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案例分析 (1)
宏观经济学案例
宏观经济学案例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对于理解和应对各种经济现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探讨宏观经济学的实际应用。
案例一: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在某个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就业情况良好,但随之而来的是物价水平的不断攀升,通货膨胀压力逐渐增大。
为了稳定物价,该国的中央银行决定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提高利率。
提高利率会使得借贷成本增加,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意愿降低。
企业可能会减少扩张计划,推迟新的项目投资,这会导致生产和就业的增长速度放缓。
对于个人而言,购房、购车等大额消费的贷款成本上升,消费支出也会相应减少。
随着投资和消费的减少,总需求下降,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不再那么旺盛,物价上涨的压力得到缓解。
但同时,经济增长速度也可能会受到一定的抑制。
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货币政策在调节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权衡。
如果货币政策的力度把握不当,可能会导致经济衰退;如果力度不够,又无法有效控制通货膨胀。
案例二:经济衰退与财政政策另一个国家遭遇了严重的经济衰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飙升。
为了刺激经济复苏,政府决定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并实施减税措施。
政府增加支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领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建筑工人、教师、医生等行业的就业人数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也随之增强。
减税政策则使得企业的负担减轻,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生产、研发创新和雇佣员工。
企业的活力得到激发,生产和投资逐渐恢复,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然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
比如,政府支出的增加可能导致财政赤字扩大,如果长期无法扭转,可能会影响国家的财政健康和信用评级。
案例三:国际贸易与汇率政策某一以出口为主导的国家,其货币在国际市场上持续升值。
货币升值使得该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上涨,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下降,出口减少。
出口企业面临困境,订单减少,不得不裁员或降低成本。
经济学原理应用案例
经济学原理应用案例
案例1:供需平衡
假设某种水果的市场上有很多供应商,并且他们经营着不同的农场。
在某个季节内,由于气候条件和其它因素,这种水果的产量减少了。
这将导致需求高于供应,价格将会上升。
这时,供应商开始看到了赚钱的机会,他们将不断增加他们出售的水果的价格,直到供应和需求相等。
案例2:边际效用
假设一家餐厅在固定时间内销售汉堡和薯条,以最大化营业额为目标。
然而,对于任何单独的客户,最后一份汉堡和薯条的边际成本可能会超过顾客的边际效用。
这就意味着如果餐厅增加每份汉堡和薯条的价格,顾客可能会减少他们的订购量。
案例3:劳动生产率
一家工厂在每个月都制造1万个产品,但是最近一位工人不得不离开。
这让工厂的管理者感到困惑,因为他们怕其他工人产出会下降。
然而,在此期间,工人们工作得更加高效,能够完成比以前更多的任务。
结果,工厂的产量没有受到影响。
结论
经济学原理是理解市场和商业成功的关键。
通常,在商业决策方面过度复杂是不必要的。
如果您将重点放在了供需平衡、边际效用和劳动生产率等简单的概念上,那么您就可以利用这些原理来更好地了解市场,并更好地服从市场的需求。
经济学案例分析 (1)
v1.0 可编辑可修改经济学案例分析价格管制的例子1、一套房子的房东把房子出租,在市场自由运作之下,能收到的月租是1000元,然而政府为了让穷人也能租得起房子,强行规定房租只能是800元。
如果你是房东,你将如何应对答:“钥匙金”、“鞋金”、“签约费”、服务减少,不搞卫生;少提供家具最低价格分析2、案例:最低工资法造成失业问题是否出自曼昆经济学原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观点:最低工资标准会引发失业副效应赞同:市场价格(工人工资),应由市场的供(劳动力) 求(企业)关系调节,建立最低工资制度,属于政府人为干预市场(劳动力价格)的行为,短期内也许有利于市场的平衡 ,长期却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了工人工资,企业的用工成本就增加,企业的盈利少了,用于再发展的钱也就少了,不理于公司的长期发展,所以工人的就业也就收到了影响.例如:新劳动法出台,更多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执行,加上近些年,不断的提高工人工资标准 ,广东的许多企业纷纷关闭,转向东南亚等消费工资低的国家.反对:1.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的转型期,市场机制导向的劳动力市场还没有充分形成。
政府的干预更能宏观的调控市场向健康的方向发展.2.在理论上,一般只有当最低工资标准过高,违背了经济规律时,才会导致失业率的上升。
但从我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实践来看,这一最低工资标准水平并不高。
3.最低工资制度的经济和社会效应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自从经济学家提出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一种干扰,如果实行最低工资制度,会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从而使失业人数增加的理论后,国内外的许多学者纷纷展开了实证分析。
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得到建立最低工资制度会增加失业率的明显证据。
反倒是,有研究表明,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不仅不会降低就业,却能促进企业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进而改善收入的不平等状况,促进全社会共同富裕。
最低工资增长在有可能减少就业的同时,也会通过增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提高劳动效率,从而促进就业增长。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案例分析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案例分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供求关系无处不在,它影响着商品的价格、数量以及市场的运行。
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为我们理解这些经济现象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下面,让我们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来深入探讨供求理论的实际应用。
案例一:苹果市场的供求波动假设在一个小镇上,苹果是当地居民喜爱的水果之一。
在某个丰收的季节,苹果的产量大幅增加。
根据供求理论,供给的增加会导致价格下降。
因为果农们收获了大量的苹果,市场上的苹果供应充足,为了吸引消费者购买,果农们不得不降低价格。
与此同时,由于苹果价格下降,消费者的需求会增加。
原本可能觉得苹果价格有点贵而减少购买的消费者,现在会因为价格实惠而购买更多的苹果。
这就是供求理论中的需求法则:价格下降,需求增加。
然而,如果连续几个季节苹果都丰收,导致市场上的苹果供过于求,价格持续下跌。
一些果农可能会因为利润减少而减少苹果树的种植,或者改种其他水果。
随着苹果的供给逐渐减少,价格又会开始回升,直到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案例二: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变化在城市的房地产市场中,供求关系的影响也十分显著。
当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增多,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时,对住房的需求就会增加。
如果此时房地产开发商没有及时增加住房的供应,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房价上涨。
高房价可能会让一些购房者望而却步,但对于那些有强烈购房需求和经济实力的人来说,他们仍然会购买,从而进一步推高房价。
相反,如果城市的经济发展放缓,人口流出,对住房的需求减少。
而房地产开发商在之前的繁荣期建造了过多的房屋,就会导致供大于求。
为了尽快出售房屋,开发商可能会降低价格,引发房价的下跌。
案例三:石油市场的供求冲击全球石油市场是一个复杂但又典型的供求关系案例。
当国际政治局势紧张,或者某些主要产油国的石油产量下降时,石油的供给减少。
这会导致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
例如,中东地区的战乱可能会影响石油的生产和运输,从而减少全球石油的供应。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4章)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案例1:公园门票降价或涨价的启示2001年夏,苏州乐园门票从六十元降到十元。
一时间趋之者众,十天该园日均接待游客量创下历史之最,累计实现营业收入四百万元以上。
10元门票引来25万人盛夏的苏州乐园,十分过瘾地火了一把。
"火",是自7月20日傍晚5时点起来的。
这是该园举办"2001年仲夏狂欢夜"的首日,门票从60元降至10元。
是夜,到此一乐的游客竟达7万之多,大大出乎主办者顶多“3万人”的预测这个数字,更是平时该园日均游客数的15至20倍,创下开园4年以来的历史之最。
