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导学案导体与绝缘体教科版
春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导体和绝缘体》教案
春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导体和绝缘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电流以及电流的来源与流向。
2.了解什么是导体和绝缘体,能够举出几个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3.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不同特点,如导体能导电而绝缘体不行等。
4.能够用一个实验来判断物质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二、教学内容1.电流的概念2.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及例子3.导体和绝缘体的不同特点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及例子教学难点:导体和绝缘体的不同特点四、教学方法1.情境引入法2.讨论法3.实验演示法4.问答法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试图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电流?2.电流是从哪里来的?3.电流的流向是怎样的?2. 学习重点学生学习新知识: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及例子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新事物来让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方法,因此,通过以下步骤引导学生:1.引导学生试图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导体?–举出几个常见的导体例子是?–什么是绝缘体?–举出几个常见的绝缘体例子是?2.列出导体和绝缘体的相关概念,然后从路灯、铁桥、底座、保险丝、胶条、瓷砖、木板等物品中选择一些,界定它们属于导体还是绝缘体。
3.说明:因为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绝大部分物质都是导体,所以通常对导体的研究和应用更为常见。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理解和应用绝缘体的范围也愈加广泛。
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及例子培养了学生的细致、谨慎的思维方式。
3. 学习难点学生学习新知识:导体和绝缘体的不同特点。
教师通过实验演示法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导体和绝缘体不同的特点,以便让学生掌握新的知识。
教学过程如下:1.实验目的:判断物质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2.实验材料:铜线、铁丝、铝箔、细木板、普通灯泡、电,鳄鱼夹、电池、万用表等。
3.实验步骤:–步骤一:将灯泡接电路后,进行通电实验,让学生感知电流和电的存在。
–步骤二:加入导体铜线、铁丝,让学生感性认识导体的特性以及导电能力。
–步骤三:加入绝缘体细木板、铝箔,让学生感性认识绝缘体的特性以及不导电分析原因。
教科版科学四下《导体与绝缘体》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下《导体与绝缘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导体与绝缘体》这一课旨在让学生认识导体和绝缘体,了解它们的性质和区别。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身边的物质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生活中也接触过导体和绝缘体,但可能没有系统地学习和思考过。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究导体和绝缘体的特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导体和绝缘体,了解它们的性质和区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区分导体和绝缘体。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和区别。
2.难点: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和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导体和绝缘体的样品、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
2.学具:学生实验器材、记录表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电线、橡胶手套等,引导学生思考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导体和绝缘体的样品,让学生观察和触摸,感受它们的区别。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区分导体和绝缘体,如使用电筒、测量电阻等。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线、电器等。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及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个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现象。
8.板书(5分钟)导体与绝缘体性质:容易导电不容易导电举例: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水塑料、陶瓷、玻璃、空气总时长:45分钟以上教案根据教科版科学四下《导体与绝缘体》进行编写,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导体与绝缘体》参考教案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导体与绝缘体》
参考教案
教师活动
二、引导学生探究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物体,讨论这个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并说明理由。
2、实验操作:每组根据任务要求制定研究规划,使用电路检测器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
3、整理实验记录:每组整理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学生活动
1、学生自主讨论,探究每个物体的导电性质,并说明理由。
2、根据任务要求制定研究规划,使用电路检测器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
3、整理实验记录,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
三、总结归纳
1、讨论:请各组代表分享实验结果和得出的结论。
2、讲解:根据学生的实验结果,总结导体和绝缘体的特
点和应用领域。
幻灯出示: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领域。
)
3、板书设计:导体和绝缘体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导体:容易导电,广泛应用于电线、电路等领域。
绝缘体:不易导电,广泛应用于绝缘材料、塑料制品等领域。
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深入探究了导体和绝缘体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了实证精神和探究惯,同时也增强了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实验操作的指导和安全保障,以确保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安全。
