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高级脂肪酸教学课件PPT
合集下载
油脂和脂肪酸的分析ppt课件
![油脂和脂肪酸的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cee4dfc8d376eeafaa3118.png)
• 要点:乙醚的沸点与人体温接近,注意防爆和中毒。
索氏提取器(Soxhlet)
索氏提取器为一回馏装置 (图),由浸提管,小烧瓶及冷凝 管联接而成,浸提管两侧分别有 虹吸管及通气管。利用溶剂回流 及虹吸原理,使固体物质连续不 断地被纯溶剂萃取,富集在烧瓶中。 本法提取的物质,除中性 脂肪外,还会有游离脂肪酸、蜡、 磷脂、固醇及色素等脂溶性物质, 固提出的物质只能称粗脂肪。
酸/碱水解法——盖勃法
盖勃法的原理与巴布科克法相似,但该 方法用硫酸和异戊醇、硫酸消化酪蛋白 钙盐、碳水化合物,释放脂肪通过加热 保持液态脂肪。 盖勃法较巴布科克法简单快速,广泛应 用于不同的日用品中,使用异戊醇阻止 了糖的炭化,该法在欧洲比美国使用更 为广泛。
酸/碱水解法——洗涤剂法
洗涤剂法的原理是洗涤剂与蛋白质反应 形成复杂的酪蛋白盐一洗涤剂,而打破 了乳化液,释放脂肪。 该方法被首先用来测定牛奶中的脂肪。 牛奶装入巴布科克瓶中,加入阴离子洗 涤剂一二苯基磷酸钠,溶解稳定脂肪的 酪蛋白钙盐,释放脂肪;使用亲水性聚氧 乙烯洗涤剂,使脂肪和其它化合物分离, 通过容量法测定脂肪含量,以%计。
油脂和脂肪酸的分析
第一节 油脂的测定
油脂——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脂肪酸与甘油所形成的脂类化合
物。
粗脂肪——用有机溶剂浸提的油脂因含有磷脂、
色素、蜡以及脂肪酸等物质,故而称之。
油 脂
游离态(油或脂)— 溶于有机溶剂。常用乙醚、氯仿、苯、 — 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浸提。 结合态—— 不能被有机溶剂(如乙醚)完全浸提,可被盐酸 水解为脂肪酸和碱。用氯仿-甲醇浸提。
硫酸加入装有已知量的牛奶的巴布科克瓶中消 化脂肪膜,释放脂肪,离心,加热水使脂肪分 离至巴布科克瓶的刻度部分,以容量法测定但 结果用重量法来表示。巴布科克法是乳制品中 脂肪测定的最普通的方法,时间约为45min,平 行实验误差在0.1%之内。 巴布科克法无法测定乳制品中的磷脂,不适合 于测定包括巧克力、含糖食品和含糖乳制品等, 因为硫酸使巧克力中的糖发生炭化。
油脂高级脂肪酸教学课件PPT
![油脂高级脂肪酸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aa9229d8a8114431b80dd864.png)
2.油脂中高级脂肪酸的饱和程度越大, 其熔点越高,影响着油脂的存在状态
性质决定用途:
1、氢化:制人造奶油
2、酸性水解:甘油、高级脂肪酸
3、碱性水解: 肥皂等。h
13
三、油脂的化学性质
2.油脂的氢化(油脂的硬化)
h
14
2、与H2加成—油脂的氢化 油脂的硬化
(油)
(脂肪)
工业应用:把多种植物油转变成硬化油(氢化油)
h
4
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你所接 触到的油脂的认识。(可谈谈你所知道的它们
对你的有什么作用或者它们的特点。)
1 .衣服上的油渍可用汽油洗.
2. 家里做汤放的油浮在水面,油脂有的呈液态,有 的呈固态, 3.触摸时有滑腻感. 4.油瓶快倒空时,油滴速度很慢。
提 供
营养物质
能量
能
葡萄糖
17.2 kJ/g
量 对
蛋白质
18 kJ/g
比
油脂
h
39.3 kJ/g
5
二、油脂的物理性质
1.密度比水的密度小,为0.9~0.95g/cm3 2.有明显的油腻感 3.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4.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 5.当高级脂肪酸中烯烃基多时大多为液态的油; 当高级脂肪酸中烷烃基多时,大多为固态的脂肪。
油脂不溶于水,但能够溶解一些不能溶于水的营 养物质,如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 维生素E、维生素K等)
动、植物 NaOH
油脂
△
混合液 胶状液体
NaCl固体 盐析
上层 加 填 充 ,压剂 滤 干 燥 肥皂
下层 提 纯 分 离 甘油
h
上层:高级 脂肪酸钠 下层:甘油、 NaCl溶液
9
性质决定用途:
1、氢化:制人造奶油
2、酸性水解:甘油、高级脂肪酸
3、碱性水解: 肥皂等。h
13
三、油脂的化学性质
2.油脂的氢化(油脂的硬化)
h
14
2、与H2加成—油脂的氢化 油脂的硬化
(油)
(脂肪)
工业应用:把多种植物油转变成硬化油(氢化油)
h
4
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你所接 触到的油脂的认识。(可谈谈你所知道的它们
对你的有什么作用或者它们的特点。)
1 .衣服上的油渍可用汽油洗.
