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康复指导记录表

合集下载

社区康复活动记录

社区康复活动记录

康复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15年3月9日
活动地点:于家务乡西垡村残疾人活动站
活动内容:残疾人康复知识宣传活动
参加人员:于家务乡西垡村残疾人(见签到表)
主讲人:全科医师马小娟
于家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医社区卫生服务团队 2015年3月9日
活动小结:
为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3月9日于家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团队来到西垡村残疾人活动站开展了残疾人康复锻炼知识宣传活动,指导残疾人及其亲友进行了康复训练。

同时社区提供了《中国残疾人杂志》及康复知识等科普读物进行阅读,增长相关知识。

王女士西垡村村民,自幼由于小儿麻痹右腿落下残疾,行动不便,在锻炼过程中,她很激动地说:“社区医生为我们想得真周到,今后在社区就能进行康复训练了。

于家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中医社区卫生服务团队 2015年3月9日。

县残联残疾人康复服务会议记录范文

县残联残疾人康复服务会议记录范文

县残联残疾人康复服务会议记录范文会议时间:[具体日期]会议地点:[详细地点]参会人员:县残联领导:[领导姓名]康复服务工作人员:[列出相关人员姓名]各乡镇残联代表:[写上乡镇代表姓名]一、会议开场。

县残联领导[领导姓名]:“各位同仁啊,咱们今天聚在这儿呢,就一件大事儿——残疾人康复服务。

这可关系到咱们县好多兄弟姐妹的生活质量呢,大家都精神点儿啊!”二、康复服务工作汇报。

1. 康复服务进展概述。

康复服务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姓名1]:“领导,各位代表,我先简单说说咱们目前的情况哈。

这几个月啊,咱们已经为不少残疾人朋友提供了基础的康复训练服务。

就拿肢体残疾的朋友来说,我们在[具体乡镇]设置了专门的训练点,有专业的康复师指导,已经有[X]位朋友的肢体功能有了一定的改善。

不过呢,这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2. 遇到的困难与挑战。

[工作人员姓名1]:“咱先说这个设备的事儿。

有些训练设备老化得厉害,像那个上肢训练器,老是出故障,这就耽误了残疾人朋友的训练时间。

还有啊,咱们的康复师数量还是不太够,每个康复师都忙得像个陀螺似的,转个不停。

而且在一些偏远的乡镇,宣传力度不够,好多残疾人朋友都不知道咱们有这些康复服务呢。

”三、各乡镇残联代表发言。

# (一)[乡镇1]代表。

[乡镇1代表姓名]:“我们乡镇也是这样,设备短缺很头疼。

而且我们那有几位重度残疾的朋友,他们出行不方便,很难到咱们的康复点来训练。

我就在想啊,能不能组织个上门服务的小分队呢?哪怕一个月去一两次也好啊。

还有啊,咱们的康复服务能不能再多样化点儿?比如针对盲人朋友,除了按摩培训,能不能再搞点音乐疗法之类的新鲜玩意儿?”# (二)[乡镇2]代表。

[乡镇2代表姓名]:“对对对,我们那残疾人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居多。

有些康复辅助器具,虽然政府有补贴,但是他们自己还是要掏一部分钱,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个不小的负担。

能不能想办法再降低点他们的费用呢?或者多搞点捐赠活动啥的。

残疾人康复指导记录

残疾人康复指导记录

残疾人康复指导记录一、基本信息姓名:_____性别:_____年龄:_____残疾类别:_____残疾等级:_____家庭住址:_____联系电话:_____二、康复需求评估1、身体功能评估通过专业的身体检查和评估,发现患者存在以下身体功能障碍:肢体运动功能:右侧肢体活动受限,肌力减弱,无法完成精细动作。

平衡能力:站立和行走时平衡感较差,容易摔倒。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穿衣、洗漱、进食等日常生活活动需要他人协助。

