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患者护理常规
百日咳护理常规
![百日咳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ff82a14b360cba1aa911da97.png)
百日咳护理常规
一、执行一般传染病护理常规。
二、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隔离期限为病后40天或出现痉咳后30日,呼吸道分泌物应随时消毒。
三、注意合理安排休息,保证夜间睡眠充足,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剂。
病室应安静、温暖,空气新鲜,避免烟尘惊吓等一切不良刺激,减少探视,以防继发感染。
四、饮食以易消化、富营养的糊状饮食为宜,少食多餐,勿过冷或过热,呕吐后应再次进食,小儿喂食不宜过急。
五、保持口腔清洁,每天可用生理盐水清洗口腔3-4次,食后或呕吐后及时漱口,舌系带溃疡可涂2%龙胆紫,及时拭去鼻、眼部分泌物。
眼结膜出血者,以消炎类眼药水滴眼,鼻衄者以无菌棉球填塞。
六、痉咳发作时,可用手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扣病人背部,协助分泌物咳出,必要时可用吸痰器吸出痰液但动作应轻柔,痉咳过程发生呕吐,应注意防止呕吐物呛入气管。
七、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发现屏气、发绀,应及时拍背、吸痰、给氧,并进行人工呼吸。
咳嗽患者的护理
![咳嗽患者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61c4b8f54afe04a1b071dea7.png)
由此可知,无论外感或内伤所致的咳 嗽,均累及肺脏受病,由肺气不清,失于 宣肃所致。 咳嗽的病性:外感咳嗽一般为邪盛而正气 未虚;内伤咳嗽则多为脏腑正气虚弱所致。 咳嗽的病位:主要在肺,可涉及肝、脾、 肾。
【 辨证分型】 1、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 (2)风热犯肺 (3)风燥伤肺
2、内伤咳嗽 (1) 痰湿蕴肺 (2)痰热郁肺 (3)肝火犯肺 (4)肺阴亏耗
2、痰热遏肺 [症状]:喘咳气涌,胸部胀闷,痰多粘 稠色黄,或夹血色,伴身热。有汗。渴 喜冷饮。面红,咽干,尿赤,大便或秘, 苔黄或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方药]:桑白皮汤。 [护理]:
1)生活护理:病室应通风,凉爽,空气清新,温 湿度咳略低。穿衣盖被适中,不可太厚太重。 2)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易于消化,富有营养。 忌食辛辣、香燥、油腻、烟酒等助热动火之品。竹 笋、丝瓜、冬瓜能清化热痰,可适当多食。
2、观察喘证有无诱发或加重因素的存在, 是否与饮食不节、嗜好烟酒、异常气味的 刺激、过度劳累、精神刺激、气候变化等 有关,在施护时应当设法避免或消除喘证 诱发或加重因素。 3、注意观察喘促的伴随症状,如有无寒热, 汗出,痰的量、色、质以及排痰的难易等 情况,结合主症,可以审查病因,判断证 型。
3、注意观察喘促的伴随症状,如有无寒热,汗出, 痰的量、色、质以及排痰的难易等情况,结合主症, 可以审查病因,判断证型。 4、严密观察舌象的变化。舌质紫暗、舌下脉络怒 张发紫者,表明缺氧较为严重;舌质由紫暗变红, 多表示病情好转;舌红无苔或光嫩,常为病情危重 的现象。
喘证患者的护理
【概述】
(一)病名概念 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 动,不能平卧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证,严重者可导 致喘脱。作为一个症状,喘证可见于多种急、慢性 疾病的过程中,当喘成为这些疾病某一阶段的主证 时,即称为喘证。 (二)范围 喘证主要见于西医的喘息性支气管炎、肺部感染、 肺炎、肺气肿、心源性哮喘、肺结核、矽肺等疾病 中,当这些疾病出现喘证的临床表现时,可参考本 节进行辨证施护。
咳嗽的中医护理常规
![咳嗽的中医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1021aa55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7.png)
咳嗽的中医护理常规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冒、过
敏和呼吸道感染等。
中医护理常规可以有效缓解咳嗽症状,并促进
身体恢复健康。
以下是咳嗽的中医护理常规:
1.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持室内通风,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进
入房间,有助于排除空气中的湿气和污染物,减少咳嗽症状。
2. 保持身体温暖:保持适宜的室温,避免受凉。
穿暖和的衣物,尤其是头部和脖子部位,可帮助保持血液循环,并减少咳嗽的发作。