2. 家里做汤放的油浮在水面,油脂有的呈液态,有 的呈固态, 3.触摸时有滑腻感. 4.油瓶快倒空时,油滴速度很慢。
提 供
营养物质
能量
能
葡萄糖
17.2 kJ/g
量 对
蛋白质
18 kJ/g
比
油脂
h
39.3 kJ/g
5
二、油脂的物理性质
1.密度比水的密度小,为0.9~0.95g/cm3 2.有明显的油腻感 3.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4.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 5.当高级脂肪酸中烯烃基多时大多为液态的油; 当高级脂肪酸中烷烃基多时,大多为固态的脂肪。
油脂不溶于水,但能够溶解一些不能溶于水的营 养物质,如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 维生素E、维生素K等)
动、植物 NaOH
油脂
△
混合液 胶状液体
NaCl固体 盐析
上层 加 填 充 ,压剂 滤 干 燥 肥皂
下层 提 纯 分 离 甘油
h
上层:高级 脂肪酸钠 下层:甘油、 NaCl溶液
9
《化学:油脂》课件
![《化学:油脂》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957444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b5.png)
2 酯化反应
甘油和脂肪酸通过酯化反应结合在一起,形成油脂分子。
3 饱和和不饱和脂肪酸
脂肪酸可以是饱和的或不饱和的,饱和脂肪酸的碳链上没有双键,而不饱和脂肪酸含有 一个或多个双键。
油脂的性质和特点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 油脂通常呈液体或膏状,具有不同的固化点。
• 它们可以是透明的或不透明的,具有不 同的颜色和质地。
酯化法
通过反应将脂肪酸与甘油 酯化,以制备油脂。
水解法
通过水解反应将脂肪酸从 甘油中分离,得到纯净的 油脂。
油脂的安全与环保
在油脂的提取和加工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安全和环保问题。通过合理的设备和操作,可以有效减少对 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化学:油脂》PPT课件
欢迎来到《化学:油脂》PPT课件!本课程将为您介绍油脂的定义、常见的 油脂、油脂的组成和结构、油脂的性质和特点、油脂的用途和应用、油脂的 提取和加工方法,以及油脂的安全与环保。
油脂的定义
油脂是一类由动植物或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具有高脂肪含量,通常是液 体或膏状的物质。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
• 油脂在氧气存在下会发生氧化反应。 • 它们可以通过加热或加压进行化学改性。
油脂的用途和应用
1
工业应用
2
油脂被用作生产肥皂、润滑剂、涂料
和生物燃料的原料。
3
食品加工
油脂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中的烹饪、调 味和烘焙。
美容和保健
油脂在美容和保健领域中被用于护肤、 按摩和治疗。
油脂的提取和加工方法
榨取法
通过物理力或化学溶剂将 油脂从植物或动物组织中 提取。
常见的油脂
橄榄油
橄榄油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油, 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 心血管健康。
甘油和脂肪酸通过酯化反应结合在一起,形成油脂分子。
3 饱和和不饱和脂肪酸
脂肪酸可以是饱和的或不饱和的,饱和脂肪酸的碳链上没有双键,而不饱和脂肪酸含有 一个或多个双键。
油脂的性质和特点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 油脂通常呈液体或膏状,具有不同的固化点。
• 它们可以是透明的或不透明的,具有不 同的颜色和质地。
酯化法
通过反应将脂肪酸与甘油 酯化,以制备油脂。
水解法
通过水解反应将脂肪酸从 甘油中分离,得到纯净的 油脂。
油脂的安全与环保
在油脂的提取和加工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安全和环保问题。通过合理的设备和操作,可以有效减少对 人体和环境的危害。
《化学:油脂》PPT课件
欢迎来到《化学:油脂》PPT课件!本课程将为您介绍油脂的定义、常见的 油脂、油脂的组成和结构、油脂的性质和特点、油脂的用途和应用、油脂的 提取和加工方法,以及油脂的安全与环保。
油脂的定义
油脂是一类由动植物或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具有高脂肪含量,通常是液 体或膏状的物质。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 角色。
• 油脂在氧气存在下会发生氧化反应。 • 它们可以通过加热或加压进行化学改性。
油脂的用途和应用
1
工业应用
2
油脂被用作生产肥皂、润滑剂、涂料
和生物燃料的原料。
3
食品加工
油脂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中的烹饪、调 味和烘焙。
美容和保健
油脂在美容和保健领域中被用于护肤、 按摩和治疗。
油脂的提取和加工方法
榨取法
通过物理力或化学溶剂将 油脂从植物或动物组织中 提取。
常见的油脂
橄榄油
橄榄油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油, 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 心血管健康。
课件_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油脂PPT课件_优秀版
![课件_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油脂PPT课件_优秀版](https://img.taocdn.com/s3/m/8cb0010a9e314332386893b8.png)
你知道人体所必需的六大营养素是什么?
