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压强评课稿
液体压强评课稿
1、学生分组展示实验时,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把器材拿的高一些,以防止后面的学生看不见。
2、建议把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有压强的实验放手由学生完成。
液体压强评课稿(二)
舒迎
柯云峰老师的《液体压强》一节课,有着全新的教学理念,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展开教学。教学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度自然,科学知识用学生实验或是演示实验进行体验,能恰当地运动用了投影等多种教学手段。
张老师首先在黑板上画了几幅图片,然后,提问学生上节课的知识点的记忆情况,在开始提同学上黑板去操作,去画图。接着,就是引入新课,用的是一个潜水员为什么要穿那么厚的潜水衣才敢进入深海当中工作呢?接着就引入了新课课题——液体的压强。张老师思路非常明确,通过四个实验,在学生面前展示,以及中间夹杂的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的过程,与学生一起得到了液体压强的四个结论: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一点处对个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相等;3.当液体一定的时候,水越深压强越大;4.当深度一定时,密度越大,压强越大。中间的过程当中,张老师一直在让学生们积极思考,小组讨论得到的答案与结论,课堂效果非常的活泼和快速。
2、处处体现出预习的有效性。
学生利用提纲进行自主预习后,学习目的明确,活而不乱;展示环节学生利用预习提纲解说到位,尤其是一个男生在展示液体压强公示的推导过程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思维严谨,提问恰当,如果没有课前的有效预习,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的。
3、难点突破时,教师点拨及时,拓展到位。
在学生讲解液体压强公示的推导过程前,教师进行了适当的铺垫,降低了讲解的难度,进行思维的引领,是学生按照正确的方向展示;得出公示后,及时进行”高度、深度”的易混点拓展,抓住了教学的最佳时机。
2019年液体压强与什么有关评课-优秀word范文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液体压强与什么有关评课篇一: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评课《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评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了解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老师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和一些小实验,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与生活中的物理相联系,学有所用。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会运用归纳、类比、逆向思维等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概括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是了解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并能解释生活现象。
这节课的整体设计比较成功。
教学过程较好,学生参与情况也很好。
本节课力图通过对实验的理解,上升到理论,再回到生活,体现物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思想。
1、创“疑”境,激发探究欲望在本课的开始,运用学生喜欢故事,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迅速转移到课堂上来,为该课的顺利展开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且以这个故事贯穿整个教学。
2、强调数学学习的实践性与探索性以“猜想—实践—验证—反思”等一系列的学生学习活动为主线,充分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去探索。
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空间,让生在具体的操作中体验可能性,探索数学思想、方法并获得结论,且能在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3、本节课的引入是亮点我认为很精彩。
如何将学生“诱导”到流体的流速与压强有关上去,是本节课的一大技巧,姜老师通过硬币“跳高”和“吹纸片”活动,通过精彩的“表述”,轻而易举将这一难关攻破。
另外自制教具(天女散花)(泡沫演示“奥林匹克号”和“豪克”相撞)使课堂效果达到高潮。
在研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实验中,学生参与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较高的实验技巧。
且学生团结合作能力强,小组内配合默契,基本上所有小组都能独立完成实验,并有较大的收获。
本节节课课程的流很好,学生参与情况也不错,内容清晰,展示教学目标,小结时,让学生学有所得,通过实验增加了学生兴趣,促进了教学的提高。
液体压强评课稿
液体压强评课稿《液体压强》课堂评课稿尊敬的评课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XX学校的XX老师,今天很荣幸能向大家分享我所教授的《液体压强》这节课的评课稿。
《液体压强》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初步接触到液体静力学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了解液体的压强是如何产生的,理解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液体密度以及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首先,我通过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如水压给水管道、水龙头的使用,引发了学生对液体压强的思考。
我问学生:“为什么喷嘴较小的水龙头水流更远?”学生们纷纷积极回答,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接着,我通过实验展示了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大而增大的现象,并用适当的比喻对学生进行解释,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了液体压强的概念。
接下来,我通过板书和PPT的方式,向学生系统讲解了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并以典型的实例进行了详细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在讲解的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理解深度、液体密度和重力加速度对液体压强的影响。
然后,我设计了一道“解决液体压强问题”的小组讨论题目,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围绕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既得到了理论知识的巩固,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我进行了板书总结,在总结中强调了液体压强的重要性以及其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提出了一些拓展思考问题,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总的来说,《液体压强》这节课教学效果较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液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而且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液体压强相关问题。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需进一步完善与学生的互动,照顾到更多学生的个体差异,以促进每位学生全面发展。
谢谢大家!。
说课一等奖《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说课一等奖《液体的压强》说课稿1000字《液体的压强》说课稿一、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液体的压强概念及计算方法;(2)理解液体的表面张力概念以及表面张力对液体压强的影响。
