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发生条件
化学反应是有条件的
![化学反应是有条件的](https://img.taocdn.com/s3/m/b26ed55ead02de80d4d84037.png)
氢氧化钠
微生物
未知
介质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固体介质: 使用固体催化剂作为反应介质
双氧水分解 氮氢合成氨
氨催化氧化
二氧化硫催化氧化
液体介质
金属腐蚀:
电解质溶液:
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
电解质溶液的性质: 吸氧腐蚀 析氢腐蚀 反应发生的条件:
硝酸根和二价铁能否共存 酸性介质: 离子共存: 氯离子和次氯酸根能否共存 亚硫酸根和硫离子能否共存
反应环境: 糖、酯的水解、 铅蓄电池的环境、燃料电池的环境 酯化反应 脱水反应 酯、卤代烃的水解 碱性介质: 醛基发生银镜反应、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 燃料电池的环境
气体介质:
反应环境中的空气:
氧气、二氧化碳、水汽
特殊的气体介质环境: 氮气、氯化氢气流
化学反应是有条件的
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与物质本身的性质有关
与外界所处的环境有关
固体与固体反应多需要反应条件
需要加热获高温条件 例如:
不需要加热
实验室制备氨气、氧气
工业制备二氧化碳 铝热反应 焦炭还原氧化铁 冶炼汞、银等金属 弱碱的分解
用石英、大理石、纯碱玻璃的制备
固体和气体反应 需要点燃获加热 不需要条件
催化剂: 合成NH3 苯的溴代 NH3催化氧化 Ni Cu、Ag 与氢气加成 醇的催化氧化
Fe
Cr2O3
浓硫酸
脱水 酯的水解 糖的水解 酚醛树脂
卤代烃的水解 酯的水解 卤代烃的消去 酚醛树脂 醛的催化氧化 烯烃的加聚
V2O5
SO2催化氧化
稀硫酸
MnO2
双氧水分解制O2 KClO3分解制O2 无机汞变有机汞 废水中NH3被氧还为亚硝酸 亚硝酸被氧化为硝酸
化学反应类型及反应条件
![化学反应类型及反应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31d00552ea551810a6873e.png)
四、化学反应类型及反应条件内容标准:基本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内容解析: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物质的反应。
2.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3.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4.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5.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6.还原反应:含氧物质的氧元素被夺去的反应。
7.氧化—还原反应与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必然关系,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8.燃烧:通常指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9.缓慢氧化: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
如食物的腐烂、动植物的呼吸等。
10.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
催化剂发生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例题分析:例题1 关于催化剂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B.不使用催化剂物质就不能发生化学反应C.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量D.使用催化剂能改变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分析: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及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的物质。
理解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催化剂是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改变包括加快和减慢两种情况;②催化剂本身也参与反应,只是反应最终催化剂的质量、性质不变化;③一种催化剂可以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催化剂,但并不表示可以是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同样一个化学反应可能不只有—种催化剂。
正确答案D。
例题2 灭火时常采用以下措施:①使可燃物的温度低于其着火点;②移开可燃物;③将可燃物隔绝空气。
将下列灭火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的标号填在括号内A.草原着火时,常在燃烧草场周围割除草,开出防火道( )B.油锅着火时,加上锅盖盖灭( )C.消防队员用冷水浇灭燃着的可燃物( )D.将沙土铺洒在燃烧的化学药品上扑灭火焰( )分析:可燃物燃烧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①与氧气接触;②温度达到着火点。
化学反应的条件和关键因素
![化学反应的条件和关键因素](https://img.taocdn.com/s3/m/0cd2927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8.png)
化学反应的条件和关键因素化学反应的条件和关键因素是中学生需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了解这些条件和关键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规律。
1.反应物:化学反应需要至少两种物质作为反应物。
反应物的性质、状态(固体、液体、气体)、浓度等都会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
2.催化剂:催化剂是一种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不参与反应的物质。
催化剂可以加快或减慢化学反应的进行,其种类和用量是影响化学反应的关键因素之一。
3.温度: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具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反应物的分子运动速度和碰撞频率,进而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
4.压强: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压强也会影响反应速率。
增大压强会使气体分子的碰撞频率增加,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5.浓度: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因为增加浓度会增加单位体积内的反应物分子数,提高碰撞频率。
6.接触面积:固体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这是因为增大接触面积可以使反应物分子更容易相互碰撞。
7.光、辐射:对于某些化学反应,光、辐射等可以作为反应条件,促使反应发生。
8.反应时间:反应时间的长短也会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
反应时间越长,反应物消耗越多,生成物积累越多。
9.反应容器:反应容器的材质、形状和大小等也会对化学反应产生影响。
例如,某些反应需要在特定容器中进行,以防止反应物或生成物泄漏。
