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格局与特征

合集下载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
需求结构明显改善。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总量小,基础设施落后,对外开放程度低,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波动较大,需求结构很不稳定。1981年甚至出现了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3%的局面,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也经常为负值。但随着经济实力提高,融资方式多样化,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投资和净出口对经济拉动作用大幅提高,2007年消费、投资、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9.6%,42.4%和18.0%。近年来,在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带动下,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尤其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内需的强劲增长有效弥补了外需的不足,对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2012年,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55.0%、47.1%和-2.1%。
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抉择,开启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新时期。35年来,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勇气,攻坚克难,锐意推进改革,坚持不懈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焕发蓬勃生机和活力,我国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四、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大发展,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显著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的35年,是我国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取得质的飞跃的35年,是能源、交通、通信等瓶颈制约不断缓解的35年,也是逐步建立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体系并形成比较优势的35年。
能源生产能力不断提高。随着工业化的推进,我国逐渐成为能源消费大国,与此同时,能源生产能力也不断提升,能源自给率保持较高水平,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家经济安全。2012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达到33.2亿吨标准煤,比1978年增长4.3倍,年均增长5.0%。同期,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5.6%,与能源生产增速的差距不大,能源总自给率达到90%以上。能源生产结构不断优化,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生产量在能源生产总量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3.1%提高到2012年的10.3%。

改革开放以来 国民经济发展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 国民经济发展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发展特征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特征探析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民经济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发展特征鲜明,影响深远。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慨况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慨况

从1952年—1978年,在27年的时间内,中 国的GDP增长3.72倍,年均增长5.9%;由于人 口增长较快,人均GDP仅增长1.8倍,年均增长 3.9%。
1978年底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 全会,做出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决策,把 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上来,开始了改革 开放的时期。
6
15
(六)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对外贸易不断扩大。2005年,外贸总额 14219亿美元,居世界第3位。从1979-2005 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8091亿美元,建设项 目46.6万个,其中外商直接投资6224亿美元。
16
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发展还面临 许多严峻挑战。
o 一是资源和环境的约束越来越大。 o 二是贪污腐败。 o 三是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 o 四是国际竞争压力加大。
开放
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特别是中国加入 WTO后,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 加快。传统贸易依存度从1978年的 9.8%,80年代中期的23%提高到1999年的 36.4%,2000年进一步提高到43.9%,其中 出口依存度达到23.1%。2003年达到 60.4%,出口依存度提高到计划和市场都看作是经济调节的手段。
国家中长期计划主要制定5年到10年国民经济发展目 标、战略、方针、政策。
年度计划主要是预测性计划,提出年度经济增长速度、 投资规模、财政收支、货币发行、市场价格、就业率、 国际收支、人口自然增长率等八项指标,作为宏观调 控的目标。
1994 12.6% 1995 10.5% 1996 9.6% 1997 8.8% 1998 7.8% 1999 7.1% 2000 8.0% 2001 7.5% 2002 8.3% 2003 9.5% 2004 10.1% 2005 10.4% 2006 11.6% 2007 13% 2008 9% 2009 8.7%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之一。

自1978年以来,中国迎来了一系列深刻的改革措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多个方面探讨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一、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起来。

计划经济体制被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逐渐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

特别是开放政策的实施,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和技术,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资源配置更加灵活,企业竞争更加激烈,推动了经济创新和发展。

中国的制造业逐渐崛起,成为世界工厂。

同时,服务业也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二、社会进步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社会福利体系不断健全完善。

特别是减贫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数以亿计的人口成功脱贫。

通过改革开放,中国的城乡发展差距得到缩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

同时,农村地区逐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发展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三、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

中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完善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协制度,加强了党内民主建设。

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顺利运行。

此外,改革开放还推动了法治建设和司法体制改革。

通过加强法治,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司法体制改革旨在提高司法公正性和效率,加强法律监督和司法独立。

总结起来,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社会和政治等方面实现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进步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政治体制改革促进了党的领导和法治建设。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演变及其特点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演变及其特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之一,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本文将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演变和其特点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演变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领导层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复杂性和矛盾的尖锐性,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面临着传统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两难选择,最终选择了市场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

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历程中,从摸索探索到吸收借鉴,再到逐步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并存。

