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材料力学》教学进度计划表

《材料力学》教学进度计划表
基本要求:了解压杆稳定的概念及失稳分析;了解临界力和临界应力的概念;熟练掌握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和中小柔度杆件的临界应力;
习题:10-1+线上测试
16
16
复习
2
课程各章重难点内容回顾、梳理、总结并答疑。巩固课程的知识点。
基本要求:掌握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掌握第一类组合变形-组合后为单向应力状态;了解斜弯曲;掌握第二类组合变形-组合后为复杂应力状态。
习题:9-2+线上测试
15
15
第十章压杆稳定
第一节压杆稳定的概念及失稳分析
第二节临界力和临界应力
第三节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中、小柔度杆的临界应力。
2
重点: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和中小柔度杆件的临界应力
习题:1-1、1-2+线上测试
2
2
第二章拉伸与压缩
第一节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与实例
第二节轴向拉伸和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内力
第三节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截面的应力
第四节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
2
重点:绘制轴力图、轴向拉、压时的变形、位移的计算。
难点:材料在拉伸和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基本要求:熟练掌握截面法求轴力,绘制轴力图;掌握轴向拉、压时的胡克定律及变形、位移的计算。
第七节强度理论
2
重点:强度理论
基本要求:掌握用应力圆确定极值切应力及其所在平面的方位;了解广义胡克定律;掌握强度理论。
习题:8-7+线上测试
14
14
第九章组合变形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第一类组合变形-组合后为单向应力状态
第三节第二类组合变形-组合后为复杂应力状态
2
重点:第一类组合变形-组合后为单向应力状态。

材料力学教案

材料力学教案

材料力学教案教案标题:材料力学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习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和实验技术。

3. 分析和解决材料力学问题。

教案步骤:步骤1:导入(5分钟)a. 引入材料力学的概念和重要性。

b. 激发学生对材料力学的学习兴趣。

步骤2:讲解基本概念(15分钟)a. 解释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定义。

b. 介绍材料力学的相关概念,如力、应力、应变等。

c. 解释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特征。

步骤3:示范实验(20分钟)a. 展示常见的材料力学实验仪器和装置。

b. 演示材料力学实验的步骤和操作技巧。

c. 强调实验安全和正确操作的重要性。

步骤4:实践练习(25分钟)a.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b. 指导学生使用适当的公式和方法计算力学性能。

c. 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复杂问题。

步骤5:讨论和总结(10分钟)a.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的解决方案和思路。

b. 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改进解决问题的方法。

c.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

步骤6:作业布置(5分钟)a. 分发相关的阅读材料或作业题目。

b. 强调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并确定截止日期。

教案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讨论。

2. 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估学生在练习和讨论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完成作业:评估学生是否按时完成作业,并分析其质量。

教学资源:1. 材料力学教材和参考书籍。

2. 材料力学实验仪器和装置。

3. 练习题和作业材料。

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研究项目,探索和应用材料力学的实际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实验室或企业,了解材料力学的实际应用场景。

备注:以上教案是一个简化版本,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材料力学教案(全套)

材料力学教案(全套)

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1、教学目标⑴了解材料力学的任务和研究内容;(2) 了解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3) 构件分类,知道材料力学主要研究等直杆;(4)具有截面法和应力、应变的概念。

2、教学内容(1) 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概念,安全性和经济性,材料力学的任务;(2)变形固体的连续性、均匀性和各向同性假设,材料的弹性假设,小变形假设;(3)构件的形式,杆的概念,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4)截面法,应力和应变。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同教学内容,基本上无难点。

三、教学方式讲解,用多媒体显示工程图片资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四、建议学时1~2学时五、实施学时六、讲课提纲1、由结构与构件的工作条件引出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

强度: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刚度: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稳定性:构件保持自身的平衡状态为。

2、安全性和经济性是一对矛盾,由此引出材料力学的任务。

3、引入变形固体基本假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连续性假设:材料连续地、不间断地充满了变形固体所占据的空间;均匀性假设:材料性质在变形固体内处处相同;各向同性假设:材料性质在各个方向都是相同的。

弹性假设: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工作。

所谓弹性,是指作用在构件上的荷载撤消后,构件的变形全部小时的这种性质;小变形假设:构件的变形与构件尺寸相比非常小。

4、构件分类杆,板与壳,块体。

它们的几何特征。

5、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基本变形:轴向拉伸与压缩,剪切,扭转,弯曲。

各种基本变形的定义、特征。

几种基本变形的组合。

6、截面法,应力和应变截面法的定义和用法;为什么要引入应力,应力的定义,正应力,切应力;为什么要引入应变,应变的定义,正应变,切应变。

第二章轴向拉伸与压缩一、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1、教学目标⑴掌握轴向拉伸与压缩基本概念;⑵熟练掌握用截面法求轴向内力及内力图的绘制;⑶熟练掌握横截面上的应力计算方法,掌握斜截面上的应力计算方法;⑷具有胡克定律,弹性模量与泊松比的概念,能熟练地计算轴向拉压情况下杆的变形;⑸了解低碳钢和铸铁,作为两种典型的材料,在拉伸和压缩试验时的性质。

