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

课堂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

十多年来,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中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艰辛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是,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在诸多具体问题面前感到无所适从,一些关键性问题始终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对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我们必须直面各种困难,为追寻教学真谛上下求索,探得课堂教学实用之法。

一、问题梳理:1、教学观念没有实质变革。

教师们对课改的主要精神还没有真正进入自己的观念系统,课堂教学改革的着力点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大多数教师仍然把工作重心放在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上,对学生“学”的问题重视不够。

2、导学案设计空洞。

目前,教师们的集体备课落实不到位,所提供的导学案基本上没有体现“导学”的思想,有的只是把书本知识以问题形式搬到导学案上,没有对知识形成过程的诱导、没有对学习知识过程的方法指导、没有对学习活动的安排设计。

3、预习流于表面形式。

教师对学生的预习重视不够,没有深入细致的研究,没有认真的组织安排,学生之间的对学、群学过程没有落实。

学生的预习基本上还流于形式,教师对哪些问题是学生能解决的,哪些问题是学生解决不了的,还没有做到心中有数。

4、课堂展示无目的。

现在的展示活动只是过去教师讲解的一种替代,失去了展示的本来意义。

并且这种替代式的展示,让教学活动变得肤浅和直接,课堂上看起来热闹了许多,但热闹背后的学生能力培养成了大问题。

同时,由于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很多学生还不能真正地动起来。

5、学习小组松散低效。

从学生的活动情况来看,目前的学习小组还是一个松散的组织,没有形成合力,小组长的职责还不明确,组内各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检查还没落实好,导致少数基础差的学生还不能认真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落实情况也不太清楚。

6、反馈不及时。

反馈不应该是一个独立的教学环节,它应该伴随着整个教学活动过程。

而教师这方面的意识还不强,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随时处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导致整个教学过程不能达到“以学定教”的要求,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比较低下。

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光明中学胡亚梅新课程实施以来,有很多收获,有很多感慨,有很多思索。

新课程改革适应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是我国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新课改在教育理念、教育形式、教育评价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同时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1、新的评价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制约了课改的发展。

问题表现在四个方面:(1)新课程关注的是学生的个性、学习兴趣和学习过程中的合作等,但在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各类招生是以考试分数为唯一的录取标准,导致人们对教育工作评价的主旋律是看学生分数和升学率,社会对学校办学的认可程度是由学校考上多少名牌大学生,考上多少重点生来决定的。

在现实社会中,强大的竞争压力直接转嫁到学校身上,转嫁到校长、教师和学生身上,转嫁到升学竞争上来。

在高考没有大的改变之前,任何学校也不会轻易发生大的改革,不会置社会、家长的要求于不顾。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新课改倡导的“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个理念就自然会落空。

(2)在社会认可度这个大背景下,学校、家长对教师的评价仍然把学生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教师的主要标准。

因此,教师们为了取得成绩,仍是起早贪黑工作,增大作业量,加重学生负担。

应该说明的是:现在的教师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一方面是上级领导要求他们进行课改,另一方面是考试评价制度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常常处于抱着很先进的观念,表现着比较落后的行为,这样一种左右为难的矛盾状态。

因此,教师的心理负担和教学负担都增大了,他们既不敢丢掉老一套,又不敢忽视新要求(3)对学生的评价仍是一张试卷起主导作用。

因此,课改的实施并没有使学生得到什么益处,反而因学校、教师的左右为难而被加重了学习的负担,加班加点、占用休息时间成了家常便饭。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教师工作业绩的考核、评优、评职,仍把该教师所教班级学生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指标。

这就必然导致社会、教师、学生、家长更看重学生的笔试成绩。

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摘要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正顺应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到目前为止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各项制度措施方法也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而不段调试和完善。

但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我们既有着对已有经验的惊喜也有着对新出现问题的迷惘与困惑这是一个矛盾的过程。

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课程改革中最新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新课程改革. 对策与思考一、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1、观念重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面对基础教育课程的重大变革相当多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思想准备不足特别是在观念上不适应。

在很多教师的头脑中简单灌输、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已经形成一种难以扭转的巨大惯性。