这一特点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属性和民主法治的原则。

其次,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经济模式。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逐步转变为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市场环境、创造公平竞争机制等。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味着中国的市场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再次,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注重发展和社会公平的经济模式。

中国坚持人民利益为重,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努力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发展模式强调全面发展和共享发展,通过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提高人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最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注重内外平衡的经济模式。

在推进市场化的同时,中国也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国际经济交流,形成了对外开放的经济格局。

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格局与特征

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增长的格局与特征

以1978年的改革开放为界,新中国建立至今的六十周年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发展阶段。

而按照经济增长的长短期变化特征,经济运行可以分为短期经济波动和长期经济增长。

本节将从这两方面对中国经济运行的特征进行剖析。

(一)短期经济波动的特点根据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按照从波谷到波谷或波峰到波峰的划分方法,睢国余和蓝一(2022)将80年代以来至今的经济运行划分为三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和一个正在经历的周期。

按此方法,新中国建立至今的六十周年共包含13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其中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有8个,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有5个;这13个周期又包括7个基钦短周期(Kitchin Cycle)和6个朱格拉中周期(Juglar Cycle),见图1。

根据所观测的经济周期波动的形态,可以大体获知建国六十周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图1 1949-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1]首先,经济波动逐渐趋于缓和。

从波动幅度这一角度,我国经济正从“激烈”向“缓和”的方向过渡,大起大落的经济增长状况逐渐改观。

1949-2022年共经历两次波动幅度较大的经济周期,一次是1958年-1961年的大饥荒时期,经济增长率由1958年的22.4%(按当年价格计算而得,下同)急剧下降到1961年的-16.3%,下降幅度为172.8%;另一次是1994-1999年由通货膨胀向通货紧缩转变的波动期,经济增长率由1994年过热时点的35%下降到1999年的6.2%,下降幅度为82.3%。

除此之外,经验所观察到的结果是,1949-1993年的经济波动幅度总体而言也相对较大,而1999年至今则相对较为缓和,经济增长率基本保持在14.4%的平均水平。

其次,经济运行逐渐趋于平稳。

从周期数量和长度这一角度,我国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包含8个经济周期,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则只包含5个周期,而且这5个周期中只有1个是基钦短周期,而有4个是朱格拉中周期。

周期数量的多少和长短反映了经济运行的平稳程度,基本经验是:周期数量越少,长度越长,则经济运行越平稳,反之则反是。

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经济新常态

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经济新常态

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经济新常态作者:于菲菲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6年第1期于菲菲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6)01-0001-03一、经济增速换挡期: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换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速的常态是高速增长,1978年-2011年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87%左右的高速增长,可以说,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中国奇迹”。

但经济增速是波浪式前进的过程,不会持续高速增长。

2012年和2013年我国经济增速都下降为7.7%,2014年为7.4%,2015年上半年是7%。

所以,目前经济增速正在“换挡”到7%至8%的中高速增长区间。

经济增速换挡的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决定。

高增长经济体经历一段时期的高速增长之后显著减速,这是世界性普遍规律。

第二,中央主动换挡调速。

第三,发展红利明显衰退。

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超常增长,突出的表现为两大红利驱动。

从供给看,内部的人口红利带来了丰富的廉价劳动力,推升了潜在经济增速。

从需求看,外部的全球化红利带来了出口爆炸式增长,奠定了外向型增长模式的基础。

但现在这两大红利正在加速衰退,甚至变成拖累,这必然导致中国经济从高速向中高速换挡。

当然,在经济换挡的过程中,GDP不再是惟一的考核指标,但不唯GDP并不是不要GDP,而是在保持合理增速的同时来实现经济质的增长,质的提高则需要下大力气进行结构调整。

二、结构调整阵痛期:结构调整从结构失衡到优化再平衡结构调整,本质上是资源要素的重新整合利用,资产重组调整再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是旧平衡被打破和新平衡重建的过程。

(一)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导向以服务业为主导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是结构调整的主要着力点。

过去我国第二产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发展很快。

从1990年以来,工业占GDP的比重一直维持在40%以上。

但金融危机之后,工业占比加速下滑,去年只有35.82%,而服务业占比在半被动、半主动之间被提升了。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摘要: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连续30多年超高速增长,经济综合实力跃居我国经济增长迅速,在80年代里国民生产总值翻了一番多,与此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了,市场繁荣、购买力旺盛便是明证。

