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技术要求

合集下载

弱电招标技术要求

弱电招标技术要求

弱电招标技术要求一、引言弱电系统是指建造物中的低电压、低电流、低功率的电气系统,包括但不限于通信系统、安防系统、监控系统等。

为了确保弱电系统的设计、施工和维护质量,本文将详细介绍弱电招标技术要求。

二、通信系统技术要求1. 网络设备a. 网络交换机:采用千兆以太网交换机,支持VLAN功能,端口数量不少于24个。

b. 路由器:支持多种协议,包括但不限于IP、TCP、UDP等,具备较大的转发能力。

c. 无线接入点:支持IEEE 802.11ac标准,覆盖范围广,信号强度稳定。

d. 光纤收发器:用于光纤传输,支持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e. 光纤配线架:采用19英寸标准结构,具备良好的连接性和可靠性。

2. 电话系统a. IP电话:支持SIP协议,具备高清音质和可靠的通话稳定性。

b. 电话交换机:支持多种接口,包括摹拟接口和数字接口,具备良好的扩展性。

c. 电话配线架:采用19英寸标准结构,具备良好的连接性和可靠性。

d. 电话终端:支持多种功能,包括呼叫转移、会议通话等。

三、安防系统技术要求1. 门禁系统a. 门禁控制器:具备多种验证方式,包括刷卡、密码等,支持联网管理。

b. 门禁读卡器:采用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具备高读取成功率。

c. 门禁管理软件:具备权限管理、事件记录等功能,易于使用和管理。

2. 监控系统a. 摄像机:支持高清分辨率,具备良好的图象质量和低光照性能。

b. 视频录相机:支持多种存储介质,包括硬盘、网络存储等,具备远程回放功能。

c. 监控管理软件:具备实时监控、录相回放、报警处理等功能,易于使用和管理。

四、其他技术要求1. 系统集成a. 所有弱电系统应具备良好的集成性能,能够实现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和交互。

b. 系统集成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各子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2. 施工要求a. 弱电系统的施工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b. 施工过程中应遵循设计方案,确保弱电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得到有效实现。

通讯系统技术规范标准最新

通讯系统技术规范标准最新

通讯系统技术规范标准最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通讯系统技术规范标准也在不断更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

以下是最新的通讯系统技术规范标准的概述:引言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通讯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通讯系统的高效、安全和可靠,制定一套全面的技术规范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1. 通讯系统分类通讯系统可分为有线通讯和无线通讯两大类。

有线通讯包括电话线、光纤等,而无线通讯包括蜂窝网络、卫星通讯等。

2. 通讯技术标准- 2.1 有线通讯标准- 电话线通讯:遵循国际电信联盟(ITU)的G.703标准。

- 光纤通讯:遵循ITU-T G.657标准,确保光纤网络的兼容性和性能。

- 2.2 无线通讯标准- 蜂窝网络:遵循3GPP组织制定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和5G NR(New Radio)标准。

- 卫星通讯:遵循国际卫星通信组织(INTELSAT)的标准。

3. 通讯协议通讯协议是确保不同设备间能够顺利交换信息的规则。

最新的通讯协议包括:- TCP/IP协议:用于互联网通讯。

- HTTP/HTTPS协议:用于网页浏览和数据加密传输。

- MQTT协议:用于物联网(IoT)设备的轻量级通讯。

4. 安全性要求通讯系统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最新的安全技术规范包括:- 加密技术:如AES(高级加密标准)和RSA(公钥加密算法)。

- 身份验证机制:如多因素认证(MFA)和生物识别技术。

- 安全协议:如TLS(传输层安全协议)和IPSec(网际协议安全)。

5. 兼容性和互操作性为了确保不同系统和设备间的无缝连接,最新的通讯系统必须具备高度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这包括:- 遵循开放标准:如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

- 支持多种通讯协议:确保不同设备和平台间的通讯无障碍。

6. 环境适应性通讯系统需要在各种环境下都能稳定运行,最新的技术规范强调了对环境适应性的要求:- 抗干扰能力:如电磁兼容性(EMC)标准。

列车数字无线调度通信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列车数字无线调度通信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一、概述随着铁路运输系统的不断发展壮大,列车数字无线调度通信系统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列车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技术要求的角度出发,探讨列车数字无线调度通信系统的总体技术要求,以期为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决策者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二、系统架构设计1. 可靠性要求:列车数字无线调度通信系统的系统架构设计应具备高可靠性,能够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常运行,不会因为单点故障而影响列车运输的正常进行。

2. 灵活性要求:系统架构设计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列车型号、不同运输线路的需求,同时能够进行快速的配置和调整,提高系统的适用性。

三、通信技术要求1. 数据传输速率要求:列车数字无线调度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应具有足够的高速性,能够确保各类数据的及时、准确传输,以保障列车运输的安全和有效性。

2. 抗干扰能力要求:系统应具备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稳定工作,确保通信的畅通和准确性。

