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练习题
人民版1.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练习题
人民版 1.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练习题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实行方国联盟B.实行内服和外服制度C.受宗法血缘影响D.实行分封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
根据题干要求,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BD三项的表述属于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具体内容,而不是“政治制度的特点”,不符合题意。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C项表述符合题意“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史实,正确。
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荀子·儒教》中说:“(周公)兼制天下,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
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
”材料不能说明A.王侯是分封的主要对象B.王权借助神权维护统治C.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命令D.血缘是连结政治关系的纽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来看,王族是分封的主要对象,也就是说,血缘是连结政治关系的纽带,排除A、D,从“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来看,就是说,不听话的就不分封,也就是说,被分封者必须要服从周王命令,排除C。
B项材料没有体现。
故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名师点睛】对分封制的几点认识:“封建”的原始含义,即“封”土而“建”国。
这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封建”有很大的不同,今天所说的“封建”,是指一种社会形态,如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依次递进的五大社会形态。
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此处“西周贵族集团”不可误认为是“西周社会”,因为从整个西周社会看还有处于社会下层的庶民。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习题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习题1.1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1.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予以决定。
这⼀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以⾎缘关系为纽带B.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C.权⼒⾼度集中于商王⼿中 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彩2.《礼记》中记录了孔⼦的⼀段话,⼤意是往古的“⼤同”时代,“天下为公”;现在的“⼩康”时代,则是“天下为家”。
这说明古代由“⼤同社会”进⼊“⼩康社会”A由公有制社会进⼊⼩康社会是历史的倒退B 由天下为家进⼊了⼩康社会是历史的进步C出现了⼈剥削⼈的不合理现象,但却是历史的进步D 禹传⼦启是进⼊⼤同社会的标志3.王国维在评论西周取代商时说:“⾃其表⾔之,不过⼀姓⼀家之兴亡与都⾢之移转;⾃其⾥⾔之,则旧制度废⽽新制度兴,旧⽂化废⽽新⽂化兴。
”下列最符合该评论解读的是: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私学取代官学C、权⼒继承制度发⽣变化D、家天下取代公天下4.周政治将“国”与“家”密切结合起来。
能突出说明这⼀结论的是A.嫡长⼦有主祭祖先的特权B.周天⼦既是政治上的共主,⼜是天下的⼤宗C.封邦建国时主要是“授⼟”“授民”D.宗法制以分封制、礼乐制为基础和保障5.⼤宗与⼩宗之间的关系是A.绝对的B.⼟地、财产、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C.⽅国联盟的基础 D.仅仅是家族等级关系6.在中国存在⼀种⼴泛⽽普遍的宗族⽂化——祖先崇拜,由此衍⽣出遍布民间的祠堂。
下列关于祠堂⽂化的正确叙述是A.祠堂的盛⾏与中央集权制、⼩农经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B.宗族被封建政府授权直接执⾏国家法律法规,维持乡村治安C.⾃先秦时期起国家便⿎励民间修建祠堂D.祠堂是宗法制度的物化象征,反映了深厚的家族观念7.《说⽂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A.财产B.⾎缘C.信仰D.地域8.“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这句话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A、商周的制度区别很⼤B、夏商的制度有继承关系C、商朝的政治制度源于周代D、商周的制度有继承关系9.《武丁⼘辞》中有“⼄巳⼘毂贞(壳上的纹路,⼟⼤令衆(众)⼈⾅恊(协)⽥……”的记载,由此可见商代的政治特征是A.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B.王位世袭制的实⾏C.井⽥制的⼴泛盛⾏ D.统治集团⽭盾重重10.据史书记载,奄国(今⼭东曲⾩)曾随武庚叛周。
高中历史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练习 人民版必修1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选择题1.右图是夏朝的启,下面对其取得王位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家天下”变为了“公天下”B.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C.是历史的进步D.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解析:在禹之前实行的是禅让制,禹死后,其儿子启继承了王位,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政治权力由“传贤”变为“传子”,“公天下”变为了“家天下”。
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2.“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商朝人对鬼神非常怀疑B.商朝统治者的思想观念以神为主C.商朝神权色彩浓重D.说明了神在商朝地位的至高无上解析:商代政治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神权和王权的密切结合,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
由此可见,人们对神有着无比的崇拜,而不是怀疑。
答案:A3.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分封为诸侯的可能性最小( )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解析:西周分封制下分封的对象主要是先代帝王的后代、功臣和王族成员,而平民不在受封之列,故乙同学被封为诸侯的可能性最小,正确选项为B项。
答案:B4.“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