老教法不灵了新的教法又找不到于是就隐入到了行动的“盲区”当中。

于是就“旧瓶装新酒”“穿新鞋走老路”自觉不自觉地把新课程装进了“应试教育”的“笼子”里使新课程实施的效果大打折扣。

在学生观上一部分教师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负面影响下仍然看不到学生间存在的个体差异看不到学生身上多向度发展的潜质看不到学生自我发展的可能也有部份教师虽然形式上接受了课程改革新理念但在实质上还远未以新的学生观指导教学结果导致言与行不吻合的被动局面还有一部分教师他们有对新课改的热情但思想偏激容易陷入新的误区认为新课改是对旧课程的全盘否定如把学生自我发展的可能理解为自我发展的现实把学生多向度的发展理解为单向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把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认识推向极端误将学生身上的毛病当着学生的个性化加以纵容等。

2、新课程改革中教学方式转变中存在的问题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学生在学习方式.学习态度.情感与兴趣上有了很大改观。

.我们学校做了个有关这方面的调查表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方式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但是由于课程推进中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创新与完善。

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围绕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展开讨论。

一、存在的问题1. 重视考试分数,忽视语文素养在现行的教育评价体系下,学生与教师都面临着巨大的考试压力。

小学语文教学过于注重考试分数,而忽视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学生们在追求高分的过程中,可能会忽略了语言文字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导致了对语文的认识变得狭隘,而非全面。

2. 教学内容繁杂,缺乏系统性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不断增加,繁杂且琐碎。

教师难以有条不紊地将知识点教给学生,也难以在课堂上有时间对不同知识点有系统性的讲解和运用。

学生可能会失去对语文知识的整体性认识,而只是零零散散地学习了一些片段知识。

3. 教师教育水平不够,教学方法陈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水平不够,缺乏对语文教学的深入理解和把握。

而现行的教学方法也可能较为陈旧,缺乏创新和活力,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对策建议1. 调整教学评价体系,重视语文素养的培养我们应改变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评价方式,不再一味追求考试分数,而应该更加重视学生对语文的理解和运用。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评价来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表达、语言理解等方面。

2. 简化教学内容,强化系统性教学教学内容可以适度简化,突出重点,保持系统性。

教师应该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建立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完整的语文知识结构。

而且,也要注重知识的拓展和联系,使学生了解到语文知识的应用范围和实际意义。

3. 提升教师教育水平,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培训和教育,提升他们的语文教学水平和能力。

教师应该及时了解新课程相关政策、教学理念,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4. 注重科技融合,创新教学手段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手段也需要不断创新。

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在当前的教育课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课堂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地探讨这些问题,并且寻找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问题分析1、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课程设置不够系统化,容易造成教学重心不稳定,课程之间缺乏联系,往往导致教育的浪费。

2、教学观念不够新颖。

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停留在传统阶段,不懂得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3、教学内容单调。

课堂教学往往缺乏趣味性,让学生感到疲劳。

这种方式只会让学生的兴趣降低,学习效果反而受到影响。

二、改进措施1、课程设置优化。

我们应该将课程设置成为一个系统,不同阶段的课程之间要保持联系,让学生逐步深入,并且将教育资源分配到不同的学科中,保持教育的系统性。

2、教师思想转变。

教学需要根据现代化的理念进行改革,更新教学观念,遵循基于现代化技术发展的新教学思路。

3、教学内容有趣。

教学内容有趣并且贴近生活,让学生有参与感和互动性,从而提升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应用教学,让学生在实际中掌握知识。

4、课堂制度规范。

建立规范的课堂制度,如严格控制上课时间,邀请学生进行交流等等,以此来改善课堂教学。

5、评价手段更新。

评价手段应该向现代化发展,提高评价质量,注重学生的发展过程,以学生发展为核心,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三、总结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为了使得教学效果得到提高,我们要积极总结过去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遵循现代化的教学思路,采取措施解决现存的问题。

也许改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达到让学生受益的目的。

新课改下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课改下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新课改下中学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历史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新课改下的中学历史教学,秉承“因时而变、因地而异、因人而异”的原则,力求使历史教学更加符合时代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新课改下中学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历史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化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一些学校在历史教学中为了突出学科的实用性以及鼓励学生主动探究,会出现将历史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化的情况。