10.搅拌:对于液体反应物,搅拌可以增加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11.气体溶解度: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也会影响化学反应。
例如,某些气体需要在一定压力下溶解于液体中才能进行反应。
12.反应顺序:化学反应可能有多个步骤,反应顺序和反应条件都会影响整个反应过程。
以上是化学反应的条件和关键因素的详细知识点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习题及方法:1.习题:某化学反应需要铁和硫酸作为反应物,试分析温度、浓度和接触面积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1)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根据Arrhenius方程,提高温度会增加反应物的活化能,使反应速率加快。
化学反应的条件
![化学反应的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83a42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c5.png)
化学反应的条件加热(300~600摄氏度);高温(600~1000摄氏度);加压(如合成氨的反应),催化剂(有机化学中常见);点燃(不解释);放电(如生成臭氧的反应);紫外线(大气层中氟利昂与臭氧的反应);光照(次氯酸见光分解);震荡(不常见,一些络合物反应,如银氨溶液,震荡后剧烈分解爆炸);超声波(有机化学中的物质合成);通电(电解水)一、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初中常见化合反应主要有:1、非金属单质与氧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如2H2+O2 H2O 其它非金属如硫、磷、碳等都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 2、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如3Fe+2O2 Fe3O4 其它金属如铝、锌、铜也可以与氧气发生类似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3、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如CaO+H2O= H2CO3, 其它金属氧化物Na2O、K2O、BaO 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4、非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如CO2 +H2O= H2 CO3 其它非金属氧化物SO2 、SO3 也可以与水生成相应的酸. 5、其它如2CO+ O2 2CO2等. 二、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解反应.初中常见分解反应有:1、不溶性碳酸盐高温分解如CaCO3 CaO+CO2↑ 2、不溶性碱受热分解,如Cu(OH)2 CuO + H2O 3、某些酸式盐受热分解如B、2NaHCO3 Na2CO3+CO2↑+H2O 4、某些碱式盐受热分解如Cu2(OH)2CO3 2CuO+ CO2↑+ H2O 2H2O2 O2↑+ 2H2O MnO2 2KClO3 2KCl+O2↑2KMnO4 K2MnO4 +MnO2+O2↑三、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初中常见反应有:1、活泼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为金属活动顺序中氢以前的金属,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例如Fe+2HCl=FeCl2+H2↑Mg+ 2HCl = MgCl2+ H2↑H2SO4 + Fe = FeSO4+ H2↑ 2HCl +Zn = ZnCl2 + H2↑H2SO4 + Zn = ZnSO4+ H2↑ 2金属与盐反应,生成新盐与新金属.盐(含较不活泼金属)+金属(较活泼)——金属(较不活泼)+盐(含较活泼金属)盐须溶于水,金属须比盐中金属活泼,钾、钙、钠三种金属不跟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如Fe+CuSO4 FeSO4+Cu 2AgNO3 +Cu= Cu(NO3)2 +2 Ag 3、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H2 +CuO Cu+H2O。
最新化学反应发生条件
![最新化学反应发生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2693a5f12d2af90342e686.png)
①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12除Ag、Pt、Au外的金属,一般都可以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金属越活泼,与3氧化合就越容易,反应就越剧烈。
金属氧化物大多是碱性氧化物。
456②碱性氧化物+水→可溶性碱78可溶性碱对应的碱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K2O、Na2O、BaO都能9跟水反应。
Ca(OH)2微溶于水,它对应的CaO也能与水反应。
其余的碱性氧化物10一般与水不反应或不易反应。
111213③碱→碱性氧化物+水1415不溶性的碱在加热的条件下,一般可分解为对应的碱性氧化物和水。
碱中的16金属越不活泼,则该碱越容易分解。
171819④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2021除F2、CI2、Br2、I2外的非金属一般都可直接与O2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
22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是酸性氧化物。
232425⑤酸性氧化物+水→含氧酸2627除不溶性的SiO2外,常见的酸性氧化物都可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含氧酸。
282930⑥含氧酸→酸性氧化物+水3132在一定条件下,含氧酸分解可生成酸性氧化物(酸酐)和水333435⑦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3637此处的非金属H2、O238除外。
当金属越活泼,非金属也越活泼时,反应就越容易进行。
3940⑧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盐41强酸(H2SO4、HNO3)的酸酐与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即可反应,其余42的需要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才能发生反应。
434445⑨碱性氧化物+酸→盐+水46强酸(H2SO4、HNO3、HCI)可与所有碱性氧化物反应,弱酸(H2CO3、H2S等)47只能和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反应。
4849⑩酸性氧化物+碱→盐+水5051酸性氧化物在一般条件下都可与强碱溶液反应,但SiO2与NaOH固体(或KOH 52固体)需在强热条件下才发生反应。
5354⑾酸+碱→盐+水5556参加反应的酸和碱至少有一种是易溶于水的。
575859⑿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6061参加反应的碱和盐必须都能溶于水,同时生成物必须有难溶物或者易挥发的62碱(NH3·H2O)636465⒀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6667酸和盐反应的前提条件比较复杂,在现阶段应掌握以下几点:6869这里所说的酸和盐的反应是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必须符合复分解70反应发生的条件,酸与盐才能发生反应。
沪教版(全国)(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教案及反思
![沪教版(全国)(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e112fde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9.png)
