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知识总体介绍
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大全高考诗歌鉴赏是语文考试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考查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体现。
在高考中,诗歌鉴赏通常占据较大的篇幅,因此了解并熟悉相关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带领读者一起深入探讨高考诗歌鉴赏的知识点。
1. 诗歌基本概念诗是一种以语言为表达工具,通过对感情、思想和形象的艺术处理而形成的文学形式。
它以高度浓缩、经过精心组织的语言塑造形象。
要理解诗歌,首先要了解韵律、格律、节奏、韵脚等基本概念。
韵律是诗歌的基本特征,格律是对诗体形式的约束,节奏是诗歌的基本节奏感,而韵脚则是诗句中结尾音节的押韵方式。
2. 诗歌意象与比喻手法在诗歌中,意象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感官形成的生动形象。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突出了诗歌的表达力和想象力。
熟悉常见的比喻手法,如拟人、象征、夸张等,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诗歌。
3. 诗歌主题与意境诗歌主题是指诗歌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或情感。
了解诗歌的主题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同时,诗歌所营造出的意境也是重要的鉴赏内容。
通过诗歌的语言、描写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诗人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将读者带入诗歌中真实或幻想的情境之中。
4. 诗歌节奏与声音美诗歌的节奏是指诗句中的音节排列顺序,体现出一种韵律感。
通过掌握诗歌的节奏感,能够更好地领会诗歌的韵律之美。
此外,诗歌中的声音美也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
通过押韵、变音、声势等手法,诗歌在朗诵时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
5. 诗歌流派与作家中国古代的诗歌流派有乐府、绝句、律诗等,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味和特点。
了解不同流派及其代表作品,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和演变。
同时,了解著名的诗人及其作品也是诗歌鉴赏中的重要因素,如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他们各自独特的风格和作品给中国文学史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6. 诗歌的隐喻与象征隐喻是诗歌中经常使用到的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事物间的联系隐藏起来,使得作品更加深沉和寓意丰富。
诗歌鉴赏总结知识点汇总
诗歌鉴赏总结知识点汇总一、诗歌的形式1. 诗歌的格律诗歌的格律包括韵律和节奏两个方面。
韵律是诗歌中音节的排列规律,包括押韵、偶句、单句等形式;而节奏是指诗歌中音节的重音与轻音的分布规律,包括句子的断句、韵律的变化等。
2. 诗歌的体裁诗歌的体裁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
古体诗是指古代诗歌的形式体裁,如词、曲、赋、律等;近体诗则是指近现代诗歌的形式体裁,如诗、词、曲、律等。
二、诗歌的语言特点1. 比喻与象征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两个意义不同但相关的事物进行类比来表达思想情感;而象征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具象事物的象征意义来表达抽象思想情感。
2. 意象与意境意象是指诗歌中具体形象的描绘,是通过对物象的感性描绘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而意境则是指诗歌中所营造的氛围、情感、意义,是在意象的基础上扩展而成的一种心理感受。
三、诗歌的艺术特征1. 诗歌的美感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
它可以通过音韵、形象、意境等方面来激发读者的审美情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2. 诗歌的意义诗歌是一种具有思想和情感表达功能的文学形式,它通过对生活、情感、思想等方面的表达来传达诗人的情感、思想和人生观念。
四、诗歌鉴赏的方法1. 整体鉴赏整体鉴赏是指从诗歌的整体结构、意义、语言、节奏等方面来把握诗歌的艺术美感和思想情感。
它要求我们对诗歌的整体结构有全面的理解,从而领会诗歌的主题和内涵。
2. 细节鉴赏细节鉴赏是指从诗歌的语言、意境、形象等细节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诗歌中具体细节的描绘和运用来挖掘诗歌的深层意义,从而丰富我们对诗歌的理解。
五、诗歌鉴赏的实践1. 阅读与品味阅读是进行诗歌鉴赏的基本前提,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才能够增加我们对诗歌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升我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2. 体验与表达通过对诗歌的品味与体验,我们可以更好地领会诗歌中所蕴含的意义和情感,从而更好地进行诗歌鉴赏。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表达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领悟。
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
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一、诗歌的类型与形式1. 诗歌的类型诗歌的类型包括古体诗、近体诗、现代诗等。
古体诗是指古代的诗歌形式,包括诗经、楚辞、乐府等;近体诗是指近代的诗歌形式,包括律诗、绝句、词等;现代诗是指现代的诗歌形式,包括自由诗、散文诗等。
2. 诗歌的形式诗歌的形式包括律诗、绝句、七言诗、五言诗等。
律诗是指按照规定的格律和韵律写成的诗歌,如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绝句是指四句的五言或七言诗,每一句都是独立完整的意境;七言诗和五言诗则是按照七个或五个字来组成一句。
二、诗歌的艺术特点1. 抒情性诗歌具有较强的抒情性,能够表达诗人的感情、情感和情绪,将心灵的声音表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2. 意象性诗歌具有丰富的意象,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表现,使读者在阅读时产生强烈的形象感受,感受到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3. 音韵美诗歌注重韵律和音乐性,通过韵律和节奏的组织,使诗歌具有优美的音韵美,给人以听觉上的享受。
4. 紧凑性诗歌具有简练、凝练的语言风格,通过精炼的语言表达,使诗歌在有限的篇幅内完成文学表达。
5. 象征性诗歌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通过意象的运用,使诗歌不仅仅是文字的表达,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和思考。
