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学会聆听》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 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
![高中音乐鉴赏 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https://img.taocdn.com/s3/m/498c990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77.png)
高中音乐鉴赏模块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教学设计【教学理念】第一单元两个章节共六首作品。
其中第一节共两首,一首中国声乐作品《一杯美酒》(新疆维吾尔族民歌)和一首外国器乐作品《轻骑兵序曲》(德奥作曲家的轻歌剧序曲)。
这两首作品极具代表性,需引领学生对这些作品进行听赏体验和适度的艺术表现。
在义务教育阶段基础上进一步加深感知、分析、理解“音乐是如何通过对特定的音乐语汇和形式要素进行不断变化发展,从而推动音乐情感表达的和创作思想抒发的”,为高中阶段的音乐学习打下基础,更为每一位学生终身的音乐艺术之旅开启大门。
【教材分析】一、《一杯美酒》(1)风格:维吾尔族在文化和历史方面具有很强的融合性,这种融合性在音乐中体现得非常明显,维吾尔族音乐融合了中原、印度、波斯-阿拉伯及欧洲的音乐语言,形成了该民族独特的音乐风格。
(2)题材:维吾尔族的传统民歌从题材上可以分为劳动歌曲、爱情歌曲、历史歌曲、生活习俗歌曲等。
《一杯美酒》属于爱情歌曲题材。
这种题材的歌曲在维吾尔族民歌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这首歌曲是其中流传最广泛的民歌之一。
(3)调式:维吾尔族音乐常以波斯-阿拉伯调式、欧洲大小调式及中国五声调式等各种调式为基础。
不同风格的调式、调性经常在一个作品中交替出现,是维吾尔族的音乐情感更加丰富、风格更加突出。
全曲建立在f自然小调的基础上,只是在第三乐句出现了和声小调的特色音级升7级音,但是它并没有像欧洲音乐体系一样向主音解决,二是下行二度到6级音上,这样的增二度音程色彩又体现出波斯-阿拉伯的调式特点。
这也就是维吾尔族音乐极具融合性的体现。
(4)节奏:《一杯美酒》属于固定节奏型中的麦西热普节奏型。
(5)节拍:维吾尔族音乐常用弱起节拍。
其民歌的韵律主要依据唱词的重音变化。
在这首歌曲中,除了频繁出现的切分节奏之外,每个乐句都始于弱起拍。
这更能体现出隔着对所爱之人的真切心意核对甜蜜爱情的美好憧憬。
(6)旋律线条:音乐旋律线条有上行、下行、波浪形等进行。
高中音乐_学会聆听——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音乐_学会聆听——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5f440e6f46527d3240ce0a9.png)
学会聆听——音乐与人生授课人:教学年级:高一教学时间:40分钟设计意图:在进行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时,我们总是感觉到学生的鉴赏水平不高,没有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对音乐的基本要素也是一知半解。
这堂以音乐的基本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为重点的课程,把看似复杂的音乐简单化,让学生不会再认为音乐是不可琢磨的,为后面的鉴赏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音乐基本要素对音乐构成及功能的作用,能主动探索音乐基本要素的概念及其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能在聆听与感受音乐作品的过程中,体验音乐要素所带来的丰富的表现力;通过感受音强的拍手小游戏、打节奏等方式的师生互动环节,激发学生音乐探究的兴趣,通过共同协调合作,感受音乐基本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鉴赏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作品,感受音乐与人生的紧密联系,感受音乐折射人生、反映社会的独特艺术魅力;通过贴近学生实际及通俗易懂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音乐要素在表情达意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以便学生今后更好的体验音乐、感悟人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教学方法:对比、合作、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师生问好导入同学们,欢迎走进音乐的艺术殿堂。
师设问:“大家喜欢音乐吗?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生:各抒己见师:大家都有自己喜爱的音乐类型,音乐是人类历史上古老的艺术形式,仔细留意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在现实生活中,音乐的节奏时常振动着我们的耳鼓:音乐的旋律时常拨动着我们的心弦,音乐是如何把我们生活中的一切融进了一个个音符之中,把我们的情感世界融入到一次次的震撼之中的呢?聆听音乐,思考这些音乐的作用?。
音乐(1)《喜洋洋》音乐(2)《婚礼进行曲》音乐(3)《运动员进行曲》音乐(4)《最炫民族风》生聆听回答贝多芬说: “音乐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音乐比一切智慧、一切哲理都具有更高的启示”。
通过音乐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是希腊人说的“数的和谐”,音乐带领我们直达宇宙的最后结构,生命之盛衰枯荣,人生之风云际会,无不在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中得到生动的暗示。
新2024秋季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1音乐鉴赏《上篇: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
![新2024秋季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1音乐鉴赏《上篇: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https://img.taocdn.com/s3/m/7a68b249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89.png)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1 音乐鉴赏《上篇: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一节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审美感知:学生能够识别并感受音乐中的基本要素(如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及其变化所带来的不同情感表达。
2.艺术表现: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运用所学音乐要素知识分析音乐作品,尝试用语言表达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
3.文化理解:理解音乐要素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运用与差异,增进对多元音乐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4.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运用音乐要素创作简短的旋律或节奏片段,体验音乐创作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掌握音乐的基本要素: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的定义及其在音乐中的作用。