2、心理状态评估患者因残疾导致心理压力较大,表现出焦虑、自卑等情绪,对康复训练的积极性不高。

3、社会适应能力评估患者在社交活动中存在一定困难,与他人交流较少,对回归社会缺乏信心。

三、康复目标设定1、短期目标(3 个月)提高右侧肢体肌力,能够完成简单的抓握动作。

改善平衡能力,在辅助器具的帮助下能够独立站立 10 分钟。

增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能够自己穿衣、洗漱。

2、中期目标(6 个月)进一步提高肢体运动功能,能够独立行走 50 米。

提高平衡能力,在无辅助器具的情况下能够独立站立 5 分钟。

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能够独立进食。

3、长期目标(1 年)恢复肢体正常功能,能够进行简单的劳动。

完全恢复平衡能力,能够正常行走和上下楼梯。

回归社会,能够参与社交活动和工作。

四、康复训练计划1、物理治疗运动疗法:根据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运动训练方案,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平衡训练等。

每天训练 1 小时,分 2 次进行。

物理因子治疗:采用电疗、热疗、磁疗等物理因子治疗方法,缓解肌肉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每天治疗 30 分钟。

2、作业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穿衣、洗漱、进食等日常生活活动训练,逐渐提高其自理能力。

每天训练 1 小时。

手工制作训练:通过手工制作活动,锻炼患者的手部精细动作和协调能力,每周训练 3 次,每次 1 小时。

3、康复训练器具的使用为患者配备合适的辅助器具,如拐杖、轮椅等,并指导其正确使用,提高行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最新残疾人康复指导记录表(精品收藏)

最新残疾人康复指导记录表(精品收藏)

残疾人康复指导记录表 康复指导记录 年 月 日 康复员签名□残存功能的训练指导. □协助和指导生活自理的训练.□辅助用具的使用训练及护理. □假肢的使用训练和护理。

□对偏瘫病人开展以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为主的康复训练,指导训练器具的使用.□对脑瘫病人开展“运动功能、姿势矫正、语言训练、日常活动”四个方面的康复训练。

□儿童智力残疾主要有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六大领域的训练。

□成人智残为其提供生活自理、简单劳动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训练□指导听语障碍者或聋儿家长开展听力语言训练、耳聋预防、选配助听器转介服务等。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年 月 家庭住址户主姓名 与残疾人关系 联系电话残疾类别□肢体□视力□智力□听力□言语□精神□指导视力残障者视功能训练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

□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指导药物治疗,开展生活技能、社会适应等康复服务。

本次康复指导效果评价康复员签名康复指导记录年月日康复员签名□残存功能的训练指导。

□协助和指导生活自理的训练.□辅助用具的使用训练及护理。

□假肢的使用训练和护理。

□对偏瘫病人开展以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为主的康复训练,指导训练器具的使用。

□对脑瘫病人开展“运动功能、姿势矫正、语言训练、日常活动”四个方面的康复训练.□儿童智力残疾主要有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六大领域的训练。

□成人智残为其提供生活自理、简单劳动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训练□指导听语障碍者或聋儿家长开展听力语言训练、耳聋预防、选配助听器转介服务等.□指导视力残障者视功能训练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

□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指导药物治疗,开展生活技能、社会适应等康复服务.本次康复指导效果评价康复员签名康复指导记录年月日康复员签名□残存功能的训练指导。

□协助和指导生活自理的训练。

□辅助用具的使用训练及护理. □假肢的使用训练和护理.□对偏瘫病人开展以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为主的康复训练,指导训练器具的使用。

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登记表

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登记表
康复服务类别、形式、时间和救助金额
康复服务类别:
□智力康复服务 □孤独症康复服务
康复服务形式:□全日制 □非全日制
康复训练时间:年月日――年月日
康复救助金额:元
康复机构(盖章)
年 月 日
康复服务记录和有效票据
粘贴处
(可附页)
※此表由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机构填写,一式两份,一份作为康复档案台账,一份报县(市、区)残联经费结算用。
XX市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登记表
儿童姓名
性别
出生时间
民族
身份证号
监护人姓名
与被监护人关系
监护人
身份证号
户籍地址
常住地址
□同上 □其他:
监护人
联系方式
受助儿童功能障碍基本情况
(按实际情况选填)
经(专业医疗机构)诊断为:(□视力 □听力 □言语 □智力 □肢体)功能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次要障碍为。
经监护人申请,按照国家《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标准,评定为残疾人,残疾等级级。

康复档案

康复档案

编号:
残疾人康复服务档案
(2020—2024年)
姓名

地、市区、县(市)
街道、乡镇社区、村
目录
1、使用说明
2、康复需求调查表
3、康复服务记录
4、康复服务评估
使用说明
一、康复需求调查表
此表由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康复需求调查的基础上负责组织填写,保存在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委托的社区康复站。

