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化学与材料教案 沪教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导学案(全册)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全册)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全册)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全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化学,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和使命感。
体验化学的科学美。
(2)初步认识化学对人们认识周围物质世界的意义。
(3)、初步认识化学对开发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义。
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4)初步了解化学对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知道化学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方面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5)初步体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与比较,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养成善于思考,团结协作的精神二、学习重点:1、认识学习化学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意义。
2、树立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三、学习难点:1、认识学习化学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意义。
2、树立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四、预习导航:1、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在古代我国()的制造,()的冶炼与应用,()的发明,()的烧制都是举世文明的。
2、近代以来,化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对促进社会生产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如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 )和();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为人类战胜疾病提供了()。
3、当前人类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的发展。
4、你能说出那些自然资源。
五、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演示几个趣味实验如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展示化学学科的神奇与魅力。
从而带领学生从此刻起真正进入化学的学科殿堂,展现化学的独有魅力。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学习任务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你所知道的化学方面的科学成就有哪些?你所知道的当今世界面临的与化学相关或依赖化学科学解决的问题有哪些?2、讨论结束有小组共同展示讨论结果3、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完成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实验,介绍简单的实验知识。
九年级化学教案(沪教版上册)
九年级化学教案(沪教版-上册)第一章:绪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科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化学科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特点。
教学难点:化学科学的概念和理论。
教学准备:课件、实验室用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化学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介绍化学科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特点。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4. 实践:学生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体验化学科学的魅力。
5. 总结:强调化学科学在生活和科技发展中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第二章:物质的组成和分类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物质性质的认知。
教学重点: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教学难点: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教学准备:课件、实验室用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物质的性质,引发学生对物质组成和分类的思考。
2. 讲解:介绍物质的组成和分类,解释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4. 实践:学生进行物质性质的实验,观察物质的变化。
5. 总结:强调物质组成和分类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2.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第三章:原子和分子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原子的结构、性质和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2. 培养学生对分子概念的认识。
教学重点:原子的结构、性质和原子间的相互作用。
教学难点:分子概念的形成。
教学准备:课件、实验室用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原子结构模型,引发学生对原子和分子思考。
2. 讲解:介绍原子的结构、性质和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解释分子概念。
3. 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4. 实践:学生进行原子结构模型的制作,观察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5. 总结:强调原子和分子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
九年级化学教案(沪教版上册)
