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值报告及处理制度详解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ppt课件
为是危急值,需要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心电图危急值项目及标准
总结词
心电图危急值项目及标准是用于评估心 脏功能和诊断心脏疾病的参考指标。
VS
详细描述
心电图的危急值项目包括严重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梗死等,这些异常情况可能引发 严重的生命危险。具体的危急值标准根据 患者年龄、性别、病史等情况而有所不同 ,当心电图检查结果符合危急值标准时, 需要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以确 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培训内容
培训应包括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基本概念、报告范围、报告流程、处理措施等内容 ,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
培训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培训效果评估
通过考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培训效 果进行评估,了解医护人员对危急值 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的掌握程度。
持续改进
根据培训效果评估结果,对培训计划 和内容进行持续改进,以提高医护人 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处理紧急情况的 能力。
监测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包 括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等 方面。
根据监测和评估结果,及时发现制度 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 措施,提高制度的执行效果。
评估方法
通过定期检查、数据分析、患者反馈 等方式,对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情 况进行评估
监督主体
建立多层次的监督机制, 包括医务科、护理部、临 床科室等部门,确保危急 值报告制度的全面落实。
考核标准与奖惩措施
考核标准
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对医护人员在危急值 报告及处理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奖惩措施
根据考核结果,对表现优秀的医护人员进行 奖励,对表现不佳的医护人员进行适当的惩 罚,激励医护人员更加重视危急值报告制度 及处理流程的执行。
制度执行与监督
心电图危急值项目及标准
总结词
心电图危急值项目及标准是用于评估心 脏功能和诊断心脏疾病的参考指标。
VS
详细描述
心电图的危急值项目包括严重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梗死等,这些异常情况可能引发 严重的生命危险。具体的危急值标准根据 患者年龄、性别、病史等情况而有所不同 ,当心电图检查结果符合危急值标准时, 需要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以确 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培训内容
培训应包括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基本概念、报告范围、报告流程、处理措施等内容 ,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
培训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培训效果评估
通过考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培训效 果进行评估,了解医护人员对危急值 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的掌握程度。
持续改进
根据培训效果评估结果,对培训计划 和内容进行持续改进,以提高医护人 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处理紧急情况的 能力。
监测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情况,包 括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等 方面。
根据监测和评估结果,及时发现制度 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 措施,提高制度的执行效果。
评估方法
通过定期检查、数据分析、患者反馈 等方式,对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情 况进行评估
监督主体
建立多层次的监督机制, 包括医务科、护理部、临 床科室等部门,确保危急 值报告制度的全面落实。
考核标准与奖惩措施
考核标准
制定详细的考核标准,对医护人员在危急值 报告及处理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奖惩措施
根据考核结果,对表现优秀的医护人员进行 奖励,对表现不佳的医护人员进行适当的惩 罚,激励医护人员更加重视危急值报告制度 及处理流程的执行。
制度执行与监督
危急值报告与管理制度(PPT演示文稿)
碎性骨折压迫硬膜囊。
四、输血科“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检查项目
危急值
备注
输血检查输血患者Rh阴性
输血检查
配血困难的患者输血 输血反应输血科检查结果
血型与历史记录不符
01
危急值报告流程
• “危急值”报告与接收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的原则。各临床科室、医技科 室应分别建立检(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 细记录。如果各临床或医技科室认为有必要报告其他危急结果的,按危急值报告执行。
PO2:过高氧中毒,过度容易形成呼吸衰竭,严重缺氧低于mmHg可出现生命危险 PaCO2(35-45mmHg):过高存在肺通气不足,过低体制肺通气过度 血清钾(3.5-5.5mmol/L):<2.8mmol/L可出现虚弱、心律失常、地高辛中毒。 >6.5mmol/L心律失常。 血清钠(135-145mmol/L):<115出现疲劳、恶心、呕吐甚至抽搐昏迷。>160 多见于严重脱水、肾上皮质功能亢进。 血清钙:<1.5见于急性胰腺炎、肾衰、甲状旁腺受损,表现为口唇麻木、手足 抽搐等。 PLT(100-300L):过低提示自发性出血倾向、过高提示血栓形成。