2. 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掌握用测压管测量液体压强的方法;(2)懂得用公式计算出液体的压强;(3)能够通过分析实验现象,了解水面、墙壁受到液体压强的变化。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热爱和兴趣。
二、说学情分析:本节课学生已经学过密度、压力的知识,对于这些概念已有初步认识,并且也学过较多的相关实验,如实验室常见的弹簧测力计实验、地球的重力实验。
此时,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实验,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联系起来,全面理解液体的压强、表面张力的概念以及其相关计算公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技能。
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实验的探索和热爱。
三、说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液体的压强概念及计算方法;(2)液体的表面张力概念及其对压强的影响;(3)实验:用测压管测量液体压强的方法。
(1)导入: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引出液体的压强概念及实验目的;(2)讲授:介绍液体的压强概念、计算公式、表面张力的概念及其影响;(3)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亲自操作,掌握用测压管测量液体压强的方法;(4)巩固和拓展:让学生通过实验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对压强的变化进行分析和综合运用。
四、说教学流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利用爆米花冒险、戴裁缝机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向学生介绍液体的压强概念。
2. 讲授(30分钟)(1)液体的压强概念及计算方法;(2)液体的表面张力概念及其对压强的影响;(3)使用实验仪器——测压管进行实验、使用计算公式计算液体的压强。
3. 实验(40分钟)(1)布置实验任务:使用测压管测量不同液体的压强并计算;(2)讲解实验流程:液体准备、测压管使用、数据的记录、数据处理和分析;(3)学生实验操作:完成测量和记录实验数据;(4)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说课一等奖《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说课一等奖《液体的压强》说课稿液体的压强》是学生研究了《压强》后对压强知识的延伸。
在本节课中,学生将会研究到液体会产生压强的知识,并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为今后的研究浮力做好知识铺垫。
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让学生认识到液体内部和液体对底部、侧壁都有压强,并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将会安排“设计实验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和“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活动。
在这个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教学重点方面,我将会重点让学生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和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将会对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在小组内相互合作,自主探究问题。
在教学互动设计方面,我将会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通过演示实验和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同时,我将会通过观看《军事纪实》:《极度下潜》的视频片段,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通过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体验探究过程,感悟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享受研究的乐趣。
在教学准备方面,我将会为学生准备演示器材和学生实验器材,让他们可以更好地进行实验探究。
同时,我将会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他们可以更好地操作实验器材,探究问题。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我相信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液体的压强,掌握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并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操。
在播放《军事纪实》《极度下潜》的视频片段之后,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接下来,进行实验演示,探知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有压强,包括将四面贴有橡皮膜的立方体放入水中观察凹陷程度,以及在装满水的塑料瓶的侧壁和瓶底扎小孔观察现象。
重点是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设计实验及学生完成实验操作是本堂课的难点。
首先,提出问题: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沪科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研究液体的压强》评课稿
沪科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研究液体的压强》评课稿一、教材内容概述《研究液体的压强》是沪科粤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中的一篇重要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液体的压强概念及其计算方式,掌握压强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公式,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液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了解液体压强的变化规律;•理解液体压强的重要性和应用。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液体压强相关的问题;•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和分析。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思维。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压强的变化规律;•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压强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压强与液体深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难点,教师需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和实验操作。
四、教学准备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应提前做好以下准备工作:•准备教学用的液体容器、水、密度计等实验器材;•准备多媒体设备和相关教学PPT;•查阅相关教辅材料和教学参考书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或场景描述,引出液体压强这一概念,让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状态。
可以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如:“你们平时都接触过哪些液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有所不同呢?这是为什么?”2. 概念讲解与公式推导教师通过讲解和示意图,引出液体压强的概念,解释液体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式。
同时,教师可与学生共同推导压强的计算公式,并解释公式中各个变量的含义。
3.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液体压强的实验演示。