四、安全性要求1. 数据加密技术要求:系统应采用先进的数据加密技术,确保列车之间的通信数据不受非法势力的侵扰和窃取,防止信息泄露带来的安全隐患。

2. 权限管理要求:系统应具备健全的权限管理机制,对于不同级别的用户能够进行有效的身份识别和权限控制,以确保系统运行安全和管理合理。

五、故障诊断与维护技术要求1. 远程诊断能力:系统应具备远程诊断的能力,能够实时监测系统的运行状况,发现故障并进行快速的诊断和修复。

2. 维护便捷性要求:系统应具备一定的维护便捷性,使得系统的维护人员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设备的检修和保养,降低维护成本和提高运维效率。

六、结语列车数字无线调度通信系统的总体技术要求包括系统架构设计、通信技术要求、安全性要求以及故障诊断与维护技术要求等方面。

这些要求不仅体现了系统要具备高可靠性、高速性、高安全性和易维护性,同时也要求系统能够满足不同列车型号、不同运输线路的需求,保障列车运输的安全和有效性。

调度通信系统技术要求

调度通信系统技术要求

调度通信系统技术要求一、总则二、设备运行环境条件三、主要技术参数要求调度电话交换机采用多CPU集中分散控制方式。

系统结构简洁、高度模块化、可编程器件。

无阻塞交换网络,单槽容量可达128线。

公共部件可热备,能进行自动、手动切换,电信级热插拔,各分盘可带电热插拔,不会影响正常通信。

系统采用大容量flash存储器,具备数据掉电保护功能。

内置式电脑话务员,可对外线拨入用户提供语音提示。

调度员能集呼、组呼。

话机配置及号码分配,可由维护终端设定。

具备中继多局向处理能力。

用户可分群。

具备主叫号码与系统时间显示功能。

系统支持中国1号随路信令(DP、DTMF、MFC),可与任何制式的交换设备组网。

用户与中继板,槽位兼容可混插。

容量按需配置。

具备中继汇接能力。

采用本机组网,可实现等位拨号、全网强拆强插、操作一键到位等功能。

主机柜总成:1套含机柜、插箱、母板等。

主控板(CPU):2块(双热备份)完成检测、分析、控制接续等功能,采用INTEL80188处理器。

CPU互为热备份,备份CPU不断检查运行CPU的运行情况,发现故障自动切换。

综合网络板(NET):一块提供无阻塞时分交换网;系统工作时钟;会议电话处理模块;8路串行通讯接口模块;TTL与RS422间电平相互转换模块。

包括8路DTMF、MFC收号器,并提供系统所需的450Hz信号音、900Hz催挂音、音乐信号、提示语音等。

模拟用户板(ASL):6块48门提供8路模拟用户接口,各用户接口采用厚膜电路,完成BORSCHT的全部功能。

有过流过压保护及三防措施。

环路中继板(AT2):1块8门8路环路中继接口,采用厚膜电路。

线路信号为直流环路信号。

防爆自动电话机(含防爆扬声器)3台扩音呼叫防爆自动电话机的接口为两线制,能与各种制式的交换机配接使用,与国外同类型产品可兼容。

话机的防爆腔体采用铝合金材料铸造,设备需要具与极好的抗振能力,且造型美观,防腐耐用。

与防爆扬声器配接可实现扩音功能高清液晶触摸屏智能调度台触摸屏数字调度台含高清晰度数字化全方位可视的液晶触摸屏和调度话机。

浅谈通信传输的常见问题与技术要求

浅谈通信传输的常见问题与技术要求

浅谈通信传输的常见问题与技术要求一、通信传输的常见问题(一)信号干扰问题信号干扰问题是通信传输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

根据不同情况,可以分为两类:1、内部干扰:即传输中信道内信号的相互干扰,通常是因为信道使用频率过高,不同信号之间产生了相互干扰。

解决此类问题需要对传输信号进行调制设计,使其能够在信号之间产生足够的隔离作用。

2、外部干扰:通常是由其他设备引起的信号干扰,如电磁辐射、电源干扰等。

解决此类问题需要采用屏蔽技术、隔离技术、滤波技术等。

(二)传输延时问题信号传输延时是指在信道中传输一段时间后,信号到达的时间与原信号产生时间之间的时间差。

延时过高会导致数据丢失、传输速度下降等问题。

解决此类问题需要通过延时补偿技术、检测技术等进行改善。

(三)带宽限制问题传输带宽受限是通信传输中比较重要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传输介质的带宽有限,只有通过技术手段才能提高带宽的利用率。

解决此类问题需要采用多址技术、多路复用技术、频分复用技术等。

(四)安全问题在通信传输中,数据的传输安全需要得到保障,否则会导致部分数据泄露、被篡改或被窃听。

解决数据安全问题需要采用数据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等。

(五)多路径干扰问题多路径干扰问题是指在传输过程中,信号同时走了多条路径,并且不同路径的信号到达时间又会存在差别,导致信号合成不准确的问题。

解决此类问题需要采用自适应均衡技术、多径补偿技术等。

二、通信传输的技术要求(一)高信噪比在进行数据传输之前,需要对数据进行编码、调制等处理,使得数据信号的强度大于噪声信号的强度,从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信噪比也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要求。