其内容包括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和各类残疾人的基本康复需求。

填写人员根据残疾人的实际情况在相应的□中划√或填写文字。

“其它需求”栏中填写本表未包括的康复需求内容。

二、康复服务记录
康复服务记录由提供康复服务的人员于每次服务后如实填写。

“服务情况”主要填写提供服务的项目、方式、康复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康复服务计划等。

服务人员于每次服务后签名,并交回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委托的社区康复站。

三、康复服务评估
康复服务评估于每年第四季度进行。

内容包括“残疾人康复服务满意程度”、“服务效果评估”和“下年度康复服务建议”三方面。

“残疾人康复服务满意程度”由残疾人或其监护人在相应□划√并签名;“服务效果评估”和“下年度康复服务建议”由评估负责人分别在相应□划√和文字描述;评估后由评估负责人签名并交回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委托的社区康复站。

康复需求调查表
康复服务记录
5
康复服务评估。

康复患者康复评估表及康复记录单

康复患者康复评估表及康复记录单

残疾人基本信息登记表简式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价表简式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价表二、残疾人自理能力评估二、自理能力分级1、进食用合适的餐具将食物由容器送到口中,包括用筷子、勺子或叉子取食物、对碗/碟的把持、咀嚼、吞咽等过程。

l0分:可独立进食(在合理的时间内独立进食准备好的食物);5分:需部分帮助(前述某个步骤需要一定帮助);0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

2、洗澡5分:准备好洗澡水后,可自己独立完成;0分:在洗澡过程中需他人帮助。

3、修饰:包括洗脸、刷牙、梳头、刮脸等。

5分:可自己独立完成;0分:需他人帮助。

4、穿衣:包括穿/脱衣服、系扣子、拉拉链、穿/脱鞋袜、系鞋带等。

10分:可独立完成;5分:需部分帮助(能自己穿或脱,但需他人帮助整理衣物、系扣子、拉拉链、系鞋带等);0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

5、大便控制10分:可控制大便;5分:偶尔失控;0分:完全失控。

6、小便控制10分:可控制小便;5分:偶尔失控;0分:完全失控。

7、如厕:包括擦净、整理衣裤、冲水等过程。

10分:可独立完成;5分:需部分帮助(需他人搀扶、需他人帮忙冲水或整理衣裤等);0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

8、床椅转移15分:可独立完成;10分:需部分帮助(需他人搀扶或使用拐杖);5分:需极大帮助(较大程度上依赖他人搀扶和帮助);0分:完全依赖他人。

9、平地行走15分:可独立在平地上行走45m;10分:需部分帮助(需他人搀扶,或使用拐杖、助行器等辅助用具);5分:需极大帮助(行走时较大程度上依赖他人搀扶,或坐在轮椅上自行在平地上移动);0分:完全依赖他人。

10、上下楼梯10分:可独立上下楼梯;5分:需部分帮助(需扶楼梯、他人搀扶,或使用拐杖等);0分:需极大帮助或完全依赖他人。

三、精细动作评估表备注:★——代表观察项目▲——代表观察或直接评估项目●——代表同时考察幼儿模仿能力的项目项目号前面没有任何标注的为直接评估项目评分方法:通过(P)——记1分,表示在没有示范或协助下,儿童能独自完成某项目中间反应项(E)——不计分,表示儿童虽然未能完成某项目,但具有所要求动作的意识;或在协助、重复指示和示范后,能尝试完成某项目不通过(F)——记0分,表示即使有示范或协助,儿童也不能完成某个项目题数级别通过中间项未通过总分四、上肢徒手肌力评价记录表下肢徒手肌力评价记录表注:MP=跖趾关节,PIP=近节趾间关节,DIP=末节趾间关节,IP=趾间关节五、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结果分析:最高平衡评分为14分,对训练后平衡能力变化进行比较。

