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学说进展论文
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医体质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不同人体体质差异的学科。
目前,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医体质学的分类研究得到了深入的探索和发展。
中医体质学目前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体质分类,即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和阴虚体质。
临床研究显示,不同体质的人群在发病倾向、病程演变、病因病机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为中医药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依据。
中医体质与疾病的关系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研究表明,相同的疾病在不同体质的人群中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反应。
气虚体质的人容易出现气短乏力、容易感冒等症状,阳虚体质的人容易出现畏寒怕冷、面色发白等症状。
基于这种认识,中医体质学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精准的治疗建议。
中医体质学与遗传学的研究也逐渐深入。
通过对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进行研究,发现中医体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遗传性。
遗传因素对于某些体质特点,如身高、体重、体形等的影响非常明显。
这为进一步理解中医体质的本质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医体质学与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结合,推动了中西医结合模式的发展。
临床研究发现,同一病种的患者,针对其体质特点进行针灸、中药、推拿等中医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这为中医药在现代医学体系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中医体质学在科学研究方法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传统中医体质辨识主要依靠医师的经验和直觉判断,结果容易受到主观因素影响。
为了提高诊断效果,近年来,研究者引入了统计学中的因子分析、簇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建立了一些中医体质分类的量表和评估体系,提高了中医体质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医体质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人体的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体质特点,以及体质与健康、疾病的关系。
体质学对于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医生根据不同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近年来,中医体质学的研究进展迅速,临床研究成果丰富,本文将介绍其中的一些重要进展。
一、体质分类及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体质分类是体质学的基础,目前主要有辨证指导分类法和问卷调查法两种方法。
辨证指导分类法根据中医理论,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判断患者的体质类型。
问卷调查法则是通过编制体质问卷,由患者自己填写来评估体质类型。
近年来,研究者对体质分类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改进。
一方面,研究者对传统的体质分类方法进行了改进和拓展。
将中医体质分类与现代疾病分型相结合,提出了以肝胆湿热、脾胃湿热、痰湿、气郁、气虚、血瘀、阳虚、阴虚等体质类型为基础的体质与病症相结合的分类方法,更加有利于中医的临床实践。
研究者通过改进问卷调查法,提高了体质分类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利用现代心理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建立了中医体质问卷的信效度评价体系,对体质问卷进行了科学化的改进和优化,提高了问卷的客观性和实用性。
二、体质与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体质与健康、疾病的关系是中医体质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近年来,研究者通过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探讨了体质与各类疾病的关系,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发现。
研究者发现不同体质类型对各类疾病的易感性不同。
阳虚体质易患感冒、腹泻等阳虚症状;阴虚体质易患失眠、月经不调等阴虚症状;湿热体质易患湿疹、尿路感染等湿热症状。
这些发现为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研究者发现体质与药物治疗的反应存在一定的关系。
气虚体质的患者对气血和益气药物治疗反应较好;血瘀体质的患者对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反应较好。
这种个体化的治疗策略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中医体质学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干预措施调整和改善体质,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近年来,研究者对体质干预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
中医体质学说在临床应用论文
内蒙古中医药“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心下痞硬而满”,《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亦云:“夫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心下则痞”。
黄穗平[22]认为外感表证未愈,误下伤中,损伤脾胃,正虚邪陷,结于心下,阻碍中焦气机升降运行而发病。
而金宇安[23]则认为外感六淫之邪侵袭,影响脾胃功能,失于和降可出现胃痛。
2总结和展望FD 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慢性病,不仅发病率高、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上还花费大量的社会医疗资源,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
目前,FD 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西医在其治疗上并没有确实有效的治疗措施。
因此,临床上已将治疗FD 的目光转向中医药。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FD 具有独特的优势,不仅能改善症状,还明显降低复发率。
然而,目前中医药治疗FD 尚存在诸多问题,如中医药治疗FD 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化的认识,研究(或临床观察)大多是宏观的辨证,缺乏客观的量化的数据。
因此通过对古典医籍中与FD 相关病证的病因病机进行归纳整理,采用科学的文献研究方法对病因病机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以期探讨FD 的病因病机规律,寻求规范化的辨证分型和行之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案,是我们目前和今后研究的主要任务。