沪教版(全国)(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材中的重要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常见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讨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主要通过实验探究和实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反应发生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反应物的性质、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
本节课的学习为学生后续学习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等知识奠定了基础,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包括反应物的性质、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2.能够通过实验现象判断化学反应是否发生,并能解释其原因。
3.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来探究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如反应物的性质、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2.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难点】:1.理解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机制。
2.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探究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四、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了一些化学反应,对化学反应的现象和表达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缺乏系统的认识。
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但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学生对于化学实验充满兴趣,但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操作不规范、观察不仔细等问题,需要教师加强引导和指导。
四、教法和学法:【教法】:1.讲授法:讲解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形成系统的认识。
有机化学反应条件
![有机化学反应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3923fdf61fb7360a4c6503.png)
一、反应条件汇总
1、浓H2SO4加热:醇脱水成烯或醚;酯化;苯硝化(水浴)
2、稀H2SO4加热:酯的水解;二糖及多糖水解
3、NaOH水溶液:卤代烃水解;酯的彻底水解
4 、NaOH醇溶液加热:卤代烃消去
5、Cu或Ag催化加热,醇去氢氧化,生成醛或酮
6、光照下,与X2,烷烃取代
7、Fe或FeX3催化,与X2反应,苯环上H被取代
8、无需条件的反应:烯烃炔烃与溴水加成;苯酚与NaOH、Na2CO3、溴
水、FeCl3 醇与Na 醋酸与NaOH、NaHCO3
9、其他需标注催化剂加热条件的:与H2、HX、H2O的加成;苯环与X2加成;加聚反应
二、有机合成
1原则:原料廉价易得,步骤简洁,条件温和能耗低,副产品少
2注意:从原料到中间产物最后到目的产物的合理连贯。
某些官能团在过程中需保护,最后再还原出来。
如酚羟基。
3官能团引入:—OH 烯烃加水醛酮加氢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X 烷烃芳香烃取代烯烃炔烃与X2 及HX加成醇与HX取代碳碳双键醇及卤代烃消去
4官能团转化CH3CH2OH →CH3CHO →CH3COOH
CH3CH2OH →CH2=CH2 →CH2BrCH2Br→CH2OHCH2OH→乙二醛→乙二酸。
为什么物质会产生化学反应?
![为什么物质会产生化学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5a53605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18.png)
为什么物质会产生化学反应?
物质产生化学反应的原因是因为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化学反应是由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这些相互作用包括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以及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
首先,化学反应发生的前提是原子和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能量,这种能量可以使原子和分子发生运动和碰撞。
当两个或多个分子发生碰撞时,它们之间的化学键可能会断裂或形成新的化学键,从而产生新的物质。
其次,化学反应还受到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
这些相互作用力包括静电力、范德华力、氢键等,它们可以影响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结合和排列,从而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的发生。
最后,化学反应还受到温度、压力、浓度等外部条件的影响。
这些外部条件可以改变原子和分子的运动状态和相互作用力的强度,从而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速率和方向。
综上所述,物质产生化学反应是由于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这些相互作用包括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以及原子和分子
之间的相互碰撞。
化学反应受到原子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外部条件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化学反应的发生。
化学反应的条件及其注意事项
![化学反应的条件及其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c251a6e10722192e4436f608.png)
化学反应的条件及其注意事项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除常温外,其他发生反应的必须需要条件,所以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一定要注明条件,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得到的产物是不同的。
现针对不同条件进行对比。
一、化学反应的条件有哪些有些化学反应不需要特殊条件就能发生,而有些化学反应却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进行。
这些条件包括常温、点燃、加热、高温、催化剂、通电、光照等条件,现对其逐个分析。
(1)常温下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就不写条件。
(2)点燃:点燃的目的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点燃一般是让火焰直接接触可燃物,使可燃物局部温度达到着火点而发生燃烧。
可燃物被点燃后,燃烧产生的热可使其继续燃烧。
点燃的结果是使可燃物发生燃烧,燃烧是反应现象,而不是反应条件。
