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手工制作教育方法(完整)
动手能力教案:如何教幼儿做简单的手工制品

一、教案设计目的和背景动手能力是幼儿园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动手能力的培养既可以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又可以锻炼幼儿的智力和思维能力。
尤其是手工制品教学,可以让幼儿动手制作,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认知能力。
本次动手能力教案的编写旨在引导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自主学习,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有趣学习、快乐成长”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良好的手工制作习惯和细致的动手能力。
2.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深入了解材料的特点。
3.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具体实施1. 简单的手工制品讲解(5分钟)(1)根据幼儿的年龄,选择简单的手工制品,包括纸质材料,布质材料和木质材料等。
(2)介绍相关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2. 示范教学(10分钟)老师可以在班内示范制作方法,并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让幼儿先大致了解制作的全过程。
3. 实际操作(30分钟)(1)幼儿跟随老师的示范,逐步完成手工制品的制作。
(2)老师可以在制作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事项,并引导幼儿思考和解决遇到的问题。
(3)同时,老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可能的改进和创意,以此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4. 评价和分享(10分钟)(1)老师可以让每个幼儿评价自己的作品,各自讲述完成作品的心路历程。
(2)班内可以评选出最有创意、工艺最精细的作品,并由幼儿代表现场分享自己的作品。
四、注意事项1. 避免过于复杂的手工制品,以免超出幼儿的能力范围。
2. 确保安全,每个幼儿有自己的手工工具使用规则,例如:剪床是在自己桌子上使用,而不是受另一位幼儿的干扰或打扰。
3. 最好为幼儿准备足够的材料和工具,以免耽搁制作时间。
五、教学模式本教学活动采用项目式学习模式,即围绕手工制品制作的全过程,使幼儿学会如何通过实践来学习。
再加上同伴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以及创意的提出,可以促进幼儿动手操作和创造性思考能力的相互影响,最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学前教育中的手工制作活动指导

学前教育中的手工制作活动指导学前教育是儿童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手工制作活动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学前教育中手工制作活动的指导方法与策略,以期能够为幼儿教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一、手工制作活动的意义手工制作活动是指通过动手操作、创造性思维和艺术表达等方式,让儿童亲自动手创作一些实际有用或者仅仅美丽艺术性的作品。
这些活动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1. 发展智力:手工制作活动可以激发儿童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思维逻辑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培养情感:手工制作活动可以让儿童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培养美感和审美能力。
3. 培养动手能力:通过手工制作活动,儿童可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精细动作能力,提高手指灵活性和操作技能。
4. 促进社交合作:手工制作活动常常需要多人合作完成,可以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儿童的社交能力。
二、指导方法与策略在进行学前教育中的手工制作活动时,幼儿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与策略,以提升活动的效果和质量:1. 按照儿童发展阶段设置活动内容: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年龄较小,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各有不同。
教师应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合他们年龄和能力水平的手工制作活动内容,以保证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2. 提供必要的材料和工具:为了保证手工制作活动的进行,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必要的材料和工具。
合理选择材料的质量、安全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儿童能够安全地使用并完成手工作品。
3. 引导儿童发挥创造力:手工制作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少给予儿童直接的指导和限制。
鼓励儿童发挥创造力,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和创作思路,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4. 组织分享与展示:手工制作活动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儿童进行作品分享和展示,让每个儿童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成果。
这不仅可以增加儿童的成就感,还可以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意识。
培养学前儿童的手工制作能力

培养学前儿童的手工制作能力手工制作是一项培养学前儿童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活动。
通过手工制作,孩子们可以锻炼他们的空间想象力、手眼协调以及细致的动手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培养学前儿童手工制作能力的方法,并给出一些适合他们的手工项目的示例。
1. 使用易于操作的材料使用易于操作的材料是培养学前儿童手工制作能力的关键。
对于他们来说,纸张、胶水、彩色纸、颜料、彩色笔、粘合剂等材料是最适合的。
这些材料易于获取,也不会对孩子们的安全构成威胁。
2. 引导孩子们进行简单的手工项目对于学前儿童,我们应该引导他们从简单的手工项目开始。
例如,我们可以教他们制作简单的纸风车、贺卡、手工花等。
这些项目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给予足够的自由空间在教孩子们手工制作时,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空间。
我们可以提供一些基本的技巧和指导,但不应限制他们的创意。
让孩子们自由地选择颜色、形状和材料,让他们体验到创造和成功的愉悦感。
4. 鼓励合作和分享培养学前儿童手工制作能力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鼓励孩子们进行合作和分享。
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让孩子们一起制作手工作品,同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材料。
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还可以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5. 创造丰富多样的制作环境为了培养学前儿童手工制作能力,我们应该创造一个丰富多样的制作环境。
搭建一个小型手工工作室,提供各种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让孩子们有更多的选择和尝试。
同时,我们还可以展示一些优秀的手工作品,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动力。
通过以上的方法和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培养学前儿童的手工制作能力。
这项活动不仅能够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也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因此,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在手工制作中获得快乐和成长。
幼儿园传统手工艺制作活动方案 幼儿园手工艺