材料力学学习计划

材料力学学习计划

材料力学学习计划一、学习计划的背景和意义材料力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材料的受力、破坏和变形规律,以及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应用。

在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学习和研究中,材料力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科目。

通过学习材料力学,可以更好地理解材料的性能和行为,为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支持。

因此,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系统学习和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于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习计划的目标和要求1. 理解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材料在力学作用下的行为规律;2. 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能够运用材料力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材料工程中的实际问题;3. 提高对材料性能和行为的理解和把握,为材料的设计、制备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支持。

三、学习计划的内容和安排1. 学习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学习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包括应力、应变、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断裂韧度等;(2)了解材料受力破坏的基本规律和变形的基本特征。

2. 学习材料力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1)学习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应力分析、应变分析、受力分析等;(2)了解材料破坏的原因和机制,学习破坏理论和方法。

3. 学习材料力学的应用(1)学习材料力学在材料设计、制备和应用中的应用,掌握材料力学的应用方法和技巧;(2)了解材料工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学习如何运用材料力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四、学习方法和策略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材料力学是一个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学科,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不仅要掌握材料力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还要注重实际操作和应用,通过实验和实践提高对材料力学的理解和把握。

2. 多方面渠道获取信息在学习材料力学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教材、课堂讲解和实验观察获取信息,还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取相关资料和信息,理解材料力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7.2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7.2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7.2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1.知识目标:学生需要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如应力、应变、弹性模量等;了解材料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材料力学计算,如计算材料的应力、应变等;能够分析材料力学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材料力学在工程中的重要性,培养对材料力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应力、应变、弹性模量等;2.材料力学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如应力公式、应变公式等;3.材料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如建筑结构、机械设计等;4.材料的力学性能实验,如应力-应变曲线实验等。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讲解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2.案例分析法:分析材料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材料力学的实际应用;3.实验法:进行材料的力学性能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材料力学的特性;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材料力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材料力学知识,作为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2.参考书:提供更多的材料力学相关知识,供学生拓展学习;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材料力学概念和原理;4.实验设备:提供实验所需的设备,如万能试验机、应变片等,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2.作业:布置相关的材料力学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考试:进行材料力学考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5.小组项目: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简化版材料力学教学设计

简化版材料力学教学设计

简化版材料力学教学设计引言:材料力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涉及到材料在力的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和力学行为的分析和研究。

本篇文档将介绍一个简化版的材料力学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 掌握材料的应力和应变分析;3. 熟悉材料的弹性、塑性和断裂行为;4. 能够应用材料力学理论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引入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2. 介绍材料的力学特性和力学行为;3. 讲解材料的应力和应变分析方法;4. 探讨材料的弹性、塑性和断裂行为;5. 解决一些简单的材料力学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通过讲解教师将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传达给学生,然后进行问题讨论和思考,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验与演示结合:组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材料力学原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步骤:1. 引入(10分钟):介绍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引发学生对材料力学的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2. 知识讲解(30分钟):a. 材料的力学特性和力学行为:讲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硬度、韧性等,以及力学行为,如弹性和塑性。

b. 应力和应变分析方法:介绍应力和应变的定义、计算公式和相关原理,讲解简单的材料力学计算方法。

c. 弹性、塑性和断裂行为:讨论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延伸率等性质,并解释材料的塑性变形和断裂行为。

3. 实验演示(4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演示,使用拉力试验机测试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展示材料的弹性和塑性行为。

4. 实践应用(30分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加深对材料力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5. 总结与评价(10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意见。

五、教学评估:1. 平时表现:考察学生的出勤情况、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思维能力。

《材料力学》授课计划

《材料力学》授课计划

《材料力学》授课计划一、课程简介《材料力学》是一门重要的工程力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材料在受力和变形方面的基本规律,为后续的机械、土木、航空航天等工程领域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将通过理论讲解、实验演示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全面了解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材料在受力和变形方面的基本规律,能够运用材料力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2. 了解材料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和分析;3. 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1. 静力学分析(第1-2周):学习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受力分析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加深理解;2. 拉伸与压缩(第3周):学习拉伸与压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实验演示和实践操作;3. 弯曲与扭转(第4-5周):学习弯曲与扭转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案例分析;4. 复杂应力状态与安全因数(第6周):学习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应力计算方法和安全因数的影响因素;5. 实践操作(第7周):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和分析,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讲解:通过PPT、视频、图片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讲解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直观了解材料在受力下的变形和破坏过程;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实际应用能力;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创新思维。