到7月29日,为期10天的“狂欢夜”活动落下了帷幕。
园方坐下来一算,喜不自禁:这天累计接待游客25万余人,实现营业收入400万元以上,净利润250万余元。
正常情况下,苏州乐园的门票每人每张60元,每天的游客总数在3000-4000人之间,营业时间从上午9时到下午5时。
而“狂欢夜”是在“业余”时间进行,即从每天下午5时到晚上10时,门票却降到10元。
就是说,“狂欢夜”这10天,这家乐园在不影响白天正常营业的情况下,每天延长了5小时的营业时间,营业额和利润就翻了一番以上。
“狂欢夜”与该园举办的“第四届啤酒节”是同时进行的。
42个相关厂家到乐园助兴--其实,厂家是乘机宣传和推销自己的产品。
据园方介绍,以往搞啤酒节,乐园是要收取厂家一定的“机会”费用的,但是,这次却基本不收或少收些许,而厂家须向游客免费提供一些“小恩小惠”--企业的广告宣传品等。
减免了货币的支付,厂家岂有不乐的?园方也承认,众厂家的参与,带来大笔场地费,降低了乐园搞“狂欢夜”活动的风险,不过,它并非这次活动最后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火”一把的关键,是原先60元一张的门票陡降到10元钱。
非但如此,每位到乐园过“狂欢夜”的,凭门票,还可以领到与10元门票同等价值的啤酒、饮料和广告衫等。
需要说明的是,白天购60元门票入园后,园内的多数活动项目就不再收费;而购10元门票入园后,高科技项目和水上娱乐项目等仍要适当收取一点费用。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0篇
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10篇宏观经济学案例分析(一):失业率与宏观经济政策最近,美国失业率相对稳定,而欧洲的失业率却急剧上升并持续在30年前的水平之上。
这种差异的部分原因在于两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同。
美国只有一个中央银行,即联邦储备系统,严格监控着美国经济。
当失业率上升影响居民对经济的信心时,XXX会放松银根,实行用心的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和提高产出,防止失业率进一步上升,实际上是透过提高通胀率来降低失业率的方法。
而当时的欧洲还不存在这样的机构,欧洲是个国家联盟,它的货币政策由XXX统一制定,由于思考到各国状况的复杂性,XXX的目标主要是持续物价的稳定,奉行强有力的货币政策,全力持续低利率和低通胀。
在这样的状况下,就无法利用通货膨胀政策来降低失业率。
问题:1、什么是失业问题,造成失业率高的原因有哪些?2、说明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答案要点:1、失业问题是由失业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失业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政治问题。
失业是经济问题,因为失业意味着浪费有价值的资源,不利于经济的迅速发展;失业是个政治问题,是因为它使成千上万的人失去工作,收入减少或丧失收入,使人们整天无所事事,生活在痛苦和无奈中,会引起社会动荡。
失业的原因主要有三种:①摩擦性失业,是指人们在各地区之间、各种工作职位之间变动所构成的失业;②结构性失业,是指因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构成的失业;③周期性失业,是由于经济周期的变化而产生的对劳动总体需求不足所构成的失业。
2、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相互交替的关系。
在失业率较低时,就业较为充分,经济活动比较频繁,从而工资上涨速度加快,因而引起通货膨胀加剧,通货膨胀率增加;反之,当失业率较高时,就业不够充分,失业的压力增加,工人增加工资的压力受到限制,从而货币工资增长放慢,甚至下降,导致价格总水平增长率下降,通货膨胀率降低。
当通货膨胀率较高时,往往失业率较大。
一般用菲利普斯曲线来表示这种变动。
经济学案例分析(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案例分析案例分析一:从《卖疯了的iPhone4,背后的秘密!》谈商品效用的特点苹果品牌作为时尚电子系列产品的领航者,一直备受人们关注。
其中,iPhone系列手机的更新换代在国内引发的消费热潮更是令人瞠目结舌。
从今年来看,iPhone4S在国内一经上市就成为了消费市场的领头军。
消费者为了第一时间获得新款的iPhone手机,纷纷熬夜排队等候,甚至不惜花高昂的价格去收购、竞拍。
那么一款iPhone手机到底有何特殊之处,能够如此吸引消费者?对此,有网友称:“在中国,拥有苹果产品,拥有iPhone手机,象征了一个人的身份。
大多数人在看到手上拿着一部iPhone手机的人,往往会露出一种羡慕的眼光,而大部分拥有iPhone手机的人就是为了享受这种眼光,让自己可以炫耀!“在这里,“炫耀”这个词间接揭示了一部iPhone手机的本质属性.往往,能够禁得起人们炫耀的产品也就是所谓的“奢侈品“,奢侈品的消费更多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虚荣心。
而在经济学中,我们把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定义为”效用“ .商品效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主观性.主观性是一种心理感觉,是一种完全取决消费者本人的感觉。
也就是说,效用有很多不确定性,效用的度量也只对消费者个人的心理体验而言。
(2 ) 相对性。
相对性说明效用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
在不同的环境下,对不同的消费者,商品的效用也有着相应的变化.由此可见,一部iPhone手机的真正价值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它的使用价值上.换言之,虽然能够上网、发微信、刷微博、听歌、看电影、玩游戏的手机早已屡见不鲜,但是iPhone手机之所以能够在与其他手机品牌的竞争中崛起,是因为它的效用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iPhone手机被赋予了高端、时尚、个性、奢侈等内涵。
这些内涵的追加不是单纯靠研发生产所能带来的,更多是体现在一个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定位。
消费者认为iPhone手机能够象征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它的效用就在不知不觉中由一个通讯工具转变为满足消费者虚荣心的时尚奢侈品。
经济学原理案例分析
经济学原理案例分析案例一:供需关系的影响某国市场上发生了一起稀缺资源的案例。
据报道,在该国某地区的绿地面积逐渐减少,导致了稀缺的土地资源。
由于该地区的土地资源日益紧缺,房地产开发商进行了一次公开竞标来争夺该地区的一块土地用于房屋建设。
根据经济学原理中的供需关系,供给不足会导致需求的增加,从而推高价格。
在这个案例中,由于土地资源稀缺,供给减少,导致房地产开发商对该土地的需求急剧增加。
竞标在政府指导下进行,开发商需要以竞价的方式来争取这块土地。
竞标结果显示,由于供需关系的影响,房地产开发商之间出价激烈竞争,导致最终竞得土地的价格相对较高。
这表明供需关系在市场中起到了调节价格的作用。
这个案例展示了经济学原理中供需关系的重要性。
当资源稀缺时,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价格往往会上涨。
因此,了解供需关系对于市场参与者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他们在市场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案例二:边际效益的应用某家电公司在市场上推出了一款新型空调产品。
为了评估这款产品的市场潜力,该公司进行了市场调研,并发现该产品在高温地区的需求较大。
然而,在这些地区竞争对手也存在,并且已经有类似产品在销售。
根据经济学原理中的边际效益概念,决策者需要比较额外一单位产品带来的收益与成本,以确定是否值得进行进一步投资。
在这个案例中,该公司考虑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推出新产品可能在一开始并不会带来很高的利润,但随着市场份额的增长,利润可能会逐渐增加。
基于边际效益的原理,该公司决定在市场上推出新产品,并在高温地区进行重点宣传和销售。
他们相信,尽管一开始投入可能不会有很大的回报,但在边际收益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公司可以在竞争对手中取得市场优势。
这个案例显示了经济学原理中边际效益的应用。
决策者在评估潜在投资时,应该考虑额外的收益和成本。
尽管初始投资可能不那么有利可图,但通过边际增长的效应,决策者可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并提高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 •
•
案例分析:
粮食的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小 于1。当粮食减产、销售量降低时,粮 食的价格会上升,农民的总收入反而会 增加。反之,粮食丰收,粮价会下降, 农民收入也下降,即 “谷贱伤农”。
案例4: Iphone 6S 热销
• 苹果公司,原称苹果电脑公司,核心业务是电子科技产品。最知名的 产品是其出品的Apple II、Macintosh电脑、iPod音乐播放器、iTunes 商店、iPhone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等。在高科技企业中以创新而闻名。 2011年2月,苹果公司打破诺基亚连续15年销售量第一的地位,成为 全球第一大手机生产商。2011年8月10日苹果公司市值超过埃克森美 孚,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 北京时间2015年9月10日发布了iPhone 6s系列。2015年9月25日发售。 iPhone 6s(按照苹果公司的手机命名规则)为苹果公司的第九代智能 手机。iPhone6s在之前金、银、深空灰三色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新 的颜色版本,即玫瑰金,在之前尝到金色的甜头之后,再一次希望用 新的颜色来勾起更多用户的胃口。屏幕采用高强度的Ion-X玻璃,处理 器采用A9处理器,CPU性能比A8提升70%,图形性能提升90%,后 置摄像头12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 500万像素。摄像头对焦更加准确, CMOS 为了降噪采用“深槽隔离”技术,支持4K视频摄录。数据连接 方面,支持23个频段的LTE网络,和2倍速度的WIFI连接。
对于猪肉价格会如此上涨呢,我们的问题 是: 1. 从需求的角度看,你认为刺激猪肉价格上 涨的因素有哪些? 2. 从供给的角度看,你认为导致猪肉价格上 涨的因素有哪些? 3. 从价格弹性的角度看,猪肉的价格弹性如 何?