• 2、医师接获“危急值”报告后,应根据该患者的病情,结合“危急值”的报告结果, 对该患者的病情做进一步了解,对“危急值”报告进行分析和评估。对进一步的抢救的 治疗措施(如用药、手术、会诊、转诊或转院等)做出决定;并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报 告结果、分析、处理情况,处理时间(记录到分)。
• 3、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电话报告后源自须在半小时内完成上述工作。处理
辅检科室发现并确认危急值
电话通知相关病区 医生或护士接受电话并详细 认真记录《危急值登记本》
告知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
四、输血科“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检查项目
危急值
备注
输血检查输血患者Rh阴性
输血检查
配血困难的患者输血 输血反应输血科检查结果
血型与历史记录不符
01
危急值报告流程
• “危急值”报告与接收遵循“谁报告(接收),谁记录”的原则。各临床科室、医技科 室应分别建立检(验)“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对“危急值”处理的过程和相关信息做详 细记录。如果各临床或医技科室认为有必要报告其他危急结果的,按危急值报告执行。
PO2:过高氧中毒,过度容易形成呼吸衰竭,严重缺氧低于mmHg可出现生命危险 PaCO2(35-45mmHg):过高存在肺通气不足,过低体制肺通气过度 血清钾(3.5-5.5mmol/L):<2.8mmol/L可出现虚弱、心律失常、地高辛中毒。 >6.5mmol/L心律失常。 血清钠(135-145mmol/L):<115出现疲劳、恶心、呕吐甚至抽搐昏迷。>160 多见于严重脱水、肾上皮质功能亢进。 血清钙:<1.5见于急性胰腺炎、肾衰、甲状旁腺受损,表现为口唇麻木、手足 抽搐等。 PLT(100-300L):过低提示自发性出血倾向、过高提示血栓形成。
• 2、医师接获“危急值”报告后,应根据该患者的病情,结合“危急值”的报告结果, 对该患者的病情做进一步了解,对“危急值”报告进行分析和评估。对进一步的抢救的 治疗措施(如用药、手术、会诊、转诊或转院等)做出决定;并在病程记录中详细记录报 告结果、分析、处理情况,处理时间(记录到分)。
• 3、临床科室接到危急值电话报告后源自须在半小时内完成上述工作。处理
辅检科室发现并确认危急值
电话通知相关病区 医生或护士接受电话并详细 认真记录《危急值登记本》
告知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
危急值报告及处置PPT课件
QT间期
QT间期延长,提示可能存 在心脏复极化异常,增加 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
ST段
ST段抬高或压低,提示可 能存在急性心肌梗死、心 肌缺血等严重心脏疾病。
血常规项目
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低于2×10^12/L,提 示贫血,可能存在失血、溶血等
严重疾病。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高于10×10^9/L,提 示感染或炎症,可能存在败血症、 脓毒血症等严重疾病。
报告流程
01
02
03
04
检测发现
临床实验室或影像科室等检测 部门在检测过程中发现患者检
查结果异常。
核实确认
检测部门对异常结果进行核实 ,排除误差等干扰因素,确认
检查结果无误。
报告发出
检测部门将异常结果及报告单 填写完整后,通过电话、网络 等方式及时报告给临床科室。
处置与记录
临床科室接到报告后,立即采 取相应处置措施,并进行详细
会诊与治疗
组织会诊
针对危急值情况,应组织相关科室专 家进行会诊,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紧急治疗
根据会诊结果,应立即采取相应的紧 急治疗措施,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04 危急值案例分析
心电危急值案例
总结词
心电危急值案例是常见的危急值类型之一,需要及时发现和处置,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详细描述
心电危急值案例通常包括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等,这些情况可能导致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及时采 取措施进行干预。在心电危急值案例中,医生需要迅速判断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心肺复苏、电除颤等, 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血气分析项目
氧分压
氧分压低于60mmHg,提示呼吸衰竭,可能存在肺部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等严重疾病。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PPT课件
总结
• 危急值不是一组一成不变的临床提示数据,它可以根据各医院的具体情况
而拟定出相应的危急值。
• 危急值报告逐步趋于制度化,任何一家具有收治能力的医院都应该有自己
的危急值报告制度。
• 危急值可根据临床具体情况进行定期维护,危急值制度的合理运用可降低
临床风险。
C T检查
• 1.严重的颅脑血肿、挫裂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期。 • 2.硬膜下/外血肿急性期;脑疝;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干范围或以上)
• 3.液气胸,尤其是张力性气胸(大于50%以上);肺栓塞;
急性主动脉夹层。
• 4.消化道穿孔、急性胰腺炎;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出血。
C T检查
常见危急值报告项目及危急值范围
检验项目
低值
症状
高值
血清钾 血清钠 血清氯 血清钙
成人<
低钾血症,
成人>
2.5mmol/L 呼吸肌麻痹 6.5mmol/L
成人< 120mmol/L
成人< 80mmol/L
<1.6mmol/L
低钠血症
低血钙性手 足搐搦
成人> 160mmol/L
成人> 115mmol/L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 (八)医务科、门诊部、护理部负责对本制度的专项检查,发现违规
人员,每次扣科室质量分5分:由此发生的医疗差错或引起的医疗纠 纷,按相关规定处理。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