五、考核方式与标准1. 平时成绩(50%):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2. 实验成绩(30%):实验报告、实践操作等;3. 期末考试(20%):考察学生对材料力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六、课程评估与反馈1. 课程评估: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2. 反馈机制:鼓励学生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样本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样本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样本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材料力学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掌握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的基本内容;(3)熟悉材料力学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材料力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2)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对材料力学的兴趣;(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科学精神;(3)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力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力学基础、应力、应变、弹性模量、塑性模量等;2.弹性理论:轴向拉伸、压缩、弯曲、剪切等基本变形;3.塑性理论:屈服准则、塑性变形、塑性极限等;4.材料力学实验方法和测试技术:实验设备、实验方法、数据处理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系统地传授知识,引导学生理解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运用材料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实验法:进行材料力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材料;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实验设备: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考能力;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考试:进行期中和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

材料力学电子教案

材料力学电子教案

材料力学电子教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性质与目的材料力学是工程技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主要研究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包括弹性、塑性、断裂等现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工程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1.2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拉伸与压缩、弯曲、剪切与扭转、弹性基础、塑性基础、断裂力学、材料力学性能、复合材料力学和有限元法在材料力学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2)能够运用材料力学知识分析实际工程问题;(3)了解材料力学发展的趋势和新技术。

2.2 过程与方法(1)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理论;(2)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3)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2)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2)采用案例教学,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材料力学的应用;(3)采用互动式教学,促进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的交流。

3.2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学效果;(2)使用模型和实验设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3)运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四、教学评价4.1 评价方法采用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4.2 评价内容(1)课堂表现:发言、提问、讨论等;(2)作业与实验: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3)考试成绩:期末考试、考查等。

五、教学计划5.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计48课时,其中包括32课时理论教学,16课时实验教学。

5.2 教学进度(1)第1-8周:绪论、拉伸与压缩、弯曲、剪切与扭转等基本内容;(2)第9-12周:弹性基础、塑性基础、材料力学性能等内容;(3)第13-16周:断裂力学、复合材料力学和有限元法在材料力学中的应用等内容。

材料力学教案范文

材料力学教案范文

材料力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认识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理解材料力学与工程实践的关系;3.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质,如强度、刚度、韧性等;4.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材料力学问题的能力;5.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1)材料的概念、分类及其应用;(2)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3)材料力学与工程实践的关系。

2.材料的力学性质:(1)应力与应变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材料的强度、刚度、韧性、脆性等性质;(3)材料静力学与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3.材料力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1)材料力学问题的基本分析方法;(2)材料力学问题的解决方法;(3)材料力学问题的实例分析。

4.实验与实践:(1)材料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三、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2.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3.个案研究和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前一堂课的内容,并通过一个实例引出本堂课的主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2.理论授课(30分钟)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讲授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重点讲解应力、应变、刚度、强度、韧性等概念,并介绍计算方法和相关公式。

3.问题分析与解决(30分钟)向学生提供一些材料力学问题的案例,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法,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4.实验操作(4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材料力学实验操作,引导学生掌握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

教师和助教全程指导学生,确保实验安全和数据准确。

5.实验报告和讨论(30分钟)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数据和结果的分析。

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六、课堂作业(10分钟)布置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堂作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并要求学生在下一次上课前完成作业,并准备分享自己的思考结果。

《材料力学实验》大班科学教案

《材料力学实验》大班科学教案

《材料力学实验》大班科学教案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材料力学基础知识,学会常见材料的力学行为和性质测试方法;2.掌握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进一步提高实验设计和报告撰写能力;3.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实验认真细致及实验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材料的机械试验方法和设备介绍;2.实验中常见材料的力学行为与性质测试;3.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4.实验设计和报告撰写规范。

三、教学过程1.材料机械试验方法和设备介绍了解试验设备的构成、原理和工作方式,熟悉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了解实验中的常见安全事故及对策。

2.实验中常见材料的力学行为与性质测试通过对材料的拉伸、压缩、剪切等力学行为的测试,了解材料破坏机理的基本规律和特征。

在实验中,可以使用的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塑料、橡胶、混凝土等。

3.实验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并用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需要学习使用常用的计算机统计和分析软件,如Excel、Matlab等,并掌握数据的可视化展示方法。

4.实验设计和报告撰写规范在实验前,需要认真制定实验设计方案,并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需要掌握实验报告的格式规范、内容要求和论证方式。