”这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 )A.先代贵族的后代B.功臣C.王族D.少数民族首领解析: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大多数是同姓子弟,即王族,他们多被分封到富庶地区和战略要地。
答案:C5.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道:“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君主专制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解析:在我国古代把分封制称作“封建”,“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就是西周采取分封制的目的。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试题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试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答案写在最后表格中。
1.国家产生以前原始人群的社会组织依次为A.氏族→部族→部落联盟B.部族→氏族→部落联盟C.氏族→部落联盟→部族D.部族→部落联盟→氏族2.人类迈入早期国家历史阶段的突出标志有①金属器具的使用②文字的成熟③城的出现④礼制的形成⑤贫富分化现象的发生A.①②③④B.②③⑤④C.③①④⑤D.①②③④⑤3.最初的“王”字是斧钺的象形,这表明早期政治力量的实质是A.高度集权B.崇尚暴政C.政治强权D.黜武好战4.关于早期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适应战争需要而出现B.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C.反映了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D.表明原始经济的发展5.体现早期政权和神权结合的历史现象是A.城的出现B.大规模祭礼活动的举行C.王的产生D.贫富分化的加剧6.仰韶文化时期不同墓葬中,随葬品的数量和质量出现的差别,表明A.贫富分化现象的出现B.阶级矛盾的尖锐C.国家的诞生D.“王”的出现7.《礼记.礼运篇》中的“天下为家,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引文中的“礼”应理解为A.礼节B.礼仪C.礼制D.制度8.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承了禹的地位,出现“天下为家”的局面不是A.私有制发展的结果B.阶级对立的产物C.历史的进步D.巩固部落联盟的需要9.商代政治的特点不包括A.实行王位世袭制B.贵族以血缘为纽带,实行宗法制C.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D.大规模实行分封制10.周初将前代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其根本目的是A.保护贵族的世袭地位B.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C.扩大西周的统治基础D.巩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11.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对周王的义务包括①定期朝贡②提供军役③提供力役④维护周礼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2.周公平定商贵族叛乱后,将亲周的商人贵族微子封于A.鲁B.齐C.宋D.晋13.分封制在西周前期的主要影响是①扩大了统治范围②加强了地方的统治③巩固了周天子地位④形成了割据混战局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4.山东省常被人们简称为齐鲁大地,这起源于A.大汶口文化B.西周分封C.甲骨文记载D.古代地名15.宗法制度是A.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的制度B.以姓别为基础来进行土地分配的制度C.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选拔官员的制度D.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分封诸侯的制度答案写在下面表格中。
高中历史练习题
高中历史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 世袭制B. 君主专制C. 分封制D. 郡县制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的主要政治制度是: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井田制D. 均田制3. 唐朝时期,实行“科举制”的主要目的是:A. 提拔人才B. 削弱世族势力C. 加强中央集权D. 促进经济发展4. 辽、宋、夏、金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主要原因是:A. 地理因素B. 民族矛盾C. 政治制度差异D. 经济发展不平衡5. 明朝“一条鞭法”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A. 统一税收B. 简化税制C. 增加税收D. 减轻农民负担二、简答题1. 请简述西周时期的分封制。
2. 请阐述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3. 请分析唐朝盛世的原因。
4. 请列举北宋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5. 请简述元朝的行省制度。
三、材料分析题材料一:“(秦始皇)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请回答:(1)根据材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2)这一制度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材料二:“(唐太宗)以文德绥抚,得其欢心,于是相与结为父子,联为兄弟,贡琛献宝,四面而至,九夷重译,相望于道。
”请回答:(1)根据材料,唐太宗时期的民族政策是什么?(2)这一政策对唐朝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四、论述题1. 论述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
2. 论述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主要特点及其影响。
3. 论述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历程及其意义。
五、组合型选择题A. 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朝的统治B. 辛亥革命使中国真正实现了民主政治C. 辛亥革命后,中国立即实现了国家统一D. 辛亥革命导致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正确选项为:A、DA. 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B. 促使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 加速了国民大革命的进程D. 导致了国民党的分裂正确选项为:D六、填空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全国分为______个郡。
2. 唐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______”制度。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专题1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测试