那么我国经济如此高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本文将运用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对我国建国以来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状况进行全面的描述和分析并探讨开个开放以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关键字:改革开放后分析经济增长原因未来趋势正文:1978-2007年我国GDP年均实际增长率为9.7%,29年,中国的GDP增加了57.8倍;名义GDP从1978年的3645亿元(人均381元)到了2007年249530亿元(人均约1.85万元),约为3.61万亿美元(世界第4位);人均GDP在2002突破1000美元,2006年突破2000美元(居世界第129位),2007年近2500美元。

中国占全球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1%上升2007年的5.5%(按美元计),200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逾10%,对国际贸易增长的贡献率逾12%。

2007年美国GDP为138413亿美元(+2.2%) ,日本为4.38万美元(5157162亿日元,+2.1%) ,德国为3.8万亿元美元(24238亿欧元,+2.6%)。

预计中国GDP将在2008年超过德国,2010年左右超过日本,2020-2030年之间超过美国。

若按购买力平价(PPP),2007年底美元不人民币的比价约为3,中国的实际经济规模将乘以2.4倍,2007年约8万亿美元,居世界第2位(占世界总产值9%,美国占23%,日本占7%),预计在2020左右会超过美国,上升到世界第1位。

中国目前位于世界前列,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科技水平明显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强,外贸发展速度较快,人民生活水平发生巨大变化。

其广度和深度,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是十分罕见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特点以及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特点以及趋势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是与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政策取向及其践履分不开的。

在我国由封闭经济逐步走向开放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质上也同时演绎着由经济内向发展向经济外向发展转变的独特发展过程。

经过中国28年的改革开放,尽管目前经济理论界仍然依稀存在所谓“外向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概论之争,尽管绝大多数的人们都意识到开放经济比外向型经济具有更多的内涵和外延[1]。

但人们对中国经济的外向发展却取得了几乎一致的看法,都认识到如果没有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长达28年的外向发展,就没有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

那么,中国经济外向发展是如何推进的,具有什么特点,今后又向何方向发展?弄清这个问题,对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外向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二、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进程分析(一)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1979-1992年)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指一国开始打破封闭状况,以“出口导向”战略代替“进口替代”战略,以出口“量”的扩张促进经济增长。

这一阶段主要依靠政策的推进,在吸收外资、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金融的国际化等几个方面具有明显的初始性和粗放性。

一些学者也称之为外向型经济的初级阶段[2]。

1、以区位的开放和出台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为主要特征。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打破了中国经济封闭发展的状况,走向了开放发展的新的道路,经济外向发展非常明显。

地理区位的渐次开放成为政府政策的首选,1979年中央批准成立深圳、厦门为经济特区,1980年8月又增加了珠海、汕头二个经济特区,成立之初的经济特区要求产品都要出口,具有明显的外向发展特征。

1984年把天津、上海、大连等14个城市设为沿海开放城市,扩大经济管理自主权实行对外开放。

1985年2月又进一步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地区的51个县开放为沿海经济开发地带。

1988年3月沿海经济区扩展到辽东、山东半岛。

并于同年4月成立海南经济特区。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主要特点及反思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主要特点及反思

贡 献 率 是 5 . ,资 本 形 成 总 额 是 3 . ,而 净 出 54 67 口为 8 ,相 比于 其 他 国 家 的 经 济 增 长 结 构 , 投 资
改革开放 3 O多 年 以 来 , 我 国 经 历 了 前 所 未 有 的
持 久 的 高 速 经 济 增 长 与 社 会 发 展 ,取 得 了 巨 大 的 改
务性 行 业 为 主 的第 三 产 业 吸 纳 了剩 余 的 劳 动 力 ,这
也符 合 经 济 发 展 的规 律 。
二 、 面 临 的 问 题 与 反 思
显 ,尽 管 第 二 产 业 和 第 三 产 业 从 业 人 员 比例 增 加 明
显 ,但 是 较 产 业 增 加 值 而 言 第 二 产 业 吸 纳 就 业 能 力
口的 贡 献 率 为 一 4 ,最 终 消 费 支 出 贡 献 率 是 1
5 . ,而 资 本 形 成 总 额 的 贡 献 率 达 到 了 8 . " , 43 7 6 o /
以 来 我 国经 济 增 长 的 主 要 特 点 之 后 ,结 合 我 国 的 经 济 发 展 状 况 反 思 这 种 增 长 模 式 的 问 题 与 不 足 ,并 针 对 潜 在 的 困难 和 阻 碍 提 出建 议 。
【 摘 要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我 国 经 历 了持 久 的 高 速 经 济 增 长 ,年 均增 长 率 达 到 9 8 。这 段 时 间 的 经 济 发 展 有 . 高增 长 、 高投 资 、 高 贸 易 顺 差 、低 通 胀 以及 低 要 素 成 本 等 主 要 特 点 。反 思 这 种 经 济 增 长模 式 可 以 看 到 经 济 结 构 的 不 完善 ,经 济 增 长动 力 来 源 的局 限 以 及 经 济 增 长 的 可持 续性 不 足 等 问题 最 为 突 出。 只 有针 对 性 地 解 决 这 些 问题 , 才 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崛起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崛起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崛起对世界格局的影响自1978年以来,中国通过改革开放不断发展,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重要的全球贸易国家。