案例分析:
1、从需求情况看,从 2006 年底到 2007 年一季度,城镇居民收入增 长较快,尤其是国有事业单位和行政机构工资上涨幅度比较大,而农 民收入增长相对平缓。因此,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国内猪 肉消费呈增长趋势。 2、从供给来看:第一,生产猪肉的成本上升,即养猪的主要饲料—— 玉米的价格自 2005年 6 月以来一直上涨;第二,2006 年,生猪的收 购价格一直在低价徘徊,农民养猪不挣钱,甚至大面积亏损,农民没 有养猪的积极性,减少养猪的数量。第三,2006 年南方部分省份爆发 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北方的很多生猪养殖地爆发了猪高温热,大量 的生猪因疫病死掉,导致猪的供给数量减少。最后,由于生猪的成长 期相对较长,猪肉价格的升高虽然能引致养猪数量的增加,但短期内 养殖户的生猪难以出栏。 3、一般来说,作为消费品,猪肉的价格弹性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对低 收入人群更是这样。但是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猪肉成了一日三餐的 常见食物,其价格弹性也呈现下降趋势。
大一微观经济学案例分析
案例1:柠檬市场问题(次品市场问题)举一个例子:二手车市场,由于买家卖家信息不对称,显然卖家比买家拥有更多的信息,两者之间的信息是非对称的。
买者肯定不会相信卖者的话,即使卖家说的天花乱坠。
买者惟一的办法就是压低价格以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损失(既买家更倾向于用更低的价格去买车,以避免买到的车并没有卖家所说的那么好)。
买方提供过低的价格也使得卖车者不愿意提供高质量的产品。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卖家由于很难得到好价格(在二手车市场信息不对称情况以及买家心理情况决定下),对于高质量的车的在二手市场需求逐渐减少,低价格质量一般的车却比较受欢迎。
从而低质品充斥市场,高质品被逐出市场。
然而,存在这样一种矛盾现象,低质品充斥市场,是买方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买方倾向于用较低价格购买较高质量。
而卖方倾向于高价格卖低质量,于是,买方尽量避免进入二手车市场,于是最后导致二手车市场萎缩。
此个概念对我国股市或者人才市场都受用。
人才市场中:个人倾向去工资高环境好的企业,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为了避免聘请的人才不符合要求,而希望以更低工资聘用员工,而员工趋向利用最大化的选择,使得员工减少应聘工资低的公司。
在我国股市中,从“郑百文”、“ST猴王”,到“银广夏”无一不是踩着信息不对称的钢丝在跳舞,一旦不知情的股民最终发现了那枚光闪闪的硬币的另一面时,市场开始逆向选择,钢丝断裂,股价大跌,股民丧失信心。
所以证监会才会加大监管力度,清除股市中的“柠檬”,重塑股民信心。
案例2:价格到底谁说了算2003年7月15日,民航国内航空运输价格改革方案听证会在北京举行。
虽然此次听证会受非典影响延期两个多月,但社会对它的关注丝毫没减。
值得回味的是,中国的改革就是从价格改革入手的。
问题是,为什么改革这些多年,我们还停留在要由政府出面,为民航这样的垄断行业扩价格听证会的阶段,而不能由市场来决定价格呢?实事求是地说,这些年政府为了把垄断行业推向竞争的市场,是做了不少工作的。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题
公共经济学案例分析题【案例 1】近年来,受煤价持续攀升的刺激,煤炭开采得到大量投资追捧。
由于煤炭资源价格以政 府定价为主,远低于目前真实的市场价格,因此只要“搞到资源”就意味者一夜暴富。
“按照现在的煤炭行情计算, 如果你弄一个 10万吨、 山西省长治县一个个体煤矿老板说:能开采 10 年的煤矿,拿出 300 万元送礼,顶多第一年白干,还能赚 9 年的钱。
要算大帐不 能算小帐。
”,前几年一座价值二三十万元的小型煤矿,目前的行情已经价 按照投资者们的“大账”“2000 年关井压产的时候,一吨煤 值两三千万元。
内蒙古清水河县一位的个体煤炭老板说:也就卖 10 多元,当时要办个年产几万吨的小煤矿、只要有关系,给管事的人塞上几千元、 万把元就可以办下证来。
如今原煤价格达到120 多元一吨,想弄个同样规模的矿,没有一两 千万元, 别想了” 他说, 不管是万把元还是几千元, 都没有投资到煤矿建设上, 而是用于 “理 顺关系”的“公关”费用。
建矿成本过去和现在没有太大差别,都不过几十万元。
在山西、 内蒙古、 陕西等主要产煤地区, 由于已经勘探好的资源基本分割完毕, 想要 “买 到”煤矿资源只能从现有煤炭企业身上打主意,而大大小小的国有、集体煤矿既无雄厚的资 金实力垫底,又无坚实的“后台”撑腰,成了各路资源炒卖大军的猎物,其方法多为参与县 或镇集体煤矿的改制,以竞标拍卖煤矿的方式买到资源。
据山西长治县一位小矿主介绍,该县的煤矿拍卖进行了两年,有规模的煤矿都卖完了, 多数被浙江人买去。
明里说是拍卖,其实是暗箱操作。
他说: “拍卖以前,公开登报招标, 谁买了算谁的。
但是没有关系的人就拈不上。
假设有20 个人报名投标,竞标的底价是 1000 万元,而实际上煤矿能值两三千万元。
县领导就和下面打招呼,1500 万封顶。
比如有 20个 人报名,到封顶的时候大家都不退,你想多出钱买到煤矿,就要私下活动了。
”“我们县的思路比较超前,提前把大一些的、国有的、 长治县煤炭管理局的一位同志说:”他解释说,他们的改革笼统叫改制,实际就是把原来集体的 乡办的煤矿基本改革到位了。
经济学案例(1).doc
经济学案例(1):水权交易原文:浙江省中部有一条金华江,金华江边有两个分别以小商品和建筑业闻名全国的城市---------------- 义乌和东阳。
金华江一条主要支流流经义乌叫义乌江,在东阳则叫东阳江。
东阳江上游有个横锦水库,它是东阳百姓生活的主要水源。
近来这个不为外人知晓的水库一下子“火爆” 起来,因为2 0 0 0年1 1月2 4日,义乌和东阳签订了有偿转让横锦水库部分用水权的协议。
协议规足, 自2 0 0 3年后,水库总库容2.8亿方水中近5 0 0 0万方将被义乌市买走。
有北京的水利专家评述,这个协议打破了中国水资源使用权完全由国家垄断的局面,成为中国水权制度改革实践的一个先例。
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水“所有的努力归根到底都为了这水。
”义乌市水利水电局局长张其明深有体会地向记者感慨道。
有“中国小商品城”之称的义乌,目前人均水资源只有1 1 3 0立方米,不到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一半。
由于地形、污染等原因,尽管境内小(二)型以上的水库上百座,但总蓄水量仅「5亿立方米,远不够生活生产需要。
拉人力车的付肃静师傅至今还记得,1 9 9 7年以前,由于自来水的取水源义乌江污染严重,经过消毒处理的自来水总有一股浓浓的味道,许多人不得不用矿泉水做饭。
义乌市现有常住人口近3 5万人,而按浙江省城市化发展规划的目标,未来的义乌将发展到5 0平方公里、5 0万人口,“那时义乌市年用水量将达到8 8 0 0 ------------------------------------ 9 8 0 0万立方米,除了八都水库年可供水量3 6 0 0万立方米外,缺口约5 2 0 0 --------------------- 6 2 0 0万立方米。
”张其明局长说。
而即便是最乐观的测算,逼近水荒的临界点期限大约就在2 0 0 3年。
相比之下,东阳则水力丰厚。
其境内水资源总量1 6-0 8亿立方米,拥有横锦和南江两座大型水库,人均水资源量2 1 2 6立方米。
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
管理经济学案例分析1根据中国制造业数据分析,得到下列生产函数,其中,ZJZ-增加值,Z-内资企业年末资产净值,WZ-外资企业年末资产净值,NL-内资企业年末劳动力数量,WL-年末外资企业劳动力数量,Ln指对数值。
讨论该生产函数。
LnZJZ =1.713450 +1.402653LnNZ -0.553398LnWZ -0.662820LnNL +0.729162LnWL2 在中国北方许多大城市,由于水资源不足,造成居民用水紧张,请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设计一种方案供政府来缓解或消除这个问题。
并回答与这种方案有关的下列问题:(1)对消费者剩余有何影响?(2)对生产资源的配置有何有利影响?(3)对于城市居民的收入分配有何影响?能否有什么补救的办法?1、2、可用提高自来水的使用价格来缓解或消除这个问题。
自来水的价格提高:一方面,用户会减少(节约)用水;另一方面,可扩大自来水的生产或供给。
这样,自来水供应紧张的局面也许可得到缓解或消除。
(1)采取这一措施,会使用户消费者剩余减少。
在图2.1中,横轴代表自来水的数量,纵轴代表自来水的价格。
直线d代表自来水的需求曲线。
当自来水价格从OP1提高到OP2时,用户对自来水的需求量从Oq1下降到Oq2。
于是,消费者剩余从△P1AC减少为△P2BC。
(2)对生产资源配置的有利效应是节约了用水,可使之用于人们更需要的途径上,从而使水资源得到更合理有效的使用。
但这样做,也许会造成其他资源的浪费。
比方说,工厂里本来用水来冷却物体,现在要改用电来冷却,增加了对电和有关装置的需求。
如果自来水价格提高过度,必然会带来更多其他资源的消耗,这是不利的一面。
(3)如果城市居民收入不变,自来水的价格提高无异是降低了居民的实际收入。
对此,可以给居民增加货币工资或予以价格补贴。
图2.1。
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分析
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化,经济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经济学案例分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生活中的经济问题。
下面将介绍几个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并进行深入分析。