九年级化学教案(沪教版-上册)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1.1 化学的定义与特点了解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掌握化学的基本特点和实验方法1.2 化学变化与化学反应理解化学变化的概念掌握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点1.3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学习物质的组成和分类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第二章:我们生活中的化学2.1 空气与氧气了解空气的成分和氧气的作用学习氧气的制取和检验方法2.2 水的性质与净化掌握水的性质和用途学习水的净化方法和原理2.3 食物中的营养素了解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素种类掌握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第三章:物质的变化与能量3.1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掌握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方法3.2 化学反应与能量学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例子3.3 燃烧与爆炸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方法学习爆炸的原理和类型第四章:有机物的奥秘4.1 有机物的概念与分类了解有机物的定义和特点掌握有机物的分类和命名方法4.2 糖类与脂肪学习糖类和脂肪的性质和作用了解糖类和脂肪在人体中的代谢过程4.3 蛋白质的性质与功能掌握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学习蛋白质的功能和食物来源第五章:化学实验技能5.1 实验基本操作学习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基本操作掌握实验安全注意事项5.2 溶液的配制与稀释学习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原理掌握溶液的稀释计算和操作步骤5.3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表达学习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方法第六章:金属与非金属6.1 金属的性质与用途学习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金属的冶炼方法和主要应用6.2 非金属的性质与用途掌握非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习非金属材料的应用和重要性6.3 合金的性质与分类了解合金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合金的分类和应用领域第七章:酸碱盐与氧化物7.1 酸碱盐的基本概念学习酸、碱、盐的定义和特点掌握酸碱盐的化学式和分类7.2 酸碱反应与中和反应理解酸碱反应的原理和类型掌握中和反应的应用和判断方法7.3 氧化物的性质与分类学习氧化物的概念和特点掌握氧化物的分类和常见氧化物的性质第八章:化学与能源8.1 化石燃料与能源危机了解化石燃料的种类和作用认识能源危机的严重性和应对措施8.2 renewable energy and its application 学习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和分类掌握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和前景8.3 化学电池与电化学了解化学电池的原理和类型学习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第九章:化学与材料9.1 金属材料与金属冶炼学习金属材料的分类和特点掌握金属冶炼的方法和过程9.2 陶瓷与玻璃材料的性质与制法了解陶瓷和玻璃的概念和特点掌握陶瓷和玻璃的制法原理和工艺9.3 塑料与合成纤维的性质与用途学习塑料和合成纤维的分类和特点掌握塑料和合成纤维的用途和环保问题第十章:化学实验设计与探究10.1 实验设计与方法选择学习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掌握实验方法的选择和评价10.2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学习实验结果的数据分析和图表表达掌握实验结果的解释和推理方法10.3 科学探究与问题解决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补充和说明: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九年级化学教案(沪教版、上教版 上册)
一、学习化学需要进行化学实验[活动与探究]课本P17实验[引导观察]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铜绿”和盐酸的作用2、“铜绿”变热的变化[归纳与小结]铜绿的性质1、2、二、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方案(查阅资料、收集证据)、进行实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镁条性质探究1、提出问题:镁条有那些性质?与铁、铜和铝等常见金属的性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2、作出假设:镁条的性质(请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补充)3、设计实验(1)镁条的外观,能否弯曲折断(2)打磨之后的情况(3)镁条的导电性(4)镁条能否燃烧(5)放入食醋中有什么现象4、实验现象记录镁的性质状态颜色硬度在空气燃烧的现象在食醋中的变化[实验结论][拓展与应用]烟花和照明弹中的镁粉与它的什么性质有关?三、学习化学要使用化学符号[观察与思考]见书20页(表1-2)(让学生当堂记一些化学符号)例题研讨: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碱式碳铜(俗名“铜绿”)的有关性质。
实验一:取少量的“铜绿”加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如图甲)。
⑴图甲操作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指出错误之处:。
⑵加入稀盐酸后,观察到的现象是;该实验总结出“铜绿”的化学性质为。
实验二:取少量的“铜绿”加热,实验装置(如图乙)。
⑴该实验用到的玻璃仪器有;⑵装置中试管口为什么要向下倾斜?;⑶给试管中药品加热时,要先,后;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填“外焰”、“内焰”、“焰芯”);⑷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绿色粉末变成色,试管口有生成。
该实验总结出“铜绿”的化学性质为。
巩固练习某兴趣小组的几位同学对镁带燃烧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共同参与完成其中的步骤:第2章我们身边的物质复习引入: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3、由学生板演反应文字表达式。
提问:如何在实验条件下得到二氧化碳?学生交流:装置有何不同?集中讨论:1、铁架台的作用是什么?2、反应容器的区别是什么?3、用分液漏斗的好处是什么?4、如果用长颈漏斗代替分液漏斗,行吗?5、如何检验二氧化碳何时收集满?归纳小结:⑴原料:常用稀盐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⑵原理: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⑶实验装置说明:上述装置中锥形瓶也可用大试管、广口瓶、烧瓶等来代替,长颈漏斗也可用分液漏斗代替,也可不用长颈漏斗。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套学案汇编(上学期)教育学会科研课题材料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学习目标1.了解学习化学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意义。
2.列举化学与社会、与生活关系的事例,收集资料,能表达自己的观点。
3.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4.树立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1.学习化学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意义。
3.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学习使用试管、酒精灯、试管夹。
4.体会化学科学对社会的贡献,体会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1.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学习过程引入:“污染都是化学惹的祸。
