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格局与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1978年的改革开放为界,新中国建立至今的六十周年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发展阶段。而按照经济增长的长短期变化特征,经济运行可以分为短期经济波动和长期经济增长。本节将从这两方面对中国经济运行的特征进行剖析。
(一)短期经济波动的特点
根据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按照从波谷到波谷或波峰到波峰的划分方法,睢国余和蓝一(2005)将80年代以来至今的经济运行划分为三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和一个正在经历的周期。按此方法,新中国建立至今的六十周年共包含13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其中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有8个,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有5个;这13个周期又包括7个基钦短周期(Kitchin Cycle)和6个朱格拉中周期(Juglar Cycle),见图1。根据所观测的经济周期波动的形态,可以大体获知建国六十周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
图1 1949-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1]
首先,经济波动逐渐趋于缓和。从波动幅度这一角度,我国经济正从“激烈”向“缓和”的方向过渡,大起大落的经济增长状况逐渐改观。1949-2009年共经历两次波动幅度较大的经济周期,一次是1958年-1961年的大饥荒时期,经济增长率由1958年的22.4%(按当年价格计算而得,下同)急剧下降到1961年的-16.3%,下降幅度为172.8%;另一次是1994-1999年由通货膨胀向通货紧缩转变的波动期,经济增长率由1994年过热时点的35%下降到1999年的6.2%,下降幅度为82.3%。除此之外,经验所观察到的结果是,1949-1993年的经济波动幅度总体而言也相对较大,而1999年至今则相对较为缓和,经济增长率基本保持在14.4%的平均水平。
其次,经济运行逐渐趋于平稳。从周期数量和长度这一角度,我国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包含8个经济周期,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则只包含5个周期,而且这5个周期中只有1个是基钦短周期,而有4个是朱格拉中周期。周期数量的多少和长短反映了经济运行的平稳程度,基本经验是:周期数量越少,长度越长,则经济运行越平稳,反之则反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经济运行正逐渐向“平稳的经济发展”的政策目标迈进。
最后,2009年正在开始新一轮的经济周期。演变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消极影响,也对我国经济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冲击。这些冲击主要表现在:外部需求降低、出口面临更大的压力、经济高速增长将难以实现。在这种新形势下,考虑到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滞后效应,各大机构纷纷调低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预期,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9和2010年两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7.5%和8.5%。不管是从现实宏观经济数据,还是从权威机构的预测值,我们认为,2009年将开始新一轮的经济周期,并极有可能在2012年达到这一周期的波峰。
(二)长期经济增长的总量和结构特征
总体而言,建国六十年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迅猛的发展。从绝对规模上看,国内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432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00670亿元,增长了696倍,年均增长5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则由1952年的119元增长到2008年的22640元,增长190倍。从相对量来看,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其中增长最快的年份为1994年的35%,高于同等年限范围内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增长速度。这其中,按照增长速度的快慢,可以将建国六十年划分为几个增长期:第一时期是1949-1953年的社会主义改造期,这一时期新中国刚刚建立,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轰轰烈烈地进行,曾经饱受三座大山欺压的民众终于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进行自主生产,因此在这一时期新中国诞生的亢奋激励了民众的生产积极性,年均生产总值17.5%。第二时期是1963-1965年的经济调整期,在经历了1958
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党中央充分认识到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所带来的危害,于1961年实施了“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的方针政策,把农村生产关系转到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范围内,有效地将单位过剩的职工转移到了农业生产上。这一调整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只有在大饥荒过后的1963年才开始得到有效体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4%。第三时期是1978-2008年的改革开放时期,这一时期虽然受到政治运动、亚洲金融危机以及通货紧缩的负面影响,但承包制自农村生产向城市工商乃至国家财政的推行极大地激发了各行各业的生产潜能,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逐渐完善、各种经济制度的改革和市场的逐步开放均有效地为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这一时期经济年均增长16.5%。
如果综合观察这三个时期的经济结构特征,我们便会发现:(1)中国经济的所有制结构经历了“多种所有制——单一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演变过程,这一演变过程也恰恰是经济取得高速增长的过程。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过程中,多种所有制主要表现在以土地为主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同时并存,客观地说,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商品生产、经营创新以及就业创造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它与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难以兼容;在充分认识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利弊得失后,中国于1953年对其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并在1956年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公有制;1978年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得到中央的默许,并将其经营模式扩展到城市工商业乃至国家财政上,同时渐渐地引入多种所有制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以工业生产为例,1949-1957年经济结构中除包含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外,还有城乡个体,但其所占比例由1950年的26.3%下降到1957年的0.8%;直到1980年以后,城乡个体才重新得到发展,并同时引入了合资经营等多种所有制。后来的数据证明,改革开放所引入的外商直接投资等多种所有制结构的存在和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产业结构调整频繁,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的主导优势基本形成,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势得到重视。从各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来看,1949-1960年是产业结构调整最频繁的时期,如1949-1957间第一产业即农业占主导地位,而1958-1960年则是第二产业即工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居于中间地位;1961-1984年间第三产业的发展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于1970年开始形成,并一直以领先优势得到较快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则在1970年后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