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新编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计划(通用3篇)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计划(通用3篇)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计划1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一班、六年级二班、六年级七班、六年级八班品社课下册的教学工作。
高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材分析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
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几个主题,各单元体例结构如下:主题文字: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主题主要思想和观点。
提示语: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或展开相应的活动。
旁白:作为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主持人,有时为前后内容起传承作用,有时为学生提高一种思考或揭示某个观点,有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作用相对灵活。
情景对话: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再现,帮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
照片: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的活动场面,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加深体验,开展活动等。
图标:包括?活动、交流、小资料?等,引导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探究、阅读、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等。
学生作品:有时是提供一个可讨论的案例,有时是体现学习过程,呈现学习成果,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增强其沟通与表达的欲望。
空白框: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与对生活的体验,记录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
三、教学理念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地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024年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模版(二篇)
2024年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模版五年级的学生尽管在年龄上有所成长,但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生活经验有限,主要依赖直观和形象思维。
因此,思想品德课程必须避免单调乏味的理论教学,而应采用深情并具有感染力的教学方式,以触动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追求知识。
本学年,我们共有____位学生,他们被划分为不同的教学班级,全部来自农村和场镇。
目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基础知识不够稳固,对品德知识的理解也相对有限。
鉴于此,对五年级学生进行有效的品德教育显得至关重要。
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如下:1. 了解并颂扬英雄模范和先进人物的事迹。
2. 学会在集体生活中与他人协商,遵守集体原则,理解个人应服从集体,少数应服从多数。
3. 认识到个人的成长离不开____的关怀、父母和老师的教育与培养,学会孝敬父母和尊重老师。
4. 明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为了建设家乡和祖国,要从小勤奋学习,热爱科学。
5. 了解国家法律,认识到小学生应学习法律并遵守法规。
6. 理解社会财富和幸福生活源于辛勤劳动,明白劳动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7. 积极参与有益的活动,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
8. 学会尊重他人,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理解真正的友谊含义。
9. 明白为人要诚实正直,做事公正,敢于说真话。
10. 懂得做事要有责任心,对师长和集体的任务能认真负责地完成。
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我们将着重于情感教学,摒弃枯燥的说教,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深化道德认知。
具体方法包括:趣味导入激发学生兴趣,结合知识引导他们产生情感共鸣,通过辨析引导他们的道德行为,并通过实践活动巩固认知,培养道德情感和能力。
教学进度安排如下:第____周:培养集体荣誉感第____周:学习成为集体的小主人第____周:历史的演变与繁荣第____周:文明与野蛮的对比第____周: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第____周:觉醒的中国人民第____周:光辉的历史进程第____周:黄河的呼唤第____周:民族的独立与崛起第____周:多民族大家庭的和谐共处第____周:各族人民的勤劳勇敢第____周:丰富的语言文字多样性第____周:独特的饮食文化第____周:缤纷的民族服饰第____周:各具特色的住所风格第____周:享誉世界的工艺艺术第____周:辉煌的文学和艺术成就第____周: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第____周:祖国的富饶与美丽第____周:复习整合所学知识通过这样的教学安排,我们将努力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引导他们的道德行为,同时确保他们能够在实践中巩固和提升道德认知,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15篇_1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15篇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遵循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指导思想,按照国家对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要求,在全日制小学教育中,必须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使儿童、少年受到比较全面的基础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培养各级各类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初步的基础。
二、制定教学计划的原则1、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扎扎实实的提高教育质量,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2、遵循儿童、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注意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
3、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切实加强劳动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4、加强思想品德教育,搞好课内外结合,以课堂教学为主,重视并开展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
5、适当拓宽知识面,增加一些新的知识和实验,力求课程内容难易适度,合理安排学生课业负担。
注意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三、具体做法:思想品德课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社会主义为中心的社会公德教育和社会常识教育,从小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进行道德、民主和法制、纪律教育,进行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常识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道德品质,高尚的审美情趣,初步树立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法制和纪律观念,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