一、概述幼儿园传统手工艺制作活动在幼儿教育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手工艺包括剪纸、刺绣、折纸、面塑等多种形式,它们不仅具有美术教育的功能,更在幼儿身心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园传统手工艺制作活动的方案,并就如何设计一份合理的传统手工艺制作活动方案展开讨论。
二、传统手工艺的重要性1. 传承文化传统手工艺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的载体和表现形式。
通过制作传统手工艺,能够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感受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增强文化自豪感。
2. 培养动手能力传统手工艺的制作需要幼儿进行实际操作,这样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手脑协调能力和操作技能。
3. 提升审美素养传统手工艺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制作过程中需要幼儿注重细节、表现手工艺品的美感,这对提升幼儿的审美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三、传统手工艺制作活动的方案设计1. 活动目标明确传统手工艺制作活动的目标,如传承民族文化、培养艺术情趣、锻炼动手能力等。
2. 活动内容选择经典的传统手工艺制作项目,如剪纸、折纸、泥塑等,并根据幼儿的芳龄和兴趣特点进行合理搭配。
3. 活动时间制定合理的活动时间安排,让幼儿在充分保证学习效果的前提下,不会因为时间过长而产生疲劳和厌恶情绪。
4. 活动空间选择宽敞明亮的活动场地,保证每个幼儿都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制作,并保证安全性。
5. 活动材料准备充足的手工艺制作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面塑泥等,确保每位幼儿都能顺利参与活动。
6. 活动方法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选择合适的制作方法,并在活动中注重引导和帮助幼儿完成制作。
7. 活动评价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对幼儿的制作作品进行评选和展示,鼓励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并取得成就感。
四、传统手工艺制作活动方案的实施1. 活动准备提前准备好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场地,设计好活动流程和时间表。
2. 活动宣传通过家长会、信信公众号等渠道向幼儿家长宣传活动内容、时间和意义,让家长们了解并能够支持活动。
学前教育手工制作指导

学前教育手工制作指导学前教育阶段,手工制作活动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能够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耐心、细心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学前教育手工制作的指导方法。
一、材料的选择在为学前儿童准备手工制作材料时,安全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避免使用尖锐、易碎或有毒的材料,如玻璃制品、锋利的刀具和化学胶水等。
可以选择一些柔软、轻便且环保的材料,比如彩色卡纸、海绵纸、轻黏土、毛绒条、安全剪刀、儿童专用胶水等。
同时,要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手工制作的难度来选择合适的材料。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可以提供较大块、易于操作的材料,如大张的彩纸和厚实的泡沫板;而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可以逐渐引入一些更具挑战性的材料,如细铁丝、小珠子等。
另外,材料的多样性也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创造力。
准备各种颜色、质地和形状的材料,让孩子们有更多的选择和组合的可能性。
二、手工制作的类型(一)纸艺类1、折纸:从简单的纸飞机、小船到复杂的动物造型,折纸能够锻炼孩子们的空间认知和手指灵活度。
2、剪纸:使用安全剪刀剪出各种形状和图案,培养孩子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图形认知。
3、纸贴画:将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纸片拼贴成有趣的画面,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
(二)黏土类1、塑形:用轻黏土或彩泥捏出各种水果、动物等形象,增强孩子们的手部力量和造型能力。
2、浮雕:在纸板或木板上用黏土创作简单的浮雕作品,提高孩子们的立体感知。
(三)废旧物品再利用1、收集家中的废旧纸盒、饮料瓶、易拉罐等,通过创意改造,变成有趣的小摆件或实用的收纳盒。
2、用旧衣物制作布娃娃、小背包等,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节约观念。
(四)自然材料类1、采集树叶、树枝、石头等,拼贴成美丽的自然画作。
2、用干草编织简单的手工艺品,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三、教学方法与步骤(一)激发兴趣在开始手工制作之前,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手工作品或者讲述一个与手工相关的有趣故事,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手工教学计划(推荐19篇)