3C17H33COOH +
3C17H33COOH + 脂肪中必需脂肪酸的含量越高,其营养价值越高。
糖类 理解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不饱和高级脂肪酸形成的甘油脂熔点较低,呈液态。
CH3COOH+HOCH2CH3 熊岳高级中学 金家亮
蛋白质
油脂
由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
纯净的油脂无色、无嗅、无味,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因此,没有固定的沸点、熔点。
常见食品: 奶油蛋糕、冰淇淋、巧克力、派、奶茶、饼干、 色拉酱、炸薯条、奶糖、马铃薯片、油炸干吃面等。 5.
松弛和收缩、胃酸的分泌、体温、进食 5、精制的牛油是纯净物
油脂(烃基R)的饱和程度对其熔点的影响: 脂肪中必需脂肪酸的含量越高,其营养价值越高。
量、血小板凝聚等生理活动有相当重要 是否纯净物不是取决于“R”是否相同,而是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相同。
2、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的正确方法是( B )
A.加酸性KMnO4溶液,振荡 B.加NaOH溶液,煮沸
C.加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 D.加溴水,振荡
•小结:
•
1.定义
•
2.组成
•
3.结构
•
4.分类
•
5.性质
•作业:
•
练习册 p56—58
再见
是否纯净物不是取决于“R”是否相同,而是组 成物质的分子是否相同。同种单甘油酯分子组 成的油脂或同种混甘油酯分子组成的油脂,都 是纯净物。反之是混合物。
巩固练习——判断正误:
1、单甘油酯是纯净物,混甘油酯是混合物。(错)
2、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对)
3、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3C17H33COOH +
3C17H33COOH + 脂肪中必需脂肪酸的含量越高,其营养价值越高。
糖类 理解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不饱和高级脂肪酸形成的甘油脂熔点较低,呈液态。
CH3COOH+HOCH2CH3 熊岳高级中学 金家亮
蛋白质
油脂
由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
纯净的油脂无色、无嗅、无味,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因此,没有固定的沸点、熔点。
常见食品: 奶油蛋糕、冰淇淋、巧克力、派、奶茶、饼干、 色拉酱、炸薯条、奶糖、马铃薯片、油炸干吃面等。 5.
松弛和收缩、胃酸的分泌、体温、进食 5、精制的牛油是纯净物
油脂(烃基R)的饱和程度对其熔点的影响: 脂肪中必需脂肪酸的含量越高,其营养价值越高。
量、血小板凝聚等生理活动有相当重要 是否纯净物不是取决于“R”是否相同,而是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相同。
2、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的正确方法是( B )
A.加酸性KMnO4溶液,振荡 B.加NaOH溶液,煮沸
C.加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 D.加溴水,振荡
•小结:
•
1.定义
•
2.组成
•
3.结构
•
4.分类
•
5.性质
•作业:
•
练习册 p56—58
再见
是否纯净物不是取决于“R”是否相同,而是组 成物质的分子是否相同。同种单甘油酯分子组 成的油脂或同种混甘油酯分子组成的油脂,都 是纯净物。反之是混合物。
巩固练习——判断正误:
1、单甘油酯是纯净物,混甘油酯是混合物。(错)
2、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对)
3、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苏教版选修五《油脂》PPT课件
![苏教版选修五《油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dc3105bd64783e09122baf.png)
皂化锅
加热
混 合 液
盐析
下层
NaOH溶液
甘油、 食盐水
蒸馏
甘 油
结晶
CO2 水
能量
氧化分解
摄入 脂肪
脂肪酶
水解
甘油 脂肪酸
体内脂肪 (储存)
随堂训练一: 判断正误: 1、单甘油酯是纯净物,混甘油酯是混合物。 2、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3、油脂都不能使溴水退色 4、食用油属于酯类,石蜡油属于烃类 5、精制的牛油是纯净物
小结: 油脂
碳、氢、氧元素 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氢化 水解
物质 组成 结构
性质
用途
工业原料
人体营养素
植物油与矿物油的对比
随堂训练二:
某天然油脂的化学式为C57H106O6,1mol该 油脂水解可得到1mol甘油、1mol不饱和脂 肪酸B和2mol直链饱和脂肪酸C。经测定B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原子个数比为 C:H:O=9:16:1。 C18H32O2 (1)写出B的分子式:___________ 。 (2)写出C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硬脂酸(或十八酸) 。 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油
脂肪
(1)油脂的氢化(加成反应),又叫油脂的硬化, 油脂的固化 。便于储存和运输。 (2)这样制得的油脂叫人造脂肪,又叫硬化油、氢化油
氢化
2、油脂的水解
酸性条件下的水解
可用于制备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制皂过程
脂肪(牛脂、羊脂等) 油(豆油、棉籽油等)
填充剂
压滤
高级脂 肪酸钠
上层
干燥
肥 皂
NaCl
搅拌
(3)天然油脂大都为异酸甘油酯,且大都为混合 物,无固定熔沸点。
脂肪酸和油脂的物理性质 PPT课件
![脂肪酸和油脂的物理性质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74ebb3d25c52cc58bd6be82.png)
要求冷却速度很慢,以便有足够的晶体形成时间, 产生粗大的β晶型以利于过滤。 如冷却太快,析出的固体晶体细小,在增加压力 时这些细小的晶粒结合紧密,使晶体间的空隙很 小,液体油很难通过,给过滤分离带来困难。 因此,在油脂冬化过程中,要求在较长时间内缓 慢冷却油脂,以利于固体脂与液体油的分离。
人造奶油的制备:
是直接食用的一种油脂,除对其SFI值有 严格要求外,还必须有良好的涂布性和很 好的口感。
要求人造奶油细腻、为β′结晶体。
即油脂先经急冷后形成许许多多细小的α 晶体,然后再保持略高的温度继续冷冻 (熟成期),使之转变为熔点较高的β′晶型, 但过程要避免β晶型的产生。在工业上一般 通过A单元和B单元冷冻来确保过程的实施。
但可测定在60℃时塑性脂肪(全液态)的 体积与在某温度下固液两态总体积之差值, 间接得到在该温度下还未熔化固体的体积。 这种测定某温度下残留固相的熔化膨胀的 方法,称为固体脂肪指数法(SFI法)。
如何测定塑性脂肪的固体脂肪指数呢?