教师可以选择一个简单的实验,如用一个透明的塑料瓶、水和密度计进行实验演示。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4. 讨论与总结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和自己的思考。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引导性问题,如:“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液体深度和压强有什么关系?液体密度和压强有什么关系?”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液体压强的理解。
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评课稿
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评课稿
本次课堂形式为讲解+实验,旨在通过讲解与实验的结合,让
学生了解液体的压强及其应用,引导学生在实验中探究问题,感受物理实验的乐趣。
一、课前导入
通过举例分析医用针头的设计原理,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液
体可以支撑物体”、“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等问题。
二、讲解内容
1. 液体的压强
通过讲解液体的分子运动规律,引导学生理解液体的压强概念,并结合实例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液体密度有关。
2. 压力的计算
介绍压力的定义和公式,引导学生掌握压力计算方法,并结合实例说明压力与面积、力的大小有关。
3. 杠杆原理
通过介绍杠杆原理的定义和公式,引导学生理解杠杆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运用,并结合实例说明杠杆原理对液体中物体的浮力的影响。
三、实验环节
1.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液体的压强的实验方法,并探究液体深度、液体密度、底面积等因素对液体压强的影响。
2. 实验步骤
(1)将压力计底端浸入液体中,确定液面高度。
(2)用弹簧秤量取液体质量。
(3)将液体从压力计中取出,用容器称取质量。
(4)计算液体的密度,并计算液体的压强。
(5)更换液体、调整压力计高度等,重复实验,比较压强的
差异。
四、课堂总结
通过展示学生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及其应用,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敏锐度。
此次课堂,通过讲解液体的压强、压力的计算、杠杆原理的应用等理论知识,结合实验让学生亲手参与、探究,不仅增强了
学生的科学意识,更能让学生以审慎的态度来面对和解决实际问题。
【优质文档】液体压强评课稿-精选word文档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液体压强评课稿篇一:液体的压强评课稿《液体的压强》评课稿今天有幸听了高楼镇中施林飞老师上的这一节课是一节有创意、较为生动的教学演示课,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方法得当,体现了今天教研活动的主题: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
设计巧妙、直观、生动,整个实验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生动、深刻,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积极参与,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一、教学过程亮点:(1)引课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自己改良的裂桶实验装置:让学生将连着橡皮管的塑料瓶举高,让其中的谁不断流入连接的橡皮管中,橡皮管下面连接一个塑料袋,当瓶子被举到一定高度以后,学生能看到塑料袋发生了炸裂,设疑质疑,打开学生想象,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2)体现了科学是实验科学的特点:本节课实验贯穿整个教学始终,教师在设计实验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设计合理,在课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演示实验的器材都是经过施老师自己改进过的,实验现象和可见度更加明显,更容易使学生感到实验的可信度;把课本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分组实验进行探究,让全体学生参与,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疑的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本节课设计的拓展实验:利用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突破了本节的难点,设计巧妙。
(3)在知识的传播上注意方法:观察实验是科学基本教学方法,猜想和控制变量法是科学中重要的方法。
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中充分渗透了这些方法(4)贴近生活,体现了科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学生在课堂上能通过模范,自己设计出整个探究步骤,并进行实验。
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改进意见:(1)在概念的教学上,要注意学生的理解。
本节在液体压强概念的引入为难点之一,可以从固体压强进行一个迁移,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
【优质文档】液体压强评课word版本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液体压强评课篇一:液体的压强评课稿《液体的压强》评课稿今天有幸听了高楼镇中施林飞老师上的这一节课是一节有创意、较为生动的教学演示课,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方法得当,体现了今天教研活动的主题: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
设计巧妙、直观、生动,整个实验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生动、深刻,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积极参与,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一、教学过程亮点:(1)引课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自己改良的裂桶实验装置:让学生将连着橡皮管的塑料瓶举高,让其中的谁不断流入连接的橡皮管中,橡皮管下面连接一个塑料袋,当瓶子被举到一定高度以后,学生能看到塑料袋发生了炸裂,设疑质疑,打开学生想象,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2)体现了科学是实验科学的特点:本节课实验贯穿整个教学始终,教师在设计实验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设计合理,在课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演示实验的器材都是经过施老师自己改进过的,实验现象和可见度更加明显,更容易使学生感到实验的可信度;把课本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分组实验进行探究,让全体学生参与,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疑的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本节课设计的拓展实验:利用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突破了本节的难点,设计巧妙。
(3)在知识的传播上注意方法:观察实验是科学基本教学方法,猜想和控制变量法是科学中重要的方法。
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中充分渗透了这些方法(4)贴近生活,体现了科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学生在课堂上能通过模范,自己设计出整个探究步骤,并进行实验。
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改进意见:(1)在概念的教学上,要注意学生的理解。
本节在液体压强概念的引入为难点之一,可以从固体压强进行一个迁移,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液体的压强》评课稿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液体的压强》评课稿一、课程背景和总体评价《液体的压强》是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中的一节重要内容。