手工教学方案〔推荐19篇〕篇1:学前教育手工教学方案学前教育手工教学方案随着我国社会逐步推行的素质教育,越来越多的孩子家长和老师开场关注如何推进孩子的全面开展,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观念的影响,学前教育更是受到前所未有地重视。
其中学前教育美术手工的教学作为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局部,近年来,各界人士也是在不断讨论与研究,旨在激发孩子对美术手工学习的兴趣,进步对事物的审美才能,进而推进孩子更好地开展。
一、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的目的和作用〔一〕学前教育美术手工的教学旨在通过学习培养孩子的审美才能和鉴赏才能,同时手工的实际操作可以进步孩子的动手才能。
在启蒙阶段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对美的认知,提升对美的敏感程度。
美术教育手工教学对于进步学生的理解才能具有积极的作用,在亲近自然,亲近社会的过程中,在大脑中留住美妙事物的表象,以帮助其形成对美的意识,陶冶情操。
〔二〕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的作用在于让学生在一种愉快的气氛下,自由地表达自己,增加其接触外界事物和环境的时机,感受美妙的事物,承受美的熏陶以及艺术的培养。
二、当前学前教育美术手工教学的现状分析^p由于学前教育在近些年来才得到广泛关注,所以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下面主要讨论美术手工教学的一些问题。
〔一〕课程设置上不合理,无法到达预期效果。
在学前教育的美术手工教学中,大部门的内容仍旧停留在对美术作品的欣赏以及专业知识的灌输上,一味地使用传统的形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教育的需要,同时脱离了课程开设的初衷。
长期如此,学生的兴趣将大大丧失,最终失去美术手工教学的意义。
〔二〕缺乏对学前教育中美术手工教学的重视程度。
在当前的学前教育中,由于一些学校对美术手工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在师资队伍方面严重匮乏,没有统一的教学目的使得课堂教学相对随意,没有完好的教学规划就会使不同班级在教学中存在较大的差距。
其次课堂上老师往往是让学生通过模拟完成作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学前儿童手工制作教育方法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美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不仅仅包括绘画活动,还包括手工制作活动和美术欣赏活动,据调查发现,幼儿手工制作活动的开展及其教育方法都不及幼儿绘画活动,而幼儿手工活动对于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创作力及耐心、细致等个性品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我们能够对现有的教育方法进行反思,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其方法,这样更有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1234>>>
(一)、了解幼儿发展的特点,提高幼儿对手工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幼儿手工制作能力的提高主要应依靠诱发幼儿内在的潜力,只有让幼儿体验到他们是手工活动的主体,才能激发幼儿做手工的兴趣,如果幼儿对手工活动无动于衷,不能从活动中和创造中得到乐趣,那么幼儿对手工活动就不会有热情,老师对幼儿发展特点的了解和熟悉,有助于激发幼儿对手工活动的热情,幼儿年龄小、身体弱,对老师在情感上特别依恋,老师的情绪、语言、行为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情绪与心态,如果教师在手工教学过程中若不苟言笑或语言干涩,缺少情感渲染,缺少幽默,偏向于成人化,则活动的气氛必然会趋于紧张、严肃,并在师生之间产生一种压迫感,使幼儿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在手工制作时经常用商讨式、议论式、探究式的语言组织活动,使教师和幼儿之间不再是一种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式的双向交流关系。
一、对目前幼儿手工制作活动教育方法的认识及思考
目前,幼儿手工制作活动方法概括起来有两种不同的倾向,也就是两种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教学方式,使幼儿的创造想象被限制,创新能力受阻碍,一种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幼儿一味地模仿学习,是被动的学习者,就是所谓的“框架式”学习,过分强调基本功、技能的训练,另一种是接受教育改革思想后,走入误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创造性美术活动中教师始终持肯定的态度,孩子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让幼儿盲目地创造,旅途自由片面强调个人情绪情感的抒发,忽视教师的辅导,使得幼儿失去美术的兴趣,因为他们没有一定的表现技能,难于用美术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前儿童的手工制作教育方案与实施

学前儿童的手工制作教育方案与实施手工制作是学前儿童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它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手工制作教育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方式,它不仅能让儿童掌握技能,还能培养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文将针对学前儿童的手工制作教育方案进行探讨,并提供实施建议。
一、教育目标手工制作教育的首要目标是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手工制作,他们可以动手操作、模仿、创新和表达自己的思想。
同时,手工制作教育还培养了儿童的观察力、注意力和耐心。
二、教育内容1. 选择合适的手工制作项目在制定手工制作方案时,应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能力来选择合适的项目。
可以包括剪纸、折纸、粘贴、串珠、泥塑等。
这些项目既可以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又可以让他们在创造中获得乐趣。
2. 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和工具为了激发儿童的创造力,手工制作教育需要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和工具。
例如,不同颜色和纹理的纸张、剪刀、胶水、颜料、彩笔等。
这些工具和材料可以让儿童在创作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3. 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手工制作教育中,应鼓励儿童大胆尝试、积极发挥想象力。
可以提供一些有创意的题材,如制作动物、植物、建筑物等,让他们在制作过程中思考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4. 引导儿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主题手工制作不仅是一种艺术表达方式,还是儿童表达情感和主题的途径。
教师可以引导儿童完成一些情感表达的作品,例如制作自己的家庭、朋友、梦想等。
通过手工制作,儿童可以更好地表达出他们内心的情感。
三、教育实施1.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手工制作教育中,教师需要为儿童创设一个安全、宽松和鼓励表达的学习环境。
教室中应提供充足的材料和工具,并保持整洁有序。
同时,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进展,鼓励他们的努力和创造。
2. 倡导合作学习和分享手工制作教育可以培养儿童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实施中,教师可以组织合作学习活动,让儿童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创意和成果。
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激发儿童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
幼儿园手工制作教育方案 幼儿园手工

制作教育方案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手工制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
通过手工制作,幼儿可以培养动手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
设计一套科学、有效的幼儿园手工制作教育方案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幼儿园手工制作教育方案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教育理念1.1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幼儿园手工制作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通过手工制作,幼儿可以锻炼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和灵巧性,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操作能力,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手工技能,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1.2 促进孩子的发展在手工制作活动中,孩子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材料和工具,从中可以获得丰富的感受和体验,促进他们的感觉、想象和思维的发展。
手工制作也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教育内容2.1 材料选择在幼儿园手工制作教育中,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材料应该符合孩子的芳龄特点,安全、环保、易于加工和操作。
比如可采用纸张、泥土、木棒、彩纸、颜料、剪刀等材料,如此选择的材料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在手工制作中得到良好的体验,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2.2 教育内容在手工制作教育中,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非常重要。
手工制作内容应该包括剪贴、粘贴、折叠、搭建、绘画等多种形式,内容涉及到生活、艺术、科学等方方面面。
比如可以制作各种动物、植物、食品、建筑、工具、器具等,涵盖科学、艺术、劳动等多个领域,从而让孩子们的手工制作活动更加多姿多彩,丰富多彩。
2.3 教育模式在手工制作教育中,还要注意教育模式的选择。
可以采用集体活动和个体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幼儿的芳龄不同、兴趣不同、能力不同,设置合适的手工制作内容和活动形式。
还可以邀请一些有手工制作经验的家长或者专业手工艺人来幼儿园进行手工制作指导,以提高幼儿的手工制作水平。
三、教育方法3.1 情境教学在手工制作教育中,可以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来进行。
学前教育的手工制作