第一个案例是关于滴滴出行的运价政策。
滴滴出行是中国最大的出行平台,通过手机应用连接乘客和司机。
近年来,滴滴出行曾多次调整运价政策,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
在2024年和2024年间,由于竞争加剧,滴滴出行采取了一系列促销活动,大幅降低了车费。
然而,这些举措导致了司机收入的大幅减少,进而导致大量司机离职,用户体验下降。
于是,在2024年,滴滴出行逐步调整运价策略,提高车费,以吸引更多的司机。
这一举措一方面确实大大提高了司机的收入,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一部分用户的流失。
滴滴出行在调整运价策略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因素:用户需求弹性、司机收入、市场竞争等等。
它们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微妙的平衡关系。
经济学提供了一种分析工具,使得滴滴出行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做出最优决策。
第二个案例是关于手机价格的经济学分析。
手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之一、手机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消费者购买的意愿和能力。
近年来,手机的价格不断下降,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手机价格差距也越来越大。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经济学可以通过供需分析来解释这个问题。
一方面,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手机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导致了手机价格的下降。
另一方面,手机市场竞争激烈,不同品牌之间的竞争导致了价格的差异化。
此外,消费者对于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手机有不同的需求,也是价格差异的原因之一、通过经济学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手机价格背后的供需关系和市场竞争机制。
第三个案例是关于环境污染的经济学分析。
环境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怎样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了各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焦点。
经济学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来分析环境污染问题,即排放权交易制度。
经济学案例分析
经济学案例分析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经济学案例:1、鸦片战争后,英国洋布为什么不能进入中国市场鸦片战争以后,英国商人为打开了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而欣喜若狂。
当时英国棉纺织业中心曼彻斯特的商人估计,中国有4亿人,假如有1亿人晚上戴睡帽,每人每年用两顶,整个曼彻斯特的棉纺厂日夜加班也不够。
于是他们把大量的洋布运到中国。
结果与他们的梦想相反,中国人没有戴睡帽的习惯,衣服也用自产的丝绸或土布,洋布根本卖不出去。
按当时中国人的收入,并不是没有购买洋布的能力,起码许多上层社会人士的购买力还是相当强的。
英国人的洋布为什么完全卖不出去呢关键在于中国人没有购买洋布的欲望。
购买意愿或欲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当时的消费时尚所决定的。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仍然处于一种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保守。
封闭、甚至排外的社会习俗。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和保守封闭的意识形态,也没有改变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消费时尚。
当时,上层人士以穿丝绸为荣,一般群众以穿家织的土布为主。
如果什么人标新立异要穿洋布,反而会受到众人指责。
洋布和其他洋货受到冷落主要不在于价格高,也不在于人们收入太低,而在于没有购买欲望。
这种购买欲望又是当时消费时尚以及抵制洋货心理的结果。
可见购买意愿对需求的决定是极为重要的。
英国人以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国门,自己的商品就可以进入中国。
其实武力可以在短时间内入侵一个国家,但摧毁不了一个国家的传统,也改变不了一个社会的消费时尚和国民的购买意愿。
英国人可以借助船坚炮利把洋布运到中国,但不能强迫中国人购买。
构成需求的是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两者缺一都不能成其为需求。
所以,需求预测既要考虑购买能力,又要考虑购买意愿。
英国人仅考虑到购买能力,而没有考虑到购买意愿,这正是他们的洋布在中国没有市场的原因。
2、“蜗居”与追梦-----住房的供需与价格(1)澳大利亚的“80后”在追求事业发展的同时,忍受着高房价之痛在悉尼市中心鳞次栉比的商业楼宇间,穿插散落着一些公寓楼。
经济学案例分析
经济学案例分析题仅供参考案例一:燃油税幕后的利益博弈:中国逼近10元1升油价时代一、目前决定我国油价的供求因素有哪些其中哪些是主要因素答:(一)影响我国油价的需求因素1、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里,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与此同时,人们的收入水平也有了显着提高;根据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当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时,消费水平也会随之提高;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整体提升,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能够负担起汽车这种耐用消费品,汽车需求的销量的增加,引致了消费者燃油需求的增加;2、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出行交通工具的选择有着明确的偏好,对于我国多数消费者而言,私家车给他们的带来的效用水平远大于公共交通工具,在居民预算约束的允许的范围内,他们有很大的可能会选择购买私家车,这符合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理性决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越大,其消费需求也就越大;在私家车市场如火如荼的今天,消费者对燃油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了;3、相关商品汽车等的价格汽车与燃油是一组的互补品,为当汽车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对燃油的需求会上升;近年来,由于技术进步,规模效应等原因,汽车厂商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与此同时,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加之,车企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上述种种因素导致了汽车市场整体价格的下降,由于汽车价格下降对消费者产生了正向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从而使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增加,引致了消费者对燃油需求的增加;4、消费者的价格预期在本题的案例中,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不断攀升;消费者面对持续上涨的油价,形成了一种价格预期:国内的油价在未来可能仍会上升;在这样的价格预期作用下,消费者会做出增加当期燃油消费的决策,从而使自身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对原油未来的价格预期会增大燃油的需求;主要因素:短期来看,影响本次油价的需求方面的主要因素是消费者的价格预期,油价持续的上升,导致消费者形成了价格预期,这种预期在一段时间内得到市场验证后会使消费者强化该种预期,从而在短期内形成较强的需求冲击;这类似于被前些年被炒得火热的房价;长期来看,决定我国消费者油价的需求方面的主要因素是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二)影响我国油价的供给因素1、我国的石油储量:我国的燃油供给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国内供给,国际供给进口;对于国内燃油供给而言,我们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直接制约着我国燃油的供给;;我国已探明石油储量占世界比重偏低,从1980年的%下降到2007年的%,且仍有下降趋势;这决定了我国燃油供给依靠本国的石油储量难以为续;2、我国石油燃油的进出口情况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