2023年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下科学第二单元《导体和绝缘体》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第二单元《导体和绝缘体》教学设计3、生活中,哪些物体容易让电流通过,哪些物体不容易让电流通过?回答讲授新课一、探索1、我们可以借助什么工具来检测物体的导电性?明确:电路检测器。
2、选取身边的几种物体,用电路检测器分别检测它们的导电性,并记录下来。
(1)温馨提示:①测试物品可以是老师提供的,也可以自备。
②材料从工具盒内拿出,待检测完后需将材料放回工具盒内。
(2)提供检测物体铅笔芯、塑料尺、竹签、铝箔纸、铁钉、橡皮、瓷勺、木筷、玻璃、硬币(3)检测过程A、先检查电路检测器能否正常工作用两个检测头的金属部分相互接触,若小灯泡亮了说明电路检测器是好的,若小灯泡没亮说明电路检测器是坏的。
B、预测①这些物体用了哪些材料?②哪一种材料在电路中能让小灯泡亮起来。
③填写在记录表中。
实验记录表C、检测用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物体的两端,检测物体的导电性,做好记录。
检测提示:①为防止偶然失误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要重新再检测一次。
②检测时必须确保接触良好。
③注意安全。
统计汇报回答准备物体检查检测器预测物体导电性检测物体导电性能正确使用检测器检测身边物体的导电性能大小。
中使用的电路,电流就会通过人体而危及生命。
所以,我们要保护好电器的绝缘部分,不能触摸导体部分,还要注意不要把水溅到电器上。
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是相对而言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三、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用导线把灯泡、电池和四种物品分别相连,灯泡定不发光的是( )2、如图,连接电路时,要从小灯泡中的“A ”“B”两点接出两根导线。
所以,我可以推测“C”处黑色部分的材料是( )(二)判断题1.在有些条件下,绝缘体也是可以转化成导体的。
()2.插座和插头外部的塑料属于绝缘体,内部的金属属于导体。
()3. 橡皮擦和塑料尺是绝绿体,铅笔芯和回形计是导体。
( )4.小灯泡内只有导体,没有绝缘体。
( )5.人体、大地和水都是导体。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导体与绝缘体》教案.doc
《导体与绝缘体》导案【学习目标】科学概念:1、有的物质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导体;有的物质不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绝缘体2、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
过程与方法:1、根据任务要求制定一个小组的研究计划,并完成设想的计划。
2、实施有关检测的必要步骤,并整理实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会与人合作。
2、培养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
3、认识到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是很重要的。
【学习重点】:检测20种物体的导电性【学习难点】:检测20种物体的导电性,对照记录表进行汇报。
【学前准备】为每组学生准备:木片、塑料片、陶瓷、纸板、橡皮、布、丝绸、皮毛、钢管、玻璃、铅笔、铜丝、铅丝、铝丝(易拉罐)、铁丝、卷笔刀、硬币、导线、插座、20种待检测的物体,一个电路检测器。
一份科学检测记录表。
【学习过程】一、温故引新:1、我们已经学过了简单电路,你能用一节电池、两根导线点亮小灯泡吗?观察简单的电路连接,说说电流在电路中是怎么流动的。
2、如果老师将电路中的一根导线剪断,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3、讨论:为什么电路检测器的两个金属头接在一起,小灯泡会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触在一起或把金属头和塑料皮接触在一起,小灯泡就不会亮。
4、在我们周围那些物体是导体,容易导电;有的物体那些物体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我们来亲自来检测检测我们周围的物体,怎么样?二、设问导学1、我们先从最常见的橡皮开始检测,如何检测呢?出示课件:2、那组愿意到前边来检测一块橡皮是否容易导电?3、一组到前面演示。
边实验边强调实验步骤,及每一步的目的性。
4、你认为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三、自学解疑1、我们用检测橡皮的方法来检测我们周围的几种材料。
2、各组整理分析检测的结果。
3、哪些物体能使小灯泡发亮,哪些物体不能使小灯泡发亮。
四、拓展延伸1、观察教室里哪些设施是绝缘体做的,哪些是导体做的。
2、描述绝缘材料的用处,理解各种材料的作用。
要好好保护电器设备上的绝缘体部分,注意安全用电。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5导体与绝缘体教科版
《导体与绝缘体》说课稿一、使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导体与绝缘体》二、实验器材自制电路检测器、金属棒、木棍、橡皮、铅笔芯、泥土、自来水、新鲜的树枝、身边常见材料。
三、实验创新要点/改进要点利用自制装置能较好的对人体、大地、自然界的水、活树枝进行导电与否的检测,并且声光显示,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添实验趣味性。
四、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思路利用身边唾手可得的废旧电器材料,制作半导体振荡电路,控制偏置电阻,给三级管基极信号,使它导通与截止,推动喇叭发声,发光二极管闪亮。
五、实验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有些材料是导体,容易导电;有些材料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2、知道人体、大地、自然界的水、活树枝容易导电,是导体。
科学探究:1、引领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制订小组研究计划,并根据计划完成探究活动。
2、在探究的过程中,明确有关检测的方法,并整理实验记录。
科学态度:通过活动,学生将学会与人合作,并认识到规范操作和安全用电是很重要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物质不断改进与探索,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
六、实验教学内容前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获得了一些电学相关的基础知识。
在这一课的活动中,将引领学生通过探究,认识物质按照导电性能的不同,可分为导体和绝缘体,以及导体和绝缘体在电路中的作用,更能理解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一)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认识导体和绝缘体这两个概念。
(二)利用自制的装置检测人体、大地、自然界的水、活树枝都是导体。
(三)寻找教室里的电器设备,让学生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在电路中同样重要,同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七、实验教学过程(一)利用教材中的方法检测常见材料的导电性。
(二)应用自制的电路检测器检测非金属的铅笔芯(石墨)、人体、大地、自然界的水、活树枝都是导体。
学生手拉手串联起来检测(三)检测记录比对,发现人体、大地、自然界的水、活树枝都是导体。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导体和绝缘体》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6.导体和绝缘体【教材简析】《导体和绝缘体》是四年级下册《电路》单元的第6课。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获得了一些关于电,以及电是如何工作的知识,并且能够组装和正确使用电路检测器。