学前教育的手工制作手工制作是学前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手工制作,幼儿可以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幼儿的认知和情感发展。
在此,我将介绍一些有趣且适合学前儿童的手工制作活动。
一、用纸制作手工1. 制作折纸风车准备多种颜色的方形纸张,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
然后,老师给予指导,让幼儿按照特定的步骤进行折叠,制作出漂亮的风车。
在制作过程中,可以让幼儿自由发挥,在风车上绘制一些简单的图案,增加装饰性。
2. 制作小动物准备一些图纸或者彩纸,让幼儿按照老师的示范,剪下特定的形状,并将它们粘贴在一起,制作出栩栩如生的小动物。
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动物,如小猫、小狗等。
3. 制作折纸船准备长方形的纸张,让幼儿按照老师的示范进行折叠,制作出一艘小船。
可以在船的上面画上壮丽的海浪和小船的标志,使其更加生动。
二、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手工制作1. 利用废旧纸板制作天秤随机找几块废旧纸板,让幼儿按照老师的指导,用剪刀和粘胶带将它们剪切和粘贴在一起,制作出一个简单的天秤。
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天秤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放一些小石子或棉花球来进行称重。
2. 利用废旧纸杯制作小动物准备一些废旧的纸杯,让幼儿用彩笔和纸张来装饰纸杯,制作出小动物的脸部。
可以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在纸杯上绘制出相应的眼睛、嘴巴等特征,使其更加栩栩如生。
3. 利用废旧纸盒制作迷宫找一些废弃的纸盒,让幼儿将其剪开,并将其重新组合成一个迷宫的形状。
在迷宫的路径上可以放一些小球,让幼儿通过倾斜纸盒,控制小球在迷宫中滚动,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三、利用自然材料进行手工制作1. 利用树叶制作拓印画带领幼儿到附近的公园或者花坛,寻找各种形状的树叶。
在树叶上放一张白纸,然后用铅笔轻轻擦拭树叶,使其留下独特的形状和纹理。
可以根据树叶的形状和数量,将拓印画制作成小册子或者挂画,鼓励幼儿去观察和欣赏大自然的美。
2. 利用小石子制作石头人在户外找一些平滑的小石子,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选择合适大小的石子并将其用胶水粘在一起,制作成一个石头人。
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指导策略

一、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指导要点
(三)适时、适度地进行演示和讲解
手工制作(特别是折纸等需要有序进行的操作)过程中,教师的演示和讲解十分重要。首 先,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反应来控制演示速度,让每个儿童都能看清楚操作环节,对较难的环 节要用儿童能够理解的语言反复讲解,有些环节的重复可以请个别儿童来尝试。其次,教师 要根据儿童的实际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演示或讲解,使儿童能够有所侧重地观看教师的操作, 加深印象。
(四)充分重视和妥善处理儿童的作品
学前儿童手部肌肉发育不成熟,手眼不协调,所以他们的手工作品不可能像成人的作品那 样生动形象。教师要看到儿童作品的新颖构思和创意,不应以制作技能或技巧水平的高低为 标准来评价儿童的手工作品。
二、学前儿童手工活动中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办法
(一)加入过多的游戏或故事情景
1.典型案例 在小班泥工活动《可爱的小鸡》中,教师先是声情并茂地讲述了“鸡妈妈带小鸡宝宝们捉虫子 吃”的故事,然后组织儿童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最后用课件和模型讲述了小鸡的样子,让儿 童用橡皮泥捏小鸡。 2.诊断分析 活动内容丰富,但手工活动的主题和活动目标并不能很好地实现。教师设计的情境和游戏能让 儿童很快参与到活动中,但是情景化语言设计过多而且过于牵强,儿童根本没有自主探索的机会, 失去了创造的空间。实际上,小班儿童完全可以在自主观察、玩泥的体验中学会捏小鸡的技能。 3.解决办法 结合节庆、日常生活等开展手工活动,给予儿童充分的探索和创作时间。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
一、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指导要点
(一)用范例激发儿童动手的兴趣
在手工活动开始前,对精美范例的欣赏能够激发儿童对制作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使其对将 要塑造的形象产生明确的直观感受。范例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教师的作品;可以是单一的 范例,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一组范例,用以开阔儿童的视野,给他们提供借鉴和选择的素材。
学前教育手工盒子教案

学前教育手工盒子教案教案标题:学前教育手工盒子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前儿童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通过手工制作盒子,培养学前儿童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提高学前儿童的专注力和耐心。
教学准备:1. 材料:彩纸、剪刀、胶水、装饰物(如彩色纸张、贴纸、丝带等)。
2. 教学环境:教室内设置工作桌椅和足够的工作空间。
3. 教学辅助工具:PPT或大屏幕。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盒子的概念,展示不同种类的盒子(如礼品盒、鞋盒、饭盒等),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盒子的特点。
- 引导学生思考盒子的作用和用途,例如用来装东西、保护物品等。
2. 示范与讲解(10分钟)- 展示一个已经制作好的手工盒子,并解释制作过程和所需材料。
- 通过PPT或大屏幕,展示盒子的结构和不同部分的名称(如盖子、底部、侧面等),并解释每个部分的功能。
3. 分组制作(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确保每个小组都有足够的材料。
- 指导学生按照示范和讲解的步骤,使用彩纸、剪刀和胶水制作手工盒子。
- 鼓励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发挥创造力,可以在盒子上添加装饰物,如彩色纸张、贴纸、丝带等。
4. 展示与分享(10分钟)- 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手工盒子,并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创意和设计理念。
- 鼓励学生互相赞美和提出建议,促进合作与交流。
5. 总结(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制作过程,总结制作手工盒子的关键步骤和技巧。
- 强调手工制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 鼓励学生将手工盒子用于实际生活中,如存放小玩具、礼物等。
教学延伸:1.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盒子装饰比赛,评选最美丽、最有创意的手工盒子。
2. 引导学生思考盒子的其他用途,如用来装种子、收纳文具等,并帮助他们制作适合不同用途的盒子。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评价学生制作的手工盒子的质量和创意程度。
3. 听取学生对手工制作盒子的理解和感受的反馈。
学前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