能源消费不断增加,本国的燃油供给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弥合供需缺口,我国需要从国际市场上进口石油,通过加工炼化,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的燃油;因而,我国燃油的供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石油进出口主要是进口情况;在影响我国石油进口的因素中,经济的增长,国民收入的提高,外汇储备的增加国际石油交易主要以美元结算决定了,我们进口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内燃油的供给;3、世界石油的储量我国的石油进口,一方面取决于进口能力,另一方面取决于国际石油供给,而国际石油供给又受制于国际石油储量,因而国际石油储量也会对我国的燃油供给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短期来说并不大,主要因为我国当前的燃油消费,相对于目前的世界石油储量而言并不算太大;4、石油燃油勘探、开采、加工、储运成本燃油的生产成本对燃油的供给也有一定的影响,在价格确定的情况下,燃油成本的降低会使厂商获得更多利润,因而厂商会增加供给;5、石油燃油的勘探、开采、加工、储运技术技术的进步会提高燃油的生产效率,降低燃油生产成本,增加燃油的供给;6、国际地缘政治因素数次的中东战争和欧佩克的限产对国际石油供给产生了很强的供给冲击,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国际地缘政治问题引发的国际石油供给冲击对我国燃油的供给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7、我国石油行业的国家垄断经营在我国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几家寡头垄断了燃油的生产销售,这几家寡头企业在我国燃油市场上拥有相当大的垄断势力,他们为了追求垄断利润,会限制燃油供给,制造或者放纵“油荒”,要挟发改委提高成品油价;8、我国的石油燃油的定价机制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是在1998年和2001年两次改革方案的基础上形成的,发改委参照新加坡、鹿特丹和纽约三地市场前一个月成交价格简称三地率,当“三地率”波动超过8%时,就相应调整国内零售基准价;这种单一而僵硬的定价方式有很多缺点,前几年石油巨头正是利用这种定价机制赚取了超额利润,并借机强化了自己的垄断地位,而目前的“价格倒挂”、油荒和投机现象也都与这种定价机制有关;主要因素:短期来看,影响我国燃油供给的主要因素是石油行业的垄断经营、不合理的石油定价机制和本轮国际油价的持续走高;国际石油市场的供给方如OPEC为追求高额利润,为做出减产提价的决策,对我国石油进口产生短期的供给冲击,国内的垄断企业借助此轮国际油价和不合理的定价机制,顺势减少国内石油供给,提高价格,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二、根据你掌握的情况,分析今后几年我国燃油的价格走势;能够接近10元一升的油价吗要有理有据的回答答:今后几年我国燃油价格可能稳中有降,达到10元一升的可能性很小;下图显示,国内油价在经历了2005—2012年的持续走高后,从2014年3月份开始持续走低;油价的最高峰是2012年三月份,没有达到每升10元的价格;原因分析:1、需求方面:(1)全球经济放缓经济的增长需要能源支持;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欧洲国家和一些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令人失望;经济的不景气导致原油需求的下降,欧盟2014年原油进口亿吨,原油需求多年持续下降;2014年,德国、法国、意大利原油消费量分别为亿吨、亿吨和亿吨,同比分别下降%、3%%;中国、巴西等多年来经济发展强劲,是世界原油消费增量的主要贡献者;但2014年以来,巴西等经济增速放缓,原油消费同比下滑;印度未来原油需求或仍快速增长,但其增量难以匹敌总体下滑量;中国原油进口量一直上升,但随着经济“新常态”,未来经济增速将低于7%,能源需求也将疲软,在考虑战略储备因素的情况下,原油进口量增速仍将下降;(2)页岩油气对石油的替代性近年来,美国、中国等国开始大力发展页岩油气,作为石油的替代品,页岩油气的发展会对石油燃油的市场需求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3)居民燃油消费观念的转变燃油的需求在短期内缺乏弹性,当时长期而言富有弹性;在燃油价格持续走高的那些年里,消费者在短期内难以改变消费习惯,比如改用小排量汽车;长期内,消费者会改变其消费决策,使用小排量汽车;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日益理性化对国内燃油的需求会产生很大的影响;(4)我国的能源消费政策导向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政府开始意识到,传统依靠高能耗的粗放型发展再也难以支撑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政府开始大力倡导资源节约的集约型发展模型,其指定的一系列节能环保的政策将会对我国燃油的需求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2、供给方面:1低油价并不能下挫石油供应量;当前,期货油价每桶40至55美元/桶,一些OPEC 成员石油出口仍有利润,“不减产”仍可持续;如今,国际制裁解除后的伊朗也将增加出口,加之美国原油库存持续攀高,未来3年全球供应富余;某些非OPEC产油国如俄罗斯等也是影响油价的重要因素;因卢布走弱降低了产油成本,2015年俄罗斯原油产量再创新高;2地缘冲突是关键之一;2014年乌克兰危机使俄与西方矛盾激化,导致美欧对俄经济制裁;俄罗斯52%的财政收入来自石油出口;制裁重创了俄经济;但俄浓重的石油经济色彩又强化了国际市场供过于求、看空的预期;目前,俄罗斯直接介入了叙利亚内战,在其他区域也频向美欧“亮肌肉”;美欧对俄经济制裁仍将持续;欧洲为尽快摆脱对俄油气依赖,将力推进口多元化,发展新能源,节能减排,其页岩油气和核电政策也都有可能做出调整;总结:在国内燃油需求下降、国际石油供给相对稳定的情况下,通过一般均衡分析不难发现国内燃油未来的价格可能会下降,而不会产生一升超过10元的情况;三、油价的变动会对我国国民经济有什么样的影响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有哪些答:1、对主要经济指标的影响:从对经济总量GDP的影响来看,世界油价的波动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增长;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国际油价每升高10%,全球经济增长率就会削减%至%;对于我国而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油价每桶上涨10美元将使我国的GDP下降%,而且,如果油价持续上涨,GDP增长率下降的速度将加快;燃油是工业的基础产品,位于产业链的上游;油价波动必然会影响我国国内市场生产资料的价格水平;燃油价格持续高涨对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继续形成压力,必然会形成较为强烈的通货膨胀预期,造成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油价大幅上涨,便会带动国内工业品价格上涨,进而会推动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有专家指出:国际油价每上涨10美元,会抬升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个百分点,而对国内生产总值GDP拉低个百分点;2、对消费的影响油价的持续上涨使得大众对汽车、房产等方面的消费做出重新选择,从而使得居民消费结构产生变动;石油价格越高,产品成本升高,价格也随之提高,这将阻碍原有消费需求的扩大,也对新的消费需求热点的形成受阻;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汽车消费;3、对投资的影响油价的波动必定对石油相关行业收益带来影响;目前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使得相关企业收益受企业减收减益的冲击,股票价格随之下挫,根据海通证券研究所的统计,目前国内直接受到高油价影响的上市公司有 182 家,合计市价为亿,占沪深两股票市场总市值的 % ;4、对贸易的影响国际油价持续上涨及其相关商品价格上涨,国内企业投资增速回落作用下,今年我国的进口增长率增长速度大幅度减少;高油价导致我国出口目标市场萎缩,有可能造成我国出口下降;四、我国政府今后如何对油价进行管理一运用价格杠杆保护环境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中国环保形势日益严峻,一些地区以臭氧、灰霾污染为特征的复合型污染日益突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充分发挥成品油价格杠杆作用,是促进资源节约、治理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价格的提高将对燃油消费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气污染,促进资源节约;因此政府在进行油价管理时,应将环境问题考虑进去,采用价格杠杆保护环境;二建立燃油价格监管体系在我国,建立石油天然气监管体系具有行业改革的大背景:一是扩大开放,引入竞争,通过建立和完善竞争性市场来求发展;二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行业监管体制,通过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改造和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及方式,为油气行业的发展注入制度活力;我国石油工业经过十几年的改革深化,改革取得了显着进展,但是,面对我国日益突出的石油安全问题,扩大对外开放和“走出去”发展的迫切需要,石油市场的变化与波动,国内石油企业重组改制等新情况,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因此,在石油行业建立现代监管体系,尤其是价格监管体系,既是顺应市场化改革导向的需要,也是新时期国家转变管理职能及方式在石油行业领域的创新;(三)积极发展石油期货市场政府引导建立我国石油期货市场,能够发挥其发现价格,转移风险,套期保值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积极有效地吸纳资源和资金,保障国内石油的稳定供给;我国现阶段应全面加快国内成品油价格市场化的脚步,建立成品油市场准入制度,逐渐形成规范、有序的市场竞争状态,为期货市场的生存提供市场基础和发展空间;四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体系油价接轨会带来负向外部性,这种外部性需要由政府来规制,如果让企业来履行,则会产生低效率,甚至无法实现规避石油价格风险的目标;比较重要的一个规制手段则是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战略储备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造成的石油供给紧张或中断、保障石油供给安全,稳定石油价格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案例二、加入WTO背景下的我国农业问题一、我国农产品是否适用完全竞争市场来分析为什么答:我国农产品不能完全适用完全市场竞争来分析;原因:一完全竞争市场形成需要如下条件1、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每一个消费者或每一个厂商都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对市场价格没有任何控制力量;2、同一行业中的每一个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完全无差别的;3、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的;厂商进出一个行业不存在任何障碍,所有的资源都可以在各行业之间自由流动;4、市场中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掌握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商品和市场的全部信息;这样,市场上的每一个消费者或生产者都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完全的信息,确定自己的最优购买量或最优生产量,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二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实际情况1、在我国,土地这一农业生产要素是不允许自由买卖的,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也受制于户籍制度,农业生产要素的流动存在着制度性障碍,农业生产要素的配置难以实现真正的市场化;2、我国的农产品存在着差异性,以稻米为例,有籼稻和粳稻之分,同时,根据播种期、生长期和成熟期的不同,稻谷又分为早稻、中稻和类;不同的稻米,形状、色泽、口感都存在着差异;市场上供给的农产品存在着差异性;3、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和其他市场一样存在着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生产者对和消费者对市场信息的掌握都是有限的,难以实现完全理性的决策;以生产者为例常常存在“谷贱伤农”的情况;4、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完全由市场供求机制调解,我国为提高农民的种量积极性,推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这种由政府制定的保障性价格对农产品市场会产生一定的扭曲;5、我国政府对于粮食的进出口也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性措施;比如关税和配额,提供这种方式来保护国内农产品市场,然而,这些政策与完全竞争市场的形成条件向背离;总而言之,我国的农产品市场并不完全适用于完全竞争市场来分析;但是,相较于其他市场,农产品市场更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二、如何看待农产品市场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市场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何请你预测若完全市场化后,对我国农业的影响;答:一如何看待农产品市场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农产品市场在我国市场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这种物质基础主要表现在两个面;食品基础和原料基础 ;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我们这个有14亿人口的大国 , 食品的有效供给不仅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 而且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不仅如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足的食品供给还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 , 为国民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环境;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情况看,通货膨胀的发生与食品供给状况高度相关;“在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主要政策目标的那些国家,必须把引导农业部门为市场生产更多的农产品作为政府农业中心目标;”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的贡献;目前,我国工业原料的 4 0 % , 其中轻工业原料的70 % , 纺织工业原料的90%来自农产品市场;由此可见,农业原料供给增长 ,将会促进占工业总产值1/4的经济部门增长;而轻工业的快速增长 , 又增加了对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的需求,从而对重工业产生刺激,加速整个工业的发展 ;由于农业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产品贡献 , 当农产品供给不足时 , 就会以各种方式影响经济发展,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产品贡献是我国发展市场经济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二市场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经济学已经证明,通过市场进行资源配置,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因此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是最有效率的;市场化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市场的发展;1、对农产品市场的影响1农产品的供给量增加,农产品质量提升:市场化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国内农业生产者之间以及国内与国外的竞争将会促使供给方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供给量,提高农产品质量,维持市场竞争优势;2农产品的价格趋于合理化目前,由于我国政府实行的一些列农业支持政策,如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农产品进口关税等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农产品的价格,给消费者的福利带来的损失,同时,这些政策也可能释放错误的市场信号,给农产品的生产者带来损失;2对农业要素市场的影响1市场化后会使农业要素的流动更加自由,这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增加农民的收入;2市场化后,农村的土地可以自由流转,这将极大的提高农村土地的使用率,提高土地的生产效率,增加农民的要素收入;三完全市场化后,对我国农业的影响1、农业市场化会提高农民本身的收入,带动优质劳动要素向农业部门进行转移;根据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当以不同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的两个经济地理区域进行相关产品的自由贸易,并实现市场的开放和相互扩大时,将产生相同劳动力取得比较接近的劳动收入的变动趋势,因此农民的纯收入将有所增加,农业部门将有可能产生对工业部门的就业替代;大量优质的劳动力投入,将直接带动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农业的良性发展;2、农产品市场化的存进作用,主要体现于对旧