参考文献[1]胡品津,刘新光.消化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4.[2]萧树东,许国铭.中华胃肠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42.[3]张海石.疏肝健脾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0例[J].光明中医,2010,25(9):1649.[4]陈苏宁,史业东,马丽,等.中医为主要措施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复发率的Meta 分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18(27):2938-2941.[5]孙维峰,刘玲,徐伟,等.军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证型分布及病因调查[J].临床医学杂志,2009,37(1):32-34.[6]张厂,金周汉,张平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辨治体会[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6):44-45.[7]卜平,时乐,徐敏,等.72例功能性胃肠病复合型证候病机研究[J].中医杂志,2005,46(6):151-153.[8]徐敏,卜平,时乐,等.功能性消化不良222例证候病机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22(4):246-247.[9]陈贞,许文君,张声生,等.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候及症状分布特点的研究[J].北京中医药,2008,27(11):841-843.[10]时昭红.张介眉运用经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经验[J].湖北中医杂志,2006,28(5):19-20.[11]李丰衣,孙劲晖.田德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经验[J].湖北中医杂志,2006,28(1):23-25.[12]李乾构,周斌,任蜀兵,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辨证论治探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6,4(2):115-119.[13]陈海英,宋登浩,安秀芹.胃脘痛发病原因与时间相关性研究[J].河北中医,2007,29(11):1023-1024.[14]薛西林.927例胃脘痛证因分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1,20(4):22-24.[15]杨爱学.追古溯源谈痞满[J].吉林中医药,2007,27(3):55-56.[16]谢爱华.周亨德主任治肝法祛胃痛经验[J].甘肃中医,2010,23(1):12-13.[17]王全兴.浅谈胃脘痛“土木并治”[J].江西中医药,2009,40(321):5-7.[18]吴彼.中医文献关于胃脘痛病名及病因考释[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4):19-20.[19]吴友平,陈远路.从陆剑尘清润柔肝安胃法谈嘈杂之治.1997,(1):48.[20]方思远,陈顺乐.方振千治疗胃痛经验[J].中医药学报,2008,36(4):46-47.[21]李淑芳.卢化平治疗胃脘痛经验总结[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22-23.[22]黄穗平.中医古籍论痞满证治[J].新中医,2001,33(10):5-7.[23]金宇安.再论胃痛之治[J].北京中医,2007,26(11):724-726.摘要: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的,以指导疾病预防、治疗以及养生康复为目的的一门学科。
中医学体质论文范文2000字(精选42篇)
中医学体质论文范文2000字(精选42篇)中医学体质论文范文2000字第1篇中医的重要性可以概括为三点:中医是为人之道、中医是胜利之道、中医是健康之道。
身体和心灵都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身体和心灵二者的关系是互为影响,相互效力,通过一种合宜方式,二者将会共同促使一个人的身心达到一种平衡健康的状态。
中医就是这个促进身心达到平衡健康的合宜方式。
把握了中医之道并真正活出来,融汇在每日的生活中,将会从本质上扭转一个人原本可能混乱迷茫的生活状态,朝向乐观正能量的方向去奔跑。
中医是健康之道对身体中医养生是指通过未病先治的理念,通过一些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增加体质、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尽终其天年的目的。
中医养生其实很简洁,它不是要你特意去做一件与日常生活无关的事,养生恰恰就是日常生活,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探讨的是饮食方面。
由于我们常说民以食为天。
饮食的原则: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下午要吃少。
三是用食物之偏纠人体之偏。
中医治病是用药性之偏来订正人体之偏,所以中医养生主见用食物之偏来订正人体之偏。
其次要顺应四时。
根据《黄帝内经》说,顺四时,就是根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来调整自己的生活。
第三要调畅情志。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其两面性,既能利于人,又能害与人,同样人的心情变化有利有弊。
情志养生即指通过有目的地激发某种情志变化,可选择性地矫正太过情志所造成的气机紊乱,使即将破坏的身体机能恢复正常,以防患于未然。
比方说怒伤肝,喜难过,恐伤肾,思伤脾,要是像林黛玉一样的共性,就是过悲,哀痛肺,以至于她也是死于肺痨的。
第四要起居有常。
这是养生的基本要求,也告知我们要依照正确的生活方式来生活才能延年益寿。
向同学普及中医学与健康养生有关的学问,有利于促进同学在当下时代各种不良环境、生活习惯及社会潮流的影响下,树立中医养生观念,落实到自身的点滴生活中,从而提高同学的身体素养,带动同学从身体到心灵的健康素养的提升。
中医体质学的研究进展
中医体质学的研究进展中医体质学的研究进展体质的思想溯源于《内经》,基本成熟于明清时代。
复从20世纪70年代成为新兴课题,并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基础学科分支——中医体质学。
近年来,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丰富,研究范围逐渐扩大,研究内容日趋深入,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体质学科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仍有不完善之处。
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体质学说及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体质概念的探讨现代中医对体质的定义以匡调元及王琦为代表。
匡氏定义为:人类体质是人群及人群中的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环境的影响下,在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形成的功能、结构和代谢上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
王氏的定义是:在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性质。
显然,匡氏只指身体的部分,而王氏则包括身体和心理两部分。
龚勇军﹡等认为,历代文献中的“体质”概念均指人的一种稳定性的素质,尤其关注形体。
《辞海》中对“体质”与“体”的定义均未包含心理。
故提出体质内涵的主体是形体,心理不宜包括在内。
何裕民﹡指出,体质是由众多特质(要素)所组成,包括自和力、卫外力、稳定性、反应性、过敏性等。
总体而言,体质内涵逐渐丰满,但概念仍未统一。
体质学现代研究进展1.现代中医体质分型的研究。
近年来对中医体质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型研究上。
匡调元﹡将人类体质分成正常质、迟冷质、燥红质、倦白光质、腻滞质及晦涩质6种类型。
王琦将体质分为正常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及瘀血质7种类型。
此外,尚有赵健伟、何裕民﹡的6分法,母国成﹡的9分法,田代华﹡的12分法,朱庭仪﹡的5分法等。
总以王琦﹡的7分法最具代表性。
此后他又增加了气郁质、特禀质2种类型,变为9分法,较全面地反映了人类的体质类型,并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采用。
2009年4月9日,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正式发布,实现了体质分型标准化、规范化,确立了统一、规范的体质分型系统。
中医体质学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中医体质学的发展与研究现状中医体质学是指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通过体质分类和辨识的方式,研究人体体质类型与健康疾病的关系,以及针对不同体质类型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中医体质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的发展经历了多年的历程,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
中医体质学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在体形、气质、临床表现等方面,对不同体质类型进行了初步分类和描述。
但是,中医体质学的理论体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得到完善和发展。