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将探究物体导电性能,教学内容主要分2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检测区分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导体是一种允许电流通过的物质,绝缘体是电流不容易通过的物质。
学生发现将身边的物体连接到电路中时,情况是不一样的,让学生发展对身边物质性质的认识,同时加深对电的理解。
第二部分是使用电路检测器规范地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分析电器元件各部分导电情况。
学生明白导体和绝缘体在电路中是同样重要的组成部分,并通过案例了解导体与绝缘体并不是绝对的,普及安全用电事项。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能提出科学探究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者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作出书面计划,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做完整实验计划。
四年级学生往往会将一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认为这个物体的性质是相同的,在实验中容易出现错误数据。
并且只能借助自己原有的经验来判断,甚至想象替代实际科学实验情况,所以要强调细心观察、实测求证的培养,每一种检测都要达到两次以上。
四年级学生合作分工意识还不够强,本节课会继续在小组分工上提供帮助策略。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区别导体与绝缘体,并能够举例说出具体的材料名称,知道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
[科学思维]能够根据任务要求制定一个小组的研究计划,先预测后检测,按照是否容易导电进行分类,理解导体与绝缘体。
[探究实践]在实验计划中学会与别人合作,养成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习惯。
在检测中尊重事实的实证,认识到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态度责任]有积极的探究兴趣,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物体,形成细致、客观的观察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区分物体的不同材料,正确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材料的导电性。
[难点]能够正确看待导体与绝缘体,明白它们在电路中是同样重要的组成部分。
四年级科学下册导体与绝缘体教案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导体与绝缘体教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导体的概念,知道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2.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三、教学重点:1. 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2.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四、教学难点:1.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五、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2.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案部分: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复习绝缘体的概念。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导体吗?二、探究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1. 让学生观察实验器材,了解实验要求。
2. 分组进行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3. 分析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得出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2. 教师进行点评,完善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
四、拓展练习:1.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
2. 教师进行点评,提高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能力。
五、课堂小结:2. 教师进行点评,强调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导体和绝缘体的知识。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进行实践探究。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实验操作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的理解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合作交流情况,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馈:1.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2. 针对学生在实验中的疑问,进行个别辅导,确保学生理解正确。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导体和绝缘体的应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如导体的电阻、绝缘体的耐压等。
教科版科学四下1.5《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下1.5《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导体与绝缘体》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以及探究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可以对导体和绝缘体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电器、电路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可能还很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实例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2.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各种金属、塑料、木材等。
2.实验仪器:电压表、电流表等。
3.课件和教学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呈现(10分钟)展示各种导体和绝缘体的实物,如金属、塑料、木材等,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它们。
同时,通过课件介绍导体和绝缘体的特点和应用。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不同材料的导电性,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