第 1 课中国初期政治制度的特色(测试)一、选择题 (每题 4 分,共 48 分 )1.从甲骨文中我们能够看到好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异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恳求,而是托先人转达。
据此我们能够推测商朝() A.国家大事完整经过占卜来决定B.崇敬先人的宗法观点已经形成C.王权拥有神奇色彩D.先人的地位高于神答案: B分析: A 项中的“完整”与题干中的“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矛盾;商人已意识到先人有灵,会关照后代,所以托先人转达对“帝”的恳求, B 正确; C 在资猜中没有表现;题干反应出商人敬祖畏神,但不可以得出先人地位高于神的结论,故 D 表述错误。
2.阅读下边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散布状况表,从中能得出的正确信息有()诸侯国与王室的关系地理地点晋姬姓贵族山西卫姬姓贵族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燕姬姓贵族河北北部和辽宁西部鲁姬姓贵族山东南部齐元勋山东北部及河北西南部①分封制的中心是嫡长子继承制②姬姓诸侯多数散布在富庶地区③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统治领土④分封制致使诸侯盘据混战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B分析:此题能够用清除法。
宗法制的中心是嫡长子继承制,①说法错误;联合有关知识可知,②③说法正确;④在资猜中没有表现,故此题选B。
3.《荀子·儒效》中记录:“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资料所述现象对后代最深远的影响是()A.稳固了西周的统治次序B.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点C.有益于礼乐文化的建设D.致使了诸侯争霸的场面答案: B分析:资猜中的“周公”指的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武王逝世后,周公旦辅助周成王管理天下,在平定三监之乱后,周公大行“封建”,分封元勋和贵族。
资料“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说明姬姓贵族在封国中所占的比率很大,进而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政治理念,这对后代影响深远。
故此题选择 B 项。
4.据《左传》记录,公元前506 年,周王在封鲁公至鲁时,除分给他殷民六族,还“分之土田陪敦,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封康叔于卫时,不只确立封疆的四至界线,并且“授土,陶叔授民,命以《康诰》”,并教育他“启以商政,疆以周索”。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例题整理
01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5、分封制是西周最重要的政治制度,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①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②同姓与异姓诸侯国待遇相同③通过分封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④分封制使西周社会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A ①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分封制概念的准确理解能力。
准确的理解是:②错在“待遇相同”,其实异姓诸葛国情况不尽相同,只有功臣、嫡亲待遇与亲族相似;④错在“西周社会”,应为西周贵族集团即统治阶级。
7、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逓(通“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
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廷乱;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孽无别,则宗族乱。
材料主要论证了A 宗法制的作用B 嫡长子继承制的作用C 分封制的作用D 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关系解析: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材料中不只有“嫡长子”,还有“诸侯”、“大夫”、“妻妾”。
体现了以血缘关系维护统治秩序,避免贵族内部在权力继承问题上的纠纷,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8、客家人十分重视族谱的修订和保存,每个姓氏都有自己的族谱。
族谱内容十分丰富,记载有本族世系源流、支派辈分、人物传略等,贯穿念其根、睦其族、尊其祖之宗旨,是联络海内外宗亲的桥梁和纽带。
下列对客家人重视修订族谱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 古代宗法制的影响B 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C 古代分封制的遗风D 弘扬传统美德的需要解析:“世系源流、支派辈分”说明客家人重视血缘关系,这是宗法制的影响;“人物传略”表明客家人重视彰显家族声誉,弘扬传统美德;封建的小农经济的封闭性造成了传统的家族聚居模式,这是客家人重视族谱修订的深层原因。
AB D 三项均正确,答案是C 项3、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A 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 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 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 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解析: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不包含“兄终弟及”4、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A 嫡长子继承制B 反复出现的分封制C 三纲五常的伦理观D 传统宗族观念解析: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也是嫡长子继承制,BCD都是次要原因1、有关夏商政治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启继承禹的最高政治领袖的地位,“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②夏王朝为商汤所灭③数量可观的甲骨文资料反映了商朝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文化生活④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⑤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A ①②④B ②④⑤C ②③④⑤D ①②③④⑤解析:甲骨文在商朝就已出现5、宗法制度是指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宗法制度的表现形式不包括A 家谱B 宗祠C 族规D 授土解析:“授土”属于分封制的内容6、《书序》说“武王既胜殷,绑诸侯,班宗彝,作《分器》。
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每课一练(人民版必修1)
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时练(人民版必修1)一、选择题1.图1所示的政治制度在历史上称为A.分封制B.行省制C.郡县制D.科举制2. 2010年初山东淄博陈庄遗址出土一件青铜器,上有“丰般作文祖甲齐公尊彝”铭文(图2)。
(“丰”:国名,“般”:人名,“作”:制作,“文祖甲”:对先辈的尊称,“尊彝”:泛指祭祀的礼器。
