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第二章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第二章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第二章地理学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性学科之一。

地理学分为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两大类。

其中,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的规律,而自然地理学则研究自然环境的分布和特征。

第二章:地球与地图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具有多种自然环境,包括陆地、海洋、大气层、水文圈等。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认识地球,人类发明了地图。

地图是地球表面缩小后的图形表示,可以反映地球上各种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空间分布,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一、地球的基本特征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行星,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1. 地球是一个球体,其平均半径为6371公里,有两极和一个赤道;2. 地球有自己的轨道,围绕太阳运转,需要365.24天;3. 地球的自转轴与公转轴有23.5度的倾角,导致了季节的变化;4. 地球有一个大气层,包括对地球有益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二、地球的地图表示地球有很多不同的地图表示方式,包括球形地图和平面地图等。

其中,球形地图更符合地球真实的表面形状和大小,而平面地图则常用于地图的传输和制作。

常见的地图投影方式包括:1. 等角投影方式,如横轴等角、兰勃特等角、黄牛座等角等;2. 等积投影方式,如墨卡托投影、冯·诺依曼投影等;3. 等距投影方式,如柱状投影、等距圆锥投影等。

三、地图上的比例尺和坐标系地图上通常会标注比例尺和坐标系,以方便使用者理解地图的大小和位置。

比例尺是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一般表示为1:N的形式。

坐标系则是地图上的定位系统,以经度和纬度来表示地球上任何一点的位置。

四、地球的经纬度和标准时区地球的经度线和纬度线的交点处即为地球上任何一点的坐标,以东经和北纬为正方向。

另外,为了方便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时间对比,世界上被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宽度约为15度,被称为标准时区。

总结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通过地图可以更好地认识我们的地球。

七年级地理上册重要知识点1

七年级地理上册重要知识点1

七年级地理上册重要知识点(一)班别:姓名:学号:第二章:认识地球1.远古时候,人们对地球的认识有:①浑天说;②天圆地方说;再到后来,人们通过观测海上归来的帆船知道地球是圆的;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第一次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

2.可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事实:①海上帆船;②站得越高,望得越远;③月食;④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3.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4.赤道是地球最大的圆,周长是8万里,也就是4万公里(即4万千米)。

5.赤道的半径是6378千米;极半径是6357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庐山起义:6371)。

6.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占71%;陆地占29%,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7.在地球仪上,竖着的是经线,每一条经线都是半个圆,即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经线指向两极,即指向南北方向;横着的是纬线,每一条纬线都是一个完整的圆,纬线长度不一,其中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向两极变短,到了两极就成了一个点,纬线指向东西方向。

经线和纬线在地球仪上都存在无数条。

8.地球的自转轴叫做地轴,它是一个假想的轴,实际上并不存在。

9.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经度,经度最大度数为180°。

0°经线以东称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例如:东经120°可写为120°E;0°经线以西称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例如:西经110°可写为110°W;东经和西经各占180°,0°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经过英国伦敦的格林尼治天文台。

东经180°经线和西经180°经线重合为180°经线。

所以,0°经线和180°都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

10.不同的纬线有不同的纬度,纬度最大度数为90°。

赤道以北称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例如:北纬60°可写为160°N,赤道以南称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例如:南纬30°可写为30°S;北纬和南纬各占90°,赤道在中间,赤道也称0°纬线。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必背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必背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必背第一章:地球与地球运动1.地球的形态和大小地球呈近球体,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所以赤道略偏大。

2.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自转:地球以西东方向旋转一周需要23小时56分4秒,使人们看到了昼夜变换和星空相对运动;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365.24天,形成季节。

3.地球的地理坐标确定地球上某一点位置的方法,以经度和纬度作为地球地理坐标。

第二章: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标志及其表示方法地球的标志为圆形,表示方法有平展图、球面图和柱面图等。

2.地图的图例和比例尺图例表示地图上各色块的含义,比例尺是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3.地图的投影方式地图的制作为了避免变形,必须进行地图投影,有圆锥投影、圆柱投影和平展投影等。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1.气候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海洋、陆地、气压和风等。