四、教学方法1.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学生自主探究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效果评估1.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方面:根据实验成果和报告,进行评分,同时将实验和分析报告与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进行对比,评估学生的水平;2.实验认真细致及实验安全意识方面: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纪律性、负责任性和安全意识。

六、教材推荐1.《现代力学实验》;2.《材料力学实验》;3.《大学物理实验指导》。

七、结语通过材料力学实验的学习,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锻炼技能和培养素质。

学生需要具备合理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够准确地搜集和分析数据,制定符合规范的实验报告,掌握实验安全规范,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工程力学材料力学部分教学设计

工程力学材料力学部分教学设计

工程力学材料力学部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材料力学基本原理和材料性能测试方法,了解材料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材料的分类和性质•应力、应变和弹性模量•轴向应力和轴向应变•线性弹性力学模型•应力与应变的变形理论•工程材料的疲劳现象和疲劳寿命2. 材料力学实验•常用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弹性模量、屈服点、断裂强度和延伸率的测试方法•硬度测试方法•疲劳寿命测试方法3. 材料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材料的损伤与修复•材料力学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介绍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与实际工程案例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2. 实验教学法通过现场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材料力学实验操作流程和方法,丰富实践操作经验。

3. 讨论和案例分析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考核方式本次教学采用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实验报告的方式进行考核。

2. 考核内容考试内容包括材料力学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报告的内容应包括实验目的、操作流程、数据分析和结论等。

3.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包括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和实验报告的分数,以及课堂表现等方面。

其中,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的20%,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各占总成绩的1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工程力学材料力学部分,吴阳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实验设备本教学所需的实验设备包括拉伸试验机、压力试验机、硬度计、疲劳试验机等。

3. 教学资料包括讲义、实验指导书、案例资料等。

六、教学进度安排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第1-2周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讲授法4学时第3-4周材料力学实验测试方法实验教学法4学时4学时第5-6周材料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讲授和案例分析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第7-8周实验报告撰写与讲解讲授和讨论4学时第9周期中考核考试3学时第10-11周应力与应变的变形理论讲授法4学时第12-13周线性弹性力学模型讲授法4学时第14-15周工程材料的疲劳现象和疲劳寿命讲授和案例分析4学时第16-17周整合课程、讲解案例讲授和案例分析4学时第18周期末考核考试3学时七、其他说明未尽事宜,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可进行相应调整。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

材料力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如应力、应变、弹性模量等;2. 培养学生运用材料力学知识分析简单构件受力情况的能力;3. 使学生了解不同材料力学性能的特点,并能进行简单的力学性能比较。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材料力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图表等方法收集、分析、处理材料力学数据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材料力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3. 使学生认识到材料力学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性较强的学科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材料力学的知识体系,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中阶段,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专业学科有一定的好奇心。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实现教学设计和评估的针对性,确保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应力与应变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 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等力学性能指标;3. 材料的弹性、塑性和韧性特点;4. 轴向拉压、扭转、弯曲等基本受力形式及其计算;5. 材料力学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6. 材料力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应力与应变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第二周: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等力学性能指标;第三周:材料的弹性、塑性和韧性特点;第四周:轴向拉压、扭转、弯曲等基本受力形式及其计算;第五周:材料力学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第六周:材料力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教材章节关联:1. 《材料力学》第一章:应力与应变;2. 《材料力学》第二章:材料的力学性能;3. 《材料力学》第三章:轴向拉压与扭转;4. 《材料力学》第四章:弯曲;5. 《材料力学》第五章:实验方法与数据处理;6. 《材料力学》第六章:应用案例分析。

材料力学电子教案第

材料力学电子教案第

“材料力学电子教案第一部分”一、教案概述本部分教案主要针对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进行讲解。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材料力学的基本知识,能够分析材料的应力、应变、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基本参数,并了解材料在拉伸、压缩、弯曲和剪切等基本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

2. 掌握应力、应变、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基本参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 能够分析材料在基本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

三、教学内容1. 材料力学基本概念:应力、应变、弹性模量、泊松比等。

2. 弹性理论:胡克定律、弹性方程、弹性模量的测定。

3. 塑性理论:塑性准则、塑性变形与恢复、极限载荷与强度准则。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系统讲解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

2. 利用示例和习题,使学生掌握应力、应变、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基本参数的计算方法。

3.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分析材料在基本载荷作用下的力学行为。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材料力学》2. 课件:材料力学基本概念、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的PPT课件。

3. 习题集:配合教材的习题集,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24课时。

2. 教学计划:每课时45分钟,共计6次课。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材料力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习题练习:评估学生运用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课程报告:让学生选择一个案例进行分析,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八、教学建议1. 建议学生在课后复习教材,加强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2.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材料力学的最新研究动态。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讲解。