4.巩固(5分钟)讨论: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是什么?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有哪些?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哪些物质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它们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作用是什么?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科学导体与绝缘体教案【优质】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科学导体与绝缘体教案【优质】导体与绝缘体教学内容: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导体与绝缘体》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通过引导学生自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并构建适合儿童理解的导体和绝缘体的基本概念。
2.科学探究:经历检测一块橡皮是否导电的过程,能依据检测一块橡皮的“科学规范”计划去检测更多的物体,能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并提出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人合作,形成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检测区分常见物体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教学难点:理解从物体构成区分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
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教学手段:示范法、实践操作法教学准备:实验盒十套,每套含试验记录表一张、电路检测器1个;橡皮、小刀、钥匙、纸板、泡沫、回形针、普通布料、石头、等待检测物体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曾经发生的故事:前几年一个晴朗的周末,有一个小男孩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春游。
休息的时候,小男孩看到地上草丛里露出一截白色的金属丝,就好奇地把手伸了过去。
于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爸爸妈妈只听见小男孩发一声惨叫,就倒在地上,全身抽搐。
原来那截金属丝是一根意外断开掉落的电线,他触电了。
离他最近的妈妈赶忙一步跨过去就往孩子手上抓,她想把孩子拉开。
哪知道手才搭上去,就全身一麻,也被电了。
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小孩的爸爸紧张而不慌张。
他迅速地朝四周扫了一眼,没找到合适的工具。
这时情况已万分危急,不容耽误。
他一把脱下身上厚厚的外厚,包住手,小心地靠过去,迅速拔开小孩触电的手,再把他们拖到旁边。
两人终于得救了。
在这个事件中,小男孩被电以后,爸爸妈妈两人都去救,可是一个也被电,一个却没事,大家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在我们周围的物体中,包括人体在内,有的很容易导电,有的却不容易导电。
男孩妈妈一紧张之下,忘了自已拉孩子也会被电,而爸爸却知道用不容易导电的工具来救人。
四年级科学下册导体与绝缘体教案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导体与绝缘体教案教科版第一章: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引入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能够区分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1.1.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1.2 教学重点1.2.1 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1.2.2 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1.3 教学难点1.3.1 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分。
1.3.2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1.4 教学方法1.4.1 实验法:通过实验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导体和绝缘体的不同。
1.4.2 观察法: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的习惯。
1.4.3 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实验结果。
1.5 教学过程1.5.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1.5.2 实验:进行导体和绝缘体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1.5.3 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
1.5.4 练习: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1.5.5 总结:对本次实验和教学内容进行总结。
第二章:导体与绝缘体的实验探究2.1 教学目标2.1.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和绝缘体的性质。
2.1.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1.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2 教学重点2.2.1 导体和绝缘体的实验探究。
2.2.2 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2.3 教学难点2.3.1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2.3.2 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
2.4 教学方法2.4.1 实验法:通过实验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导体和绝缘体的不同。
2.4.2 观察法: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的习惯。
2.4.3 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实验结果。
2.5 教学过程2.5.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2.5.2 实验:进行导体和绝缘体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四年级科学下册导体与绝缘体教案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导体与绝缘体教案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识别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2)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3)学会用实验方法区分导体和绝缘体。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总结归纳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2)常见导体和绝缘体的认识。
(3)实验方法区分导体和绝缘体。
2. 教学难点:(1)导体和绝缘体的本质区别。
(2)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制作PPT,展示导体和绝缘体的图片及应用。