”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知识点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1.举出你所知道的人类在衣、食、住、行方面离不开化学的实例。
2.加热碳酸氢铵实验。
文字表达式:现象:知识点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3.铁丝生锈实验。
4.关于“白色污染”的问题。
5.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知识点三: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6.青霉素的发现,脱氧核糖核酸(DNA)结构的发现。
基础巩固1.学习化学能在三大方面给我们提供帮助:(1)化学帮助我们;(2)化学指导人类;(3)化学促进。
2.加热碳酸氢铵的现象:固体物质,试管口有大量,产生气体,澄清石灰水。
3.如右上图所示,取一块废旧的铁丝石棉网,将铁丝网剪成几小片,用稀盐酸除去铁锈,放入锥形瓶中,向锥形瓶中加入3mL~4mL饱和食盐水润湿铁丝,塞紧带导管的单孔塞,导管的另一端伸入到红色的水中,2 min~3min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铁丝,红墨水,该实验说明的问题是。
4.如图所示,在下面的小烧杯中加入2mL~3mL浅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
取两根含硫的火柴,点燃,迅速伸入上面的烧杯中,片刻后取出火柴,振荡下方的烧杯,观察发生的现象色的高锰酸钾溶液颜色。
该实验说明的问题是含硫火柴燃烧,能产生(二氧化硫能使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拓展提高1.小科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做NaHC03受热分解的实验。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变;(2)实验结束时的正确操作是 (填字母)。
初中沪教版化学教案
初中沪教版化学教案主题:化学基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生能够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化学元素、化合物及化学反应等基础知识。
一、知识导入1. 引入化学的概念:请学生谈谈自己对化学的认识,化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及重要性。
2. 引入化学元素:通过幻灯片或实验展示不同元素,让学生认识元素的概念,并讨论元素的分类。
二、学习内容1. 化学元素的介绍- 定义: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
- 元素符号:让学生掌握元素的符号表示方法。
- 常见元素:氧气、氢气、氮气等。
2. 化合物的介绍- 定义: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 化合物的命名: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元素名称确定化合物名称。
- 常见化合物:水、盐酸、氢氧化钠等。
3. 化学反应的介绍- 定义:化学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 化学反应的类型:让学生认识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
- 化学反应的表达式:让学生学会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
三、课堂练习1. 请学生根据元素符号填写不同元素名称。
2. 给出一些化合物的名称让学生写出化合物的分子式。
3. 给出一些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让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对化学的基础知识有一个初步了解,包括化学元素、化合物及化学反应等内容。
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将深入了解化学的更多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堂练习中的习题。
2. 自行查找一些化学实验,并写出实验步骤与实验结果。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完成作业,更好地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
下节课再见!。
九年级化学教案(沪教版上册)
九年级化学教案(沪教版-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物质的组成和分类;(2)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3)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4)学会实验操作和观察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2)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3)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3)教育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物质的组成和分类1. 物质的组成:分子、原子、离子;2.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混合物、化合物;3.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4. 物质的用途:生活用品、工业原料、药物等。
第二章: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反应物、物、反应条件;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物、物、反应条件;3.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物质的量、质量、体积等;4. 化学方程式的应用:工业生产、药物制备等。
第三章:氧气与臭氧1. 氧气的发现:历史、制法、性质;2. 臭氧的性质:制法、性质、用途;3. 氧气的用途:呼吸、燃烧、氧化等;4. 臭氧的用途:消毒、防护、环境保护等。
第四章:碳与碳的化合物1. 碳的性质:原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2. 单质碳:石墨、金刚石、碳纳米管等;3. 碳的化合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酸盐等;4. 碳的用途:燃料、材料、化工等。
第五章:金属与金属的化合物1. 金属的性质:原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2. 金属的冶炼:电解、热还原、热分解等;3. 金属的化合物:氧化物、硫化物、卤化物等;4. 金属的用途:建筑、电子、交通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2. 运用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3. 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4. 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初中化学沪教教案
初中化学沪教教案
学科:化学
年级:初中
教材版本:上海教育出版社初中化学教材
单元名称:化学世界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 了解化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 掌握化学用语的基本概念,如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等。
4.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1. 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别。