通过塑性脂肪的膨胀曲线测定
2、塑性脂肪的膨胀曲线
塑性脂肪的比容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称为膨胀曲线。
β=113˚09
β=129˚13΄
΄β=117˚22΄
五、甘三酯(TG)的同质多晶体
1、甘三酯的同质多晶体种类及熔点差异 甘三酯的晶型: α、β、β′、γ(不是真正的晶体)
个别有二种 稳定性: α 〈 β′〈 β
例如:StStSt 晶型与熔点:α(54.5℃)、β(64.5 ℃) 、β′(64.5 ℃)
(16:0,18:1,16:0) (16:0,18:1,16:0)
(18:1,16:0,18:1)
图4-5 DCL和TCL的结构
4、甘三酯(TG)的不同晶型之间相互转变的特点 1)甘三酯(TG)的不同晶型之间相互转变。
人造奶油的制备:
是直接食用的一种油脂,除对其SFI值有 严格要求外,还必须有良好的涂布性和很 好的口感。
要求人造奶油细腻、为β′结晶体。
即油脂先经急冷后形成许许多多细小的α 晶体,然后再保持略高的温度继续冷冻 (熟成期),使之转变为熔点较高的β′晶型, 但过程要避免β晶型的产生。在工业上一般 通过A单元和B单元冷冻来确保过程的实施。
但可测定在60℃时塑性脂肪(全液态)的 体积与在某温度下固液两态总体积之差值, 间接得到在该温度下还未熔化固体的体积。 这种测定某温度下残留固相的熔化膨胀的 方法,称为固体脂肪指数法(SFI法)。
如何测定塑性脂肪的固体脂肪指数呢?
通过塑性脂肪的膨胀曲线测定
2、塑性脂肪的膨胀曲线
塑性脂肪的比容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称为膨胀曲线。
β=113˚09
β=129˚13΄
΄β=117˚22΄
五、甘三酯(TG)的同质多晶体
1、甘三酯的同质多晶体种类及熔点差异 甘三酯的晶型: α、β、β′、γ(不是真正的晶体)
个别有二种 稳定性: α 〈 β′〈 β
例如:StStSt 晶型与熔点:α(54.5℃)、β(64.5 ℃) 、β′(64.5 ℃)
(16:0,18:1,16:0) (16:0,18:1,16:0)
(18:1,16:0,18:1)
图4-5 DCL和TCL的结构
4、甘三酯(TG)的不同晶型之间相互转变的特点 1)甘三酯(TG)的不同晶型之间相互转变。
高中化学选修五油脂PPT课件
![高中化学选修五油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3d0191cf705cc17552709e1.png)
酯
任何醇
任何酸 包含油脂
第12页/共35页
[跟踪练习] 1.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 )
A.油脂属于酯类 B.混甘油脂不一定是混合物 C.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D.油脂和煤油、柴油不是同类物质
第13页/共35页
[思考与交流 ] 结合“油脂的结构”特征分析, 推测它可能具有什么化学性质?