•学会运用音乐要素分析音乐作品,提升音乐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音乐要素如何共同构建音乐情感与意境。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使其能够准确、生动地描述音乐体验。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音频、视频、图示等)•音乐作品片段(如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节选、莫扎特《小夜曲》等)•乐器(如钢琴、小提琴模型或电子乐器软件)用于演示音色•音乐要素分析图表五、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音乐要素的基本概念。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音乐作品中的音乐要素运用。
•演示法:利用乐器或软件展示不同音色的差异。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要素创作练习。
•案例分析法:选取经典音乐作品进行深入剖析。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播放一段包含丰富音乐要素变化的音乐片段(如《命运交响曲》开头),引导学生闭眼聆听,感受音乐中的情感波动,提问:“这段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它是如何让你产生这种感受的?”引出音乐要素的概念。
2. 新课教学•理论讲解:••节奏:展示不同节奏型的图示,敲击节奏让学生模仿,感受节奏的变化对情绪的影响。
•旋律:播放两段对比鲜明的旋律,讨论旋律的起伏如何影响情感表达。
•和声:简单介绍和声原理,通过钢琴演示和弦进行,让学生体会和声的和谐与张力。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第2课时)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第2课时)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26a38fe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3d.png)
课程基本信息课例编号学科音乐年级高一学期秋季课题学会聆听2教科书书名:音乐鉴赏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日期: 2019 年 5 月教学人员姓名单位授课教师指导教师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聆听《轻骑兵序曲》《马勒第一交响曲》《小步舞曲》等作品(片段),在感受、体验的基础上,巩固上节课所学,并进一步分析歌曲在调式、织体等方面的特点及其在音乐艺术作品传情达意中发挥的重要作用;2.能跟随教师挥拍准确视唱乐谱;能感受、辨听出教师所给音乐中的调式变化或音乐织体的变化;二、教学重点:感受、体验并分析调式、织体两个音乐要素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难点:1.在音乐实践基础上,理解调式、织体在音乐中的重要作用;2.能够唱准乐谱中的变化音。
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导入新授一.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引入本课第一个重点学习内容—调式。
二.新授1 调式1.赏析《轻骑兵序曲》(片段)①带着问题聆听《轻骑兵序曲》的两个音乐片段;②在教师指挥下视唱两个音乐片段的主题,回顾音响找异同;③回顾初中所学知识——调式2.对比、体验不同调式的音乐作品,感受调式在音乐表情达意中的重要作用。
视唱音乐主题乐谱,力求做到:总结①听清起始音和拍速;②起唱前有两小节预备拍并始终正确挥拍;③节奏、旋律表现力求准确;尤其关注变化音的准确表现。
3. 过程性自我测评①听辨四季-《四季-春》、《马勒第一交响曲第三乐章》音乐片段中的调式变化。
②以《两只老虎》前四小节为例,进行同名大调转小调的编创。
二.新授2 织体1. 了解音乐织体的相关知识,了解音乐三种常用织体;2. 观看钢琴演奏视频,直观了解复调、主调织体的特点;3. 聆听《哈利路亚》片段,感受音乐中的织体变化及其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三. 课堂小结梳理本课所学重点内容:1.调式2.织体四.学以致用(详见学生资源之课后练习文件)。
学会聆听说课稿
![学会聆听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28eac4b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a6.png)
学会聆听说课稿
标题:学会聆听说课稿
引言概述:
在教学过程中,说课稿是教师展示教学设计和教学思路的重要环节。
然而,不少教师在说课过程中往往只注重自己的表达,而忽视了聆听。
学会聆听说课稿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从聆听说课稿的重要性、聆听的技巧、聆听的注意事项、聆听的好处以及如何提高聆听能力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聆听说课稿的重要性
1.1 提高教学效果
1.2 匡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学设计
1.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二、聆听的技巧
2.1 保持专注
2.2 注意倾听细节
2.3 主动与说课教师互动
三、聆听的注意事项
3.1 避免干扰因素
3.2 不要随意打断说课教师
3.3 记录重点内容
四、聆听的好处
4.1 匡助教师更好地准备课堂教学
4.2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4.3 增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五、如何提高聆听能力
5.1 参加专业培训
5.2 多参预教研活动
5.3 不断反思与总结
总结:
学会聆听说课稿对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增强专业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断练习和提高聆听能力,教师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希翼泛博教师能够重视聆听说课稿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自己的聆听能力,为教学工作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创新。
学会聆听-音乐要素 教案
![学会聆听-音乐要素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bfbb83284ac850ad02429f.png)
本单元的学习,既是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出发点,也是他们最终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归宿点,是音乐鉴赏教学活动的“纲”。这个时代的学生们,可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或歌星,或演唱组合,一开始就发自内心地喜欢听教材内容的人不多。虽然第一节内容较多,但由于师生是第一次见面,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所以这些内容的学习是必要的。
“有点困难,又难住你们了,没关系,老师先帮你们说,但是需要你们配合。”
在一般的情况下,排列密集的节奏与快速度的结合,比较容易表达欢快的情绪。反之,你们说,排列稀松的节奏与慢速度的结合,更易于表达悠扬柔美的情绪。
2)音乐与力度
下面我们再来听听A主题,感受一下其中的主奏乐器是什么?音乐情绪有没有细微的变化起伏?如果有,是如何形成的?
