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7.2.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7.2.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7.2.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学生在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之后的一个深化和拓展。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对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能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练习题。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
同时,教师结合性质给出相应的例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运用。
3.操练(15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在过程中给予个别学生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心得,互相学习和交流。
27.2.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ppt
都等于相似比.
角 对应角平分线的比
形 周长的比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问题: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 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用心观察 当相似比=k时,面积比=k2.
(1)
1
(2)
2
(3)
3
(1)与(2)的相似比=_1_∶___2_, (1)与(2)的面积比=___1_∶__4 (2)与(3)的相似比=___2∶___3, (2)与(3)的面积比=___4_∶__9
其中AD、 AD分别为BC、 BC边上的高,
由ABD ∽ABD能否得到 AD 等于什么?
AD
因为ABD∽ ABD,
所以 AD AB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
AD AB
k
结论:相似三角形对应高
的比等于相似比.
图 18.3.9
图 18.3
自主思考---类似结论
问题2 : 如图, ABC∽ ABC,相似比为k,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已知△ABC∽△ A,B且C 相似比为k,
AD、 分A别D是△ABC、△ 对AB应C边 BC、
上的高B,C求 证:
证明:∵△ABC∽△ABC
S ABC k 2
S ABC
A
∴ AD k, BC k
AD BC
B
D
C
∴ SABC
1 AD• BC 2
k2
A'
SABC 1 AD • BC
4.如图,在 ABCD中,若E是AB的中点,
则(1)∆AEF与∆CDF的相似比为__1__: _2_.
(2)若∆AEF的面积为5cm2,
k AE 1 CD 2
则∆CDF的面积为____2_0_c.m2 D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7.2.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说课稿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在教学中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创设生活情境,引入与相似三角形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2.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发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自我评价: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判定方法和性质,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
2.互相评价:组织学生相互评价,鼓励他们提出建议和意见,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3.教师反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提供改进的建议。
板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强化记忆。为确保板书清晰、简洁且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结构,我将:
1.在课前精心设计板书内容,确保逻辑性和条理性;
2.在课堂中适时更新板书,突出重难点;
3.使用不同颜色粉笔,区分关键信息和辅助信息,提高视觉效果。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挑战:
3.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图片等,形象生动地展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适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
5.组织课堂讨论和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和情境教学。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如下:
2.多媒体资源:课件、动画、图片等,形象生动地展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7.2.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7.2.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7.2.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这一节主要讲述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在初中数学中,相似三角形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及其判定方法。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在九年级的学生中,他们已经学习过了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对三角形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抽象几何图形的理解和判断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也是他们在学习本节课时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三. 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能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3.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讲授法:通过讲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展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三角形的基本知识,引出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方法,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3.练习: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27.2.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7.2.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知识点
1.如何灵活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1)条件中若有平行线,可以采用找角相等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
(2)条件中若有一对等角,可再找一对等角或者再找此角所在的两边比对应相等
(3)条件中若有两边比对应相等,可找夹角相等或者第三边的比对应相等
(4)条件中若有一对直角,可考虑再找一对等角或两直角边的比对应相等
(5)条件中若有等腰三角形,可找顶角相等或找一对底角相等或找腰和底的比对应相等
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的比相等,对应角相等(画出图形,并且用数学符号语言表示)
3.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对应高,对应中线,对应角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并证明)
4.相似三角形(多边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并证明)
5.相似三角形(多边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并证明)
练习题
5.