(二)高带宽利用率通信系统将信息传递到目标地点,并不是一直使用整个带宽,这使得带宽利用率变得至关重要。

提高带宽利用率的方法包括多地址技术、多路复用技术、频分复用技术等。

(三)高速传输现代通信系统的设计一般都具有高速传输的特点,这是为了满足快速、准确的通信需求。

中国通信系统铁路通信工程技术标准

中国通信系统铁路通信工程技术标准

中国通信系统铁路通信工程技术标准1. 引言本文档是关于中国通信系统铁路通信工程技术标准的介绍。

铁路通信是现代铁路运输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提供高效、安全和可靠的通信网络,使得铁路运输能够更加顺畅和可管理。

中国通信系统铁路通信工程技术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铁路通信工程的设计、建设和运维,以确保通信系统的高质量和可靠性。

2. 标准内容中国通信系统铁路通信工程技术标准包含以下内容:2.1 通信系统设计和规划•通信系统设计要求:包括通信设备的布局、通信信号的传输、安全机制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通信系统能够满足铁路运输的需求;•通信系统规划指南:提供了通信系统规划的准则和原则,以帮助工程师进行科学的系统规划;•通信设备选型和配置:介绍了通信设备的选型和配置原则,以确保设备的兼容性和可靠性;•网络拓扑设计:描述了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设计原则,以确保通信网络的高可用性和可扩展性。

2.2 通信设备安装和调试•通信设备安装要求:详细描述了通信设备的安装、布线和调试过程中的要求和步骤;•通信设备调试和测试:介绍了通信设备调试和测试的方法和流程,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通信设备维护和保养:描述了通信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3 通信系统运维和管理•通信系统运维指南:提供了通信系统运维的准则和原则,以确保通信系统的高可用性和稳定性;•故障排除和问题分析:介绍了通信系统故障排除和问题分析的方法和流程,以快速解决故障和问题;•通信系统监控和报警:描述了通信系统监控和报警的原则和方法,以确保系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3. 适用范围中国通信系统铁路通信工程技术标准适用于铁路通信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维工作。

不同类型的铁路运输系统(如城市轨道交通、高铁等)都可以参考本标准进行通信系统工程的实施。

4. 标准的实施中国通信系统铁路通信工程技术标准应作为铁路通信工程项目的参考指南。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以满足项目的需求。

浙江省地方标准-【高速公路联网运行收费、监控、通信系统技术要.

浙江省地方标准-【高速公路联网运行收费、监控、通信系统技术要.

ICS 03.220.30R 10备案号:DB33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T 747—2009 I目录前言............................................................................ III 引言.. (IV)高速公路联网运行收费、监控、通信系统技术要求 (1)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15)3 术语和定义 (1)4 总体要求 (3)4.1 系统总体框架 (3)4.2 联网运行原则 (3)4.3 系统建设 (3)4.4 系统运行管理 (4)5 收费系统技术要求 (4)5.1 一般规定 (4)5.2 系统总体框架 (6)5.3 系统构成与功能 (6)5.4 联网收费系统软件 (15)5.5 收费资金拆分结算流程 (16)5.6 联网收费数据传输 (17)5.7 联网测试 (21)5.8 其他 (21)6 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21)6.1 一般规定 (21)6.2 系统总体框架 (22)6.3 系统构成与功能 (22)6.4 监控外场设施布设原则 (29)6.5 隧道交通监控设施布设原则 (30)6.6 监控数据联网 (31)6.7 视频图像联网 (34)6.8 联网监控软件 (34)6.9 联网测试 (35)7 通信系统技术要求 (35)7.1 一般规定 (35)7.2 通信系统总体框架 (36)7.3 系统构成 (37)7.4 路段通信网接入骨干网的方式 (44)7.5 联网测试 (45)8 数据安全要求 (46)8.1 一般规定 (46)DB33/T 747—2009II 8.2 安全体系框架 (46)8.3 安全保障体系 (46)8.4 应用安全 (49)8.5 收费介质安全 (50)8.6 安全管理工作机制 (50)附录 A (规范性附录)联网运行收费系统业务操作流程 (53)附录 B (规范性附录)联网运行收费系统主要设备技术要求............................61附录 C (规范性附录)联网收费IC 卡安全管理技术要求................................65附录 D (规范性附录)非接触式IC 卡读写器技术要求 (74)附录 E (规范性附录)联网运行监控系统设备数据格式 (82)附录 F (规范性附录)联网运行视频图像字符叠加格式要求............................95附录 G (规范性附录)联网运行IP 视频编解码器技术要求..............................98 附录 H (规范性附录)联网运行监控系统主要设备技术要求...........................100 附录 I (规范性附录)骨干通信站站址布设及汇接路段规划............................102 附录 J (规范性附录)联网运行通信系统主要设备技术要求............................106 附录 K (规范性附录) IP地址规划表............................................... 108 附录 L (规范性附录)域名分配表................................................. 110 附录 M (规范性附录)高速公路专用电话网编号规划表...............................112 附录 N (规范性附录)骨干通信网光纤预留表.......................................114 参考文献 .. (114)DB33/T 747—2009 III 前言本标准为推荐性标准本标准附录A~附录N均为规范性附录。