教师可能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会刻意减少历史事件的细节,甚至有些教师将历史课的内容简化为一些故事性的情节,导致学生对历史的整体了解过于肤浅,缺乏深度的认识。

2.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随着社会信息的爆炸,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改变,许多学生更倾向于通过多媒体、网络等途径获取信息。

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可能对历史课程失去学习的动力,导致学习质量下降。

3. 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脱节一些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过于着重史实,而忽略了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导致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仅限于书本上的知识,无法将历史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对策针对历史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化的问题,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拓宽历史教学内容,注重教授历史事件的细节和背后的深层意义。

同时要注重历史知识与当代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在当今社会中的影响。

2.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教学资源。

可以通过影视剧、动画、音乐等多媒体形式,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并结合实地考察等形式增加学生对历史的体验感。

3. 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历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和感悟。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历史教学中参与思考,启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主观理解和评价,培养学生对历史的价值观和历史责任感。

4. 加强教师专业化培训教师在历史教学方面的专业化水平也是保证历史教学质量的关键。

新课改中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中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中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热情、教材内容等方面。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以期提高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质量。

一、存在的问题1. 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许多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比如以讲授为主,注重填鸭式的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启发式学习,导致学生的被动学习氛围。

2. 学生学习热情不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学生们的学习压力不断增加,他们可能在学习语文朗读时显得漠不关心,没有主动性和参与性,这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 教材内容单一:一些学校或教师会过于注重语文朗读的技巧,然而忽略了文学的内在魅力和精神内核。

只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会使学生学习缺乏深度,甚至变得枯燥乏味。

二、对策1.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尝试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小组活动、课堂讨论、文学分享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朗读中来。

2. 引导学生参与: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参与到语文朗读中来,比如以小组形式进行朗读比赛,或者通过举办朗诵比赛、朗读分享会等形式,让学生们对语文朗读的兴趣愈发浓厚。

3. 丰富教材内容:教师应该注重选用具有精神内核的文学作品,而不仅仅是过于注重技巧的训练。

通过更多优秀文学作品的讲解,让学生对语文朗读充满向往,并引导他们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三、总结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确实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教材内容单一等。

我们也可以通过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以及丰富教材内容等。

相信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的质量一定能够得到提升,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做出积极的贡献。

新课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存在的问题1. 教师观念滞后。

(1)教师解读课标,仅仅局限于本学年段,而不了解各学段的内容,没有整体感和系统性。

(2)教师认为课改仅仅是换一套教材,抱定“穿新鞋走老路”的观念。

(3)教师认为新东西纷至沓来,无法适应,无从下手,因而采取的还是满堂讲、满堂灌,以自我为主的“我讲你听,我写你抄”的教学模式。

2. 教学方法落后。

方法是把钥匙,不同的锁需要不同的钥匙去开启。

但观照我们的课堂教学,却很少有“钥匙现象”:缺少个性化,没有针对性,管你好中差,我是一个调子,一个路子,一样内容,一样要求。

手段单一,不能激发学生兴趣,不能促进学生主体意识,更谈不上教学民主。

3. 使用教材僵化。

在教材的使用上,要么缺乏对教材的整体把握,抓不住重点和关键点;要么没吃透教材,歪曲教材的意图,结果教得面目全非。

4. 听课评课敷衍。

学校开展了一些教研活动,如公开课,但有的听后无反思,有的评课要么观念陈旧,要么评不到点子上。

长此以往,听课这项重要的教研活动也就名存实亡。

二、对策1. 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是课改实验的关键,各校要充分认识到师资培训工作是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力纠“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陋弊,坚持“全员培训,全程培训,合格上岗”的原则。

教师培训首先要转变观念,学习、吸收最新的东西,树立服务意识,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引导者,是学生虔诚的欣赏者、赞美者,是学生睿智的启示者、鼓励者。