)这件青铜器及铭文可用于研究①西周分封制②当时的冶铸业③秦朝郡县制④隶书的特点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3.历史典故“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西周时期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蜂拥而至勤王。
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郡县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宗法制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5.用父亲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是A.郡县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6.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
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A.分封制 B.封建制度C.君主专制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7.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宗法制 B郡县制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8. 2009年10月在山东省召开了第十一届全运会。
其宣传口号有“和谐齐鲁风,精彩全运情”、“齐鲁齐心,全民全运”等。
用“齐鲁”代表山东起源于古代的()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行省制9.下图是江苏省丹徒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
该青铜器底部铭文记载了周王将一个贵族分封到宜地,并赐其土地、人口和仪仗等情况。
该文物能成为研究西周社会那一课题的首选A.政治制度B.土地制度C.文学艺术D.手工技术10.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皇太子李建成,逼父皇李渊退位,李世民违反了① 孔子的“礼” ②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③ 宗法制④ 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1.《国语》记载:大夫以上食肉,士食鱼炙,庶人食菜。
高中历史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习题人民版必修1
【师说】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 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习题人民版必修1一、选择题1.公元前21世纪,禹之子启夺得王位,政治权力从“传贤”变成“传子”。
这反映了( ) 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郡县制取代分封制C.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D.专制制度取代民主制度【解析】政治权力从“传贤”变成“传子”,体现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反映了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答案】 A2.“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反映出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夏朝时期的秩宗,商朝时期的卜、巫、史,西周时期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官职,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他们权力较大,这反映了夏、商、周时期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故选C项。
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
【答案】 C3.商鞅一人多姓。
据《姓纂》载:“秦有卫鞅,受封于商,子孙氏焉。
”其中“商”姓来源于( )A.所任官职名 B.所在地方的地名C.母亲的族姓 D.因功得到的封地【解析】从材料中可见商鞅原叫卫鞅,受封于商地,而得姓商,故又名商鞅,说明“商”姓来源于封地。
【答案】 D4.《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西周时维持这一体系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C.等级制 D.世袭制【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左传》这段话的含义:天子建诸侯,诸侯立卿大夫,卿立下级之卿或大夫,大夫立下级大夫或“属大夫”……那么维系这一分封“体系”的只能是宗法制。
【答案】 B5.“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
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
”《左传》的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周王室强大 B.郑伯不畏周王C.分封制瓦解 D.诸侯之间不和【解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读懂材料,作为诸侯的郑伯不朝觐周王,所以周王命诸侯伐郑,说明有些诸侯不服从周王号令,反映了分封制的瓦解。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练习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练习一、选择题1. 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领地国家”与“税收国家”的概念。
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
根据这一定义,下列中国古代王朝中属于“领地国家”的是()A.西周B.秦C.夏D.清2.相传周成王和弟弟叔虞玩耍时用桐叶对弟弟说:“我把它封给你吧!”一旁的周公马上上前表示祝贺。
成王说:“我是开玩笑的。
”周公说:“天子无戏言。
”于是成王把唐封给了弟弟叔虞。
这则故事说明了当时实行的()A.王位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君主制3.“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适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是故诸侯失位则天下乱,大夫无等则朝堂乱。
”这表明西周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目的是()A.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B.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C.防止内部纷争,强化中央集权制度D.解决权位和财产的继承与分配,稳定统治秩序4.西周实行分封制主要是为了()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势力C.团结同姓诸侯,排斥异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5.“封建社会”这个概念是近代由西方引入中国的,与古代中国的“封建”有很大不同,下图中所示的唐代柳宗元文章中的“封建论”其主题可能是()A.皇帝继承制B.分封制C.三公九卿制D.郡县制6.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这里“封建”是指()A.分封诸侯国B.进行封建改革C.实行宗法制D.封建制度7.“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8.在中国远古的尧舜禹时期,天下太平,被誉为“大同社会”,自启继承了禹的地位之后,中国就由“大同社会”进入了“小康社会”,下列对此的评价,正确的是()A.由天下为公的公有制社会进入家天下的私有制社会是历史的倒退B.由天下为家进入小康社会是历史的进步C.出现了人剥削人的不合理社会现象,但却是历史的进步D.禹传子启是中国进入了大同社会的标志9. 先秦经典《尚书》多次提到“民主”:“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天命于成汤”,意即“上天为民求主,天降大任于成汤,使为民主”。