十、课后作业1. 复习教材,巩固材料力学基本概念。

材料力学授课计划'

材料力学授课计划'

材料力学授课计划'Teaching a course on material mechanics involves imparting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students in understanding the behaviors of various materials under different loads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材料力学的授课计划需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理解不同载荷和环境条件下各种材料的行为。

As an instructor, it is crucial to design a comprehensive syllabus that covers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material mechanics, such as stress, strain, deformation, and failure criteria. 作为一名教师,设计一份全面的课程大纲至关重要,其中包括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如应力、应变、变形和破坏准则。

In addition to theoretical aspects, practical applications and real-world examples should also be integrated into the course to enhanc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of material mechanics in various engineering fields. 除了理论方面,还应将实际应用和实际世界的例子整合到课程中,以增强学生对各种工程领域中材料力学的理解和欣赏。

Furthermore, hands-on experiments and demonstrations can be included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opportunities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behaviors of materials in laboratory settings, thereby reinforcing the theoretical concepts learned in the classroom. 此外,可以包括现场实验和演示,为学生提供观察和分析实验室环境中材料行为的机会,从而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理论概念。

材料力学教学计划

材料力学教学计划

材料力学教学计划教学基本要求材料力学是从基础课过渡到专业课程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材料力学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掌握杆件计算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计算能力,具有一定的工程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

要求:(l)对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有明确的认识。

(2)具有工程结构物中的部件和物体简化为力学简图的初步能力。

(3)能够熟练地分析杆件在拉(压)、扭、弯时的内力,并正确做出相应的内力图。

(4)能够熟练分析杆件的应力、位移、进行强度和刚度计算,并会解一次超静定问题。

(5)对应力状态理论和强度理论有明确的认识,并能将其应用于变形杆件的强度计算。

(6)对压杆的稳定性概念有明确认识,会计算轴向压杆的临界应力,并进行稳定性校核。

(7)对能量法的有关基本原理有明确认识,井能熟练掌握一种计算位移的能量方法。

(8)对动荷载问题有初步了解。

(9)对交变应力和疲劳破坏的概念有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l)材料力学基本概念材料力学的基本假设和变形固体的概念截面法、内力、应力、变形和应变的概念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2)轴向拉伸和压缩轴向拉伸、压缩的概念轴力和轴力图横截面和斜截面上的应力拉(压)杆的变形、虎克定律材料在拉伸、压缩时的力学性质强度计算、容许应力和安全系数、应力集中的概念拉(压)杆的超静定问题应变能和比能(3)剪切剪切的概念剪切的实用计算挤压的实用计算(4)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静矩、惯性矩、极惯性矩和惯性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平行移轴公式和转轴公式组合图形的惯性矩和惯性积的计算主轴和主矩、形心主轴和形心主矩(5)扭转扭转的概念功率、转速与外力偶矩的关系扭矩与扭矩图圆轴扭转时的应力剪应力互等定律和剪切虎克定律圆轴扭转时变形、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扭转超静定问题扭转的弹性应变能和比能等直非圆杆自由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6)弯曲内力平面弯曲的概念剪力、弯矩及其方程剪力图与弯矩图弯矩、剪力与分布荷截集度间的关系叠加法作剪力图和弯矩图(7)弯曲应力纯弯曲的正应力公式横力弯曲时横截面正应力及正应力强度条件梁横截面上的剪应力、梁的剪应力强度条件梁的合理截面非对称截面梁的弯曲、弯曲中心的概念(8)弯曲变形梁的挠度和转角梁的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用积分法求梁的变形用叠加法求梁的变形梁的刚度条件、提高梁刚度措施梁的弯曲应变能梁的简单超静定问题(9)应力状态和应变状态分析应力状态的概念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和应力圆法主应力、主平面、主剪应力梁的主应力迹线三向应力状态、最大剪应力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应变研究、体积应变广义虎克定律三向应力状态下的比能(l0)强度理论强度理论的概念脆性破坏和塑性破坏四种常见的强度理论及其相当应力莫尔强度理论简介(l1)组合变形组合变形的概念斜弯曲拉伸(压缩)与弯曲截面核心扭转与弯曲(l2)压杆稳定压杆稳定的概念两端铰支中心受压细长压杆的临界力公式杆端不同约束对临界力的影响临界应力、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超过比例极限时压杆的临界应力、临界应力总图稳定条件、稳定计算的安全系数法和折减系数法提高压杆稳定的措施(l3)能量法虚功原理与单位力法应变能与卡氏第一定理余能与卡氏第二定理能量法解超静定梁问题(l4)动荷载动静法、匀加速运动构件的强度计算功能法与冲击荷载下的强度计算、动荷系数提高构件抗冲击的措施(15)交变应力与疲劳破坏的概念,持久极限及其影响因素的概念。