1975年由青海中医学院所主编的《中医体质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中医体质学研究的开始,并开始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医体质学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中国中医科学院先后成立了中医体质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医体质学研究中心,聚集了一批中医体质学研究的专家学者。
他们通过大量的数据收集和研究,优化了体质分类,建立了以平和质、气虚质、气郁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特禀质等为基本类型的中医体质分类系统。
另外,中医体质学研究的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传统的中医体质判定主要依靠中医医师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进行辨识。
而现代技术的发展,如人体成分分析仪、遗传学、生化检验等,为中医体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依据。
研究者通过将传统中医体质分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提高了体质判定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目前,中医体质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研究表明,肝气郁结与情绪异常、饮食失调等有一定的关联;寒湿体质易患关节炎和慢性消化系统疾病;血瘀质的人群更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等。
这些研究结果为中医个体化诊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为中医药的研发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尽管中医体质学的研究迄今为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体质分类的标准和方式还不够统一和科学,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其次,现有的研究结果还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试验验证,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和科技的发展,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本文将对这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一、中医体质类型的评估方法研究中医体质类型的评估方法是中医体质学说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主要的评估方法包括问卷调查、生理指标测定、心理指标调查等。
一些研究人员通过综合运用多种评估方法,建立了比较全面的中医体质类型评估体系,为中医体质类型的评估提供了科学、客观的依据,为进一步研究中医体质类型与疾病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中医体质类型与疾病的关系研究是中医体质学说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一些研究人员通过大样本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研究,发现不同体质类型的人群在某种疾病的发病率和易患程度上存在明显差异。
气虚体质的人群更容易患上慢性疲劳综合征,湿热体质的人群更容易患上慢性肾炎等。
这些研究结果为中医体质类型与疾病的关系提供了客观的证据,为中医体质类型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中医药物治疗是根据患者的体质类型来调整药物的使用和剂量,但不同体质类型的人对同一种药物的反应可能存在差异。
中医体质类型与药物反应的研究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一些研究人员通过对不同体质类型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记录,发现了不同体质类型对同一种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为中医药物治疗的个体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情志对人体的影响十分重要,不同体质类型的人在心理健康方面可能存在差异。
一些研究人员通过对不同体质类型患者的心理调查和观察,发现了不同体质类型在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上存在差异,为中医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为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目前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评估方法的客观性和标准化程度不高,研究结果的复制性和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未来需要加强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改进评估方法,提高研究质量,为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应用提供更为可靠的科学依据,促进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推广和应用。
中医学体质论文范文2000字精选4
中医学体质论文范文2000字精选4中医学体质论文范文2000字精选4为题,用中文写一篇3000字文章第一篇:中医学体质论文范文(1/2)中医学体质论文是针对个体体质特点进行探讨和研究的一种学术文献形式。
下面将提供一篇中医学体质论文范文,以展示其写作风格和研究方式。
题目:中医学视角下的体质理论研究摘要:本文从中医学的视角,对体质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
通过分析体质的定义和特点,结合中医学的相关理论,对中医学视角下的体质理论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应用于实际临床实践中。
研究结果表明,中医学视角下的体质理论在现代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体质理论;中医学视角;临床应用;指导意义一、引言体质是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病理方面的功能状态和特点的总称。
中医学体质理论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包含了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和特禀体质等,每种体质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和特点。
二、中医学视角下的体质理论分析1. 体质的定义和特点体质是指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病理方面的功能状态和特点的总称。
不同的体质在体能、体质、体力和体制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中医学将体质分为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和特禀体质等九种,每种体质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表现。
2. 中医学的体质理论中医学的体质理论是基于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理论基础上形成的。
中医学认为,体质是由先天禀赋、后天养生和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中医学通过观察人体的形态、脉搏、舌象等方式,判断出个体的体质类型,并根据体质类型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养生方案和治疗方法。
3. 中医学视角下的体质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中医学视角下的体质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患者体质的分析和判断,中医医生能够根据患者的体质类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调理方法。
例如,在治疗气虚体质的患者时,中医医生会采用补气的药物或针灸疗法;在治疗痰湿体质的患者时,中医医生会采用祛痰、利湿的药物或疗法。
中医体质学研究进展
[5 李哗 .针 药结 合 治疗 银 屑病 8 13 0例 [ ] 上 海 针灸 杂 志 , 0 0 J. 20 ,
1 ( ): . 9 5 21
[ 3 李红 , 锋 . 2] 柳 埋线治疗银屑病 临床疗效 观察 [] 中国皮肤性 病学 J.