6.。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7.2.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说课稿2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7.2.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27.2.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这一节的内容是人在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相似三角形是指有两个角相等,且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
本节内容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探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并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详细的讲解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性质,角的概念等基础知识,对图形的变换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加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推理等过程,探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探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能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推理等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推导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推理等过程,自主探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实例,引导学生直观理解。
同时,利用几何画板等软件,让学生进行实时的操作和演示,加深对相似三角形性质的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对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兴趣。
2.探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观察,操作,推理等过程,自主探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3.性质的验证与应用:通过几何画板等软件,让学生进行实时的操作和演示,验证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并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7.2.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案、导学案
27.2.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学目标】1.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重点)2.会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难点)【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两个三角形相似,除了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之外,还可以得到许多有用的结论.例如,在图中,△ABC和△A′B′C′是两个相似三角形,相似比为k,其中AD、A′D′分别为BC、B′C′边上的高,那么AD、A′D′之间有什么关系?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类型一】利用相似比求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中,E是BC边上一点,且BE=EC,BD、AE 相交于F点.(1)求△BEF与△AFD的周长之比;(2)若S△BEF=6cm2,求S△AFD.解析: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可以得到周长和面积之比,然后再进一步求解.解:(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BC,且AD=BC,∴△BEF∽△AFD.又∵BE=12BC,∴BEAD=BFDF=EFAF=12,∴△BEF与△AFD的周长之比为BE+BF+EFAD+DF+AF=12;(2)由(1)可知△BEF∽△DAF,且相似比为12,∴S△BEFS△AFD=(12)2,∴S△AFD=4S△BEF=4×6=24cm2.方法总结: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类型二】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或面积比求相似比若△ABC∽△A′B′C′,其面积比为1∶2,则△ABC与△A′B′C′的相似比为( )A.1∶2 B.2∶2C.1∶4 D.2∶1解析:∵△ABC∽△A′B′C′,其面积比为1∶2,∴△ABC与△A′B′C′的相似比为1∶2=2∶2.故选B.方法总结: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类型三】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进行计算如图所示,在锐角三角形ABC中,AD,CE分别为BC,AB边上的高,△ABC和△BDE的面积分别为18和8,DE=3,求AC边上的高.解析:求AC边上的高,先将高线作出,由△ABC的面积为18,求出AC的长,即可求出AC边上的高.解:过点B作BF⊥AC,垂足为点F.∵AD⊥BC, CE⊥AB,∴Rt△ADB∽Rt△CEB,∴BDBE=ABCB,即BDAB=BECB,且∠ABC=∠DBE,∴△EBD∽△CBA, ∴S△BEDS△BCA=(DEAC)2=818.又∵DE=3,∴AC=4.5.∵S△ABC=12AC·BF=18, ∴BF=8.方法总结:解决此类问题,可利用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来解答.【类型四】利用相似三角形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解决问题如图所示,PN∥BC,AD⊥BC交PN于E,交BC于D.(1)若AP∶PB=1∶2,S△ABC=18,求S△APN;(2)若S △APN ∶S 四边形PBCN =1∶2,求AEAD的值.解析:(1)由相似三角形面积比等于对应边的平方比即可求解;(2)由△APN 与四边形PBCN 的面积比可得△APN 与△ABC 的面积比,进而可得其对应边的比.解:(1)因为PN ∥BC ,所以∠APN =∠B ,∠ANP =∠C ,△APN ∽△ABC ,所以S △APN S △ABC =(AP AB )2.因为AP ∶PB =1∶2,所以AP ∶AB =1∶3.又因为S △ABC =18,所以S △APNS △ABC =(13)2=19,所以S △APN =2; (2)因为PN ∥BC ,所以∠APE =∠B ,∠AEP =∠ADB ,所以△APE ∽△ABD ,所以AP AB =AE AD ,S △APN S △ABC =(AP AB )2=(AE AD )2.因为S △APN ∶S 四边形PBCN =1∶2,所以S △APN S △ABC =13=(AE AD)2,所以AE AD =13=33.方法总结: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线段的比等于相似比可以推出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类型五】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动点问题如图,已知△ABC 中,AB =5,BC =3,AC =4,PQ ∥AB ,P 点在AC 上(与A 、C 不重合),Q 点在BC 上.(1)当△PQC 的面积是四边形PABQ 面积的13时,求CP 的长;(2)当△PQC 的周长与四边形PABQ 的周长相等时,求CP 的长. 解析:(1)由于PQ ∥AB ,故△PQC ∽△ABC ,当△PQC 的面积是四边形PABQ面积的13时,△CPQ 与△CAB 的面积比为1∶4,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可求出CP 的长;(2)由于△PQC ∽△ABC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用CP 表示出PQ 和CQ 的长,进而可表示出AP 、BQ 的长.根据△CPQ 和四边形PABQ 的周长相等,可将相关的各边相加,即可求出CP 的长.解:(1)∵PQ ∥AB ,∴△PQC ∽△ABC ,∵S △PQC =13S 四边形PABQ ,∴S △PQC ∶S △ABC =1∶4,∵14=12,∴CP =12CA =2; (2)∵△PQC ∽△ABC ,∴CP CA =CQ CB =PQ AB ,∴CP 4=CQ 3,∴CQ =34CP .