播放A主题
A主题的主奏乐器是什么?(琵琶)
作曲家为什么用琵琶而不是萧呢?(清脆明亮,更适合表现欢快的情绪,这是乐器的音色决定的。)
音乐情绪有没有细微的起伏变化?是如何形成的?(强弱变化——力度变化)
好,下面我们再听一段音乐,请同学们听一听它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力度如何?音乐情绪是怎样的?
(播放《梁祝》片段。——小提琴,力度中弱,优美抒情。)
音乐的形式要素:节奏、速度、力度、旋律、音色、和声、织体、曲式、调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设问
师: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共同度过40分钟的音乐时光,在上课前,我想问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听音乐吗?(喜欢)
为什么呢?(好听)
那么音乐好听在哪里?你们又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呢?大家可以相互讨论一下。
(四)欣赏《打着玩儿》
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段视频,请同学们边欣赏边思考:这段视频中的声音可以称为音乐吗?能否找到与音乐相关的要素?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音乐情感及情绪 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音乐》必修1音乐鉴赏(人音版)
![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音乐情感及情绪 教学设计(表格式)高中《音乐》必修1音乐鉴赏(人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df2c0eca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e2.png)
教学设计一、知悉何为——唤醒音乐情绪情感活动1:观看一段用同一画面配上不同音乐的视频。
提问:不同的音乐使得同一画面具有不同的含义,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音乐不受视觉限制,是一种听觉艺术,音乐本身就能表达情绪。
活动2:聆听6个音乐片段,用尽可能简洁的字、词表达感受,完成“学习单”第一题。
教师小结:音乐能带给人外在的、暂时的、剧烈的“情绪”体验,但因为个体的认知程度、生活背景等不同而产生更为复杂的、稳定的、内在的“情感”体验。
【设计意图】第1个素材使学生了解音乐能表达情绪,并且表达途径为“聆听”。
6个音乐片段分别表达6种情感,使学生了解情绪到情感的产生过程,引导学生区分音乐情绪和音乐情感。
通过思考交流,引出本节课的重点。
二、探析为何——音乐追溯情绪情感环节一:《祝酒歌》“普天同庆”之情活动1:聆听作品,描述音乐情绪。
活动2:哼唱印象最深的乐句,拍打其节奏型,注意强拍的位置。
教师小结:弱拍的长音给人一种重音在后的感觉,大大活跃了歌曲的情绪,增强了歌曲的活力。
活动3: 唱旋律,体会戏曲甩腔的特点。
活动4: 探析旋律地域性特点。
教师唱前三个乐句的第一小节,找出强拍弱位的节拍规律,了解维吾尔族的音乐节拍特点。
教师唱第三乐句后半部分旋律,学生体会旋律特点,了解江南小调的民歌特征。
活动5: 思考:多地域、不同风格的音乐元素运用到一个作品中,目的是什么?如此创作,是为了让全国人民听到都觉得很亲切,达到普天同庆的情感共鸣。
而他们在庆祝什么呢?让我们通过一个视频了解一下。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要影响一个音乐作品的情感,节奏、旋律、节拍这些音乐要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设计意图】在初听时的情绪体验基础上,通过对节奏、旋律、节拍的分析,以及对创作背景的了解,使学生回溯往日时光,感受举国欢腾的热烈场面,为当时的人民迎来美好生活而欢欣鼓舞。
环节二:《立志》“意气风发”之情活动1: 聆听作品,描述音乐情绪。
并结合学习单上的谱例,自主分析“配器”“节奏”“旋律”特点,找出影响这首作品音乐情感传递的因素。
学会聆听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学会聆听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8d3d5709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a1.png)
学会聆听教学设计课时;2课时一、课标要求(一)运用音乐思维的方式引导学生感知,体验,理解,鉴赏音乐,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音乐的审美观,学会用音乐的认知方式了解自己,了解世界,改造世界。
(二)了解音乐作品中音乐要素的形式以及作用。
二、学习目标(一)聆听《一杯美酒》,轻骑兵序曲说出音乐要素以及音乐语言。
(二)能对比聆听出不同的音乐作品中音乐要素所发挥的作用。
三、评价任务(一)任务一,欣赏两首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二)任务二,对比不同音乐作品音乐要素的作用。
四、资源与建议歌曲《一杯美酒》节奏鲜明,旋律优美,具有典型的维吾尔族音乐风格特点。
奔放的情绪,浓郁的感情,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通过欣赏《一杯美酒》感受新疆歌曲的节奏特点。
交响曲《轻骑兵序曲》是奥地利作曲家苏佩于1866年所作的歌曲序曲。
通过欣赏乐曲让学生体会到轻骑兵的那种雄壮的气势,以及抗争的精神。
五、学习过程任务一导入展示孔子名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引出完美的人生从音乐开始,音乐与人生有什么关系?音乐指的是什么?什么是音乐?音乐要素,音乐语言的概念。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检测目标)任务二欣赏《一杯美酒》这首歌曲节奏鲜明,旋律优美,具有典型的维吾尔族音乐风格特点。