如,C+O2 CO2,S+O2 SO2,CH4+2O2 2H2O+CO2(3)加热:加热可使一些常温下不能反应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也可以加快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通常所说的加热,温度一般不超过500度,常用酒精灯作为加热的热源。
如果加热能导致可燃物燃烧或反应放热,则反应被引发后,加热即可停止。
对于大多数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特别是吸收热量的反应来说,则加热要伴随着化学反应的全过程。
如,2HgO 2Hg+O2↑,2KMnO4 K2MnO4+MnO2+O2↑(4)高温:属于加热的范畴,但又不同于通常所说的“加热”,其主要区别在于温度范围不同。
一般认为,1000左右的温度才是高温。
可用酒精喷灯作为高温热源或者用其他燃料作为热源。
加热和高温不仅有量的区别,还有质的不同,两者不能混用。
如果将高温改成加热,则要么反应不能进行,要么反应速率度太慢。
书写出来的化学方程式也是错误的。
如,C+2C uO CO2↑+2Cu如果将条件写成加热的话,则方程式就错了。
(5)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
某一反应的催化剂对其他反应不一定能起催化作用,催化剂具有选择性。
化学反应条件的概念
![化学反应条件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eaa8113b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ad.png)
化学反应条件的概念化学反应条件是指影响化学反应过程和结果的各种因素,包括温度、压力、浓度、溶剂、催化剂等。
在化学反应中,这些因素的控制和调节可以影响反应速率、平衡位置以及产物的选择性和收率等。
温度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化学反应条件。
在一定范围内,温度的升高能够提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碰撞频率和能量,因此加快反应速率。
反之,降低温度则会使反应速率变慢。
但过高的温度可能会引起副反应或破坏产物,因此需要合理选择反应温度。
压力是气体相反应中的一个重要反应条件。
根据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当压力增加时,分子间的间距减小,碰撞频率增加,因此反应速率增加。
这是由于压力增加会增加反应物之间的相互接触频率,增加反应机会。
而对于液相或固相反应来说,压力的变化没有明显的影响。
浓度表示单位体积内溶液中所含物质的量,是溶液反应中一个重要的条件。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会增加分子间的碰撞频率,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但是当反应物浓度较高时,由于反应物之间的碰撞频率已经达到饱和,继续增加浓度并不会进一步提高反应速率。
溶剂是一种在化学反应中用于溶解反应物和促进反应进行的物质。
溶剂的选择对反应速率和平衡位置有影响。
一些反应需要在溶液中进行,溶剂的选择要考虑到溶解度、相容性以及反应机理等因素。
此外,一些反应是在溶解性能较好的溶剂中进行的,因为溶剂可以促使反应物之间的接触和反应程度。
催化剂是一种可以改变反应速率和反应路径的物质。
催化剂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反应更容易进行,并且可以选择性地促进特定的反应。
催化剂在反应结束时能够从反应物中再生,因此可以在反应过程中多次使用。
除了上述常见的化学反应条件外,其他因素如光照、氧气的存在等也可以影响某些特定的化学反应。
光照可以激发分子的能级跃迁,促使光化学反应的进行。
氧气的存在则可以促进氧化反应的进行。
根据反应条件的不同,可以控制化学反应的速率、平衡位置和产物选择性等。
在工业生产中,合理选择和控制反应条件可以提高产物的收率和纯度,降低副反应的产生。
化学反应的条件
![化学反应的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6a613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e5.png)
化学反应的条件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通过生成新的化学物质来实现。
为了使化学反应发生,我们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温度、压力、浓度、催化剂和反应物的性质等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条件以及它们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首先,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一个重要条件。
理论上来说,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这是由于高温能提供反应物粒子更多的能量,使它们具有更高的活动性和频率,从而增加碰撞的可能性。
例如,当我们燃烧木材时,火焰即是高温促使木材与氧气发生反应,释放出能量。
然而,过高的温度也会导致反应物分解或产生不良副产品,因此温度选择应该合适。
其次,压力也会对化学反应的进行产生一定的影响。
高压可以增加反应物的浓度,从而增加碰撞几率。
对于气体反应来说,增加压力可以减小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加碰撞概率,进而促进反应发生。
例如,用高压将氧气与氢气反应可以产生水。
然而,压力过高也会导致反应产生不稳定副产物,因此需要权衡选择适当的压力。
此外,浓度也是影响化学反应的条件之一。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等于增加了反应物之间的碰撞几率。
根据碰撞理论,反应物粒子浓度越高,碰撞的次数就越多,从而反应速率也增加。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增加酸性溶液中的金属粉末来促进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
当然,增加浓度也会增加产生副产物的可能性,因此需要进行平衡。
此外,催化剂是一种能够提高反应速率但不参与反应的物质。
它们通过降低反应物之间的活化能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催化剂提供了一个新的反应路径,使反应更容易发生。
例如,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需要大量的能量才能发生,但当催化剂如锰离子存在时,反应速度迅速加快。
这是因为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物之间的化学键能,从而降低活化能。
最后,反应物的性质也会影响化学反应的进行。
反应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决定了它们的反应性和反应途径。
例如,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取决于金属和酸的特性,金属的活性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此外,反应物也需要符合一定的化学反应规则,例如能量守恒、原子守恒等。
反应发生的条件
![反应发生的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98a907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8e.png)
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发生的条件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通常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