三、诗歌的鉴赏方法1. 阅读阅读是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通过仔细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意境和情感,感受诗歌的特有魅力。
2. 分析分析诗歌的内容、形式、语言、意象等方面,了解诗歌的结构和特点,分析诗歌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3. 比较比较不同诗歌之间的异同,了解不同诗歌的特色和风格,从而加深对诗歌的认识和理解。
4. 联想通过对诗歌内容的联想和想象,将诗歌中的意象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和情感,进一步感受诗歌所呈现的世界。
5. 体验通过不断的阅读和思考,体验诗歌所带来的美感和情感,感受诗歌所表达的内涵和精神内在。
四、诗歌的背景知识1.文学史知识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诗歌发展历程,了解不同文学理论对诗歌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古典诗歌鉴赏1. 唐诗宋词元曲的体裁特点及代表作品- 唐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代表作品如《登鹳雀楼》、《送元二使安西》、《忆江南》。
- 宋词:豪放派、婉约派,代表作品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李清照的《如梦令》。
- 元曲:元杂剧和元散曲,代表作品如《西华山》、《蝴蝶梦》。
2. 古典诗歌的意象与比喻手法- 唐诗的意象: 如“烟波江上使人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宋词的意象: 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茶杯盈满香泛泛,看指尖生白月圆”。
- 古典诗歌的比喻手法: 如“花前失却消息,天外月孤明”、“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3. 古典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表达- 唐诗:以清新含蓄、咏怀忧愁为主要特色,表达心境、抒发情感。
- 宋词:以空灵浪漫、婉约柔情为主要特色,抒发爱情、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 元曲:戏剧性强,情感表达直接、豪放,兼具唐诗和宋词的特点。
4. 古典诗歌的韵律、格律、韵脚- 韵律:指诗句中的声调、音长、重音等读法,使整首诗的朗朗上口。
- 格律:唐诗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宋词的词牌,元曲的五律、七律、八行双调等,是规定诗歌的韵律长度和节奏。
- 韵脚:诗句末尾的音节,如仄韵和平韵。
二、现代诗歌鉴赏1. 新诗的体裁特点及代表作品- 新诗:自由诗、意象诗、写景诗,代表作品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2. 现代诗歌的特点及表现手法- 现代诗歌的特点:追求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诗人对时代、生活和人性的思考与反思。
- 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意象的运用、语言的简洁明快、意境的抒发和节奏的变化等。
3. 新诗派别及代表诗人- 流派:白话诗派、新感觉派、新月派、壁报诗派等。
- 代表诗人:郭沫若、毛泽东、艾青等。
4. 现代诗歌与现实主义文学的关系- 现代诗歌反映现实,关注人民生活、社会问题和思想状况,与现实主义文学有紧密的联系。
高三诗歌鉴赏主要知识点
高三诗歌鉴赏主要知识点在高三诗歌鉴赏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主要的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各种类型的诗歌作品。
本文将介绍高三诗歌鉴赏的主要知识点,包括诗歌的形式、主题、韵律、修辞手法等。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提升自己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一、诗歌形式诗歌是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结构和特点。
在高三诗歌鉴赏中,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形式的诗歌,如长诗、短诗、抒情诗、叙事诗等。
同时,了解每种形式的特点和表达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二、诗歌主题诗歌的主题是诗人创作时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或情感。
在高三诗歌鉴赏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主题,如爱情、自然、人生哲理等。
通过对主题的理解,可以更加深入地品味诗歌的内涵,感受诗歌所传递的情感。
三、诗歌韵律韵律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给诗歌带来了韵味和美感。
在高三诗歌鉴赏中,我们需要学习一些常见的韵律形式,如押韵、对偶、平仄等。
通过对韵律的把握,可以更好地欣赏诗歌的音韵之美。
四、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可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高三诗歌鉴赏中,我们需要学习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通过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艺术效果。
五、诗歌作者与时代背景了解诗歌作者以及创作背后的时代背景,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鉴赏诗歌作品。
在高三诗歌鉴赏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诗人和他们对诗歌艺术的贡献,同时也要了解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社会背景,这样可以更好地把握诗歌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综上所述,高三诗歌鉴赏的主要知识点包括诗歌的形式、主题、韵律、修辞手法以及诗歌作者与时代背景。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提升自己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各种类型的诗歌作品。
希望本文对高三学生的诗歌鉴赏有所帮助。
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
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一、诗歌鉴赏的定义诗歌是文学创作中最为古老、最为基本的一种文体,它通过鲜明的音韵、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表达诗人的情感、思想和对现实的观察与思考。
而诗歌鉴赏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主要研究的是如何理解、分析与欣赏诗歌作品,揭示诗歌的艺术特点、创作技巧和文化内涵,从而达到提高审美水平、拓展文化视野的目的。
二、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1.理解诗歌的表面意义理解诗歌的表面意义,主要是通过对诗歌的字面意义进行解读,掌握诗歌的主题、情感、形式和结构。
首先要仔细阅读诗歌,理解其中的词语、句子和段落的意义,然后根据诗歌的整体结构和语言风格,把握诗歌的基本意思。
2.识别诗歌的隐含意义诗歌的艺术魅力往往在于它所包含的隐含意义,这需要读者在理解诗歌的表面意义的基础上,通过诗歌内在的隐喻、象征、意象等手法,挖掘诗歌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意义。