奔放的情绪,浓郁的感情,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一)师生共同聆听歌曲《一杯美酒》,并思考以下问题(检测目标)1.作品分为几个部分?2.作品的主题是什么?3.作品的节奏特点,语言特点是什么?(二)再次欣赏歌曲回答以上问题1.歌曲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单二部曲式,第二部分为扩充结构的单乐段。
2.作品的主题是以美酒比喻爱情,通过雄鹰和高山比喻情人与自己。
3.音乐中切分的节奏贯穿全曲,体现出鲜明维吾尔民族音乐风格,旋律特点活泼、愉悦、语言特点简明、生动。
任务三欣赏《轻骑兵序曲》(一)教师介绍《轻骑兵序曲》《轻骑兵序曲》是奥地利作曲家苏佩于1868年所作的歌剧序曲。
轻骑兵序曲于一八六六年三月二十一日首演。
学会聆听教案
![学会聆听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f611aa65ce0508763213a9.png)
音乐与人生《学会聆听》导入:孔子格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讲的是完美的人生从音乐开始,追求高质量生活情趣的人,应该用音乐来美化自己的人生。
怎样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位能听懂音乐的人呢?就是要学会聆听!现在我们就欣赏一段音乐,一起来感受下音乐带给我们的情感体验。
过程:一、欣赏《康美之恋》片段。
这段视频无论是从画面到音乐都带给我们唯美的享受,这种情感体验首先是大家对音响的感知,再加上丰富的联想,才让我们理解并认识它的,那么同学们所感知到的这些音乐语言具体都是由哪些基本元素构成的呢?答:音的高低、长短、强弱。
由这些基本元素相结合构成了音乐的基本要素:节奏、速度、力度等……二:请问:什么是节奏?你是怎样理解的节奏的?节奏是实物的固有属性,寒来暑往,海浪潮汐,心脏搏动,呼吸起伏……一起事物都在有节奏的运动着。
出示节奏的概念。
下面我们请一位同学到前边打一下节奏分别表示下边的两种情绪:1、表现激动、紧张的情绪时音之间紧凑些2、表现婉转、抒情、沉思时音之间松弛些同学们一起参与打下面节奏,体验下节奏带给我们的乐趣ABC联系《草原放牧》第一主题的节奏,老师伴唱主旋律三、同学们做的非常棒,这段节奏带给我们怎么的感受呢?欢快,活泼。
这段音乐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进行创作的,名字叫《草原英雄小姐妹》,故事讲的是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一对叫龙梅和玉荣蒙古族小姐妹,在一个寒冷的黑夜,为了保护公社的羊群,勇敢的和暴风雪作斗争的故事。
全曲共有五个部分,我们今天将要欣赏的是它第一部分《草原放牧》。
下面欣赏它的第一主题(出示)这段主题曲调热烈,欢快,表现了两个小姑娘勇敢天真活泼,乐观,富有朝气的少年形象,以及他们勤劳放牧的生活场景。
主题旋律中节奏的变化,首先经过几次重复,旋律表现了小姐妹的英雄形象,天真活泼,节奏丰富后,前十六节奏加入,三连音,节奏更加密集,紧凑,将主题不断深化,音乐更加趋向热烈欢快。
再次仔细聆听主题音乐,分辨音色的变化:这是首由琵琶主奏与西洋乐器相结合的协奏曲,由作曲家吴祖强创作于1972年,下面和老师一起学唱主旋律(出示谱例)四、欣赏音乐有四个心理分别是 1.音响感知 2.情感体验3.联想想象4.理解认识;我们接下来欣赏他的第二主题,从刚才老师介绍的几个音乐要素作为出发点,并随着旋律展开丰富的想象。
新2024秋季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1音乐鉴赏《上篇: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二节音乐情感及情绪》
![新2024秋季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1音乐鉴赏《上篇: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二节音乐情感及情绪》](https://img.taocdn.com/s3/m/a02f07b1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4a.png)
教学设计:新2024秋季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1 音乐鉴赏《上篇: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二节音乐情感及情绪》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审美感知:通过聆听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感知音乐中蕴含的情感与情绪变化的能力。
2.艺术表达:引导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词汇描述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与情绪,提升个人艺术表达能力。
3.文化理解:理解音乐情感与情绪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达方式,增进对音乐文化的多元理解。
4.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音乐作品中情感与情绪构建的过程,形成对音乐作品的独立见解。
二、教学重点•识别并理解音乐作品中的情感与情绪类型。
•掌握描述音乐情感与情绪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深入分析音乐作品中情感与情绪的细微变化及其与音乐要素的关系。
•引导学生将个人体验与音乐作品中的情感与情绪相联系,形成深刻共鸣。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音乐作品及相关视频资料。
•教学PPT:包含音乐情感与情绪的基本概念、案例分析等内容。
•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音频或视频资料,如古典乐、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等。
•音乐情感与情绪相关的书籍或文章资料,供学生课后阅读。