中国的崛起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将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来探讨其影响。

一、经济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制造业中心。

中国在出口、货运、货运量、货物价值方面成为世界第一,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规模最广的制造业体系。

此外,中国还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30%以上,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而随着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力也进一步扩大。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投资动力巨大,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中国对非洲、拉美、亚洲等地的投资在不断增加,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中国正在通过贸易、投资、援助等多种方式推动全球经济增长,为各国的人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会福利,并促进贸易和技术交流。

这些都是中国扮演全球经济领袖角色的体现。

二、政治“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不仅在经济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政治层面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与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互动交流,积极推动全球多边贸易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使多国久疏问长,彼此间在国际合作上获得更多的机会和合作平台。

此外,中国的崛起对美国、俄罗斯等传统大国的影响也是深刻的。

中国的出现重新塑造了国际局势,其巨大的经济和人口优势逐渐崛起,从而成为影响着全球经济、安全和政治多个领域的主要力量。

特别是在全球经济衰退和危机时期,中国的成功发展和合理的政策反应带来了稳定和信心,并为全球经济复苏贡献了重要力量。

三、文化中国的崛起对全球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的文化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文化产品,这些均是中国吸引外国人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的美食、旅游、艺术、电影、音乐、体育、服装等产业正逐渐进入全球,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来到中国,了解中国、品尝中国美食、欣赏中国文化等。

中国经济奇迹的表现及成因

中国经济奇迹的表现及成因

中国经济奇迹的表现及成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长达30多年的增长,主要表现在:一、经济长期持续高速增长,从图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连上新台阶,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9660元,比1978年增长22.8倍,成功由低收入国家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经济增长率尽管出现波动,但是近几年依旧在6%以上,总体上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经济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断提高,财政实力显著增强,外汇储备大幅增长,从改革开放时的外汇短缺国转变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

二、经济结构等实现重大变革。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2012年,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

需求结构持续改善,经济增长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区域结构优化重塑,地区协调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跨越式发展,四通八达的综合运输网络已经建成,能源生产能力大幅增强,供应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质的飞跃,工业生产能力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

四、对外经济发展成绩斐然,对外投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对外投资合作不断发展,贸易结构调整优化,全球经济治理话语权提升,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五、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财富不断增长,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就业规模稳步扩大,就业结构深刻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第二部分对于“中国奇迹”的成因,国内外学者做了许多研究,其中林毅夫认为中国经济奇迹采取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推行的是不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重工业,在中国建立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資源配置制度再到微观经营体制的三位一体的计划经济体制,违背了以较优势原则,导致整个国民经济效率低下。

1978年以后,国家推动了旨在加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改革。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农村全面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取代集体性质的生产队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赋予农民剩余索取权,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取得了巨大的生产绩效。