以下是影响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一、温度温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产物生成量的重要因素。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反应速率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使分子动能增大,碰撞频率增加,同时也会使分子碰撞时更容易达到活化能,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但当温度超过一定范围时,由于分子受到过强的热运动作用,分子结构被破坏,导致反应速率降低或停止。
二、浓度物质浓度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产物生成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浓度增加,反应速率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浓度增加会使分子碰撞频率增加,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但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活性中心(如酶)饱和或分子间距离过近导致碰撞频率下降,则不再对速率产生影响。
三、催化剂催化剂是一种能够降低反应活化能的物质,可以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催化剂通常不参与反应本身,而是在反应中提供一个新的反应通道,使活化能降低,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催化剂可以增加分子碰撞频率、改变分子结构、提供新的反应机制等方式促进反应。
四、光照光照是许多化学反应发生的必要条件。
光照可以使某些物质发生光解、光氧化等反应,从而产生新的物质。
例如,植物叶绿素吸收阳光后进行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有机物质和氧气。
五、压力压力是一些气体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时的重要因素。
在一定温度下,当气体压力增加时,分子之间碰撞频率也会增加,从而增加了分子间距离小于活化能时发生碰撞的概率。
这样就会促进气体之间发生更多的分子碰撞,并且速率也会随之升高。
综上所述,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有很多种,其中包括温度、浓度、催化剂、光照和压力等因素。
不同的反应需要不同的条件才能发生,因此在进行实验或工业生产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设置适当的条件。
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eef0e83143323968011c9202.png)
第26天 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学习要点]1.掌握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理解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类别。
[家教点窍]1.溶液中置换反应发生的条件、金属活动性顺序是从反应物的角度来考虑的,即只有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置换出来。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从生成物的角度来考虑的,即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气体或者水生成,还要考虑复分解反应在溶液中交换成分即交换离子这一因素,所以对如下反应还要考虑溶解性:盐1 + 盐2 → 盐3 + 盐4, 盐1 + 碱1 → 盐2 + 碱2, (溶) (溶) (溶) (溶) 盐1 +酸1 → 盐2 + 酸2。
(溶于水或溶于酸)[典型例题]例 有铁粉、二氧化硫、稀盐酸、硫酸铜、氢氧化钠五种物质,它们两两混合后能发生哪些反应?写出这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这些反应中有几种是置换反应?有几种是复分解反应?解析 对于这种两两反应的题目,最好用“连线法”解题,它的优点是防止漏写答案。
先写出各种反应物的名称或化学式,把能起反应的物质用线段连起来,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Fe+2HCl →FeCl 2+H 2 ②Fe+CuSO 4→Cu+FeSO 4 ③SO 2+2NaOH →Na 2SO 3+H 2O ④HCl+NaOH →NaCl+H 2O ⑤CuSO 4+2NaOH →Cu(OH)2+Na 2SO 4其中反应①和②都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作用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④和⑤都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③虽然是两种化合物作用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但它不是通过两种化合物直接交换离子而发生的反应,因此一般认为它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 略 [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物质间不能反应的是 ( ) (A)铁跟硝酸银溶液 (B)铜跟稀硫酸(C)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 (D)氢氧化铝和盐酸2.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 (A)3CO+Fe 2O 3−−−→高温2Fe+2CO 2 (B)H 2+CuO ∆−−→Cu+H 2O(C)C+H2O−−−→高温CO+H2(D)3H2+WO−−−→高温W+3H2O3.下列物质间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BaCO3和HCl (B)KNO3和BaSO4(C)AgNO3和HCl (D)NaOH和H2SO44.下列各组物质之间常温下能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 )(A)锌和氯化银 (B)铜和硝酸汞溶液(C)碳和氧化铜 (D)铁和硫酸锌溶液5.分别向下列溶液中滴入KOH溶液,可能不产生沉淀的是 ( )(A)铜盐 (B)铁盐 (C)亚铁盐 (D)硫酸盐6.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一般不考虑的是 ( )(A)反应物的溶解性 (B)生成物中有无沉淀、气体和水生成(C)反应物中是否有酸、碱、盐 (D)金属活动性的强弱7.下列各组物质中,两两混合后溶液质量不发生改变的是 ( )(A)锌和氯化镁溶液 (B)硝酸银溶液和稀盐酸(C)碳酸钙和稀硝酸 (D)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8.下列各组溶液中,相互混合时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后溶液消失,并有气体发生,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时,又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 )(A)FeCl3和NaOH (B)MgCl2和Na2CO3(C)Na2CO3和HCl (D)Na2SO4和Ba(NO3)2二、填空题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要考虑是否有生成。
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知识总结
![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fcda386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d9.png)
单元1 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一、反应条件1、化学变化通常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