这节课主要介绍了液体的压强概念与计算方法,旨在使学生了解压强的概念并学会应用压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实用性。
整节课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学生能力培养三个方面做了很好的安排。
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和问题,结合实验观察和计算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与实践操作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节课紧紧围绕课程目标展开,学生能够逐步理解与掌握液体的压强概念与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液体的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理解液体的压强对物体的影响。
能力目标1.具备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液体的压强公式;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与液体的压强相关的问题。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激发学习欲望;2.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发扬探究精神。
三、课堂教学内容及重、难点1. 液体的压强概念介绍•利用生活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液体的压强概念;•通过小组讨论,引发学生的思考,进一步加深对液体压强的理解。
2. 液体的压强计算•提供案例,引导学生观察与分析,学习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分组合作进行实践操作,计算案例中不同液体对物体的压强;•教师辅助指导,梳理并解决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3. 液体的压强与物体的浮沉•引导学生思考液体的压强对物体的浮沉的影响;•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理解液体的浮力与物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理论与实验相结合,进一步巩固液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四、课堂教学过程及方法1. 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案例引入液体的压强概念,如提问:为什么在拧开瓶盖时会有噗的一声?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激发他们对压强的兴趣。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评课稿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评课稿一、引言《液体的压强》是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的一章,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能够了解液体的压强概念、计算液体压强的方法以及液体的压力传递等相关知识。
本文将对该课进行详细评述,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学生评价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在教授本课程的过程中,我们旨在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液体的压强概念,明确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2.掌握计算液体压力的公式及其运用;3.理解液体压力传递的原理;4.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5.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液体的压强概念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液体的压力传递原理的理解。
为了达到这些教学重难点,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实践。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通过引发学生的思考,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比如:“为什么在海深处感觉到的压力比浅处大?”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发学生对液体压力的思考,从而预热课堂氛围。
2. 导入教学内容通过讲解导入课程内容,引发学生对于液体压力的认知。
首先从生活中的例子出发,如天气预报中的气压,汽车胎压较高等,引导学生思考与压力相关的事物;然后引入液体压力的概念,介绍压力的定义、计算公式等基础知识。
3. 理论学习在理论学习环节中,通过展示演示实验、引入相关图表等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液体压力的计算方法和液体压力传递原理。
通过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加深对液体压力概念的理解。
4. 实验设计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实验设计,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并引导他们进行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归纳。
5. 课堂讨论通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和观察,并引导他们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解读和交流,进一步理解液体压力传递的原理。
6. 拓展应用通过提出一些涉及生活实际问题的应用题,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液体压力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评课稿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评课稿嘿,今天咱们来聊聊这堂关于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课啊。
这堂课就像一场奇妙的魔法之旅。
老师一上来就像个神秘的魔法师,把流体压强与流速这个有点抽象的概念给拎了出来。
你看那流体啊,就像一群调皮的小精怪,平时到处乱窜,压强呢就像是它们背上的小包袱,流速一变,这压强的小包袱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跟着变。
老师讲这个关系的时候特别巧妙。
他用飞机的机翼举例,那机翼就像是一把神奇的大刀,在空中挥舞。
飞机快速飞的时候,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像个急性子,呼呼地跑得飞快,压强就变小了,就像被抽走了力气一样。
而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像个慢性子,压强就大。
这一上一下,就像拔河一样,下方的大压强把飞机给托起来了,多神奇啊,感觉就像是空气在玩一场看不见的跷跷板游戏。
再说说老师做的实验。
他拿着两张纸,往中间吹气,这两张纸就像两个害羞的小姑娘,一下子就靠在一起了。
那中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两边的大气压就像两个大力士,把这两张纸给推到一块儿了。
这实验就像是一场微型的魔法表演,让我们看得目瞪口呆,一下子就理解了这个关系。
课堂的节奏呢,就像一首轻快的爵士乐。
老师带着我们一会儿探索理论,一会儿看有趣的实验,就像在音乐里一会儿高音一会儿低音一样,完全不会让人觉得枯燥。
而且啊,老师就像个超级导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带着我们畅游,遇到难懂的地方就停下来细细讲解,就像导游在景点给游客详细介绍一样。
在和学生互动方面,老师也是一把好手。
他问问题的时候,就像个钓鱼的高手,抛出一个个小钩子,学生们就像一群活泼的小鱼,纷纷咬钩,积极回答问题。
不管学生回答得对不对,老师都像个温暖的太阳,用鼓励的话语照耀着他们,让学生们没有一点紧张感,就像在自家院子里聊天一样自在。
还有那多媒体的运用,简直就是给这堂课加了特效。
那些动画演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就像看一场精彩的科幻大片。
空气分子像一群闪亮的小星星,在屏幕上跑来跑去,流速和压强的变化一目了然,感觉就像在看一场微观世界的狂欢派对。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液体的压强》。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液体的压强》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二节的内容。