同时,也要考虑到诗歌所处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以及诗人的生平经历与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3.分析诗歌的形式与语言诗歌的形式与语言是表现诗歌艺术特色的重要方面,需要通过对诗歌的韵律、格律、修辞、语言运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诗歌的声、色、调,了解诗歌的音韵美和意象美,把握诗歌的整体风貌。
4.评价诗歌的艺术价值评价诗歌的艺术价值,需要全面考察诗歌的创作背景、文学地位、美学成就和对读者的感染力等方面,从而客观地评判诗歌的艺术水准和思想情感的深度与广度,为对诗歌的鉴赏提供依据。
三、诗歌鉴赏的主要内容1.诗歌的韵律与格律诗歌的韵律和格律是诗歌创作的基本规律,包括平仄、押韵、节奏等方面。
通过对诗歌的韵律和格律进行分析,可以揭示诗歌的音韵美和韵律美,了解诗歌的结构、形式和节奏,从而更好地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2.诗歌的意象与比喻诗歌的意象和比喻是诗歌的表现手法之一,通过意象和比喻,诗人可以抒发情感、寄托理想、表达思想,产生强烈的审美效果。
因此,要深入挖掘诗歌中所运用的意象和比喻,分析其隐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义,从而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更深层次的意义。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高考语文诗歌鉴赏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要求考生对诗歌的形式特点、艺术手法和主题内容进行准确的理解和深入的分析。
以下是关于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知识点总结。
一、诗歌的定义与特点1.诗歌的定义:诗歌是一种以语言艺术形式来表达情感、抒发思想和展示形象的文学体裁。
2.诗歌的特点:(1)节奏感:诗歌的语言具有鲜明的节奏感,通过音韵和韵律的排列组合来表达情感。
(2)形象感:诗歌以形象为基本表现方式,通过具体的形象描写来直接感动读者的感官。
(3)抒情感:诗歌以抒情为主要目的,通过表达情感来引起读者的共鸣。
(4)凝练性:诗歌的文字表达非常精练,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传递丰富的信息。
二、诗歌的常见艺术手法1.比喻: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类比、象征、隐喻等方式,增强语言的形象感和感染力。
2.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和性格特征,增强作品的生动性和形象感。
3.排比:通过一系列连续并列的修辞句式,增强语言的力度和表现力。
4.对称:将诗歌结构分成等量的部分,增强整体的平衡感和和谐感。
5.夸张: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事物的特点和表情,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张力。
6.重复:通过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句子、表达方式等手法,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7.押韵:通过词尾音节的相同或相近来增强韵律感和美感。
三、诗歌的主题内容1.自然景观:描写自然美景、自然现象和自然动物等,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感叹之情。
2.爱情:表达对爱情的渴望、表达对爱人的感情和思念之情。
3.社会生活:揭示社会现实、呼唤社会公正和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声音。
4.人生哲理: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探讨人生的道理和人生的出路。
5.历史人物:描写历史中的英雄人物、倾情于历史的响彻和感慨之情。
6.自我表白: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和心理体验,展现内心世界和自我心态。
四、鉴赏不同年代诗歌的特点1.古代诗歌(先秦至唐代):注重形式和技巧的运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现手法多样化。
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
高考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诗歌作为文学的精华之一,在高考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对于考生来说,掌握一定的诗歌鉴赏知识点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诗歌的形式、主题和技巧等方面进行总结和讨论。
一、诗歌的形式诗歌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等。
五言绝句由四句组成,每句五个字;七言绝句则是由四句组成,每句七个字。
这两种形式在唐诗中应用广泛。
而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则是有规定的韵律和平仄要求,需要考生掌握常见的韵脚和平仄规律,以便进行鉴赏。
此外,还有诗的对仗和押韵等形式要素,对仗是指诗句中的音节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以达到平衡和和谐的效果。
押韵则是指诗句中的韵脚相同或相似,增加了韵律美和音韵感。
二、诗歌的主题诗歌作为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主题非常广泛。
在高考中常见的主题有爱国主题、自然主题、人生哲理主题等。
爱国主题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主题之一,通过描绘祖国的美丽和民族的伟大,表达出诗人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自然主题则是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物象的描写,展示出自然界的美丽与力量,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此外,人生哲理主题也是高考中常见的题材之一。
通过描绘人生的苦难和追求,诗人通过经历人生的磨砺与洗礼,从而达到对人生的理解和思考。
三、诗歌的技巧诗歌作为一种高度压缩和凝练的表达形式,常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进行艺术创作。
其中最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仗和意象等技巧。
比喻是通过将事物与事物进行类比,以达到某种隐喻或修辞效果。
拟人则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以增强形象和效果。
夸张则是通过对事物的放大或缩小,以夸大或减弱其形象的效果。
对仗则是诗句中的音节和音韵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以增加韵律的美感。
意象则是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独特的语言表达,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听觉和感官感受。
总之,高考诗歌鉴赏是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考生需要熟悉诗歌的形式、主题和技巧,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和批评方法,以便正确理解和鉴赏诗歌。