同理可知PQ =54CP ,∴C △PCQ =CP +PQ +CQ =CP +54CP +34CP =3CP ,C 四边形PABQ =PA +AB +BQ +PQ =(4-CP )+AB +(3-CQ )+PQ =4-CP +5+3-34CP +54CP =12-12CP ,∴12-12CP =3CP ,∴72CP =12,∴CP =247.方法总结:由相似三角形得出线段的比例关系,再根据线段的比例关系解决面积、线段的问题是解题的关键.三、板书设计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相等;2.相似三角形(多边形)的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相似三角形的对应线段(对应中线、对应角平分线、对应边上的高)的比也等于相似比;3.相似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教学反思】本节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都主动地参与了课堂活动,积极地交流探讨,发现的问题较多: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面积比,相似比在书写时要注意对应关系,不对应时,计算结果正好相反;这两个性质使用的前提条件是相似三角形等等.同学们讨论非常激烈,本节课堂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效果.27.2.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掌握相似三角形周长比、面积比与相似比之间的关系;掌握定理的证明方法。
《27.2.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12九年级下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 能够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对应比值相等以及灵活运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图片、尺子等。
2. 制作PPT,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 搜集一些相似三角形的实际应用案例,以便于学生了解性质的重要性。
4. 安排一次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相似三角形,加深理解。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探究和应用,难点是相似三角形性质的灵活运用。
1. 引入:首先通过一些生活中的相似三角形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相似三角形的存在和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法,探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可以利用直尺、剪刀、纸张等工具,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
在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 讲解: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讲解和说明,帮助学生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证明过程。
4. 练习:设计一些与相似三角形性质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这些练习题应该包括基础题和提高题,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5. 总结:在课程结束前,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应用,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
6. 作业:布置一些与相似三角形性质相关的作业,包括基础题和提高题,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实践、交流合作,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如PPT、视频等,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7.2.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导学案(教师版学生版)
27.2.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对应线段(高、中线、角平分线)之间的关系,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提高分析和推理能力.在对性质定理的探究中,学生经历“观察—猜想—论证—归纳”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和严谨治学的态度,并在其中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数学品质.经历探索相似三角形性质的过程,并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三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教学难点:探索相似多边形周长的比、三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教学过程:一、新知引入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哪些?2、相似三角形有哪些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3、三角形有哪些相关的线段?中线、高和角平分线.这些线段在相似三角形中具有怎样的特点?今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奥秘!二、新知讲解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已知:如图,△ABC∽△A′B′C′,它们的相似比为k,AD,A′D′是对应高.求证:ADA′D′=ABA′B′=k.探索1:这个题目中已知了哪些条件?△ABC和△A′B′C′相似,这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是k,AD,A′D′分别是它们的高.我们要证的是什么?它们的高的比等于它们对应边的比,等于这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你是怎样证明的呢?证明△ABD和△A′B′D′相似,然后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得到ADA′D′=ABA′B′.你怎样证明△ABD和△A′B′D′相似呢?学生思考后回答:因为△ABC和△A′B′C′相似,由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所以∠B=∠B′,∠ADB=∠A′D′B′=90°.根据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得到△ABD和△A′B′D′相似.学生写出证明过程.活动1.已知:如图,△ABC∽△A′B′C′,它们的相似比为k,AD,A′D′是对应的中线.求证:AD A ′D ′=ABA ′B ′=k.证明:∵△ABC ∽△A ′B ′C ′, ∴∠B =∠B ′,AB A ′B ′=BCB ′C ′=k.又∵AD 和A ′D ′分别是△ABC 和△A ′B ′C ′的中线,∴BD =12BC ,B ′D ′=12B ′C ′,BD B ′D ′=12BC 12B ′C ′=BC B ′C ′=k ,∴△ABD ∽△A ′B ′D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AD A ′D ′=ABA ′B ′=k. 活动2.已知:如图,△ABC ∽△A ′B ′C ′,它们的相似比为k ,AD ,A ′D ′分别是∠BAC 和∠B ′A ′C ′的平分线.求证:AD A ′D ′=ABA ′B ′=k.证明:∵△ABC ∽△A ′B ′C ′,∴∠B =∠B ′,∠BAC =∠B ′A ′C ′.又∵AD 和A ′D ′分别是∠BAC 和∠B ′A ′C ′的平分线, ∴∠BAD =12∠BAC ,∠B ′A ′D ′=12∠B ′A ′C ′,∠BAD =∠B ′A ′D ′,∴△BAD ∽△B ′A ′D ′(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AD A ′D ′=ABA ′B ′=k. 于是我们就得到了相似三角形的一个性质定理. ●归纳: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例题讲解例:如图,△ABC 是一块锐角三角形余料,边BC=120毫米,高AD=80毫米,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一边在BC 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AB 、AC 上,这个正方形零件的边长是多少?解:设正方形PQMN 是符合要求的△ABC 的高AD 与PN 相交于点E 。
27.2.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B
CE
F
∴ △DEF ∽ △ABC ,相似比为 1 : 2.