五、教学方法•聆听体验法:通过反复聆听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与情绪。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讨论音乐作品中的情感与情绪,分享个人见解。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音乐作品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情感与情绪的构建方式。
•引导提问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深化对音乐情感与情绪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导入:播放一段具有鲜明情感色彩的音乐片段(如欢快的舞曲或悲伤的抒情曲),引导学生闭眼聆听,并尝试用语言描述自己感受到的情感与情绪。
•引入主题:根据学生的描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音乐情感及情绪》,并简要介绍音乐情感与情绪在音乐欣赏中的重要性。
新课教学1.概念讲解:•讲解音乐情感与情绪的基本概念,区分两者之间的异同点。
•介绍音乐作品中常见的情感与情绪类型,如快乐、悲伤、愤怒、平静等。
高中音乐《学会聆听》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学会聆听》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e5695edc281e53a5802fffd.png)
高中音乐《学会聆听》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聆听《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感悟音乐的表现和创造,逐步激发学生对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
【过程与方法】对比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两部作品中发挥的不同艺术作用。
【知识与技能】学习掌握聆听音乐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通过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作品中所发挥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探究音乐要素在不同作品中体现出的不同特点。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音响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来到《学会聆听》节目,我是这期节目的主持人。
在我们开始聆听音乐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两个问题。
大家平时在生活中听歌吗通过歌曲大家都能感受到什么,可以举例子说明。
(生举手发言)师:音乐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当播放一段音乐时,我们不只是听,还要会听,听它在音乐方面的特点,听它表达的情感状态等等。
我们可以用音乐来美化自己的人生,也许我们不是作曲家、音乐家,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听,可以看,可以鉴赏。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鉴赏两首作品,那么大家知道从哪些方面进行鉴赏吗我们首先来回忆一些基本知识。
(二)新课教授1.回顾音乐要素音乐的基本要素: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
音乐的形式要素:节奏、旋律、力度、速度、调式、曲式、和声等等。
一般音乐是通过其形式要素来体现情感和特点的。
节奏是指音乐运动的长短和强弱,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力度是音量的强弱程度;速度是音乐进行中的快慢程度。
2.欣赏《草原放牧》(1)欣赏并回答问题①哪些音乐要素发挥了主要作用(节奏、力度、速度等推动音乐的发展变化。
)②独奏乐器是什么(琵琶)③音乐情绪是怎样的(生机勃勃、活泼的,能想象到美丽的草原和放牧生活的情景。
)《草原放牧》是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中的第一部分,作于1972年春。
创作这部作品的目的是:尝试着使用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琵琶为主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队结合,来表现社会主义革命的现实题材。
高中音乐鉴赏《学会聆听》教案(范例)
![高中音乐鉴赏《学会聆听》教案(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460e60f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91.png)
《茉莉花》
中国民间歌曲,以清新的旋律和 诗意的歌词表现茉莉花的美丽和
芬芳。
《二泉映月》
中国民间音乐作品,通过二胡的 演奏和深情的旋律,表现月光下
二泉的美丽和宁静。
《拉网小调》
日本民间歌曲,以简单的旋律和 生动的歌词表现渔民们辛勤劳动
的场景。
05
学生实践活动设计
分组讨论会:分享聆听体验
01
活动目的: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音乐鉴赏过 程中的真实体验和感受,提升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闭目聆听
要求学生闭上眼睛,专注 于音乐,减少视觉干扰, 提高听觉专注度。
想象音乐场景
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将音 乐与特定的场景、画面或 故事联系起来,增强对音 乐的感知和理解。
分辨声音能力培养
音色识别