3. 化学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化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化学用语的准确定义及辨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通过引入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的科学,让学生对化学产生初步的认识和兴趣。
二、概念解释
1. 讲解化学的定义: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 引入化学用语: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概念及区别。
3.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以上概念。
三、化学的应用
1. 讲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食物烹饪、药物治疗等。
2. 引入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化肥生产、塑料制品加工等。
四、作业布置
布置看视频、阅读相关资料并就化学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进行总结。
五、课堂小结
通过课堂小结,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注:本教案仅为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个范本,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可适当调整内容和授课方式。
沪科版九年级化学教案第九单元第2节新型材料的研制教学设计
第 2 节新式资料的研制本节新式资料的研制能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不单能够从自然界的矿物中提取资料,如金属资料,同时也能够经过化学过程开发更多的拥有优胜性能的资料〔如合成资料、复合资料)第一,教材经过简单的表达介绍了资料的分类,使学生进一步完美了脑筋中原有的物质分类系统。
接着教材要点介绍了三种常有的资料——无机资料、合成资料、复合资料的制取、性能和用途。
本节就知识自己没有什么难度,但因为学生受以前在生活中形成的一些错误认识的影响,在辨别一些常有资料时简单产生错误的判断,这是教课中应当注意的。
【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认识常有的无机资料、合成资料、复合资料,领会经过化学方法可将用途小的物质转变为用途大的物质。
2.过程与方法知道资料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感觉资料的开发和应用与化学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领会、感悟化学学习的价值,激发学习热忱。
【教课重难点】认识常有的资料并能依据所供给的常有资料判断其所属类型。
【教课方法】实验、研究、解说、议论、练习。
一、导入新课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资料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与先导。
它是人类赖以生计和发展、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
纵观人类利用资料的历史,能够清楚地看到,每一种重要的新资料的发现和应用,都把人类支配自然的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资料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要打破,都会惹起生产技术的革命,大大加快社会发展的进度,给社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把人类物质文明推向更高的层次。
二、推动新课活动 1: 认识资料的分类【发问】我们平时生活中有哪些资料【学生】议论、回答。
【分析】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到的资料好多,依据他们的性质和根源能够分为四大类 :金属资料、无机非金属资料、合成资料和复合资料、【板书】资料分类 :金属资料、无机非金属资料、合成资料和复合资料。
活动 2 :感知非金属资料【过渡】不论在过去、此刻仍是未来,无机非金属在资猜中都据有重要的地位。
初中化学老师沪教版教案
初中化学老师沪教版教案教学内容:物质的三种状态教学目标:1. 了解固体、液体、气体三种物质状态的特点;2. 掌握物质状态之间的转化条件和过程;3. 能够区分物质的三种状态,并举例说明。
教学重点:1. 固体、液体、气体的特点;2. 物质状态的转化条件和过程。
教学难点:1. 区分物质的三种状态;2. 各种状态之间的转化条件和过程。
教学内容分析:物质的状态是物质微观结构的表现,反映了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
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首次接触物质的状态,并且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状态之间的转化条件和过程。
教学准备:1. PPT课件,展示固体、液体、气体的特点和转化条件;2. 实验器材,进行物质状态转化实验;3. 教学实验指导书。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PPT介绍固体、液体、气体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状态。
二、讲解1. 讲解固体、液体、气体的特点和分子排列方式;2. 探讨物质状态之间的转化条件和过程。
三、实验进行冰块融化、水沸腾等实验,观察物质状态转化的过程。
四、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固体、液体、气体之间的相互转化条件和过程,以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五、总结总结物质的三种状态及其特点,以及物质状态之间的转化条件和过程。
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写一篇文章介绍固体、液体、气体的特点,并举例说明物质状态的转化过程。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区分并初步了解固体、液体、气体的特点,以及物质状态之间的转化条件和过程。
在实验和讨论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实践,提高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新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全册教学课件
A.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 B.大力推广使用一次性餐具 C.严格控制企业排污 D.尽量杜绝自来水的跑、冒、滴、漏现象
当堂小练
3.“绿箱子环保计划──废弃手机及配件回收联合行动”已在
D
全国40个重点城市开展两年。下列有关废弃手机中的金属材料
回收利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
采取的措施是 ( B )
A.储存仓库要注意通风
B.仓库要尽量密封,保持低温
C.要经常翻动包装袋,防止结块 D.如果受潮要放在太阳下晒干。
解析: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因此保存该化肥要密封低温,防止 其损失。而通风、翻动、在太阳下晒都会使碳酸氢铵因分解而 损失。
新课讲解
三、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新课讲解
新课讲解
三、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交流与讨论】下列用途哪些是金刚石的用途,哪些是石墨 的用途,说明该用途利用了它们什么性质。
用途 (1)制作钻石 (2)作电池的电极 (3)制铅笔芯 (4)切割玻璃
结论: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
新课讲解
思考 根据以上探究,你知道为什么夏天仓库里的碳酸氢铵化肥
会变少而且仓库里有浓烈的刺激性气味了吗?我们平时应该 储存碳酸氢铵应该注意什么?