(2)准备实验器材,如各种金属、塑料、玻璃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导体和绝缘体的相关知识。
(2)准备好笔记本,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PPT展示导体和绝缘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2)学生分享预习成果,教师总结并板书。
2. 探究导体和绝缘体的特点(1)分组讨论: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实验区分导体和绝缘体(1)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各组汇报实验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及应用。
五、课后作业1. 绘制导体和绝缘体的思维导图。
2.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3. 思考:为什么导体容易导电,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六、教学延伸1. 家庭小实验: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寻找家中的导体和绝缘体,并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它们的导电性。
2. 社会调查:让学生调查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它们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导体与绝缘体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使用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导体与绝缘体》二、实验器材自制电路检测器、金属棒、木棍、橡皮、铅笔芯、泥土、自来水、新奇的树枝、周围常见材料。
三、实验创新要点/改进要点利用自制装置能较好的对人体、大地、自然界的水、活树枝进行导电与否的检测,同时声光显示,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实验趣味性。
四、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思路利用周围唾手可得的废旧电器材料,制作半导体振荡电路,操纵偏置电阻,给三级管基极信号,使它导通与截止,推动喇叭发声,发光二极管闪亮。
五、实验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明白有些材料是导体,容易导电;有些材料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2、明白人体、大地、自然界的水、活树枝容易导电,是导体。
科学探究:1、引领学生依照任务要求,制订小组研究打算,并依照打算完成探究活动。
2、在探究的过程中,明确有关检测的方法,并整理实验记录。
科学态度:通过活动,学生将学会与人合作,并认识到规范操作和安全用电是专门重要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并意识到人类对物质不断改进与探究,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
六、实验教学内容前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差不多获得了一些电学相关的基础知识。
在这一课的活动中,将引领学生通过探究,认识物质按照导电性能的不同,可分为导体和绝缘体,以及导体和绝缘体在电路中的作用,更能明白得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一)检测周围的物体是否导电,认识导体和绝缘体这两个概念。
(二)利用自制的装置检测人体、大地、自然界的水、活树枝差不多上导体。
(三)查找教室里的电器设备,让学生明白导体和绝缘体在电路中同样重要,同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七、实验教学过程利用教材中的方法检测常见材料的导电性。
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经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如何会向高层次进军?专门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畴专门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刻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导体与绝缘体》教科版
板书
设计
5、导体与绝缘体
导体导电性
绝缘体
安全用电
教学
反思
3、待所有的检测都完成后,各组整理分析检测的结果。
4、表达与交流:哪些物体能使小灯泡发亮,哪些物体不能使小灯泡发亮。
5、在观察的基础上对20种物体进行分类,并从分类中发现一定的规律,由学生对导体和绝缘体做出自己的描述。(说明:对插头、卷笔刀等复杂物体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识别,知道许多物体构成复杂,有的部分能使小灯泡发光,有的部分不能使小灯泡发光。我们常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5、讲授: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做导体;像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质,叫做绝缘体。(板书:导体、绝缘体)
二、检测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1、提问:怎样检测一块橡皮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呢?
2、预测橡皮能否通过电流使小灯泡发光,并做好记录。
3、使“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检验小灯泡是否发光。
2、根据任务要求制定一个小组的研究计划,并完成设想的计划。实施有关检测的必要步骤,并整理实验记录。
3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认识到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是很重要的。
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20种待检测的物体、1个电路检测器、检测记录单。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环节、教法、学法)
一、观察导入:
1、观察简单的电路连接,说说电流在电路中是怎么流的。
2、讨论将电路中的导线剪断,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3、想办法重新接亮小灯泡,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电路检测器的两个金属头接在一起,小灯泡会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触在一起或把金属头和塑料皮接触在一起,小灯泡就不会亮。
4、讨论:为什么电路检测器的两个金属头接在一起,小灯泡会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触在一起或把金属头和塑料皮接触在一起,小灯泡就不会亮。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导学案5、导体与绝缘体
科学分工,合作制定探究计划。
教学过程
自主调整
温故互查:
1、二人小组互查电路检测器的作用。
2、一根电线,外面是一层塑料里面是铜丝,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哪一部分可以使电流通过让小灯泡发亮。
①教师演示;
②学生思考:通过这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合作探究:
(一)怎样检测一块橡皮是否导电呢?
1、预习课本,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物体称为导体?什么物体称为利用绝缘体做什么?
(3)怎样检测一块橡皮是否导电呢?