让学生熟悉不同乐器的音 色特点,通过对比和分辨 ,提高他们对音色的敏感 度。
音高辨别
通过训练学生辨别不同音 高的能力,如分辨高音和 低音、不同音阶之间的差 异等。
《Yesterday》
01
披头士乐队的经典歌曲,以简单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表达对过
去的怀念。
《Billie Jean》
02
迈克尔·杰克逊的代表作之一,结合强烈的节奏和独特的舞步,
成为流行音乐的经典之作。
《江南Style》
03
韩国歌手Psy的代表作,以独特的曲风和幽默的歌词在全球范围
内掀起热潮。
民族民间音乐代表作品
节奏感知
引导学生注意音乐中的节 奏变化,如快慢、强弱、 拍子等,培养他们的节奏 感。
感受音乐内涵方法
了解音乐背景
介绍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作曲 家生平等信息,帮助学生理解音
乐的文化内涵。
高中音乐鉴赏《学会聆听》音乐的情绪情感
![高中音乐鉴赏《学会聆听》音乐的情绪情感](https://img.taocdn.com/s3/m/0b75e59c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98.png)
高中音乐鉴赏模块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二节《音乐情感及情绪》教学设计遵循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以提升审美情趣,强调音乐实践,深化情感体验,突出音乐特点,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立足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为设计原则;围绕本节课主题内容,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进行学习,通过聆听作品、实践练习、探究了解等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知能力和文化理解素养。
通过音乐欣赏,了解与之相关的政治文化,历史民俗等多方面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借助音乐欣赏活动,逐步建立起高雅健康,积极向上的音乐情感,增进对音乐的判断力和理解力。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一单元学会聆听第二节音乐情感及情绪,教材所选的内容是两首声乐曲《祝酒歌》《母亲教我的歌》和两首器乐曲《立志》《流浪者之歌》共四首作品。
一、《祝酒歌》作于1977年,是带再现的复二部曲式结构,这首歌曲融合了多种音乐风格素材,加上昂扬向上、朗朗上口的歌词,以优美流畅的旋律淋漓尽致的体现了亿万人民普天同庆的场面,是20世纪最为优秀的群众歌曲之一。
二、《立志》选自作曲家赵季平在其为同名电视剧《乔家大院》配乐的基础上重新创作而成的交响组曲中的第二乐章。
乐曲描述了清代晋商乔治庸坎坷的人生经历,反映了一代晋商“节俭勤奋、明礼诚信、精于管理、勇于开拓”的精神,在当今中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全曲共分六个乐章《序曲》《立志》《爱情》《炼狱》《远情》,第二乐章《立志》采用八六拍,小快板速度,再现三部性结构,以山西民间音乐素材为基础,并加入小堂鼓,小镲等打击乐器为伴奏。
三、《母亲教我的歌》作于1880年,原是捷克著名作曲家德沃夏克所作的包括八首歌曲在内的歌曲《吉普赛之歌》中的第四曲,后来被改编为小提琴、大提琴等乐器的独奏曲,以及管弦乐曲、合唱曲等多种形式,歌词选自波西米亚诗人海杜克的抒情诗集《吉普雅歌谣》。
旋律有着较浓郁的民族风格,生动地再现了吉普赛人的生活和情感,歌曲旋律哀婉动听、朴实简洁,作品意境深远。
高中音乐_学会聆听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音乐_学会聆听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25409b79b6648d7c0c74652.png)
第一单元学会聆听教学设计(一)、情景导入1、课前播放莫扎特作品《第四十交响曲》。
【设问】:刚才播放的乐曲的名字是什么?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音乐?音乐都包括哪些种类?什么是音乐呢?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
师小结: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
简单的说:音乐就是一种声音的艺术,一种时间的艺术,一种听觉的艺术,一种情感的艺术。
2、欣赏《长江之歌》、《百鸟朝凤》、《葬礼进行曲》三首歌曲。
【设问】:这三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为什么三首音乐作品产生了三种完全不同的情绪?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
师小结:《长江之歌》气势恢宏、大气磅礴,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百鸟朝凤》比较欢快、愉悦;《葬礼进行曲》是一首哀乐,基调哀伤、悲壮。
正是因为他们的旋律、节奏、节拍、调式等音乐要素的差异,所以导致了音乐风格的差异,接下来,让我们走进音乐要素,从聆听当中感受音乐要素,从学习音乐要素的过程中,学会聆听。
(二)、新授过程1、音乐要素【设问】:你们知道音乐的要素包括什么吗?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
师小结:音乐的基本要素是指:音乐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
由这些基本要素互相结合,形成音乐中常用的“形式要素”,如: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曲式、织体等。
2、节拍(1)、了解节拍的概念(2)、学习四二、四三、四四拍子的指挥图示(3)、欣赏《歌唱祖国》《我的中国心》《雪绒花》三首歌曲【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聆听乐曲的节拍,在听出乐曲的节拍之后,用双手跟随着音乐挥打出节拍。