• (九)“危急值”报告制度的落实情况,将纳入三级三等考核。医技
科室如未按要求向临床科室报告危急值结果,一次扣罚5分;临床科 室未及时处理一次扣罚5分,病历无记录一次扣罚2分;《危急值报告 登记本》登记不及时、漏等或缺项过多,扣2分。
危急值处理流程及制度【共20张PPT】
低钾血症,呼吸肌麻痹
血清钾(新生儿) 出生后1周内:≥7.5mmol/L 同上 出生后1周后:≥5.5mmol/L
≤3.5mmol/L
同上
相关危急值项目(住院患者)
2.血清离子指标
检验项目 血钙(成人) 血钙(新生儿) 血钙 血钠(成人) 血钠(新生儿) 血钠(成人) 血钠(新生儿) 血镁(新生儿)
病理冰冻切片检查医师要直接通知手术医师。
医、护、辅要求 临床科室护士接到辅助检查科室报告后,应将病人的床号、姓名、 住院后、检查项目、接电话时间、辅助科室报告人姓名等记录在登 记本。医师必须在登记本上签字。临床科室须将接电话人员的姓名 和辅助检查科室报告人员。
2.11.1 临床科室护士接到辅助检查科室危急值报告电话后,应立即通知医 师或主任接听电话。如当时无疑是或主任在场,应做好记录,并做 好交接。
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 查、检验报告可为临床 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 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 患者提供安全、有效、
及时的诊疗服务。
危急值报告制度
(三)危急值制度 1.制定 2.修订 3.汇总 4.首诊 5.核对 6.转科 7.复查 8.病理 9.医、护、辅要求
制定 修订
汇总 首诊 核对 转科
相关危急值项目(住院患者)
缺糖性神经症状,缺糖性昏迷
(对3于)首心次室出率现<危4急0b值pm的的病心人新动,过辅生缓助儿检查科室操作者≤应2在.发2现m危m急ol值/后L立即联系临床科室。
相关危急值项目(住院患者)
血糖 成人 ≥22mmol/L 高血糖性昏迷,渗透性多尿伴 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查、检验报告可为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由相关科室共同制定临床辅助检查危急值项目及危急界限值,包括 检验科、医学影像科等辅助检查科室。
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处置流程ppt课件
危急值报告制度与处置流程ppt课 件
目录
• 危急值报告制度概述 • 危急值项目及标准 • 危急值处置流程 •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管理与持续改进 • 案例分析
01 危急值报告制度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危急值报告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内部规定的一组特定的检验、 检查结果,当这组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处 于生命危险的边缘时收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 意见和建议,持续改进制 度。
经验总结
总结改进经验,提炼优秀 实践,为进一步完善危急 值报告制度提供参考。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
总结词
快速识别、及时处理
详细描述
某医院心内科医生在查房时,发现一名患者心电图异常,怀疑为急性心肌梗死。医生迅速启动紧急处 理流程,通知急诊科和心导管室做好准备,同时给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患者被迅速转运至 导管室,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目的
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危急情况,采取紧急措施 进行救治,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适用范围与对象
适用范围
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科室,包 括门急诊、住院部、手术室等。
适用对象
适用于所有接受医疗服务的病人 ,包括成人、儿童、孕妇、老年 人等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疾病的患 者。
报告流程与责任人
心电图危急值项目与标准
总结词
心电图危急值项目及标准能够及时发 现和诊断心脏疾病,为患者提供及时 的救治。
详细描述
心电图危急值项目包括严重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脏停搏等,当心 电图出现异常波形时,应及时报告医 生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B超检查危急值项目与标准
总结词
B超检查危急值项目及标准能够及时发现和诊断腹部脏器疾病,为患者提供及时 的救治。
目录
• 危急值报告制度概述 • 危急值项目及标准 • 危急值处置流程 •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管理与持续改进 • 案例分析
01 危急值报告制度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危急值报告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内部规定的一组特定的检验、 检查结果,当这组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处 于生命危险的边缘时收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 意见和建议,持续改进制 度。
经验总结
总结改进经验,提炼优秀 实践,为进一步完善危急 值报告制度提供参考。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
总结词
快速识别、及时处理
详细描述
某医院心内科医生在查房时,发现一名患者心电图异常,怀疑为急性心肌梗死。医生迅速启动紧急处 理流程,通知急诊科和心导管室做好准备,同时给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患者被迅速转运至 导管室,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植入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
目的