论1978年以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_现状与调整对策

论1978年以来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演变_现状与调整对策
(一) 中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演变的总体描述 国民收入创造出来之后 ,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 配形成政府 、企业 、居民的初次分配收入和可支配收 入 。相应地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可以划分为初次分 配格局和再分配格局 。 11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的演变趋势及原因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注重效率 ,初次分配是在生
(3) 第三阶段 (2000 年至今) : 政府初次分配收 入比重非常稳定 ,保持在 14 %左右 ,但企业和居民 初次分配收入比重波动较大 ,企业初次分配收入比 重上升了 10. 8 个百分点 ,居民初次分配收入比重相 应地下降了 10. 8 个百分点 。
随着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建立现代
企业制度步伐的加快 ,企业产权更为明晰 、企业负担
74
1 、图 2) 。国民收入再分配注重效率 。再分配是通 过国家预算 、价格 、税收 、保险等经济杠杆在国民经 济各部门之间进行的分配 。
图 1 中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
图 2 中国国民收入再分配格局 1978 年以来 ,中国国民收入再分配格局的总体 变化趋势为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三者比例波动较 大 ,90 年代以后三者比例相对稳定 ,其演变趋势也 可分为三个阶段 。 (1) 第一阶段 (1978 - 1990 年) :政府可支配收入 占 GDP 的比重大幅度下降 ,企业可支配收入占 GDP 的比重有所提高 ,而居民可支配收入占 GDP 的比重 持续上升 ,国民收入分配向居民倾斜 。 这一阶段 , 政府 、企业 、居民三者分配比例由 1978 年的 31. 6 ∶19. 1 ∶49. 3 变 为 1990 年 的 14. 5∶ 23. 8∶61. 7 。其中 ,政府可支配收入所占比重下降了 17. 1 个百分点 ,企业可支配收入所占比重小幅上升 了4. 7个百分点 ,而居民可支配收入所占比重大幅上 升了 12. 4 个百分点 。原因在于 :1978 年以来的经济 体制改革有力推动了经济发展 ,国民收入分配向个 人倾斜使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 ,企业收入也有所 增加 ,相应地 ,政府收入比重降低 。首先 ,这一时期 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家多次提 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 、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并放开了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农业高速发展 ,农 村居民收入迅速增加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 1978 年的 133. 57 元增加到 1990 年的 686. 31 元 ,增 长了 5. 14 倍 ,其中 1979 - 1985 年为农村居民收入高 速增长时期 ,年均增长率高达 15. 8 % ,1986 - 1990 年年均增长率为 2. 97 % ; 其次 ,1985 年以后经济改 革的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 ,国家通过普调升级增加 了职工基本工资并恢复了奖金制度 ,实行经营承包 和工效挂钩等新政策使城镇居民收入呈现多元化 、 奖金化等特征 ,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1978 年城 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343. 4 元 ,1985 年达 到 739. 1 元 ,1990 年进一步增加到1 510. 2元 ,1986 1990 年城镇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为 4. 31 % ( 曾国 安 ,2002) ;再次 ,为了搞活企业 ,国家相继推行了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

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绩30年,对于历史长河就那么短短的一瞬间,然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从贫穷落后一步步走向发达富裕文明和谐的国家来说,却是一个丰富而值得铭记的过程。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毫不动摇地促进对外开放,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赢得了我国在国际经济社会影响力和地位的空前提高,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从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对于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主要总结出以下几点成就:(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4)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5)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经济实力快速成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产业结构变动活跃,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30年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保持持续的快速增长,GDP从1978年的3645亿元增长至2007年的246619亿元。

这期间,有16年超过10%,只有3年低于7%。

30多年中,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近14倍。

如果按相同速度发展,GDP年均增长9.82%,平均7年多翻一番,约15年翻两番。

截至2007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4位,外贸总额位居世界第3位,外汇储备位居世界第1位。

我国已提前完成现代化“三步走”战略部署的前两步,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初步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接口不平衡(见稿纸内容)2.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如沿海与内地我国在方方面面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加凸显,引起了人们的担忧。

比如,城乡发展差距较大。

改革开放后城乡收入差距曾一度有所缩小,1983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1.82∶1,但后来又逐步拉大,2009年扩大到3.33∶1。

从绝对差距来看,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209.8元,1992年差距突破千元大关,达到1242.6元,2009年达到12022元。

我国1978年以来宏观经济的走势特征与政策选择及评价

我国1978年以来宏观经济的走势特征与政策选择及评价

我国1978年以来宏观经济的走势特征与政策选择及评价宏观经济管理是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干预、调节与控制,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宏观经济管理应该随着经济发展变化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而不断变革与完善。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我国宏观经济进行了多次调整,在此基础上研究宏观经济管理变革的基本经验, 探索宏观经济管理的特点,对加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1978年以来宏观经济的发展自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保持了37年的高速增长势头, 改革开放以来的37年,是我国国民经济蓬勃发展、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的37年,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由弱变强的37年,也是成功实现从低收入国家向上中等收入国家跨越的37年。