3、节奏(1)、了解节奏的概念。
【设问】:你们知道什么是节奏吗?在我们生活当中,哪些方面体现出节奏呢?学生交流讨论回答后师小结。
师小结:节奏:长短音有规律的组合,主要以音的长短关系组织音乐,它是曲调的骨架,是构成音乐的重要要素之一。
(2)、教学生击打节奏(3)、创设情境,学生自编节奏【活动】:师提供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根据情境床边一条节奏;然后写在黑板上,一起击打这条节奏。
高中音乐 学会聆听教案(1)
![高中音乐 学会聆听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2db1969dbceb19e8b8f6ba86.png)
高一音乐与人生学会聆听教案课题:学会聆听(音乐与人生)课时:一课时年级:高中一年级教学内容:1. 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及艺术作用。
2. 鉴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
教学目标:1. 通过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形成喜爱音乐、学习音乐鉴赏方法及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 聆听《草原放牧》,初步感受音乐感情:聆听《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通过与《草原牧歌》的对比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这两部作品中所发挥的不同艺术作用。
3. 通过鉴赏,使学生认识到,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的能力。
高质量的人生,应该用音乐美化自己人生的道理,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1. 通过鉴赏作品认识音乐要素的艺术作用。
2. 通过鉴赏作品,使学生初步掌握聆听音乐的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及探究音乐要素在不同的作品中体现出不同的特点。
教学用具:PPT课件、黑板等教学方法:引导法、欣赏法、示范法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采用模拟谈话类电视节目现场的方式创设音乐课和谐、轻松的大环境,以及师生之间平等、融洽的环境。
)师:各位同学好。
今天是第一堂音乐课,也是《音乐与人生》谈话类节目的第一期,我是你们的音乐老师也是这个节目的主持人,雷森。
我很高兴能够给你们上课。
在这里我欢迎高一(X)班的全体同学来到音乐教室以及这个节目中来。
我希望高一(X)班全体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到节目中来,也希望今后的音乐课能够和谐、不要高声喧哗,有问题请举手,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
谢谢各位同学。
首先,我想问全体同学们:①平常都听歌吗?②透过音乐,生活充满了什么?③音乐与人生有什么关系?生畅所欲言,师积极肯定。
二、导入1. 互动师:对音乐的感悟以及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素质。
每个同学有很多的丰富的知识积累,如果每个同学都能够添加音乐鉴赏知识,学会聆听,我们就会成为听懂音乐的人成为追求高质量生活情趣的人,并且用音乐来美化自己的人生。
高中音乐_学会聆听—音乐中的聆听与感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音乐_学会聆听—音乐中的聆听与感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e111fdd8762caaedd33d4f0.png)
学会聆听—音乐中的聆听与感悟年级:高中一年级【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1.构成音乐语言的形式要素2.音乐情感与思想意境层的揭示【教学理念】1.“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是高中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是本课基本立足点。
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养成喜爱音乐、学习音乐的良好习惯,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
2.本课力图通过特有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和艺术教育渠道,体现音乐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课”的形式把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观念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体验,即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达到育才育人的双重目的。
3.以聆听体验和音乐素养培养为框架结构,同时结合创造性音乐活动和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拓展,形成多元、立体的教学形态。
4.弘扬民族音乐,增强民族意识,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培养真善美的艺术追求。
【教材分析】1.《音乐鉴赏》为必修模块,《学会聆听—音乐与人生》是本模块的起始课,教材中涉及的音乐要素等内容也是对义务教育阶段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提升,对刚升入高中的学生也是一种衔接与过渡。
因此,这一单元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促进今后更有效的学习音乐有重要作用。