残疾人康复指导记录表格模板

残疾人康复指导记录表格模板
□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指导药物治疗,开展生活技能、社会适应等康复服务。
本次康复指导效果评价
康复员签名
康复指导记录年月日康复员签名
□残存功能的训练指导。□协助和指导生活自理的训练。
□辅助用具的使用训练及护理。□假肢的使用训练和护理。
□对偏瘫病人开展以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为主的康复训练,指导训练器具的使用。
□对脑瘫病人开展“运动功能、姿势矫正、语言训练、日常活动”四个方面的康复训练。
□儿童智力残疾主要有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六大领域的训练。
□成人智残为其提供生活自理、简单劳动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训练
□指导听语障碍者或聋儿家长开展听力语言训练、耳聋预防、选配助听器转介服务等。
□指导视力残障者视功能训练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
□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指导药物治疗,开展生活技能、社会适应等康复服务。
本次康复指导效果评价
康复员签名
康复指导记录年月日康复员签名
□残存功能的训练指导。□协助和指导生活自理的训练。
□辅助用具的使用训练及护理。□假肢的使用训练和护理。
□对偏瘫病人开展以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为主的康复训练,指导训练器具的使用。
□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指导药物治疗,开展生活技能、社会适应等康复服务。
本次康复指导效果评价
康复员签名
□对脑瘫病人开展“运动功能、姿势矫正、语言训练、日常活动”四个方面的康复训练。
□儿童智力残疾主要有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六大领域的训练。
□成人智残为其提供生活自理、简单劳动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训练
□指导语障碍者或聋儿家长开展听力语言训练、耳聋预防、选配助听器转介服务等。

县残联残疾人康复服务会议记录范文

县残联残疾人康复服务会议记录范文

县残联残疾人康复服务会议记录范文会议时间:[具体日期和时间]会议地点:[详细地址]参会人员:1. 县残联领导:[领导姓名]2. 康复科工作人员:[若干姓名]3. 各乡镇残联代表:[代表姓名]4. 部分残疾人及家属代表:[代表姓名]一、会议开场。

县残联领导[领导姓名]:“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咱们聚在一起,就是为了唠唠咱们残疾人康复服务这档子事儿。

大家都知道,这康复服务对咱们残疾人兄弟姐妹那可是相当重要的,就像给干涸的土地浇水,是能让生活重新焕发生机的大事儿。

”二、工作汇报。

康复科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姓名]:“领导,各位同仁,我先简单说说咱们之前的康复服务工作情况哈。

咱县这一年来,在残疾人康复服务方面那可没少下功夫。

我们在[具体几个社区或乡镇]设立了康复服务站点,就像在这些地方种上了康复的小树苗。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X]名残疾人在这些站点接受了不同类型的康复训练,像肢体康复训练、言语康复训练之类的。

但是呢,咱也有问题。

比如说,康复设备有的时候不够用,几个残疾人得排队等着用一台设备,这就像几个人抢一个馒头,有点尴尬。

还有就是,我们的康复专业人员数量还是有点少,忙起来就像热锅上的蚂蚁,顾了这儿顾不了那儿。

”三、各乡镇残联代表发言。

# (一)[乡镇名1]代表。

“我们乡镇吧,有不少残疾人家庭对康复服务了解还不够。

就像在黑夜里走路,摸不着方向。

我们宣传工作可能做得还不到位,很多残疾人都不知道自己能享受到啥样的康复服务。

我们想啊,能不能让县残联多给我们提供点宣传资料,像小画册啥的,上面印着康复服务的内容、申请流程这些,简单易懂,我们就拿着这些资料走村串户去宣传,就像送福音的使者一样。

”# (二)[乡镇名2]代表。

“我们那儿有几个重度残疾的朋友,出门来康复站点特别不方便。

咱们能不能想个法子,比如组织个志愿者接送队之类的?不然他们就像被拴在家里的小羊羔,想出来接受康复服务都难。

还有啊,康复训练的时间安排能不能再灵活点呢?有些残疾人家里还有农活要忙,不能按照咱们现在这个固定的时间来。

残疾人康复记录

残疾人康复记录

残疾人康复记录1)掌握残疾人功能障碍情况及康复治疗、家庭病床、双向转诊和健康指导等需求,纳入居民健康档案。

(2)根据残疾人的需求及基层卫生机构的职能、条件,为有关残疾人提供相应的社区康复服务。

——为偏瘫、截瘫、脑瘫、截肢、小儿麻痹后遗症、骨关节疾病等肢体功能障碍者,制定训练计划,指导在社区和家庭开展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做好训练记录,进行效果评估。

