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锚固长度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全部钢筋计算公式及钢筋锚固长度计算

全部钢筋计算公式及钢筋锚固长度计算

全部钢筋计算公式及钢筋锚固长度计算钢筋计算公式用于确定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的承载能力和抗弯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钢筋计算公式:
1.钢筋截面面积计算公式:
钢筋截面面积=π*(钢筋直径/2)^2
2.钢筋抗拉能力计算公式:
钢筋抗拉能力=钢筋截面面积*钢筋的抗拉强度
3.钢筋抗压能力计算公式:
钢筋抗压能力=钢筋截面面积*钢筋的抗压强度
4.弯曲强度计算公式:
弯曲强度=钢筋抗拉能力*板宽/(板厚*钢筋距离支点的距离)
钢筋锚固长度计算是用于确定钢筋在混凝土中的锚固长度,以确保钢筋与混凝土之间能够实现有效的传力。

以下是常用的钢筋锚固长度计算方法:
1.边缘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计算公式:
锚固长度=1.5*直径*抗拉强度/(1.25*底部的抗拉强度)
2.边界受压钢筋的锚固长度计算公式:
锚固长度=0.9*直径*抗拉强度/(0.8*底部的抗拉强度)
3.中间受压钢筋的锚固长度计算公式:
锚固长度=0.75*直径*抗拉强度/(0.8*底部的抗拉强度)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公式的参数和系数取决于具体的设计要求和钢筋的材料性能,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钢筋计算公式,用于计算拉力、剪力和扭矩等参数,以确定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的适用性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钢筋计算公式和钢筋锚固长度计算方法是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计算工具,用于确定钢筋的合理布置和尺寸,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在应用这些公式和方法时,应考虑结构的荷载和边界条件,并遵循相应的设计规范和标准。

la锚固长度计算公式

la锚固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的锚固长度有多种计算公式,具体如下:
1. 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Lab的公式:Lab=α×(ƒy/ƒt)×d。

其中,Lab为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ƒy
为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ƒt为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按表1采用;d为钢筋的公称直径;
α为钢筋的外形系数,按表4采用。

2. 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的公式:La=ζa Lab。

其中,La为受拉钢筋锚固长度;ζa为锚固长度修正系数,
对普通钢筋按规范第8.3.2条规定的规定取用。

3. 纵向受拉普通钢筋的锚固长度修正系数ζa应按下列规定取用: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40时,按C40
取值。

请注意,以上公式和参数可能会因具体规范和标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具体的工程要求和规范标准进行计算和选择。

同时,还需要注意钢筋的规格、抗拉强度等参数,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

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

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
受拉钢筋基本锚固长度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受拉钢筋需要嵌入混凝土中的最小长度,以保证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承载力传递。

基本锚固长度取决于混凝土的强度,钢筋的强度和直径,以及加载方式(拉力、剪力或弯矩)。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基本锚固长度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lb = k1 * k2 * k3 * db
其中,lb为基本锚固长度,k1、k2、k3为与钢筋直径、钢筋
强度、混凝土强度有关的修正系数,db为钢筋直径。

根据具体的设计参数和要求,可以参考相关规范或进行计算得出具体的基本锚固长度。

钢筋锚固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锚固长度计算公式

钢筋锚固的计算公式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基础柱钢筋锚固长度

基础柱钢筋锚固长度

基础柱钢筋锚固长度
基础柱钢筋锚固长度是指基础柱的钢筋在混凝土中的嵌入长度,是为了保证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而设置的。

其计算公式为:
L = max{(1.2λ+8)Φ,(0.4f_y)^0.5Φ}
其中,L表示锚固长度,λ表示钢筋所在截面的受拉区高低比,Φ表示钢筋直径,f_y表示钢筋的屈服强度。

需要注意的是,基础柱的钢筋锚固长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1. 不应小于所连接构件的锚固长度;
2. 不宜小于设计拉应力的0.75倍;
3. 不宜小于钢筋的直径的4倍。