全球的气候类型有副热带干旱气候、温带中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等。

2.地形和水文地形有高山、丘陵、平原和盆地等。

水文包括江河、湖泊、湿地等。

3.生物资源生物资源有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两种。

其中植物资源有森林、草原和沙漠等,动物资源有陆生动物、水生动物和石油等。

第四章:人文地理环境1.人口和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有内部人口迁移和国际人口迁移,内部人口迁移有城市化、工业化和人口流动等。

2.文化和文化特征文化特征有语言和礼仪等,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较大。

3.经济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主要是指人们生产生活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地形和水文等。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吐血推荐)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吐血推荐)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地球是一个球体。

(例如:月食、海上观船帆、麦哲伦环球航行)2.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3.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真实地球为不规则球体,不存在地轴、经纬线。

4.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所有纬线都平行。

①纬线是不等长的,纬线的变化规律是以赤道为中心向南北两极递减,直到两极缩成一点。

②除了两级外,每一条纬线都是一个闭合的圆,纬线有无数条,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③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纬度范围为0°~90°,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以赤道为中心向南北两极递增。

④纬度0°~30°为低纬,30°~60°为中纬。

60°~90°为高纬。

⑤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与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

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将地球划分为南北两个半球,“N”和“S”表示纬线所在的半球。

5.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也叫子午线。

①经线是等长的,0°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以东称为“东经”,用“E”来表示,以西为“西经”,用“W”来表示。

②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③经度范围是0°~180°。

经度的变化规律是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心向东西两侧递增直到180°重合。

20°W和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用“小小为东,大大为西”判断经度所在半球(经度是西经的,与20°W比较,小于20°W的在东半球,反之,在西半球;经度是东经的160°E比较,大于160°E的在西半球,反之,在东半球;20°~160°的看符号判断,什么符号就在哪个半球)。

七年级上第二章地理知识点

七年级上第二章地理知识点

七年级上第二章地理知识点地理是一门涉及到地球和其上的各种自然要素和人为现象的学科。

在七年级上学期的第二章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点。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详细论述。

一、地球的形状和地球自转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形的天体。

在地球自转过程中,地球的自转轴是一个固定的轴线,轴线的两极各自呈现出一年中六个月都是极昼和极夜交替的现象。

地球的自转周期是24小时。

二、地球公转和地球的季节变化地球绕着太阳做公转运动,一个完整的公转周期是365.25天。

地轴倾角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过程中的要素之一。

在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地球不同的半球接收到的阳光角度不同,这就形成了不同的季节变化。

三、时间和经线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时间,这是由于地球自转所决定的。

为了协调全世界的时间,在各个国家之间设立了不同的时区。

同时,我们需要用经线来标记每个时区。

经线是在地球上对称的一条纬度线的大圆弧,在等于180°的两个经线处连接而成。

四、地球的地理位置要素地球上的地理位置要素包括了四个主要方面:经度、纬度、海拔和地形。

其中,经度是指从本初子午线算起,到某个点的度数;纬度是指地球赤道面上某点到赤道的垂线与赤道面所成的角度;海拔是指某一点离海平面的高度;地形则是指地球表面上各种自然和人为地貌特征的总和。

五、气候和自然灾害气候包括了温度、湿度、降水和风力等多个要素,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同时,地球上还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如台风、地震、火山爆发等,它们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和损失。

六、地球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地球上的资源包括了水、食物、矿产、能源等多个方面,这些资源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由于人类的过度开采和污染,地球上的环境也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地球资源和环境,以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

总之,地理是我们了解地球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七年级上学期的第二章地理知识点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应对我们所面临的各种挑战。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学期第二章知识点汇总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学期第二章知识点汇总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
1.海洋陆地分布比例? 2.各大洲的名称?洲界线? (亚欧、亚非、亚北美、 欧非、南北美、南美南极) 3.赤道穿过的大洲? 赤道穿过的大陆? 主要在北半球的大洲?主要在东半球的大洲?主要在西半球的大洲? 4.指读四大洋;最大、最深的大洋? 最小的大洋?呈“S”形大洋? 5.找出世界之最:最大的大陆?最小的大陆?最大的岛屿?最大的 半岛?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 的大洋?
第一节 认识地球
6.地球运动:
运动形 式 方向 中 心 周 期 产生现象
自转
公转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地 轴
太 阳
一 天
一 年
昼夜更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不 同区时
四季产生;五带形成;昼夜长短变 化;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影子长短 变化。
7.地球五带:A、B、C、 D、E的名称、划分依据、 范围、太:海拔?相对高度? 2.五种基本陆地地形类型?各自特点?
地形类型 平原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海拔 地面起伏 共同点 地面起伏小
<200米 >500米
>500米 200-500米