(4)在检测前为什么要检验“电路检测器”的小灯泡是否发光?为什么要重复检测一次?
2、请学生把预习成果和大家分享。
3、请生上台来向演示一遍检测橡皮的过程?
(二)分组试验:检测20种物品,经历导体和绝缘体的检测过程。
板书设计
导体与绝缘体
↓↓
容易让电流通过不容易让电流通过
课后反思、作业反馈
四年级科学导学案
课题
5、导体与绝缘体
所属单元
第一单元
主备人
王润平
课时
1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
2、能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并提出问题。
3、形成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检测区分20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1、学生开始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汇报。
巩固练习:
1、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们为()。
2、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们为()。
拓展延伸:
1、教室里的电器设备哪些是绝缘材料?
四年级教科版科学《导体和绝缘体》教案
四年级教科版科学《导体和绝缘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能够通过实验区分常见材料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了解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安全用电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导体和绝缘体的概念。
区分常见材料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2.教学难点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本质区别。
正确使用电路检测器进行实验。
三、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电器和电线,提问学生:这些电器和电线为什么能够导电呢?引出导体的概念。
再展示一些不导电的材料,如塑料、橡胶等,提问学生:这些材料为什么不能导电呢?引出绝缘体的概念。
2.认识导体和绝缘体讲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举例说明一些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等是导体,塑料、橡胶、玻璃等是绝缘体。
3.实验探究:区分导体和绝缘体介绍实验材料和工具:电路检测器、各种常见材料(如金属丝、塑料棒、铅笔芯、橡皮等)。
讲解实验方法和步骤:将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检查电路检测器是否正常工作。
把要检测的材料两端分别与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如果小灯泡发光,说明该材料是导体;如果小灯泡不发光,说明该材料是绝缘体。
依次检测各种材料,并记录实验结果。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分析实验结果组织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将各种材料分为导体和绝缘体两类。
引导学生分析导体和绝缘体的特点,思考为什么有些材料能导电,而有些材料不能导电。
讲解导体和绝缘体的本质区别:导体中存在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而绝缘体中几乎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学:导体和绝缘体(公开课教案)
§5《绝缘体和导体》教案课程单元:第一章电计划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学生理解两个本课涉及的主要科学概念。
①有的物质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导体;有的物质不易导电,这样的物质叫做绝缘体。
②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
2.过程与方法:①学生在教师的实验操作下认识物体的导电性,结合自己的分析以及集体的研讨,形成对物体导电性的认识。
②通过实验观察、比较不同物体的导电性,得出观察结果,并对结果做出合理的结论解释,正确判断导体和绝缘体。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尝试动手的习惯,培养安全用电警觉。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并树立安全用电警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本课观察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材料,教学图示和小学科学“电学”教具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初涉新知师:羊历1114年3月,草原长包包大人带领青青草原的居民返修青青草原上的电路,可是调皮的懒羊羊觉得电线太重,就用布条代替了电线,接入了电网之中。
后来,青青草原发生了大面积停电。
为什么布条代替电线会造成没有电的情况呢?喜羊羊决定研究这个问题。
二、实验:物体的导电性检测实验师:就让我们带着疑问和喜羊羊一起走进喜羊羊的电学实验室,和喜羊羊一起,完成今天的实验:物体的导电性检测实验。
师:老师看到,有细心的同学已经发现了,咱们的屏幕上出现了一行小字,是这次试验的警告信息。
警告:绝对不能把本课实验在家中的220伏交流电上进行。
(请学生齐读)1.复习:《组装一个简单电路:让小灯泡发光》实验(实验一)师:在正式进行今天的实验前,让我们一起复习一下简单电路的组装知识。
(视频模拟实验)2.复习:《电路出故障了:电路检测器的使用》实验(实验二)师:在实验中,简单电路可以做什么用呢?生:(预设学生回答)我们常用简单电路作为电路检测器。