材料力学教案【范本模板】

材料力学教案【范本模板】

第一章绪论及基本概念一、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明确材料力学的任务,理解变形体的的基本假设,掌握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 教学内容:错误!材料力学的特点○,2 材料力学的任务错误!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错误!变形体的基本假设错误!材料力学的基本变形形式二、重点难点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的概念;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变形体的基本假设。

三、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回答问题。

四、建议学时0。

5学时五、讲课提纲1、材料力学的任务材料力学是研究构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的学科。

工程中各种机械和结构都是由许多构件和零件组成的。

为了保证机械和结构能安全正常地工作,必须要求全部构件和零件在外力作用时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承载能力表现为1.1强度是指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构件在外力作用下不被破坏,表明构件具有足够的强度。

1。

2刚度是指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变形不超过某一规定值,表明构件具有足够的刚度.1。

3稳定性是指构件承受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构件在外力作用下,能保持原有的平衡形态,表明构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1.4材料力学的任务:以最经济为代价,保证构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通过研究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为构件选择合适的材料、确定合理的截面形状和尺寸提供计算理论。

2、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可变形固体♦均匀连续性假设: 假设变形固体内连续不断地充满着均匀的物质,且体内各点处的力学性质相同.♦各向同性假设: 假设变形固体在各个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力学性质。

♦小变形假设: 假设变形固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变形与构件原有尺寸相比是很微小的,称“小变形”。

在列平衡方程时,可以不考虑外力作用点处的微小位移,而按变形前的位置和尺寸进行计算。

3、杆件的几何特征3。

1轴线:截面形心的连线3。

2横截面:垂直于轴线的截面3。

3杆的分类:4、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杆件在不同受力情况下,将产生各种不同的变形,但是,不管变形如何复杂,常常是四种基本变形(轴向拉压、剪切、扭转、弯曲)或是它们的组合。

大学一年级材料力学教学计划

大学一年级材料力学教学计划

大学一年级材料力学教学计划材料力学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大学一年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它为学生提供了扎实的力学基础,为将来专业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详细介绍大学一年级材料力学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方面。

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理解培养学生对材料力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包括静力学和动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1.2 技能培养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材料力学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具备使用常见力学工具和仪器的技能,例如力学模型的建立和应力应变的测量等。

1.3 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材料力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创新应用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实践活动,从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教学内容2.1 静力学基础重点介绍物体的静力学平衡条件、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矩以及弯矩等概念和原理。

学生将学习如何寻找物体的平衡点,并能够应用相关知识解决材料结构的静力学问题。

2.2 动力学基础通过引入牛顿运动定律,介绍质点运动学和力学,让学生了解质点在受力下的运动规律。

同时,学生将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深入了解质点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2.3 弹性力学介绍弹性材料的力学性质,如弹性常数、应力、应变等基本概念。

通过弹性力学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计算各种形状材料的应力和应变,并能够预测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形程度。

2.4 拉力、压强和体积弹性模量通过引入拉力、压力以及体积弹性模量的概念,学生将学习材料在受力下的应变性质。

学生将了解拉力和压力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从而为材料的设计和选用提供基础。

3. 教学方法3.1 理论授课通过系统的理论课程,介绍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

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讲授、互动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在理论课中,可以引入一些典型案例和实际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

优化材料力学教学计划

优化材料力学教学计划

优化材料力学教学计划材料力学是材料学的重要基础课程,主要研究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行为。

优化材料力学教学计划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他们对材料力学的理解和掌握。

下面是我设计的优化材料力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了解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熟悉材料的各种性能参数。

2.掌握应力、应变、杨氏模量、泊松比等基本概念。

3.了解各种力学性能测试方法,熟练掌握弹性、塑性、蠕变等基本力学性质的计算方法。

4.了解材料的失效机制和失效分析方法,提高材料设计和使用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1.材料基础知识:介绍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性能参数。

教学方法:讲授、实例分析。

2.材料力学基础知识:应力、应变、杨氏模量、泊松比等基本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讲解。

3.材料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弹性、塑性、蠕变等性能测试方法及分析。

教学方法:讲授、实验操作。

4.材料失效机制与失效分析:材料的失效原因、失效机制、失效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

三、教学手段1.教材:选择系统、全面的材料力学教材,如《材料力学》。

2.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实验视频、图表等;3.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加深对材料力学的理解;4.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参与实际工程案例分析,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1.考试成绩:通过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材料力学的掌握程度;2.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材料力学实验操作的掌握和分析能力;3.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能力等。