诗歌鉴赏与赏析知识点总结大全
诗歌鉴赏与赏析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诗歌的定义与特点诗歌是一种以语言为媒介表达情感、思想和意象的艺术形式。
它具有以下特点:1.使用修辞手法:诗歌常常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表达更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2.以节奏和韵律为基础:诗歌以音韵结构组织语言,创造出独特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3.精炼而富有表现力:诗歌追求用简短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义,通过意象的独特组织方式展现作者的思想和感情。
二、诗歌的体裁分类1.古体诗:包括五言和七言绝句、五言和七言律诗等等。
其中五言绝句最为常见,以四行五言的形式表达情感或描写景物。
2.近体诗:近体诗是对古体诗的创新和发展,比如绝句、律诗、民间诗歌等。
3.自由诗:自由诗打破了传统的格律和押韵规则,注重表达个人内心感受,形式上更加灵活自由。
三、诗歌的题材分类1.抒情诗: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要目的的诗歌形式,如悼念、咏史等。
2.田园诗:描绘农田景致、表现农民生活的诗歌类型,如《桃花源记》等。
3.哲思诗:探讨生活、人生、哲学等抽象概念的诗歌形式,如《登高》等。
4.咏物诗:以描绘物体形象和表达抽象寓意为主的诗歌类型,如《静夜思》等。
四、诗歌赏析的基本步骤1.整体把握:了解诗歌的题目、篇幅和体裁,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2.读懂诗句:注重把握诗句的字面意义和隐喻意义,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把握诗歌结构:掌握诗歌的行数、韵律和句式等语言形式,理解这些形式在表达中的作用。
4.赏析主题思想:分析诗歌中所展现的主题思想,思考诗歌与作者的背景和时代背景的关系。
5.情感体验:通过赏析诗歌,体验其中所表达的情感,寻找共鸣和感悟。
五、常见的诗歌修辞手法1.比喻:通过语言对两种事物进行相似或类比的描写,增强表达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2.拟人:赋予非人物以人的特征和行为,使意象更加鲜活生动。
3.夸张:对事物进行程度上的夸大,以增加修辞效果和感染力。
4.反讽:通过与字面意义相反的表述,达到讽刺、嘲笑或反思的目的。
诗歌赏析知识点总结
诗歌赏析知识点总结一、诗歌赏析的基本概念诗歌是一种以语言艺术的形式表达情感、思想和意境的文学体裁,它具有鲜明的节奏和韵律,以及丰富的比喻和象征表达。
诗歌赏析是指通过对诗歌的语言、结构、意义、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揭示其内在的审美特点和意义,深化人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二、诗歌赏析的基本方法1. 语言分析:包括对诗歌的词语、句法、修辞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揭示诗歌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2. 结构分析:包括对诗歌的韵律、节奏、格律、形式、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揭示诗歌的结构特点和审美规律。
3. 主题分析:包括对诗歌的主题、意义、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揭示诗歌的内在含义和情感表达。
4. 时代背景分析:包括对诗歌所处的历史、文化、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揭示诗歌的时代特点和文化内涵。
5. 评价分析:包括对诗歌的艺术价值、历史意义、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揭示诗歌的整体评价和历史地位。
三、诗歌赏析的基本要点1. 艺术特点:包括诗歌的语言、结构、意义、情感等方面的特点,以及诗歌的艺术手法和审美效果。
2. 内在含义:包括诗歌的主题、意义、情感等方面的内在含义,以及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3. 外在环境:包括诗歌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文化内涵等外在环境因素,以及诗歌所反映的历史和社会现实。
4. 评价标准:包括对诗歌的艺术价值、历史意义、社会影响等方面的评价标准,以及诗歌的整体评价和历史地位。
四、诗歌赏析的相关知识1. 古代诗歌赏析:包括古代诗歌的特点、流派、代表作品等方面的赏析知识。
2. 现代诗歌赏析:包括现代诗歌的特点、流派、代表作品等方面的赏析知识。
3. 诗歌赏析技巧:包括诗歌赏析的基本方法、基本要点、相关知识等方面的赏析技巧。
诗歌鉴赏知识点归纳总结
诗歌鉴赏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诗歌的基本定义1. 诗歌是一种语言艺术,以音韵和意象为主要表现手段,通过对节奏、音调和韵脚的运用,产生一种美的效果。
2. 诗歌具有高度的文学性,通过对抒情、叙事、描写等元素的运用,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1. 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生平,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义。
2. 解读诗歌中的典故、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理解诗歌的抒情、叙事、描写等特点。
3. 分析诗歌的音韵结构、韵律格律和节奏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声音美。
4. 对诗歌的意象、比喻、意境进行深入品味,探究诗歌的意境美和心灵共鸣。
三、诗歌鉴赏的重点内容1. 诗歌的主题和意义:通过对诗歌的文字、意境等进行分析,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意义。
2. 诗歌的形式与结构:包括诗歌的韵律格律、节奏感、音韵结构等方面的审美特点。
3. 诗歌的意象与比喻:探究诗歌中所运用的意象、比喻、隐喻等修辞手法,把握诗歌的形象美和意象美。
4. 诗歌的语言与表现:分析诗歌的语言表达和情感渲染,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抒情美。
四、诗歌鉴赏的技巧与方法1. 通读全文,了解诗歌的整体结构和基本内容。
2. 熟悉诗歌的文学背景和历史背景,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 关注诗歌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分析诗歌的意象与比喻,品味诗歌的形象美和语言美。
4. 重点品味诗歌的主题和意义,领会诗歌的情感内涵和思想价值。
5. 注意诗歌的音韵格律和节奏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声音美。
五、诗歌鉴赏的实践与应用1. 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培养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2. 经常参与诗歌欣赏、讨论和赏析活动,提高对诗歌的鉴赏水平。
3. 培养对诗歌的审美情趣和品位,增进对诗歌的喜爱和理解。
4. 关注当代诗歌创作和诗歌翻译,拓展诗歌鉴赏的视野和境界。
总之,诗歌鉴赏是一种富有情感、想象和理性的审美活动,需要我们以开放的心态和深入的思考去领悟诗歌的意境和艺术魅力。
通过不断的实践与积累,我们可以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的美好。
中学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