通信系统技术规格书

通信系统技术规格书

第1章通信系统10.1 概述1)对于本技术规格书要求,承包人应逐项做出实质性响应,对于功能要求条款,应给出简要的实现方式或解决方案,对于技术规格条款,应给出实际具体指标。

如有与标书指标不同之处要做出详细说明。

2)无论本技术要求书有无明确规定,承包人都有责任使本工程的系统功能与管理能力最大限度满足发包人对通信系统使用功能的需要,符合现行ITU标准。

3)承包人所推荐的各系统设备的性能及特性应符合信息产业部及国家无线电委员会的现行及最新标准及GMDSS及ITU-R标准。

4)承包人应分别列出各系统设备的主要项目清单,包括主设备、辅助设备、安装材料等。

5)承包人提供的各系统设备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即除了必要的主设备外,必须的辅助设备,包括各种相关的接口、各种软件、直流电源设备、配线设备、内部连接线缆及插接头单元、安装工具也应提供。

6)承包人所提供的主设备的处理能力计算应满足最终容量需求,将来扩容时可以不增加处理器的硬件。

7)承包人的责任:承包人应负责系统设备的供货、安装指导、测试、开通、并负责机房及接地等辅助设施的施工,对发包人技术人员的培训。

8)承包人的技术建议书应包括下列内容(各单项设备分别单列)(1)对技术规格书内容的逐项答复。

(2)各单项系统设备的详细介绍。

(3)设备计算及设备数量表。

(4)硬件描述,包括:功能、指标、系统原理,系统结构、电路连接图、错误的判断和恢复等。

(5)软件描述,包括:功能、开发工具、运行方法等。

(6)接口描述,包括:接口类型、电气特性、信令、数据格式等。

(7)完整的系统装配图,包括设备尺寸、设备重量、相关接口、安装位置及空间、线缆走向等。

(8)机房设备布置图及联网方式图。

(9)辅助设备的介绍。

(10)其它技术资料。

(11)系统设备介绍和其它技术资料中至少应包括。

a.系统主体结构。

b.系统设备性能。

c.信号及信令方式。

d.软件系统。

e.操作与维护。

f.软硬件可靠性、MTBF及计算方法。

重庆6号线通信系统初步设计技术要求

重庆6号线通信系统初步设计技术要求

8.通信系统8.1设计范围重庆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一期工程通信系统由专用通信、公众通信和警用通信三大通信系统构成,包括一期工程范围内的16座车站、区间、1座车辆段及综合维修基地、1座控制中心(一、三、六号线合建)、1(2)座主变电站的通信系统工程设计,同时考虑预留与二期续建工程相衔接的条件。

8.2主要规范和标准50157-2003);;;;;8.3一般要求,并适当考虑远期的扩展需要;公众通信系统应能将移动运营商的通信延伸至地下车站和隧道;警用通信系统应能将地面公安无线通信延伸至地下车站和隧道,并为警务站、派出所、轨警分局的公安值班员提供全线车站公共场所的详细监控图像。

通信系统组网必须安全可靠,先进实用,经济合理,扩充方便,维护简单。

能与重庆轨道交通既有及在建线路的通信网络互联,并为今后其它线的接入预留一定的条件。

,当出现异常情况时,通信系统应能迅速转变为应急通信,为防灾、救援和事故处理的指挥使用提供方便。

,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优先选用国产设备。

,并采取适当的冗余,故障时自动切换并报警,控制中心可监测和采集车站设备运行状况并记录、保存。

,选用体积小、重量轻、耗能少、防尘、防锈、防震、防潮、防晒的设备和材料,并不得侵入设备限界。

1)温湿度、防护等级及振动冲击条件,见下表:2)设备限高:室内≤2200mm,隧道及高架桥内符合设备限界要求。

3)通信机房地面均布荷载设备室不小于600Kg/m2,电源室不小于1200Kg/m2。

8.4专用通信系统1)传输系统应具有可靠、冗余、可扩展、可重构和灵活的特性。

传输网络的传输服务质量及接口功能,应符合国家标准及原邮电部标准。

传输设备及媒体应具有良好的抗电磁干扰功能,足够的带宽及灵活的分下/插入功能。

2)传输网络应能传输地铁运营管理所需的语音、数据、图像等各种信息,主要有以下内容:(1)各种调度电话;(2)站间行车电话;(3)无线通信;(4)公务电话;(5)有线广播;(6)闭路电视监控信号;(7)时钟信号;(8)计算机网络信息;(9)乘客信息系统信息;(10)公众通信信息;(11)警用通信信息;(12)通信系统本身的管理、监控信息;(13)综合监控信息;(14)自动售检票信息;(15)列车自动监控信息;(16)其它运营维护数据或信息。