这37年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年均经济增速高达9.8%。

1979-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7%[1],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只有2.8%。

我国高速增长期持续的时间和增长速度都超过了经济起飞时期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新奇迹[2]。

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645亿元迅速跃升至2012年的67.67万亿元。

其中,从1978年上升到1986年的1万亿元用了8年时间,上升到1991年的2万亿元用了5年时间,此后10年平均每年上升近1万亿元,2001年超过10万亿元大关,2002-2006年平均每年上升2万亿元,2006年超过20万亿元,之后每两年上升10万亿元,2012年已达到52万亿元,2016年达到67.67万亿元[1]。

具体可见下图:由图可见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是非常快的,这个速度是同期世界平均经济增速的3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的2倍,发达国家的4倍。

换言之,发展中国家走一步,我们走两步;发达国家每走一步,我们就走四步[3]。

世界银行对中国这么多年天翻地覆的变化的评价是,“中国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取得了其它国家用了几个世纪才能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特点以及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特点以及趋势

二、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进程分析(一)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1979-1992年)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指一国开始打破封闭状况,以“出口导向”战略代替“进口替代”战略,以出口“量”的扩张促进经济增长。

这一阶段主要依靠政策的推进,在吸收外资、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金融的国际化等几个方面具有明显的初始性和粗放性。

一些学者也称之为外向型经济的初级阶段[2]。

1、以区位的开放和出台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为主要特征。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打破了中国经济封闭发展的状况,走向了开放发展的新的道路,经济外向发展非常明显。

地理区位的渐次开放成为政府政策的首选,1979年中央批准成立深圳、厦门为经济特区,1980年8月又增加了珠海、汕头二个经济特区,成立之初的经济特区要求产品都要出口,具有明显的外向发展特征。

1984年把天津、上海、大连等14个城市设为沿海开放城市,扩大经济管理自主权实行对外开放。

1985年2月又进一步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地区的51个县开放为沿海经济开发地带。

1988年3月沿海经济区扩展到辽东、山东半岛。

并于同年4月成立海南经济特区。

至此,沿海293个县市亿人口、万平方公里都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区。

1991年以后,相继在上海外高桥、深圳福田、沙头角和天津港等沿海重要港口内设了15个保税区,区内鼓励出口加工及转口贸易。

1992年4月中央决定开发上海浦东。

1992年后开放从沿海向内地纵深推进,形成了“沿海”、“沿边”、“沿江”及内地省会的开放格局。

中国在这个时期,也出台了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见表1),外贸政策由“出口导向”取代了此前的“进口替代”,经济外向发展受到了有力的政策推动,这期间,一系列探索性的“试点”与“暂行办法”也凸显了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性。

2、出口贸易量化扩张迅速。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利用国际产业大转移和升级的有利时机,利用国内劳动力成本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进行出口创汇。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成就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成就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成就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

中国利用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吸引外资和科技进步,实现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

本文将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

一、经济增长和贸易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1978年至2019年,中国的GDP从3642亿元增长到9904.5亿元,年均增长率为9.5%。

这种高速发展使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取得了减贫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成就。

改革开放也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贸易发展。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中国货物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长到2019年的40,855亿美元。

中国的贸易规模和能力显著提高,对世界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外商直接投资增加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

外国企业通过与中国企业合作或直接在中国设立工厂和生产基地,投资于中国市场。

1990年至2019年,中国累计吸引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达2.2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FDI目的地国家。

外商直接投资为中国带来了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机会。

外资的引入推动了中国产能的提升和产业结构升级。

外资企业在中国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它们还促进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生活改善改革开放后,中国农业实施了一系列现代化的改革措施。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提供农业支持政策,中国农业生产实现了显著增长。

农田的灌溉设施得到了改善,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也得到了合理的控制。

农业现代化的成就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改善了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福利。

农村地区的路网、学校、卫生设施和社区服务得到了改善,农民的就业机会也增加了。

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简述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成就

简述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成就

简述改革开放后的经济成就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点,它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逐渐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成就。

一、GDP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年均增长率达到9.5%,远高于其他发展中经济体。

特别是自2000年以来,中国GDP增速更是高居世界前列。

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2019年,中国GDP 总量达到99.1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球GDP比重达15.4%。