中学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一、鉴赏诗歌的基本知识1. 诗歌的定义:诗歌是一种以语言艺术为媒介的文学形式,通过韵律、音乐和意象传达情感和思想,具有高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 诗歌的特点:诗歌具有语言的精炼性、形象的丰富性、节奏的明显性、情感的深刻性等特点。
3. 诗歌的形式:诗歌有不同的形式,如诗的体裁有古体诗、近体诗、现代诗等;诗的结构有韵律、押韵、节奏等。
4. 诗歌的体裁:诗歌的体裁包括古诗、近体诗、现代诗,不同体裁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审美规范。
5. 诗歌的创作手法:诗歌的创作手法包括用典、比喻、拟人、象征等,这些手法可以丰富诗歌的表达方式,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二、鉴赏诗歌的方法与技巧1. 阅读诗歌的基本技巧:对诗歌的韵律、押韵、节奏等进行分析,理解诗歌的音乐性;对诗歌的意象、意境、情感进行解读,理解诗歌的意义。
2. 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从诗歌的用典、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入手,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了解诗歌的表现艺术。
3. 研究诗歌的风格特点:研究不同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的思想情感、作品的文学价值等,了解诗歌的风格特点。
4. 比较分析诗歌作品:从诗歌的题材、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作品的异同,深入理解诗歌的魅力所在。
三、鉴赏典型诗歌作品1. 古代诗歌作品:如《离骚》、《庐山谣》、《静夜思》等,了解古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理解古代诗歌的审美规范。
2. 近代诗歌作品: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顾城的《乡愁》、舒婷的《锦瑟》等,了解近现代诗歌对当代生活的反映,理解现代诗歌的审美情趣。
3. 现代诗歌作品:如北岛、海子、顾城、余光中等诗人的代表作品,理解现代诗歌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趋向,掌握现代诗歌的艺术特色。
四、发展对诗歌的审美情感1. 激发对诗歌的审美兴趣:通过阅读和鉴赏优秀诗歌作品,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审美兴趣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理解。
2. 培养对诗歌的欣赏能力:通过教学活动和阅读实践,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感,提高学生对诗歌作品的理解水平。
诗歌鉴赏的知识点总结
诗歌鉴赏的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诗歌鉴赏是文学鉴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文学艺术理论和文学批评的基本内容之一。
它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带有主观情感色彩的美感活动。
诗歌鉴赏的核心是对诗歌作品进行细致入微的品评和解析,这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学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敏锐的审美能力。
总的来说,诗歌鉴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诗歌形式和结构进行分析,包括韵律、节奏、押韵等方面的论述;二是对诗歌内容和意义进行解析,包括诗歌的主题、意象、象征、隐喻等方面的阐释。
二、诗歌鉴赏的方法1、审美方法诗歌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因此在进行诗歌鉴赏时,应该以审美的眼光和态度来对待诗歌作品。
审美方法是诗歌鉴赏的一种基本方法,它要求我们抛开功利心态,放下功利心态,用心灵去感受诗歌的美和艺术价值。
我们需要用敏感细腻的感觉去感受诗歌作品中的音乐性、意境和形式美,从而达到欣赏和品味诗歌作品的目的。
2、分析方法在诗歌鉴赏中,我们需要用分析方法对诗歌作品进行深入剖析。
这包括对诗歌形式和结构进行分析,包括韵律、节奏、押韵等方面的分析;还包括对诗歌内容和意义进行解析,包括主题、意象、象征、隐喻等方面的解读。
通过对诗歌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诗歌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意义内涵,从而提高鉴赏和品评的水平。
3、比较方法在诗歌鉴赏中,我们可以采用比较方法,通过比较不同诗歌作品的异同来发现它们的特色和价值。
比较方法有助于我们在品评诗歌作品时,尤其是在评比不同诗歌作品时,找出它们的优劣和特色,从而更科学地进行诗歌鉴赏和评价。
4、综合方法在进行诗歌鉴赏时,我们可以综合运用以上几种方法,通过审美、分析和比较等多方面的方法来对诗歌作品进行全面鉴赏。
这样可以使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诗歌作品的内涵和价值,从而提高我们的鉴赏和品评水平。
三、诗歌鉴赏的内容1、诗歌的表现手法在诗歌鉴赏中,我们需要对诗歌的表现手法进行深入理解。
这包括对诗歌的韵律、节奏、押韵、对仗和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理解,还包括对诗歌语言的美感、音乐性和形象性的欣赏。
诗歌鉴赏指导知识点总结大全
诗歌鉴赏指导知识点总结大全在进行诗歌鉴赏时,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诗歌鉴赏指导知识点的总结大全,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作品。
一、韵律与格律1. 韵律:诗歌的音韵组织方式,包括平仄、押韵和抑扬格等。
2. 格律:诗歌的字数、音数和韵律排列的规则,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
二、诗歌的体裁与形式1. 古代: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等。
2. 现代:自由诗、长诗、散文诗等。
三、诗歌的意象与意境1. 意象:通过具体的形象和符号来表达抽象的意义。
2. 意境:诗歌作品所创造出的情绪和氛围,通过语言和意象的联想展开。
四、修辞手法1. 比喻:通过明喻和隐喻等手法,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
2. 拟人:将非人的事物赋予人的性质和行为。
3. 夸张:对事物或情感进行夸张处理,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4. 排比:通过罗列相同或类似的词语或句子,增加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五、诗歌的写作技巧1. 对仗:在诗歌的句子或句群中进行音、字、词的对应和呼应。
2. 营造意境:通过描写、联想、抒发情感等手法,创造出特定的氛围和情绪。
3. 运用修辞手法: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增强作品的表达力。
4. 精炼表达:用简练、精确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使作品更具张力与艺术性。
六、名家名篇欣赏1.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展现兄弟之间的深情和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2.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达了离别时的伤感与无奈。
