲除、基因插入、激素作用机制探讨、细胞内信号放大与转录以及细胞代谢、细胞增生、分化、凋亡等,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国内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己能人工合成人胰岛素、人生长激素等等,广泛应用于临床。
概论
内分泌腺: 以合成和分泌激素为主要功能的器官称为内分泌腺体,如垂体、松果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等。
概论
激素: 经典的激素是指由内分泌器官产生并释放入血循环,运输到靶器官或靶细胞发挥一定效应的微量化学物质。 广义的激素还包括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神经肽及神经递质。 因为它们有共同的特征: 1、都是作为细胞-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化学信使。 2、功能相同(见激素功能) 3、作用模式相同:都是通过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 发挥作用。 4、在作用上可相互交叉。如胰岛素可以发挥生长 因子的作用。
激素-受体复合物 可使受体变构,使钙通道开放,钙离子向细胞内流,并使细胞内钙离子由细胞器释放,从而使细胞内Ca2+浓度增加,激活蛋白激酶,继而使蛋白磷酸化而发挥生物作用。钙离子可通过钙调蛋白而改变蛋白构型,增强酶的催化作用。某些激素可以通过受体而兴奋G蛋白,使细胞膜磷脂酶(pbospbolipase)C激活,继而使磷脂酰肌醇裂解三磷酸肌醇(IP3)和二脂酰甘油(DAG),后二者均为第二信使,DAG可激活蛋白激酶(protein kinase)C,使蛋白磷酸化。 IP3可使细胞内质网和线粒体释放Ca2+。蛋白激酶C与Ca2+偶联可使激素作用充分发挥
运动生理学课件内分泌调节
![运动生理学课件内分泌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6d4fdcc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f.png)
04
内分泌失调与运动表现
内分泌失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01
02
03
运动能力下降
内分泌失调可能导致激素 水平异常,影响肌肉力量 、耐力和爆发力的表现, 使运动能力下降。
疲劳感增加
内分泌失调可能导致代谢 紊乱,使身体更容易疲劳 ,影响运动持久性和训练 效果。
恢复期延长
内分泌失调可能导致身体 恢复能力下降,使运动后 的疲劳恢复期延长,影响 训练计划和比赛表现。
内分泌失调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情绪波动
竞技状态不稳定
内分泌失调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如焦 虑、抑郁等,影响运动员的心理状态 和比赛表现。
内分泌失调可能导致竞技状态的不稳 定,使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表现时 好时坏。
注意力不集中
内分泌失调可能影响大脑功能,导致 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等问题,影 响运动表现。
05
定。
运动在内分泌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改善代谢
运动能够促进新陈代谢 ,有助于调节血糖、血 脂等指标,改善内分泌
功能。
减轻压力
运动能够释放压力,减 轻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问 题,有助于改善内分泌
状态。
促进激素平衡
运动能够促进多种激素 的分泌,如生长激素、 睾酮等,有助于改善内
分泌功能。
提高免疫力
运动能够增强免疫力, 降低感染风险,有助于 预防和治疗内分泌相关
性腺
总结词
性腺主要指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能够合成和释放性激素,对人体的生殖系统和第二性征具有重要作用。
详细描述
男性的睾丸能够合成和释放睾酮等雄性激素,女性的卵巢则能合成和释放雌激素、孕激素等性激素。这些性激素 对人体的生殖器官发育、性征维持和生育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性腺功能的异常会导致性腺功能减退、性早 熟等病症。
《内分泌生理》PPT课件
![《内分泌生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ef6f11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89.png)
神经垂体
第十四页,共98页。
2.1 结构与机能联系
正中隆起 视交叉
1)下丘脑-垂体门脉
2)下丘脑-垂体束
下丘脑-垂体门脉(下丘脑-腺垂 体):
神经内分泌小细胞
下丘脑促垂体区(弓状核、视交 叉上核、腹内侧核等)体积小, 轴突短
初级毛细血管网:正中隆起 二
级毛细血管网:腺垂体
第十五页,共98页。
PRIF
未明
• 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因子 MRF
5肽
• 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抑制因子 MRIF
3肽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10肽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F
41肽