O C17H35-C-OCH2
O C17H35-C-OCH
O C17H35-C-OCH2
第17页/共35页
(1)酸性条件下
C17H35COOCH2
CH2OH
C17H35COOCH+3H2O 稀H2SO4 3C17H35COOH+CHOH
C17H35COOCH2
CH2OH
(硬脂酸甘油酯) (硬脂酸) (甘油)
第7页/共35页
1.写出甘油(丙三醇)的结构简式。 2.写出足量油酸(C17H33COOH)和甘油 发生酯化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种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油酸甘油酯)
第8页/共35页
概念: 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 【探究1】油脂的结构通式
第9页/共35页
油脂的结构
思考与交流
O R1 C O
硬脂酸甘油酯+水 硬脂酸 + 甘油
第18页/共35页
(2)碱性水解 (皂化反应)
硬脂酸钠 (肥皂的有效成分)
皂化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钠肥皂(硬肥皂)与钾肥皂(软肥皂)
第19页/共35页
第20页/共35页
油脂水解的用途
• (1)工业上用来制造高级脂肪酸和 甘油(酸催化水解)
• (2)油脂在人体内酶的作用下水解, 生成脂肪酸和甘油,被肠壁吸收, 作为人体的营养(酶催化水解)
有机化学基础第四章第一节油脂详解(ppt)
![有机化学基础第四章第一节油脂详解(ppt)](https://img.taocdn.com/s3/m/9d80e2a202768e9950e7385b.png)
否,汽油、煤油等矿物油是个各种烃的 混合物,
油 脂是各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物
油脂
质 脂肪
油
矿物油
组 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多种烃(石油 成 含饱和烃基多 含不饱和烃基多 及其分馏产品
举 例
羊油、猪油 花生油、芝麻油
汽油、煤油
性 固态或半固态 液态
质 具有酯的性质,能水解,并 兼有烯烃的性质。
具有烃的性质, 不能水解
油、水等
的混和液
加入细食盐 分层
加热、搅拌
皂化
上层:肥皂液
盐析
加填充剂(松香、硅酸钠等) 压滤、干燥成型
成品 肥皂
下层:甘油、食盐水等
加入无机盐使某些有机物降低溶解度,从 而析出的过析出的过程。
提问
油脂和氢氧化钠共热进行皂化反应,如何将 产物中肥皂成分(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从混 合液中分离出来?
另外 亚油酸 C17H31COOH
3、写出乙酸和甘油,三种高级脂肪酸与甘 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油酸与甘油的酯化反应
CH2OH
C17H33COOCH2
3C17H33COOH + CHOH 浓硫酸 C17H33COOCH + 3H2O
CH2OH
C17H33COOCH2
一种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油酸甘油酯)
[巩固练习]
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
(C )
④润滑油 ⑤花生油 A.①② C.①⑤
⑥石蜡 B.④⑤ D.①③
二、油脂的性质
第二课时
二、油脂的性质
1、物理性质
密度比水小,为0.9~0.95g/cm3;黏度较 大,油腻感,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乙醚, 氯仿等有机溶剂;纯净的油脂无色、无嗅、无 味,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因此,没有固定的 沸点、熔点。
油 脂是各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物
油脂
质 脂肪
油
矿物油
组 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多种烃(石油 成 含饱和烃基多 含不饱和烃基多 及其分馏产品
举 例
羊油、猪油 花生油、芝麻油
汽油、煤油
性 固态或半固态 液态
质 具有酯的性质,能水解,并 兼有烯烃的性质。
具有烃的性质, 不能水解
油、水等
的混和液
加入细食盐 分层
加热、搅拌
皂化
上层:肥皂液
盐析
加填充剂(松香、硅酸钠等) 压滤、干燥成型
成品 肥皂
下层:甘油、食盐水等
加入无机盐使某些有机物降低溶解度,从 而析出的过析出的过程。
提问
油脂和氢氧化钠共热进行皂化反应,如何将 产物中肥皂成分(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从混 合液中分离出来?
另外 亚油酸 C17H31COOH
3、写出乙酸和甘油,三种高级脂肪酸与甘 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如:油酸与甘油的酯化反应
CH2OH
C17H33COOCH2
3C17H33COOH + CHOH 浓硫酸 C17H33COOCH + 3H2O
CH2OH
C17H33COOCH2
一种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油酸甘油酯)
[巩固练习]
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
(C )
④润滑油 ⑤花生油 A.①② C.①⑤
⑥石蜡 B.④⑤ D.①③
二、油脂的性质
第二课时
二、油脂的性质
1、物理性质
密度比水小,为0.9~0.95g/cm3;黏度较 大,油腻感,难溶于水,易溶于汽油,乙醚, 氯仿等有机溶剂;纯净的油脂无色、无嗅、无 味,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因此,没有固定的 沸点、熔点。
第一节-油脂ppt课件
![第一节-油脂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49e608a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46.png)
可以是饱和的、也可以 是不饱和的
3、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油脂的分类
a、按状态分类:
油(常温下呈液态,如植物油)
油脂
脂肪 (常温下呈故态,如动物油)
b、按油脂分子中烃基是否相同进行分类:
油脂的氢化: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且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过程 由液态的油转变为固态的脂肪的过程,也称为
油脂的硬化。属于加成反应、也是还原反应。 (制得的油脂叫人造脂肪,通常又称硬化油)
油酸甘油酯(油) 液态的油 氢化或硬化
硬脂酸甘油酯
产物中肥皂成分(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从混 合液中分离出来?