小 边缘陡峻 坡度较陡 沟谷较深 坡度和缓
地面崎岖不平
四周高,中间低 中间起伏小,坡度陡
海沟
第四节:海陆变迁
1.大陆漂移假说内容?提出者?证据? 2.板块构造学说内容?六大板块ABCDEF名称?板块内部与交界处的特点? 板块两种运动形式? 3.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4.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 红海不断扩大? 地中海不断缩小? 喜马拉雅山是成因? 日本多火山地震原因?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 认识地球
1.人类认识地球形状过程的四个阶段?最先证明地球 是球体的事件? 说出几个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2.三个数据:地球表面积?平均半径?赤道周长? 3.比较经线和纬线: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第二章节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第二章节知识点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古代人由于受活动范围的限制,有“天 圆如方盖 ,地 方如棋局 ”的说法。

(2)人们根据 太阳、月亮的 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于是有了(“地球”) 概念。

(3)航海家 麦哲伦 率领船队首次实现了环球一周的航行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 。

(4)人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了地球是一个 球体 。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1.定义:人们仿照地球的 形状,并按照一定的 比例 把它缩小,制成的地球模型。

2.作用:可以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其分布。

三、纬线和纬度1、最大的纬线圈赤道,赤道的纬度是0°。

2、由赤道起,到南北极各分作90°,纬度由赤道分别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 。

赤道以北是北 纬,赤道以北是 南纬。

北纬:N 南纬: S3、人们规定,全球0°-30°为低纬度, 30°-60°为中纬度, 60°-90°为高纬度小小为东:小于20°的西经,小于160°的东经在东半球。

大大为西:大于20°的西经,大于160°的东经在西半球。

东西半球划分平面展开图第二节地球的运动1、地球绕着地轴旋转,叫地球自转。

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24小时。

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轨迹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

2、地球绕太阳旋转,叫地球公转。

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1年,约365天。

地球自转和公转时,地轴始终是倾斜的,始终指向北极附近。

3、昼夜产生条件:①太阳光照射,②地球不透明。

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条件:①太阳光的照射,②地球不透明,③地球自转。

4、第三节地图的阅读一、地图的“语言”(基本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上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 图上距离 / 实地距离。

初一上册地理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初一上册地理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初一上册地理第二章知识点(一)1.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盖天说(天圆地方)——浑天说(天地的关系犹如蛋壳包着蛋黄)——麦哲伦环球航行——现代卫星照片2.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实:(1)月食现象(2)地球卫星照片(3)环球航行,一直向东或向西,最后都能回到原点。

(4)站在远处看远处驶来的帆船,先看见桅杆,再看见船身。

(5)在北半球不同的地方,看北极星的仰角不同。

3.(麦哲伦)是人类第一个环球航行的航海家和探险家。

4.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5.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地球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地球极半径约为(6357千米),地球赤道半径(6378千米)。

6.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成的地球模型,叫地球仪。

7.借助地球仪,可以知道地球的(基本)面貌,了解地理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能直观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形成)等自然现象。

8.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象)轴,是地球的(自转轴),也就是地轴。

9.地轴与地球表面有两点交点,叫(两极),(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与其对应的(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

10.在地球仪表面,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纬线圈。

只有(南极点和北极点是点),其他都是(圆)初二地理上册第一章11.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2.(赤道)是划分南北半球的界限,赤道以北称(北纬),赤道以南称(南纬),南北纬最大度数都只有90°纬度的正确写法:北纬30°写做30°N先写数字在写字母。

13.北纬用字母N表示,南纬用字母S表示,西经用字母W表示,东经用字母E表示。

14.纬度地区的划分:0°—30°为低纬地区,30°—60°为中纬地区,60°—90°为高纬地区。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全册)第一章: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近似球体,因地球的自转而呈现出扁圆形。