2、(1)化学变化的发生首先是由物质性质决定。
(2)反应物相互接触是发生化学变化的前提条件。
3、化学变化除了与反应物的性质有关,还与温度、光照、压强、浓度、颗粒的大小以及体系的酸碱度有关有关。
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及性质。
(2)外因:主要是指浓度、温度、压强和催化剂,另外还有光、超声波、激光、搅拌、固体表面积、形成原电池等。
a浓度: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b温度: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实验测得,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增大到原来的2~4倍。
c压强:对于气体反应,当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二、催化剂1、概念: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加快或变慢),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2、特点:两不变(质量、化学性质)、一改变(反应速率)注意:①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不能决定反应的进行②催化剂不是反应物、又不是生成物③催化剂仅针对某一反应,并不是所有反应的催化剂④某一反应的催化剂可能不只一种3、二氧化锰在一些反应中不只作催化剂,催化剂不一定就只有二氧化锰。
(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中,催化剂可以用硫酸铜溶液、氧化铁、氧化铜、红砖粉末)。
在氯酸钾制取氧气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但质量分数变大。
三、反应条件和化学变化许多化学反应,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得到的产物不同。
例如:1、氧气充足时,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足时,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2、铁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
3、葡萄糖在生物体内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酒化酶作用下发酵生成酒精。
化学技术中常见反应条件选择技巧
![化学技术中常见反应条件选择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04b8df50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e.png)
化学技术中常见反应条件选择技巧化学反应条件的选择对于反应产率和选择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进行化学反应时,合理选择反应条件是十分关键的。
本文将从反应温度、压力及催化剂选择等方面,探讨在化学技术中常见的反应条件选择技巧。
1. 反应温度的选择反应温度对于反应速率和平衡状态的影响非常显著。
一般而言,提高反应温度可以增加反应速率,但同时也可能导致副反应的发生或者产物的分解。
合理选择反应温度需要考虑反应速率和平衡状态的平衡,以及产物稳定性的要求。
对于一些需要高温条件的反应,比如蒸汽重整催化反应,反应温度往往在200-500°C范围内。
而对于一些需要低温条件的反应,比如氧化反应,反应温度通常在-50°C以下。
此外,还有一些反应需要在特定温度范围内进行,比如氨合成反应,其反应温度一般在250-500°C范围内。
2. 反应压力的选择反应压力对于气相反应和液相反应的平衡位置和速率都有影响。
增加反应压力可以促进气相反应的进行,降低反应压力则有利于挥发性产物的分离和提高反应速率。
因此,在选择反应压力时需要综合考虑反应平衡和产物分离的要求。
对于一些气液相反应,反应压力一般在1-10 MPa范围内。
而对于液相反应,常常需要高压条件,反应压力可以超过50 MPa。
此外,对于某些化学反应,还需要采用催化剂或溶剂来调节反应压力,以增加反应速率或提高产物纯度。
3. 催化剂的选择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选择适合的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和选择性,同时还可以降低反应温度和压力,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催化剂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催化剂活性、稳定性和经济性等因素。
常见的催化剂包括酸性催化剂、碱性催化剂、过渡金属催化剂和酶催化剂等。
选择催化剂时,需要考虑反应类型、反应物及产物的特性,以及催化剂本身的稳定性和反应条件等因素。
4. 其他条件选择技巧除了反应温度、压力和催化剂的选择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条件选择技巧值得注意。
化学方程式的反应条件
![化学方程式的反应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09e6a57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1.png)
化学方程式的反应条件化学方程式描述了化学反应的基本过程,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摩尔比例和反应的条件。
反应条件是化学方程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提供了实现化学反应所需的温度、压力、溶剂和催化剂等信息。
通过精确控制反应条件,我们可以实现高效、高选择性和高产率的化学反应。
本文将介绍化学方程式的反应条件以及其在实际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1. 温度温度是实现化学反应的基本条件之一。
不同的反应需要不同的温度条件。
常见的温度条件包括室温(约25℃)、加热(通常在50-100℃之间)、升温(逐渐升高温度)和冷却(逐渐降低温度)等。
温度的选择取决于反应物的性质、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等因素。
高温可加速反应速率,但也可能引发副反应或破坏生成物。
低温反应则可能过于缓慢或无法进行。
因此,选择适当的温度是实现化学反应的重要因素之一。
2. 压力压力也是一种常见的反应条件。
对于气体反应,压力可以通过调节反应容器的体积和控制气体流速来实现。
增加气体反应中的压力可以使反应速率增加,因为更多的分子撞击会导致更多的有效碰撞。
但是,过高的压力可能导致副反应或不稳定性。
压力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反应物的性质、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等因素。
3. 溶剂溶剂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提供反应物之间的介质,促进反应物的相互作用和扩散。
常用的溶剂包括水、有机溶剂(如乙醇、二甲基亚砜等)和气体(如氦、氮气等)。
选择适当的溶剂取决于反应物的性质、溶解度和反应类型(如酸碱中和、氧化还原等)。
4. 催化剂催化剂是一种能够加速化学反应速率但不参与反应的物质。
催化剂通过提供新的反应途径或降低反应活化能来加速反应速率。
常见的催化剂包括金属催化剂(如铂、钯等)和酶(生物催化剂)。
催化剂的选择取决于反应的类型和反应条件。
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因此具有高效、节能和环保的优势。
除了上述基本的反应条件外,还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化学反应的结果。
例如,光照条件、溶液酸碱度、离子浓度和反应时间等。
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
![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eef0e83143323968011c9202.png)