3. 李白的《静夜思》:以简洁的语言、质朴的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通过了解以上诗歌鉴赏相关的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诗歌作品的美妙之处。
同时,也能提升我们的鉴赏能力,更能领略到诗歌中蕴含的深意与情感。
希望这份诗歌鉴赏指导知识点总结大全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您在欣赏诗歌时多加尝试和体验,发现更多的美好。
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归纳
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归纳一、诗歌的定义与基本概念1. 诗歌的定义诗歌是一种用语言进行艺术表达的文学体裁,它具有鲜明的韵律和节奏,以及丰富的意象和隐喻,能够唤起人们深层次的情感和思索。
2. 诗歌的基本概念(1)韵律:诗歌具有特定的音韵规律和音乐感,能够产生一种独特的美感。
(2)节奏:诗歌的语言节奏多变,可以通过换行、重读等方式来营造起伏有致的节奏感。
(3)意象:诗歌通过生动的意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从而引发读者的联想和共鸣。
(4)隐喻:诗歌中常常使用隐喻的手法来丰富意义,使诗作更加深刻和富有内涵。
(5)情感:诗歌是一种情感的艺术,通过作者的感受和表达来打动人心,触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二、诗歌的形式特点1. 诗歌的韵律(1)押韵:诗歌中常常出现押韵的现象,可以分为平仄押韵和平平押韵。
(2)韵脚:诗歌的韵脚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单韵、双韵、交替韵等。
2. 诗歌的体裁(1)古体诗:包括五言诗、七言诗等,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诗歌形式。
(2)现代诗:现代诗形式多样,不拘泥于传统格律,注重情感表达和表现手法的创新。
3. 诗歌的结构(1)诗歌的构思:一首诗歌通常包括开头、发展和结尾三部分,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
(2)诗歌的布局:诗歌的排版可以通过换行、句式等方式来营造节奏感和形式美。
三、诗歌的鉴赏方法1. 诗歌的意境鉴赏(1)把握诗歌的核心意义,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2)重视诗歌中的意象和隐喻,揭示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
(3)通过比喻和联想,拓展诗歌的意境,从而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2. 诗歌的音韵鉴赏(1)仔细品味诗歌的押韵和韵脚,感受其中的音乐美和韵律感。
(2)通过朗诵和吟咏,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诗歌的情感鉴赏(1)读懂诗人的情感表达,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内容和情感色彩。
(2)通过自身的情感共鸣,深入体验诗歌所传达的情感,与诗歌产生共鸣。
四、诗歌鉴赏的文化内涵1. 诗歌的历史文化(1)中国古代诗歌的传统: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代表诗人,理解古代诗歌的价值和特点。
诗歌鉴赏必备知识
诗歌鉴赏必备知识汇总一、诗意理解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借用文言文知识)明确时间、地点、景物、人物、事件2、领会深层意思: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3、方法——圈点批注法粗读诗歌,圈点表层信息:圈点出时间、地点、人物、行为、景物基本理解大意。
精读细品,批注深层意思,力求全面读懂诗词,正确把握作者情感:批注出意境、情感、思想、手法等,全面读懂诗词。
二、语言分析1、炼字题解字:语境义(表义深意)+手法特殊语法现象(名词动用之类的)修辞手法(拟人,通感,化无情为有情,化静为动等)解句:句义+手法效果描述景象,点出该字所烘托出的意境联情旨:对意境、形象、情感、结构、技巧方面的作用2、语言风格类题点特色(沉郁顿挫[杜甫]、绮丽典雅、清新质朴、简洁明快、雄浑奔放、悲慨凄凉)析特色(结合相关诗句分析)联情旨(对意境、形象、情感、结构、技巧方面的作用)3、语言风格积累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雄浑豪放4、语言风格详解沉郁:用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凝聚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
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
自然: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做作。
委婉:不直接写出,通过写看似无关的事物,表达内心的情感。
直率:语言毫不隐晦,毫不修饰,依照情感的样子直接写出。
洗练:语言表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意韵无极的境界。
雄奇:气势雄伟,立意新奇。
奔放:指直率而有气势。
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
清幽: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以为深长。
平淡:朴素,不求辞藻华丽,显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于平淡中蕴涵着深意。
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明快: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言在此而意在彼。
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
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诗歌鉴赏是一门旨在解读与欣赏诗歌作品的学科,通过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形式和语言特点,能够更好地体会诗歌带给我们的美感和情感体验。
下面将对诗歌鉴赏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诗歌。
1. 诗歌的形式与结构:诗歌包括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两种形式。
古典诗歌包括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等;现代诗歌则更加灵活多样,常见的包括自由诗、散文诗等。
无论是哪种形式,诗歌都注重韵律与节奏,通过诗句的长短、音调的高低、韵脚的押韵等手法来构建音韵美。
2. 诗歌的意象与象征:诗歌是通过意象来传达作者的情感与思想。
意象是指通过绘声绘色的描述,使得诗歌具象感十足。
而象征则是通过某个具体的事物代表某种抽象的概念,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在鉴赏诗歌时,要善于解读和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与象征,以了解作者的意图与主题。
3. 诗歌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诗歌中常用的语言艺术手段,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增强诗歌的表达力与感染力。
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
这些手法能够使诗歌更加生动鲜明,给读者带来强烈的感官体验。