应该将碳酸氢铵化肥密封保存于阴凉干燥处,防止受热分解。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例 化学肥料碳酸氢铵在加热时容易分解,为保存该化肥,通常应
上的止水夹夹紧,把燃烧匙内的红磷放在酒精灯火焰 上点燃,并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观察红磷燃 烧的现象
(3)待火焰熄灭后观察红磷是否已经燃烧完全。待 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把导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打开止 水夹,观察实验现象
新课讲解
初中化学沪教版教案word
初中化学沪教版教案word 课题:化学反应
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2. 掌握化学反应的类型及特征;
3. 能够运用化学反应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 化学反应的类型;
2. 化学反应的特征。
教学难点:
1. 白磷燃烧反应的探究;
2. 化学反应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实验现象引出化学反应的概念;
2. 教学重点讲解:介绍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征;
3. 实验探究:进行白磷燃烧实验,观察反应现象;
4. 归纳总结:总结化学反应的类型及特征;
5. 练习:完成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拓展:讨论其他化学反应的实例,拓展学生视野;
7. 作业布置:完成相关作业,加深对化学反应的理解。
教学手段:
1. 实验仪器:白磷、空气、试管、点火工具等;
2. 多媒体教学:PPT演示、视频案例等;
3. 互动问答:让学生参与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评价方式:
1. 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实验和讨论环节的积极程度;
2. 操作能力:考察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掌握情况;
3.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检测学生对化学反应知识的理解情况。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需要更多相关教案内容,可以在网上或教育教学资源库中查找。
祝教学顺利!。
沪教版(2012年秋)九年级化学第1章第1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教案
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卢荣毅【板书】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趣味实验:1 氢氧化钠(酚酞)与盐酸互滴(“白纸显字”——化学)2 氯化铝与氢氧化钠的互滴:清水-牛奶-清水3 烧不坏的手帕同学们可能感觉老师象是在变魔术,其实这不是魔术,而是实实在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化学,化学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而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的身边。
谈谈你对化学知道有哪些?人类的衣食住行均离不开化学在衣方面:合成材料;洗涤剂;燃料色素;化妆品。
在食方面:用纯碱发面制馒头,松软可口。
各种饮用酒,醋的酿制;药品(抗生素、阿司匹林、避孕药、麻醉剂);反季节蔬菜;食品的保鲜、防腐、催熟;食品添加剂(防腐、增色素、护色素、香料、漂白剂、乳化剂、增稠剂、膨松剂、甜味剂(阿斯巴甜)、营养强化剂)由于有了化学,我们的住房才有多彩的装饰。
生石灰浸在水中成熟石灰,熟石灰涂在上干后成洁白坚硬的碳酸钙,覆盖了泥土的黄色,房子才显得整洁明亮。
化学炼出钢铁,我们才有铁制品使用。
化学加工石油,我们才能用上轻便的塑料。
化学锻烧陶土,才能使房屋有漂亮的瓷砖表面.;涂料、金粉、银粉、玻璃。
化学反应是交通工具得以行驶的动力。
没有燃料的燃烧放出热量,车辆根本无法开动。
各类新型材料的应用..今天我要提前带大家开启化学之门,让我们一起进入神奇的化学的世界,去看看什么是化学?化学究竟给我们带来什么?阅读课本P2第1-2段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正确区分物质与物体:铁是物质,用铁制造出的铁锅、钢铁制品、彩电、冰箱等物体,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生产制造出来的,研究物质的性能,才能根据需要制造出各种物体。
认识过程:认识物质---利用物质---制造物质—造福人类,避免危害如:水(水灾、旱灾)(制氢气、光合作用等)、空气、火、食品添加剂研究领域:宏观:上天入地--火箭、飞船、星体成分分析(好奇号)、气象分析、外星生命的探究(嫦娥二号发回的图片揭示月球的真相)、文物考古、海洋开发(蛟龙号)、海底探矿、水下居住。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目录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1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1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第1课时)6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第2课时)9第三节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9第1课时常用仪器介绍及基本实验操作11第2课时科学探究和化学符号13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15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16第1课时氧气的性质和用途16第2课时氧气的制法19第二节奇妙的二氧化碳21第1课时二氧化碳的循环、性质和用途、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21第2课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24第三节自然界中的水27第1课时水的组成和利用27第2课时水的净化29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32第一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33第1课时微粒的性质33第2课时分子原子原子的构成36第3课时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离子39第二节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41第三节物质的组成44