——提供精神卫生服务和心理咨询服务。

早期发现精神疾患,采取家庭治疗、定期门诊等方式并依托社区内工疗、农疗和娱疗站等机构,对康复期的精神病人进行治疗和综合性康复,督促病人服药,监护随访病人,规范填写表卡,预防病情复发,对重度急性期和复发的病人及时转诊。

帮助各类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正确面对自身残疾,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鼓励残疾人亲友理解、关心残疾人,积极参与社区康复活动。

——在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视力障碍者进行眼科常规检查。

早期发现低视力者,开具转介证明,转介到相应的眼科专科诊疗单位,及时随诊,掌握诊疗情况,指导患者到康复服务专门机构就医;将白内障患者转介到条件具备的医疗单位,接受相关咨询、治疗。

——对聋儿做到早期发现,及时转介到有关部门,监测聋儿病情发展、变化,指导聋儿使用助听器,协助康复服务专门机构指导聋儿及家长进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并接受相关咨询。

——做好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发现发育迟缓儿童,及时转介到有关部门进行智力和生长发育测评,指导家长开展训练,做好记录,进行评估。

(3)将残疾预防与康复知识的普及纳入居民健康教育,举办培训班、发放普及读物、开展康复咨询和指导。

(4)根据残疾人的需要,提供用品用具的信息、选购、适配、家庭租赁、使用指导以及简易康复训练器具制作等服务。

(5)开展妇幼保健服务,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发生;进行新生儿筛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加强计划免疫和慢性病监测,减少疾病致残;对新婚夫妇、孕妇、哺乳期妇女和0~2岁婴幼儿实行科学补碘;合理用药,减少药物致残。

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档案

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档案

表9: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档案姓名省市(地)县(市、区)乡镇(街道)使用说明肢体残疾人的康复训练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提出的一项重点工程任务。

为使康复训练工作科学、规范的开展,有效改善肢体残疾人的康复状况,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组织“全国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技术指导组”成员和有关专家,在总结以往康复训练档案基础上,结合新的训练任务和各地实际工作需要,制定了《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档案》,供各地实施肢体残疾康复训练任务使用。

档案涉及功能评估、训练计划制定、训练情况记录、训练效果评估等康复训练流程的各个环节,对规范实施康复训练有重要的意义。

现就档案的使用方法说明如下:一、康复训练档案的使用及填写说明(一)训练登记筛选诊断明确、有康复潜力、有康复意愿、家庭成员配合的肢体残疾人作为训练对象,纳入康复训练重点工程任务。

由康复员填写“训练登记”。

(二)训练评估训练对象的初次评估、中期评估和末期评估均依据“训练评估”进行。

按照评估标准,由康复指导员对训练对象的功能和能力逐项进行评估、计分。

通过初次评估,掌握训练对象目前的功能障碍和困难情况,为制定训练计划、选择适宜的训练项目提供依据。

通过中期评估(在康复训练的中期进行),按照“评估标准”,由康复指导员再次对训练对象进行整体评估计分,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训练计划。

通过末期评估,总结实现康复目标的情况,提出进一步康复的意见。

“训练评估”由康复指导员负责填写。

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评估内容共13个项目,其中运动功能包括翻身、坐、站、转移、步行或驱动轮椅、上下台阶6项;生活自理能力包括进食、穿脱衣物、洗漱、入厕4项;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交流、做家务、参与社会生活和集体活动3项。

(三)训练计划康复指导员组织康复员、残疾人及其亲友、志愿工作者等人员,依据初次评估结果,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

训练计划包括针对训练对象主要功能障碍和困难所确定的训练项目、训练场所、采取的训练方法和预期实现的康复目标等。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姓名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使用说明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是《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提出的一项重点工程任务。

为使这项工作科学、规范的开展,使脑瘫儿童通过康复训练改善康复状况,广东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组织“广东省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技术指导组”成员和有关专家,在中残联编制的《脑瘫康复训练档案》基础上,根据新的训练任务要求,结合各地实际工作需要,对《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统一了指导用语、细化了康复评估与训练方法、规范了评分依据、细化了评估内容,以提高训练评估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更有利于基层使用。

档案涉及功能评估、训练计划制定、训练情况记录、训练效果评估等康复训练的各个环节,对规范康复训练有重要意义。

现就该档案的使用方法说明如下。

一、康复训练档案的使用及填写说明、康复训练档案的使用及填写说明(一)训练登记筛选18岁以下,诊断明确、有康复潜力、家庭成员配合的脑瘫儿童作为训练对象,纳入重点工程任务,由康复训练人员填写“训练登记”。