为了提高这门学科的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
(一)、课前1、认真学习《思想品德课教学指导纲要》,弄清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教学实施及评价。
在总体把握教材体系的前提下,熟知所任年级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然后熟悉每一课教学内容,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2、认真备课,要备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特别要弄清知识点,不出理论差错;并要准备好直观教具和电教媒体,有些课还必须做好课前调查访问等。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精选9篇】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精选9篇】篇一: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篇一一、学生情况分析六年级学生共29人,男生14人、女生15人,本地农村学生,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与品行表现较好,对教材知识的学生有兴趣,但少数学生学习相对困难,个别学生上课纪律也较差,平时表现不很乐观。
二、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高年段最后一年学习的教材,本册教材在体现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中、高年级教材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学习内容更加深刻,学习视野更加开阔。
六年级上册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了品德、科学、历史、地理、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学习内容,四个单元具体涉及了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及其内部间的相互关系,如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人类需要、社会文明(个体和公共社会);二是国家近代以来的历史与发展,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领导人民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三是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对外交流及其人们的生活水平等各方面的飞速发展;四是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的生活及文化。
(二)教材内容的综合程度更高,注意引导学生综合学习。
由于六年级教材内容涉及的面广,教材采用了一定的主题将相关知识进行了高度综合,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
如第一单元以文明为主线,将科学、不迷信、社会文明、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等内容统整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和认识到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也在不断改变和完善着自己的物质生活,一步步走向文明。
人们在享受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更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从而提高学生对社会文明的关注及文明意识。
让学生感受到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与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密切相连。
由于内容上的高度综合,教材注意了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学习。
在呈现方式上突出了高年级教材编写的特点,除了教材的文字量相对增大外,采用了图片、小资料、图表、信息点击、新闻报道、情景卷入、事例对比、调查研究等方式,让学生通过对教材中提供的各种材料和图表的分析、比较和研究,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来进行探究学习、获得对问题的综合认知和感受。
2023最新-《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最新6篇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最新6篇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做好教学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
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精彩的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最新6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篇一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作用及彼此间的关系,体验合作的快乐。
2、让学生了解祖国新时代的新面貌,树立为祖国自豪,为祖国骄傲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和平意识,号召他们为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4、通过学习,了解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培养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保习惯。
二、教材分析:1、综合性。
本册教材共设五个单元,每一个主题都不再是单一的学科知识内容,而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个个话题。
通过这些话题,引导他们学会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
2、开放性。
教学不局限于课堂内,而是面向广阔的生活空间,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强调学习活动的延续性和完整性,体现学习活动在时间上,在空间上的开放性。
3、情感性。
教材努力创设一种能与学生对话的文本形式,与学生共同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和烦恼,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
三、教学措施:1、积极转变观念,要树立综合的、开放的课程观。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并及时关注社会中新的信息,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以便及时地、合理地调整教学目标,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2、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观。
3、结合教材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开展一些爱绿护绿活动和环保小调查,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4、注意整体把握。
在实际教学中尽力挖掘活动空间,从更多的角度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尽可能的体现一种儿童文化,让教材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朋友。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精选5篇)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精选5篇)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为了以后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不如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个教学计划吧。
以期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1本学期我担任五、三年级的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任务。
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综合课程,在教学实施上,必须贯彻标准的这种根本理念,使得学生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之上,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感受和理解、习得和掌握道德和社会规范的内容,而不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的纯粹的知识学习。