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全面突破所带来的对计划经济弊端的全面改进,及对市场经济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上;3、农产品市场化将减轻农民的负担;包括农业部门在内,计划经济本身需要通过行政指令进行资源配置,因此,必须依赖于庞大的行政管理部门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在进行行政式的信息传递过程当中,将产生巨大的信息成本并产生信息的失真,最终影响中央计划管理部门的决策判断,并产生巨大的行政管理成本;这些行政管理成本在计划经济时期的“重视重工业、轻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基本政策环境下,严重增大了农民的负担;4、进行市场化改革将会逐步将包含在农业生产管理部门在内的政府的行政管理机构进行削减,从而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农民本身的负担,提高农业生产发展的积极性,增强农业经济的生机和活力;5、农业生产过程的开放化将直接促进在农业生产领域的科学技术的广泛推广;当农产品实现市场化后,农产品作为商品而不是生存所需的消耗品存在,将产生规模经济以降成本增加利润的现实需求,农业技术更能得到推广和普及;从而直接促进农用科学技术的广泛传播,直接促进农业经济产出的增加,实现农业的加速发展;三、国外其他各国对待农业生产有什么政策加入WTO后会对我国农业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一)其他国家的对待农业生产的政策政策1、美国:履行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的承诺逐步降低对贸易造成扭曲的黄箱政策,美国1996 年农业法计划用 7 年时间1996-2002 年以生产灵活性合同的方式补贴农民收入,逐步取消农产品市场价格支持政策; 美国在结束了签署乌拉圭回合协议的过渡期后,颁布的 2002 年农业法提出用与农产品生产、价格不挂钩的直接支付政策取代 1996 年农业法引进的生产灵活性合同补贴;直接支付政策的具体实施方法是:政府对参与该计划的农民预先确定作物的面积和产量基础,并对每种补贴农产品规定一个固定的直接支付率,以此计算向农民提供的直接支付额;2002 年农业法规定可以享受直接补贴的作物品种有小麦、玉米、大麦、高梁、燕麦、陆地棉、大米、大豆、其他油料作物和花生;2008 年农业法对大米的种类进行了细分,规定生长周期长的大米能享受直接补贴;生长周期为短期和中期的大米不享受直接补贴;2、欧盟:配合多哈回合农业谈判,2003 年 6 月 26 日欧盟部长理事会通过了 2003 年共同农业政策CAP改革决议,这次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调整直接补贴方式——将原来的对实施休耕政策的直接补贴向与生产不挂钩的“单一支付补贴”的方式转变;同时,更加注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发展;采取的主要改革措施包括:削减干预价格;交叉即:实现单一支付与农民保持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等条件相关;调节即:将对大型农场实施的直接支付经费调整到用于促进农村发展;强化即:增加对农业的一般服务的开支,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食品质量等;财务规则即:通过建立“财政规章”机制约束补贴农业开支的最高额;脱钩即:实现支持与农产品产量脱钩;2008 年 5 月 20 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新一轮欧盟共同农业政策改革草案,提出了:①彻底废弃强制休耕政策;②逐步提高牛奶生产配额,到 2015 年 3 月底完全取消牛奶配额;③改革补贴制度,推动农业补贴进一步与产量脱钩;④逐步削减对大农场主的补贴金额,将节约下来的资金用于支持落后地区农村的发展;综上所述,主要国家都在逐步取消对农业的支持政府,使农业发展更加市场化;。
劳动经济学案例分析1
• 这些熟练的手工纺织者还曾受到过政府的保护: 政府一度禁止使用效率更高的纺织机器,甚至禁止 机械师移民进英国,想以此抑制先进技术的传播.
蒸汽织布机与英国手工纺织者的兴衰
• 但工厂最终还是繁荣起来,蒸汽织布机的效率是手 工织布机的5倍,也因此遭到了熟练工人的暴力反 抗.
案例分析
蒸汽织布机与 英国手工纺织者的兴衰
蒸汽织布机与英国手工纺织者的兴衰
• 在1770年左右,英国出现了一种新的纺纱技术,这 一技术可以生产出强度和质量更高的棉纱,而生产 成本却大幅度降低.
• 人们对物美价廉的棉纱产生了巨大的需求,这使得 英格兰的兰开夏郡〔英格兰棉织业基地〕对手工 织布工人的雇用量激增,从1789年的4万人增加到 1820年的20万人.
• 在1811年和1812年,成对的熟练工人冲击工厂, 砸坏数百台织布机,当时英国政府出动了1.4万名 士兵才镇压住暴动.
蒸汽织布机与英国手工纺织者的兴衰
• 到了1820年,几年前发明的动力织布机经过改进, 终于应用于实际生产,替代了手工织布机.
• 到1851年,在兰开夏只剩下5万名手工织布工了. • 一方面,从事手工织布的15万人失去了工作;但
另一方面,在纺织厂工作的技术工人从1820年的 8.5万增加到1850年的27.5万.
蒸汽织布机与英国手工纺织者的兴衰
• 请应用课堂所学知识来分析本案例中的技 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
100个经典经济学案例分析--
100个经典经济学案例分析--1、汽车行业行业并购和并行市场竞争:在汽车市场上,全球汽车制造商正在努力寻求机会以增强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并利用各自的核心竞争力优势,同时减少产品研发、制造和分销等成本。
在这个背景下,汽车制造商已开始采取并购行业的战略,以扩大其市场份额和影响力。
并购是汽车制造商扩大其在全球市场上的影响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它大大降低了企业投资成本,缩短了其创新过程,增强了其市场和技术实力,同时也为汽车制造商提供了可拓展的市场和经营能力。
2、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全球布局:低成本航空公司的全球布局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经济学案例,主要是指低成本航空公司占据全球航空市场的显著增加。
呈现出低成本、高服务的航空业主要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他们是如何利用较低的机票价格、更快的交付能力以及更高的服务水平,以求抢占全球航空市场,同时扩展其航空网络,实现他们的全球布局和经营目标。
3、暴露于全球化环境中的中国企业: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已经被暴露在全球化环境中,并面临着全球市场的重压。
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的今天正面临着各种挑战,其中包括技术和人员的短缺、跨国竞争对手的强大竞争力、跨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变化以及中国政府的保护主义等。
本案分析的目的在于分析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措施,以及在跨国市场中可能拓展的空间。
4、剥离模式下的垂直整合:垂直一体化是指一家公司拥有全部或分部分类的行业从产品研发、生产组装到销售服务等要环节,使得其产品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拥有统一的管理者,加上各自的核心竞争力,以缩短周期,提升产品质量和把握市场机遇。
在剥离模式下,企业通过垂直一体化,重新塑造竞争优势、改变利润模式,实现组织和市场的统一,同时又能够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
本案件分析将以垂直一体化模式下企业背后的机理为视角,从宏观到微观分析垂直一体化带来的利弊,探讨企业在此模式下提升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5、共享经济下的低成本航空公司:共享经济,指的是允许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共享资源的市场,它可以帮助经营者将成本最低化,从而提高竞争力和效率,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为透明的价格和优质的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案例分析
价格管制的例子
1、一套房子的房东把房子出租,在市场自由运作之下,能收到的月租是1000元,然而政府为了让穷人也能租得起房子,强行规定房租只能是800元。
如果你是房东,你将如何应对?
答:“钥匙金”、“鞋金”、“签约费”、服务减少,不搞卫生;少提供家具
最低价格分析
2、案例:最低工资法造成失业
问题是否出自曼昆经济学原理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观点:最低工资标准会引发失业副效应赞同:市场价格(工人工资),应由市场的供(劳动力) 求(企业)关系调节,建立最低工资制度,属于政府人为干预市场(劳动力价格)的行为,短期内也许有利于市场的平衡,长期却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提高了工人工资,企业的用工成本就增加,企业的盈利少了,用于再发展的钱也就少了,不理于公司的长期发展,所以工人的就业也就收到了影响.
例如:新劳动法出台,更多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执行,加上近些年,不断的提高工人工资标准,广东的许多企业纷纷关闭,转向东南亚等消费工资低的国家.