这一节是在学习了压强的概念和固体压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
液体压强知识既是对压强概念的深化和拓展,又为后面学习大气压强和浮力等知识奠定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通过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得出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能力,但对于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复杂的物理现象理解起来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压强的概念和固体压强的相关知识,对压力和受力面积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于液体内部的压强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实验和多媒体等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起液体压强的概念和规律。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知道液体压强的大小跟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3)能应用液体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经历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2)通过对生活中有关液体压强现象的解释,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液体压强的特点。
(2)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深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
沪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流体的压强和流速》评课稿
沪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流体的压强和流速》评课稿一、课程背景和目标《流体的压强和流速》是沪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的一节课,主要介绍了流体的压强和流速的概念,并通过实例和公式的推导,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本课的核心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流体的压强和流速,并能够灵活运用相关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设计1. 导入环节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所学的内容,例如液体的密度、压强的概念等,并提出一个问题:两个位于不同深度的水桶,底部受到的压强是否相同?为什么?2. 理论讲解通过多种方式(黑板、PPT等)对流体的压强和流速进行系统而详细的讲解。
首先,解释流体的压强定义,并引导学生明确流体的压强与液体深度、液体密度、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然后,引入流速的概念,解释流速与流量之间的关系,并阐述流速与流体截面积、流量之间的关系。
3. 数学推导通过数学推导,推导出流体的压强和流速的相关公式。
从简单到复杂的推导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和公式,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 实例讲解提供具体实例,例如水龙头、液压起重机等,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计算实际应用中涉及的流体压强和流速。
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练习与讨论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训练,并进行讨论和答疑。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流体压强和流速的理解和应用,并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6.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流体的压强和流速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例如气球的原理、水泵的工作原理等,并鼓励学生展开进一步探究。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通过讲解、导图、数学推导等方式,将知识点清晰地传递给学生,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2. 实践与应用通过实例的引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讨论与合作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的方式,促使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液体压强的教学评价与反思
液体压强的教学评价与反思一:教学评价:这是一堂集新课讲解和实验探究教学的课。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多点开花,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
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一节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1、充分利用科学猜想,在已有知识的事实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未知的事物及规律作出探究,符合教学需要。
2、在让学生猜想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学生说明猜想的理由或依据,防止学生进行胡猜瞎说。
使他们掌握物理学中科学猜想方法,也培养学生科学猜想的能力。
3、学生探究实验要有效4、猜想是一种超前思维,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它的结果是否正确需要通过实验的验证才能确定。
5、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6、课堂刚开始时,情景设置的导入激起学生的好奇和兴趣,而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明确课堂研究的内容,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其后的课堂教学无论是问题的提出、器材的选择、方案的设计、结论的得出都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
重视学生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7、在学生对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猜想之后,决定采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
这时应该引导学生利用实验来排除那些可有可无或无关紧要的猜想,如:高度、液体重力、容器形状等,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用主要的精力来探究主要的因素,也就是要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尤其是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8、在实验中让学生亲自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不但可以学到科学知识,练习操作技能, 而且能够进一步唤起学生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探究实验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同时老师要加以适当的引导,才能使探究实验更为有效。
二、教学反思:1、课程原来设计,按照课本的想想议议,分析潜水艇为什么用厚钢板组成呢?带鱼生活在深海里,你见过活的带鱼吗?通过全班同学讨论,认识液体有压强。
教学过后,觉得这样引入效果不好,从现象到一种感觉液体有压强,不能体现物理依据的科学性,所以如果改为实验导入会更好,可以将一个气球罩在试管口,将水倒进去,会看到气球由于有水的压强,而将发生弹性变化。