(一)要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在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分别列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个部分。
必须认识到,这样三个方面的目标是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是整体存在于儿童个体的发展之中并且互为影响的。
一个人的情感体验是在生活中获得的,生活态度是在生活中形成的,能力是在生活中不断提高的,而人类迄今为止的所有知识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归纳出来的。
具体的课程单元中,要逐渐地习惯于全面地考虑和把握教学目标。
无论是什么样的具体内容,也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教师都应当事先从目标出发进行考虑:在这一单元、主题或课题的学习中,可能促进学生哪些态度的形成和转变?可能促进学生哪些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可能给予学生哪些知识经验的获得?进而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加以把握。
当然,在不同的内容中,态度、能力、知识目标必然地会各有侧重。
(二)要充分利用并且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并非是一无所知的,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并不是从这门课的学习才开始的。
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积累,有了一些很初步的社会生活经验,已经在生活中养成了一些行为习惯,具有了很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可以说大多数学生已经很自然地形成了与他们的年龄基本相适应的生活态度,表现出了初步的社会积极性。
而品德与社会课的内容正是从学生这样的发展基础上建构,继续予以教育和提高的。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精选7篇)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精选7篇)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1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良性发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社会性的良性发展,特制定本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如下:一、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在课堂上他们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
他们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这一册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
二、教材分析本教材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注意与三年级上册教材相衔接,在内容上共设计了四个主题单元。
第一单元《我会保护自己》,设计了四课教学内容,由近及远,首先从保护自己的身体开始,让学生知道人的身体的每一个器官都直接影响着自己的身体健康,要爱护和保护自己的身体。
然后,将关注的视角转向我们生活的学校、家庭和社区,从中找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特别是交通安全问题,以及人为的一些伤害和危及学生安全的行为,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保护自己的相关知识,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最后,通过《学会自护自救》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事故的预防和解除。
第二单元《我尝试自主学习》,设计了三课教学内容,将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以及良好的学习心理等内容加以综合,以贯彻《课程标准》中有关不怕挫折、克服困难、珍惜时间、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等教学内容要求。
让学生通过两个小主人公丹丹和曾兵在学习中的成功经历,体验到的学习心理对学习成功的重要性,进而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做学习的小主人。
第三单元《我和我的朋友》,本单元以大课文的思路,将丹丹、何莹莹、张青三个小主人公贯穿于整个单元之中,并通过她们之间发生的故事,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与朋友交往应该学会宽容、以诚相待、互信互助。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通用3篇)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通用3篇)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通用3篇)时间过得飞快,我们又将迎来新的教学工作,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教育教学方法。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这个教学计划很是头疼的,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通用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良性发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社会性的良性发展,特制定本学期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如下:三年级学生在课堂上他们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他们还处于儿童期,这一阶段是儿童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他们刚刚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这一册的教育内容应当是对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学生由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向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自然衔接。
本教材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注意与三年级上册教材相衔接,在内容上共设计了四个主题单元。
第一单元《我会保护自己》,设计了四课教学内容,由近及远,首先从保护自己的身体开始,让学生知道人的身体的每一个器官都直接影响着自己的身体健康,要爱护和保护自己的身体。
然后,将关注的视角转向我们生活的学校、家庭和社区,从中找出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特别是交通安全问题,以及人为的一些伤害和危及学生安全的行为,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保护自己的相关知识,学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最后,通过《学会自护自救》的学习,让学生知道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事故的预防和解除。
第二单元《我尝试自主学习》,设计了三课教学内容,将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以及良好的学习心理等内容加以综合,以贯彻《课程标准》中有关不怕挫折、克服困难、珍惜时间、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等教学内容要求。
让学生通过两个小主人公丹丹和曾兵在学习中的成功经历,体验到的学习心理对学习成功的重要性,进而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做学习的小主人。
2024年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2024年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
2.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3. 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探索与身边人的关系- 学习如何与身边的人友好相处,如何解决人际关系问题。
- 学习尊敬师长、关心父母、爱护同学等。
2. 学习法律常识- 介绍基本的法律概念,如法律、法规等。