在确定基础柱钢筋锚固长度时,需结合具体设计和施工要求进行考虑,确保锚固长度的合理性和施工的可操作性。

钢筋锚固长度计算法

钢筋锚固长度计算法

钢筋锚固长度计算法一、钢筋锚固长度的定义及重要性钢筋锚固长度是指钢筋在混凝土中固定长度,通常用于衡量钢筋连接件的性能和安全性。

正确的钢筋锚固长度计算对于保证工程结构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

在实际工程中,钢筋锚固长度的计算方法有多种,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方法。

二、钢筋锚固长度的计算方法1.基本公式钢筋锚固长度的计算公式为:L = (πd + 0.1) × n其中,L表示钢筋锚固长度,d表示钢筋直径,n表示钢筋根数。

2.影响因素在实际计算中,还需要考虑以下影响因素:(1)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影响钢筋锚固长度,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钢筋锚固长度越大。

(2)钢筋品种和规格:不同品种和规格的钢筋,其锚固性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锚固长度。

(3)锚固方式:锚固方式包括直锚、弯锚、搭接锚等,不同锚固方式对应的锚固长度计算方法有所不同。

3.常见工程应用案例(1)直锚法:在混凝土结构中,当钢筋需要锚固在混凝土中时,可采用直锚法计算锚固长度。

(2)弯锚法:当钢筋在混凝土中发生弯曲时,需要采用弯锚法计算锚固长度。

(3)搭接锚:当钢筋需要搭接时,应根据搭接方式计算锚固长度。

三、钢筋锚固长度计算的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计算,确保结构安全。

2.充分了解钢筋锚固性能,合理选择锚固方式。

3.考虑现场实际情况,如施工条件、钢筋品种等,灵活调整锚固长度。

4.做好锚固长度计算的校核工作,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四、结论与建议钢筋锚固长度计算是工程结构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能帮助读者掌握钢筋锚固长度的计算方法,并在实际工程中灵活运用。

普通钢筋的锚固长度计算公式

普通钢筋的锚固长度计算公式

普通钢筋的锚固长度计算公式
首先,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筋的直径确定黏结系数k和锚固率u。

黏结系数k反映了黏结强度,决定了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相对呆滞性,而
锚固率u则反映了钢筋在混凝土中的阻力。

其次,确定锚固长度的计算公式。

钢筋在混凝土中的锚固长度可以根
据当前国家和地区的规范来确定,一般有两种常用的公式。

一种是ACI318规范中的公式:
l = max(lbd, ldb, ln)
其中,lbd是由弯曲滑移失效引起的最小锚固长度,ldb是由混凝土
剪切失效引起的最小锚固长度,ln是由粘结失效引起的最小锚固长度。

ACI318规范中的公式包含了钢筋在混凝土中多种失效形式的考虑,
是一种较为全面的计算方法。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具体的混凝土结构,
可能还需要根据特殊情况进行修正和调整。

l = max(lbd, ldb)
其中,lbd是由弯曲滑移失效引起的最小锚固长度,ldb是由混凝土
剪切失效引起的最小锚固长度。

最后,根据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根据确定的计算公式,将黏结系数k、锚固率u和其他相关参数代入公式,即可得到钢筋的锚固长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锚固长度的计算还需要考虑以
下几个因素:
1.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级别和尺寸。

2.钢筋和混凝土的材料性能参数。

3.钢筋的直径和间距。

4.钢筋的受力状态和形状。

5.锚固长度的设计要求和安全系数。

以上是普通钢筋的锚固长度计算公式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相关规范进行具体的计算和设计。

钢筋锚固长度计算法

钢筋锚固长度计算法

钢筋锚固长度计算法
(实用版)
目录
1.钢筋锚固长度的概念
2.钢筋锚固长度的计算方法
3.钢筋锚固长度的注意事项
正文
一、钢筋锚固长度的概念
钢筋锚固长度是指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锚固时,必须满足的钢筋长度。

它直接影响到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以及结构的抗震性能。

在实际工程中,合理的钢筋锚固长度能够确保钢筋充分发挥其承载能力,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钢筋锚固长度的计算方法
1.钢筋锚固长度的计算公式为:L = 0.65 × d,其中 L 为钢筋锚固长度,d 为钢筋直径。