第26天 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学习要点]1.掌握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理解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类别。
[家教点窍]1.溶液中置换反应发生的条件、金属活动性顺序是从反应物的角度来考虑的,即只有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置换出来。
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从生成物的角度来考虑的,即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气体或者水生成,还要考虑复分解反应在溶液中交换成分即交换离子这一因素,所以对如下反应还要考虑溶解性:盐1 + 盐2 → 盐3 + 盐4, 盐1 + 碱1 → 盐2 + 碱2, (溶) (溶) (溶) (溶) 盐1 +酸1 → 盐2 + 酸2。
(溶于水或溶于酸)[典型例题]例 有铁粉、二氧化硫、稀盐酸、硫酸铜、氢氧化钠五种物质,它们两两混合后能发生哪些反应?写出这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这些反应中有几种是置换反应?有几种是复分解反应?解析 对于这种两两反应的题目,最好用“连线法”解题,它的优点是防止漏写答案。
先写出各种反应物的名称或化学式,把能起反应的物质用线段连起来,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Fe+2HCl →FeCl 2+H 2 ②Fe+CuSO 4→Cu+FeSO 4 ③SO 2+2NaOH →Na 2SO 3+H 2O ④HCl+NaOH →NaCl+H 2O ⑤CuSO 4+2NaOH →Cu(OH)2+Na 2SO 4其中反应①和②都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作用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④和⑤都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③虽然是两种化合物作用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但它不是通过两种化合物直接交换离子而发生的反应,因此一般认为它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 略 [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物质间不能反应的是 ( ) (A)铁跟硝酸银溶液 (B)铜跟稀硫酸(C)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 (D)氢氧化铝和盐酸2.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 (A)3CO+Fe 2O 3−−−→高温2Fe+2CO 2 (B)H 2+CuO ∆−−→Cu+H 2O(C)C+H2O−−−→高温CO+H2(D)3H2+WO−−−→高温W+3H2O3.下列物质间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BaCO3和HCl (B)KNO3和BaSO4(C)AgNO3和HCl (D)NaOH和H2SO44.下列各组物质之间常温下能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 )(A)锌和氯化银 (B)铜和硝酸汞溶液(C)碳和氧化铜 (D)铁和硫酸锌溶液5.分别向下列溶液中滴入KOH溶液,可能不产生沉淀的是 ( )(A)铜盐 (B)铁盐 (C)亚铁盐 (D)硫酸盐6.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一般不考虑的是 ( )(A)反应物的溶解性 (B)生成物中有无沉淀、气体和水生成(C)反应物中是否有酸、碱、盐 (D)金属活动性的强弱7.下列各组物质中,两两混合后溶液质量不发生改变的是 ( )(A)锌和氯化镁溶液 (B)硝酸银溶液和稀盐酸(C)碳酸钙和稀硝酸 (D)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8.下列各组溶液中,相互混合时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后溶液消失,并有气体发生,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时,又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 )(A)FeCl3和NaOH (B)MgCl2和Na2CO3(C)Na2CO3和HCl (D)Na2SO4和Ba(NO3)2二、填空题1.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要考虑是否有生成。
化学反应条件
![化学反应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38780986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1.png)
化学反应条件在化学领域中,反应条件是指影响化学反应进行的各种因素,包括温度、压力、浓度、物质的物理状态和添加催化剂等等。
优化反应条件可以提高反应速率、提高产率、减少能量消耗,并且可以避免副产物和有害物质的生成。
本文将就化学反应条件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阐述。
1. 温度温度是化学反应速率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化学反应中,增加温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
这是因为在较高温度下,反应物分子具有更大的平均能量,使得它们具有更高的碰撞能量和更频繁的碰撞,从而更容易发生反应。
当温度升高时,反应速率一般以指数形式增加。
但是,温度过高也会导致某些反应的产物分解、副反应的发生以及催化剂的失效。
2. 压力压力是影响气体反应速率的因素之一。
增加反应体系的压力可以增加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频率,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这是因为,增加压力会减小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使得分子更容易相互碰撞。
高压条件下,反应速率一般呈线性增加。
但对于液体和固体反应,压力的影响很小。
3. 浓度在溶液反应中,反应物的浓度对反应速率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加反应物之间的碰撞频率,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反应物浓度的增加使得有效碰撞发生的几率增加,增加了反应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可能性。
通常情况下,反应速率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反应速率不再线性增加。
4. 物质的物理状态物质的物理状态对于化学反应的进行也有一定的影响。
固体和液体反应较易发生,因为它们的分子相对靠近、相互碰撞的概率较大。
而气体反应的速率相对较慢,因为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碰撞的几率较低。
当然,在气体反应中,可以通过增加压力来提高分子间的碰撞频率,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5. 催化剂催化剂是一种能够增加反应速率,但不参与反应的物质。
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方式或提供新的反应路径来加速反应速率。
它可以通过减小反应物之间的活化能来降低反应的能量消耗,并且可以提高产物的选择性。
化学反应是如何发生的
![化学反应是如何发生的](https://img.taocdn.com/s3/m/8f43c54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0c.png)
化学反应是如何发生的?反应速率受哪些因素影响?