第1课时化学式的意义、书写、命名、化合价44第2课时纯净物中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47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49第一节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50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54第三节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应用57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57第2课时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59第五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61第一节金属的性质和利用62第二节金属矿物铁的冶炼65第三节金属防护和废金属回收69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1.知识与技能(1)了解学习化学对认识物质的特性及正确使用物质的作用。
(2)了解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3)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知道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和制备的初步概念。
(4)能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初步了解仪器的使用。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描述物质的特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2)初步体验化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观察、对比、分析、归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形成探究的欲望,意识到科学精神与交流合作的重要性。
(2)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新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案
新沪教版初中化学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原子和元素的基本概念,了解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1. 原子和元素的概念及相关知识点。
2.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规律。
教学准备:1. PPT课件、实验用具以及相关实验材料。
2. 教科书和教辅资料。
3. 学生课前阅读任务。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今天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原子?”“元素的组成是什么?”等问题。
二、展示实验(10分钟)通过展示实验示范,让学生观察和探究原子的构成和元素的特性。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察和疑问。
三、讲解基础知识(15分钟)教师讲解原子和元素的基本概念,介绍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基础概念。
四、实验探究(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观察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原子和元素的理解。
五、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原子与元素的关系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未来的学习方向。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阅读课外选读材料、解答问题等,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原子和元素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操作不规范的问题,需要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加强实验操作规范性的指导。
同时,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教案4-2-3石灰石钟乳石
4.2碳(共3课时)第3课时石灰石钟乳石一、设计思想围绕石灰石、大理石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和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的转化等内容,呈现学习情景和素材,引导学生从生活、生产、实验中发现问题,获取信息。
通过观察、思考、交流、讨论,认识石灰石高温可转化为生石灰,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理解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的关系;通过观看《虎门销烟》、自然界溶洞的形成和讨论明朝诗人于谦的《石灰吟》诗,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知道自然界中常见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物质;(2)知道石灰石、大理石是重要的矿物资源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理解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相互转化的关系;(3)知道溶洞的形成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相互转化的学习,形成“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溶洞的形成过程的学习,形成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尊感、自豪感。
三、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相互转化的关系。
教学难点:溶洞的形成过程。
四、教学用品药品:蒸馏水、澄清石灰水、稀盐酸、石灰石、生石灰、酚酞试液等仪器:试管、酒精喷灯、坩埚钳、烧杯等媒体:电脑、投影仪五、教学流程1. 流程图讨论石2. 流程说明[1]出示:用大理石、贝壳、珍珠、钟乳石、蛋壳制作的精美的物件和制作它们的材料。
[2]大理石、珍珠、贝壳、钟乳石主要成分是什么?用什么试验可验证?[4]石灰石、大理石还有什么用途?[5]小结:石灰石的主要成分、存在与用途。