地球的直径约为1.28万千米,分别由南北极和赤道交叉的两条直径称为地球的周长。

2.地球的运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一周需要365.25天。

地球自转,自转周期约为24小时。

3.地球的经纬度经度指的是地球表面上从西到东的线条,以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度为基准,范围从-180°到180°。

纬度指的是地球表面上从南到北的线条,以赤道为基准,范围从-90°到90°。

4.地图的绘制与使用地图是通过将地球上的地貌、水系和人类活动等信息投影到二维平面上来表达地理现象的工具。

地图上的比例尺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地球实际距离与地图上距离的比例,方便估算距离。

地图上的方位角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某一地点相对于其他地点的方位关系。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1.地表的陆地陆地主要分布在地球的东半球,占地表面积的三分之二。

陆地的高原、平原、山地、盆地和山脉是地表地形的主要特点。

2.地表的水域水域包括海洋和各种内陆水体,占地表面积的三分之一。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太平洋,其次是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洲际海洋和北冰洋。

3.地表的气候带地球表面的气候分为寒冷气候带、温带和热带。

寒冷气候带位于两极附近,热带位于赤道附近,温带位于两者之间。

第三章:人口与城市1.人口与人口问题人口是指生活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人的总数。

人口增长过快可能会导致资源供应不足和环境破坏等问题。

2.世界人口分布世界人口分布不均衡,最多的地区在南亚和东亚,最少的地区在人口相对较少的地理条件恶劣的地区。

3.城市与城市化城市是人口聚集、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地区。

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不断推动城市内外基础设施的发展。

第四章:交通运输与通信1.陆上交通道路交通:公路、高速公路、铁路等。

水上交通:河流、湖泊、运河等。

空中交通:飞机、直升机等。

七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二节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二节知识点

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1.自转:地球绕着自身的轴线旋转,每转一圈约24小时。

自转导致了白天和黑夜的交替。

2.公转:地球绕着太阳进行的运动,每公转一圈约365.25天。

3.自转和公转共同引起了地区的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

二、昼夜交替:1.地球自转使得太阳的光线只能照射到一半的地球上,另一半则处于黑暗之中。

2.我们所居住的位置受到地球自转和太阳直射光线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昼夜时间会不同,夏季白天长夜晚短,冬季白天短夜晚长。

三、季节变化:1.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形,而不是圆形。

地球到太阳的距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2.在地球公转轨道上,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最短的时候我们称之为近日点,距离最远的时候称之为远日点。

3.近日点发生在北半球的冬季,距离太阳最远的远日点发生在北半球夏季。

4.近日点时,太阳的直射光线在北半球的面积较小,而在南半球则较大,导致北半球的冬季较为寒冷。

5.远日点时,太阳的直射光线在北半球的面积较大,而在南半球则较小,导致北半球的夏季较为炎热。

四、四季的变化:1.春分和秋分是一年中昼夜平分的时刻,地球上任何一个点都将经历12小时的白昼和12小时的黑夜。

2.夏至和冬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和最短的时刻。

夏至时,北半球的白天最长,南半球的夜晚最长;冬至时则相反。

3.春季和秋季,地球的倾斜角度使得太阳直射光线区域从南半球逐渐向北半球移动,导致北半球的温度逐渐升高。

4.夏季,地球上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区域接收到太阳的直射光线,导致北半球的温度达到最高。

5.冬季,北半球的白天较短,太阳的直射光线区域位于南回归线以南的区域,北半球温度较低。

总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原理、昼夜交替以及四季变化的知识。

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地球上的天气、气候以及时间变化。

同时,深入学习地球的运动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保护地球。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理知识点概括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理知识点概括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地理知识点概括一、地球和地图1.1 地球1.1.1 地球的形状- 地球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 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1.1.2 地球的运动- 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

- 公转:地球绕太阳运动,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

1.2 地图1.2.1 地图的种类- 自然地图:如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

- 社会经济地图:如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

1.2.2 地图的构成- 方向:地图上的方向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等。

-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 坐标系:地图上的经纬线、网格线等。

- 图例和注记:图例表示地图上的符号、颜色等所代表的意义,注记表示地图上的文字描述。

二、陆地和海洋2.1 地球上的海陆分布- 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 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和西半球。