3. 饮食调理: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姜和葱蒜等。
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柠檬和猕猴桃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缓解咳嗽。
4. 适当休息:咳嗽时应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
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康复。
5. 温水漱口:用温水漱口可以缓解喉咙不适和咳嗽症状,可将
1杯温水搭配适量食盐进行漱口。
6. 中药调理:根据中医诊断,可以采用一些中药调理,如川贝、枇杷叶、浙贝母等,具有祛痰止咳、润肺定喘的作用。
但使用中药
时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注意合理用药。
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咳嗽症状严重或持续,请及时就
医并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咳嗽的护理常规
![咳嗽的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3df891babd64783e09122be8.png)
咳嗽护理常规【概念】咳嗽是因咳嗽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引起的突然剧烈的呼气运动,具有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气道内异物的作用,分为干性咳嗽(无痰或痰量甚少的咳嗽)和湿性咳嗽(伴有咳痰)两类。
【护理评估】1.健康史:询问有无呼吸道的感染、异物吸入史、刺激性气体或粉尘吸入、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
2.身体状况:咳嗽发生与时间、体位的关系;咳嗽的性质、程度、音色及有无发热、胸痛、呼吸困难、意识改变等伴随症状。
有无咳嗽无效或不能咳嗽,评估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气味等。
【护理措施】一、基础护理1.环境与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保持在18℃-20℃之间,湿度50%-60%,注意通风。
卧床休息,经常变化体位,咳嗽剧烈时采取半卧位。
2.饮食护理:清淡、易消化、足够热量的饮食,避免油腻、辛辣刺激食物,给予充足水分,适当增加维生素C。
二、对症护理:1.干性咳嗽:可给予湿化器使用,提高吸入气体湿度,达到湿润气道黏膜的作用,安抚患儿,遵医嘱予雾化以湿化舒张气道,避免接触过敏原、受凉、烟雾的环境。
2.湿性咳嗽:(1)指导有效咳嗽:患儿坐位,双脚着地,身体稍前倾,双手环抱一个枕头,进行数次深而缓慢的腹式呼吸,深吸气末屏气,然后缩唇(撅嘴),缓慢呼气,在深吸一口气后屏气3~5秒,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张口咳出痰液,咳嗽时收缩腹肌,或用自己的手按压上腹部,帮助咳嗽。
(2)雾化治疗:对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可遵医嘱进行雾化吸入,以此湿润气道黏膜、稀释痰液,改善症状。
(3)胸背部叩击与胸壁震荡:患儿年龄较小,不配合有效咳嗽时可采取胸背部叩击与胸壁震荡,使停滞在气道内的分泌物松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4)体位引流:大量痰液排出不畅时,可根据病变部位采取适当体位,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体外。
(5)机械吸痰:对于痰液粘稠无力咳出者,经口鼻腔进行负压吸痰。
三、用药护理遵医嘱应用抗生素、止咳及祛痰药物,用药期间注意观察用药疗效及不良反应。
医院患者咳嗽、咳痰护理常规
![医院患者咳嗽、咳痰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f382474b84868762cbaed5ba.png)
医院患者咳嗽、咳痰护理常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咳嗽发生与持续的时间、规律、性质、音色、发作程度及频率。
评估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气味和有无肉眼可见的异物等。
2.询问患者有无大量粉尘或有害气体的吸入史及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诱因。
3.评估咳嗽、咳痰是否与体位、时间、气候变化有关。
4.评估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观察有无发热、胸痛、呼吸困难、发绀、体重减轻等情况。
二、护理措施