杂 志 ,04 1 ( )5 ~ 5 . 20 ,8 1 :1 2
的影 响下 , 其生长 、 发育 和衰老 的过 程 中形成 的功能 、 构与 结
《 内经 》 在体质与人 体生 理 、 理 、 断 、 病 诊 治疗方 面的关 系均有 论及 , 奠定了中医体质 理论 的基础 , 初步勾 画了中医体质理论
的雏形 。王 氏认为 中医体质 学形成 于秦 汉时 期 的《 内经 》临 , 床应 用于秦汉末年 的《 寒杂病论 》丰 富发展 于明清 时期 的 伤 , 《 温病条辨》《 、温疫论》 张氏医通 》 _ 。 及《 等l 1 ]
[ 2王和平 . 1] 针灸刺 络拔罐配合外用 治疗银屑病 经验 I] 针 灸临床 - . J
杂 志 ,0 7 2 ( )3 . 2 0 ,3 8 :9
营养 、 生活起居 、 精神情志 以及 自然社会 环境因素 、 疾病 损害 、 药物治疗等 , 对体 质 的形 成 、 发展 和变 化具 有重 要 影响 。因
体质 现 象 是 人 类 生 命 活 动 的一 种 重 要 表 现 形 式 , 王 琦 _等认 为中医体质 学 中的体质是 指个体生 命过程 中, 1 在先 天遗传和后天获得 的基础上 表现 的形态结构 、 理机能 和心 生 理状态方面综合的 、 相对稳定 的特质 , 它反映生命过程 的某些
用的结果 ; 体质 的构成包括 形态结构 、 生理 功能和心理状 态 3
个方面 ; 体质禀承 于先天 , 得养 于后天 。先天禀赋 , 包括种族 、 家族遗传 , 婚育 以及养胎 、 护胎 、 胎教等 , 决定着群体或个体体
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进展【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进展。
首先介绍了体质类型的分类与特点,包括气质、形体、体质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接着分析了中医体质与疾病的关系,探讨了不同体质类型对疾病易感性的影响。
然后讨论了中医体质辨识方法的研究,包括基于问卷调查、舌诊、脉诊等方法的体质辨识技术。
最后探讨了中医体质与个体化治疗的关系,指出个体化治疗在中医体质学说中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总结了中医体质学说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探讨了未来发展方向,强调了中医体质学说在个性化医疗中的重要性。
本文旨在为进一步推动中医体质学说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医体质学说、临床研究、体质类型、中医体质与疾病、体质辨识方法、个体化治疗、临床实践、发展方向1. 引言1.1 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医体质学说作为中医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临床研究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探讨。
体质学说认为人体的体质特点不同,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这种个体差异需要在临床诊疗中得到充分重视。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中医体质与疾病的关系以及如何辨识和治疗不同体质类型的方法也在逐渐完善和拓展。
本文将从体质类型的分类与特点、中医体质与疾病的关系、中医体质辨识方法的研究以及中医体质与个体化治疗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总结当前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推动中医体质学说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也将展望中医体质学说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中医医学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
2. 正文2.1 体质类型的分类与特点体质类型的分类与特点是中医体质学说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中医传统理论,体质类型主要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九种类型。
每种体质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倾向性。
平和质的人体质调和,脏腑功能正常,身体健康,精神状态稳定,不易生病。
气虚质的人脏腑功能虚弱,常感疲乏乏力,面色苍白,容易气短、乏力、容易感冒。
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进展1. 引言1.1 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医体质学说作为中医传统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在临床实践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本文将就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深入探讨和总结。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中医体质学说在指导个性化诊疗、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不同体质特点的分析和评估,可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还加深了对体质分类方法和标准的认识,为相关疾病的研究和药物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不同体质类型与疾病的关系,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治疗成功率和预防效果。
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进展为中医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支持与指导,有助于推动中医医学的发展和传承。
未来,我们仍需进一步深化研究,拓展应用领域,不断完善体质分类方法和标准,推动中医体质学说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2. 正文2.1 基本概念和历史发展中医体质学说是指中医传统理论对人体体质特点的总结和归纳,是中医治疗个体差异性的重要基础。
体质学说在《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中有着丰富的论述,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初步的雏形。