【最新2018】液体压强评课-优秀word范文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液体压强评课篇一:液体的压强评课稿《液体的压强》评课稿今天有幸听了高楼镇中施林飞老师上的这一节课是一节有创意、较为生动的教学演示课,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方法得当,体现了今天教研活动的主题: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
设计巧妙、直观、生动,整个实验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生动、深刻,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积极参与,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一、教学过程亮点:(1)引课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自己改良的裂桶实验装置:让学生将连着橡皮管的塑料瓶举高,让其中的谁不断流入连接的橡皮管中,橡皮管下面连接一个塑料袋,当瓶子被举到一定高度以后,学生能看到塑料袋发生了炸裂,设疑质疑,打开学生想象,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2)体现了科学是实验科学的特点:本节课实验贯穿整个教学始终,教师在设计实验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设计合理,在课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演示实验的器材都是经过施老师自己改进过的,实验现象和可见度更加明显,更容易使学生感到实验的可信度;把课本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分组实验进行探究,让全体学生参与,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疑的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本节课设计的拓展实验:利用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突破了本节的难点,设计巧妙。
(3)在知识的传播上注意方法:观察实验是科学基本教学方法,猜想和控制变量法是科学中重要的方法。
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中充分渗透了这些方法(4)贴近生活,体现了科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学生在课堂上能通过模范,自己设计出整个探究步骤,并进行实验。
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改进意见:(1)在概念的教学上,要注意学生的理解。
本节在液体压强概念的引入为难点之一,可以从固体压强进行一个迁移,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
《液体压强》评课稿4篇
《液体压强》评课稿《液体压强》评课稿4篇《液体压强》评课稿1柯老师的《液体压强》一节课,有着全新的教学理念,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展开教学。
教学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度自然,科学知识用学生实验或是演示实验进行体验,能恰当地运动用了投影等多种教学手段。
本节课通过海绵能形变,因为受到了压力,压力越大,形变程度也越明显进行类比引入液体对其它物体或是本身也有压强。
然后通过学生合作实验、老师演示实验开展教学。
本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值得肯定的地方。
一、教学中,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以分工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体现了新课程提倡的探究体验合作学习法。
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亲身体给获得知识。
小组分工明确、合作默契,一齐动手,学生注意力集中,积极性很高,实验的效果也不错,各组的实验都非常成功。
在凉讨论的过程中,柯老师能引导学生对相互之间的实验情况、记录进行凉、查毒补充,完善科学概念的落实。
并且让学生及时参与评价,及时进行自我反思,以便这会更加比较细致、准确的进行观察。
学生通过这样的实验,不仅形成了正确的科学概念,而且最重要的是掌握了认识事物的方法,经历了研究问题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能正确的运用各种科学学习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类比法,转换法。
其实科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科学地进行科学方法探究。
三、这节课,我深深的感受到学生学会倾听的重要,可能还有的实验并不能也亲身体验其过程,所以在交流学习时如果不认真倾听,怎能谈得上是学习,课堂效率又如何能提高,在交流时,因为学生没认真倾听,显得有点乱需进一步完善。
课堂永远是一门缺限的艺术,本节课也有一些地方值得完善,如何在探究液体深度对压强的影响,向容器中不断加入水,柯老师根据实验现象学生说液体压强与浓度有关,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理解成液体压强与液体质量有关,因为加水时液体深度是增加了但液体质量也增加了,如何把这个难点突破,可以用两根粗细不同的玻璃管,两端都开口其中一端用橡皮膜封住,向两根管中加入等质量的水,这时学生会发现,细的那根管橡皮膜形变明显,其实深度也大一些,而粗的那根玻璃管橡皮膜形变不明显,这样通过对比实验,学生对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而不是与质量有关。
液体的压强优秀一等奖说课稿
液体的压强优秀一等奖说课稿1、液体的压强优秀一等奖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液体的压强》,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设计、说板书设计等五方面说说这节课,请各位多指教。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及处理:教材从液体的流动性和液体有重力出发研究了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内部也有压强。
重点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实验定性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深度的关系;利用物理模型“液柱”从压强的定义公式推导出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通过例题理解液体压强公式和单位。
液体压强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感性认识较少,是本章的难点。
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与总结。
如何在教学中强调重点、突破难点,我认为需要认真做好“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的实验。
因此,我认为《液体的压强》这节内容划分为两课时教学为宜。
第一节课时,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
会应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第二节课时,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形形色色的连通器和三峡船闸的原理。
熟练应用液体压强公式并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由浅入深,使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渐上升为理性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第一节课时的重点是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难点是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
2、教学三维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
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
会应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比较、归纳的能力,学习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
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
用废矿泉水瓶和气球自制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