(二)训练评估训练对象的初次评估、中期评估和末期评估均应依据“训练评估”进行。

按照评估标准,由康复训练人员对训练对象的能力逐项评估、计分。

通过初次评估,掌握训练对象目前的障碍和困难情况,为制定训练计划、选择适宜的训练项目提供客观依据;通过中期的评估(在康复训练的中期进行),及时检查训练效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训练计划。

通过末期评估,总结实现康复目标的情况,提出进一步康复的意见。

“训练评估”由康复训练人员负责填写。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分A、B两份,A表评估内容共11个项目,供医疗康复机构使用,B表评估内容共7个项目,共非医疗康复训练机构使用(详见“评估量表”)。

(三)训练计划康复训练人员依据初次评估结果,结合机构、社区和家庭康复训练条件,共同确定长期与近期康复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

训练计划包括针对训练对象主要障碍和困难所确定的训练项目、训练内容、训练安排等。

肢体残疾人功能康复服务档案

肢体残疾人功能康复服务档案

肢体残疾人功能康复服务档案
(样表)
编号:
残疾人姓名:
残疾人证号:
签约医生:
区 ( 县)乡镇(街道) 14
基本情况记录表
—15—
综合评估(13项)(评估表一)
16
注:1.此表由康复指导员填写。

2.训练对象的初次、中期、末期三次评估,均需对13 个项目进行整体评估计分。

3.在训练评估时,服务对象可使用假肢、矫形器、生活自助具等辅助器具。

4.需要补充说明的方面包括肌力,肌张力,具体关节活动度,截肢残端长度、围度等。

—17—
肌力评定(评估表二)
18
肌张力评定(评估表三)
—19—
康复计划表
—20—
服务记录表
21
——
评估与总结。

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档案

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档案
一、评估项目
肢体残疾康复训练评估项目包括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三个领域,共13项,说明如下(表1)
表1 评估项目
领域
项 目
说 明




1翻身
在仰卧、侧卧、俯卧间的体位变化过程
2坐
保持独立坐5分钟
3站
全脚掌着地站立1分钟
4转移
在床、轮椅、椅子、便器等之间的移动
5步行或驱动轮椅
在平地连续走20单步,或驱动轮椅50米
6上下台阶
连续上下每级高约15厘米的12级台阶

活能
自力

7进食
将食物送入口中,完成进食
8穿脱衣物
穿脱衣物
9洗漱
洗脸、刷牙、梳头任意一项
10入厕
使用便器、便后清洁






11交流
对言语、手势、文字、图示等任意一种方式的理解和表达
12做家务
从事日常家务劳动任意一种
13参与社会生活或集体活动
上学、劳动、外出活动
二、评分依据
依据肢体残疾者完成康复训练评估项目动作、活动的程度和范围,分为4个等级评估计分(可使用辅助器具),说明如下(表2)。
计 分
说 明
3
不需他人帮助能独立完成康复训练评估项目的动作、活动和要求
2
需他人小部分帮助才能完成康复训练评估项目的动作、 活动和要求
大部分能完成康复训练评估项目的动作、 活动和要求
表3 效果判定
训练效果
标 准
说 明
显效
评估分值提高10分以上
依据肢体残疾人末期评估与初次评估分值之差,判定训练效果。
训练效果=末期评估分-初次评估分

残疾人康复服务随访记录表

残疾人康复服务随访记录表

残疾人康复服务随访记录表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残疾人康复服务随访记录表姓名:编号□□-□□□□□疾及智障儿童功能训练者填〕填表说明:主要残疾:指一个人同时有多种残疾时,影响生活、工作最明显,等级最重的那一类残疾;如为单种残疾者,该类残疾即为主要残疾。