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危急情况,采取紧急措施 进行救治,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适用范围与对象
适用范围
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科室,包 括门急诊、住院部、手术室等。
适用对象
适用于所有接受医疗服务的病人 ,包括成人、儿童、孕妇、老年 人等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疾病的患 者。
报告流程与责任人
心电图危急值项目与标准
总结词
心电图危急值项目及标准能够及时发 现和诊断心脏疾病,为患者提供及时 的救治。
详细描述
心电图危急值项目包括严重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脏停搏等,当心 电图出现异常波形时,应及时报告医 生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B超检查危急值项目与标准
总结词
B超检查危急值项目及标准能够及时发现和诊断腹部脏器疾病,为患者提供及时 的救治。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ppt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02 危急值类型及标准
检验危急值
总结词
检验危急值是指通过实验室检测结果判断患者可能处于生命危险的指标。
详细描述
检验危急值通常包括血钾、血钙、血糖、血气分析、心肌酶谱等指标,当这些 指标出现异常时,可能提示患者存在严重的生命威胁,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治 疗措施。
放射危急值
总结词
放射危急值是指通过放射影像学检查 发现患者可能存在严重疾病或并发症 的指标。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ppt课 件
目录
• 危急值报告制度概述 • 危急值类型及标准 • 危急值处理流程 • 危急值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危急值报告制度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危急值报告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内 部建立的、旨在保障患者安全的 、及时报告和处理异常检验、检 查值的管理制度。
总结词
1. 识别其他危急值
2. 紧急处理
3. 多学科协作
4. 持续监测与评估
除了检验和放射危急值 外,还有其他类型的危 急值需要关注和处理, 如心电图、超声等检查 结果的危急值。
根据心电图、超声等检 查结果,判断是否达到 危急值标准,如严重心 律失常、心脏骤停等。
医生接到相关检查结果 后,应立即采取相应措 施,如心肺复苏、除颤 等,以挽救患者生命。
报告流程
检测发现
检测人员对标本进行检测,发现异常结果 。
反馈跟踪
管理部门对危急值处理情况进行监督和反 馈,持续改进报告制度。
复核确认
检测人员对异常结果进行复核,确认为危 急值。
接收处理
临床科室医护人员接收危急值通知,迅速 进行相应处理和记录。
报告发出
检测人员将危急值结果录入医院信息系统 (HIS),并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通知临 床科室。
02 危急值类型及标准
检验危急值
总结词
检验危急值是指通过实验室检测结果判断患者可能处于生命危险的指标。
详细描述
检验危急值通常包括血钾、血钙、血糖、血气分析、心肌酶谱等指标,当这些 指标出现异常时,可能提示患者存在严重的生命威胁,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治 疗措施。
放射危急值
总结词
放射危急值是指通过放射影像学检查 发现患者可能存在严重疾病或并发症 的指标。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处理流程ppt课 件
目录
• 危急值报告制度概述 • 危急值类型及标准 • 危急值处理流程 • 危急值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危急值报告制度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危急值报告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内 部建立的、旨在保障患者安全的 、及时报告和处理异常检验、检 查值的管理制度。
总结词
1. 识别其他危急值
2. 紧急处理
3. 多学科协作
4. 持续监测与评估
除了检验和放射危急值 外,还有其他类型的危 急值需要关注和处理, 如心电图、超声等检查 结果的危急值。
根据心电图、超声等检 查结果,判断是否达到 危急值标准,如严重心 律失常、心脏骤停等。
医生接到相关检查结果 后,应立即采取相应措 施,如心肺复苏、除颤 等,以挽救患者生命。
报告流程
检测发现
检测人员对标本进行检测,发现异常结果 。
反馈跟踪
管理部门对危急值处理情况进行监督和反 馈,持续改进报告制度。
复核确认
检测人员对异常结果进行复核,确认为危 急值。
接收处理
临床科室医护人员接收危急值通知,迅速 进行相应处理和记录。
报告发出
检测人员将危急值结果录入医院信息系统 (HIS),并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通知临 床科室。
危急值报告及处理制度 ppt课件
7
ppt课件
(三)超声科危急值项目
1.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2.心脏内游离血栓 3.肝破裂 4.脾破裂 5.宫外孕(破裂出血) 6.心包大量积液 7.腹腔大量积液
8
ppt课件
(四)心电图危急值项目
1.急性心肌梗死(含超急性期) 2.多源室性心动过速 3.双向性实行心动过速 4.扭转型实行心动过速 5.心室扑动 6.心室颤动 7.R-R间距大于3秒以上 8.高血钾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6
急性大量失血或严重贫血
引发致命性感染可能 急性白血病可能
严重的出血倾向,是临床输注血 小板的阈值
怀疑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极限值
ppt课件
(二)放射科(含CT及MRI)危急值项目
1.脑出血 2.大面积脑梗死 3.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4.肺栓塞 5.重症坏死性胰腺炎 6.肝破裂 7.脾破裂 8.消化道穿孔
10
ppt课件
5.排除上述各项者,及时联系临床医师或护理人 员。了解患者病情、患者用药及标本采集情况, 发现异常应重新采集标本进行复检。
6.分析“危急结果”出现原因,做好临床咨询解 答准备。
确认检验结果准确,这姓双签名制度,审核人员 在检查报告单上注明“已复查”标识。
11
ppt课件
(二)出具危急值检查结果的科室在《危急检 查结果报告记录本》做好记录
缺糖性神经症状,低血糖和酮 中毒
5
ppt课件