[9]讨论明朝诗人于谦的《石灰吟》中的化学原理。
[10]小结: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相互转化[11]练习:碳酸钙高温分解、氧化钙与水反应、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填空。
[14]小结:碳及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六、教学案例1.教学过程3. 相关链接>① >②>石灰石的检验:加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知识扫描1.知道材料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了解材料开发和应用与化学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2.知道青铜、钢铁等合金在人类发展历史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4.了解纤维等合成材料的分类、性质和用途。
5.掌握几种纤维、聚乙烯与聚氯乙烯的鉴别方法教材分析重点、难点与疑点重点:了解一些常见的材料难点:聚乙烯与聚氯乙烯的鉴别疑点:材料科学与化学的关系教材解读在古代,人们已能制造和使用青铜等金属材料。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人们掌握了从铁矿石冶炼生铁和钢的方法,以钢铁为主体的金属材料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被大量使用。
金属材料的冶炼和使用与金属的化学性质密切相关,活动性越强的金属就越难被冶炼出来。
冶炼生铁的主要原理是用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高温2Fe+3CO2炼钢的原理是用氧气等氧化剂把生铁中过量的碳以及杂质氧化成气体或炉渣而除去。
在使用金属材料时,人们需要防止金属材料腐蚀,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
金属制品的防锈措施一般有:1.保持金属制品表面的清洁与干燥。
2.在金属制品表面涂一层防锈漆。
3.在金属制品表面镀一层其他的金属。
4.对金属表面进行抗氧化处理,使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
5.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例如加入其它的金属或非金属,制成不易被腐蚀的金属合金。
例如可以制成不锈钢。
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无机非金属材料在材料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陶实际上玻璃、陶瓷和水泥统称为硅酸盐材料。
玻璃最普通的是由二氧化硅、氧化钙和氧化钠组成,性脆而透明。
瓷、玻璃和水泥等都是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陶瓷以黏土、长石、和石英砂为主要原料,经数道工序加工而成的。
水泥是粉状的矿物质胶凝材料,跟水等拌和后能在空气或水中逐渐硬化。
在日常生活中,用得最多的是有机合成材料。
合成材料一般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高分子是由碳、氢、氧、硅硫等元素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足够大的有机化合物,高分子材料的相对分子质量在几百到几百万之间,这么大的相对分子质量就是使它具有了一定的强度,从而可以作为材料来使用。
典型例题解析例1. 黄铜是一种A. 复合材料B. 无机非金属材料C. 金属材料D. 合成材料点拨本题考查了同学们对各类材料的了解,知道常见的各类材料,就能够解答此题。
解答 C总结常见的材料有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等,黄铜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
随堂变式下列物质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A. 石油B.玻璃钢C.塑料D. 合金钢解答 B例2. 我国冶炼钢铁的历史时期始于A. 唐朝B. 春秋战国C. 清朝 D 民国时期点拨本题考查化学常识,要求同学们了解我国在古代对化学工业的贡献。
我国冶炼钢铁始于清朝。
解答 B总结学习化学,首先要了解化学常识,知道在化学学科中发生的重点事件,特别是我国在化学学科中取得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尤其是我国古代有着灿烂的文化,对化学工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堂变式我国湿法炼铜投入生产开始于A.唐朝 B春秋战国 C. 宋朝 D.清朝解答 C例3. 一种新型的金属由于其质量轻,耐腐蚀性强,它和它的合金材料在航空、航海和化学工业中正逐步取代铝和铝合金材料而被广泛应用,该金属是A.锌B.钛C.镁D.锰点拨该题考查了同学们对新型材料的了解,新型材料正以它们的优越性能而取代原有的旧材料。
解答 B总结金属钛是一种新型的金属材料,它的密度小,在体积相等时,它的质量比较小,但是它却具有较大的强度,它的强度可以和钢相比美,人们把这种金属比喻为具有铝的密度钢的强度,更为让人们惊喜的是它的耐腐蚀性,能够抵抗强酸、强碱的腐蚀,所以钛以及钛的合金正被人们广泛的使用在各个领域。
随堂变式“超导”材料具有的性质是()A. 硬度超大B. 熔点超高C. 导热性特好D. 在某温度下,电阻几乎没有解答 D例 4.“白色污染”是指()A. 废旧塑料的污染B.白烟的污染C.化肥的污染 C.河流的污染点拨该题考查了废弃的材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白色污染是指废旧塑料对环境的污染。
解答 A.总结塑料的应用和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但是废弃塑料的急剧增加,造成了新的环境污染“白色污染”。
由于大多数塑料在自然条件下难以破坏、分解,而长期堆积,又会破坏土壤的结构,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
所以现在我们除了要减少使用塑料制品,回收废旧塑料制品外,还要推广使用在自然条件下容易分解的新型塑料。
随堂变式聚乙烯和聚氯乙烯是塑料的两大种类。
由于聚乙烯无毒,所以常用来作食品的包装袋,而聚氯乙烯有毒,在食品工业是严格规定不能用来包装食品的,你能够用简单的方法区别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吗?解答将两中种塑料分别在酒精灯火焰上燃烧。
其中塑料易燃烧而且燃烧时有融化物落下的是聚乙烯;不易燃烧,灼烧时有一股盐酸气味的是聚氯乙烯。
例5. 单晶硅是制作电子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
超级计算机每秒运算几十亿至几万亿次,其中所使用的单晶硅纯度越高越好。
制得高纯度单晶硅的化学方法为:①制得粗硅:Si+2C 高温==SI+2CO;②制得SiCL4:Si+2Cl2点燃==SiCl4;③还原出单晶硅:SiCl4+2H2加热==Si+4HCl。