2.音乐语言是通过音乐要素构成的特定音响结构来实现情感交流和思想表现,音乐形式要素是音乐语言的主要表现手段,教材中内容与环节都围绕着音乐的形式要素展开,通过聆听《草原小姐妹》、《长江之歌》等多首音乐作品,在形式上丰富地构成了几乎全部的音乐形式要素特征和表现力。
3.音乐形式要素构成了普遍认为“好听”音乐的音响外层,如何深入了解和运用形式要素则是更高层面的学习,因此运用节奏、旋律的创编,是在感知、体验上进一步提升对音乐要素的理解与认识4.音乐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形态与载体,在“好听”的基础上“听有所思,听有所想”是“音乐鉴赏”的主要目的之一。
《欢乐颂》等经典音乐作品都体现了作者鲜明的情感表达及思想境界,感受音乐的更高层面应该是“思想意境层”的聆听。
高中音乐湘教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音乐 教学设计
![高中音乐湘教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第一单元 学会聆听音乐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a2a794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5.png)
学会聆听音乐教学目标:1.在高中的起始单元的课上,能认真欣赏音乐作品,从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从而增进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同时期待今后的音乐课。
2.根据已有的经验,尝试运用比较的观点,探究音乐艺术的非具象性和非语义性特征,以及音乐是声音、听觉、时间和情感的艺术。
3.通过欣赏《我爱你中国》的感受与认识,了解一些听懂音乐的方法,能用简单的语言说出音乐表现要素(节奏、旋律、力度、节奏、音色等)在作品中的作用,同时增强学习音乐的自信心。
教学内容:探究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分析音乐的基本要素,欣赏《我爱你中国》《弥渡山歌》等。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我爱你中国》等歌曲,了解听懂音乐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音乐要素来培养音乐的耳朵。
教学方法:欣赏、谈话、表演、比较启发、发现法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自我介绍:同学们,你们喜欢音乐吗?平时有空听音乐吗?听哪些的音乐呢?请学生讲讲听哪些音乐。
无论你们喜欢听哪一类音乐,你们一定有个愿望——听得懂音乐,对吗?要想听得懂音乐,我们就要有一双音乐的耳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怎样培养音乐的耳朵。
二.感受音乐的物理属性我们先来听三组音,同学们来对比一下。
老师在钢琴上弹奏第一组音,一高一低——音的高低老师在钢琴上弹奏第二组音,一长一短——音的长短老师在钢琴上弹奏第三组音,一强一弱——音的强弱学生听由钢琴与长笛演奏的两段《土耳其进行曲》,得出第四个属性——音色。
音的这四个属性是构成音乐的物理要素,所以,我们认为“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那么,是不是我们能听出音的高低、长短就能听得懂音乐呢?答案当然不是。
每一个健康的人,都能感知音乐,这只是听得懂音乐的第一步。
(音乐与耳朵)通过展示画作和文字进行对比。
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非常直观,具有具象性;文学艺术具有语义性。
我们对他们的理解大致相同。
然而,听音乐后,觉得它会把我们带到不同的意境,所以,我们认为,音乐艺术具有非具象性和非语义性的表现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音乐鉴赏《学会聆听》教案
城东中学柯江鸿
教学地点:城东中学艺术楼一楼多媒体(3)
班级:高一年(12)
时间:2007年9月14日星期五下午第7节
课题:学会聆听——音乐与人生
课时: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对学习音乐鉴赏产生兴趣,并能够主动思考音乐与人生有什么关系及音乐对人产生的作用。
2、能力目标:通过对音乐与人生的分析和讲授等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与人生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与人生相结合产生的美感和魅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音乐要素、音乐形式要素的基本内容。
2 掌握部分音乐形式要素发挥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音乐形式要素节奏、力度、速度、旋律的基本作用。
四教学方法
设疑法、聆听法、讲授法、对比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
讨论音乐与人生有什么关系?引发学生热爱生活,学习音乐的热情。
2认识音乐鉴赏的相关知识。
A、集体读导言。
B 请一位学生解释孔子的格言。
3学习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
回忆所学的知识,唤起学生对音乐的探究心理。
4、聆听《草原放牧》——完整聆听
A 提问:(1)有哪些音乐要素在发生作用?
(2)独奏乐器是什么?什么是协奏曲?
(3)音乐情绪怎样?联想和想像到了什么?
(4)节奏等形式要素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5对比、聆听《草原放牧》第一主题音乐和第二主题音乐。
对比听、唱两个主题音乐。
6再次完整聆听《草原放牧》,思考“拓展与研究”中有关《草原放牧》的项目。
六、课堂总结
音乐是人的精神食粮,没有音乐的生活是无法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