1.按系统专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观察咳嗽、咳痰情况,详细记录痰液颜色、量和性质。
3.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注意通风;维持室温(18~20℃)和湿度(50%~60%);咳嗽剧烈且频繁者,宜取坐位或半坐卧位休息。
4. 无心、肾功能障碍患者,鼓励其每日饮水量 1.5~2L,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的摄入。
5.促进有效排痰,对于咳嗽咳痰无力者,遵医嘱采用胸部物理治疗,必要时予以吸痰。
6.及时采取痰标本送检。
7.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三、健康教育
1.保持环境舒适、洁净。
2.适当休息,减少机体能量消耗。
3.指导患者有效咳嗽,进行呼吸功能训练。
咳嗽咳痰护理常规
![咳嗽咳痰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3945b71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4a.png)
咳嗽、咳痰护理常规
1评估患者的病情、咳嗽、咳痰的性质和程度。
2提供整洁、舒适的环境,温湿度适宜,减少不良刺激。
3.嘱患者保持舒适体位,避免诱因,注意保暖。
4.嘱患者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足够热量的饮食,嘱患者多饮水。
5促进患者有效排痰,包括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湿化和雾化疗法、胸部叩击与胸壁震荡、体位引流以及机械吸痰等
6观察、记录患者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正确留取痰标本并送检。
7有窒息危险的患者,备好吸痰物品,做好抢救准备。
8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必要时行口腔护理。
9遵医嘱指导患者正确用药,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咳嗽、咳痰护理常规
![咳嗽、咳痰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3e73408baf1ffc4fff47ac29.png)
咳嗽、咳痰护理常规
1、病情观察
1.1、观察咳嗽的类型,发生时间和次数
1.2、观察咳痰次数,量及性状
1.3、观察有无伴发呕吐
2、护理措施
2.1、详细观察咳嗽和咳痰情况,准确记录痰量和痰外观,即时正确采取标本送检查以提供可靠的诊断指标;
2.2、做好祛痰工作使痰液及时排除体外;对痰量较多而自己又无力咳出病人要警惕痰液窒息,准备好吸引器等各种仪器设备保证及时清除痰液;
2.3、保持环境舒适、洁净,空气新鲜,合适温度(室温18℃-20℃)、湿度(60%左右),充分发挥上呼吸道自然防御功能;
2.4、给予充足水分以保证呼吸道粘膜的湿润及粘膜病变的修复,并有利于排出痰液;
2.5、有效咳嗽:小婴儿给予翻身拍背防痰堵窒息;大孩子鼓励坐起或站立,深呼吸后按住胸壁用力咳嗽后吐痰;
2.6、供给足够的营养,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2.7、做好卫生宣传,咳嗽时尽量避开其他患儿,防止病菌传给他人。
咳嗽中医护理常规(PPT)
![咳嗽中医护理常规(PPT)](https://img.taocdn.com/s3/m/51bd283ddd36a32d7375811a.png)
四、护理要点
(七)起居护理
➢ 慎起居,适寒暖,以防止外感时邪。 ➢ 保持室内一定的湿度和温度,空气流通,
禁止室内吸烟,防止灰尘和特殊气体的刺 激,家庭中尤应避免闻及油烟、煤味。
四、护理要点
(八)临证(症)施护
咳嗽中医护理常规
西充县中医医院•内四科
目录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 三、护理评估 四、护理要点
咳嗽
咳嗽指外感六淫,脏腑内伤,影响于肺所 致有声有痰之证,病位在肺,涉及脾、肾。 呼吸道感染、急性及慢性支气管炎、肺炎、 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脓肿等可参照本
病护理。
前言
一、病因
外感咳嗽为六淫之邪,从口鼻或皮毛而入,侵 袭肺系,或因吸入烟尘、异味气体,或起居不慎, 或过度疲劳,以致在天气冷热失常,气候突变的情 况下,外邪入客于肺导致咳嗽。
四、护理要点
(三)给药护理
➢ 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 ➢ 风寒、阳虚者中药宜热服,药后加盖
衣被,以助微微汗出。
四、护理要点
(四)饮食护理
➢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之品, 忌肥甘,油腻、煎炸、辛辣刺激性饮 食及烟酒。
➢ 风热、燥邪犯肺咳嗽宜食清热润肺化 痰之品。
➢ 肺肾阴虚咳嗽宜食生津、润肺、止咳 之品。
四、护理要点
(二)病情观察,作好护理记 ➢录注意观察咳嗽声音、时间、性质、节律和