∵△ABC 的边 BC 上的高为 6,面积为 12 5 ,
∴△DEF 的边 EF 上的高为 1 ×6 = 3, 2
面积为
1 2
2
12
5 3
5.
A
D
B
CE
F
练一练
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为 2 : 7,较 大三角形一边上的高为 7,则较小三角形对应边上 的高为___1_4__.
相似比 2 周长比 2 面积比 4
1 3 100
k ……
1 3 100 k ……
1 10000 k2 ……
9
2. 把一个三角形变成和它相似的三角形, (1) 如果边长扩大为原来的 5 倍,那么面积扩大为 原来的___2_5__倍; (2) 如果面积扩大为原来的 100 倍,那么边长扩大 为原来的__1_0___倍.
小数)?
A
解:∵ FH = 1 米,AH = 3 米,
桌面的直径为 1.2 米,
∴ AF = AH-FH = 2 (米),
EF D
DF = 1.2÷2 = 0.6 (米).
∵DF∥CH,
∴△ADF ∽△ACH,
H
B
C
∴ DF AF ,即 0.6 2, CH AH CH 3
解得 CH = 0.9米.
A
A'
B
C
B'
C'
由前面的结论,我们有
S△ABC
1 BC AD 2
BC
AD k k k 2.
S△A'B'C' 1 B 'C ' A' D ' B 'C ' A' D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7.2.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2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7.2.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7.2.2节《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是学生在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之后的内容。
本节主要让学生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些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探究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并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运用中,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加深对相似三角形性质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运用。
2.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发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中,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3.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练习题和课后作业。
3.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和性质。
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两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坐标,如何判断这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总结出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的例题,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27.2.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
数关系往往需要考虑相似比与对应线段的比,以及相似比
与面积比之间的关系.
综合应用创新
题型
4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例 7 课本中有一道复习题:如图27.2-37 ①所示,有一
块三角形材料ABC,它的边BC=120 mm,高AD=
80 mm,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边
′′
= =k
′′
相似比为k
感悟新知
知1-讲
续表
图形
推理
结论
由两角分别相等
的两个三角形相 相 似 三 角
对应
似 , 得 △ABD ∽ 形 对 应 高
高的
AD , A′D′ 分 别 为 △A′B′D′ , 再 由 相 的 比 等 于
比
△ABC 和 △A′B′C′ 的 似 三 角 形 的 性 质 ,相似比
-6
3
2
6
3 2
2
) ×24= x -
2
12x
+24.
3
8
3
2
9
8
∴ y=S△A1MN-S△A1EF= x2-( x2-12x+24=- x2+12x-
24(4 <x<8).
16
易知当x= 时,y最大=8.
3
16
3
∵ 8>6,∴当x= 时,y最大,y 最大=8.
综合应用创新
解法提醒
本题运用了分类讨论思想,对点A1与四边形BCNM的
的平分线.
感悟新知
知1-练
例 1 如图27.2-32,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矩形
EFGH内接于△ABC,且长边FG在BC上,AD与EH的
27.2.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相 似 三 角 形
如图,△ABC~△A'B'C',它们对应的高,对 应的中线,对应角平分线的比与相似比一样 吗?