•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TRF
3肽
第十九页,共98页。
2.4 腺垂体的内分泌
促激素 trophic hormone
生长激素(GH) 催乳素(PRL)
• 血磷浓度:
• 血磷浓度升高常引起血钙浓度下降。
• 其它激素的作用 : • 肾上腺素、皮质醇、生长素促进PTH分泌;
• 促胃液素促进CT分泌;
• 催乳素和生长素促进1,25-(OH)2D3分泌
第四十六页,共98页。
五、胰岛
Pancreatic islet
A细胞(α20%):胰高血糖素 B细胞(β50%):胰岛素 D细胞(δ1-8%):生长抑素 F细胞 (pp):胰多肽
六、肾上腺 adrenal gland
位于肾脏内前方,左右各一。髓质和皮质
第五十五页,共98页。
• 皮质部:
• 盐皮质激素(球状带:醛固酮) • 糖皮质激素(束状带:皮质醇、皮质酮) • 性激素(网状带:雄、雌激素)
• 髓质部:
运动生理学第七章 内分泌机能 第二节 主要内分泌的功能
![运动生理学第七章 内分泌机能 第二节 主要内分泌的功能](https://img.taocdn.com/s3/m/af79868fa45177232e60a23c.png)
神经垂体激素
1、血管升压素(VP) : VP因早期实验中被发现具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并使血压升高而得
名,是体内维持机体水平衡的重要激素之一。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 肾远球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即具有抗利尿作用,故又名抗 利尿激素(ADH)。
2、催产素(OXT) OXT的主要靶器官是子宫和乳腺。对子宫的作用是促进子宫平滑
(2)对物质代谢的影响: 对蛋白质代谢,甲状腺激素对蛋白质代谢的基本作用是加强基
础蛋白质合成,表现正氮平衡。 对糖代谢,甲状腺激素促进小肠粘膜对糖的吸收,增强糖原分
解,抑制糖原合成,并可加强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和 生长激素的升糖的作用,因此甲状腺激素有升高血糖的趋势。
对脂肪代谢,甲状腺激素促进脂肪酸氧化,增强儿茶酚胺与胰 高血糖素对脂肪的分解作用。T4与T3既促进胆固醇的合成,又 可通过肝加速胆固醇的降解,但分解的速度超过合成。
3、VD3 的主要生理作用 体内的VD3也是维持机体血钙稳态的重要激素。 体内的VD3主要由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紫外线照射转化而来,
也可由动物性食物中获取。主要生理功能是:增强骨的溶解,释放骨钙入血, 促进结合钙释放入血,促进小肠粘膜和肾小管对钙、磷的吸收。所以它既能 增加血钙,也能增加血磷。
第四章 内分泌调节
第二节 主要内分泌的功能
下丘脑激素
激素名称
英文缩写
主要生理作用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TRH
促进TSH和PRL释放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生长素释放抑制激素
[简称生长抑素( somatostatin,SS]
生长素释放激素
GnRH 促进LH与FSH释放(以LH为主)
GHRIH
抑制GH释放,对LH、FSH、TSH、PRL及 ACTH的分泌也有抑制作用
《内分泌》幻灯片
![《内分泌》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2a0608f34431b90d6c85c7fa.png)
②矮⑵蛋小白甲、质状:智腺生力激理低素剂下量可(促使称进心蛋为率白呆加质小快合症成、或;心克大肌剂汀收量
病缩)力那增么强促、进心蛋白输质出分量解增多
收缩压
③脂升类高代、谢脉:压可增促进大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盐。
二. 甲状旁腺素〔PTH〕
〔一〕甲状旁腺素的生理作用 主要受血钙浓度的调节:
〔二〕甲状旁腺素的分泌调节
三. 降钙素〔CT血〕钙
PTH分泌
血钙
PTH分泌
一.胰岛素 二.胰高血糖素
一. 胰岛素
〔一〕胰岛胰素岛的素生是一理种作能用促进机体合成代谢、
〔二3〕. 胰蛋2.唯脂白岛一肪质素能代代降分谢谢低泌::血的糖的调激节素,主要作用有:
一. 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联系 二. 腺垂体 三. 神经垂体
一. 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联系 〔一〕下丘脑-腺垂体门脉系统 〔二〕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
二. 腺垂体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一〕腺垂⑴体促激进素生及长其作生用理:作促进用机体骨骼、
1. 生长素〔G肌H肉〕和内脏器官生长发育。
⑵ 对代谢的作用:
〔一〕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ADH〕
〔二〕催产素〔OXT〕
催产素的分泌调节 小结:垂体激素的分泌
催产素主要通过神经反射调 节其分泌。
第三节 甲状腺和甲状旁腺
一. 甲状腺激素 二. 甲状旁腺素 三. 降钙素
一. 甲状腺激素 〔一〕1⑴甲.23⑴对能状..甲甲代其量对对腺状谢状代它生神激的谢腺腺作长经影:素激激用、系响提的素素发统高可为合育大促酪多的成进氨数影与组神酸响代织经碘的谢细化耗胞物氧,和量主骨和产要骼热的 〔二〕甲有生甲状两长状腺种发量腺激即,育激使:素,素根的是可底影生提代响谢高理中率神作增枢经用加神系。经统系的统兴生奋长性发, 〔三〕⑵①甲四育∴物糖状碘最质 代甲腺甲重代谢合亢功腺谢:要成病:促原能因原人进氨的素料常消酸之调:化有〔一甲道节易T。吸状4激收,腺动糖又球、、称蛋烦促甲白进躁状和糖、腺原碘失分素眠解〕,