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每课一练(人民版必修1)5
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时间40分钟,满分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文中的“大道”是指()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公有制④私有制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②解析:“大道既隐”反映了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原始社会后期的一些制度逐渐废除,包括禅让制及生产资料公有制等。
答案:A2.对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表述正确的是()①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②家天下制度取代了禅让制③禹死后,其王位继承方式是兄终弟及④从此以后,王位开始在一姓中世袭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本题是一道组合选择题,从“大禹治水”到“大禹戴冠冕”,反映了家天下制度取代了禅让制。
禹死后,其子启即位,传位方式并不是兄终弟及,③的表述是不正确的。
排除含③的A、B、D三项,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C3.(2011·淄博期中)西周时大行封邦建国,其分封的主体是()A.功臣B.归顺的殷商旧族C.姬姓亲族D.夏王、商王的后裔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
周初分封的诸侯,大多是姬姓亲族。
答案:C4.我国古代文献中经常会出现“百世不迁之宗”,它指的是()A.大宗的长子B.大宗的庶子C.小宗的长子D.小宗的次子解析:依据大宗、小宗的概念和宗法制的内容,可以判断我国古代文献中经常出现的“百世不迁之宗”,指的是大宗长子。
答案:A5.下列关于右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B.“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C.是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D.维系了奴隶主的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解析:从所给图片来看,其展现的显然是宗法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D对宗法制的理解不正确。
答案:D6.新华社报道,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
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宗法制解析:从“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分析,与其相关的是宗法制。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同步练习题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同步练习题1夏朝立国,开启了“家天下”局面。
在政治制度上体现为()A.国家大事由占卜决定B.分封制C.实行禅让制D.世袭制代替禅让制【解析】选D。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并传位给自己的后代,“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A是决策方式;B实行于西周;C出现于原始社会。
2.商代统治者凡政治事务都要通过店下进行决策,这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A.神权与王权结合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权力的高度集中D.以宗族关系为基础【解析】选A。
由题干信息“占卜进行决策”可以看出王权与神权相结合,正确答案选A。
3.)金文中的“封”字写作,“邦字写作#,意为植树为帜,划定疆界。
其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内外服制C分封制D.郡县制【解析】选C。
结合题干和所学知识,分封制即“封邦建国”的意思,周王把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分给诸侯建立诸侯国,以巩固周王统治,故选择C。
4.周公把商贵族微子启分封到宋,同时又在宋周围分封同姓诸侯。
周公这样做的目的是()A.与商贵族共掌天下B.拉拢并控制商贵族C.巩固中央集权体制D.确立自己的专制权威【解析】选B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分析材料,周公分封商代奴隶主贵族主要是因为他们及其后裔仍有较大影响力,在其周围分封同姓诸侯则是为了加强防范,故选B。
师专用【深化点拨】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通过层层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形成了贵族统治阶级内部森严的等级秩序:“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
5.(2016·云南学业水平测试)《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BA.财产B.血缘C.信仰D.地域【解析】选B。
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选择B符合题意。
必修一专题一: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每课名题5)必修一专题一:1、中国早期政
必修一专题一: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9小题,共0分)()1.《汉书·地理志》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材料中的“周制”是指A.郡县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袭制 D.行省制()2.《左传》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王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材料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的信息包括①分封制②宗法制③世袭制④等级制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3.为避免出现“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的混乱情形,周朝开始确立()A.禅让制B.嫡长子继承制 C.分封制D.王位世袭制()4.“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分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体现了宗法制等级森严及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特点B.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权力的分配C.宗法制的形成有利于宗族的团结及内部的稳定D.体现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5.“中国”一词在出土文物中最早见于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的铭文:“余其宅兹中或(国),自兹(音,治理)□民。