随着时代的演变和医学的发展,中医体质学说逐渐完善和系统化。
在历史发展中,古代医家对体质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如《灵枢》中提出了九候体质,即阳明、太阳、少阴、太阴、少阳、少阴、厥阴、太阴、少阳等体质类型。
随后又有《奇病论》的五行体质分类法和《伤寒论》的表里体质分类法等。
这些体质分类方法为后人研究体质奠定了基础。
近代以来,中医体质学说得到了更深入的发展和完善。
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基因、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为中医体质学说提供了更加科学的解释和支撑。
临床实践中对体质分类方法和标准的讨论也越来越广泛,为中医体质学说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医体质学说是中医学的一项重要理论,是通过对人体体质特征的分类及归纳总结,运用中医诊疗方法来治疗疾病的一种理论体系。
人的体质是由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不同体质的人在疾病的易感性和发生率上都有所不同。
近年来,中医体质学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学者关注,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中医体质学是临床实践中的一种有效的辅助诊疗手段。
本文旨在介绍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进展。
一、中医体质分类体系中医体质分类体系与临床实践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临床医生可以通过望、闻、问、切等诊断手段辨别出患者的体质类型,然后针对不同的体质类型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例如,对于气虚体质的患者,医生可以采用益气养血、健脾化湿的中药治疗;对于阴虚体质的患者,可采用滋阴润燥、清热安神的中药治疗。
许多研究也证实了中医体质分类体系与临床实践应用的有效性。
一项研究表明,在对金针菇多糖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患者时,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的体质类型有关。
治疗后,气虚和气郁类型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更低,血运动力学更好,而阳虚、血瘀类型的患者却没有这种情况。
另一项研究发现,针刺可以通过调节人体体质来缓解抑郁症状,且不同体质类型的人对针刺的反应各不相同。
因此,中医体质分类体系对于指导中医临床诊疗以及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中医体质分类体系在体育、养生和预防疾病中的应用中医体质分类体系不仅适用于临床诊疗,还可以在体育、养生和预防疾病等方面发挥作用。
例如,在体育锻炼方面,不同体质类型的人,其运动方式和强度都需要因人而异。
例如,痰湿体质的人适合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而阳虚体质则需要进行适度的力量训练。
在养生和预防疾病方面,中医体质分类体系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指南,例如针对寒凉体质的人应该注意保暖,多吃温热食品,而针对湿热体质的人则应该少吃寒凉食品,保持室内干燥通风等。
尽管中医体质分类体系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它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医体质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是以人的体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
中医体质学从中医理论出发,研究人体在遗传背景、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既体现了自身的稳定性,又表现出差异性的生理、心理和病理特点。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方法的改进,中医体质学在临床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在中医体质分类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
中医体质分类是中医体质学的基础和核心内容,准确划分人群的体质类型对于个体化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代研究从考虑个体特征的角度出发,将传统的体质分类进行了重新评定和修订,提出了一些新的体质类型,并提供了更为科学的划分标准。
根据现代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提出了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等新的体质类型,为中医体质分类系统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中医体质评估工具的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中医体质评估工具是评价人体体质类型和体质特点的重要工具,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直接影响到中医体质学的临床研究和应用。
近年来,研究者基于现代统计学方法,结合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逐步开发了一系列的中医体质评估工具,如中医体质自评量表、中医体质问卷等,以满足不同临床需求和研究目的。
在中医体质与疾病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中医体质与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中医体质和疾病的相关性研究,可以为个体化治疗和预防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目前,针对不同体质类型与多种常见病的关系,如高血压、糖尿病、过敏性疾病等,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揭示了中医体质对疾病的易感性、发生发展的影响和预防治疗的方向。
在中医体质个体化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中医体质个体化治疗是中医体质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指的是根据个体的体质特点、病情变化和环境因素等,制定针对性的治疗计划和方案。