血常规检验指标
血红蛋白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计数 血气分析指标 血酸碱度 血酸碱度
<50 g/L
<1.0×109/L
>60×109/L
<20×109/L
临床危急值及报告制度(讲稿) (1)
7、急性主动脉夹层
9、急性胰腺炎(急性坏死性 胰腺炎) 11、眼眶内异物
8、肺栓塞
10、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出血
放射科危急值项目(磁共振室)
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 干范围或以上)
三、B超影像危急值
1、急性外伤见腹腔积液,疑似肝脏、脾脏或肾脏等 内脏器官破裂出血的危重病人; 2、急性胆囊炎考虑胆囊化脓并急性穿孔的患者; 3、考虑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4、怀疑宫外孕破裂并腹腔出血; 5、晚期妊娠羊水过少≤5cm,胎心过快>160次/min, 或过慢<110次/min; 6、心脏普大合并急性心衰; 7、大面积心肌坏死; 8、大量心包积液合并心包填塞。
临床科室危急值处理程序
• 主管或值班医生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 床病情不符,应对病人重新进行检查或重新 留取标本进行复检。 • 病区接到危急值后必须在30分钟内采取相应 处理措施。 • 主管或值班医生需6小时内在病程记录中记录 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对危急值的分析、 采取的相关诊疗措施。 • 处理后及时复查。
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记录内容
• 医技科室:检查(验)日期、患者姓名、科 室、床号、住院号、检查(验)项目及结果、 电话报告时间(具体到分)、接电话人员姓 名、报告者姓名、备注等 • 临床科室:记录日期、接电话时间(具体到 分)、患者姓名、科室床号、住院号、检查 (验)项目及结果、医技科室报告人姓名、 接电话者签名、汇报医生时间、医生签名、 备注等
总
结
• 危急值事关生死、事关医疗安全 • 掌握危急值的范围及处理流程
• 关乎医护的切身利益
急性白血病 严重感染
末梢血涂片 幼稚细胞出现 血钾 电 解 质 血钠 血钙 <2.5mmol/L <120mmol/L <1.5mmol/L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管理详解演示文稿
>5 mmol/L 神经肌肉传导降低,引起通气性呼酸,肌肉无力和反射减弱
第十页,共26页。
• Glu(成人)<2.8mmol/L 缺糖性神经症状,可引起感知功能损伤甚至丧失 知 觉
•
>20.0mmol/L 胰岛素缺乏引起的糖尿病性昏迷,发展为渗透性多尿伴严
重脱水和糖尿病性酮中毒(新生儿>16.5mmol/L)
• (三)医技科室及时准确的检查、检验报告可为 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能更好地 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及时的诊疗服务。
第三页,共26页。
• 三、 “危急值”项目及报告范围
第四页,共26页。
• 1.心电检查
• (1)心脏停搏。 (2)急性心肌缺血。 • (3)急性心肌损伤。 (4)急性心肌梗死。 • (5)致命性心律失常。 • ①心室扑动、颤动。 ②室性心动过速。
第十四页,共26页。
• 二、根据危急值报告范围,确认危急值后, 必须立即电话或其他途径口头通知申请者或 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并将危急值病人的姓名 、科室及床号,日期、时间、报告人、检验 结果、通知时间及对方接电话的医务人员姓 名或工号等记录在《危急值报告登记表》上 ,报告单上注明“结果已复核”,“已电话通知 ”,必要时通知运输中心人员将检验报告送 到临床科室。各专业组对临床危急值病人标 本的检验,应本着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原 则,尽快发出报告。
•
(3)主管医生需6小时内在病程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诊治
措施。接收人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记录。
第二十页,共26页。
• 3.体检科“危急值”报告程序
• 医技科室检出“危急值”后,立即打电话向体检 科相关人员或主任报告。体检科接到“危急值”报告 后,需立即通知病人速来医院接受紧急诊治,并帮助 病人联系合适的医生,医生在了解情况后应先行给予 该病人必要的诊治。体检科负责跟踪落实并做好相应 记录。
危急值处理报告制度 幻灯片
放射科重要“危急情况”
◆冠脉CTA主干狭窄大于70% ◆消化道穿孔、破裂 ◆肠扭转 ◆肠套叠 ◆肝脾破裂Ⅲ°以上
超声科重要“危急情况”
◆大量心包积液 ◆大量胸腔积液 ◆妇科专业:腹腔中量及以上积液,怀疑宫外孕、 黄体破裂 ◆产科专业:如遇阴道出血的前置胎盘、胎盘早 剥等特危重情况
报告流程
护士做好登记记录工作,内容包括:日期,报告 时间,床号,姓名,住院号,项目,结果,报告 者姓名,电话,接听者姓名,告知时间,方式, 医生签名。
报告流程
检查科室报告电话,如果10分钟内有关科室、部 门、病区无人应答,可报告医务科或门诊部;晚 间、双休日或节假日可打电话至总值班要求主管 医生或护士在网络系统中接收报告,同时记录接 听电话人员姓名。
跟踪记录
”假性危急值”与护理相关的原因及对策
输液同侧采血 采血顺序不当 将不同采血管之间的血液标本互倒 抽错采血管,部位,错误的时间 采血量不足
溶血
标本运送不及时
医学辅助检查“危急值”报告制度
临安人民医院12区 黄作芬 2016-10
定义
“危急值”或“危急情况”: 是指辅助检查结果出现时,该患者可能正 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需要临床医生 紧急救治。
临床检验“危急值”
见附件1
放射科重要“危急情况”
◆肺栓塞 ◆气胸压缩50%以上 ◆主动脉夹层 ◆纵隔气肿 ◆大量胸腔积液 ◆支气管破裂 ◆一侧全肺不张 ◆肺水肿
处 理 报 告 流 程 图
(半
小 时 内)
护士接到电话通知
听清内容,复述 登记记录
立即报告医生,责任护士
临床危急值报告与处理详解演示文稿
❖ 补钠量的公式mmol/l(血钠正常值-血钠实测 值)x体重x0.6(女性为0.5)
有诊断意义。
尿淀粉酶是诊断此病的重要的化验检查,发病后12~24小时开
始升高,48小时达高峰,维持5~7天,下降缓慢。
第25页,共36页。
肾小球功能检查
❖ 血清肌酐(Scr) 参考值:男:44~133umol/L 女:70~106umol/L 危急值:>654umol/L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 滤过功能减退,升高程度与病变严重程度 一致。
临床危急值报告与处理详解演 示文稿
第1页,共36页。
优选临床危急值报告与处理
第2页,共36页。
何为危急值?