”意思是建都于天下的中心,从这里统治人民。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青铜器“何尊”是由官府督造的B.铭文表明西周开始出现国家C.铭文说明西周时盛行郡县制D. “中国”一词西周和现在意思一致()6.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
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D.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7.广东省新会县城隍庙的庙门上镌刻着一副楹联:女无不爱,媳无不憎,劝天下家婆,减三分爱女之心而爱媳;妻何以顺?亲何以逆?愿世上人子,将一点顺妻之意以顺亲。
高中历史专题一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后提升训练人民版必修.doc
课后提升训练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在商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这说明商朝时( )A.祭祀是唯一的政治活动B.对外战争是唯一的政治活动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D.负责祭祀占卜的官员政治地位最高【解析】选C。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说明商朝的国家大事是祭祀与对外战争,将国家的重大政治活动与祭祀等具有神秘色彩的活动相结合,使得王权具有神秘色彩,故选C。
2.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提到:“故商人祀其先王,兄弟同礼;既先王兄弟之未立者,其礼亦同……”这一状况( )A.加强了对全国各地的有效管理B.形成了上下尊卑的等级关系C.容易造成统治阶级的内部纷争D.维系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解析】选C。
材料中“兄弟同礼”的现象表明商朝时嫡庶未立,尚未形成明确的王位继承制度,故容易造成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之争。
3.(2017·北京高一检测)《诗经·国风》收录了周南、召南、卫、郑、齐、魏、唐、秦、陈、曹等十五个不同地区的乐歌。
由此可知,周朝控制的主要区域位于( ) A.黄河中下游 B.长江中游C.巴蜀地区D.关中地区【解析】选A。
十五国风,即西周时期十五个不同地区的乐歌,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周南、召南位于汉水和长江中游,其余为黄河中下游。
故A正确,B、C、D错误。
4.(2017·保定高一检测)周公把商贵族微子启分封到宋,同时又在宋周围分封同姓诸侯。
周公这样做的目的是( )A.与商贵族共掌天下B.拉拢并控制商贵族C.巩固中央集权体制D.确立自己的专制权威【解析】选B。
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分析材料,周公分封商代奴隶主贵族主要是因为他们及其后裔仍有较大影响力,在周围分封同姓诸侯则是为了加强防范。
故本题选B。
【拓展延伸】周王与同姓诸侯之间的关系(1)政治上是君臣关系:周王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是天下共主;诸侯是周王的臣属,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人类适人早期国家历史阶段的突出标志有()①金属器具的使用②文字的成熟③城的出现④礼制的初步形成⑤贫富分化现象的发生A①②①①B②③⑤④C.③①④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D2体现早期政权和神权结合的历史现象是()A城的出现B大规模祭礼活动的举行C.王的产生D贫富分化的加剧【答案】B(点拨:依播商朝政治文化的特点,)1.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承了禹的地位,出现“天下为家”的局面不是()A私有制发展的结果B.阶级对立的产物C历史的进步D巩固部落联盟的需要【答案】D(点拨:注意“天下为家”局面出现的历史背景,)2.商代政治的特点不包括()A实行王位世袭制B贵族以血缘为组带,实行宗法制C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D.大规模实行分封制【答案】D3.周初将邮代费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其根本目的是()A保护贵族的世袭地位B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C.扩大西周的统治基础D矾固刚建立的西周政权【答案】D4.(2010年,北京)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副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答案】C5.分封制在西周前期的主要影响是( )①扩大了统治范围了地方的统治③巩固了周天子地位④形成了割据混乱的局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A6.山东省常被人们简称为齐鲁大地,这起源于()A.大汶口文化以四周分封C.甲骨文记载D古代地名【答案】B7.“亲情是缘,相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测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宗法制B分封制C.井田制D.邯县制【答案】A(点披:“亲情是缘,相聚是缘“体现的是一种血与地缘关系,这种关系与宗法制密切相关,因为宗法制是以血缘为基础的,)8.中国古代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A.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B是历史的大倒退C.标志着早期国家形成D.阻碍了社会进步【答案】A(点找:政治制度的变迁是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产物,中国社会由公有制向私有制的转化,是历史的进步,这个交化导致了古代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
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课一练(人民版必修一)
专题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课一练(人民版必修一)一、选择题1.读某朝世系示意图,可知该王朝实行的是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宗法制D.嫡长子继承制2.反映我国原始社会最终被奴隶制的国家夏朝所取代的史料是()A.《国语》中记载的“防风后至,禹杀而谬之”B.《越绝书》中记载的“禹穴之时,以铜为兵”C.《左传》中记载的“茫茫禹迹,划为九州”D.《礼记》中记载的“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3.下图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
《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
