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诗两首
从容说课
《诗两首》包括戴望舒先生的《雨巷》和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两首诗。望舒先生的《雨巷》是先生的成名之作,发表于1928年。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写于1928年他重游当年求学之地——英国剑桥大学后的返国途中,诗中缠结着诗人难以挥去的万千离愁。
这两首诗都是语言优美、情感细腻、意蕴悠长的唯美之作,称得上中国新诗的唯美的典范。因此,教学上,重点在品味诗歌的“美”,品味纯美的意境、绝美的语言、唯美的情思,尤其应品味语言所呈现出的音乐之美、绘画之美、建筑之美。一定要紧扣语言本身去感受,通过反复诵读、潜心品读等手段,辅之以音乐的效果,调动联想、想象的能力,感受诗歌意境之美。
拟定两课时。
教学设想:
第一课时:简介两位诗人及其创作的相关背景,然后通过听录音范读,学生以各种形式反复朗读诗歌,并分析诗中的主要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第二课时:品析诗中最优美的语言,借助音乐的力量,运用配乐朗诵的方法,进一步感悟诗歌之美,并最终达成背诵的目的。
教学重点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美之所在、美之真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课时安排两课时。
三维目标
1.学习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方法,仔细揣摩优美的诗句,品味诗歌语言之美。
2.理解诗歌的情感,分析情感与语言之间深刻的关系,体会优美的意境所造就的艺术效果。
3.朗读教学,以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反复诵读,感受语言之美。
4.合作探究,品悟意境之美。
5.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感悟诗人的情感美,接受一次美的洗礼,获得一次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创设氛围,营造气氛
【播放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以徐志摩先生的诗谱上曲演唱的歌,同时多媒体展示诗作】师怎么样,大家有什么感受呢?
生我陶醉了。
生美!实在是美!
师对,美!诗美,音乐也美。而今天我们的确要欣赏中国新诗当中两篇唯美的佳作。首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两首诗两遍。
师同学们都已经从感性上接触到这两首诗了,请把你的直觉告诉大家,你觉得更喜欢读哪一首呢?
生我喜欢《雨巷》。
师是吗?谈谈你的感受。
生我觉得这首诗有一种让人难忘的“愁”,挥之不去,印象太深了。
师原来是“愁”让你难忘啊,也难怪,你们正是多愁善感的年纪,何况你是女孩。
生我喜欢《再别康桥》,因为这首诗的愁没那么浓,更含蓄一些。我可不愿那么哀愁。
师男生是该坚强一些。
生我喜欢《雨巷》。因为,我就是在丁香花开的雨季出生的,所以,我对这首诗情有独钟。
师那你也应该喜欢时下流行的《丁香花》这首歌啦?
生老师真是我的知音!
……
师看来,我们的同学都有自己的理由去喜欢诗歌。那么,诗歌也应该是可以走近的,对吗?
生(齐声)对!
推进新课
师好,那就请你把认为更喜欢读的那一首诗反复再读两遍。这一次读要求边读边思考怎样读能读得更好呢?
师下面,我们每首诗分别请出3位同学来给大家范读,大家先挑选自己的代表吧。
师请选出的同学,各自朗读一遍诗歌,每首诗,我们再让大家点评一下。
【两首诗都分别由三位同学范读,由学生点评其读得好在哪里,哪里是不足。教师边引导学生在点评中归纳朗读的要点,边在黑板上板书】
生我觉得王林读的《雨巷》最好。
师为什么?
生她在朗读时特别注意感情投入,有的地方重读,有的地方轻读,让人感觉抑扬顿挫,很有诗味。
师李丽同学提到了朗读诗歌时要注意的两点:感情投入和重读与轻读的问题。很好!
生我觉得梁敏读的《再别康桥》最好。因为,她在朗读时注意到了节奏快慢。好的朗诵者应该就像演唱者一样,让听众陶醉在旋律和节奏里。
师对,刘力同学又给大家归纳出了朗读的第三条注意事项:注意节奏。大家还有什么看法?