“危急值”是指当某种检验结果出
现时,表明患者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 缘状态,需要迅速给予患者有效 的干 预措施或治疗,就可挽救患者的生命, 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后果,失去 最佳抢救机会。
第3页,共36页。
或正常);
Ⅱ型指缺氧伴有CO2潴留(PaO2<60mmHg, PaCO2>50mmHg)
第30页,共36页。
血气分析
❖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参考值:95%~98%
临床意义:判断机体是否缺氧的指标,但反映缺氧不敏感。
❖ 酸碱度(PH) 参考值:7.35~7.45 临床意义:判断酸碱失调中机体代偿程度的重要指 标。<7.35失代偿性酸中毒>7.45失代偿性碱中毒
其他血清酶检查
❖ 淀粉酶(AMS)测定
血淀粉酶:80~180U/L 危急值:>300U/L
尿淀粉酶:100~1200U/L
升高:主要见于急性胰腺炎和流行性腮腺炎,急性胰腺炎时血 淀粉酶是最敏感的指标,发病后1~2小时即开始升高,8~12小时 标本最有价值,24 小时达高峰,2~5天下降至正常。超过500U即
有诊断意义。
尿淀粉酶是诊断此病的重要的化验检查,发病后12~24小时开
始升高,48小时达高峰,维持5~7天,下降缓慢。
第25页,共36页。
肾小球功能检查
❖ 血清肌酐(Scr) 参考值:男:44~133umol/L 女:70~106umol/L 危急值:>654umol/L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 滤过功能减退,升高程度与病变严重程度 一致。
临床危急值报告与处理详解演 示文稿
第1页,共36页。
优选临床危急值报告与处理
第2页,共36页。
何为危急值?
“危急值”是指当某种检验结果出
现时,表明患者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 缘状态,需要迅速给予患者有效 的干 预措施或治疗,就可挽救患者的生命, 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后果,失去 最佳抢救机会。
第3页,共36页。
或正常);
Ⅱ型指缺氧伴有CO2潴留(PaO2<60mmHg, PaCO2>50mmHg)
第30页,共36页。
血气分析
❖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参考值:95%~98%
临床意义:判断机体是否缺氧的指标,但反映缺氧不敏感。
❖ 酸碱度(PH) 参考值:7.35~7.45 临床意义:判断酸碱失调中机体代偿程度的重要指 标。<7.35失代偿性酸中毒>7.45失代偿性碱中毒
其他血清酶检查
❖ 淀粉酶(AMS)测定
血淀粉酶:80~180U/L 危急值:>300U/L
尿淀粉酶:100~1200U/L
升高:主要见于急性胰腺炎和流行性腮腺炎,急性胰腺炎时血 淀粉酶是最敏感的指标,发病后1~2小时即开始升高,8~12小时 标本最有价值,24 小时达高峰,2~5天下降至正常。超过500U即
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汇报流程年月详解演示文稿
己的危机值范围。
❖ 分析前的质量保证
分析前阶段质量保证是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最 重要、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是保证检验信息正确有效的先 决条件,而检验信息的有效性是检验工作的目的也是检验 质量最重要的内涵之一。检验标本分析前的正确采集直接 关系检验结果的准确与否,出现检验结果的危机值必须与 临床医生联系,根据患者的情况,必要时重复检测或重新 抽血复检。
关键指标之一。氧分压过高,容易造成氧中毒, 氧分压低,容易形成呼吸衰竭,当低于<4KPa (30mmHg )既有生命危险。
第十二页,共23页。
常用危急值区间及其意义
❖ 六、二氧化碳分压(pCO2) ❖ 参考值:动脉血4.65~5.98kPa ❖ 危急值区间<2.7KPa;>9.3KPa ❖ pCO2增高提示存在肺通气不足,体内CO2蓄积。
时间待于或长于15分钟,和(或)已有出 血,则应立即给 予增加血小板的治疗。 >1000×109/L 提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高于此值常出现 血栓,若此种血小板增多属于非一过性的,则应给予抗血小 板药治疗。