2.根据不同构件和受力特点,钢筋锚固长度应满足以下要求:
(1)钢筋锚固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10 倍。

(2)钢筋锚固长度不应小于构件厚度的 1/4。

(3)钢筋锚固长度不应小于 150mm。

三、钢筋锚固长度的注意事项
1.在设计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受力特点选择合适的钢筋锚固长度,以确保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和结构的抗震性能。

2.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钢筋锚固长度,避免因锚固长度不足而导致的结构安全隐患。

3.对于预应力钢筋,其锚固长度应根据预应力钢筋的类型、规格和受力特点进行专门设计,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总之,钢筋锚固长度对于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钢筋锚固长度计算法

钢筋锚固长度计算法

钢筋锚固长度计算法
摘要:
1.钢筋锚固长度计算法的概念和重要性
2.钢筋锚固长度的计算方法
3.影响钢筋锚固长度的因素
4.实际工程应用案例分析
5.总结与建议
正文:
钢筋锚固长度计算法是一种在混凝土结构中,为了保证钢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计算出钢筋的锚固长度的方法。

这一方法在建筑、桥梁、隧道等工程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钢筋锚固长度的计算方法主要依据的是我国相关的设计规范,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

一般来说,钢筋锚固长度的计算公式为:L=α×H,其中L 为钢筋锚固长度,α为锚固长度系数,H 为钢筋直径。

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考虑其他因素,如钢筋的种类、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等,对公式进行修正。

影响钢筋锚固长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钢筋的直径,直径越大,锚固长度越长;二是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强度等级越高,锚固长度越短;三是钢筋的种类,不同种类的钢筋,其锚固长度系数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案例来分析钢筋锚固长度的计算。

假设我们有一个直径为20mm 的钢筋,需要锚固在强度等级为C30 的混凝土中,根据上述公式和实际情况,我们可以计算出钢筋的锚固长度为
L=α×H=2.5×20=50mm。

总的来说,钢筋锚固长度计算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计算方法,对于保证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起着关键作用。

基本锚固长度公式

基本锚固长度公式

基本锚固长度公式
基本锚固长度公式是指在混凝土结构中,为确保钢筋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需要将其固定在一定深度内。

这个深度就是锚固长度,也叫做埋入长度。

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需要根据钢筋的直径、混凝土强度等因素,计算出基本锚固长度公式。

一般来说,基本锚固长度公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L=Ab·fyk·d/b·fcd
其中,L表示基本锚固长度,Ab表示钢筋的横截面积,fyk表示钢筋的屈服强度,d表示钢筋的直径,b表示混凝土的宽度,fcd 表示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

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要考虑钢筋的受力状态、混凝土的承载能力等因素,从而调整基本锚固长度。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锚固的计算公式一、梁(1)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计算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0d)+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 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LN为支座两边跨较大值。

二、其他梁一、非框架梁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1、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2、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3、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二、框支梁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梁高-保护层+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7、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二、剪力墙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在: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们的关系;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1)剪力墙墙身1、墙端为暗柱时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2、墙端为端柱时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注: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 暗梁面积;拉筋的面筋面积是指其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8000*3840)/(600*600)(二)剪力墙墙柱一、纵筋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注意: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

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二、箍筋: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三)剪力墙墙梁一、连梁1、受力主筋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2、箍筋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二、暗梁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三、柱(一)、基础层一、柱主筋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二、基础内箍筋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

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二)、中间层一、柱纵筋1、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二、柱箍筋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三)、顶层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

(参看03G101-1第37、38页)一、角柱角柱顶层纵筋长度:一、内筋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二、外筋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柱顶部第一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8d(保证65%伸入梁内)柱顶部第二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二、边柱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1.5Lae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三、中柱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直锚(≧Lae):梁高-保护层注意:在GGJ V8.1中,处理同上。

四、板在实际工程中,我们知道板分为预制板和现浇板,这里主要分析现浇板的布筋情况。

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分布筋、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一、受力筋软件中,受力筋的长度是依据轴网计算的。

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

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二、负筋及分布筋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三、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即可,在软件中可以利用直接输入法输入计算。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