咳出痰的性状、颜色气味等特征,以及有 无恶寒发热、紫绀、汗出等伴随症状。 ➢ 胸痛气促、久咳、痰中带血,立即报告医 师,配合处理。 ➢ 痰呈黄绿色脓性痰,或大咳血时,立即报 告医师,配合处理。 ➢ 年老久病,痰不易咳出,出现体温骤降、 汗出、尿少、头昏、心悸、嗜睡、四肢不 温等脱证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咳嗽中医护理常规
![咳嗽中医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771e900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72.png)
咳嗽中医护理常规中医咳嗽护理常规:咳嗽是一个常见的症状,中医认为咳嗽是由于肺经失于宣降,并受到外感风寒、火热等病邪的侵袭所引起的。
中医护理咳嗽的方法多样,可以通过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穴位按摩等来缓解咳嗽症状。
以下是中医护理咳嗽的常规方法。
1.温室蒸感:适用于以风寒感冒引起的咳嗽。
在蒸感的过程中,将热蒸气引入体内,能够温暖肺脏,改善气血循环,促进痰液排出。
2.定期进行穴位按摩:按摩肺俞穴、肺腑穴、太渊穴等穴位,可以刺激经络,调理肺脏功能,改善咳嗽症状。
3.保持室内空气湿润: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可以防止呼吸道黏膜干燥,减少刺激,缓解咳嗽。
4.忌烟、酒、辛辣刺激食物:烟、酒以及辛辣刺激食物会刺激呼吸道,加重咳嗽症状,所以在咳嗽期间要尽量避免。
5.合理调节饮食:咳嗽期间可以适当选择滋阴降火、清热化痰的食物,如梨、雪梨、沙梨等水果,藕、茭白、莴苣等蔬菜,绿豆、扁豆等蔬菜。
6.饮食起居规律:保持规律的饮食和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咳嗽。
7.合理运动: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可以增加肺部功能和免疫力,改善咳嗽症状。
8.中药调理:根据不同的咳嗽症状,可以选用不同的中药调理。
如风寒咳嗽可以使用葱白煮鸡蛋、川贝炖梨等,燥嗽痰黄可以使用淡竹叶决明子煲羊肉等。
9.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理气血,平衡阴阳,促进痰液排出,缓解咳嗽症状。
总之,中医护理咳嗽的常规方法包括温室蒸感、穴位按摩、保持空气湿润、忌烟酒辛辣食物、合理调节饮食、规律饮食起居、合理运动、中药调理、针灸疗法等。
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咳嗽患者缓解症状,恢复健康。
医院咳嗽与咳痰患者的护理常规
![医院咳嗽与咳痰患者的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9abc40b3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35.png)
医院咳嗽与咳痰患者的护理常规(一)定义咳嗽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咳嗽是一种反射性防御动作,通过咳嗽可以有效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和进入气道内的异物。
咳嗽是由于延髓咳嗽中枢受刺激引起的。
但咳嗽也有不利的一面,它可使呼吸道内感染扩散,剧烈的咳嗽可导致呼吸道出血,甚至诱发自发性气胸等。
因此若长期、频繁、剧烈咳嗽影响工作、休息,则为病理状态。
咳痰是气管、支气管的分泌物或肺泡内的渗出液,借助咳嗽将其排出称为咳痰。
(二)护理评估1.病因评估(1)呼吸道疾病:从鼻咽部至小支气管整个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时,可引起咳嗽。
咽喉炎、喉结核、喉癌等可引起干咳,气管-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内膜结核及各种物理(包括异物)、化学、过敏因素对气管、支气管的刺激以及肺部细菌、结核菌、真菌、病毒、支原体或寄生虫感染以及肺部肿瘤均可引起咳嗽和(或)咳痰。
呼吸道感染是引起咳嗽、咳痰最常见的原因。
(2)胸膜疾病:如各种原因所致的胸膜炎、胸膜间皮瘤、自发性气胸或胸腔穿刺等均可引起咳嗽。
(3)心血管疾病:当二尖瓣狭窄或其他原因所致左心衰竭引起肺淤血、肺水肿,或因右心及体循环静脉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时,肺泡及支气管内漏出物或血性渗出物,刺激肺泡壁及支气管黏膜,引起咳嗽。
(4)中枢神经因素:从大脑皮质发出冲动传至延髓咳嗽中枢,可随意引致咳嗽或抑制咳嗽反射,脑炎、脑膜炎时也可出现咳嗽。
2.症状评估(1)咳嗽的性质:咳嗽无痰或痰量甚少,称干性咳嗽,见于急性或慢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初期、喉癌、气管受压、支气管异物、支气管肿瘤、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二尖瓣狭窄以及胸膜炎等;咳嗽伴有痰液称湿性咳嗽,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和空洞型肺结核等。