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评课稿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评课稿在物理教学中,我一直在探索如何在物理教学中进行探究性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想尽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本节课内容主要是了解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我能较好的体现新课程基本理念,积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一些小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并与生活中的物理相联系,学有学用。
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新形势下推进物理课堂教学改革起到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使我的课堂丰富多彩,师生在平等、快乐、愉悦的氛围中达成新知。
本节课我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一种主动求学的外在动力,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能动性。
首先,通过演示硬币实验,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顺势引入新课,为新课的进行打下基础。
再是教学的各个环节的衔接自然,让学生乐此不疲。
再者,我有用多媒体演示了小纸片的实验,更注重了学生实验的设计,选择了生活中物品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增加趣味性,可操作性,既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我也注重强调物理的实践性与探索性。
整节课我主要以猜想,实验,验证,反思等一系列的学生学习活动为主线,充分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去探索。
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空间。
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可能性,从而让学生在实验中自己总结实验结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当然我对教材研究透切,对教材的处理得当,重难点清晰,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对知识体系了解透切并加以创新性的组合,思路明晰顺畅。
无论是引入新课,还是新课教学过程中,我都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以及现代社会联系,通过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学生实验,探究科学知识,反过来又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由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改理念,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语言清晰准确,生动有趣,有较高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营造了和谐的学习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体的压强》评课稿今天有幸听了高楼镇中施林飞老师上的这一节课是一节有创意、较为生动的教学演示课,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方法得当,体现了今天教研活动的主题: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
设计巧妙、直观、生动,整个实验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生动、深刻,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积极参与,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一、教学过程亮点:(1)引课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自己改良的裂桶实验装置:让学生将连着橡皮管的塑料瓶举高,让其中的谁不断流入连接的橡皮管中,橡皮管下面连接一个塑料袋,当瓶子被举到一定高度以后,学生能看到塑料袋发生了炸裂,设疑质疑,打开学生想象,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2)体现了科学是实验科学的特点:本节课实验贯穿整个教学始终,教师在设计实验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设计合理,在课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演示实验的器材都是经过施老师自己改进过的,实验现象和可见度更加明显,更容易使学生感到实验的可信度;把课本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分组实验进行探究,让全体学生参与,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疑的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本节课设计的拓展实验:利用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突破了本节的难点,设计巧妙。
(3)在知识的传播上注意方法:观察实验是科学基本教学方法,猜想和控制变量法是科学中重要的方法。
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中充分渗透了这些方法(4)贴近生活,体现了科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学生在课堂上能通过模范,自己设计出整个探究步骤,并进行实验。
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改进意见:(1)在概念的教学上,要注意学生的理解。
本节在液体压强概念的引入为难点之一,可以从固体压强进行一个迁移,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
(2)本节课没有讨论和合作交流过程,使学生缺乏这种能力的锻炼。
(3)反馈不足:学生提出其他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时答题方法不明确,没有进行反馈篇二:说课一等奖《液体的压强》说课稿《液体的压强》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液体的压强》是苏科版《物理》八年级第十章第二节内容,《液体的压强》是学生学习了《压强》后对压强知识的延伸。
学习本课既能巩固前面所学知识;也能让学生懂得不但固体会产生压强,液体也会产生压强。
而且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也为今后学习浮力做好知识铺垫。
所以本节是联系前后知识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我安排了“设计实验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和“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
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认识到液体内部和液体对容器底部、侧壁都有压强。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并学会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自主设计实验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通过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军事纪实》:《极度下潜》的视频片段的观看,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通过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体验探究过程,感悟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享受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液体压强的存在和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四)、教学准备:1.对学生分组,前后桌4人为一小组2.演示器材:四面贴有橡皮膜的立方体一个、液体底部和侧壁压强演示仪一套、u型管压强计一套、烧杯、水、2个塑料瓶、水槽、红色盐水。
3.学生实验器材:大烧杯、刻度尺、水和盐水、u型管压强计二、学生情况分析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学期的物理学习,已具备了初步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对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方法已不再陌生,具体操作时,教师适当引导即可。