近年来,通过与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新兴科技的结合,中医体质个体化治疗得到了更加科学的支持。
针对同一种疾病,不同体质类型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和药物,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中医体质理论研究进展
基础上形成 的 ; 三是 强调体质与致 病因子 的易感 性 、 发病类
型的倾 向性 密切有关 。 2体质 的分型研究 .
“ 体质 ” 一词 , 在历代 中医文献 中有 “ 气质 ” “ 、 气体” “ 、素 质” 等不 同名称 。至清代叶天士《 临证指南 医案》 “ ,体质 ” 的 含义已较明晰 , 如其在《 呕吐门》 中云 :凡论病 , “ 先论体质 、 形 色、 脉象 , 以病 乃外加 于身也 ” 《 ;幼科要略 门》 出 :诊 之大 指 “
宜忌等 方面进行 了分析 。母 氏提出九分法 , 将体 质分为无 力质 、 白质 、 苍 黏液质 、 紫滞质 、 弱质 、 迟 盗热质 、 冷激质 、 奋力 质 、 障质 , 结 并对各种体 质从 临床 表现上明确界定 田氏等 。
义n。宋 氏认 为 , 体质 与证 密切相关 , 体质 因素决 定着疾病 的发生和证 型 , 决定 证的转归 和疾 病的预后 , 体质和证共 同
种体 质都从 临床特征上加 以 明确 , 便于掌握 和操作 , 并对
各类体质 的用药宜忌进行 了分析论述 。王 氏等 曾提 出七分
法, 将体质 分为正常质 、 阴虚质 、 阳虚质 、 痰湿质 、 湿热质 、 气
虚质 、 瘀血 质 , 对几种体 质类 型均从体 、 舌脉 、 性格 、 饮食 、 二便 、 因、 成 病理特点 、 用药
基金项 目: 市重点学科建设项 目资助 ( 上海 编号 :00 ) S3 1
一
属性及 左右 上下 等各分 出五类 , 为二 十五种 类型 体质 的 合
人 。
体质分 型是体质学说 临床运用 的重要 问题 。近年来对
体质分 型的研究最具代 表的有 : 氏提 出六 分法 , 匡 将体质分
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医体质学说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体系,它主要通过对人体的体质特征进行分类和研究,为中医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近年来,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具体如下:一、体质分类的进展中医体质学说的核心是基于体质的分类,在过去的研究中,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判断的方式对体质进行分类。
在这种方法中存在主观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
近年来,研究者采用更加客观科学的方法进行体质分类的研究。
通过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分析,研究者发现了与体质相关的基因变异和代谢物水平的差异,从而为体质分类提供了客观的生物学依据。
二、体质与疾病的关系研究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的不同与个体易患某些疾病的倾向有关。
在近年的研究中,通过比较不同体质个体之间的生物学差异,研究者发现了体质与某些疾病的关联。
有研究发现湿热体质的个体更容易患上湿热相关疾病,而气虚体质的个体更容易患上气虚相关疾病。
这些研究结果为中医治疗中的个体化方案提供了依据。
四、体质评估工具的开发为了更好地评估体质,研究者开发了一些客观的评估工具。
这些评估工具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生物标志物检测等方式对体质进行测量和评估。
研究者开发了中医体质辨识指导性问卷、基因芯片和代谢谱等评估工具,用于帮助临床医生判断患者的体质类型。
这些评估工具的开发提高了体质评估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在体质分类、体质与疾病关系、体质与药物反应、体质评估工具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
这些研究结果为中医的个体化诊疗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优化中医的临床应用。
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仍然面临一些挑战,例如体质的客观性、评估指标的标准化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来完善和发展。
中医体质学的研究进展
对 稳定 的特 殊 状 态¨ 。王 氏 的定 义 是 : 人体 生命 过程 中 , 先 天 4 ] 在 在
真 赋 和 后 天 获 得 的基 础 上 形 成 的形 态 结 构 、 理 功 能 和 心 理 状 态 生
方面 综 合 的 、 对 稳 定 的 同有 性 质 [ 。显 然 , 氏 只 指 身 体 的 部 相 5 ] 匡 分, 而王 氏则 包 括身 体 和 心理 两部 分 。龚 勇军 l 等 认 为 , 代 文 献 _ 6 历 中 的“ 质 ” 念 均指 人 的一 种稳 定 性 的素 质 , 其 关 注 形 体 。《 体 概 尤 辞 海》 中对 “ 质 ” “ ” 定 义 均 未 包 含 心理 。故 提 出体 质 内 涵 的 体 与 体 的 主 体 是 形体 , 心理 不 宜包 括 在 内 。何 裕 民[指 出 , 质 是 由众 多 特 ] 体
方 法 , 蛋 白质 水 平 探 讨 体 质 分 类 的 蛋 白 质 表 型 , 集 并 整 理 各 从 收
种 体 质 的蛋 白质 组 学 特 异性 指 标 , 助 于 最 终 阐明 体 质 的实 质 。 有 此 外 , 谢 组 学 与 体 质 的 研 究 表 明 , 谢 组 学 与 人 体 体 质 存 代 代
总体而言, 体质 内涵 逐渐 丰满 , 概 念仍 未 统 一 。 但
体 质 学 现 代 研 究 进 展
体 素 质接 受 了某 种病 因刺 激 , 或受 至某 种 病 理过 程 的影 响 , 而表 0 从
现 出某 种 较 有 特 异性 的病 理 反 应 和 类 型 。匡调 元 认 为 , 质 是 2 体 未 病 或 已病 状 态 下 的整 体 生 理 特 征 , 候 是 疾 病 状 态 下 的 临床 类 证
中医体质学说研究进展
患者的中医 体 质 分 型 结 果 显 示,阳 虚 质、特 禀 质、气 虚
质、疲湿质在支气管哮 喘 患 者 中 最 为 常 见,尤 其 特 禀 质
熟的体质分型出现,体质分型在中医体质学说的框架中
所占比例最大,提示特禀质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相关性
的好发体质.李柱 等 [9]对 300 例 头 痛 患 者 进 行 体 质 判
西方医学在体质方面 众 说 纷 纭,没 有 形 成 完 整 的 理 论,
尚不能用于指导临床
.