- 学习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如交通法规、环境保护法等。
-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3. 学习社会规则和公共礼仪- 学习社会规则,如交通规则、学校规则等。
- 学习公共场合的礼仪,如用餐礼仪、交往礼仪等。
4. 学习社会实践活动- 参观社会机构,如博物馆、图书馆等。
- 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如义务植树、志愿服务等。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举例、讲故事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和理解品德与社会知识的重要性。
2. 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活动等,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 观察实践法:组织学生观察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生活,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四、教学安排第一周:探索与身边人的关系- 学习目标:了解如何与身边的人友好相处,学会解决人际关系问题。
- 教学内容:- 如何尊敬师长,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
- 尊敬父母,关心家人。
- 教学活动:- 观看相关教育片和动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与身边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 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学生的实际经验和问题,老师给出指导和建议。
第二周:学习法律常识- 学习目标:了解什么是法律,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 教学内容:- 什么是法律,什么是法规。
- 了解一些常见的法律知识,如交通法规、环境保护法等。
- 教学活动:- 通过讲故事和举例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法律对社会的重要性。
- 播放相关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知识。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品德教学工作计划4篇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品德教学工作计划4篇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来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计划吧。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订立计划吗?下面是我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最新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品德教学工作计划最新4篇,希望能够予以您一些参考与帮忙。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篇一靠近期末,我希望对一学期以来的教学内容进行一次梳理并有针对性地予以同学引导与评价,特订立本学科期末复习计划:首先,需要明确本学期到底学习了哪些内容,才能给同学进行有效的整理与复习,争取用两节课的时间对本学期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帮助同学整理,以便有计划的复习。
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目的并不是传授学问,它重在情感体验、道德认得和正确的合乎社会规范的言行。
所以,思想品德教育胜利与否关键看同学的言行。
在复习阶段,我将采纳联系实际的方法,切忌空谈大道理,将学校生活中一个个鲜活的事例通过叙述以和同学的再现等形式显现于复习课上,组织他们打开讨论与评价,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学会道德判定。
这学期,我们还开展了各种各样的综合实践活动。
在期末复习阶段,将通过回顾这些有意义的活动,加深同学的认得。
在回顾这些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同学谈自身的切身体会,从而生发成各单元的道德要求,以激发情感、引导言行。
靠近期末,必须做到专时专用,努力上好每一节复习课,力争使我的思品课成为小伙伴们乐于上而且有益于他们健康生长的课。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篇二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重要由四个单元构成:第一单元为《凑向我们共同成的和弦》、第二单元为《我在民族大家庭里》、第三单元为《不屈不饶的的中国人》、第四单元为《日益富强的中国人》。
小学思品课是一门教学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
“激性、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激情则是紧要因素。
因此,思想品德课更要摒弃空洞说教,重视情感教学,引导同学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加教学的的各个环节,在愉悦的心情状态中学习、把握、深化道德认得,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2024年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例文(3篇)
2024年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例文学生情况分析报告:一、学生概况本班共有学生若干名,其中男生若干名,女生若干名。
学生群体源自不同的学校背景,个体思想行为存在差异。
部分学生表现出较为自私的倾向,缺乏团结协作精神。
在学习方面,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待提高,部分学生存在作业拖延现象,书写能力较弱。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缺乏主动思考和动手实践的习惯,需要教师持续督促。
二、教材内容解析四年级下册教材包含三个单元,分别是“哺育我成长的家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以及“发展中的家乡”。
教材通过展示家乡的民风民俗、工业、农业、交通、通信等多个方面的社会生活事实,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社会、探究社会现象,并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际意识和社会意识,学习解决人际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技能。
例如,在第二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教材以家乡的老街和老屋、地名、风味饮食等基本事实为基础,将爱护家乡文化遗产教育与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有机融合。
三、教学目标阐述1. 引导学生探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为学生的社会认知、参与和适应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生产与生活、交通与生活、通信与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结构和基本过程。
2.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引导其对间接生活的认识和了解:教材编写时,注重将社会事实与儿童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观察、感受并研究社会。
3. 整合相关知识,体现综合课程特点:四年级下册教材涵盖了地理、历史、社会学、经济学、工农业生产常识、交通、通信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将这些知识综合起来,强调认知与情感的综合,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
4. 引导学生获取信息与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社会认知和研究能力。
5. 通过活动设计和教材留白,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参与实践活动。
四、教学策略1. 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确保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8篇通用).doc
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8篇通用)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计划篇1通过参加暑期的骨干教师培训,我重新正视了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观点。