不仅教师需要培训学习,校长更要自觉参加培训学习,一个锐意改革的校长可能带动一批教师改革,一个被新理念武装的校长可能带领一个学校整体走进新课程。

2. 加强考评,提高效益。

新课程的评价,是要靠学校、教师自己去探索、试验,把自我评估、学生评估、家长评估和学校评估结合起来,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尊重学生智力发展的个别差异,要以每个学生已有的发展基础为起点,分析和评价学生在学习和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让尽量多的个体发挥出自己的志趣、潜能,并在尽量多的方向上寻找发展的机会。

新课改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讲堂教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重点词:新课改 ,讲堂教课 ,问题及对策一、新课程教课实行过程中的问题1、课时不足的问题“内容多,课时少”是教师反应最激烈的问题,实行数学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广泛感觉负担重,教课时间不够用。

好多学校都把周 4 课时调为周 6 课时,这个节数还不包含晚课和课外指导的节数。

课时紧张使教师参加研究《课标》和教材的精力不足,使讲堂教课缺乏学生参加教课活动的时间,为达成教课任务,教师仍旧采纳传统讲解法,学生仍旧以听讲为主,使得教师想试试改革的梦想都难以实现。

据学生反应,上了高一后,学习难度大,学习负担过重,一个学期得学两本书,涵盖了高中阶段的几个难点问题(函数、立体几何、分析几何等),“内容多,学时少”,学生广泛感觉学习起来比较费劲,感觉数学学业负担重。

事实上,好多人开始使用新教材都感觉不适应,这很正常,因为一是对老教材的一套讲法娴熟,讲起来轻松,不需付出更多的思虑和劳动;二是怕讲的少,知识点讲不到,学生掌握不好,影响考试成绩;三是对这类模块化的教材没有一个整体的掌握,缺乏按新教课理念办理开发教材的能力。

不论是教师仍是学生都是过去教材的“臣民”,都习惯了过去教材的思想和模式。

2、教课的深浅程度难以掌握固然经历了新教材培训,我们对新教材的教课还处在研究阶段,我们常常在备课时对教课内容的深浅难以掌握。

新教材中有好多内容不过给出了却论而没有推导或证明,要不要增补?新教材中有许多“察看与思虑”、“研究”、“思虑”,能够说这是新教材的一大亮点,但这也就要求我们的教课对象具备必定的着手、动脑能力,而我们一般中学的学生底子簿、基础差,对一些“研究”基本上是无从下手。

对此,我们感觉很疑惑和茫然。

3、教师对新教材认识存在的问题。

因为是首次履行“新程标准”、使用“新教材”,因此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不免存在认识不到位的问题。

比如,对“课时不够”,诚然教材有值得商议之处,但反省我们的教课,唯恐有些原由仍是出于自己。

我校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我校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我校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本期伊始,我校高一、高二两个年级试行以“271”为模板的课堂教学模式,时至今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课堂上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教师“满堂灌”减少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增强了,睡觉的学生少了,参与合作探讨的学生多了……应该讲,这些变化是可喜的,因为折射出我们老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在逐渐更新,但另一方面,这喜象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少的问题。

本着呵护的心态,我在这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希冀给正在践行新课改的老师们有所启迪。

一、存在的问题1.学生预习不落实。

我校的课堂模式,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预习案的小组处理(约8分钟);探究与展示(约30分钟);达标训练(约7分钟)。

如果课前的预习不到位,那么第一个环节就会从“预习案的小组处理”变成“小组预习”了,探究与展示也就缺乏了知识背景的支撑,达标训练更没有时间当堂完成了。

怪不得人家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有三条“高压线”,其中之一就是预习不充分的课不准上。

那我们的学生为什么总是预习不倒位呢?我觉得有主要有三点:一是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过多,占用了学生大部分的自习时间;二是老师有自习课讲课的习惯,缩短了学生自习的时间;三是学生还没有养成预习新课的习惯,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待加强。

2.导学案难度过大。

我们高一的导学案,是昌乐二中老师编制的,他们的水平我们不怀疑,但他们对我们的校情、学情缺乏了解,和我们使用的教材版本多不一样,况且他们编制的时间有限,所以我们使用起来不顺手就正常了,尤其是高一数学和物理,据说学生即使看了书也完成不了预习案,更不要说探究了。

