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氧化还原反应 电化学基础(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氧化还原反应 电化学基础
1.填空题
(1)在K 2MnO 4中,锰的氧化值为( );在Na 2S 2O 4中,硫的氧化值为( )。
(2)在反应P 4+3OH - +3H 2O →3H 2PO 2 -
+PH 3中,氧化剂是( ),其被还原的产物为( );还原剂是( ),其被氧化的产物为( )。
(3)在原电池中,E 值很大的电对是( )极,发生的是( )反应;E 值很小的电对是( )极,发生的是( )反应。E 值越大的电对的氧化型得电子能力( ),其( )越( );E 值越小的电对的还原型失电子能力越( ),其( )越( )。
(4)已知θ
E
(Ag +
/Ag )=0.7991V ,
θ
E
(Ni 2+/ Ni )= -0.2363V 。如果设计一个银—镍原电池,则电池图示为
( ),电池反应为( ),该原电池的θ
MF
E =( )V ,电池反应的
θ
m
r G ∆=( )
KJ·mol -1
,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θ
K
=( )。
(5)在电对Zn 2+
/Zn ,I 2 / I -,BrO 3-/ Br -
,Fe (OH )3 / Fe (OH )2中,其电极电势随溶液的PH 变小而改变的电对有( ),( )。 (6)对于反应①
反应②
则有z 1/z 2=( ),θ
1,MF E /θ
2
,MF E =( ),
θ1,m r G ∆/θ
2
,m r G ∆=( ),
Lg
θ
1
K / Lg
θ
2
K =( )。
(7)已知
θ
E
(Cu 2+/ Cu +
)<
θ
E
(I 2 / I -),但Cu 2+能与 I – 反应生成I 2 和CuI (s ),这是因为( ),
使电对( )的
θ
E
( )于电对( )的
θ
E
,使电对( )>
θ
E
(I 2 / I -),故反应可以进行。
(8)已知
θ
sp
K (Co(OH) 2)>
θ
sp
K (Co(OH) 3),
θ
E
(Co(NH) 3) 63+/ Co(NH) 3) 62+
) <
θ
E
(Co 3+/ Co 2+
),则
θ
E
(Co 3+
/
Co 2+
)( )于
θ
E
(Co(OH) 3) / Co(OH) 2) ),
θ
f
K
(Co(NH) 3) 63+
)( )于
θf
K
(Co(NH) 3) 62+
)。
(9)已知
θ
E
(Cu 2+/ Cu +
)=0.1607V ,
θ
E
(Cu 2+
/ Cu )=0.3394 V ;则
θ
E
(Cu +/ Cu )=( )V ,铜元素
的电势图为( ),Cu + 在水中( )歧化。
Cl 2(g)+2Br -
(aq)
Br 2(l)+2Cl -
(aq)
1/2Cl 2(g)+Br -
2(l)+Cl -
(aq)
(10)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方向一定是电极电势大的电对的( )作为氧化剂与电极电势小的电对的( )作为还原剂反应,直到两电对的电势差( ),即反应达到平衡。 2.选择题
(1)关于原电池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盐桥中的电解质可以保持两半电池中的电荷平衡 (B )盐桥用于维持电池反应的进行 (C )盐桥中的电解质不参与电池反应 (D )电子通过盐桥流动
(2)FeCl 3(aq )可用来刻蚀铜板。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生产了Fe 和Cu 2+ (B )生产了Fe 2+ 和Cu 2+
(C )θ
E
(Fe 3+/ Fe 2+
)>
θ
E
(Cu 2+
/ Cu )
(D )
θ
E
(Fe 3+
/ Fe )>
θ
E
(Cu 2+/ Cu )
(3)H 2O 2即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H 2O 2可被氧化生成O 2 (B )H 2O 2可被还原生成H 2O (C )PH 变小,H 2O 2的氧化性增强 (D )PH 变小,H 2O 2的还原性也增强
(4)对于浓差电池M│M n+(c 1)┆┆M n+
(c 2)│M ,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θ
MF
E ≠ 0 ,
MF
E = 0 (B )
θ
MF
E =0 ,
MF
E ≠0
(C )
θ
MF
E = 0 ,
MF
E = 0 (D )
θ
MF
E ≠ 0 ,
MF
E ≠ 0
(5)已知反应的
θ
MF
E =0.5032V ,
θ
E
(Sn 4+/ Sn 2+
)=0.1539V ,则
θ
E
(HgCl 2/ Hg 2Cl 2)=( )V 。
2HgCl 2(aq)+Sn
2+
(aq)Sn
4+
(aq)+Hg 2Cl 2(S )+2Cl -
(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