(2)咳嗽的时间和节律:突然出现的发作性咳嗽,常见于吸入刺激性气体所致急性咽喉炎、气管与支气管异物、百日咳、气管或支气管分叉部受压迫等,少数支气管哮喘也可表现为发作性咳嗽。
长期慢性咳嗽,多见于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肺脓肿、肺结核等。
咳嗽的护理常规范文
![咳嗽的护理常规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2511f10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8.png)
咳嗽的护理常规范文咳嗽是一种非特异性反应,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感染、过敏、气管痉挛等。
咳嗽是人体正常的防御反应,可以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和分泌物。
但是,长时间的咳嗽会给人体带来很大的不适和困扰,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的护理。
1.保持空气湿润:干燥的空气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加重咳嗽症状。
可以通过加湿器、用湿毛巾覆盖在暖气片上等方式来增加空气湿度。
此外,多饮水、吃水果等也有助于保持体内水分充足,减少咳嗽。
2.适度休息:休息对恢复健康非常重要,能够帮助身体抵抗疾病。
咳嗽时,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给身体足够的休息时间。
3.合理饮食:良好的饮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健康。
咳嗽时,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品,如辛辣食物、咖啡、酒精等,以免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咳嗽加重。
此外,可以适量摄入一些养生食物,如蜂蜜、梨子等,有助于缓解咳嗽。
4.注意保温:咳嗽时,身体容易出汗,体温下降,容易引起感冒等其他病症。
因此应注意保暖,穿上适当的衣物,避免受凉。
5.局部护理:对于一些引起咳嗽的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可以进行局部护理,如用温盐水漱口、热水洗脸等,以减轻症状。
6.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咳嗽时,要尽量遵守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能力。
7.避免刺激:尽量避免接触一些对呼吸道刺激性较强的物质,如烟尘、化学物质等。
同时,也要避免频繁清嗓子,这样会反复刺激咳嗽神经,使咳嗽症状加重。
8.积极治疗:对于咳嗽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并按医生要求进行治疗。
同时,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按医嘱用药,如使用止咳药、祛痰药等。
9.减少环境刺激:对于过敏性咳嗽的患者,应尽量减少接触过敏原,如花粉、灰尘、宠物等。
可以做好室内清洁工作,保持房间干净整洁,避免尘螨滋生。
总之,对于咳嗽这一常见症状,除了积极治疗外,日常的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饮食、适度休息、保持空气湿润等措施能够有效缓解咳嗽症状,促进康复。
慢性咳嗽的护理要点
![慢性咳嗽的护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88bff2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2.png)
慢性咳嗽的护理要点慢性咳嗽是一种持续超过8周的咳嗽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患有慢性咳嗽的患者,给予适当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慢性咳嗽的护理要点。
一、饮食护理饮食对于慢性咳嗽的患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需要确保均衡的营养摄入。
建议患者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番茄等,以增强免疫力。
其次,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品、油腻食物和烟酒等,以免加重咳嗽症状。
最后,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多喝水可以有效稀释痰液并促进排出。
二、环境护理慢性咳嗽的患者需要呼吸清洁的空气,因此对环境的护理尤为重要。