师:在上节课中,我们曾一起学习了电路检测器应该如何正确使用。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导体与绝缘体教科版 (20)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通过引导学生自行探究,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并构建适合儿童理解的导体和绝缘体的基本概念。
2、科学探究:经历检测一块橡皮是否导电的过程,能依据检测一块橡皮的“科学规范”计划去检测更多的物体,能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并提出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人合作,形成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认真细致的探究习惯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检测区分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难点:科学分工,合作制定探究计划。
课前准备:每组一套材料,包括电路检测器,导学单及实验盒、泡沫、小刀、回形针、卡纸、玻璃片、钥匙、硬币、气球、橡皮筋、木片、钉子等15种待检测物体。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组装的简单电路图图片2.师问:这两种图片中,你认为那种连接方式小灯泡会亮,为什么?生:电路中连接在导线金属部分的小灯泡会亮,连接在导线的塑料部分的小灯泡不会亮。
师:这说明了什么?生:说明了金属的铜丝能导电,塑料不能导电。
师:像铜丝那样可以让电流通过,我们称它们为导体。
像塑料那样不可以让电流通过,我们称它们为绝缘体。
(板书导体绝缘体)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探究有关《导体与绝缘体》的知识。
4、师:接下来你们想探究什么问题?生: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生:我们可以用什么来检测导体和绝缘体?生:导体和绝缘体有什么作用?……二、设计“检测橡皮”的实验方案师:同学们想探究的问题真多,接下来我们就从身边常见的学具——橡皮来探究它是否具有导电性?好吗?1、出示一块橡皮,猜测看?它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呢?将小组的猜测填写在导学单中。
师:到底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生:做实验。
师:对,我们可以借助学过的什么仪器来检测它是否导电呢?生:电路检测器。
2、设计实验方案(1)小组讨论实验方案怎样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橡皮是否能导电?汇报交流:师: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方法,这节课我们要学会一种更科学规范的检测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在检测前为什么要检验“电路检测器”的小灯泡是否发光?为什么要重复检测一次?
2.预习成果交流。
(二)分组试验:检测20种物品 ,并填写实验记录单.
三、当堂达标:
(一)填空题
1.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们为()。
2.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们为()。
我们组预测错误的材料有( )种,这些材料是:
检测区分20种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
学习难点
科学分工,合作制定探究计划。
学习准备
每组一套材料,包括试验记录表、小组实验评价表及实验盒
一、激趣明标
1.分组比赛:看哪组安装最快
①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②把简单电路改成一个“电路检测器”。
2.猜一猜:
①如果把其中一根导线剪断,灯泡还会亮吗?为什么?
②如果分别用三种连接方法重新连接电路,灯泡会亮吗?请选择( )
a.检测器的两个铜丝头接在一起;
b.外面的塑料皮接在一起;
c.铜丝头和塑料皮接在一起。
3.讨论:为什么电路检测器的两个铜丝头接在一起,小灯泡会亮,而把外面的塑料皮接在一起或把铜丝头和塑料皮接在一起,小灯泡就不会亮。
二、合作探究
1.预习课本,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物体称为导体?什么物体称为绝缘体?
(2)我们利用导体做什么?我们利用绝缘体做什么?
铅笔芯是导体。( )
3.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的两端,这时小电珠发亮,说明被检测的物体是导体。( )
4.要经过多次的检验才能确定检验的物体是不是导体或绝缘体。( )
四、拓展练习(全班探究)
1.教室里的电器设备哪些是绝缘材料?
2.插头的哪部分是导体,哪部分是绝缘体?为什么这样设计?
小学四年级科学导学案
课题:导体与绝缘体
课 时:1
课型:新知探究
年级:四年级
备课时间:
导学时间:
主备人:
审核人: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
2.能依据检测一块橡皮的“科学规范”计划去检测更多的物体。
3.会与人合作,形成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和安全用电的生活意识。
学习重点
导体与绝缘体检测记录单
第()组
物品名称
预测
检测1
检测2
检测表明
亮
√
不亮
○
亮
√
不亮
○
亮
√
不亮
○
容易导电
√
不容易导电
○
石块
小刀
纸板
铁丝
钥匙
泡沫
毛线
布条
木条
竹签
钉子
橡胶棒
曲别针
玻璃棒
陶瓷片
塑料尺
1角硬币
5角硬币
1元硬币
整理:
检测中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材料有( )种。
检测中不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材料有( )种。
我们组预测正确的材料有( )种,这些材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