2.2 大洲和大洋2.2.1 大洲- 全球共有七大洲,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 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南极洲是面积最小的大洲。

2.2.2 大洋- 全球共有四大洋,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 太平洋是面积最大的大洋,北冰洋是面积最小的大洋。

三、天气与气候3.1 天气- 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特点是多变。

- 常见的天气现象有晴、雨、多云、风、雾、霾等。

3.2 气候-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 气候受多种因素影响,如纬度、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

四、人类的活动4.1 农业- 农业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

- 农业的发展受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如气候、地形、市场需求等。

七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二节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二节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第二章第二节知识点
第二章第二节的主要知识点有:
1. 大洲的特点:地理位置、国家数量、面积大小、人口分布等。

2. 亚洲的特点: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国家众多,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经济发达。

3. 非洲的特点:人口密度较低,国土面积较大,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较低,经济相对较为落后。

4. 欧洲的特点:人口集中在西部地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技水平先进。

5. 北美洲的特点:面积仅次于亚洲,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是世界上重要的贸易和金融中心。

6. 南美洲的特点:拥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

7. 大洋洲的特点:由众多岛屿组成,人口较少,经济以农业和旅游为主。

8. 南极洲的特点:人类基本没有定居,主要是科学研究站点。

9. 大洲的分布和特点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关。

10. 对不同大洲要能够区分其位置、特点、经济与文化发展情况。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知识点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知识点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一..知道全球海陆所占比例及海陆分布特点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世界海陆分布特点:1. 世界海陆分布不均匀就南北半球来说,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就东西半球来说,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2.地球上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3、海洋彼此相连陆地被分割成许多大小不同的陆块二.学会运用地图判别大陆、半岛、岛屿、大洲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三、熟练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轮廓特点(课本34/35页)。

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四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照平均海拔高度由高到低:南极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欧洲四.看图写出特殊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0°、180°)经过的大洲大洋(参照课本最后一页的世界地形图)主要位于北半球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主要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大洋洲、南美洲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完全在东半球——非洲,完全在西半球——南美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极洲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亚洲赤道横穿的大陆是——非洲大陆,南美大陆赤道横穿的大洲是——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概念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洋海洋的中心部分海是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边缘,面积较小,靠近大陆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亚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同时被南北回归线穿过的——非洲、大洋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大洲——亚洲、北美洲没有热带的大洲——南极洲、欧洲没有寒带的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热带面积最大的大洲——非洲寒带面积最广的大洲——南极洲0度经线经过北冰洋、大西洋,穿过欧洲非洲0度纬线既赤道,经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180度经线经过北冰洋、太平洋被五大洲环绕的大洋:太平洋、大西洋,被四大洲环绕的大洋:印度洋,被三大洋环绕的北冰洋五.熟记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整理1、地球是一个略扁、略鼓的不规则体。

2、地球平均半径千米,最大周长千米,表面积平方千米。

3、地球仪构成:一轴:,两极:和。

4、纬线的形状是,长度(相等、不等),指示方向。

5、经线的形状是,长度(相等、不等),指示方向。

6、是纬线的起始线。

是经线的起始线。

7、南北半球分界线;东西半球分界线。

8、0°纬线以北的纬度叫,字母是;以南的经度叫,字母是。

9、0°经线以西的纬度叫,字母是;以东的经度叫,字母是。

10、经线圈都可以平分地球,经线圈的构成:经度方向、度数和为°所构成。

11、纬度南北各为°越往两侧,度数越;经度东西各为°越往两侧,度数越。

12、高中低纬度划分: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

13、五个温度带划分: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14、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点的。

15、书写经纬度:在前,在后。

A在北纬45°、东经126°则A的坐标为();B在赤道上、西经5°则B的坐标为();C在本初子午线上、北纬25°则C的坐标为();D不仅在赤道上,而且在本初子午线上则D的坐标为();E在180°经线上,南纬25°则E的坐标为()。

