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一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教育概述

第一节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1、 教育的基本概念

把“教”与“育”连在一起,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人才而教育之”,自此,便有“教育”一词。

教育的概念可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的教育指的是一切有意识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和意识的活动。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狭义的教育是专指学校教育而言的,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多∕空∕简)(论述,先总述再分述最后总结)(一)教育者。教育者主要是指学校中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人员。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空)(地位与作用)

(二)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空)。

(三)教育措施。教育措施是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变法,它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目的,采取着适当的教育内容和手段,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教育的属性

(一)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就是教育的本质属性(空)。

(二)教育的社会属性(多∕空)

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的永恒性。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离不开教育,教育是一

个永远的范畴。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是永恒的社会现象。

2. 教育的历史性。教育随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随人类社会变化而

变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教育都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3. 教育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里,教育具有阶级性。一定的教育反

映一定阶段的要求并为之服务。它主要体现在教育目的、制度、

方针和内容上。

4.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教育为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但他

还有自身的特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具体如下(表现):

(1) 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2) 教育具有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文革时期)。

四.教育的起源(名称 观点 代表人物)

(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论

(二)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教育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活动,在这个问题上,人类和动物没有本质区别。法国 利托尔诺 和英国 沛·西能。利托尔诺在《各人种教育的演化》一书中认为,动物为了保存自己的物种,本能地要把自己的“知识”和“技巧”传授给小动物。

(三)教育的心里起源论

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孟禄。 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疑是模仿”的话。这样,教育的心里起源论和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就犯了同样的错误,即否定了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四)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教育的劳动起源论也叫教育的社会起源论(空)。这种观点认为,人类社会是和人类同时出现的。只有人才能经营经营社会生活,从事社会活动。教育的起源是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存在直接联系的。教育最根本的源泉首先是劳动。

五、教育的发展(多)

(一)原始社会教育(传递经验规则)

概括原始社会教育特点如下:

1. 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教育人员,教育是统一的、共同的、平等的。

2. 教育与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还没有从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分化出来。

3. 教育的方式是“口耳相传”。

4. 教育内容简单。主要是与生产、生活的现实需要直接相关的知识。

5. 教育没有阶级性。年轻一代享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

(二)奴隶社会教育

在奴隶社会里,金属工具取代石器工具,使得劳动力的发展水平有所提高,并有了剩余产品,因而出现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初步分工。学校的出现是教育从生产和生活过程中剥离,形成自己相对的形态。

学校教育的产生需具备以下几个条件:(06简答 07多选 08没考)

1..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专门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

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的一定的程度,是人类的间接经

验传递成为可能。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管理和知识分子。

概括奴隶社会教育机构特点如下:

1. 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学在官

府”,“官师合一”。

2. 教育从产生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学校

教育与生产劳动是脱节的。

3. 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4. 学校教育的内容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

5. 教育具有鲜明的阶段性。

(三)封建社会教育

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和“五经”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主要内容。

概括封建社会特点如下:

1. 教育是封建地主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剥削和

同志农民的官吏。

2. 教育具有森严的等级性,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家庭出身的品级都

有严格的规定。

3. 在教育内容上“独尊儒术”。在教育方法上崇尚书本、呆读死

记,实行棒棍纪录教育。

4. 学校成为科举的预备教育。

(四)资本主义社会教育

概括资本主图以社会教育的特点:

1. 教育目的的双重性。一是培养统治阶级子的成为能领导、管理生

产,从事科学研究的专门人才;二是培养劳动人民的子弟,在政

治上成为温顺的公民,在生产上成为熟练操纵机器的工人。

2. 在教育内容上增加自然科学,是代数、三角、物理、化学、生物

等逐渐成为学校的必修学科。

3.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与教育内容相适应的实验、演示、实习及

电影、广播、电视和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五)社会主义社会教育

概括社会主义社会教育特点如下:

1. 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权为劳动人民所掌握。

2. 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以共产主义思

想教育受教育者。

3. 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

人。

4. 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与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基本相适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