多模通信系统 通用技术要求

多模通信系统 通用技术要求

多模通信系统通用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多模通信系统的系统组成、系统功能、系统性能要求、通信对象基本要求和系统验证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多模通信系统的设计、产品制造、使用及维护管理。

2 系统组成2.1 系统总体架构系统由服务器(短波服务器、超短波服务器、甚高频服务器、多模通信系统服务器)、多模通信系统控制器、电台(短波电台、超短波电台、甚高频电台)、公网电话系统、客户端(电脑客户端、手机客户端)组成,服务器、控制器、客户端通过IP网络互联,控制器与电台通过硬件接口直接相连。

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总体架构图2.2 多模通信系统控制器功能架构多模通信系统控制器功能架构如图2所示。

图2 多模通信系统控制器功能架构图2.3 多模通信系统服务器功能架构多模通信系统服务器功能架构如图3所示。

图3 多模通信系统服务器功能架构图3 系统功能3.1 语音呼叫3.1.1 单呼由中心或客户端呼叫不同电台或公网电话系统。

3.1.2 组呼预先将系统内不同的终端(短波电台、超短波电台、甚高频电台、公网电话)编入同一通话组,实现组内所有对象的跨频段通信。

3.1.3 群呼依据任务及需求的变化,可以对不同的通话组或电台任意建立临时的通话群组,实现通信。

3.2 电台远程控制电台远程控制功能包括:——短波电台远程控制;——超短波电台远程控制;——甚高频电台控制;——公网电话系统远程控制。

4 系统性能要求4.1 语音要求4.1.1 语音传输延时4.1.1.1 系统之间语音通信采用基于UDP协议的RTP协议完成。

4.1.1.2 系统整体语音传输抖动小于100毫秒。

4.1.1.3 传输给甚高频系统的抖动小于60毫秒。

4.1.2 语音编码4.1.2.1 系统至少支持G711、G729A两种编码要求,并可根据发起呼叫端的语音编码方式自动匹配。

4.1.2.2 系统可以根据网络情况自动选择编码模式。

4.1.3 语音通话容量系统至少支持16个通话对象建组及200个通话成员。

无线通信系统规范

无线通信系统规范

无线通信系统规范一、简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无线通信系统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通信手段,也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然而,由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复杂性以及各方利益的纷争,规范的制定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无线通信系统的规范,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二、频谱管理规范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是其运行的基础和核心。

为了避免频谱的混乱和浪费,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频谱管理规范。

首先,各频段的使用范围和用途应当明确规定,以避免不同频段之间的干扰。

其次,所有频段的使用权限应当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分配,以保证各方的公平利益。

此外,频谱的监测和管理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频谱使用中的问题。

三、设备技术规范无线通信系统的设备技术规范主要包括了设备的传输功率、频率稳定度、带宽等方面的要求。

首先,设备的传输功率应当符合国家和相关标准的规定,以避免对其他用户的干扰。

其次,设备的频率稳定度应当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以确保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此外,设备的带宽也应当满足实际需求和技术要求,以保证数据传输的效率和质量。

四、网络安全规范随着无线通信系统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制定网络安全规范变得至关重要。

首先,各类无线通信设备应当具备安全验证和加密功能,以保证用户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其次,网络安全监测系统应当得到完善,及时发现和阻止各类网络攻击和威胁。

最后,用户应当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加强自身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五、服务质量规范无线通信系统的服务质量对用户的体验和满意度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制定相应的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通信运营商应当建立健全的服务监督和投诉渠道,及时解决用户的问题和纠纷。

其次,通信网络的覆盖范围和信号强度应当得到优化和改善,以保证用户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够顺畅使用。

此外,通信设备的故障率和维修服务也是影响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应当得到加强。

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射频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射频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警用数字集群(pdt)通信系统射频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1. 引言1.1 背景近年来,数字通信技术迅猛发展,尤其是在警用领域中,警用数字集群通信系统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通信手段。

该系统能够有效提升警察部门的通信效率和应急响应能力,实现信息的快速传输和共享。

然而,在使用警用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时,面临着射频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等方面的挑战。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对警用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射频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对射频设备技术要求的分析,可以确保该系统在不同环境下具有足够的频率覆盖范围、功率输出以及敏感度与抗干扰能力。

同时,探讨适合该系统的测试方法可以保证设备符合相关标准,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1.3 意义与价值警用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作为公安部门重要工具之一,对于日常执勤、紧急救援和反恐任务等方面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因此,对该系统的射频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通过合理的技术要求和科学有效的测试方法,可以确保警用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公安工作效率,维护社会治安。

以上是文章“1. 引言”部分的内容,针对背景、研究目的以及意义与价值进行了详细描述。

接下来将展开讨论警用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概述、射频设备技术要求分析、测试方法探讨以及结论与展望等相关内容,以全面阐述警用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射频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2. 警用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概述2.1 技术发展历程警用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是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的一种先进通信技术。

在过去,传统的模拟通信系统无法满足警察部门在应急救援、执法行动等方面的需求。

因此,人们开始探索新型的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来弥补这些不足之处。

首次引入数字集群通信技术的警用系统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当时,一些国家开始开发基于数字频率调制(FM)技术的警用通信系统,并相继推出了第一代数字集群通信设备。