4. 诗歌的节奏与韵律:诗歌的节奏感与韵律是诗歌的重要特征。
节奏感是指诗句中的用词与语序的选择,使诗歌的语调有一定的起伏与节奏,如快慢、轻重等;而韵律则是指诗句中的押韵与韵脚的使用。
诗歌的节奏与韵律能够产生一种催眠般的美感,使诗歌更具吸引力。
5. 诗歌的意境与主题:意境是指诗歌中所营造出的情感环境和艺术境界,通过对自然景色、人物形象、心理活动等的描绘来表达情感。
而主题则是诗歌中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整首诗歌的中心。
在鉴赏诗歌时,要注意分析诗歌的意境和主题,以更好地理解作者要传达的意义。
6. 诗歌的时代与流派:诗歌的发展与演变受到时代与流派的影响。
不同时期的诗歌有着不同的题材、风格与特点。
例如,古代五言绝句注重写景,表达情思;唐诗则在古典诗歌中达到了巅峰,尤其以李白、杜甫等人的作品最为著名;而现代诗歌则更加关注内心的抒发与思考。
七年级诗歌鉴赏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诗歌鉴赏知识点归纳总结诗歌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通过诗人的艺术表达和感受,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在七年级的学习中,我们接触到了不少优秀的诗歌作品,并学习了一些鉴赏诗歌的知识点。
下面将对七年级诗歌鉴赏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诗歌的韵律与格律诗歌的韵律是指诗中句子的音调以及句子之间音的和谐关系。
韵律包括平仄音、抑扬音、轻重音等。
格律是指诗歌中的字句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组合所形成的句型。
例如,五言绝句每句由七个字构成,七言绝句每句由十四个字构成等等。
2. 诗歌的意象与比喻诗歌中常常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来表达抽象的思想和感情。
这种生动形象被称为意象。
意象可以通过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来展现。
比喻是通过比较的手法将两个不同事物联系在一起,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3. 诗歌的押韵与对仗押韵是指诗歌中的韵母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出现在诗句的末尾。
通过押韵可以增强诗歌的韵律美。
对仗是指诗歌中的字句在音、形或意义上进行对应或呼应。
常见的对仗有平仄对仗和意义对仗等。
4. 诗歌的节奏与节律诗歌具有独特的节奏感和节律感。
节奏感是指诗歌中音节的快慢变化,表现出一种有节奏的韵律。
节律感则是指诗句的长度、变化和排列等。
通过合理运用节奏和节律可以提升诗歌的表现力。
5. 诗歌的主题与情感诗歌的主题可以是任何与生活和人类经验相关的事物。
通过诗歌表达出来的情感可以是忧伤、喜悦、思念、爱情等各种各样的情感。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需要理解诗人所要传达的主题和情感,同时体会和感受其中的美。
6. 诗歌的意境与艺术特点优秀的诗歌往往能够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诗歌的艺术特点体现在语言的独创性、形式的美感以及思想内容的深度等方面。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需要发现并欣赏其中的艺术魅力。
以上是七年级诗歌鉴赏的主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歌,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并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通过继续阅读、写作和欣赏优秀的诗歌作品,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诗歌素养,享受诗歌带来的美好。
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大全
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大全在文学领域中的一片浩瀚之中,诗歌作为一种最为精致的文学形式,一直以来都深受文学爱好者的喜爱。
诗歌凭借其独特的语言美学和丰富的意蕴,能够带给读者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感受。
本文将为您总结一些诗歌鉴赏的知识点,帮助您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歌作品。
一、韵律与格律韵律和格律是诗歌的基本要素之一。
韵律指的是诗句中音节或音韵的排列规律,格律则是指诗句的长度和节奏。
韵律和格律的运用可以增加诗歌的美感和艺术性。
1. 韵脚:诗歌的组成单位为句,而句中的最小音韵单位则被称为韵脚。
常见的韵脚有平声、仄声、抑扬、扬抑等。
2. 韵律模式:诗歌的韵律模式是指诗句中每个字的音节结构,不同的韵律模式赋予诗歌不同的音乐感。
3. 格律:格律是指诗歌中句子的长度和节奏规律。
常见的格律有五言、七言和律诗等。
二、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诗歌中运用的各种修辞手段,通过运用修辞手法,诗人可以更加生动地描绘形象、表达情感,使诗歌更具吸引力。
1. 比喻:通过将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达到意境的传递和情感表达。
2. 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增加诗歌的生动性。
3. 借代:用一个事物代表另一个事物,以起到象征意义或引起联想的作用。
4. 夸张:通过夸大手法来强调某一事物的特征,以达到情感的渲染和表达。
5. 对偶:通过相对矛盾的文字表达,产生鲜明的对比效果,增加诗歌的张力和美感。
三、意象与意境意象是指诗歌中的形象,通过描绘具体的感官形象,可以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意境则是指由这些意象所构成的整体感觉,通过意境的描绘和烘托,诗歌的美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1. 音乐意象:通过音节、音韵、韵律等手法,使诗歌具有音乐般的美感。
2. 色彩意象:通过描绘事物的色彩变化和色彩对比,增强诗歌的视觉美感。
3. 动态意象:通过描绘事物的运动和动态变化,让诗歌更具生命力和活力。
4. 自然意象:以自然界的景物、动植物等为意象,传达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与自然对话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知识总体介绍【赏析表达技巧】1、修辞手法 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拟人、通感、夸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 用等;2、表现手法 想象、联想、对照、衬托、渲染、 烘托、用典、悬念、赋比兴、 象征、动静结 合、虚实相生、借古抒怀、借古讽今、托物言志、欲扬先抑 正话反说、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等。
3 艺术构思篇章结构 首尾照应、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点面结合、承上启下、以景结情、总分得当、 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画龙点睛4、表达方式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5、抒情方式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做题步骤】看 辨 析 答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例析从2002年起高考语文卷把“古诗阅读鉴赏”放到第n 卷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考试说明》对此明确提出了两点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综观近三年的高考试题,有两个特点非常明显:一是试题切入角度小,但以对全诗的理解为基础,且离不开景、 情、境;二是文字浅易,抒发的是人之常情,如山水情、故园情、别离情等。