二、外贸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打破了封闭状态,并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

外贸作为国际交往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在推动着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自1978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额从不到10亿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4.6万亿美元。

同时,在全球货物贸易中所占比重也由1978年的0.8%增长到2018年的12.8%。

三、城市化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比例从1978年的17.9%增加到了2019年的60.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也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等方面的快速发展。

这些都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四、农村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农民逐渐获得了自主权和自由度,并且享受到了更多的政策支持。

同时,政府也通过土地制度改革等措施帮助农民增加收入。

这些措施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缓解农民贫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五、科技创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科技投资国之一,并且在人工智能、5G通信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此外,在航空航天、核能和高速铁路等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这些科技创新成果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六、对外投资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对外投资国之一。

自2005年以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不断增长,并且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国。

1978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变

1978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变

1978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变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变化。

这种巨变不仅仅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而且对全球经济和政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首先,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经济增长率经历了惊人的飞跃。

197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40亿元,而到2019年这个数字已经跃升到了99.1万亿元。

这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数千万人从贫困中走出来,他们的日常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加速了,现在中国有超过一个亿的农村人口移居到城市。

这些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以及中国对世界的投资和贸易。

除此之外,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中最主要的参与者之一。

中国生产的货物和服务占据了全球市场,对国际贸易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此外,中国的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网的建设也使得国际贸易更加方便。

这些更快和更便利的交通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商业的面貌,而中国也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玩家。

2001年中国的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中国在各个国际办公室和机构中打开了在全球地位和影响力的一扇大门。

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在国际贸易和政治中的影响力也相应增加,它成功的主持了2016年的G20国家峰会。

中国也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五个常任会员之一,扮演着对全球和平稳定的关键角色。

总的来说,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全球化的时代,中国正在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和作用。

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变革,它将继续影响着全球的政治和经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1978年的改革开放为界,新中国建立至今的六十周年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发展阶段。

而按照经济增长的长短期变化特征,经济运行可以分为短期经济波动和长期经济增长。

本节将从这两方面对中国经济运行的特征进行剖析。

(一)短期经济波动的特点
根据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按照从波谷到波谷或波峰到波峰的划分方法,睢国余和蓝一(2005)将80年代以来至今的经济运行划分为三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和一个正在经历的周期。

按此方法,新中国建立至今的六十周年共包含13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其中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有8个,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有5个;这13个周期又包括7个基钦短周期(Kitchin Cycle)和6个朱格拉中周期(Juglar Cycle),见图1。

根据所观测的经济周期波动的形态,可以大体获知建国六十周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
图1 1949-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变化[1]
首先,经济波动逐渐趋于缓和。

从波动幅度这一角度,我国经济正从“激烈”向“缓和”的方向过渡,大起大落的经济增长状况逐渐改观。

1949-2009年共经历两次波动幅度较大的经济周期,一次是1958年-1961年的大饥荒时期,经济增长率由1958年的22.4%(按当年价格计算而得,下同)急剧下降到1961年的-16.3%,下降幅度为172.8%;另一次是1994-1999年由通货膨胀向通货紧缩转变的波动期,经济增长率由1994年过热时点的35%下降到1999年的6.2%,下降幅度为82.3%。

除此之外,经验所观察到的结果是,1949-1993年的经济波动幅度总体而言也相对较大,而1999年至今则相对较为缓和,经济增长率基本保持在14.4%的平均水平。

其次,经济运行逐渐趋于平稳。

从周期数量和长度这一角度,我国改革开放前的三十年包含8个经济周期,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则只包含5个周期,而且这5个周期中只有1个是基钦短周期,而有4个是朱格拉中周期。

周期数量的多少和长短反映了经济运行的平稳程度,基本经验是:周期数量越少,长度越长,则经济运行越平稳,反之则反是。

改革开放以来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经济运行正逐渐向“平稳的经济发展”的政策目标迈进。

最后,2009年正在开始新一轮的经济周期。

演变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消极影响,也对我国经济造成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冲击。

这些冲击主要表现在:外部需求降低、出口面临更大的压力、经济高速增长将难以实现。

在这种新形势下,考虑到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滞后效应,各大机构纷纷调低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预期,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9和2010年两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7.5%和8.5%。