即时通信系统功能及互联互通技术要求

即时通信系统功能及互联互通技术要求

即时通信系统功能及互联互通技术要求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即时通信系统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工具。

它允许用户在不同地点、不同设备上进行实时通信,极大地提高了沟通效率和便利性。

然而,要实现即时通信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并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需要满足一系列的技术要求。

二、即时通信系统的主要功能1.实时消息传递:用户可以通过文本、语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发送和接收消息,实现实时的信息交流。

2.状态显示:系统可以显示用户的在线状态,以便其他用户了解该用户是否可用。

3.好友列表:用户可以创建和管理自己的好友列表,方便查找和联系朋友。

4.群组聊天:用户可以创建或加入群组,与多个用户同时进行聊天。

5.文件传输:用户可以通过系统发送和接收文件,实现文件的共享和传输。

6.安全性:系统需要提供一定的安全措施,如加密通信、身份验证等,以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

三、互联互通技术要求要实现不同即时通信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需要满足以下技术要求:1.通信协议标准化:不同系统之间需要采用相同的通信协议,以确保信息的正确传递和解析。

这可以通过使用标准的通信协议或制定统一的互联互通标准来实现。

2.数据格式兼容性: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格式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实现数据格式的转换和兼容,以确保信息的正确显示和处理。

3.认证与授权:不同系统之间需要进行用户认证和授权,以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和使用其他系统的资源。

这可以通过使用统一的认证和授权机制来实现。

4.跨平台支持:为了确保在不同设备上的用户都能使用即时通信系统,需要实现跨平台的支持。

这可以通过开发适用于不同操作系统的客户端或使用响应式设计来实现。

5.负载均衡与高可用性:由于即时通信系统需要处理大量的实时通信请求,因此需要实现负载均衡和高可用性,以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处理能力。

这可以通过使用负载均衡技术、容灾备份技术等来实现。

6.安全性保障:由于即时通信系统涉及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轨道交通地铁通信系统设计技术要求规范

轨道交通地铁通信系统设计技术要求规范

轨道交通地铁通信系统设计技术要求规范1. 引言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增长,轨道交通系统成为现代城市重要的公共交通方式。

为了保障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和高效运行,轨道交通地铁通信系统设计的技术要求规范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档旨在为轨道交通地铁通信系统的设计提供具体的技术要求规范,以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2. 通信系统基本要求2.1 系统可靠性轨道交通地铁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是系统设计的重要目标之一。

设计应充分考虑以下要求:•系统应具备高度的可靠性,即使在极端条件下仍能正常运行。

•设计应包含冗余部件,以避免单个故障影响整个系统运行。

•系统设计应考虑通信链路的失效情况,如断电、断线等,应有相应的容错机制。

2.2 系统安全性轨道交通地铁通信系统的安全性是保障旅客安全和避免未授权访问的关键。

系统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系统应具备严格的身份验证机制,以防止未授权用户接入系统。

•设计应采用加密技术,确保通信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系统应具备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保护系统免受外部攻击。

2.3 系统稳定性轨道交通地铁通信系统的稳定性是系统持续运行的关键。

设计应考虑以下要求:•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以应对连续高负荷的通信需求。

•设计应采用合理的容量规划和负载均衡策略,以确保系统平稳运行。

•系统应具备自动故障恢复和自动备份机制,以减少系统故障对运行的影响。

3. 通信协议要求轨道交通地铁通信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通信协议要求:3.1 通信协议标准系统设计应遵循相关的通信协议标准,确保系统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3.2 实时通信要求轨道交通地铁通信系统需要支持实时通信,以确保实时的数据传输和及时的命令控制。

3.3 网络安全要求轨道交通地铁通信系统需要具备网络安全防护机制,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以防止未授权访问和外部攻击。

4. 设备要求轨道交通地铁通信系统的设备要求包括以下方面:4.1 通信设备要求通信设备应具备以下要求:•设备应具备高可靠性,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公路通信技术要求及设备配置

公路通信技术要求及设备配置

公路通信技术要求及设备配置1.引言1.1 概述公路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随着公路交通的不断发展和扩大,对通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公路通信技术要求及设备配置是为了满足公路交通中信息传递、紧急救援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而制定的一系列技术要求和设备配置标准。

公路通信技术要求包括通信网络的建设、通信设备的使用、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

首先,公路通信技术要求在网络建设方面,要求能够覆盖所有公路路段,包括市区道路、高速公路和乡村公路等,确保通信信号的稳定和强度。

其次,通信设备要求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包括普通通信设备、紧急遇险报警设备、视频监控设备等,实现多种功能的整合。

此外,公路通信技术要求还强调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要求设备具有高强度防水、抗震、抗干扰等特性,确保其可以在各种恶劣环境下正常运行。

设备配置要点是指在满足公路通信技术要求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来合理配置通信设备。