“教会学生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而《品德与社会》课是完成这一任务的主载体和主渠道。
正如《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所指出的:“以培养学生学习做人是本课程的核心。
”为此,在本学期的《品德与社会》课中,我力求达到“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为首要教学目标。
一、首先教师要避免“眼高手低”,思于先《品德与社会》是对学生系统地进行公民品德教育的课程,但目前学生在知行上普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其原因就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意义与教师教学思想的认识还存在“偏差”,有些品德科教师对《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持无所谓态度,对品德科的备课只囿于应付检查,浮于表面等,为此,在教学中,本人认为教师要“眼高手低”,思于先,“眼高”就是备课、讲课着眼点高,要着眼于思想教育的高要求,思想情感熏陶的深层次,着眼于学生怎样学会做人,教学创特色,上水平,着眼于全册教材的整体认识,“会当凌绝顶,览胜在其间。
”“手低”即在备课时要因地制宜,针对本班学生实际,制定教学措施,以本为本,掌握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做人道理,教给学生道德判断的方法,探索做人的真谛。
二、在教学中要扣线串珠,思在渗品德与社会课是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
这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小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和做人的思想根基。
所以,在教学中,应扣住这一主线,串连如孝亲敬长、友爱同学、文明礼貌等这些做人最起码的基础道德行为规范的“珠子”,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有效地确保思想品德的教育效果,并对学生终身发挥作用。
因此,在教学中,应扣好线,串好珠,做到:第一,渗透有心,要增强渗透意识,增强各个“珠子”渗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做人因素,充分发挥学科本身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功能。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精选9篇)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精选9篇)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计划吧。
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精选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篇一一,学情分析:本班本学期共有学生64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33人、学生思维活跃,集体观念强,活动积极性非常高,有爱心,敢于表现自我,个性好强,但不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不善于反省自己,爱模仿电视明星,常在不经意的情况下出现错误、二,指导思想: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思想及具体目标,全面完整地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依据儿童特定发展阶段的认识方式及特征,采用与相适应的,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学生主动参与多种学习活动创设具体途径,使他们从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掌握学习策略、《品德与社会》教科书采用的是"主题构建"方式、采取的是讲故事的形式,通过讲故事完成《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内容要求、三,教材的主要特征:1、围绕儿童生活,符合儿童情趣2、注重已有经验,贴近现实生活3、强调体验参与,引导学习活动4、体现综合主题,规格合理适度5、单元组织教材,突出学生主体四,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体会生命中的"爱"——家人的爱,社会的爱,认识人类社会对生命的尊重,体会自己生命的可贵,学会积极的心态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2、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中体会规则的重要性,知道各种规则既制约着我们的行动,又保障了我们的权益。
3、了解国家所蒙受的耻辱,激发青少年的忧患意识,激励他们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为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而不懈努力。
4、通过生动的事例,帮助学生懂得科学技术是"双刃剑",树立科学的道德观,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5、让学生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特别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意识到开放的世界充满机遇和挑战。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最新9篇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最新9篇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篇一一、本学期指导思想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思想及具体目标,全面完整地体现《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课程目标。
二、教材的基本特色1、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2、教材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3、围绕一个中心主题构建学习单元4、新颖独特的呈现方式三、具体措施由于品德与社会课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是要回归生活,重视生活的价值。
整个课程的时间坐标应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课程的空间坐标应该是整个社会存在。
因此,本课程的教学空间就不应该只局限在课堂上,要从多方面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要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以各种恰当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地接触。
社会课必须是开放的,教学上不能满足于照本宣科,要帮助学生将他们的视野投射到社会生活的广阔范围,将他们思维的领域伸展到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
为此应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以满足学生各种不同学习方式的需要,以期使学习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教学中,要注重与学校、少先队组织的活动结合,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安排结合。
四、课时安排一、我们健康成长1、品格的试金石2课时2、不可丢掉的传家宝3课时3、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3课时二、为了建设新中国1、站起来的中国人民2、劳动者的来源三、腾飞的中国1、春天的故事2、国家的主人3、在世界舞台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篇二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规定,儿童年龄与生活的实际,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编写的,它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只是在相互关联中得到发展,以较好的落实课程标准的目标。
全册共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放眼看世界》,意在使儿童了解世界海陆分布及主要地形等基本常识,知道一些国家的生活习俗、传统节日、服饰、建筑、饮食等状况,让学生知道各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的重要性,正确对待互联网。