16、地球自转:中心、方向、周期、北极上空时针转,南极上空时针转。

产生的现象:更替、日月星辰的、东西方的差异。

17、地球公转:中心、方向、周期。

产生的现象:更替、的变化、的划分。

18、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

19、地球上海陆分布,陆地占%,海洋占%。

分海洋,陆地。

20、任意把地球划分成大小相等的两个半球,任何一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陆地面积。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全册)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一节:地球内容提要1. 地球的形状:椭球体2. 地球的构成:地壳、地幔、地核3. 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重点知识点-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千米,极半径约为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0075千米。

-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

- 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

第二节:地图内容提要1.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2. 地图的分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3. 读图方法重点知识点- 比例尺是表示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的工具。

- 方向有三种表示方法:指向标、经纬网、方位角。

- 图例和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要素的符号和文字说明。

第二章:世界地理第一节:亚洲内容提要1. 亚洲的位置、范围、分区2. 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3. 亚洲的主要国家、城市、名胜古迹重点知识点- 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 亚洲的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气候类型多样,有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等。

- 亚洲的主要国家有中国、日本、印度、俄罗斯等,主要城市有北京、东京、孟买、莫斯科等,名胜古迹有长城、富士山、泰姬陵、克里姆林宫等。

第二节:欧洲内容提要1. 欧洲的位置、范围、分区2. 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3. 欧洲的主要国家、城市、名胜古迹重点知识点- 欧洲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东临亚洲,西临大西洋。

- 欧洲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气候类型有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 欧洲的主要国家有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等,主要城市有巴黎、柏林、伦敦、罗马等,名胜古迹有埃菲尔铁塔、勃兰登堡门、大本钟、斗兽场等。

第三章:中国地理第一节:北方地区内容提要1. 北方地区的范围、地形、气候2. 北方地区的资源、农业、工业3. 北方地区的主要城市、名胜古迹重点知识点- 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选择题1、麦哲伦环球航行没有经过下列哪个大洋()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答案:D麦哲伦环球航行的具体路线是: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出发,横穿大西洋,绕道麦哲伦海峡,进太平洋,经菲律宾群岛再过印度洋,绕好望角回到欧洲。

故麦哲伦环球航行经过的大洋有: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没有经过北冰洋。

故选D。

小提示:2、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A.台湾岛B.格陵兰岛C.马达加斯加岛D.加里曼丹岛答案:B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位于北美洲的格陵兰岛,该岛面积约为217万平方千米。

台湾岛面积3 .58万平方千米,马达加斯加岛面积约为59万平方千米,加里曼丹岛面积74 .33万平方千米。

故选B。

小提示:3、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B.欧洲是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C.非洲是黑色人种的故乡D.南极洲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洲答案:D亚洲地面起伏大,中部地势高,四周地势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故A正确;目前世界上共有20多个发达国家,它们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大洋洲;欧洲是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故B正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即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主要分布着黑色人种,是黑色人种的故乡;故C正确;亚洲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洲,南极洲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4、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还是亚洲非洲分界线的是:()A.苏伊士运河B.巴拿马运河C.白令海峡D.直布罗陀海峡答案:A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位于非洲东北部的苏伊士运河,该运河全部位于埃及境内,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也就是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A正确;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直布罗陀海峡是非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BCD错误。

故选A。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二章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二章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二章知识点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0000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的过程:最早是“天圆地方”,后来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首次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确证地球是球体的是现代人造卫星。

3.地球的模型是地球仪,其上用颜色来区分陆地和海洋。

纬线和纬度1.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

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2.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数量:无数条,长度特点:不等长3.纬度划分:赤道是0°,是纬度的起始线,从赤道向北、向南各分90°。