首先,需要确定需要配置的通信设备的种类和数量,例如配备有线电话、移动电话、对讲机、摄像头等设备,并根据具体道路的特点和信息传递的需求确定其配置数量。

其次,需要根据公路的覆盖范围和通信网络的布局来确定设备的位置和安装方式,如建设倾斜塔、广播站,以及在车辆中安装无线设备等。

最后,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通信设备的软硬件配置,包括设备的处理能力、存储容量、信号传输速率等。

综上所述,公路通信技术要求及设备配置是为了满足公路交通中信息传递、紧急救援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而制定的一系列技术要求和设备配置标准。

在这些要求和配置的指导下,能够提高公路交通的安全性和效率,促进公路交通的发展。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是概述整篇文章的组织架构和主要内容安排,使读者对文章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在本篇文章中,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首先对公路通信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背景进行概述,介绍公路通信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当前公路通信技术面临的挑战和需求。

矿井通信系统技术要求

矿井通信系统技术要求

顺舸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通信系统技术要求2014年12月28日矿井通信系统技术要求为规范煤矿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的选型、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保证煤矿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的正常使用,建立通畅、便捷、有效、快速、智能化的井上下通信联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井下通信设备和系统选型、安装、使用、维护与管理的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煤矿安全规程》GB 3836.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 3836.1-2000,eqv IEC 60079-0:1998)GB 3836.2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GB 3836.2-2000,eqv IEC 60079-1:1990)GB 3836.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GB 3836.3-2000,eqv IEC 60079-7:1990)GB 3836.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GB 3836.4-2000,eqv IEC 60079-11:1999)GB 50215-2005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AQ 6210-2007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MT/T 286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MT/T 772-1998 煤矿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测试方法MT287-92 煤矿信号设备通用技术条件MT20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通用技术要求YD/T 954-1998《数字程控调度机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YD/T 1821-2008《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0)146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发布《禁止井工煤矿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目录(第二批)》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08)49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3.1 煤矿井下通信联络系统具有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实现语音、数据、图像传输的功能。

煤矿5G通信系统安全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煤矿5G通信系统安全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煤矿5G通信系统安全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发布时间:2021-06-28T03:47:19.891Z 来源:《现代电信科技》2021年第3期作者:左鹏飞陈巧娇俞霄波吴国有[导读] 目前,煤矿正处于由人力劳动、机械化向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

5G技术将发挥其网络优势,赋能煤矿生产管理新范式,加速绿色、高效、安全的智慧矿山建设。

(浙江国友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1400)摘要:网络是信号传递的基础,5G无线通信系统建设项目采用对IPRAN环网的改造及5G基站的建设,实现煤矿4G+5G网络的有效覆盖。

煤矿企业为推进“5G+智慧矿山”建设,在5G无线通信系统建设的同时还引入矿用5G本安手机、全功能型智能矿灯、矿用隔爆型无线转发器、矿用本安型4K摄像仪、矿用本安型摄像仪等5G设备,进一步提速智能调度系统的分析、决策与指令下达,实现井下生产作业、安全监测等热成像、红外线数据与地面智能化集中控制系统联通再升级,推动智慧矿山的建设。

关键词:煤矿;5G通信系统;安全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引言目前,煤矿正处于由人力劳动、机械化向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

5G技术将发挥其网络优势,赋能煤矿生产管理新范式,加速绿色、高效、安全的智慧矿山建设。

由于煤矿井下有瓦斯等易燃易爆气体,直接将地面5G技术应用于煤矿井下有很大的安全风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煤矿安全规程》等的规定,纳入安全标志管理未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产品不得使用。

因此,用于煤矿井下的5G通信系统必须取得安全标志证书。

1 5G技术应用在煤矿智能化中的必要性5G技术的三大应用场景,分别为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超可靠低时延)、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MTC(海量机器通信)。

视频通信云会议系统技术要求产品技术参数-含小T

视频通信云会议系统技术要求产品技术参数-含小T

视频通信云会议系统技术要求1.系统整体技术要求1.*云平台系统具备<可信云>服务认证2.*系统需支持视频系统云架构思路,支持大数据业务应用模式和易管理的扁平化设计理念。

投标人需至少从海量终端接入、平台资源池搭建、随时随地使用任何设备加入等方面阐述所投系统优势。

3.*视频云平台支持分布式部署,支持系统灾备。

4.*系统需采用全高清技术,即视频高清晰,分辨率支持到720p,向下兼容其他分辨率;音频高保真;双流高清晰。

5.*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可通过相关设备与采用国际标准协议H.323、SIP的高、标清设备实现音视频互通。