盐析 → 过滤 → 蒸馏
科学视野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且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过程
肥 皂 去 污 的 原 理 是 什 么 ?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B.硝化甘油
C.酚醛树脂 D.醋酸纤维
)
4、下列各组中属于同系物的是( BC )
A.乙二醇、丙三醇 B.油酸、丙烯酸 C.三乙酸甘油酯、硬脂酸甘油酯 D.甲酸乙酯、乙酸甲酯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为__C__1_5H__3_1C__O__O__H___,它跟甘油充分反应
后,生成物的结构简, 式为_(_C _1_5H __3_C 1___O _。3O C3)H5
3、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油脂的分类
a、按状态分类:
油(常温下呈液态,如植物油)
油脂
脂肪 (常温下呈故态,如动物油)
b、按油脂分子中烃基是否相同进行分类:
油脂的氢化: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且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过程 由液态的油转变为固态的脂肪的过程,也称为
油脂的硬化。属于加成反应、也是还原反应。 (制得的油脂叫人造脂肪,通常又称硬化油)
油酸甘油酯(油) 液态的油 氢化或硬化
硬脂酸甘油酯
产物中肥皂成分(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从混 合液中分离出来?
盐析 → 过滤 → 蒸馏
科学视野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性,且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生理过程
肥 皂 去 污 的 原 理 是 什 么 ?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B.硝化甘油
C.酚醛树脂 D.醋酸纤维
)
4、下列各组中属于同系物的是( BC )
A.乙二醇、丙三醇 B.油酸、丙烯酸 C.三乙酸甘油酯、硬脂酸甘油酯 D.甲酸乙酯、乙酸甲酯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为__C__1_5H__3_1C__O__O__H___,它跟甘油充分反应
后,生成物的结构简, 式为_(_C _1_5H __3_C 1___O _。3O C3)H5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油脂课件苏教选修5.ppt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油脂课件苏教选修5.ppt](https://img.taocdn.com/s3/m/a3407c4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0f.png)
从食品店购买的蔗糖配成溶液,做银镜反 应试验,往往能得到银镜,产生这一
现象的原因是(D) A.蔗糖本身有还原性 B.蔗糖被还原 C.实验过程中蔗糖发生水解 D.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蔗糖有部分水解
§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 是(B)
§ 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现象 碘的淀粉溶液褪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结论 油中含有较多不饱和键,可以发生 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请写出油酸甘油酯与氢气加成的反应方程式
氢化
酸性条件下的水解 可用于制备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脂肪(牛脂、羊脂等) 油(豆油、棉籽油等)
制皂过程
压滤 干燥
填充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高级脂
肥
肪酸钠
皂
搅拌
皂化锅
加热
NaOH溶液
▪酯与油脂的区别
酯 油脂
含氧酸 高级脂肪酸
醇 甘油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
硬脂酸 十八酸 (C17H35COOH) 软脂酸 十六酸 (C15H31COOH) 油 酸 9-十八碳烯酸 (C17H33COOH) 亚油酸 9,12-十八碳二烯酸 (C17H31COOH)
下列油脂是单甘油酯还是混甘油酯?
富含油脂的食物
油脂的作用
油脂能增加食物的滋味,增进食欲, 保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但摄入过量脂 肪,可能引起肥胖、高血脂、高血压,也 可能会诱发乳腺癌、肠癌等恶性肿瘤。因 此在饮食中要注意控制油脂的摄入量。保 持体温,人体的备用油箱,重要的功能物质, 合成其他物质的原料,承担多种生理功能
居住在北极圈内的爱斯基摩人 的膳食虽然以鱼和肉为主,油 脂摄入量很高,但冠心病、高 血脂等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都远低于其他地区的人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常用热的纯碱溶液洗 涤沾有油脂的器皿?
答:热的纯碱溶液呈碱性,油脂在碱性溶液中能水解生 成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钠盐和甘油。
h
10
2.肥皂的去污原理
(1)亲水基--肥皂结构中- COONa或-COO-是极性基团,极 易溶于水,具有亲水性;
(2)憎水基--肥皂结构中的烃基 -R,不溶于,但极易溶于有机溶剂, 具有亲油性质;
动、植物 NaOH
油脂
△
混合液 胶状液体
NaCl固体 盐析
上层 加 填 充 ,压剂 滤 干 燥 肥皂
下层 提 纯 分 离 甘油
h
上层:高级 脂肪酸钠 下层:甘油、 NaCl溶液
9
练习
(1)在硬水中滴加少量肥皂水,为什么会有白 色沉淀产生?
答:硬水中的Ca2+或Mg2+跟肥皂的主要成分硬脂酸钠起 反应生成硬脂酸钙[Ca (c17H35COO)2]或硬脂酸镁[Mg (C17H35COO)2]沉淀。
高级脂肪酸
C17H35COOH 硬脂酸 C17H33COOH 油酸 C15H31COOH软脂酸
甘油 + 硬脂酸
浓硫酸
△
h
1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油脂
油 ( 植物油脂 液态 )
脂肪(动物油脂 固态) 豆油、花生油、菜子油、
猪油、牛油、羊油
h
芝麻油
2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 脂酸或油酸等跟甘油生成的甘油酯。
R3 C O
水解
氢化
CH 2
酯
碳碳 双键
食物、制肥皂、甘 h 油、人造奶油等 16
练习:
1、下列物质不属于酯类的是( C )
A.花生油
B.硝化甘油
C.酚醛树脂 D.醋酸纤维
2、下列各组中属于同系物的是(BC )
A.乙二醇、丙三醇 B.油酸、丙烯酸
C.三乙酸甘油酯、硬脂酸甘油酯
D.甲酸乙酯、乙酸甲酯 17
(3)肥皂的去污过程
h
11
3.合成洗涤剂
①合成洗涤剂的组成:由憎水基和亲 水基组成,如:
C H 3(C H 2 )nS O 3 N a
烷基磺酸钠
C H 3( C H 2 ) n
烷基苯磺h 酸钠
S O 3 N a
12
课堂小结:
油脂的结构决定其性质: 1.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所以具
有酯的性质——能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水解; 由不饱和高级脂肪酸所生成的油脂还具有烯烃 的性质。
h
4
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你所接 触到的油脂的认识。(可谈谈你所知道的它们
对你的有什么作用或者它们的特点。)
1 .衣服上的油渍可用汽油洗.