王步标运动生理学 第七章 内分泌与激素 PPT
![王步标运动生理学 第七章 内分泌与激素 PPT](https://img.taocdn.com/s3/m/91069c8fc5da50e2524d7fe7.png)
2 / 23
3 / 23
4 / 23
第一节 内分泌概述
6 / 23
7 / 23
8 / 23
9 / 23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 家 有 疑 问 的,可 以询问 和交流
10
10 / 23
11 / 23
12 / 23
13 / 23
14 / 23
15 / 23
12 / 24
13 / 24
14 / 24
15 / 24
16 / 24
17 / 24
18 / 24
19 / 24
20 / 24
21 / 24
22 / 24
23 / 24
作业
一、名词解释
内分泌系统 激素 应
第二信使
靶细胞
应激反应 应急反
二、问答题
1、试述激素的生理作用。 2、试述含氮类激素、固醇类激素的作用机制。 3、何谓激素分泌活动的负反馈调节。 4、简述生长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12 / 34
13 / 34
14 / 34
15 / 34
16 / 34
17 / 34
18 / 34
19 / 34
20 / 34
21 / 34
22 / 34
23 / 34
24 / 34
25 / 34
26 / 34
27 / 34
28 / 34
29 / 34
30 / 34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应激刺激
短 反 馈 ACTH
下丘脑
CRH
腺垂体
ACTH
肾上腺皮质
长 反 馈
糖皮质激素
第七章:内分泌与运动
![第七章:内分泌与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3ea6d6cb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7.png)
第七章:内分泌与运动第七章内分泌与运动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激素的一般生理作用、作用特点以及作用机制。
2、掌握激素对急性运动中的应答特征。
3、了解激素对长期运动训练的适应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1、运动对激素的影响。
2、激素对运动的应答与适应。
本章课时分配: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内分泌概述一、内分泌腺和激素(一)内分泌腺:无导管的腺体,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或淋巴,经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身体其它部位的器官、组织而调节它们的活动。
(二)激素: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
二、激素作用的特点1、特异性2、无始动作用3、高效性三、激素的作用机理1、含氮类激素作用机理——第二信使学说2、固醇类激素的作用机理——基因调节学说四、激素分泌的调节1、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的调节2、反馈调节3、神经调节第二节激素与运动一、儿茶酚胺的作用(一)在应急反应中的作用应急反应:机体在紧急状况下,通过交感肾上腺系统所引起的全身性反应。
二、儿茶酚胺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一)儿茶酚胺对急性运动的反应特征由于肾上腺髓质受交感神经支配,在运动应激状态下,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所以在运动期间儿茶酚胺必然升高,而升高的程度于运动强度密切相关:即运动强度越大,升高的幅度也相应越大。
研究表明:在对急性运动进行应答时,儿茶酚胺水平并非何种负荷强度都会升高,而是需要一个最低的激活强度。
总结有关研究,这个激活强度大约为75%.V O2max(二)儿茶酚胺对长期运动的适应特征这种适应性表现为随着运动训练进行,儿茶酚胺对同一运动强度增高的幅度越来越小。
经过一段时间运动训练后,完成同等运动负荷时儿茶酚胺的反应降低,表明运动能力得到改善,机体对同样负荷刺激的“总的”刺激变小,从而不需要发生如同过去那样强烈的应答性变化。
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一)糖皮质激素的生物学作用1、对物质代谢的作用(1)糖代谢。
致使糖异生过程加强;有升血糖的作用。
(2)蛋白质、脂肪代谢。
运动生理学内分泌PPT课件
![运动生理学内分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637b2f67ec102de2bd895c.png)
(二)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 1.生物信息传递 激素只是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调节其固有的生理 生化反应。∴将激素称为“第一信使”。 • 2.相对特异性 激素与组织细胞是广泛接触特异作用,关键取决于 靶细胞的特异受体。 • 3.高效能生物放大 如l毫克的甲状腺激素可使机体增加产热量约 4200000J(焦耳)。 • 4.相互作用:协同与拮抗 生长素→[血糖↑]←糖皮质激素 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
