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全方位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全方位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渭滨区农民收入增长调查分析与对策建议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因此,保持农民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关要求,了解掌握我区农民收入情况,最近我们深入到全区6个乡镇及部分村组和有关涉农部门,通过召开座谈会、到田间地头和龙头企业考察了解、发放调查摸底表等方式,对近三年来全区农民收入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农民增收趋势进行初步分析。总的来看,我区农民收入增长潜力较大,增收势头良好,但要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还存在一定困难,任务相当艰巨。为此,必须大力调整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后山区农村开发步伐,提高全区农业的整体效益,为农民增收拓宽渠道、夯实基础。
一、近三年来我区农民收入的增长构成与分析
近年来,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从结构来看,以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为主,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为辅,呈多元化快速增长。主要特点和趋势如下:
一是农民收入总额逐年增加。近三年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4年的2566元增加到2007年3700元,三年净增1134元,平均每年净增
378元,除2005年外(晁峪、八鱼新近划归我区农民收入基数偏低),其余两年增速均高于全国和省市平均水平。其中2007年比上年增加591元,增速为19%,为历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由此看出,近三年来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原有基础上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二是家庭经营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2005年全区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41.4%,2006年为43.3%,2007年为44.4%。家庭经营纯收入在农民收入中占比较大。主要得益于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的发展、农产品的增加和价格回升,也得益于我们长期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三是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增长点。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周边一部分土地被征用,城郊区大量失地农民和后山区农民在农闲时间外出打工所得的劳动报酬收入在农民收入中的份额加大。这反映出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政府通过采取政策引导、加大劳动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等方法促进农民增收。随着务工人员技能的不断提高,务工工资有所增加。同时务工的农民工工资的上调,使农民外出务工所得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工资性收入具有很大潜力。
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2005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92元,2006年为9451元,2007年为10993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5年的3.05:1发展到2007年的2.97:1。由于近年来区委坚持实行城乡一体化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城市经济发展辐射带动农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逐步缩小趋势。
五是农民的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不断增长。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我区在积极落实中央各项惠农政策中,大力实施税费改革和退耕还林、粮食直补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使农民的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有了明显的增长。2007年全区农民人均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达到845.5元,比2005年增加260元,增长44.3%。
近年来,我区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从全国政策来看,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树立了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理念,连续出台了五个一号文件和一系列增加农民收入的扶农惠民政策,积极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农村综合改革逐步深入,农业税、特产税全部取消,为这一时期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我区发展思路来看,换届以来,区委、区政府把后山区农村开发作为全区“三大重点”工作之一,作为加快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按照“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思路,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后山区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关于开展创建新农村驻建设“示范村”活动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实行区级领导包乡镇、部门包村、“扶贫帮困”等办法,为促进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我们工作措施来看,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突出生产发展、农民增收这个核心,逐年加大政策扶持和倾斜,加大支农惠农力度,每年拿出300多万元,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移民搬迁、文化事业、劳务培训五个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后山区农村开发力度,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从农民增收的特点来看,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纯农业户的收入低于非农业户和兼业农户,纯农业户基本上是中低收入户。实践证明,农民群众中从事传统农业、分散生产的,收入就低;用现代方式规模经营的种田大户、养殖大户,收入相对就高。特别是处于偏远闭塞地区、一家一户为单位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民群众,是低收入者最低层,生活普遍十分困难。目前,农民收入构成中来自非农产业比重已经接近一半,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近60%。这表明当前农民收入增长的大部分主要靠非农业,而不是靠种地,这预示着今后农民收入增长的发展方向。
二、我区农民增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差距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但是与全国、全省相比,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后劲不足、渠道不多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与外部相比,存在与全国平均水平和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与内部相
比,既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又有不同地区农民收入之间的差距和不同经营类型农民收入之间的差距。具体来看:
一是农民人均纯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几年,我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与以往相比增长较快,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2007年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440元,与东部10省5700元相比,差距还很大。这主要是由于我区农业基础薄弱,主导产业不大不强,尤其是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不紧密,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民增收缺乏新的支撑点。
二是地域性差距明显,不平衡性突出。从全区6个乡镇农民收入变化情况看,从市郊、川道到后山区,呈现出由高到低的特征,差异比较明显。2007年马营、神农、高家三镇高出全区平均水平,而其余3个乡镇均低于全区平均水平。2007年农民纯收入最高的高家镇与最低的晁峪乡相差1762元,农民增收缓慢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后山区。这说明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特别是个后山区农村发展滞后,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短腿”。
三是农民工资性收入虽占较大比重,但比例呈下降趋势。2005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37.8%,2006年为35.6%,2007年为32.7%,呈逐年微弱下降趋势。这与我区地处城郊型农村的实际不相称,主要是因为劳务经济总量不大,发展不快,劳力型居多,技能型输出较少,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增幅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