[
3]
2 中医体质分型
中医体质学说的建 立 在 某 种 程 度 上 有 赖 于 较 为 成
定,发现气郁质、阴虚质在头痛患者中最为常见,得出头
型、虚弱 型、瘀 迟 型、偏 湿 型;王 琦 [2]的 九 分 法:平 和 质、
及疾病变化机制为方向,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体
质、特禀质.其中,王琦的九分法因为理论成熟,贴合临
质辨识可以帮助我们 把 握 健 康 与 疾 病 的 整 体 要 素 与 个
床实际,应用 方 便,为 众 多 学 者 所 认 可.2009 年,中 华
研究,通过体质辨识为疾病的诊疗防治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 中医体质学说;
体质辨识;疾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
R229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
19621/
cnk
i
11
G
3555/r
2019
2355
j
中医体质学说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以中医基础理
论为指导,以人为研究 对 象,以 阐 述 不 同 体 质 病 理 生 理
3 中医体质与发病
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医体质学说是中医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是根据中医理论对人体体质特点进行分类和归纳的一种理论体系。
体质指的是人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反映了个体的形体、生理和心理特征。
中医体质学说对预防疾病、调节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中医体质学说的深入研究和探索,临床研究进展显著,为促进中医体质理论在临床应用上提供了更多的科学依据。
一、中医体质分类研究的进展中医体质学说最早来源于《内经》,提出了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和平和质十种体质类型。
这十种体质是根据人体生理、病理和心理特征的不同而归纳出的。
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学者提出了更多新的体质类型,比如寒湿体质、湿热寒凝体质等。
这些新的体质类型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并丰富了中医体质分类系统。
中医体质与疾病关系的研究是中医体质学说研究的重要方面。
研究表明,不同体质类型的人容易患上不同类型的疾病。
比如气虚质容易患上肺病、阴虚质容易患上肾病、特禀质容易患上过敏性疾病等。
这种体质与疾病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指导临床诊疗和健康管理,为疾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根据中医体质学说,不同体质类型的人可以采取相应的调理方法来维护健康。
比如气虚质的人可以通过食疗和运动来调理体质,阴虚质的人可以通过补肾滋阴的方法来调理体质。
这些调理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验证,为中医体质调理提供了更多的实践经验。
中医体质学说与现代医学的研究是中医体质学说研究的新方向。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体质与遗传、代谢、免疫等现代医学概念有关。
这为中医体质学说的科学性提供了更多的证据,也为中医体质学说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正在取得显著进展,但仍需要更多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随着中医体质学说的不断发展,相信它一定会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体质学说论文
体质学说论文
体质学说又叫中医体质学,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认为人类体内存在着五脏六腑、经络活动和气血津液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从而决定了人的体质类型。
体质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之一,对于预防疾病、治疗疑难杂症、调养健康及延年益寿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价值。
体质学说的形成历程可追溯到古代医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
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体质学说逐渐完善和深化,形成了不同的体质分类方式,如按脏腑分类、按气血津液分类、按综合分类等。
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中医体质学的研究越来越重视。
研究表明,不同体质类型对疾病的易感性、药物反应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针对不同体质类型制定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体质学说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例如体质分类标准不够明确、操作性差等。
因此,需要加强对体质学说的研究和探讨,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中医体质学是中华医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人类健康和长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不断深化和发展,相信体质学说必将在未来的医学研究和实践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19]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3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取常规西药组32例作为对比观察,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液中细胞因子IL-6、IL-8和TNF-α水平,探讨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机制,结果显示丹参注射液结合西医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有显著疗效,并认为丹参注射液可调节糖尿病肾病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炎症反应,是一种较好的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
张明科[20]、胡卫芬[21]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与常规西药组作对比观察,结果显示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明显,且后者研究也发现治疗组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微球蛋白(Ual-MG)等指标的变化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
大黄性味苦寒,无毒,《神农本草经》谓:“主下瘀血,……破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安和五脏。
”而现代研究亦表明糖尿病肾病以肾功能低下而表现为肌酐、尿素氮的增高及微循环障碍的瘀血证,大黄活血化瘀,通腑泄浊,正合机宜。
实验研究方面:郭啸华[22]用大黄酸治疗NOD小鼠糖尿病肾病,结果显示治疗组与模型组的血糖水平有显著差异(P <0.01),并且大黄酸能显著降低NOD小鼠的血脂和24h尿蛋白(P<0.01),明显减轻糖尿病NOD小鼠肾脏肥大(P<0.01)。
唐宗琼[23]总结前人对大黄的药理研究,发现经大黄治疗的DN患者的IL-6、TGF-β和TNF-α都显著下降,延缓肾损伤的过程,经动物实验证明,大黄还可以降低大鼠的血糖和血脂。
刘慧玲等[24]用自拟复方大黄制剂治疗DN3O例,并与卡托普利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显示复方大黄制剂对DN患者收缩压、UAER及Cr均有改善作用,其中UAER、Cr改善尤为显著,但对舒张压及BUN影响不明显。
李六生等[25]将12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对照组和缬沙坦联合大黄治疗组治疗,观察尿蛋白定量、尿α-MG、尿β-MG、血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血肌配(Scr)指标,结果显示治疗组均改善显著,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表明大黄联合缬沙坦治疗DN具有更好的肾小管保护作用。