第十八页,共23页。
(二)放射科(含CT及MRI)危急值项目
第十四页,共23页。
常用危急值区间及其意义
❖ 八、淀粉酶(amy): 参考值:80~200 U/DL
❖ 危急值区间 大于600U/L
❖ 当 低于 50 U时应考虑有广泛的胰腺损害或明显的胰腺功能不全。 200~400 U 时,在大多数情况下应排除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性。
pCO2降低提示肺泡通气过度。所以pCO2是衡量 肺泡通气量适当与否的客观指标。pCO2轻度增高 可刺激呼吸中枢,当达到55mmHg(7.32 KPa )时, 既有抑制呼吸中枢形成呼吸衰竭的危险。 (1mmHg=0.133 KPa;1 KPa=7.5 mmHg)
❖ 分析前的质量保证
分析前阶段质量保证是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最 重要、最关键的环节之一,是保证检验信息正确有效的先 决条件,而检验信息的有效性是检验工作的目的也是检验 质量最重要的内涵之一。检验标本分析前的正确采集直接 关系检验结果的准确与否,出现检验结果的危机值必须与 临床医生联系,根据患者的情况,必要时重复检测或重新 抽血复检。
关键指标之一。氧分压过高,容易造成氧中毒, 氧分压低,容易形成呼吸衰竭,当低于<4KPa (30mmHg )既有生命危险。
第十二页,共23页。
常用危急值区间及其意义
❖ 六、二氧化碳分压(pCO2) ❖ 参考值:动脉血4.65~5.98kPa ❖ 危急值区间<2.7KPa;>9.3KPa ❖ pCO2增高提示存在肺通气不足,体内CO2蓄积。
时间待于或长于15分钟,和(或)已有出 血,则应立即给 予增加血小板的治疗。 >1000×109/L 提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高于此值常出现 血栓,若此种血小板增多属于非一过性的,则应给予抗血小 板药治疗。
第十八页,共23页。
(二)放射科(含CT及MRI)危急值项目
第十四页,共23页。
常用危急值区间及其意义
❖ 八、淀粉酶(amy): 参考值:80~200 U/DL
❖ 危急值区间 大于600U/L
❖ 当 低于 50 U时应考虑有广泛的胰腺损害或明显的胰腺功能不全。 200~400 U 时,在大多数情况下应排除急性胰腺炎的可能性。
pCO2降低提示肺泡通气过度。所以pCO2是衡量 肺泡通气量适当与否的客观指标。pCO2轻度增高 可刺激呼吸中枢,当达到55mmHg(7.32 KPa )时, 既有抑制呼吸中枢形成呼吸衰竭的危险。 (1mmHg=0.133 KPa;1 KPa=7.5 mmHg)
临床危急值及报告制度演示文稿
10、肝脾胰肾等腹腔脏器出血
11、眼眶内异物
第16页,共26页。
磁共振室
颅内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范围达到一个脑叶或全脑 干范围或以上)
第17页,共26页。
病理科危急值项目
❖ 1. 病理检查结果是临床医生未能估计 到的恶性病 变。
❖ 2. 恶性肿瘤出现切缘阳性。 (我院病理科肿瘤所采用的“切缘阳性”定义:肿
医技科室危急值报告程序(二)
❖ 检验科室工作人员在向临床科室通报危急值 结果时应向其了解患者病情、标本采集、患 者准备等情况,如果结果与临床病情不符或 标本采集有问题,应立即通知病人重新准备 或重新采集标本再次检查(验)。根据检验 科的特殊性,如检验结果与上次一致或误差 在许可范围内,应在报告单上注明“已复 查”,并保留标本备查。
气
分 析
PaO2
危急低值
危险性
危急高值
危险性
<7.25 <20mmHg
提示酸中毒存在 肺泡通气过度
>7.55 >60mmHg
提示碱中毒存在
肺通气不足,呼 吸中枢抑制
<40mmHg
严重缺氧
SaO2
<75mmHg
严重缺氧
ALT
>1000U/L 急性肝细胞损伤
生 A
一些非危急值项目的特别异常结果也可作为危急 值报告
第22页,共26页。
危急值的来源
危急值主要来自住院患者
➢住院患者的危急值报告一般通知值班护士或医师 ➢门诊患者的危急值报告是个难点,虽然门诊护士台 也设危急值登记本,但因为门诊患者流动性强,通常 等实验室结果出来,报告给医生或护士时,往往很难 找到患者,或遇到门诊已停诊等情况
第7页,共26页。
危急值报告流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急值 记录
如何设置危急值?