3.学案的使用与教材的学习脱节。

导学案是为学习教材服务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学好教材的一个方案,最终目的是回归到教材上,如果仅仅把导学案当做作业来完成,或者把导学案上成了另一本教材,既浪费了时间,又失去了导学案导学的价值。

4.教学模式与小组建设不协调。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新舞台演老戏。

为了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适应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理念,我校从本期开始就打破传统的横竖排课桌摆放方式,把每个班化成若干学习小组,课桌以小组为单位摆放,学生围小组而坐。

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整改计划怎么写

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整改计划怎么写

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整改计划问题描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面临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以下罗列了一些常见的课堂教学存在问题:1.缺乏互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缺乏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

2.抽象概念难以理解:部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往往难以让学生真正理解和应用。

3.学习内容单一和枯燥: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讲授为主,缺乏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教材,使得学习变得单一和枯燥。

4.知识脱离实际:部分教材和教学内容往往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实际需求,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整改计划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制定以下一系列整改计划,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1. 推行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师生互动和同学间互动的教学模式。

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方法来推行互动式教学,比如:•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讨论中,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答案,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并理解某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课堂游戏: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课堂游戏,增加学习的乐趣和参与度。

2. 通过实例化教学,让抽象概念可视化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实例化教学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具体做法包括:•案例分析:选取一些真实的案例,将抽象概念与实际情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思考。

•模拟实验: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动手操作并验证理论知识,从而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3. 引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教材为了提升学习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我们可以引入一些新的学习方式和教材。

以下是一些建议:•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像、音频和视频,从不同的角度呈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互联网资源: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拓宽学习的范围和视野。

新课改下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课改下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新课改下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也影响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 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在农村地区的小学,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和地域差异,学校的教师队伍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教师教学水平有限,对新课程改革理解不够透彻,无法有效地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运用到语文教学中。

这导致了教学效果的参差不齐,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2. 教材和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在新课程改革下,教材和教学内容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农村小学中,由于教师的局限性和教育资源的匮乏,一些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脱节,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这使得教学变成了一种简单的传授知识,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

3.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在农村地区,由于家庭和社会环境的限制,一些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态度消极,学习成绩不理想,这对语文课堂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对策研究:针对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教育培训,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的研究和理解,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学校还可以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 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针对教材和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的问题,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来解决。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情境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共鸣。

教师还可以结合科技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等方法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针对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富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还可以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增强他们对语文学习的重视和热情。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高中数学教育一直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关键阶段,也是为学生将来升学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阶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数学教育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任务之一。

一、问题:1.教材难度不平衡随着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化,高中数学教材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给学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一些学生反映,部分教材内容过于抽象,难以理解和掌握,而另一些内容又过于简单,给学习带来了瓶颈。

2.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和练习为主,缺乏针对学生思维习惯和学习特点的差异化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大大降低。

3.应试导向过重目前高中数学教育主要以备战高考为主,忽视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消极态度逐渐增加。

4.教学资源不足一些中小学数学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同时一些学校的数学教学资源也比较匮乏,缺乏高质量的师资力量和优质的教学设备,影响了教学效果。

以上问题,如果长期存在,将给高中数学教育带来很大的危害,因此有必要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对策:1.调整教材内容和难度针对教材难度不平衡的问题,建议通过深入调研,科学评估,调整教材的内容和难度,合理分配学习资源,确保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学习进度达到合理的平衡点。

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数学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案例教学等,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注重素质教育应该逐步调整数学教育的课程和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和兴趣,同时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实际意义的理解。

4.加强教师培训和教学资源建设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中小学数学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鼓励鼓励教师进行科研和教学实践,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设备,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一定程度的转变,通过每位教师都轮流上公开课的活动,我们发现,重视学生参与,合作学习、主动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效率有了明显提高,但是,随着新课程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逐渐凸现,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这些问题,使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是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问题一:轻效果,重形式,学生合作学习有效性差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明显特征。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绝大部分教师有意识的把这种学习方式引入到自己的课堂当中,但还存在很多问题:1、教师提供的问题没有合作学习的价值,学生自主学习就可以解决,但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合作。