赤道以南是南纬,表示字母S,赤道以北是北纬,表示字母是N。

4.低纬度范围:小于30°,中纬度范围:30°-60°,高纬度范围:60°-90°。

5.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南是南纬,属南半球,赤道以北是北纬,属北半球。

经线和经度1.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指示南北方向。

2.经线特点:长度:等长,数量:无数条,方向:指示南北方向。

3.经度:规定本初子午线的经度是0°,此线以东是东经,表示字母是是E,此线以西叫西经,表示字母是W。

东西经各有180度。

4.经纬网的判读:横线是纬线,对应的度数是纬度;竖线是经线,对应的度数是经度。

纬度判读:从下向上看,度数变小的是南纬(S),度数变大的是北纬(N);经度判读:从左向右看,度数变小的的西经(W),度数变大的东经(E)。

5.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组成的经线圈。

6.东半球的经度范围:西经小于20°,东经小于160°,包括0°。

西半球的经度范围:西经大于20°,东经大于160°,包括18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迪勒拉山系的形成(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地中海将消失: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
红海将扩大: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区。
日本被称为“火山国,地震邦”: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挤压碰撞处
4、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平原
海拔较低,<200米,地面平坦
山地
海拔较高,>500米,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高原
海拔较高,>500米,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丘陵
海拔不高,<500米,地面起伏,坡度和缓
盆地
周围高,中间低
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盆地是非洲的刚果盆地;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
3、20世纪60年代人们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阿尔卑斯山的隆起(欧洲):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喜马拉雅山的隆起(亚洲):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②五带形成(各地一年中获得太阳热量不同)
7、五带的划分:热带(23.5°S~23.5°N),北温带(23.5°N~66.5°N),南温带(23.5°S~66.5°S),北寒带(66.5°N~90°)南寒带(66.5°S~90°)
8、各温度带之间的界线:热带与北(南)温带的分界线是北(南)回归线;北(南)温带与北(南)寒带的分界线是北(南)极圈。
(1)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州;平均海拔最高的是南极洲,平均海拔最低的是欧洲;
(2)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有亚洲、欧洲、非洲(全部位于东半球)、大洋洲和南极洲,全部位于西半球的是南美洲和北美洲;
(3)主要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北美洲(全部位于北半球)、亚洲、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非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
4、经纬线(度)特点及半球划分
度数变化规律及半球划分示意图
180°20°W 0°160°E 180°
注释:
西半球东半球
总结:东经度数向东增大,西经度数向西增大;北纬度数向北增大,南纬度数向南增大。
5、人们规定:低纬度地区:0°~30°中纬度地区:30°~60°高纬度地区:60°~90°
6、地球的运动的两种重要形式:自转和公转。
8、补充: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部位:
山峰山脊山谷Fra bibliotek鞍部⑤陡崖
第四节海陆变迁
1、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运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三叶虫等:海——陆)、海平面升降(台湾海峡看到人类活动痕迹:陆——海)、人类活动(荷兰填海造陆:海——陆)
2、《大陆漂移假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来的,他认为在2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互相连接的一块大陆“泛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泛大洋”,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涣涣地飘逸分离逐渐的形成了现在的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②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注:两种高度都是指垂直高度,但基准面不同。海拔有正值也有负值。相对高度一定是负值)
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褐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2、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5种基本类型。
3、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4)被三大洲包围的大洋是北冰洋,被三大洋包围的大洲是南极洲;
(5)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洲都是南极洲;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大洋都是北冰洋;
(6)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
4、四大洋按面积大→小依次为: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印度洋、④北冰洋。太平洋最深岛屿最多;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第二节世界的海陆分布
1、地球表面,陆地占29%,海洋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2、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加加林。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是杨利伟。
3、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大→小依次为:①亚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南美洲、⑤南极洲、⑥欧洲、⑦大洋洲。(注意看P23图2-19和图2-20)(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5、世界两大山脉带与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世界
第1带
第2带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认识地球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
西班牙大西洋南美洲(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非洲好望角西班牙(一路向西,一洋一陆地球不是平面而是球体)
3、地球的基本数据:(1)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2)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3)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5、海底地形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三部分,大洋底由海沟、洋盆和大洋中脊组成。
6、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褶皱、断层、地震、火山等;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阳光、海浪、风蚀、流水等。)
7、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陡,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缓。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的部位是山谷,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的部位是山脊。两个山顶之间的较低部位是鞍部,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陡崖。
5、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1、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和相对高度。①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方向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
自西向东(俯视逆时针方向)
周期
一天(约24小时)
一年
旋转特点
绕地轴不停地自转
地轴始终倾斜66.5°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引起现象
①昼夜交替(周期24小时)
②时间差异(东边比西边早)
①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时间长短不同;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1月;冬:12、1、2月。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