学前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手工活动是学前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进行手工教学活动时,有一些基本的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以学前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为标题,进行详细介绍。
一、准备阶段在进行手工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教师需要确定手工活动的目标和内容,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能力进行选择。
其次,教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工具,确保一切都准备就绪。
最后,教师还需要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和教学方法。
二、示范演示示范演示是手工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
教师需要清楚地演示手工制作的步骤和技巧,让儿童能够清楚地理解和模仿。
在示范演示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使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让儿童更好地理解。
三、引导实践引导实践是手工教学活动的核心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引导儿童亲自动手进行手工制作。
教师可以逐步指导儿童完成每个步骤,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儿童发挥想象力,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创作。
四、交流展示交流展示是手工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
在完成手工制作后,教师可以组织儿童进行交流和展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创意和成果。
通过交流展示,儿童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同时也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五、评价总结评价总结是手工教学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
教师可以对儿童的手工制作进行评价,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果,同时也可以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的意见。
通过评价总结,儿童可以更好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为以后的手工制作积累经验。
学前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包括准备阶段、示范演示、引导实践、交流展示和评价总结。
这些环节相互衔接,旨在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合理的组织和引导,手工教学活动可以成为学前教育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完整版)手工制作课程教案

幼儿手工制作课程教案第一章手工、学前专业手工及其教育学习要点:了解学前专业手工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学习要求;了解学前专业手工的种类、造型规律和常用工具、材料及其选用原则;掌握手工制品欣赏和评价的标准。
教学重点:学前专业手工的造型规律和评判标准。
第一节手工概述手工是指以双手为主或借助工具,按照一定的构思和工艺程序对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具有实用或观赏价值的手工艺品的造型活动。
如:纸艺、布艺、陶艺、玩具、根雕、泥玩、刺绣、编织等。
第二节学前专业手工与手工学习的基本要求学前专业手工是专门研究学前手工制作特点、造型规律、表现媒材和学前手工教育的一门学科。
是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课程之一。
一、学科特点(一)造型性造型是内在意义和外在显现的结合体,是手工的本质特征之一。
即所要表现的一切内容都必须通过外部形态来展现,并以固有、具体可感、可触的形态诉诸于视知觉,呈现出制作者内在的精神境界情绪情感、意愿和思想等,揭示客观事实、现象,以及人类的心理、生活状态。
(二)视觉性两个层面理解:一是直观性,二是审美性。
(三)表现媒介手工制作常常致力于物质材料及其表现价值的发掘,以充分发挥和增强作品及材质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二、造型规律(一)学前专业手工的种类1、从使用材料的物理性质划分,有纸工、泥工、布工、竹木工、金石工、塑料工、废旧品工等。
2、从使用材料的形态划分,有点状材料成型、线状材料成型、面状材料成型和块状材料成型。
3、从制作工艺上划分,有编织、刺绣、缝纫、印染、雕刻、插接、模具、重构等。
4、从造型物的空间占有形态划分,有平面和立体两种。
5、从手工作品的用途划分,有实用手工、玩赏手工和装饰手工。
(二)学前专业手工的造型规律1、构思与设计规律构思与设计即制作前通过想象和思考在头脑中形成关于造型物的用途、形象、结构、材料选择、制作条件、成品效果等心理操作的总和。
一般过程:(1)以用途为构思依据:是实用的、装饰的、玩耍的(2)确定造型物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具体形象:夸张、变形、写实;并从造型、结构、色彩等方面形成比较具体完善的内在加工形象。
幼儿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小手工技能

幼儿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小手工技能幼儿时期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培养幼儿的小手工技能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小手工技能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本文将探讨幼儿教育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小手工技能。
首先,为了培养幼儿的小手工技能,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和工具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可以准备各种不同的纸张、颜料、剪刀、胶水等材料,以及适合幼儿使用的工具,如安全剪刀和粗大的画笔。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和工具,幼儿可以尝试不同的手工活动,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其次,幼儿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并鼓励他们将观察到的事物用手工材料进行模仿和创造。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观察花朵的形状和颜色,然后引导他们使用纸张和颜料制作出自己的花朵作品。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不仅可以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还可以提高他们对事物的敏感性和表达能力。
第三,鼓励幼儿进行合作与分享。
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的手工活动,让幼儿共同完成一个作品。
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也可以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他们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此外,幼儿教育中还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耐心和坚持性。
手工活动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才能完成,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制定计划,并鼓励他们坚持完成手工作品。
当幼儿遇到困难或者遇到失败时,教师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培养他们的毅力和自信心。
最后,幼儿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自由创作,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手工材料和工具,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可以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前教育中的手工制作教育