2、为合作而合作,什么样的课、什么样的问题都合作。

3、有的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看起来在争论,场面非常活跃,其实偏离了主题。

小组合作学习表面上形式热热闹闹,但小组讨论的有效性没有很好体现,有些问题的抛出,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进行交流,这是没有意义的、无效的学习。

4、教学要有程序,但不能程序化,仍有一些教师过分依赖教案,出现硬拽学生进入教师预定的轨迹中的现象。

5、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的教学是按课件走,还是按学生走,是关注活生生的课堂,产生真切的师生互动,还是流于形式。

有些课看似热热闹闹,但流于形式没有实效。

对策:1、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别人,要认真聆听别人的发言;要教育学生成功的合作学习既要有统一的学习目标,又要心中有他人,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多为他人、集体着想;要教育学生要对自己的表现有信心,不自卑,要主动参与学习。

这些思想品德教育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很重要保证,也是合作学习的目标之一。

2、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

新课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新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1、课时不足的问题“内容多,课时少”是教师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实施数学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普遍感到负担重,教学时间不够用。

很多学校都把周4课时调为周6课时,这个节数还不包括晚课和课外辅导的节数。

课时紧张使教师参与研究《课标》和教材的精力不足,使课堂教学缺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仍然采用传统讲授法,学生仍然以听讲为主,使得教师想尝试改革的愿望都难以实现。

据学生反映,上了高一后,学习难度大,学习负担过重,一个学期得学两本书,涵盖了高中阶段的几个难点问题(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内容多,学时少”,学生普遍感到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感到数学学业负担重。

事实上,很多人开始使用新教材都感到不适应,这很正常,因为一是对老教材的一套讲法熟练,讲起来轻松,不需付出更多的思考和劳动;二是怕讲的少,知识点讲不到,学生掌握不好,影响考试成绩;三是对这种模块化的教材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缺乏按新教学理念处理开发教材的能力。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以往教材的“臣民”,都习惯了以往教材的思想和模式。

老是用原来的教材的观点和体系来对新教材品头论足,当然就感到新教材这也不好那也不是。

应该用发展的眼光辩证地来看待新教材,换一个角度来审视新教材。

2、教学的深浅程度难以把握虽然经历了新教材培训,我们对新教材的教学还处在摸索阶段,我们经常在备课时对教学内容的深浅难以把握。

新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只是给出了结论而没有推导或证明,要不要补充?新教材中有不少“观察与思考”、“探究”、“思考”,可以说这是新教材的一大亮点,但这也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对象具备一定的动手、动脑能力,而我们普通中学的学生底子簿、基础差,对一些“探究”基本上是无从下手。

对此,我们感到很困惑和茫然。

3、教师对新教材认识存在的问题。

由于是首次执行“新程标准”、使用“新教材”,因而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难免存在认识不到位的问题。

例如,对“课时不够”,固然教材有值得商榷之处,但反思我们的教学,恐怕有些原因还是出于自身。

高中数学课堂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中数学课堂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中数学课堂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

高中数学课堂改革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如下:
问题:
1. 教材选取不当:有些教材内容繁琐,难度过高,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理解。

2. 教学模式单一:传统的讲授模式过于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教师专业素质不足:一些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难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4. 学生学习能力不足: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思维能力不足,难以跟上课堂教学进度。

对策:
1. 教材选取要合理:教材要选取内容充实、难度适中、有趣易懂的教材。

同时,也可以引入一些实例或者案例,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的应用。

2. 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如小组讨论、探究性学习、游戏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3.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掌握不同教学技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4. 强化基础教育: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同时,可以通过线上学习、课外辅导等方式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 1。

新课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堂教学也逐渐发生了很多变化和提升。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新课改课堂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不够精准,教学方式单一等。

下面,笔者将从这些问题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

一、教学内容不够精准对于新课改的课堂教学而言,教学内容应该更加紧密贴合实际,以符合学生的需求和现实生活发展的趋势。

但是,现实中常常出现教学内容没有与教学目标紧密贴合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案:1. 分析学生需求:在教学前,教师可以分析学生的需求,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将来的就业和发展。