在治疗方面,迄今尚无有效西药能阻止糖尿病肾病肾功损害的自然进程,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己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在延缓病情进展及控制疾病的恶化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综上所述,中医中药可以明显改善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症状,很值得作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以有助于探索建立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参考文献[1]李伟令,王兴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进展[J].浙江中医杂志,2007,42(2):121-122.[2]杨霓芝,李芳,徐大基.糖尿病肾病分期辨证治疗的探讨[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1(11):1041-1042.[3]姚茂清.辨证分型治疗糖尿病50例[J].湖南中医杂志,2005,21(3):73.[4]赵进喜,于秀辰.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临床分析[J].中医药学刊,2005,23(3):440-442.[5]梁炜,李世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理和辨治思路[J].四川中医,2010,21(3):121-122.[6]张史昭,王永钧.中医药为主综合治疗糖尿病肾病33例临床分析[J].浙江中医杂志,2009,25(9):399.[7]刘伟,贝岩.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70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5,31(1):41.[8]王晓光,王亚丽,张佩清.张琪教授辨治糖尿病肾病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5,37(3):20-21.[9]赵玲.黄春林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功能有不全经验撷菁[J].中医药学刊,2003,21(6):859-860.[10]李朝晖.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5,27(2):122-123.[11]张琼,易铁刚,杨铁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5,6(6):352-354.[12]高巍威.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7(5):441-442.[13]朱立群,何晓红,赵玲.益气补肾活血中药治疗氮质血症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世界中医药,2007,2(1):17-19.[14]王宏,孙喜明,程宇甫.黄芪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表达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7):581-582.[15]王光浩,张敬芳,杨雪琴.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实验研究[J].微循环学杂志,2007,17(1):20-21.[16]崔冰,姚孟英,陶雅非.黄芪对Ⅴ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05,16(3):58-59.[17]应丽红.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8):988.[18]施萍,李正.黄芪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降低尿微量白蛋白的作用[J].现代临床医学,2005,31(2):89-90.[19]王小梅,甄卓丽,陈小芳.丹参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IL-6、IL-8和TNF-α水平的影响[J].河北医学,2005,11(9):769-772.[20]张明科,赵军虎.复方丹参注射液佐治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05,35(8):665.[21]胡卫芬,魏燕.丹参注射液与培哚普利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6,30(1):22-23.[22]郭啸华,刘志红.大黄酸对NOD小鼠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观察[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2,11(1):11-16.[23]唐宗琼.大黄及其复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4,26(4):157-159.[24]刘慧玲,徐凤金,李平.复方大黄制剂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血尿素氮、血肌配及血压的影响[J].河北中医,2007,29(11):988-989.[25]李六生,刘建社,陈建娜.缬沙坦联合大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J].临床肾脏病杂志,2006,6(4):160-161.*天津武清区中医医院2011年12月8日收稿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进展任辉*摘要:体质不仅关系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而且直接影响着临床治疗,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与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况、病变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说。
目前中医体质学说研究内容日趋深入,研究水平日趋提高,研究思路日趋拓宽,本文是对近年来中医体质学说在临床疾病发病、治疗、预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提出增加疾病病种与体质关系的研究、临床经验的总结及突出“治未病”在体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是未来研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中医体质学说;疾病;治疗;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3-0111-03体质不仅关系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而且直接影响着临床治疗,因而体质学说的理论探讨与研究进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课题。
中医学对体质进行研究探讨始于《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素问·血气形志》及《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灵枢·通天》、《灵枢·逆顺肥瘦》、《灵枢·行针》等,都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有关体质的内容,从而奠定了中医体质学说的理论基础。
20世纪70年代末,有关学者开始提出中医体质学说,随后第一部中医体质学专著—《中医体质学说》[1]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问世,奠定了中医体质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并标志着中医体质学说的确立。
近20余年来,由于现1112012年第3期代多学科知识与方法的引入,医学界对本学科的研究方法日渐丰富,研究范围日渐扩大,研究内容日趋深入,研究水平日趋提高,研究思路日趋拓宽,中医体质学说研究正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1体质的概念以王琦[2]提出的概念较具代表性,即体质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这种特质决定着人体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及其病变类型的倾向性。
匡调元[3]提出,体质是人群中的个体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代谢、机能与结构上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往往决定着它对某种致病因子易感性及其所产生的病变类型的倾向性,又是决定病性、病位和病变趋势的重要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和预后转归关系密切。
何裕民[4]认为,体质是人群中的个体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态、结构、机能和代谢等方面相对稳定的特殊性;生理上它表现为在机能、代谢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病理上表现为个体对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易罹性,以及疾病传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
以上表述尽管有所出入,但均认为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与疾病和健康关系密切。
2体质的分型体质分型是体质学说临床运用中的重要问题。
现代中医对体质的分型研究,一般根据患病群体中的体质变化、表现特征及与疾病的关系等方面对体质作出分类。
较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法如下:王琦[5]的七分法:正常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瘀血质,但近几年结合临床观察进行了完善,将原七分法增补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九种基本类型[6]。
此外,还有匡调元[3]的六分法:正常质、晦涩质、腻滞质、燥热质、迟冷质、倦质;何裕民[4]的六分法:强壮型、虚弱型、偏寒型、偏热型、偏湿型、瘀迟型。
另有学者针对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分别作体质分型。
如陈慧珍[7]将妇女体质分为七种类型:正常质、阴虚质、阳虚质、肾虚质、气血虚弱质、痰湿质、瘀滞质。
3体质与证由于既往体质研究多侧重于体质病理的论述,因此在体质病理学上出现了对体质与病证关系的某些模糊认识,如阳虚体质与“阳虑证”、阴虚体质与“阴虚证”等。
事实上证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反应了疾病发展过程中该阶段病理变化的全面情况,是一个诊断学概念,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匡调元[8]认为体质与证有区别,体质主要是在遗传基础上,在缓慢、潜在的环境因素作用下,在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渐进性地形成的个体特殊性。
虽然体质可以改变,但其过程比较缓慢。
证则主要是在明显的、特定的、相对而言比较急剧的致病因子作用于体质以后形成的临床类型,进退变化较迅速。
何裕民[9]指出证的基础其实是体质,是特定的身体素质接受了某种病因刺激或受到某种病理过程的影响,表现出某种特异性的病理反应和类型;也就是说个体的生理特性在许多情况下决定着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患性和病理发展的倾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