2024年第一学期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2024年第一学期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品德观念和行为习惯;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守纪守法的品质;3. 增进学生对社会生活的了解和参与,培养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诚实守信与友爱互助- 讲述诚实守信和友爱互助的故事,并进行讨论和反思;- 模拟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2. 尊重与关爱- 学习尊重他人的个人隐私和权益;- 进行小组合作,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3. 文明礼貌与公共秩序- 学习城市交通规则,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观察周围环境,寻找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4. 爱护大自然与环保教育- 参观本地公园或动物园,学习如何爱护大自然和动物;- 进行环保意识培养活动,如分类垃圾等。
5. 历史与社会文化- 学习中国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 进行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书法、剪纸等。
三、教学方法:1. 故事讲述法:通过讲述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正确品德与社会行为的重要性。
2. 小组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观察与实践: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参与社会活动。
四、教学步骤:1. 第一周:诚实守信与友爱互助- 讲述相关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尝试团队合作。
2. 第二周:尊重与关爱- 学习尊重他人的个人隐私和权益;- 进行小组合作,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3. 第三周:文明礼貌与公共秩序- 学习城市交通规则,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观察周围环境,寻找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4. 第四周:爱护大自然与环保教育- 参观本地公园或动物园,学习如何爱护大自然和动物;- 进行环保意识培养活动,如分类垃圾等。
5. 第五周:历史与社会文化- 学习中国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 进行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如书法、剪纸等。
五、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法:观察学生品德与社会行为的表现;2. 学生自评与互评:学生对自己与他人的行为进行评价;3. 小组活动评估:评估小组合作活动的成果。
2024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3篇)
2024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学生大部分有较强的学习积极性,少数学生学习习惯欠佳。
本学期将从学生学习习惯入手,着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感受生命的美丽,知道世界因为生命才美丽,人类应该善待、关爱生灵万物。
知道生命是宝贵的,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呵护生命。
2.初步具备防范意识,了解与小学生生活相关的安全标志和设施,注意公共安全。
3.知道家庭经济来源有多种形式,了解自己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体会父母挣钱的辛苦,了解家庭必要的生活开支。
学习合理消费,熟悉本地主要的购物场所,掌握购买商品的基本常识,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4.了解残疾人、老年人、生活有困难的人懂得与邻里乡亲相互理解关照,不给邻居添麻烦。
情感目标:1.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激励、了解一些可以挽救他人生命。
没有伤害的行为,敬佩为拯救他人的生命献出爱心的人。
____具备基本的自护自救能力。
3.引导学习合理消费,熟悉本地主要的购物场所,掌握购买商品的基本常识,做个聪明的消费者。
4.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体会到大家的事情要靠大家来做。
三、教材分析1.《珍爱生命》主要是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2.《安全的生活》通过指导学生的生活,出尽学生过一种安全的生活。
3.《花钱的学问》引导学生正确的消费理财观,提高他们的消费技巧。
4.《关心你、爱护他》培养儿童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弘扬人文精神,对社会充满责任感。
四、教学进度第一单元6-8课时第二单元8课时第三单元8-10课时第四单元8-10课时总复习五、教学措施1.独立阅读,自主学习,理解主题文字的大意。
2.借助插图,引导学生从各个事例中进行分析、比较,强化主题思想。
3.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引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合作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4.收集、整理资料。
5.模仿演示。
6.换位思考。
2024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二)一、指导思想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学习做人,初步形成社会意识、公民意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为逐步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是《品德与社会》课最为突出的特征。
2024年小学第十二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2024年小学第十二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2.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3. 提高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积极的公民意识;4. 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5.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和良好习惯,包括自律、勤奋、诚实、守时等方面;2. 社交教育: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3. 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常识,了解社会法规和规章制度;4.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3. 实践教学法:通过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讨论教学法: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四、教学安排本学期共分为12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的教学安排如下:1. 第一单元:道德行为准则理论学习:介绍什么是道德行为,培养学生遵守道德准则;情景模拟: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体验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什么是良好的道德行为,并形成共识。
2. 第二单元:团队合作理论学习:介绍团队合作的概念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小组合作:分小组进行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团队比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第三单元:法律常识理论学习:介绍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法官、律师等角色,了解法律人员的工作;课堂讨论:让学生讨论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2024年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范文(二篇)