学前教育中的手工制作教育手工制作是学前教育中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手工制作活动,可以锻炼儿童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其专注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可以增加儿童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能力。
本文将从手工制作的意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评价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手工制作的意义手工制作是学前儿童进行感知、认识和操作世界的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手工制作,儿童可以亲身参与到其中,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来加深对事物的认识。
手工制作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能促进其细致入微的思维和动手协调能力的发展。
此外,手工制作还可以增强儿童对自我和周围环境的认识,培养儿童的耐心、坚持和自信心。
二、教学目标1.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通过手工制作活动,让儿童直接参与制作过程,锻炼他们的手部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
2.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手工制作中,鼓励儿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独特的作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3.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教师通过手工制作教育,引导儿童观察事物的特征和变化,并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究,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4.促进儿童的合作和沟通能力:在手工制作中,鼓励和引导儿童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并通过合作中的沟通和协商,培养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1.选材和准备选择适合学前儿童的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根据季节或主题,准备相应的材料和工具。
2.制作过程教师引导儿童观察和分析所要制作的物品,介绍材料的特点和用途,激发他们的兴趣。
然后,按照步骤和顺序,引导儿童进行手工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供帮助和指导,但要尽量保持儿童的主导地位,让他们尽可能地独立完成。
3.作品展示和分享在制作完成后,教师组织儿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和分享,让他们互相欣赏和评价,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四、评价手工制作教学中的评价可以从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进行。
《学前儿童手工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手工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大纲学前儿童手工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大纲1. 课程简介本手工艺术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和想象力,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激发儿童的艺术潜能和表达能力,提升其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2. 教学目标- 培养学前儿童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其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其对美的认识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前儿童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培养学前儿童的细心观察能力和审美意识。
3. 教学内容3.1 手工艺术基础知识- 基本手工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不同材料的特点和适用性;- 基本手工艺术技巧的研究和实践。
3.2 手工艺术作品制作- 纸艺:如剪纸、折纸等;- 刺绣和织物艺术;- 陶艺和陶瓷绘画;- 拼贴和立体构建;- 其他手工艺术形式。
4. 教学方法- 示范教学:通过教师的示范展示手工艺术技巧和制作过程;- 练实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提升动手能力;-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进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观摩研究:通过观摩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意识。
5. 评价方式- 作品展示和评比:学生制作的手工艺术作品进行展示和评比;- 学生口头表述:学生向老师和同学展示和介绍自己的作品;-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艺术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6. 教学资源- 手工艺术教材和参考书籍;- 手工艺术工具和材料;- 艺术作品展览和观摩活动。
7. 教学时间安排本课程为学期制课程,每周2学时,共计36学时。
以上为《学前儿童手工艺术教育》课程教学大纲的简要详情。
课程将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实践来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并开展多种手工艺术制作活动,以达到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的目标。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学前儿童手工活动

多彩泥:一种人工合成的专供儿童使用的泥工材料,颜色艳丽,色彩可以互相高
和而生成新的颜色,特别适合儿童游戏操作。 自制面泥:我国民间的面泥捏塑工艺历史悠久,用面泥塑的形象细腻、逼真。 陶泥:一般是用于专业塑造的泥工材料,泥质细腻柔软,可塑性极强,是最具专 业特点的泥工材料,除了捏塑还可以拉胚制作陶罐。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认识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01 02 03 04
学前儿童绘画活动 学前儿童手工活动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 幼儿园环境创设
学前儿童手工活动
手工活动的内容
手工活动的指导
(一)手工活动的内容
泥工活动 纸工活动
泥工活动
1
材料
橡皮泥:一种人工合成的专供儿童使用的油性泥工材料,颜色丰富,易于造型。
泥工活动
2
3
基本的工具: 切割用的泥工刀、竹签或小木棍以及擦手的湿布。
基本技能:
团圆、搓长、压扁、粘接、捏泥、抻拉、分泥
泥工作品
泥工作品
泥工作品
泥工作品
纸工活动
基本技巧:
1
折纸手工(对边折、集中一角折、双正方、双菱形、对 角折、四角向中心折、双三角、双船)、剪纸手工、掑纸手工、拼 贴纸工、染纸手工
作业
1.简述学前儿童泥工活动的工具材料及基本技能。 2.简述学前儿童纸工活动的主要内容及基本技能。 3.简述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指导方法。
2
涉及的材料多种多样,自然材料、生活废旧物品, 只要符合卫生和安全标准,适合幼儿操作,都可以纳入幼儿的手工 活动的材料范围。
其他材料的活动:
折纸
剪纸
撕纸
拼贴纸工
染纸手工
(二)手工活动的指导
准备精美有趣的范间,使幼儿充分体验工具材料的性能 老师清楚地讲解演示制作的基本技巧
学前儿童手工教育概述