第五章
内分泌与运动
第一节 内分泌概论
第二节 主要内分泌腺及其作用
第三节 激素分泌的调控
第一节 内分泌概论 • 一、内分泌与内分泌腺 • 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和分散存在于 某些组织器官中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一 个体内信息传递系统,它与神经系统密 切联系,相互配合,共同调节机体的各 种功能活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 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有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 胰岛、肾上腺和性腺等。 内分泌腺分泌生物活性物质,称激素。
激素:
• 概念:由内分泌腺或散在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 具有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称为激素。 • (一)激素的分类 • 1.非类固醇激素 • (1)蛋白质(肽类)激素:胰岛素、降钙素 • (2)氨基酸(胺类)激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和甲状腺激素。 • 2.类固醇激素 • 由肾上腺皮质和性腺分泌的激素,如皮质醇、醛 固酮、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等。
三、激素的作用机制
• (一)激素作用的专门性
激素通过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每一种激素只 能与一种受体结合,而每一种受体也只能与一种激素结合, 这就决定了两者作用的高度特异性。
• (二)激素受体及其特性
• (1)细胞膜受体: 非类固醇激素不能溶于脂肪,难于穿过细胞膜(双层脂 质膜),故其受体一般均处于细胞膜, • (2)细胞内受体: 类固醇激素由于可溶于脂肪,故其极易穿过细胞膜进入膜 内。因此,这些激素的受体绝大部分处于细胞质,个别的处于 细胞核(如甲状腺激素)。
《运动与内分泌》课件
![《运动与内分泌》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af779c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55.png)
内分泌系统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总结词
内分泌系统对运动表现有着重要的影响 ,激素分泌的平衡与否直接影响着运动 能力。
VS
详细描述
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不仅影响着人体的 生理功能,还对运动表现起着重要的调节 作用。例如,甲状腺激素能够提高代谢率 ,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胰岛素则能够 调节血糖水平,为运动提供能量。此外, 生长激素、睾酮等激素也对运动表现有着 重要的影响。
05
CATALOGUE
运动与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s)
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促进新陈代谢
甲状腺激素能够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提高新陈代谢水平,为 身体活动提供能量。
促进生长发育
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尤其对神经系统和骨骼发 育的影响更为显著。提高神 Nhomakorabea系统兴奋性
甲状腺激素可以增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注意力和反应速度。
03
CATALOGUE
运动与胰岛素(Insulin)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调节血糖
胰岛素是体内主要的降血 糖激素,能够促进细胞对 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降 低血糖水平。
促进蛋白质合成
胰岛素除了调节血糖外, 还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代谢 ,促进氨基酸进入细胞内 。
抑制脂肪分解
胰岛素可以抑制脂肪细胞 的分解,有助于维持体内 脂肪水平。
生长激素与运动表现的关系
01
02
03
改善身体成分
生长激素有助于促进蛋白 质合成和脂肪分解,有助 于改善身体成分,提高运 动表现。
促进骨骼发育
生长激素有助于促进骨骼 的生长发育,有助于提高 骨骼的强度和韧性,对运 动表现有积极的影响。
提高免疫力
内分泌系统(第七版生理学)PPT课件
![内分泌系统(第七版生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26bce62b160b4e777fcf20.png)
胆钙化醇即维生素D3
03:03
编辑版ppt
13
前列腺素族(PG),血栓素类(TX),白细胞三 烯类(LT)等。
几乎所有组织细胞都能生成,可作为短程信使广 泛参与细胞活动的调节。
既可通过膜受体也可通过胞内受体转导信息。
03:03
编辑版ppt
14
03:03
编辑版ppt
15
依据激素的作用机制,可将激素分成Ⅰ组与Ⅱ组 两大组群,分别经胞内受体和膜受体中介实现调 节作用
03:03
编辑版ppt
40