不管是从现实宏观经济数据,还是从权威机构的预测值,我们认为,2009年将开始新一轮的经济周期,并极有可能在2012年达到这一周期的波峰。

(二)长期经济增长的总量和结构特征
总体而言,建国六十年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从绝对规模上看,国内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432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00670亿元,增长了696倍,年均增长5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则由1952年的119元增长到2008年的22640元,增长190倍。

从相对量来看,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其中增长最快的年份为1994年的35%,高于同等年限范围内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增长速度。

这其中,按照增长速度的快慢,可以将建国六十年划分为几个增长期:第一时期是1949-1953年的社会主义改造期,这一时期新中国刚刚建立,土地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轰轰烈烈地进行,曾经饱受三座大山欺压的民众终于可以拥有自己的土地进行自主生产,因此在这一时期新中国诞生的亢奋激励了民众的生产积极性,年均生产总值17.5%。

第二时期是1963-1965年的经济调整期,在经历了1958
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党中央充分认识到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所带来的危害,于1961年实施了“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的方针政策,把农村生产关系转到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范围内,有效地将单位过剩的职工转移到了农业生产上。

这一调整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效应只有在大饥荒过后的1963年才开始得到有效体现,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4%。

第三时期是1978-2008年的改革开放时期,这一时期虽然受到政治运动、亚洲金融危机以及通货紧缩的负面影响,但承包制自农村生产向城市工商乃至国家财政的推行极大地激发了各行各业的生产潜能,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逐渐完善、各种经济制度的改革和市场的逐步开放均有效地为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这一时期经济年均增长16.5%。

如果综合观察这三个时期的经济结构特征,我们便会发现:(1)中国经济的所有制结构经历了“多种所有制——单一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演变过程,这一演变过程也恰恰是经济取得高速增长的过程。

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过程中,多种所有制主要表现在以土地为主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同时并存,客观地说,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商品生产、经营创新以及就业创造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它与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难以兼容;在充分认识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利弊得失后,中国于1953年对其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并在1956年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公有制;1978年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得到中央的默许,并将其经营模式扩展到城市工商业乃至国家财政上,同时渐渐地引入多种所有制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以工业生产为例,1949-1957年经济结构中除包含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外,还有城乡个体,但其所占比例由1950年的26.3%下降到1957年的0.8%;直到1980年以后,城乡个体才重新得到发展,并同时引入了合资经营等多种所有制。

后来的数据证明,改革开放所引入的外商直接投资等多种所有制结构的存在和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产业结构调整频繁,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的主导优势基本形成,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势得到重视。

从各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来看,1949-1960年是产业结构调整最频繁的时期,如1949-1957间第一产业即农业占主导地位,而1958-1960年则是第二产业即工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居于中间地位;1961-1984年间第三产业的发展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于1970年开始形成,并一直以领先优势得到较快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则在1970年后开
始逐渐下降;1985年至今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势逐渐得到重视,因此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超越第一产业后,开始逐年上升,有超越第二产业的趋势。

(3)改革开放在带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强化了东部在“东、中、西”区域经济结构中的排序,凸显了中、西部与东部的收入差距,中部和西部的差距则逐渐缩小。

1952年,东部、中部和西部的人均国民收入分别为155.9元、113.1元和88元,比重为1.77/1.29/1;但在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三个地区的人均国民收入则分别为799.2元、337.8元和288.4元,比重为2.77/1.17/1;2007年,三个地区的收入比重则变为2.44/1.12/1,东部的比重虽有所下降,但仍然处于较高的位置。

表1 1981-2010年“金砖四国”经济增长率比较(%)
注:表中数据取各年经济增长率(按不变价格计算)的算术平均数,1981-1992年苏联数据缺省,2009-2010年的数据为预测值,数据来源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官方网站,/。

综合而言,中国建国以来的60年是经济高速增长的60年,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更为迅猛。

与世界其它国家相比,中国1981-2008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均高于世界各国和颇具发展潜力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增长水平,见表1。

在“金砖四国”中,中国经济增长率最高,拥有绝对领先优势。

但同时也应看到,中国的经济增长率正向合理水平趋近,要长期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存在条件约束;而印度和巴西的增长速度则在逐年加快,以印度为例,自1991年实施经济改革后,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增长率由1991-1995年的5.0%上升到2006-2010年的7.3%,并有持续上升的趋势。

以印度为首的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将对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构成竞争。

因此,如何寻求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