2. 强化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更加注重课程的纵向整合,将目标放在课程的贯穿性上,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中能够理解课程的现实意义,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3. 选择合适的案例:教师可以精心选择与学生所学知识相匹配的案例,以使学生能够从案例中深刻理解课程内容的应用。

二、教学方式单一在新课改课堂教学中,教学方式的创新是非常重要的,这能够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然而,现实中许多教师面临的问题是,课堂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多样性。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案:1.应用多种教育资源:教师可以使用多种教育资源,例如新媒体等,以多样性的方式展现内容。

2.实践性教学:实践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热情,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3.团体合作:在教学中,利用团队合作的方式展开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形态思维,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知识点不够具体学生学习中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知识点不够具体。

在新课改课堂教学中也会出现这种情况。

在课堂上,一些知识点无法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这很容易让学生误解课程内容。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案:1.打造精彩讲解: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提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的道理。

2.利用多种方式展示:教师不要只是通过听讲的形式来教学,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展示,例如用视频、图表、实验等来加以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在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启动多年,分析课改,我们会欣喜的发现“三维目标”已成为教学的指针,导学案的使用已付诸于行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向主流发展,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评价呈现多元化。

但通过平时参加的听课、课改教研活动,我总结分析、发现了不少误区,我觉得目前的课改质量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弱化了知识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习目标和授课过程程中淡化和弱化了“知识与能力”的首要目标,甚至误认为新课标下教本多样试题不同不按教材内容进行,没有把握好教材的最基础知识,往往是脱离教材基础,驾空教材。

2.情感目标落空
‘‘情感态度价值观’’没有和各科学生思想道德有机结合起来,脱离具体的内容和特定情境,学生积极的感情、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落实不到位,情感目标形式化,课改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落空,大多课程只注重了知识点的学习,而忽视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3.评价不到位
课改中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展示没有及时的评价,而且评价方式单一,也缺少了一些阶段性的整体评价,使学生在思想上失去竞争意识,从而没有上进心。

4.合作学习庸俗化
(1)分组不分工:小组成员没有分工和协作只是尖子更尖,而弱势群体更弱,合作学习成了优秀生的平台。

(2)时间不充分:小组探究是还未来及交流研究就哽行宣布停止。

(3)自主变自流:教师把课堂、作业课本全都还给了学生,有些课堂乱代替讨论,没有学习目标、没有提示和反馈、没有交流的自主学习,使自主变成了自流。

5.课堂设计成了设圈套
课改中的老师仍习惯与教学流程的预设,探究缺乏自主性,大多教师由于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只叫尖子生回答问题,这样中差生就没有思考的余地,吃着夹生饭,成了忠实的听众。

教师设计教学成了设计好的圈套让学生往里钻,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化体验、多元化思维流于形式先学后教跟着学生的思维走成了一句空话,学生还没有自主学习,也不会学习。

6.课程标准没有落实
课程标准是用来教学、评价、考试的依据,而目前的大多课堂对课改只是片面的理解为:学生自主的去学、去做,而教师忽略了指导学生去分析、去思考、去展示、对学生的能力提高没有明确的把握。

对课标也是一知半解,没有把课程标准变成具体的教学行为,无具体的训练目标,课改也没有形成适合学生的具体的教学模式,渐渐地又形成教师讲、学生听的老一套教学方式,拿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想法,忽视了学生的发展。

二、课改的认识与对策
1. 加强学习培训,使认识与观念的转变和课改同步。

在培训学习
交流的过程中,逐步积累课改的经验,从而在教育教学中使用,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2.课改不能走过程,注重继承与发展。

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定量评价与质量控制必须得到充分重视,做好新旧方法的整合互补。

3.课堂教学设计和评价是课改关键,课改要有自己的特色,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知识,是个性体验和多元化思维得到充分体现,评价具体到位,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探究课改中的问题与对策,使课程改革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课改中抓住课程的校本性、时代性、实践性和实效性特征,注重课程目标的人本取向和社会取向紧密结合。

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创新意识的同时,充分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防止搞形式、走过场,脚踏实地,提高课改质量,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