下丘脑-垂体功能单位:下丘脑-腺垂体系统 和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两部分
下丘脑-垂体功能单位是内分泌系统的调控 中枢
03:03
编辑版ppt
41
03:03
编辑版ppt
42
垂体门脉系统:形成经局部血流直接实现腺垂体 与下丘脑之间的双向联络,而不需通过体循环
下丘脑的内侧基底部聚集有神经分泌小细胞,产 生多种调节腺垂体分泌的激素,称为下丘脑的促 垂体区
激素(hormone)是内分泌腺或器官组织 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以体液为媒介,在 细胞之间递送调节信息的高效能生物活性 物质。
03:03
编辑版ppt
3
远距分泌或血分泌 旁分泌 神经分泌 自分泌 内在分泌和腔分泌
03:03
编辑版ppt
4
03:03
编辑版ppt
5
内分泌系统(endocrine system): 由经典的内分泌腺与分布在器官组织中 的内分泌细胞共同组成,是发布信息调 控机体功能的系统。
03:03
编辑版ppt
11
以脂质为原料修饰合成的激素 1. 类固醇激素 2. 廿烷酸
03:03
第7章 内分泌免疫与运动激素与运动
![第7章 内分泌免疫与运动激素与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0191c5ce2f60ddccdb38a0ab.png)
6
三、激素的一般生理作用和作用特征 (一)激素的一般生理作用 (1)维持内环境的自稳态; (2)调节新陈代谢; (3)维持生长发育; (4)调控生殖过程。
精选完整ppt课件
7
(二)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1.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
激素只是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调节其固有的生理 生化反应。所以将激素称为“第一信使”。 2.激素作用的相对特异性 激素与组织细胞是广泛接触特异作用,关键取决于 靶细胞的特异受体。 3.激素的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 如l毫克的甲状腺激素可使机体增加产热量约 4200000J(焦耳)。 4.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长素→[血糖↑]←糖皮质激素 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
精选完整ppt课件
8
第二节 激素作用的机制和调节
一、受体以及作用特征 (一)激素作用的专门性
每一种激素只能与一种受体结合,而每一种受体 也只能与一种激素结合,这就决定了两者作用的 高度特异性。 (二)激素受体及其特性 (1)细胞膜受体: (2)细胞内受体:
非类固醇激素不能溶于脂肪,难于穿过细胞膜 (双层脂质膜),故其受体一般均处于细胞膜,且 作用机制主要由cAMP充当“第二信使”进行介 导。 胞类膜固进醇入激膜素内由。于因可此精溶选,完于整这p脂pt课些肪件激,素故的其受极体易绝穿大过部细分
9
二、激素作用机制与过程
(一)非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与过程
神经递质、激素等(第一信使)
激素-受体复合物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C)
ATP
cAMP(第二信
使)
激活cAMP依赖的蛋白激酶
细胞内生物效应 精选完整ppt课件
10
(二)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与过程 激素进入细胞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畏惧及剧烈运动时,交感-肾上腺髓质各系统发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应 急反应。
• 意义:运动时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入血,促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 心率加快,心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呼吸加深加快;皮肤内脏 血管收缩,血液重新分配;血糖升高,糖、脂肪氧化加强,有利于动 员机体的潜力应付环境的剧变。
内分泌腺这种以:“一条线”发挥作用的方式称为“内分泌 功能轴”。
运动应激时可出现多个轴的反应,如下图。其中最重要的是 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激活。
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
一、运动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一)概述
•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动员与机体抵抗内外环 境刺激的应答有关,故亦称之为应激轴。
激素与代谢
三、运动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
• 此轴的功能主要是使机体的生殖活动维持正常。
• 适宜锻炼使安静状态下血睾酮水平有所升高,长期大负 荷的过度训练会抑制其功能轴,血睾酮水平下降。
• 运动引起血睾酮变化主要受运动密度、强度、负荷量、 持续时间等因素影响。
• 一次运动中,首先引起升高,随运动时间的延长升高达 峰值,随后下降,如果运动继续,血睾酮会明显低于运 动前水平。