系统具有强大的安全机制,系统及终端必须支持国际主流的加密标准协议。

6.*需支持PSTN话机和IP话机通过纯语音加入会议的需求;另外,需支持会议管理、公网内网穿越。

7.*支持录制功能。

并同时提供客户端录制和云端录制两种方式。

8.*支持Windows、OSX、ios、android操作系统。

9.*会议终端在网络中断恢复后可自动恢复进入会议10.系统提供直播功能,直播支持的最大并发数不得低于10000路。

11.系统提供能够独立使用的电话会议功能,能够召集电话会议。

12.*视频会议、视频直播、电话会议需为同一品牌。

2.分体式云视频会议室系统技术参数3.一体式云视频会议室系统技术参数4.软件客户端功能要求5.视频直播功能要求1.*视频直播使用公有云服务,无需单独部署服务器。

能够支持万人直播。

2.账号体系与视频会议保持一致。

3.*在直播管理页面中,具备“当前直播”,“开启直播”,“预约直播”,“历史直播”按钮。

4. *可以选择直播的清晰度为“标清”或者“高清”。

5.*视频直播能够将视频会议过程进行直播,实现多人异地同屏多画面直播的使用需求。

6.电话会议功能要求1.*电话会议能够与视频会议无缝融合。

2.*账号体系与视频会议保持一致。

3.电话会议支持“立即会议”,“预约会议”。

轨道交通地铁通信系统设计技术要求要求规范---(通信系统)

轨道交通地铁通信系统设计技术要求要求规范---(通信系统)

通信通信系统是轨道交通运营指挥、运营管理、公共安全治理、服务乘客的网络平台,它是轨道交通正常运转的神经系统,为列车运行的快捷、安全、准点提供了基本通信保障。

通信系统在正常情况下应保证列车安全高效运营、为乘客出行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保证;在异常情况下能迅速转变为供防灾救援和事故处理的指挥通信系统。

●主要设计规范及标准《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04-2008)《铁路通信设计规范》(TB10006-99)《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198-94)《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5137-2005)《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YD5007-2003)《数字同步网工程设计暂行规范》(YD/T5089-2000)哈尔滨市有关地方法规、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相关标准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相关标准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有关协议国际电信联盟ITU-T、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CCIR的有关建议欧洲邮政及电信联盟CEPC最新文件及其附件电子工业协会(EIA)的有关标准●一般要求1.通信系统是指挥列车运行,进行运营管理、公务联络、提高乘客服务水平和传递各种信息的重要手段,应能传递语音、文字、数据、图像等,并具有网络监控、管理功能。

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可靠、易扩充、组网灵活、各种信息的综合数字通信网。

2.当出现紧急情况时,本系统应能迅速及时地为防灾救援和事故的指挥提供通信联络。

3.通信设备的选型,应在满足系统功能的基础上优先选择国产设备,对于国内尚不能满足功能的设备,应进行充分比选后选择引进。

4.设计范围哈尔滨轨道交通1号线四期工程线路全长2.3km,全部为地下线,全线设2座车站,控制中心利用清滨公园控制中心(已建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信系统技术要求
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已经提出了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技术要求。

从这些具体要求出发,总集成工作中的详细设计方案需要进一步细化相关要求,明确功能和性能要求。

由于篇幅所限,这里仅列出经过我们初步细化后主要子系统的关键技术要求。

5.6.1.4.1、通信接入平台
通信接入平台负责接入各种通信网络,为应急平台提供统一的通信手段接入能力。

此外,通信接入平台还承担CTI服务器的角色,并提供IVR功能。

其简要功能需求如下:
⏹提供多种网络接口/信令,用于接入多种通信网络,例如ISDN(PRI/BRI)、
R2、中国一号、QISG、DPNSS、NDDI、E&M等接口
⏹提供排队功能
⏹提供CTI服务器的功能,包括控制和管理功能。

⏹提供IVR 交互语音应答系统,负责解析并执行加载到IVR中的流程文
件。

这些流程文件是利用业务生成环境软件定制的,可以完成某项特定
的功能。

⏹提供相应的的应用开发环境。

5.6.1.4.2、有线调度系统-电话调度系统
实现对省内部门、地市应急平台的电话调度功能,能够与国务院应急平台有线电话调度系统互联。

支持电话调度功能,并与普通电话网互联互通。

满足下列功能或性能指标:
⏹支持点呼、组呼、群呼、优先呼叫、电话会议、数字录音功能;
⏹支持群答、等待、转移、连选、保持、转接功能;
⏹支持强插、强拆、监听功能;
⏹支持缩位拨号、呼出一次拨号功能;
⏹支持呼入一次拨号
⏹支持一键呼出、一键组呼功能;
⏹支持号呼通功能,呼叫某个已设置多个号码循呼功能的用户时,系统自
动根据设定的号码优先级,逐个循呼;
⏹可组织包括党政专网电话、公网电话、移动电话、卫星电话及无线集群
电话等的电话会议,应具有同时组织至少2组独立电话会议的能力,电话会议总容量应满足不小于30方同时通话的需要;后续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相应调整。

⏹每个调度台应具有同时接入2路电话、同时接听2路电话,同时呼出2
路电话的能力;后续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相应调整。

⏹可显示被收号码,被叫号码能自动关联用户名及相关信息系统;
⏹系统可靠性不小于99.9999%;
⏹应具备2.048Mbps或155Mbps中继接口;
⏹须支持中国7号信令、ISDNPRI、BRI信令;
相关标准
⏹YD/T954-1998《数字程控调度机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YDN065-1997《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