二、学前儿童手工教育的目标
(三)大班学前儿童手工教育目标 (1)使幼儿掌握正确选择和使用手工工具和材料 的方法。 (2)引导幼儿学习用多种点状材料拼贴物象,表 现简单的情节。 (3)引导幼儿学习用多种技法将纸折出物象的各 个部分,组合成整体物象。 (4)引导幼儿学习用目测的方法将纸等面状材料 分块剪、折叠剪,并拼贴出平面的物象或制作成立体的 物象。 (5)引导幼儿学习用拉伸方法配合其他泥工技法 塑造结构较复杂的物象,表现其主要特征和简单细节。
二、学前儿童手工教育的目标
(二)中班学前儿童手工教育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使用简单的手工工具和多种材料, 使他们喜欢上各种手工活动。 (2)引导幼儿用丰富的点状材料粘贴出简单的物象。 (3)教幼儿学会简单的折纸方法,如按照中心线折、 双正方折、双三角折。 (4)教幼儿学会剪贴简单的物象。 (5)教幼儿学会用捏的方法塑造简单的立体物象,并 学习用连接的方法组合对象。 (6)引导幼儿用点状、线状、面状和块状的自然物或 废旧材料制作玩具。
学前儿童美术Biblioteka 育与活动指导1一、学前儿童手工能力的发展
(一)无目的活动期(2~4岁)。学前儿童从2岁左右开始尝试进行初步的手工活动,但由于其手部小肌肉 的发育还不够成熟,认知能力也有限,所以在进行手工活动时,他们还不能正确地使用手工工具和材料。
(二)基本形状期(4~5岁)。随着年龄和经验的不断增长,学前儿童认识的事物越来越多,他们逐渐认识 到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并能将事物的具体细节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三)样式化期(5~7岁)。这一时期,学前儿童的手部精细动作、手眼协调等能力都有所提高,剪、捏、 揉、挖、连接、粘贴、编织、扎、染等手工制作技能也已经比较熟练,并能够用双手较好地配合使用工具和材料, 制作出一些较为复杂的造型或物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手工制作教育方法(完整)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美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不仅仅包括绘画活动,还包括手工制作活动和美术欣赏活动,据调查发现,幼儿手工制作活动的开展及其教育方法都不及幼儿绘画活动,而幼儿手工活动对于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创作力及耐心、细致等个性品质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果我们能够对现有的教育方法进行反思,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其方法,这样更有利于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对目前幼儿手工制作活动教育方法的认识及思考
目前,幼儿手工制作活动方法概括起来有两种不同的倾向,也就是两种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教学方式,使幼儿的创造想象被限制,创新能力受阻碍,一种是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幼儿一味地模仿学习,是被动的学习者,就是所谓的“框架式”学习,过分强调基本功、技能的训练,另一种是接受教育改革思想后,走入误区,在创造性美术活动中教师始终持肯定的态度,孩子想画什么就画什么,让幼儿盲目地创造,旅途自由片面强调个人情绪情感的抒发,忽视教师的辅导,使得幼儿失去美术的兴趣,因为他们没有一定的表现技能,难于用美术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一)、了解幼儿发展的特点,提高幼儿对手工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幼儿手工制作能力的提高主要应依靠诱发幼儿内在的潜力,只有让幼儿体验到他们是手工活动的主体,才能激发幼儿做手工的兴趣,如果幼儿对手工活动无动于衷,不能从活动中和创造中得到乐趣,那么幼儿对手工活动就不会有热情,老师对幼儿发展特点的了解和熟悉,有助于激发幼儿对手工活动的热情,幼儿年龄小、身体弱,对老师在情感上特别依恋,老师的情绪、语言、行为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情绪与心态,如果教师在手工教学过程中若不苟言笑或语言干涩,缺少情感渲染,缺少幽默,偏向于成人化,则活动的气氛必然会趋于紧张、严肃,并在师生之间产生一种压迫感,使幼儿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在手工制作时经常用商讨式、议论式、探究式的语言组织活动,使教师和幼儿之间不再是一种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式的双向交流关系。
环境创设对幼儿美术创作的影响:众所周知,3—6岁的幼儿正是想象力、创造力发展的黄金时期,他们思维活跃,可塑性强,想象力大胆丰富,因此,在手工活动中,首先要在活动室布置好折纸环境,这对幼儿折纸的兴趣极为重要,为了给幼儿身临其境的感觉,用红色的纸折出漂亮的花,用绿色的纸折出可爱的小青蛙,用五颜六色的纸折出许多的鱼等等,并把它装饰在活动区,当孩子们走进这样一个美丽的环境中,注意力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了,在这样新鲜的活动环境中,就能充分地调动幼儿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二)、唤起幼儿的创造情感,激发幼儿手工制作的欲望
1、提供丰富多彩的手工材料,培养幼儿手工制作的技能
材料是构思、设计得以物化的基础,不同的物质材料具有不同的工艺性能和特征,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造型要求,废旧材料是手工徒刑活动中主要材料的来源之一,废旧材料是手工造型中主要材料的来源之一,废旧材料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教师可发动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如:瓶盖、瓶罐、纸盒、纽扣、棉线、绳子、碎布、糖果纸、雪糕棒、包装纸、挂历纸、各种树叶、羽毛等,把它们投放到手工区,一定要提供机会让幼儿充分地与材料接触,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思选择材料,让幼儿在“拼拼、玩玩”或“做做、玩玩”中自由操作、摆弄,了解不同材料各自的特征,“做做、玩玩”是幼儿学习的动机和动力,因为幼儿对美术活动的认识是十分单纯的,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从玩乐的心理和需要出发的,让幼儿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手工制作产生兴趣,愿意去操作,并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在示范手工过程中,教师把每一步都分解出来一点一点的教幼儿做,较难的地方应重点讲解和反复动手制作,并且有条件的话,把制作过程的每一步做成课件放给幼儿看,这样更利于幼儿学习和掌握,这样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手工技能,还使幼儿以后对做相同部分或相近部分时不会遗忘。
