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惟”之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惟”之辨
人们在看书阅报的过程中,经常会遇见这么两个词语:“唯一”和“惟一”。此时,有些读者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发出这样的困惑:到底是“唯一”,还是“惟一”?
例如,浙江的主流媒体《都市快报》2005年9月25日第2版报道:“陆上时速110公里,水中时速11.8公里,国内惟一水陆两用艇昨天亮相,千岛湖热热闹闹过起秀水节。”而在《今日早报》2005年9月25日第11版刊登:“考试魔鬼定律”———你唯一知道时间的宝贵是在考试结束后铃声响起的那一刻。
这两个词在语言应用当中经常露脸,到底是哪一个词使用得正确呢?
先说一说“惟”的释义和用法。
汉朝许慎《说文解字》对“惟”字注释:“凡思也。从心,佳声。”这说明“惟”是动词,其本意为“思”,即“思考、思虑”的意思。例如:
①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孔雀东南飞》)
②于是吴王穆然,俯而深惟。(《东方朔》非有先生论)
例①中的“伏惟”即“匍匐而思念”。例②中的“俯而深惟”就是“低头沉思”之意。
在《辞海》中,“惟”的解释有七个义项,①思、想;②为,是;③独、只;
④犹以;⑤与、和;⑥虽;⑦语气助词,用在句首,例如,“惟妙惟肖”,形容刻画或描摹得十分逼真。可见,“惟妙惟肖”是一个典型的并列结构,“妙、肖”表达的意义和效果相同,其中“惟”的意思自然清楚明白。
在《古代汉语词典》中,“惟”的解释项主要有两种。其一为“想、思考”。《战国策·韩策一》中曰:“此安危之要,国家之大事也,臣请深惟而苦思之。”其二为“只有、独”。《论语·述而》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⑴当“惟”译作“思、想”的含义时,“惟”可假借为“维”。“思惟”可写作“思维”。思维需精诚专一,由此可引申为副词“只、仅”,表示事物或动作行为限定于某个范围。例如:
③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石壕吏》)
④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赤壁之战》)
⑵当意思表示为“只”、“仅、独”的时候,“惟”也可通“唯”。如:
⑤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木兰诗》)
在2002年修订本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惟”字是这样解释的,其本意是“思想”。其在具体的语境中也可用作:①单单,只有;②只是;③助词,用在年月日之前。如“惟二月既望”。④思想,思惟(现在都写作“思维”)。而其中“惟一”有单独的释项:是指只有一个,独一无二,如,“这是惟一可行的办法”、“他是我惟一的亲人”。
说完了“惟”,再来说一说“唯”。
“唯”在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唯,诺也。从口,佳声。”由此可知“唯”的本意应该是“应答声”,是叹词。“唯”的解释最初与发音器官有必然联系,是六书中的象声词,跟嘴有关。例如:
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所言。谨奉社稷而以从。”(《毛遂自荐》)例句中,楚王连答“唯”,表明他对毛遂的态度由原来的傲慢而变得谦恭起来。
关于“唯”,咱们来一个追本溯源吧。《辞源》中对“唯”字如是说,“以追切,平,脂韵,……”。说明“唯”是一个典型的反切字,与“脂”同韵母。同时又补充说,“左传‘惟’字皆作‘唯’,毛诗皆作‘维’,尚书皆作‘惟’”。这表明“唯”“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通用。
“唯”在《古代汉语词典》中,释项依据其读音的不同而不同。
⑴当“唯”的声调标明是阳平时,它的解释有三种:①只、只有。《左传·僖公七年》曰:“唯我知女,女专利而不厌”;《国语·鲁语下》曰:“贰心必失诸侯,岂唯鲁然。”②连词。其一可作“虽然”解,《荀子·大略》:“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各特意:认知看法各不相同。予:赞许)其二可作“因为”解,《国语·晋国一》:“唯无亲,故能兼翼。”③句首语气词。一表示希望,《史记·高祖本纪》:“沛公兄皆顿首曰:‘沛幸得复,丰未复。唯陛下哀怜之。’”二表示确定,《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牛马不相及也。”三表示无意义,《论语·述而》:“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
⑵当“唯”的声调标明是上声时,只能解释为“应答声”。《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今天常见的成语“唯唯诺诺”,指听话者跟着说话者的意思走,并随声附和,毫无自己的主张和思想。
另外,《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修订版)对“唯”字阐释为:“独,单单,只有”,通“惟”。但其义项解释中没有单列“唯一”的解释项。
综合各类工具书对“唯”和“惟”两个字的含义阐释,笔者认为,只有当两个字都解释为“只有,单单,独”的时候,“唯一”和“惟一”是通用的,两者含义是一样的,无区别之分。所以,对于“唯”“惟”二字的用法和含义,广大读者应该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和整个一句话的意思去理解和把握。
宋朝著名理学大师朱熹在《观书有感》中说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探明了“唯”“惟”的“源头”,两者之辨“清如许”,也就理所当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