首先,要保证室内空气的湿度适宜,可以通过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湿毛巾等方式来增加空气湿度。
其次,要避免患者接触室内外的空气污染源,如烟雾、灰尘等。
最后,要保持室内的清洁卫生,定期打扫卧室、客厅等区域,确保空气的清新。
三、合理用药在慢性咳嗽的治疗中,合理用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首先,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止咳药、祛痰药等药物。
其次,要避免盲目使用抗生素,因为慢性咳嗽多数由病毒引起,使用抗生素是没有益处的,并且容易导致药物耐药性。
最后,遵循药物的使用规范,按时按量服药,并及时向医生汇报药物的疗效与副作用。
四、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慢性咳嗽的护理同样非常重要。
首先,要保持充足的睡眠,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和恢复机体功能。
其次,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休息与活动相结合,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环境中。
最后,要建立规律的运动习惯,适度的运动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痰液的排出。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咳嗽患者的护理要点主要包括饮食护理、环境护理、合理用药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通过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慢性咳嗽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不同,建议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及时与专业医生交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字数:512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咳嗽患者护理常规
咳嗽是邪客系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以咳嗽、咳痰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肺,涉及肝、脾、肾。
多见于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慢性支气管炎。
辩证:风寒袭肺、风热犯肺、燥邪伤肺、痰热郁肺、肝火犯肺、痰湿蕴肺、肺阴亏虚。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咳嗽的病因、病性、病位、病程。
2.痰液的性状、气味及颜色。
二、护理措施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咳嗽剧烈者宜卧床休息,必要时取半卧位,痰多者取侧卧位,经常变换体位,将痰排出,必要时协助叩背。
3.注意观察咳嗽声音、时间、性质、节律和痰液的性状、颜色、气味等特征,以辩证内外虚实,观察有无恶寒发热、发绀、汗出等伴随症状;胸痛气促、久咳、痰中带血;痰呈黄绿色脓性痰,或大咯血时;年老久病,痰不易略出,出现体温骤降、汗出、尿少、头昏、心悸、嗜睡、四肢不温等脱证时,报告医生,配合处理。
4.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风寒阳虚者,中药室热服、药后加盖衣被,以助微微出汗;痰热壅肺、肝火犯肺者,中药宜温凉服。
5.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忌肥甘、油腻、辛辣、过咸之品,忌烟酒,多饮水。
风热、燥邪犯肺咳嗽宜食清热润肺化痰之品,如:藕粥、梨、枇杷等水果;肺阴虚咳嗽宜食生津、滋阴、润肺、止咳之品,如:银耳百合粥,可多食水果。
6.情志护理:保持精神愉快,对久咳不愈和肝火犯肺咳嗽的患者,做好情志调护,避免精神刺激,学会自我调节。
7.临证(症)施护:风寒束肺咳甚者,遵医嘱给予背部大椎、肺俞、风门等穴拔罐;风热、燥邪犯肺咳嗽,干咳、痰少、黏稠难咳,遵医嘱予中药雾化吸人。
三、健康教育
1.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能力。
2.注意四时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物,注意寒暖,预防感冒。
3.有咳嗽病史的患者,可做鼻部保健按摩。
四、出院回访
1.鼓励患者适当户外活动,平时注意身体锻炼,以增强体质。
2.改善生活环境,消除烟尘及有害气体的污染。
3.定期来门诊随访,病情变化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