多重残疾:指一个人同时有两种以上的残疾。

如果只有一种残疾者在此项选择“否”,如为两种以上残疾者,则除主要残疾外,还选择合并其它类别的残疾,合并残疾可以多选。

例如:脑瘫儿童除有肢体残疾这主要残疾外,还常合并言语残疾、智力残疾。

残疾程度:按残疾人证上的等级填写,如未办证者选〝未评定〞。

康复服务情况:按康复需求提供服务的情况,将所选的服务项目的编号填在“□”中,可多选。

转介服务:指在本社区解决有困难,需转到其它地方康复。

举例:精神残疾者在症状急性发作期需转到上级医院住院治疗。

原因:患者症状加重,有明显伤人和自伤倾向。

转介去向:到XXX精神病院住院治疗。

功能训练情况〔在社区开展功能训练者需填写此项〕:有康复训练需求的肢体残疾残人、儿童和智力残疾儿童,在开展康复功能训练的同时,要相应建立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档案、肢体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14岁以下填)、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18岁以下填),并作以下随访。

1.功能训练:功能训练次数与每次的时间。

2.训练场地:〝社区〞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康复站进行训练;〝家庭〞指指导残疾人在家中进行训练,一般单选。

3.训练评估分数:指康复训练档案中训练评估的分数。

4.康复目标:指①运动能力改善②感知能力提高③认知能力提高④语言交往能力提高⑤生活自理能力提高⑥社会适应能力提高。

将所选的康复目标的编号填在“□”中,可多选。

5.训练效果:按照康复训练档案中效果判定的标准进行评定。

只可单选。

6. 遵医行为:按残疾人配合康复训练的程度判定。

只可单选。

康复评定记录模板

康复评定记录模板

康复评定记录模板
评定日期: [填写日期]
患者姓名: [填写患者姓名]
年龄: [填写年龄]
性别: [填写性别]
评定医师: [填写评定医师姓名]
一、一般资料
病史: [简要描述患者病史]
家族史: [简要描述家族病史]
用药情况: [列出患者正在使用的药物]
生活习惯: [描述患者的生活习惯,如饮食、运动等] 社会环境: [描述患者的社会环境,如工作、家庭等]
二、功能评定
1. 躯体功能
肌力: [描述患者各肌肉群的肌力情况]
关节活动度: [描述患者各关节的活动度]
感觉功能: [描述患者的感觉功能,包括痛觉、触觉等]
协调与平衡: [评估患者的协调和平衡能力]
2. 心理功能
认知功能: [评估患者的认知能力,包括注意力、记忆力等]
情绪状态: [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如焦虑、抑郁等]
日常生活能力: [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如穿衣、进食等]
三、结论与建议
结论: [总结评定的主要发现,指出患者的主要问题]
康复目标: [根据评定结果,制定康复目标]
治疗建议: [提出针对性的治疗建议,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作业治疗等] 预防措施: [提出预防措施,以减少患者再次受伤的风险]。

残疾人康复指导记录表

残疾人康复指导记录表
□对精力病患者进行精力卫生常识宣扬,指点药物治疗,开展生涯技巧.社会顺应等康复办事.
本次康复指点后果评价
康复员签名
康复指点记载 年代日康复员签名
□残存功效的练习指点.□协助和指点生涯自理的练习.
□帮助器具的应用练习及护理.□假肢的应用练习和护理.
□对偏瘫病人开展以活动功效和日常生涯活动为主的康复练习,指点练习器具的应用.
□对脑瘫病人开展“活动功效.姿态改正.说话练习.日常活动”四个方面的康复练习.
□儿童智力残疾重要有活动.感知.认知.说话.生涯.自理.社会顺应等六大范畴的练习.
□成人智残为其供给生涯自理.简略劳动技巧.顺应社会生涯的练习
□指点听语障碍者或聋儿家长开展听力说话练习.耳聋预防.选配助听器转介办事等.
□指点目力残障者视功效练习和瞽者定向行走练习.
残疾人康复指点记载表 【1 】
姓名
性别
平易近族
出生年代
年代
家庭住址
户主姓名
与残疾人关系
接洽德律风
残疾类别
□肢体
□目力
□智力
□听力
□言语
□精力
康复指点记载 年代日康复员签名
□残存功效的练习指点.□协助和指点生涯自理的练习.
□帮助器具的应用练习及护理.□假肢的应用练习和护理.
□对偏瘫病人开展以活动功效和日常生涯活动为主的康复练习,指点练习器具的应用.
□对脑瘫病人开展“活动功效.姿态改正.说话练习.日常活动”四个方面的康复练习.
□儿童智力残疾重要有活动.感知.认知.说话.生涯.自理.社会顺应等六大范畴的练习.
□成人智残为其供给生涯自障碍者或聋儿家长开展听力说话练习.耳聋预防.选配助听器转介办事等.
□指点目力残障者视功效练习和瞽者定向行走练习.