生应该还要注意适当的停顿吧。刚才,我就是有几句诗的停顿上把握不好,所以,没读好。
师好,王军又总结了一条:注意适当的停顿。既然,王军同学找到了自己的失误,我们欢迎他再为我们朗诵一遍,大家说好不好?
生(齐声)好!
师这次感觉怎么样?
生好多了!
师大家说呢?
生(齐声)好!
师看来,朗读诗歌真是一门学问啊。我们在合作中又有了新的收获。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归纳得也很好。我们在朗读时要注意停顿、注意节奏、注意重读和轻读等。那我们现在一起再来读读,牢记刚才归纳的要点。
师同学们觉得自己读得足够好了吗?
生老师,我觉得我们在朗读中好像还缺了点什么?
师嗯。老师也觉得大家的朗读是缺了点什么。缺什么?大家一齐想想。
生似乎还缺了点感情。
师是啊。因为我们还没体察到诗人的感情。上一课我们讲到,体察诗人的情感应透过什么去分析呢?
生诗中的意象。
师对。那我们还是分工合作,刚才你选择哪一首诗来朗读的现在还选哪一诗来分析其
中的意象,及透过意象所传达的诗人的情感。也可以低声诵读,帮助理解。
知识拓展、提升
【学生自由发言,分析意象及其蕴涵的感情。答案不尽一致,但只要紧扣诗歌中的意象,不背离诗的感情基调,教师都给予肯定和赞许】
生我觉得《雨巷》中的“姑娘”这个意象很独特。
师深入分析一下。
生她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像“我”一样撑着油纸伞,“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中。走近时,“我”看到她是那样的哀怨、忧愁,投出的目光“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她并没有停下来,而是“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一般,飘过“我”的身旁。姑娘最终消失在雨巷尽头“颓圮的篱墙”边。她很神秘,很幽怨,让人难忘。
生我认为,《雨巷》中的“姑娘”应该不是现实中的人,这个意象应该别有含义,可我还没想出来。
师大家帮他想想吧。
生这位“姑娘”应当是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
【对这个意象,学生分成两派,各自说出不同的观点】
师其实,大家的理解都有道理。对“姑娘”的理解历来也像大家一样存在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只要解释符合诗歌的意境就是合理的。
师这首诗写得既实又虚,朦胧恍惚。“我”似乎有着满腹的心事,无限的烦忧,但又不愿明说,或者是说不出来。“我”似乎在期待什么、追求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标又显得那样遥远而渺茫。那么,《再别康桥》呢?
生第2节写康河岸边的柳树在夕阳中倒映河中的景象,将柳树比喻成“新娘”,独具匠心,表现了诗人极度迷恋的感情。康河的美景,留住了诗人的心,他乐而忘返了。
师很好,还有吗?
生“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虹与梦,奇异的意象,写出了潭水的静美,表达了诗人对拜伦潭的仰慕与追怀。这里融情入景,营造出难以言传的优美意境。第5节紧承上节诗意,对“梦”加以引申,向诗意纵深处开掘。这里的“梦”,是对过去留学生活的真实写照,暗含了对逝去的康桥生活的无限留恋之情。
师作者对康桥除了留恋和热爱,还有别的感情吗?
生在第6节,诗人的思路急转,把读者从梦境中拉回到现实,别情缕缕,离绪重重,现在哪有心思歌唱呢?诗情达到高潮。但这个高潮却以情绪的低落和基调的抑郁作为标志。
师没错。这首诗表达的是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情别绪,谈不上什么现实内容或时代精神,但各个时期的读者对它都有强烈的共鸣,认为它给人带来了巨大的审美享受。原因在于它以美妙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人类共有的一种感情,即对逝去的美好往事,人们总是充满怀念。
师了解了诗歌的感情,剩下的时间,我们再读、再背诗歌就有了更深的体会啦。时间交给大家!
课堂小结
读诗就是感受其美。上一课毛泽东的词给我们的是壮美的情感体验,今天这两首诗给我们的是优美的情感熏染。都是美。
布置作业
明天我们要继续创造美。今天的作业是请每一位同学为两首诗当中的一首,选择一段你认为合适的乐曲,进行配乐朗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