”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井田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4.右图反映的是周朝的政治制度及其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B.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C.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序列D.整套制度维系奴隶主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5.“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6.在商朝有相当多的卜人与巫师与商王共同负责通神事务,几乎每事都要都有要占卜,这表明A.商朝的专制特征明显B.政治上的神权色彩浓厚C.内服与外服制度的和谐D.君权神授与天人咸应7.在判定文明时代出现的具体标志时,有学者将其物化为:(一)以宗庙、宫室为核心的都城的设立;(二)王陵区的存在;(三)青铜礼器与青铜兵器被比较广泛地使用;(四)已能记载语言的文字的应用。
按照此标准,中国文明社会形成的时间最迟不晚于()A.一万年前B.传说中的黄帝时期C.商周时期D.秦汉时期8.史载:“武王克商,先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
封武王弟康叔于卫,封成王弟叔虞于晋,封周公子伯禽于鲁,封王室召公奭于燕(当时山东、山西是主要农业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这说明分封制A.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B.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C.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D.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2.周代祭祀是国家的大事,凡是国家的大典、官员的任命、战前的誓师、战后的行赏等,大都在宗庙中举行。
这说明周代A.借助宗法关系维护统治B.神权政治统治思想盛行C.注重加强宗族内部团结D.家国一体政治开始形成3.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蕴含着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寓义。
与春节“合家团圆”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禅让制B.世袭C.分封制D.宗法制4."据史料记载,商王断定大事,要综合考虑五个方面的意见,即王本身、卿士、庶民(人)、卜(龟)和筮。
如若王、卿士和庶民一致同意,而龟筮反对,则以不动为好,动则不利。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商朝A.商王完全垄断决策权B.政治带有迷信色彩C.王权受制于族权D.已形成早期民主制5.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
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
这种建筑布局A.深受宗法影响B.突出皇权至上C.体现宗教色彩D.利于邻里和睦6.陕西宝鸡出土的西周时期弓鱼国墓地是弓鱼氏宗族的墓地,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其中国君墓规模最大,其余几类基的规模依墓主身份等级而逐次降低。
类似的这种“族坟”,在多地考古中均有发现。
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A.宗法关系掩盖贫富悬殊B.经济发展维系礼乐体制C.血缘关系主导社会生活D.阶级矛盾导致社会危机7.殷墟甲骨卜辞大多是占卜的记录。
从10多万片甲骨卜辞中可以看出,一切民事都被涂上了“神事”的色彩。
商王一年之中,无日不祭;大事小事,无事不卜。
这反映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宗法制度雏形已现端倪B.政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C.政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D.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8.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
”其中“立子立嫡之制”是指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礼乐制9.《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
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
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A.分封制B.宗法制C.察举制D.世袭制10.西周是青铜器铭文大发展的时期,其字数与内容较商代相比均有了显著变化。
在出土的青铜器中,用何尊、大盂鼎等详细记述贵族们接受周王的训诰和册命典礼的长篇巨制,屡见不鲜。
该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西周A.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B.更加注重礼制的建设C.青铜制造技术的发展D.汉字的运用日益广泛11.春秋中期以后,很多诸侯国的权力被少数强大的卿大夫家族所控制,政归大夫、政出家门、国君形同傀儡的情况层出不穷。
这种情况表明A.宗法制度重新确立B.天子共主地位丧失C.等级制度遭受冲击D.政治改革运动频繁12.夏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
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予畏上帝,不敢不征”。
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
”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这说明夏商周时期A.统治较为稳定B.政权更迭频繁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D.各项制度尚不健全13.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组成部分。
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齐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A.周王B.齐国国君C.卿大夫D.士14.中国古语云“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夫君者,民众父母也”。
孔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这种思想的源头是A.君主专制B.中央集权C.宗法制度D.家天下观念15.许倬云先生的《万古江河》中提到“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从有余的地方取出来,以补不足),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
”这反映了西周的政治机制()A.有利于稳定社会政治秩序B.有利于西周中央高度集权C.有利于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D.有利于边疆的开发与拓展16.《礼记》中记述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大道既隐”后,被取代的制度是指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公有制④私有制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17.周天子与绝大多数的诸侯都是亲戚关系,同姓诸侯不是他的兄弟就是他的子侄,异姓诸侯通过婚姻与他形成甥舅之亲。