如何评估危急值?
如何调整危急值?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年版) 实施细则
❖ 第三章 患者安全 ........................... 36
❖ 一、确立查对制度,识别患者身份 ............................. 36 ❖ 二、确立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步骤 . .....38
❖ 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发生 ................46 ❖ 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47 ❖ 九、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48 ❖ 十、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 50
1972
1990
1997
1998
近几年
危急值概念 首次提出
危急值临 界表
危急值的 实践参数
危急值需根据 临床需要调整
危急值的 比较研究
危急值的定义
❖最常见危急值项目
➢ 包括pH、pCO2、pO2、Glu、K、Na、Ca、PT、 APTT、WBC、PLT等
❖其它危急值项目
➢ 肌酐、尿素氮、细菌培养阳性标本、HIV阳性、心 肌损伤标志物、药物浓度及特别异常其它检验结果
危急值报告及处理制度 详解演示文稿
优选危急值报告及处理 制度
危 急 值 有 多 可 怕
认识 了解 再画
规范
出来
就是 财富
正 常 值
数 量 大 数 目 繁
正常值外还有什么
正 常 值 外
还 有
是 病
病 可 怕 吗 有 程 度 ?
病 得 怎 样 ?
昏 了 头
乱了次序出了错
总结规范制定制度
➢ 过多的危急值报告会影响到实验室和临床的工作效率,增加 成本
如何制定危急值报告制度
❖标准指南
➢ CAP关于危急值项目及危急值范围标准指南和调查报告 可作为临床实验室设置和调整危急值项目的参考依据
❖医院实际情况
➢ 根据医院规模、专科特色、标本量等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实验 室和临床要求的危急值项目和范围
人 人 知 晓 制 度
规 范
达 到 安 全 管 理源自为提高医疗工作质量, 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使临 床能及时掌握病人情况,并 提出处理意见,必须制订危 急值报告制度 。
“危急值”的定义
“危急值”(Critical Values)是指当某种 检验、检查结果“危急值” 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 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 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迅速处理给予患者有 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 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 会。
六、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评审标准 评价要点 ❖3.6.1 有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与流程,
确定“危急值”项目 。各单位自己确定
3.6.1.1 根据医院实际情况确定“危急值”项目,
建立“危急值”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
❖ 【C】 ❖ 1.有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制度与工作流程。 ❖ 2.医技部门(含临床实验室、病理、医学影像部门、电生理检查与内
危急值的定义
❖ 危急值(critical value ,panic value):极度异常的检验结果, 如果不给予及时有效治疗,病人将处于危险的状态
❖ 危急值报告制度最早由Lundberg(1972)提出,已经被世界 各地所采用 Lundberg GD. When to panic over abnormal values. Med Lab Observer.1972;4:47-54
❖ 三、确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 术式发生错误 ............. 40
❖ 四、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 ............42 ❖ 五、加强特殊药物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 ...........................43
❖ 六、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 ................... 45
❖其它部门的危急值报告
➢ 如心电图、B超、放射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现状
❖国内学者
➢ 对危急值的概念、危急值项目设置、作用和意义等 有所认识
❖中国医院协会
➢ 《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第4点明确要求建立危急值 报告制度
❖管理体系要求
➢ISO 15189、美国病理家学会(CAP),JCAHO等 管理体系的有明确要求
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现状
❖ 危急值应用的复杂性
➢ 危急值报告涉及实验室、护理部、临床医生,直接关系到患 者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 危急值报告制度
➢ 一般通过电话报告,实验室和医护人员进行沟通、解释,要 求接听者把结果重复一篇,并作相应记录确认危急值结果
➢ 实验室一旦出现危急值,检验者在确认检测系统正常情况下, 立即复检,确认是危急值
s s 109/L 109/L
危急值低限 7.10 20 40 2.5 3.0 115 1.6 20 1.5 20
危急值高限 7.59 75 27.8 6.0 160 3.5 30 80 50.0 1000
❖ 参照美国临床病理协会调查报告,并征求相关科室专家意见
标本 动脉血 动脉血 动脉血 血清 血清 血清 血清 血浆 血浆 血液 血液
➢ 如县级医院,可以把危急值的高低限设得宽一点
➢一些非危急值项目的特别异常结果也可作为危急值报 告
It is time to extend the laboratory critical (panic) value system to Include vital value.
Lundberg GD. MedGenMed,2007;9:20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危急值项目列表
试验项目 血液酸碱度(pH) 二氧化碳分压(pCO2) 氧分压(pO2) 血糖(Glu) 血钾(K) 血钠(Na) 血钙(Ca) 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WBC PLT
单位 -
mm Hg mm Hg mmol/L mmol/L mmol/L 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