2、将幼儿的手工制作与游戏相结合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儿喜欢游戏,游戏几乎和他们的所有活动紧密相连,手工制作能够潜移默化地把教育寓于游戏之中,达到游戏和教育的双重效果,充分地利用这一特点,让幼儿在娱乐、玩耍中学习手工知识和技能,如:在一次“化妆舞会”的活动中,为了让小朋友们都参与进来,我就采用游戏的口吻说:“今天,我们班要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服装秀,所有的小朋友都必须穿着自己设计的衣服上台表演,你们愿意吗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做得最有特色!”话一说完,
幼儿就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有的说:“我想用挂历纸做一条漂亮的裙子!”有的说:“我要做我最喜欢的超人衣服和奥特曼的衣服!”做完后我们在形体房进行了一场特殊的fashion show,这样的手工表演游戏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热情,而且充分的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对培养孩子的手工技能有很大的帮助。
3、引导幼儿将手工制作与绘画结合起来
把手工制作与绘画结合起来,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在手工制作中添加绘画能激发幼儿对手工制作的兴趣,发挥其制作与装饰的能力,如在折纸上画《小猪欢欢》时,首先折小猪的头,然后贴在一张纸上,接着再添画小猪的身体和它洗澡的用具,然后在小猪的头上添画上眼睛、鼻子和嘴巴,最后我们在完小猪洗澡的游戏,由于内容趣味性强,可动性大,幼儿十分感兴趣,能力强的幼儿还创造性地添画了牙刷、毛巾、沐浴露等,使得原本了无生气的白纸变得丰富多彩了。
(三)丰富幼儿感知、提供创造的源泉
1、引导幼儿感受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的美,贮存感情材料和形象素材
由于幼儿知识经验不足,创作内容范围较窄,因此,在手工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帮助幼儿积累经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比较能力,让幼儿积累更多的素材,为创造提供方便。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没有形象的呈现,就没有创造活动!”一切的创造都源于生活,天气晴好的日子,在投机倒把的允许下,可以带着幼儿到户外观察周围的事物等环境,以此来开阔幼儿的视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养成对周围事物观察、探索的习惯,通过观察,可以让幼儿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积累更多的经验材料,为日后的创造活动打好基础,例如《各种各样的汽车》,带着孩子们在户外观察后,就让小朋友们回家收集各种各样的汽车模型玩具,布置“精彩汽车展”环境,幼儿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对汽车发生了兴趣,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以愉快的心情参与到直接感受各式各样的汽车中来,由于每个幼儿对汽车都有一定的认识,大大激发了幼儿的创作热情,有的小朋友把汽车做成了房子的形状,有的小朋友做成了船、动物等等形状,在整个手工制作的活动中非常自如,积极主动,想象力也非常丰富。
2、引导幼儿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自主创新,自由表达
为了充分发挥幼儿的潜能,可以利用幼儿爱听故事这个爱好,借助故事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例如:《神奇的线》活动中,运用这个故事,先让幼儿张开好奇的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认识和体验“线”的千变万化,然后在手工活动中要求幼儿用橡皮泥表现线的不同立体造型,在表现的同时让幼儿心情地享受探索、发现和创造的乐趣,有的幼儿把橡皮泥捏的线摆弄成了一条长长的蛇,小小的蜗牛;有的幼儿捏成了项链和大手镯,戴在了自己和同伴的手上、颈上;有的幼儿还捏成了各种数字;有的捏成了一副眼镜,戴在了脸上;有的捏成了蜡烛,用红卡纸做了烛火,形象逼真。
幼儿不仅仅是动手制作,动脑构思,而且还设计出了有主题和有自己个性的东西。
在手工活动中,可以彩与多种领域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幼儿的情绪感,将音乐、散文、诗歌等相结合,调动幼儿的听觉,根据所听到的引起联想,启动幼儿想象的翅膀,如《春雨沙沙》这篇散文,既简单好记又带有画面性,幼儿可以根据散文内容做成一幅平面手工作品,既有内容性又有联想的空间。
(四)注重激励,增强幼儿动手制作的信心
幼儿肌肉不发达,小手不是很听使唤,往往不能把直线剪直,圆圈剪圆,而且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也存在着个体差异,在手工制作中幼儿的能力也有弱有强,因此,科学的评价和适当的鼓励就会激发幼儿动手制作的信心,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幼儿往往是为得到教师的认可而学习,所以老师的认可和评价是很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幼儿能力有限,不可能掌握过高的手工知识和技能,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求其意,不求形”,必须学会了解幼儿、观察幼儿,用幼儿的眼睛去看世界,用幼儿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因势利导,使幼儿主动地去学习。
1、正确的评价每一幅作品
幼儿肌肉群不发达,小手不听使唤,而且每个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都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注求其意,不求形,”否则,会打击和伤害幼儿的自信心,所以老师要认真的把握评价的环节,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对能力强的给予肯定,有进步的给予表扬,对差的给予鼓励。
在中班手工活动,《纸杯人》的评价中,先做出肯定:“东京小朋友做的不错,”然后提出期望:“如
果你的纸杯人的表情能够在丰富一点,那就更棒了。
在第二次《贴太阳》的活动中,他就贴出了各种各样的太阳人的表情,太阳人的表情形象生动逼真,说明他注意到了我的评价,知道创新。
2、体验成功的感受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幼儿往往是为了得到教师的认可而学习,因此,老师的认可和评价是很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要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成功,都应为幼儿感到高兴,都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在手工制作活动中,应该把每个步骤给幼儿示范出来,并选择他们喜欢的题材,再由他们自己创造添加,这样幼儿就会对自己独立完成的作品而感到自豪。
综上所述,学前儿童手工制作教育方法的发展和不断完善,首先,除了教师要树立教育的新观念、新意识,还应注重学前儿童创新能力的发展;其次是恰当的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和策略使孩子通过手工活动中获得身体、智力、情感、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