其中③步得到的硅可以看作是(填混合物、纯净物),三个化学反应中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填序号)。
点拨该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原理和化学概念。
只要掌握和理解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置换反应的概念,就能够正确解答此题了解答纯净物③总结本题是一道信息题,同学们应当仔细审题,把握题中所给的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本题给出了制取非金属材料硅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判断。
随堂变式铅笔为什么有软和硬的差别呢?这是由于石墨太软,光用石墨做笔芯,既易断又易磨损,因此,生产上常在石墨粉中掺进一些黏土粉末以增强硬度。
下表为部分普通铅笔的标号以及笔芯原料的配比:标号2H H HB 2B石墨(质量分数%)74.0 75.2 81.3 85.5黏土(质量分数%)26.0 24.8 18.7 14.5试回答下列问题:(1)上表中硬度最大的铅笔是(填标号)。
(2)请写出石墨的另一种用途。
解答(1) 2H (2)作电极例6 某同学对牙膏有关问题进行了探究:(1)下表列出了三种牙膏中的摩擦剂。
请在表中填写三种摩擦剂所属的物质类别:儿童牙膏×××防臭牙膏×××透明牙膏摩擦剂氢氧化铝碳酸钙二氧化硅物质的类别(指酸、碱、盐)(2)根据你的推测,牙膏摩擦剂的溶解性是(填易溶或难溶)。
(3)牙膏中摩擦剂碳酸钙可以用石灰石来制取。
该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其流程为:高温加水加碳酸钠溶液石灰石生石灰石灰水碳酸钙请根据上述流程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②,③。
(4)请你仍用石灰石为原料(其他试剂自选),设计另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仿照(3)所示,将你的实验方案用流程图表示出来:石灰石你设计的方案优点是 。
(5)检验牙膏中是否含有碳酸盐的实验方法是 。
(6)某同学为了测定一种以碳酸钙为摩擦剂的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用烧杯称取这种牙膏膏体100克,向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盐酸至不再有气体放出(除碳酸钙外,这种牙膏中的其他物质不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共用去稀盐酸200克。
反应完毕后称得烧杯内物质的质量为278克(所有质量数据均不含烧杯质量)。
请你计算这种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点拨 这是一道有关牙膏摩擦剂的综合信息题,重点在以碳酸钙为原料的摩擦剂。
题中信息量大,内容也非常丰富,涉及的知识点多,同学们在解题时一定要认真的阅读题目,寻找有用的信息,正确的解答。
解答 (1)碱 盐 氧化物 (2)难溶(3) ① CaCO 3高温CaO+CO 2 ↑ ② CaO+H 2O=Ca(OH)2③ a(OH)2+Na 2CO 3=CaCO 3↓+2NaOH(4)优点:产生的二氧化碳得到充分利用,节约原料。
(5)向牙膏中加入盐酸,看是否有气体放出。
如果有气体放出,而且生成的气体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牙膏中含有碳酸盐。
否则不含有碳酸盐。
(6)解: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克+200克-278克=22克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100 44x 22克 x 100=克2244 x=50克石灰石二氧化碳 生石灰 石灰碳酸钙克克10050×100%=50% 总结 此类习题的主要特点是信息量大,涉及的知识点多,因此在解题时,应当把握好题中的有用信息,运用已有化学知识,正确的解决题中的问题。
随堂变式 2003年6月,西安北郊古墓中出土一青铜锤(一种酒具),表面附有绿色固体物质,打开盖子酒香扑鼻,内盛有26kg 青绿色液体。
专家认定是2000多年前的“西汉美酒”。
这是我国考古界、酿酒界的一个重大发现。
(1)如果让你对出土的“西汉美酒”进行探究,你想探究的一个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述报道引发了某校初三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的关注,他们收集家中铜器表面的绿色固体,进行探究:提出问题:铜器表面附着的绿包固体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 猜 想:查阅相关资料后,猜想绿色固体物质可能是铜绿设计与实验:A B C①对试管内的绿色固体加热,至完全分解,观察到A 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B 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C 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取少量加热后生成的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
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③取少量上述蓝色溶液于试管中,浸入一根洁净的铁丝。
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实验结论:绿色固休物质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等元素。
(提示:装置内的空气因素忽略不计)表达与交流:①上图中标有a 、b 的仪器名称是:a _______;b_______。
②上述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③反应完成后,如果先移去酒精灯,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④如果将B ,C 两装置对调,行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答(1)“西汉美酒”的成分是什么?(或“西汉美酒”为何是青绿色的?)(2)铜碳氢氧(或Cu C H O)①试管铁架台②Fe+CuSO4=FeSO4+Cu③C装置中时液体会倒流进入B装置④不行若对调则无法证明加热绿色固体是否有水生成知识结构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化学与材料合成材料复合材料学法指导1.通过本节的学习同学们应该知道了材料是社会进步的基础,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材料,同时了解材料技术和应用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与化学的发展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