三、教法学法分析根据新课标要求这堂课我采用了情景教学法,演示实验和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播放《军事纪实》:《极度下潜》的视频片段,提出问题。
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演示实验,探知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有压强、液体容器底和容器壁侧压强1、将四面贴有橡皮膜的立方体竖直放入水中,可看到立方体四面的橡皮膜都有不同程度的向框内凹陷。
2、在装满水的塑料瓶的侧壁扎个小孔,观察现象。
3、在装满水的塑料瓶的瓶底扎个小孔,观察现象。
(三)、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这个问题的探究,能让学生体验整个探究过程,是本堂课的重点。
而其中设计实验及学生完成实验操作既是本堂课重点,又是难点,具体的教学过程为:1、提出问题: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猜想:为引导学生根据直观的现象进行合理猜想,我设计如下:实验演示1:把一个顶部和底部扎有小孔的空塑料瓶压入一桶水中,可观察到底部水流速快。
实验演示2:在水槽中装一定量的水,将两侧扎孔,装有红色的盐水矿泉水瓶放入水槽中,使瓶内、外液面相平时,松开堵在小孔的手指,可看见红色的盐水流入水槽。
展示学生可能的猜想:猜想1:液体压强的大小可能与液体深度有关;猜想2:液体压强的大小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猜想3:液体压强的大小可能与方向有关??实验时需要比较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教师出示测量工具:u形管压强计,简单解释其结构、原理及使用方法。
3、根据猜想,设计实验:根据猜想,小组间通过讨论,共同设计的实验步骤:探究1:研究在水下同一深度处液体压强的特点探究2:研究在水下不同深度处液体压强的特点探究3:研究液体内部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师:实验过程中,严格按照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根据探究步骤,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课件展示)4、根据设计,进行实验实验指导:(1)老师提示:提示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课件展示)。
(2)实验过程中巡视学生,多发现学生的亮点和不足,适时帮助,评价学生,使之操作规范,达到自主探究的目的。
5、对比交流,归纳结论: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的实验记录及现象,并进行交流讨论、评估,然后师生共同整理,得出结论。
(通过此过程,培养学生应用表格数据,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结论,课件展示。
6、联系生活实际回答1:你见过活的深水鱼吗?为什么?2:潜水员下潜时为什么有极限?3:为什么水坝总是上窄下宽的?4:阅读帕斯卡“杯水裂桶”的小故事,解释为什么杯水可以裂桶?五、课堂小结:让学生小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有何收获?六、板书设计:(课件展示)一、液体的压强1、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有压强2、液体内部各方向都有压强二、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1、液体的深度:同种液体深度增加,压强也增大。
2、液体的密度: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也越大。
3、同一深度,液体各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篇三:液体压强说课稿液体压强说课稿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科书全册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的第二节《液体压强》。
第十四章的内容是本册书的一个难点,而液体压强又是本章的一个难点。
因为液体压强较抽象,不象固体压强那样容易理解。
其中本章的第一节压力和压强,液体压强的实验是学习本节内容的基础,本节课的内容又是以后学习大气压强、浮力的基础,本节课可以说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所以学好本节课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根据初中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学科的学习特点,在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利用演示实验让学生知道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对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认识。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结合液体压强的应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两部分: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及其特点。
大纲对本节课的内容要求达到“理解”。
为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突破这个难点的关键就在于教师的引导,因此我确定的教法为:引导发现法。
为了使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上节课学习过“压强”,学生对压强有了一个感性认识,但未上升到理论高度。
我把上节课做过的实验以“填空题”的形式给出,使旧知识得以重现,再利用一些生活常见的现象,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引入新课: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进入本节课的新课教学。
(三)进行新课:一、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潜入水中,就会感觉耳膜痛,潜水艇为什么要用抗压能力很强的厚钢板制成呢?有生活实例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意识到液体也有压强。
1、液体外部压强接着教师拿出一个塑料袋让学生观察,学生看到袋子是瘪的。
教师请一位同学上来将水装入袋子里,在装水的过程中,让其他的同学观察袋子的变化,(袋子向外突出来了,而且装的水越多袋子突出的程度越大)。
这说明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什么呢?学生思考。
若学生想不出来,教师可以用针扎袋子,学生会看到水从侧壁流出来,这是因为水具有流动性,而水总是向低处流,是由于水受到重力的作用。
教师总结:液体外部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对容器的侧壁有挤压作用。
2、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提问:液体外部有压强,内部是否也有压强呢?(提示学生回想前面的两个问题,学生不难知道液体内部也有压强。
)提问:液体内部压强又有什么特点呢?教师出示液体压强计,并简单介绍它的结构、用途。
在课前就已经准备好的装置,为方便学生观察,可在液体中加些红墨水。
用压强计按照教材86页的演示实验操作,请同学观察、讨论、归纳而得出液体压强的特点:篇四:液体压强说课稿《液体的压强》说课稿作者:潞田中学温和训各位评委,你们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下面我从六个部分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液体的压强》是学生学习了《压强》后对压强知识的延伸。
学习本课既能巩固前面所学知识;也能让学生懂得不但固体会产生压强,液体也会产生压强。
而且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也为今后学习浮力做好知识铺垫。
所以本节是联系前后知识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我把这节课分为两个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讲的是液体压强的特点及其大小,连通器的原理及其应用安排在第二课时。
今天我说课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和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培养学生学会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感悟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享受学习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