反对:
1.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的转型期,市场机制导向的劳动力市场还没有充分形成。
政府的干预更能宏观的调控市场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2.在理论上,一般只有当最低工资标准过高,违背了经济规律时,才会导致失业率的上升。
但从我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实践来看,这一最低工资标准水平并不高。
3.最低工资制度的经济和社会效应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自从经济学家提出最低工资制度是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一种干扰,如果实行最低工资制度,会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从而使失业人数增加的理论后,
国内外的许多学者纷纷展开了实证分析。
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得到建立最低工资制度会增加失业率的明显证据。
反倒是,有研究表明,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不仅不会降低就业,却能促进企业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进而改善收入的不平等状况,促进全社会共同富裕。
最低工资增长在有可能减少就业的同时,也会通过增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提高劳动效率,从而促进就业增长。
两者相抵,很有可能促进就业的正增长,维持经济的良性运行。
其实这是一个市场经济的市场调节还是宏观调控的问题, 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就像近期的政府对物件的调控,也有不少的反对观点.
我个人认为,完全的市场调节也是不对的,适当的宏观调控也是必要的,因为市场也有出
现病态的时候,也有扭曲的时候,宏观调控可以及时的修正错误. 但宏调的力度,措施,应该
是慎重考虑的.
3、诺贝尔说,父母有生儿育女的需求,子女其实是父母的“耐用消费品”。
你怎么看?
从原则上说,子女的净成本不难计算,它等于预期支出的当前价值加上父母劳务的估计价值,再减去预期货币收益的当前价值及子女劳务的估计价值。
如果净成本为正,则子女总体说来是一项耐用消费品,也就有必要假定可以从中得到心理收入或效用。
如果净成本为负,则子女是一项耐用生产品。
4、诺贝尔还说,“安全”也有需求和供给。
有吗?安全不是多多益善吗,怎会有价格呢?
5、为什么钻石比水贵?
用边际效用来解释
水对生命来说是重要的,所以它应该具有很高的价值。
另一方面,钻石对生命来说是不重要的,所以人们应该认为它的价值比水低。
但是,即使水能够提供更多的效用,它还是比钻石便宜得多。
钻石于人的用处确实远不如水,所以,人们从水的消费中所得的总效用远远大于人们从钻石的使用中所得的总效用。
但是,商品的需求价格不是由商品的总效用而是由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即P=MU/λ。
钻石作为一种奢侈品,可以给人们带来炫耀等效用,而且数量很少,所以增加一个单位的钻石消费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很大,即钻石边际效用很大,消费者愿意以较多的支出来购买。
而水虽然是人的生命不可缺少的,给人带来极高的效用,但由于世界上水的数量很多,增加一个单位的水给人们增加的效用就很低了,即水的边际效用很低,所以水的价格自然也就很低了。
根据边际效用理论,消费者花费收入应遵循的原则是:使最后一单位购买力、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政府办的大型养鸡场为什么赔钱?在20 世纪80 年代,一些城市为了保证居民的菜篮子,由政府出资办了大型养鸡场,但成功者少,许多养鸡场最后以破产告终。
答:鸡蛋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
鸡蛋市场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市场上买者和卖者都很多。
没有一个买者和卖者可以影响市场价格。
即使是一个大型养鸡场,在市场上占的份额也微不足道,难以通过产量来控制市场价格。
用经济学术语说,每家企业都是价格接受者,只能接受整个市场供求决定的价格。
第二,鸡蛋是无差别产品,企业也不能以产品差别形成垄断力量。
大型养鸡场的蛋与老太太的鸡蛋没有什么不同,消费者也不会为大型养鸡场的蛋多付钱。
第三,自由进入与退出,任何一个农民都可以自由养鸡或不养鸡。
第四,买者与卖者都了解相关信息。
这些特点决定了鸡蛋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即没有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
在鸡蛋这样的完全竞争市场上,短期中如果供大于求,整个市场价格低,养鸡可能亏本。
如果供小于求,整个市场价格高,养鸡可以赚钱。
但在长期中,养鸡企业(包括农民和大型养鸡场)则要对供求作出反应:决定产量多少和进入还是退出。
假设由于人们受胆固醇不利于健康这种宣传的影响而减少鸡蛋的消费。
价格下降,这时养鸡企业就要作出减少产量或退出养鸡业的决策。
假设由于发生鸡瘟,供给减少,价格上升,原有养鸡企业就会扩大规模,其他人也会进入该行业。
在长期中通过供求的这种调节,鸡蛋市场实现了均衡,市场需求得到满足,生产者也感到满意。
这时,各养鸡企业实现成本(包括机会成本在内的经济成本)与收益相等,经济利润为零。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完全受市场支配。
由于竞争激烈,成本被压得相当低。
生产者要对市场供求变动作出及时的反应。
换言之,在企业一点也无法控制的市场上,成本压不下来或调节能力弱,都难以生存下去。
大型养鸡场的不利正在于压低成本和适应市场的调节能力远远不如农民养鸡者。
农村春联市场:完全竞争的缩影
该农贸市场主要供应周围7个村5000余农户的日用品需求。
供给者为70多家零售商,市场中存在许多买者和卖者.
产品具有高度同质性
农民购买春联时的习惯是逐个询价,最终决定购买,信息充分;
供应商的零售价格水平相近,提价基本上销售量为零,降价会引起利润损失。
黄鹤楼卖给老外的门票是10元,中国人是5元,为什么?
中国人的价格需求弹性较高,外国人的价格需求弹性较低
麦当劳连锁店一直采取向消费者发放折扣券的促销策略。
他们对来麦当劳就餐顾客发放麦当劳产品的宣传品,并在宣传品上印制折扣券。
为什么麦当劳不直接将产品的价格降低?折扣券使麦当劳公司实行了三级差别价格。
麦当劳公司知道并不是所有的顾客都愿意花时间将折扣券剪下来保存,并在下次就餐时带来。
此外,剪折扣券意愿与顾客对物品支付意愿和他们对价格的敏感相关。
富裕而繁忙的高收入阶层到麦当劳用餐弹性低,对折扣券的价格优惠不敏感,不可能花时间剪下折扣券并保存随时带在身上,以备下次就餐时用。
而且折扣券所省下的钱他也不在乎。
但低收入的家庭到麦当劳用餐弹性高,他们更可能剪下折扣券,因为他的支付意愿低,对折扣券的价格优惠比较敏感。
对麦当劳连锁店进行了真实的调查,发现来麦当劳消费者平均有十个顾客就有一个没有带折扣券,假定每天来麦当劳就餐的顾客有500 人,就有50 人没有享受折扣,如果折扣是3 元,那么麦当劳就从中得到超额收入150 元。
一本书既出版精装本也出版平装本使得出版商可以进行价格歧视。
像对大多数商品一样,消费者对书的支付意愿差异也相当大。
例如,有些消费者想要一出版就买到一本最新的畅销书,即使价格要25美元。
可是,其他消费者会等一年,直到可以以6美元买到一本平装本。
但出版公司怎样能确定25美元是新的精装本书的适当价格而6美元是平装本的适当价格呢?在它推出平装本之前应该等待多久呢?
关键是要将消费者分成两个群体,从而那些愿意付高价的会付高价来买,而只有那些不愿意付高价的人等待购买平装本。
这就意味着推出平装本必须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后。
如果消费者知道几个月之内就能买到平装本,他们就很少会有购买精装本的冲动。
另一方面,出版商在推出平装本之前又不能等得太久,要不然人们对这本书的兴趣就会减少,而市场就会萎缩。
结果是出版商典型的是在推出平装本之前等上12--18个月。
价格又怎样呢?这种定价是很困难的,因为除了少数几个作者的书总是畅销之外,出版商没有多少可以用来估计将要出版的一本书的需求的数据,除了过去相类似书的销售情况。
而且通常只有各类书籍的总数据可以得到。
因此,如大多数小说,就都是以差不多的价格推出的。
无论如何,有一点还是清楚的,那就是愿意等待平装本的消费者具有远高于藏书家的需求弹性,因此,平装本比精装本便宜那么多也就没什么值得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