化学反应是指两种或多种化学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的化合物或物质的过程。
化学反应通常涉及原子间的重新排列和化学键的形成或断裂。
化学反应发生时,化学键被打破并重新组合,原子之间的电子重新分配,从而形成新的化合物或物质。
化学反应的发生通常需要一定的能量,称为活化能,以克服反应物之间的排斥力,使反应能够进行。
化学反应发生的过程通常遵循化学反应速率的动力学规律。
化学反应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包括:
反应物浓度:反应物浓度的增加通常会增加化学反应的速率。
这是因为反应物浓度增加会增加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从而提高了发生有效碰撞的概率。
温度:温度的增加通常会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
这是因为温度增加会增加分子的平均动能,导致分子运动更快,碰撞更频繁,并且碰撞的能量也更高,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概率。
催化剂:催化剂是一种物质,它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催化剂通过提供一个不同的反应途径,使反应更容易发生。
表面积:固体反应物的颗粒大小和表面积也会影响反应速率。
通常情况下,粉末状的固体反应物比块状的固体反应物更容易反应,因为它们的表面积更大,可以提供更多的反应位点。
反应物的物理性质:反应物的物理性质,如粘度、溶解度等也可
能影响反应速率,因为它们会影响分子之间的运动和碰撞频率。
综上所述,化学反应的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表面积以及反应物的物理性质等。
这些因素的变化可以改变反应的速率和反应的进行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
除Ag、Pt、Au外的金属,一般都可以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金属越活泼,与氧化合就越容易,反应就越剧烈。
金属氧化物大多是碱性氧化物。
②碱性氧化物+水→可溶性碱
可溶性碱对应的碱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K2O、Na2O、BaO都能跟水反应。
Ca(OH)2微溶于水,它对应的CaO也能与水反应。
其余的碱性氧化物一般与水不反应或不易反应。
③碱→碱性氧化物+水
不溶性的碱在加热的条件下,一般可分解为对应的碱性氧化物和水。
碱中的金属越不活泼,则该碱越容易分解。
④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
除F2、CI2、Br2、I2外的非金属一般都可直接与O2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大多是酸性氧化物。
⑤酸性氧化物+水→含氧酸
除不溶性的SiO2外,常见的酸性氧化物都可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含氧酸。
⑥含氧酸→酸性氧化物+水
在一定条件下,含氧酸分解可生成酸性氧化物(酸酐)和水
⑦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
此处的非金属H2、O2
除外。
当金属越活泼,非金属也越活泼时,反应就越容易进行。
⑧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含氧酸盐
强酸(H2SO4、HNO3)的酸酐与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在常温下即可反应,其余的需要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才能发生反应。
⑨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强酸(H2SO4、HNO3、HCI)可与所有碱性氧化物反应,弱酸(H2CO3、H2S等)只能和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反应。
⑩酸性氧化物+碱→盐+水
酸性氧化物在一般条件下都可与强碱溶液反应,但SiO2与NaOH固体(或KOH 固体)需在强热条件下才发生反应。
⑾酸+碱→盐+水
参加反应的酸和碱至少有一种是易溶于水的。
⑿碱+盐→另一种碱+另一种盐
参加反应的碱和盐必须都能溶于水,同时生成物必须有难溶物或者易挥发的碱(NH3·H2O)
⒀酸+盐→另一种酸+另一种盐
酸和盐反应的前提条件比较复杂,在现阶段应掌握以下几点:
这里所说的酸和盐的反应是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必须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酸与盐才能发生反应。
如果反应物中的盐是难溶的,那么生成物必须都是可溶的,否则反应将不能继续进行。
在实验室用石灰石制取CO2时,只能选用盐酸而不能用硫酸,就是这个道理。
必须掌握弱酸盐(如Na2CO3、CaCO3)跟强酸HCI、H2SO4、HNO3的反应,和生成BaSO4、AgCI的反应。
⒁盐+盐→另两种盐
参加反应的两种盐必须都能溶于水,若生成物中有一种是难溶性的盐时,则反应可以进行。
⒂金属+酸→盐+氢气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从酸溶液中把氢置换出来。
这里的酸主要是指盐酸
和稀硫酸。
浓硫酸和硝酸因有强氧化性,跟金属反应时不会生成氢气,而是生成盐、水、和
其他气体。
⒃金属+盐→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前面的金属(K、Ca、Na除外)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