考生一般对考点比较熟悉,能比较轻 松地读懂诗歌, 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答题不规范, 容易漏掉一些要点, 以致于只能“意 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
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
就古诗鉴赏题而言,大体上可归纳出三种问答模式,本文对之加 以例析,供大家参考。
(一) 炼字型提问方式: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 ?为什么 ?提问变体: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 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么?。
答:同意。
看,在诗中指回望 (步骤一 )。
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
此 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 (步骤二 )。
只一“看”字,就淋漓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 离别的酸楚 (步骤三 )。
(二) 一词领全诗型提问方式: 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 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 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 ?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2002年高考题 )。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看诗歌 题目类型 做题前对诗歌有个总体分析。
理清思路、规范答题名词、动词、修饰语、特殊词) 、看题干?为什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 (步骤一 )。
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提问方式:提问变体: 解答分析: 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 感情。
答题示例: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 ),“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 (步骤二 )。
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 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步骤三 )。
四) 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 (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 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又 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 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描写手法主要有: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干尺,不及注伦送我情”。
反衬又有动静衬, 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
(3)对比。
(4)白描。
如“春 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 (1)比兴。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先言它物引起 所咏之物。
(2)比喻。
(3)拟人。
(4)夸张。
(5)双关。
如“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暗指感情的 “情”。
(6)用典。
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 情。
【补充】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 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 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 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 笔等。
3、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4、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 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 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 ,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答题示例: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步骤一 )。
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 寂静(步骤(步骤二 )。
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三) 分析语言型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 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题 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二)。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五) 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附:中国古典诗歌的常见题材咏史(针对某段史实):杜牧《赤壁》怀古(针对某处古迹):李白《越中怀古》边塞:戍边之苦(王之涣《凉州词》爱情:李商隐《无题》闺怨:闺中思慕(王昌龄《闺怨》别离:友人送别(王维《渭城曲》思乡:李白《静夜思》山水田园:王维《鹿砦》《鸟鸣涧》什么是意象?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征战激烈(高适《燕歌行》)合。
象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括诗中所写的景和物;意就是作者的情思。
意象是作者主观的心意和客观的物象相凝聚的具体表现.可以说意象是诗歌的灵魂.什么是意境?意:诗人,词人的主观情意境:客观物境通过意象组合所描绘出的图景,与诗人主体的审美情融合为一体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就是意境.这种艺术境界能引发读者的想象,并使读者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不同的诗词创设了不同的意境,给人以不同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