五、教学反馈与调整1.收集学生反馈:定期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方法的反馈意见;2.根据反馈调整: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优化的材料力学教学计划,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为培养高素质材料学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力学》教学计划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材料力学是变形固体力学入门的学科基础课,用以培养学生在工程设计中有关力学方面的设计计算能力,本课程主要研究工程结构中构件的承载能力问题,通过揭示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的基本概念及必要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理论分析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发挥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综合素质教育作用。

课程任务: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1.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好经济与安全的矛盾,具备创新精神;2.全面系统地了解构件的受力变形、破坏的规律;3.掌握有关构件设计计算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其在工程的应用4.能将一般构件抽象出力学简图,进行外力分析、内力分析、应力分析、应变分析、应力~应变分析;5.掌握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原理和方法,具有进行实验研究的初步能力;6.在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的前提下,以最经济的代价,为构件选择合适的形状,设计合理的界面形状和尺寸,为设计提供计算依据;7.了解材料力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发展趋向;二、教学基本要求:1.对材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有明确的认识。

2.能熟练地做出杆件在基本变形下的内力图,进行应力和位移、强度和刚度计算。

3.掌握应力状态理论,掌握组合变形下杆件的强度计算。

4.掌握简单静不定问题的求解方法。

5.了解能量法的基本原理,掌握一种计算位移的能量方法。

6.了解压杆的稳定性概念,会计算轴向受压杆的临界力与临界应力。

7.了解低碳钢和灰口铁的基本力学性能及其测试方法。

8. 掌握电测实验应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各章节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与要求1. 了解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概念。

2. 明确材料力学的课程的地位和任务。

3. 理解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条件及其意义。

4. 明确内力的概念初步掌握用截面法计算内力的方法。

5. 建立正应力、切应力、线应变、切应变的基本概念。

6. 了解杆件四种基本变形的受力的特点和变形特点。

教学内容材料力学的任务、同相关学科的关系,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截面法、内力、应力、和应变的概念,基本变形。

第二章拉伸、压缩与剪切教学目的与要求1. 了解轴向拉、压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点。

2. 熟练掌握轴力计算和轴力图的绘制方法。

3. 了解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正应力公式的推倒过程和应用条件。

4. 了解轴向拉、压时斜截面上应力变化规律,特别是最大正应力和最大切应变的大小和作用面。

5. 掌握轴向拉、压时,塑性和脆性材料的力学性质,并能分析解释其破坏原因。

6. 掌握工作应力、极限应力许用应力与安全系数的概念。

7. 熟练掌握轴向拉压杆的强度条件和三种强度问题的计算方法。

8. 明确弹性模量E波松比μ和抗拉、压刚度EA的物理意义,熟练运用胡克定律计算拉压杆的变形。

9. 建立轴向拉、压时弹性变形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10.熟练掌握一次拉、压静不定的解法(包括温度应变和装配应力)。

11.了解应力集中的概念。

教学内容轴力与轴力图,直杆横截面及斜截面的应力,圣维南原理,应力集中的概念。

材料拉伸及压缩时的力学性能,应力-应变曲线。

拉压杆强度条件,安全因数及许用应力的确定。

第三章扭转教学目的与要求1. 了解圆轴扭转时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点。

2. 能够根据轴的传递功率和转速计算外力偶矩。

3. 熟练掌握扭矩的符号规定和扭矩图的绘制。

4. 掌握切应力互等定理和剪切胡克定律。

5. 了解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和扭转变形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应力分部规律。

6. 了解圆轴扭转时斜截面上的应力变化规律,特别是最大正应力和最大切应力的大小和作用面。

7. 了解塑性和脆性材料的扭转实验。

8. 熟练掌握圆轴扭转时变形和刚度条件。

9. 熟练掌握建立轴向拉、压时弹性变形能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10.掌握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11.了解非圆截面杆和薄壁杆件的扭转。

教学内容扭矩及扭矩图,切应力互等定理,剪切胡克定律,圆轴扭转的应力与变形,扭转强度及刚度条件,非圆截面杆扭转的概念,密圈圆柱螺旋弹簧的应力和变形简介,剪切及挤压的概念和实用计算。

第四章弯曲内力教学目的与要求1. 明确平面弯曲的概念。

2. 熟练掌握建立剪力方程、弯曲方程和绘制剪力图、弯矩图的方法。

3. 掌握平面刚架的内力计算和内力图的绘制方法。

4. 熟练运用载荷集中、剪力和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绘制或校核剪力图和弯矩图的方法。