• 在运动刺激下,此轴的各环节以连轴方式均加强分泌, 最后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靶器官(组织、细胞),通 过增强能量代谢等反应,对运动产生应激。
(二)应激反应
• 应激反应:当机体突然受到创伤、手术、冷冻、疼痛、感 染、惊恐和剧烈运动等不同刺激时,均可出现血中促肾上 腺皮质激素浓度急剧增高和皮质激素的大量分泌,塞利把 这种非特异性反应称为“应激反应”。
12 / 24
13 / 24
14 / 24
15 / 24
16 / 24
17 / 24
18 / 24
19 / 24
20 / 24
21 / 24
22 / 24
23 / 24
作业
一、名词解释
内分泌系统 激素 应
14 / 24
15 / 24
16 / 24
17 / 24
18 / 24
19 / 24
20 / 24
21 / 24
22 / 24
23 / 24
2 / 24
3 / 24
4 / 24
5 / 24
6 / 24
7 / 24
8 / 24
9 / 24
10 / 24
11 / 24
激素与代谢
二、影响激素分泌的主要因素
1、受试者训练、功能水平 2、心理状态 3、其他因素:取样时间,激素 水平,运动强度等
激素与代谢
2 / 24
3 / 24
4 / 24
5 / 24
6 / 24
7 / 24
8 / 24
9 / 24
10 / 24
11 / 24
12 / 24
13 / 24
四、运动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
第四节 激素对运动和训练的反应和适应
一、运动时的激素变化的类型
1、快反应类激素:运动开始即刻明 显升高。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 素。
2、中间反应类激素运:运动开始后 缓慢升高,几分钟内达到峰值。如 甲状腺素等。
3、慢反应类激素:运动开始后并不 立刻变化,当运动到十几分钟或几 十分钟时才缓慢增加。如生长素、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16 / 23
17 / 23
18 / 23
19 / 23
20 / 23
1 / 23
22 / 23
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的内分泌及 某 些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2 / 34
3 / 34
4 / 34
5 / 34
6 / 34
7 / 34
8 / 34
9 / 34
10 / 34
11 / 34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应激刺激
短 反 馈 ACTH
下丘脑
CRH
腺垂体
ACTH
肾上腺皮质
长 反 馈
糖皮质激素
“促进” “抑制”
靶器官 、组织、细 胞
应激刺激对糖皮质激素分泌的影响
(三)运动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影响
• 剧烈运动时可导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活性增强。
• 不同运动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反应不同,递 增负荷至疲劳的运动反应大于短时间高强度运动反应,短 时间高强度运动反应大于较长时间次最大强度反应较小。
应激与应急的异同
②相似:引起两者反应的刺激基本相同,只是在程度
上有所差别。当刺激强度较轻时,主要引起交感-肾上 腺髓质系统的一系列反应;若刺激强烈时,则两个系 统都被调动起来,共同对抗环境的急剧变化以维持机
体的适应能力。
①区别:应激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活动的加强,
而应急则是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活动的加强。
31 / 34
32 / 34
33 / 34
第三节 运动与内分泌功能轴
上位(下丘脑)分泌的腺的分泌的激素多为“释放激素”或 释放抑制激素,以某个内分泌腺为靶腺,不作用身体器官。
中位(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多为“促激素”,一般也不作用 身体器官。
下位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必须在上位和中位内分泌的共同 调控下,才能直接作用于靶器官、靶组织和靶细胞。
• 激活因素:血乳酸水平增高,运动肌的传入神经会话的神 经冲动。
• 长期训练后,对相同负荷机运动的应激反应下降;耐力 训练者在进行最大强度运动时,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皮质轴的活性高于未经训练者。
二、运动与交感—肾上腺系统
• 肾上腺髓质直接接受交感神经支配而被看作是一个具有内分泌功能的 交感神经节,因两者功能紧密相关,被认为是一个系统,即交感-肾上 腺系统。
12 / 34
13 / 34
14 / 34
15 / 34
16 / 34
17 / 34
18 / 34
19 / 34
20 / 34
21 / 34
22 / 34
23 / 34
24 / 34
25 / 34
26 / 34
27 / 34
28 / 34
29 / 34
30 / 34
第七章 内分泌与运动
2 / 23
3 / 23
4 / 23
第一节 内分泌概述
6 / 23
7 / 23
8 / 23
9 / 23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 家 有 疑 问 的,可 以询问 和交流
10
10 / 23
11 / 23
12 / 23
13 / 23
14 / 23
15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