2. 家里做汤放的油浮在水面,油脂有的呈液态,有 的呈固态, 3.触摸时有滑腻感. 4.油瓶快倒空时,油滴速度很慢。
提 供
营养物质
能量
能
葡萄糖
17.2 kJ/g
19
练习:
BACK
1、请写出硬脂酸、软脂酸与甘油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回
2、“花生油属于纯净物”这种说法对
幻 灯
不对?
片
4
3、工业上如何从植物的种子中提取油
幻 灯
和分离油的?
片
4
回
h
20
h
6
三、油脂的化学性质
1、油脂的水解 完成油脂在酸性条件水解的方程式:
可用于制备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h
7
碱性条件
肥皂的主要成分
油脂水解的价值:
1.工业上用油脂水解来制造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2.油脂在人体中(在酶作用下)水解,生成脂肪酸和 甘油,被肠壁吸收,作为人体的营养;
3.用于制作肥皂。
h
8
工业制皂流程简述
量 对
蛋白质
18 kJ/g
比
油脂
h
39.3 kJ/g
5
二、油脂的物理性质
1.密度比水的密度小,为0.9~0.95g/cm3 2.有明显的油腻感 3.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4.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 5.当高级脂肪酸中烯烃基多时大多为液态的油; 当高级脂肪酸中烷烃基多时,大多为固态的脂肪。
油脂不溶于水,但能够溶解一些不能溶于水的营 养物质,如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 维生素E、维生素K等)
1.硬化油的特性:
❖ (1)油脂氢化得到的硬化油,就是人造脂肪,也叫硬化油;
❖ (2)硬化油性质稳定,不易变质(为什么?);
❖ (3)硬化油便于运输;
h
15
❖ (4)用于制肥皂、脂肪酸、甘油、人造奶油等的原料。
O
[课堂小结]
R 1 C O CH 2 O
油 结构
R 2 C O CH O
油 脂
脂 肪
性质 用途
h
3
油脂的结构
O R 1 C O CH 2
O R 2 C O CH
O
R 3 C O CH 2
( 1 ) R1 、 R2 、 R3 可 以 代 表 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
(2)如果R1、R2、R3相同, 这样的油脂称为单甘油酯; 如果R1、R2、R3不相同,称 为混甘油酯。
(3)天然油脂大都为混甘 油酯,且动、植物体内的油 脂大都为多种混甘油酯的混 合物,无固定熔沸点。
练习
3、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常用热的碱溶 液洗涤沾有油脂的器皿?
(1999年广东高考题)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牛油是纯净物
B.牛油是高级脂肪酸的高级醇酯
C.牛油可以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水解
D.工业上将牛油加氢制造硬化油
h
18
(2000年广东高考题)
5、可以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 现象是( D ) A.反应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B.反应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C.反应后静置,反应液分为两层 D. 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
2.油脂中高级脂肪酸的饱和程度越大, 其熔点越高,影响着油脂的存在状态
性质决定用途:
1、氢化:制人造奶油
2、酸性水解:甘油、高级脂肪酸
3、碱性水解: 肥皂等。h
13
三、油脂的化学性质
2.油脂的氢化(油脂的硬化)
h
பைடு நூலகம்
14
2、与H2加成—油脂的氢化 油脂的硬化
(油)
(脂肪)
工业应用:把多种植物油转变成硬化油(氢化油)
答:热的纯碱溶液呈碱性,油脂在碱性溶液中能水解生 成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钠盐和甘油。
h
10
2.肥皂的去污原理
(1)亲水基--肥皂结构中- COONa或-COO-是极性基团,极 易溶于水,具有亲水性;
(2)憎水基--肥皂结构中的烃基 -R,不溶于,但极易溶于有机溶剂, 具有亲油性质;
动、植物 NaOH
油脂
△
混合液 胶状液体
NaCl固体 盐析
上层 加 填 充 ,压剂 滤 干 燥 肥皂
下层 提 纯 分 离 甘油
h
上层:高级 脂肪酸钠 下层:甘油、 NaCl溶液
9
练习
(1)在硬水中滴加少量肥皂水,为什么会有白 色沉淀产生?