2024年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范文教学规划纲要一、教学宗旨与目标1. 情感与态度:(1)培养学生具备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团结合作及责任心等优良品质。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清晰表达个人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意见,实现与他人平等交流与合作。
(3)鼓励学生合理、创造性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判断和选择。
2. 行为与习惯:(1)使学生初步了解个人基本权利与义务,理解个体与群体间的互动关系,认识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的重要性。
(2)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俗,理解不同群体、民族、国家间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
3.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理解关爱残疾人是良好品德的体现,养成关心集体、维护集体荣誉的行为习惯。
使学生了解家乡环境问题,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培养对家乡的热爱。
使学生理解交通发展对生活的影响,掌握通信方式,学会合作创办小报等技能。
4. 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续编、小组讨论等形式,教育学生遵守公共秩序、社会公德。
通过“伸出援助的手”、“爱心小组”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组织实地调查,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原因及危害,培养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现状分析1. 学生情况: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学生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初步认识,形成了良好行为习惯。
随着社会生活范围的扩大,进一步认识社会和形成品德成为迫切需求。
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2. 教材情况:教材围绕四年级学生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学生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以体现现代教育价值取向。
通过与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互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态度和能力。
三、教学策略与实施1. 挖掘学校特色教育资源,将校本课程教学融入家庭、社会,体现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多篇)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15篇)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15篇)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1一、学生情况分析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良好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社会性、时代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但他们缺少社会经历,对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有效融合尚有一定的断层。
二、教材分析(教材结构、内容等)本册教材是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我是中国人在”“走进世界”板块内容要求编写的。
本册内容是在学生认识自我、认识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与家乡(社区)的基础上,将视野进一步推到对祖国和社会世界的认识,并让学生走近世界——人类共同的地球村中去发现、去了解。
本册教科书由四个单元构成:第一单元文明古国的荣辱第二单元富国强民之路第三单元巨龙腾飞第四单元生活在地球村本册教材在体现《品德与社会》中、高年级教材内容和特点的基础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学习内容更加深刻,学习视野更加开阔。
(二)教材内容的综合程度更高,注意引导学生综合学习。
(三)强调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主线来统领历史和地理内容的学习。
(四)重视史地内容的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
(五)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一)课程总目标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全册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知道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知道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爱戴革命先辈。
通过这些历史激发孩子们的优患意识,从而激励他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富不忘本,为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目标而不懈努力,从小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以下是关于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的文章!
1、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为依据,树立"以人为本、培养能力"的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方法,积极营造“和谐、平等、轻松”的教学氛
围,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体现人文关
怀,关注学生长期的健康成长。
2、现状分析
(1)学生分析
学生是非常喜欢《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的,但由于家长
对它不够了解,所以重视不够,这样影响了一些家庭作业的
完成,以及一些实践活动的开展,对本课程的学习也会受到
影响。
教师力争减少一些负影响,努力提高活动质量,提高
课堂效率。
(2)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由三个单元组成.教科书在设计上力求贴近儿童的生活经验,贴近现实社会,将品德教育的内容和儿童的
社会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单元《生活中的消费》是四年级上学期的单元的主题,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消
费知识.教学方式主要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为主,目的是通
过这些活动让学获取消费的初步感受.第二单元《生活中的习俗》单元以燃放礼花,悬挂彩灯的情景为背景,其目的为
烘托节日的喜庆氛围.让学生通过探究节日的习俗,感受到
人们节日中享受到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
情感.第三单元《安全地生活》是让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
社会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学生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
意想不到的事情.如何使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每一天,是家长,学校,社会一直关注的问题.设计本单元让学生在以有的安全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理解,系统地掌握一些面对
突发事件的自救自护本领,为他们今后更好地学习,生活奠
定坚实的基础。
各单元的设计围绕课程标准的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
合交叉,螺旋上升.本教材以学生生活为主线,设置综合性
的学习活动主题,体现教科书内容的生活化和综合性.主要有学生的家庭,学校和社区生活的内容,家乡,世界的民族
风情,习俗和传统节日等内容,让学生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有利于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能力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