A
A′
B
D
C
B′
D′
C′
如图AD、 A′D′ 分别是锐角△ABC和锐角 △A′B′C′的高,且△ABC∽ △A′B′C′,则 AD:A’D’=AB:A’B’. ∵ △ABC∽ △A′B′C′, A ∴∠B=∠B’ 又因为AD、 A′D′ 分别是 △ABC和△A′B′C′的高 C ∴∠ADB=∠A’D’B’=9 B D 0° ABD和△A′B′D′中 在△ A′ ∠B=∠B’ ∠ADB=∠A’D’B’ ∴ △ABD∽ △A′B′D′,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画“×”) (1)一个三角形的各边长扩大为原来的5倍,这个三角形的 角平分线也扩大为原来的5倍
( √ )
(2)一个三角形的各边长扩大为原来的9倍,这个三角形的
面积也扩大为原来的9倍
( ×)
B′ D′ C′
∴AD:A’D’=AB:A’B’.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 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填空: (1)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为3:4,则这两 个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的比为__3:4___ ,对 应边上的高的比为_3:4___,对应边上的中线的 比为__3:4__ (2)相似三角形对应角平分线比为0.2,则相似比 为___0.2___,对应中线的比等于__0.2___;
对应角相等 相 似 三 角 形 的 性 质
对应边成比例 相似比等于对应边的比 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 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1、两个相似多边形的面积比为4:1,则它们的 2:1 。 2:1 ,周长比为_______ 相似比为_______ 2、如果把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都扩大为原 10000 来 100 的100倍,则面积扩大为原来的 _______倍,周长 扩大为______倍。 3、如果把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扩大为原来的100 10 倍,周长为原来的 倍,则边长为原来的_____ 10 倍。 ______
27.2.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相似三角形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制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模型,并测量它们的边长和角度,以演示相似性质的基本原理。
2.教学难点
-理解相似比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探索并证明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
-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在不同情境下的运用,如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特殊情况。
举例:
a.难点一:相似比的概念。教师需通过直观图形和实例,解释相似比的意义,并指导学生如何计算相似比。
b.难点二:证明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教师需引导学生通过几何画板或实际操作,观察并发现这一性质,并尝试进行证明。
c.难点三:特殊情况下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应用。教师需针对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特殊情况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相似性质在特殊图形中的应用。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形状相似但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如地图上的三角形区域)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奥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定义,明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条件。
-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包括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27.2.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28
随堂练习1
1.已知ΔABC与ΔA’B’C’的相似比为2:3,则
周长比为 2,:3对应边上中线之比 ,面积
之比2:为3 。
4:9
2. 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为1:9,则
它们对应边的比为____1_:3_,对应角平分线的比
为____1_:3_ ,周长的比为____1_:_3 。
3. 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为2:7,较
A′D′平分∠B′A′C′,且
AA′BB′=k
.
求证:
AD A′D′
=k
.
A A′
B D
角平分线
B′ C
D′
C′
证明:∵△ABC∽△A′B′C′,
∴∠BAC= ∠B′A′C′,∠B=∠B′,
∵AD、A′D′是角平分线,
∴∠BAD=
1 2
∠BAC
,
∠B′A′D′=
12∠B′A′C′.
∴∠BAD = ∠B′A′D.
∴△ABD∽△A′B′D′, A
A′
∴
AD A′D′
=
AB A′B′
∴
AD A′D′
=k
.
B
D
C B′ D′ C′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之比等于相似比。
探究新知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中线
(1)相似三角形对应 高 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角平分线
概括为:相似三角形所有对应线段之比都等于相似比.
猜想:那么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与相似比有什么关系?
答:放缩比例是1:3;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扩大为 原来的9倍.
随堂练习2 1. 已知两个三角形相似,请完成下列表格.
相似比 4
1
10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7.2.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7.2.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7.2.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这一节主要介绍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相似三角形是指有两个角对应相等,并且它们对应边的比例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的重要基础,也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知识点。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基础。
但是,对于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来进行巩固。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一些概念和性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来进行深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自己的几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克服困难,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其运用。
2.难点:对于相似三角形性质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发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学生对相似三角形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三角板、直尺、圆规等。
2.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呈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引导学生发现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