答:硬水中的Ca2+或Mg2+跟肥皂的主要成分硬脂酸钠起 反应生成硬脂酸钙[Ca (c17H35COO)2]或硬脂酸镁[Mg (C17H35COO)2]沉淀。
高级脂肪酸
C17H35COOH 硬脂酸 C17H33COOH 油酸 C15H31COOH软脂酸
甘油 + 硬脂酸
浓硫酸
△
h
1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油脂
油 ( 植物油脂 液态 )
脂肪(动物油脂 固态) 豆油、花生油、菜子油、
猪油、牛油、羊油
h
芝麻油
2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 脂酸或油酸等跟甘油生成的甘油酯。
R3 C O
水解
氢化
CH 2
酯
碳碳 双键
食物、制肥皂、甘 h 油、人造奶油等 16
练习:
1、下列物质不属于酯类的是( C )
A.花生油
B.硝化甘油
C.酚醛树脂 D.醋酸纤维
2、下列各组中属于同系物的是(BC )
A.乙二醇、丙三醇 B.油酸、丙烯酸
C.三乙酸甘油酯、硬脂酸甘油酯
D.甲酸乙酯、乙酸甲酯 17
(3)肥皂的去污过程
h
11
3.合成洗涤剂
①合成洗涤剂的组成:由憎水基和亲 水基组成,如:
C H 3(C H 2 )nS O 3 N a
烷基磺酸钠
C H 3( C H 2 ) n
烷基苯磺h 酸钠
S O 3 N a
12
课堂小结:
油脂的结构决定其性质: 1.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所以具
有酯的性质——能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水解; 由不饱和高级脂肪酸所生成的油脂还具有烯烃 的性质。
h
4
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你所接 触到的油脂的认识。(可谈谈你所知道的它们
对你的有什么作用或者它们的特点。)
1 .衣服上的油渍可用汽油洗.
2. 家里做汤放的油浮在水面,油脂有的呈液态,有 的呈固态, 3.触摸时有滑腻感. 4.油瓶快倒空时,油滴速度很慢。
提 供
营养物质
能量
能
葡萄糖
17.2 kJ/g
19
练习:
BACK
1、请写出硬脂酸、软脂酸与甘油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回
2、“花生油属于纯净物”这种说法对
幻 灯
不对?
片
4
3、工业上如何从植物的种子中提取油
幻 灯
和分离油的?
片
4
回
h
20
h
6
三、油脂的化学性质
1、油脂的水解 完成油脂在酸性条件水解的方程式:
可用于制备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h
7
碱性条件
肥皂的主要成分
油脂水解的价值:
1.工业上用油脂水解来制造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2.油脂在人体中(在酶作用下)水解,生成脂肪酸和 甘油,被肠壁吸收,作为人体的营养;
3.用于制作肥皂。
h
8
工业制皂流程简述
量 对
蛋白质
18 kJ/g
比
油脂
h
39.3 kJ/g
5
二、油脂的物理性质
1.密度比水的密度小,为0.9~0.95g/cm3 2.有明显的油腻感 3.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4.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 5.当高级脂肪酸中烯烃基多时大多为液态的油; 当高级脂肪酸中烷烃基多时,大多为固态的脂肪。
油脂不溶于水,但能够溶解一些不能溶于水的营 养物质,如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 维生素E、维生素K等)
1.硬化油的特性:
❖ (1)油脂氢化得到的硬化油,就是人造脂肪,也叫硬化油;
❖ (2)硬化油性质稳定,不易变质(为什么?);
❖ (3)硬化油便于运输;
h
15
❖ (4)用于制肥皂、脂肪酸、甘油、人造奶油等的原料。
O
[课堂小结]
R 1 C O CH 2 O
油 结构
R 2 C O CH O
油 脂
脂 肪
性质 用途
h
3
油脂的结构
O R 1 C O CH 2
O R 2 C O CH
O
R 3 C O CH 2
( 1 ) R1 、 R2 、 R3 可 以 代 表 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
(2)如果R1、R2、R3相同, 这样的油脂称为单甘油酯; 如果R1、R2、R3不相同,称 为混甘油酯。
(3)天然油脂大都为混甘 油酯,且动、植物体内的油 脂大都为多种混甘油酯的混 合物,无固定熔沸点。
练习
3、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常用热的碱溶 液洗涤沾有油脂的器皿?
(1999年广东高考题)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牛油是纯净物
B.牛油是高级脂肪酸的高级醇酯
C.牛油可以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水解
D.工业上将牛油加氢制造硬化油
h
18
(2000年广东高考题)
5、可以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 现象是( D ) A.反应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B.反应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C.反应后静置,反应液分为两层 D. 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
2.油脂中高级脂肪酸的饱和程度越大, 其熔点越高,影响着油脂的存在状态
性质决定用途:
1、氢化:制人造奶油
2、酸性水解:甘油、高级脂肪酸
3、碱性水解: 肥皂等。h
13
三、油脂的化学性质
2.油脂的氢化(油脂的硬化)
h
பைடு நூலகம்
14
2、与H2加成—油脂的氢化 油脂的硬化
(油)
(脂肪)
工业应用:把多种植物油转变成硬化油(氢化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