这体现出A.家国一体B.天下共主C.等级森严D.世卿世禄18.史学家许倬云根据对春秋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516人和战国时期在政治上活动的713人所做的统计研究,发现后一个时期出身微贱的人的百分比两倍于前一个时期:春秋时期为26%,战国时期为55%。
比例增加说明A.更多儒家思想家得到重用B.世卿世禄制度被彻底打破C.宗法分封制逐渐走向解体D.战国时普遍推行军功爵制19.《春秋左氏传》:“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
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
”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是()A.用神权强化王权B.嫡长子继承制C.严格的等级关系D.王位世袭制20.《吕氏春秋•审分览》载:“立适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
”这表明实行宗法制的目的是A.消除诸子矛盾B.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C.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D.实现长治久安21.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A.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B.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C.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D.周天子已经失去军事力量22.《春秋公羊传》中记载:隐(鲁隐公)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桓(鲁桓公,隐公之弟)何以贵?母贵也。
”这反映了A.宗法制的核心内容B.外戚对朝政的干预C.宗法分封制的瓦解D.礼乐制度遭到破坏23.在宗法制中,关于大宗与小宗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①是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关系②在政治上是上级和下级的关系③是家族内部的等级关系④是不同宗族的大小关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4.夏朝立国,开启了“家天下”局面。
在政治制度上体现为( )A.国家大事由占卜决定B.分封制C.实行禅让制D.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25.《礼记•礼器》云:“太庙之内敬矣。
君亲牵牲,大夫赞币而从:君亲制祭,夫人荐盎君亲割牲,夫人荐酒。
”材料中“君”的行为A.表达对神灵虔诚和崇敬B.突显自己特殊政治地位C.强化皇权神圣不容僭越D.彰显家国一体祥和精神26.考古发现东周时期的墓葬中,诸如安徽寿县的蔡侯墓、河南新郑的郑侯墓、河南辉县的卫国卿大夫墓都用了九鼎殉葬;山西侯马的一些士的墓葬,则用了五鼎。
这表明A.上下尊卑失范,等级观念趋淡化B.僭越风气滋长,传统礼制遭破坏C.异姓诸侯崛起,宗法秩序已瓦解D.地方势力坐大,分封制荡然无存27.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由此可见夏、商、周政治制度A.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B.实行政权和神权相结合C.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D.统治集团实现高度集权28.在西周的分封制下,受分封的偏远诸侯国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夷、戎、狄等少数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
这主要说明分封制A.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确立了一套等级制度D.促进了民族的交融29.《史记•殷本纪》说,商王之继统,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
《史记•宋世家》也说:“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天下通义也。
”这都体现了A.严格的等级序列B.禅让制的被取代C.血缘纽带的强化D.王位世袭的混乱30.甲骨文中有关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很多,但商王并非直接向他们心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要托祖先转达。
对此解读最为合理的是商代( )A.弥漫着迷信色彩B.占卜决定戎和农C.宗法观念已形成D.祖先地位高于神参考答案1.A【解析】【详解】材料中“封建”就是分封制,材料“此制度,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说明西周分封制对于后世的国家统一具有奠基作用,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分封制下中央对于地方管理的弱化,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分封制下王室对于土地的控制,故C项错误;先秦时期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故D项错误。
2.A【解析】【详解】宗庙是宗法制的体现。
材料中国家大事在宗庙里举行,说明借助宗法关系维护统治,故选A;神权盛行在夏商时期,排除B;C与材料无关,排除;家国一体形成始于启将公天下变为家天下,故D错误。
3.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春节的“合家团圆”主要是凝聚宗族、家庭情感的,与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宗法制的关系最为密切,故D项正确。
禅让制并不一定涉及到血缘关系。
世袭只是指政治权力的沿袭,与家庭关系并不密切。
分封制是与“合家团圆”没有太大关联。
故排除ABC三项。
4.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商王断定大事要进行(人)、卜(龟)和筮,且龟筮反对,则以不动为好,说明早期的政治有带迷信色彩,故B项正确。
“要综合考虑五个方面的意见”说明商王没有完全垄断决策权,排除A项。
“要综合考虑五个方面的意见,即王本身、卿士、庶民(人)、卜(龟)和筮”说明王权并不是完全受制于族权,还受到其它方面因素的限制,排除C项。
材料反映商王决策会综合考虑各方意见,并不能说明就是早期的民主制,排除D项。
5.A【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
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长幼有序”“男尊女卑”可得出土楼的结构特点与建筑布局体现的宗法的思想,故A项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一个家族,谈不上皇权至上,故B项排除;材料中宗族与宗教是两回事,故C项排除;利于邻里和睦有其影响,但是反映不了题旨,故D项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名师点晴】土楼是中原汉民即客家先民沿黄河、长江等流域历经多次辗转迁徙后,将远古的生土建筑艺术发扬光大并推向极致的特殊产物。
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家族的凝聚中心。
客家土楼集体聚居的特殊性,反映了客家人的强烈的家族伦理制度。
尊师重教的传统,使许多土楼内专设学堂或以祠堂祖堂兼作学堂,供本楼及邻近子弟学习文化。
6.C【解析】【详解】“墓葬可分为七个等级”说明墓葬受到宗法制等级的影响,可见血缘关系主导社会生活,故C项正确;材料中论述的宗法等级观念,不是宗法关系掩盖贫富悬殊,故A项错误;礼乐制度是依靠分封制维系,不是经济发展水平主导,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及社会危机的问题,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