残疾人康复档案

残疾人康复档案

残疾人康复档案残疾人康复档案1、个人信息1.1 姓名1.2 性别1.3 年龄1.4 病历号1.5 联系方式1.6 家庭住址2、身体状况2.1 主要残疾类型2.2 病史2.3 医学诊断报告2.4 目前身体状况2.5 特殊需求3、康复评估3.1 康复需求评估3.2 康复目标设定3.3 康复计划制定3.4 康复措施执行情况3.5 康复效果评估4、康复治疗4.1 物理治疗4.2 职业治疗4.3 语言治疗4.4 心理治疗4.5 辅助器具使用4.6 康复训练记录与效果评估5、家庭支持与社区融入5.1 家庭康复支持计划5.2 家庭康复指导记录5.3 社区康复资源整合5.4 社区融入活动记录6、教育和职业培训6.1 教育资源评估6.2 定制教育计划6.3 职业培训需求评估6.4 职业培训计划6.5 教育和职业培训效果评估7、经济支持和社会保障7.1 经济状况评估7.2 社会保障申请与记录7.3 经济援助申请与记录8、政策法规8.1 残疾人保障法8.2 残疾人权益保障条例8.3 残疾人康复条例8.4 残疾人康复服务管理规定附件:1、医学诊断报告2、康复评估报告3、康复计划及执行记录4、家庭康复支持计划5、社区融入活动记录6、教育和职业培训计划7、经济援助申请记录法律名词及注释:1、残疾人保障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保障残疾人的基本权益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2、残疾人权益保障条例: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保障残疾人的权益而制定的法律条文。

3、残疾人康复条例: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推动残疾人康复工作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4、残疾人康复服务管理规定: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残疾人康复服务管理的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残疾人康复指导记录表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年月
家庭住址
户主姓名
与残疾人关系
联系电话
残疾类别
□肢体
□视力
□智力
□听力
□言语
□精神
康复指导记录年月日康复员签名
□残存功能的训练指导。□协助和指导生活自理的训练。
□辅助用具的使用训练及护理。□假肢的使用训练和护理。
□对偏瘫病人开展以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为主的康复训练,指导训练器具的使用。
□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指导药物治疗,开展生活技能、社会适应等康复服务。
本次康复指导效果评价
康复员签名
康复指导记录年月日康复员签名
□残存功能的训练指导。□协助和指导生活自理的训练。
□辅助用具的使用训练及护理。□假肢的使用训练和护理。
□对偏瘫病人开展以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为主的康复训练,指导训练器具的使用。
□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指导药物治疗,开展生活技能、社会适应等康复服务。
本次康复指导效果评价
康复员签名
精品文档word文档可以编辑!谢谢下载!
□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指导药物治疗,开展生活技能、社会适应等康复服务。
本次康复指导效果评价
康复员签名
康复指导记录年月日康复员签名
□残存功能的训练指导。□协助和指导生活自理的训练。
□辅助用具的使用训练及护理。□假肢的使用训练和护理。
□对偏瘫病人开展以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为主的康复训练,指导训练器具的使用。
□对脑瘫病人开展“运动功能、姿势矫正、语言训练、日常活动”四个方面的康复训练。
□儿童智力残疾主要有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六大领域的训练。
□成人智残为其提供生活自理或聋儿家长开展听力语言训练、耳聋预防、选配助听器转介服务等。
□指导视力残障者视功能训练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
□对脑瘫病人开展“运动功能、姿势矫正、语言训练、日常活动”四个方面的康复训练。
□儿童智力残疾主要有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六大领域的训练。
□成人智残为其提供生活自理、简单劳动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训练
□指导听语障碍者或聋儿家长开展听力语言训练、耳聋预防、选配助听器转介服务等。
□指导视力残障者视功能训练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
□对脑瘫病人开展“运动功能、姿势矫正、语言训练、日常活动”四个方面的康复训练。
□儿童智力残疾主要有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六大领域的训练。
□成人智残为其提供生活自理、简单劳动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训练
□指导听语障碍者或聋儿家长开展听力语言训练、耳聋预防、选配助听器转介服务等。
□指导视力残障者视功能训练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