5. 掌握带梁间铰静定梁的内力图的绘制。

6. 了解用叠加原理作弯矩图的基本方法。

7. 了解平面曲杆的弯曲内力计算和内力方程的建立方法。

教学内容平面弯曲的内力,剪力、弯矩方程,剪力、弯矩图,利用微分关系画梁的剪力、弯矩图。

第五章弯曲应力教学目的与要求1. 明确纯弯曲和横力弯曲的概念。

2. 了解梁纯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公式的推导方法和正应力分布规律。

3. 熟练掌握弯曲正应力的计算和弯曲正应力的强度条件及其应用。

4. 理解矩形截面梁衡截面上弯曲切应力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切应力的分部规律。

5. 掌握常见截面梁衡截面上切应力的计算和弯曲切应力强度条件。

6. 建立弯曲中心的概念,横力弯曲时,产生平面弯曲的条件。

7. 了解提高粱弯曲强度的主要措施。

教学内容弯曲正应力公式,弯曲切应力,弯曲强度条件,薄壁截面梁的弯曲切应力,弯曲中心的概念,提高弯曲强度的措施。

第六章弯曲变形教学目的与要求1. 明确挠曲线、挠度和转角的概念。

2. 理解求解弯曲变形的挠曲线近似非分方程的建立过程及刚度条件。

3. 掌握用积分法求弯曲变形及确定积分常数的边界条件和连续条件。

4. 掌握用叠加法求弯曲变形。

5. 了解提高粱弯曲刚度的主要措施。

教学内容挠曲线及其近似微分方程,积分法和叠加法求梁的位移,梁的刚度校核,提高梁弯曲刚度的措施。

第七章应力及应变分析强度计算教学目的与要求1. 明确什么叫一点处的应力状态?为什么要研究一点处的应力状态?2. 明确主平面、主应力和应力状态分析。

3. 熟练掌握各种组合变形的危险点(或指定点)处原始单元体的截取及各面上的正应力。

4. 熟练掌握二向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罚和图解法及单元体与应力圆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5. 了解三向应力圆的画法,熟练掌握单元体内的最大切应力的计算。

6. 了解平面英里状态下的应便分析。

7. 掌握广义胡克定律及应用。

8. 了解复杂应力状态下的比能、体积改变比能和形状改变比能。

9. 了解什么是强度理论?为什么要建立强度理论?建立强的理论的依据是什么?10.熟练掌握四种常用强度理论进行强度计算的方法及强度理论的选择。

教学内容应力状态的概念,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分析和应变分析的解析法及图解法,三向应力状态的简介,广义胡克定律,体积应变,三向应力状态下应变能、体积改变能、畸变能的概念。

第八章组合变形教学目的与要求1. 了解组合变形机构的强度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掌握斜弯曲和拉弯曲组合变形构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3. 熟练掌握圆轴扭转与其他变形的组合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

教学内容强度理论的概念,破坏形式的分析,脆性断裂和塑性屈服,四个经典强度理论。

组合变形的类型,解决的方法和步骤,组合变形下杆件的强度计算,截面核心的简介(土建类)。

第九章压杆稳定教学目的与要求1. 明确压杆稳定和临界力的概念。

2. 理解两端铰支细长压杆临界力计算公式推导过程。

3. 了解长度系数的力学意义,掌握四种常见约束下细长压杆临界力的计算。

4. 明确压杆的柔度和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

掌握临界应力总图5. 掌握压杆的稳定校核。

6. 了解提高压杆稳定的措施。

教学内容压杆稳定的概念,细长压杆临界载荷的欧拉公式,临界应力、经验公式、临界应力总图,压杆的稳定校核,安全因数法,折减系数法(土建类),提高稳定性的措施。

第十章动载荷教学目的与要求1. 掌握匀加速直线运动杆件和匀速转动圆环的动应力计算。

2. 理解用能量法求解自由落体和水平冲击动载荷系数K d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动荷系数的物理意义。

3. 熟练掌握自由落体和水平冲击时的动载荷、动应力和动变形的计算。

4. 了解冲击实验和提高构件抗冲击能力的措施。

教学内容构件作等加速运动和匀速转动的应力计算,冲击时的应力和变形计算,动、静异同,动应力,动变形的计算。

第十一章交变应力教学目的与要求1. 了解疲劳破坏的特点和原因。

2. 掌握描述交变应力的参数计算。

3. 明确材料的持久极限及其测定。

4. 了解影响构件持久极限的主要原因。

5. 掌握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6. 理解非对称循环时的材料持久极限曲线及其简化折线。

7. 了解非对称循环时,构件的持久极限简化折线及其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8. 了解在弯扭组合交变应力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9. 了解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主要措施。

教学内容疲劳破坏的概念,S-N曲线及材料的疲劳极限,影响构件疲劳极限的主要因素,有限寿命简介,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交变应力与疲劳破坏,持久极限及其影响因素。

三、复习题见《复习题》。

四、考核方式⒈平时成绩占总成绩20% 。

⒉期末考试占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